邓晓芒讲康德视频文字稿

更新时间:2023-10-26 11: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讲: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德国古典哲学直接发展而来的。

2、近代比较重要的哲学家一般都是些业余哲学家,像莱布尼茨、休谟、笛卡尔、斯宾诺莎等等,他们都不是在大学里面教书的,哲学只是他们的业余爱好。从康德开始,哲学成为一门专业,成为一门大学讲堂里头的学问,要通过严格的训练,它所使用的术语和概念都是非常严格的,都不是日常语言可以随随便便就可以解释的。

3、从康德开始,哲学家的主要著作是用德文写的,在康德以前的莱布尼茨的著作主要是拉丁文和法文,沃尔夫派也是拉丁文。从康德以后,德语成为了一门哲学语言。

4、沃尔夫派继承了莱布尼茨的哲学发展为体系,康德出身于大陆理性派哲学,但他对大陆理性派哲学有很大改造,吸收了英国经验派的哲学。康德哲学也叫批判哲学。康德哲学要在人类理性的根基上面进行批判,要经过严格的批判才使用人类理性,建立一门新的哲学。康德哲学的主题是要解决人的问题,核心就是要探讨人性的问题,探讨人的各种能力,比如知情意,它们的先天条件等等。

5、康德受到了卢梭的启发,他认为他的所有知识如果不能解决人的问题,那么久没有用,不能为人在世界上生活提供安身立命之所,所有这些知识都白费了。康德哲学核心的三大问题:我能够做什么?我应当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 最后归结为第四个问题:人是什么?

6、康德献身精神表现在他献身学术上面,宗教方面,他力图把宗教道德化,当时的宗教是信仰,道德是诉诸信仰之上的,意思是说,你只有信上帝了,才能有道德,而康德则认为,你只有有道德了,才会信上帝。康德认为,道德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不是建立在狂热和迷信之上的,他提出了一种理性宗教。

7、康德哲学思想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前批判时期,他在哲学上信奉莱布尼茨——沃尔夫派的唯理论,但主要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科学(更接近于自然哲学)。在批判时期,他的研究重点开始转向了哲学,集中于对人性的探讨。 第二讲

1、在考虑康德哲学的影响时,卢梭和休谟是影响最大的两个人。休谟打断了他独断论的迷梦,他认为以往他的自然科学观都是建立在独断论的基础之上,独断论主要表现在认为客观世界有自身的规律,我们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认识规律的把握。唯物主义的一些哲学观点在康德看来,是属于独断论的。唯心主义的一些观点也是。休谟使得自然科学的基础动摇了,这就迫使康德面对自然科学的基础即涉及到人的问题了,追溯到了自然科学何以可能的条件。

2、纯粹理性批判提出了批判哲学的原则“我们在认识之前应该对人的认识能力以及认识工具加以探讨加以批判的考察”,康德认为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都要经过批判,理性本身作为认识的能力也需经过批判。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一切都要进行考察。 3、纯批是对人的认识能力方面的探讨,这是基础。纯粹理性批判提出了“人为自然界立法”,自然界的规律是人赋予的。科学规律是人赋予的,不是上帝创造的,因而并非这世界固有的规律,并非人只有去接受它,反映它就够了。实批是人的欲望能力方面的探讨,是人的意志能力的探讨。在这方面的探讨,康德把它引申到道德的领域。他认为纯粹的实践就是道德。纯粹实践理性就是道德原则(道德律),在道德领域,人为自己立法,用自由意志来限制自己的规律,用自由意志的规律来作为自己的自由意志所遵循的规律。判断力批判是建立在人的情感能力之上的,人的情感能力方面的探讨。判断力批判是前两个批判的中介。怎样把人的认识和道德沟通起来的中介,通过审美和自然目的论沟通二者。纯批是基础,实践批高于纯批,它的价值要高于纯批是在纯批基础之上建立的,判断力批判是两者之间的沟通。这三个批判最终是要建立两大形而上学:自然界的形而上学(人的认识的形而上学基础)和道德

的形而上学(人的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第三个批判没有对应的形而上学,它只是在前两者之间起着桥梁作用。

4、前批判时期,康德是一个自然科学家,“星云假说”,整个宇宙最初是一片云雾状的物质粒子,原始星云。最开始时,物质世界是混沌的,后来由于它固有的引力和斥力,导致了星云的漩涡运动,早期的天演论。宇宙万物的运转不需要上帝的推动,宇宙自身就会产生它的第一推动,上帝被赶出自然界。自然科学领域没有上帝的容身之处,康德的宇宙观是无限发展与运动的宇宙观。万物不断地产生与流失,整个过程不需要上帝。前批判时期的自然观基本上停留在自然神论基础之上,它是羞羞答答的唯物主义,迫使上帝来宣扬唯物主义,有了他的保证,整个世界就无须上帝来解释了,用物质本身即可。 第三讲

1、按照彻底的经验论,我们不能设定因果关系,因果律不过是我们的一种因为多次重复而来的习惯性联想。多次重复也没用必然性,只有或然性。自然科学的尊严在于它的规律一旦确立,无一例外,自然科学规律必须是必然性的,不能是或然的。休谟的怀疑论使得自然科学规律的支柱因果律摇摇欲坠,彻底坚持感觉印象导致自然科学的危机。

2、从休谟的立场上,难以驳倒休谟。康德认为知觉印象是人的一种能力。解决这样的危机唯一办法是追溯人的认识能力,看看认识能力需要什么条件,它的应用范围和条件是什么。休谟摧毁了科学知识的根据,康德的任务就是要重建它,康德不怀疑科学知识的规律,去探讨科学知识何以可能的条件,没有正面回应休谟本身的说法。

3、康德吸收了休谟的经验论和怀疑论,并未放弃唯理论的基本立场。他调和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两种哲学。“一切知识都开始于经验,但并非都来源于经验”,在时间上是开始于经验,但从构成上则并非如此。一个知识呈现在面前,它不仅包含了后天经验性成分,也包含了先天性成分。先天的成分是人的主体带来的成分,后天成分是自在之物(对象本身)刺激人的感官所形成的知觉和印象。先天成分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先天直观形式比如时间和空间,另一个是知性的纯粹概念,比如说各种范畴,因果性和实体性都属于此类。一切知识一旦形成都是由先天成分和后天经验成分混合而成的。时间和空间是人的一种感性能力。先天成分是我们的知识有规律性的一个保障,休谟否认人的知识有规律性和必然性,康德则认为在经验的知识里头就有先天的成分作为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的保障。从先天的角度可以断定,一切发生的事情都是有原因的,一切知识都有它先天必然性的东西。

4、哥白尼式的革命,人的一切知识通过人的主体的先天认识能力或者说它的普遍必然性,才能保障它的规律的客观,才具有普遍的客观规律。在认识论里面,他认为认识的过程不是对象为我们立法,而是人为自然界立法。以往都是认为对象为人立法,诸如“真理就是人的观念与对象相符合”等等,康德认为,人面对自然界,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立法。 第四讲:

1、以往的真理观“观念符合对象”被改造成“对象符合观念”,前者是独断论的说法,后者是批判哲学对真理的定义。康德认识,观念之所以符合对象,首先是因为对象符合我们的观念,对象本来就是由我们的观念建立起来的。对象不是指自在之物,而是指现象。

2、我们所认识的只是现象,自在之物不可知。只要我们满足于现象的知识,我们就能够克服对这些知识的怀疑论而建立起它们在现象界的普遍必然性和客观性。康德看来,我们所认识的只是现象,这是由自在之物刺激我们的感官产生的,自在之物本身是怎么样的,我们不知道,从感官有所反应,我们就可以断言自在之物的存在,我们只可以探讨自在之物显现给我们的样子,无法探讨自在之物,显现必须有显现者,凭自在之物刺激人的感官,我们就可以断言它的存在。他的不可知论只是否定我们有关于自在之物的认识,休谟的不可知论则连自在之物也否定,更彻底。康德认为,现象是可知的。在康德那里,普遍必然性和客观性是一个意思,普遍的、没有例外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现象界,我们可以建立

起现象界的对象,向我们显现出来的对象,可以用人的主体性建立起对象。我们的认识对象是由主体能动地先天地建立起来的。

3、设定自在之物的三个理由:1)为了保证我们的感官受它刺激而产生的那些知觉印象所构成的对象具有实在性(自在之物保证我们知觉印象的经验实在性,这层含义具有唯物主义的含义,我们的知识具有客观根据)。2)为了给我们的认识树立一个“到此止步”的界碑,把知识限制在感官世界的范围内,以保证我们的知识都是货真价实的知识而非伪科学(给我们的感觉作了实在性的保证,由此去建立对象,自在之物虽然刺激了感官,但是人不能达到它,人的知识只能建立在对感觉、知觉印象的整理和加工之上,知识只能停留在自在之物造成的现象领域,不能延伸到自在之物的领域。大陆理性派推断自在之物是怎么怎么样的,但是却无法面对休谟的挑战,你是怎么知道的?如何知道的?大陆理性派光凭逻辑去设定自在之物,但是休谟会说逻辑也是一种主观设定,逻辑上自圆其说的东西在现实中不存在的情况多的是,康德在此立碑,保证了我们知识都是有真实的内容的,不是单凭逻辑,有经验、感觉的内容,一切真正的知识都是经验知识,离开经验只有虚假的知识)。3)为了给虽然不可知、但却应当相信的东西如自由意

志、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留下地盘。 第五讲

1、知识必须有经验的成分,认识以自在之物为限,不能越过现象的边界,跨进自在之物的领域。

2、在信仰的领域里面,在道德实践和宗教的领域里面,自在之物可以让信仰的内容得到与之相应的解释。不是在理论和科学知识的领域里面。如果没有区分现象和自在之物,我们人的认识可以包含现象界和自在之物的话,那宗教和信仰都没余地了,一切都归结为科学知识,那就是唯科学主义了,一切宗教的问题信仰的问题都可以用科学来解释了,自然科学就不会那样狂妄了,有些问题科学是解释不了的,对自在之物虽然不能认识,我们却可以信仰,信仰可以超越认识。“我应当悬置我的知识,以便给信仰留出位置”,信仰的领域可以不受知识领域的干扰,知识领域也不可干扰信仰的领域,自在之物为道德和宗教留出余地。

3、现象和自在之物的区分的意义:1)抵制了休谟怀疑论的摧毁,形而上学有希望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2)这种未来的形而上学有两种,这就是自然的形而上学(现象界)和道德的形而上学(本体界)。休谟是拒斥形而上学的,康德作为大陆理性派的继承者,认为形而上学是否定不了的。由于康德在现象界领域重建了普遍客观规律,在这方面可以建立起关于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在自在之物领域,康德建立起道德形而上学。

4、未来形而上学有两种: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自然科学那些最根本的原理体系,那些先天范畴体系。在本体界,就是道德的形而上学。 5、道德律:“有一言能终身行之”。并不在乎其现实的后果,而只考虑其可能的选择和动机。 它“存在根据”就在于本身不可知的自由,它属于人的本体即自在之物。 “至善”: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的设定,为人在此生所无法做到和获得的“至善”留下希望。 实践理性批判所要讲的内容,一个是道德律,一个是至善,至善也就涉及到道德和宗教的问题。道德律和至善讨论的是自在之物的学说,纯粹理性批判讨论的是现象界,科学知识何以可能,科学知识的结构条件和范围。有关自在之物,涉及到“自由”、“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康德把这些都归结于自在之物,都归结于理念。 6、在道德律的领域里,康德依然采取的是逻辑理性的原则,“有一言能终身行之”,在康德看来,是一种逻辑上的同一律。道德律和自然律都起源于纯粹理性。道德律不考虑经验后果,是真正的纯粹理性,自然律还要考虑经验后果。人跟动物的不同在于,动物是出于本能,人是出于纯粹的自由意志、纯粹的道德律,人是自由的,人是可以有选择,在道德律和享受之间,人可以选择其一。道德律存在的根据在于人有自由。如果自由意志是可知的,能够用科

学知识来加以测定,则它就不是自由的,可以用因果律加以解释。自由是属于人的本体,是属于人的自在之物,人的真正本题就是自由,自由是不可知的。人的自由表现为道德律,如果人能设想“有一言能终身行之”,那这就是道德律。

7、在道德律基础之上,人还需要追求至善,儒家“止于至善”,全是按照天理办事,没有一己之心,康德讲的至善除了不要自私、除了要按道德律办事以外,还要求人要有幸福,西方人凡是讲到善都包含幸福在里头,善首先就包括健康、荣誉、财富等等在里头,真正的善不仅仅是道德律,道德律可以说是最高的善,但不是圆满的善,只有好人有好报才是圆满的善。 第六讲

1、什么样的人配得幸福?只有道德的人配得,不道德的人不配得,这才是至善,但是这样一种公平的至善在此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做不到,我们只有寄希望于来世,在道德律的基础上,为了完成至善,我们必须设定来世,也就是设定“灵魂不朽”。在这个基础上,康德建立起了理性的宗教,康德不把它当做知识,这是验证不了的,完全是在自在之物、不可知的领域做出的理想的假定,但是这又不是毫无根据的,它的根据在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实践和自由意志,这样的前提之下,他可以对来世的生活基于某种希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的至善是为了给人们的德福一致留下希望。

2、判断力批判构成了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在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现象和自在之物,科学理论和道德实践)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虽然两者不可通约,但人类却有一种象征或指引,使我们能够从此岸展望彼岸(从现象展望自在之物),这就是人类的审美活动和对自然整体的最终目的的追寻。这个桥梁或者中介康德称之为“反思性的判断力”,它本质上诉之于人的情感能力。科学知识和道德实践(现象界和自在之物)之间形成了一道鸿沟,但是人在现实生活中是统一的人,在认识论有一种看法,道德实践上却有截然不同的做法,人是不能完全做到这点的,统一的人肯定要用自己的科学知识去设想自己道德上的应该,并用道德上的应该去验证自己的科学知识,在康德看来,这种做法是非法的,但是人确有这种需要,如果能使这种非法的希望能得到某种真正的寄托,能不能有使两者不那么对立的桥梁?能不能从科学知识的领域展望自己的道德前景?自在之物不能认识,但我们可以在现象界的角度对自在之物进行一种象征性的把握,一种类比,这是启发我们从自然科学的立场上进入到道德的境界,康德认为这个桥梁就是人的审美活动以及自然的目的论观点。在牛顿物理学中,自然界是没有目的的,但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提出来可以从目的论的观点看自然界,虽然自然界没有目的,把它比方做是有目的的,这不是为了增加我们的科学知识,而是为了把我们引向道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把这个桥梁称为“反思性的判断力”,它不是规定客观知识是怎么样的(规定性的判断力,纯批里头的规定性判断力,是规定客观知识是怎么样的),而是从客观现象上反过来反思到我们本身主体的一种情感能力,反求诸己,这种情感能力也有一种普遍性,普遍的情感,比如说共通感,康德的美学是建立在共通感之上的,有一种愉快是大家共通的,而且是必然要求大家都感到愉快的。

3、鉴赏、审美有一种先天的法则,但是这不是一种认识,我们说一个对象是美的,这不是认识,而是我们的一种反思,是反思到我们对这花的一种愉快情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它也不是道德,它对道德有一种象征作用,一个审美的人对这花感到美,他对所有美好的事物感到美,这象征着这个人有一种道德的素质,指引我们想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对他人有种同情心,这对道德有一种暗示、类比,但还不是道德本身。 4、批判哲学的认识论——《纯粹理性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既被康德看作他将要建立的“自然形而上学”的导言,又被看作其第一部分。

5、总问题:先天判断如何可能?(实际上回答的是科学如何可能,形而上学如何可能) 一切认识都基于判断 未来有可能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也必然要以某种先天综合判断为基

1)纯粹数学如何可能?

2)纯粹自然科学如何可能?

3)形而上学作为自然倾向如何可能(如何不可能)?(以往的形而上学) 4)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如何可能?(未来的形而上学)

总的来说,就是回答科学如何可能的?纯粹数学、纯粹自然科学,以往的、未来的形而上学都包含有先天综合判断作为它的基本命题,把先天综合判断的问题解决了,这四个问题都可以解决。 第七讲

1、凡是知识都要以判断的形式表达出来,概念无法单独构成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基于判断,这是当时的共识,但这个共识后来被黑格尔打破了,黑格尔认为一切知识的基本元素应该是概念,但他所说的概念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概念,他是一种能动性,能自己扩展为概念,但黑格尔以前,人们通常认为一个概念无法构成知识,只有用两个概念,中间加一个谓词“是”连成一个判断才能构成知识。康德把判断分为两类:一类是分析判断,谓词已经包含在主词之中,形成主词的概念已经把谓词考虑进去了。“物体是有广延的”,形成物体的概念本来就已经用了广延概念,这里只不过是把物体概念里面本来包含着的概念说出来而已,分析判断的极限状态是主词等于谓词即“A=A”(同一性命题)。

2、综合判断,谓词没有包含在主词里面,谓词是加上去的,只有综合判断才能增加我们的知识,“物体是有重量的”,通常的综合判断是后天的、经验的,也有先天综合判断。分析判断是先天的,综合判断一般是后天的、经验的。分析判断不能扩展我们的知识,它只是把我们已有的知识说出来而已,分析判断是有必然性的,但不能提供新的知识,后天综合判断可以提供新的知识,但没有必然性。

3、真正的判断应该是先天的,这样才能形成必然性、规律,另外又应该是综合的,这样又能扩展我们的知识,使我们获得新知,先天综合判断有先天必然性又是综合的,才能给我们的科学知识打下基础。几何学如何可能的原因在于它建立在一些公理公设的前提之下,公理就是先天综合命题,先天综合判断是纯粹科学之所以可能的前提,自然科学的原理都是建立在一些纯粹原理之上的,比如因果律,“一切发生的事情均有原因”就是先天综合命题,以往的形而上学也包含先天综合命题,比如“上帝存在”“灵魂不朽”,在康德看来,都是错误的,但却是建立以往形而上学的基础。未来的形而上学要成为一门科学,还得从先天综合判断入手,考虑其如何可能的。

4、纯粹数学如何可能?纯粹自然科学如何可能?形而上学作为自然倾向如何可能?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如何可能?分别在纯批里面四个部分加以回答,第一个问题在先验感性论里回答,第二个在先验逻辑里面的先验分析论里回答,第三个在先验逻辑的先验辩证论加以回答,第四个在先验方法论里加以回答。 第八讲

1、第一个纯粹数学对应于人的感性能力,第二个纯粹科学对应于人的知性能力,第三个对应于人的理性能力(消极理性)第四个对应于积极理性。积极理性对应于未来的形而上学才有作为的余地。

2、感性:人的认识的“接受性”

“先验感性论”—说明纯粹数学如何可能。 先天直观形式——即空间和时间形式,是一切直观对象、首先是数学对象之所以可能的先天条件。

康德把人的认识能力划分为感性、知性、理性(消极和积极),以往的人们认为只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是属于人的认识的一种“接受性”,感性在认识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yk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