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电子病历质量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更新时间:2023-08-27 09:4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8年第3期福建电脑

163

医院电子病历质量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朱红斌1,蔡

(1.丽水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郁2

2.丽水国税信息中心浙江丽水323000)

摘要】【:本文研究了现有电子病历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工作流程,给出了电子病历质量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实现,对电子病历书写的时限质量控制子系统的实现作出了规划。

关键词】【:电子病历;体系结构;时限质量一.引言

电子病历(EMR,ElectricMedicalRecord),是指计算机化的病历,内容包括纸张病历的所有信息。它不仅指静态病历信息,还包括提供的相关服务。电子病历系统是支持电子病历的一套软

加工、存储、传输和服务。根硬件系统,能实现病人信息的采集、

据美国医学计算机化委员会1991年的定义,计算机化病历是指存在一个系统中的电子病历,这个系统可支持使用者获得完整、

管准确的资料;提示和警示医疗人员;给予临床决策服务;连接、

理书刊目录及其它设备。

由于病历是病人信息的载体,病历信息化在临床信息学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同时,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本规范》,以及《

实施,对病历质量及病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因此,研究与开发电子病历质量管理系统既是医院信息化的重要课题,也是医院尽快适应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电子病历系统基本体系结构及工作流程

电子病历系统是以病人为中心的病历信息管理系统,系统的设计应当依据实际的管理状况,注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从病历内容的组成、采集、存储、查询、安全和通用性、易用性、开放性等方面统筹兼顾,合理设计,既能满足现实管理的需求,又适当预留了系统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绝大多数的电子病历信息系统体

系统结构和软件结构。系结构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网络结构、

1.网络结构

电子病历系统以医院网络为基础,设立医院的中心服务器和数据中心,在医院各科室设计医生工作站终端,其具体功能定义如图1所示:

图2:电子病历系统三层体系结构

采用三层结构的优点是各逻辑层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任何一层的改动都不会影响到其它逻辑层的工作,非常有利于系统的扩充。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现行业务必然会有所改变,由于体系结构上的特点,电子病历系统能够很方便、迅速的做出调整,适应这种变化。

3.软件结构

运行电子病历系统的软件结构一般分为五层:数据定义层、

维护层、业务处理层、扩展层和外部接口层。其结构如图3所示:

图3:电子病历软件结构图

4.电子病历工作流程

病人信息分为首页、病程、医嘱和体温四部分。除体温为独

其中病程包含以下九立结构之外,其它三部分数据相互间关联。

个功能模块:

1.住院志模块:用于住院志书写。

2.病程记录模块:用于病程记录书写。

3.其他记录模块:用于不连续编排的记录和某些特殊记录书写。

4.检验申请模块:用于检验申请书写。5.诊疗申请模块:用于诊疗申请单书写。6.知情文件模块:用于知情同意书书写。

病程记录、其他记录、检验申7.数据篮模块:用于住院志、

请、诊疗申请和知情文件六个模块的关联信息,以及检验、检查等结果信息的共享。

8.质量监控模块:用于病历书写规定时限和部分内容质量监控。

9.扩展接口模块:用于与其它系统或功能的链接。

九个功能模块分为四条线,第一条是病历文件;第二条是质量监控;第三条是辅助功能;第四条是功能扩展。数据间通过数据蓝实现数据共享。如图4所示:

三.电子病历质量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实现

我们将系统的监控体系分解成四个子系统,其工作流程详见图5所示:

图1:网络结构定义图

由于医院电子病历的存储容量太大,不可能在一个具体的地方全部存储起来,有时候可以在数据中心设立多个病历服务器,病历资料存储在各个服务器里,数据中心服务器每天将病历索引异动地更新资料库存,同时处理来自各科室间索引的基本查询,并处理来自各科室详细的病历查询。

2.系统结构

电子病历系统采用的是比较流行的三层的Client/Server结

业务逻辑层构。这种结构将整个应用划分为三层:用户界面层、

和数据库层。用户界面层负责处理用户的输入和向用户的输出,但并不负责解释其含义(出于效率的考虑,我们在向上传输用户输入前进行了合法性验证);业务逻辑层是上下两层的纽带,它用来建立实际的数据库连接,根据用户的请求生成SQL语句检索或更新数据库,并把结果返回给客户端;数据库层负责实际的数据存储和检索。如图2所示:

164

福建电脑2008年第3期

图4:电子病历系统工作流程

图5:电子病历质量管理系统工作流程

1.启动子系统

由于医疗活动的多变性,突发事情较多,这样就导致了监控的复杂性,如何准确地启动监控是整个质量管理系统的关键。我们主要根据以下两个环节来启动监控: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1)根据医嘱变化启动监控。我们根据《

的要求,主要对四类医嘱进行触发启动:一是病情状况,慢性病病情稳定、病情稳定、病重、病危;二是病人流向,今日出院、明日

接班。每出院、死亡;三是抢救情况,抢救;四是医师变更,交班、

一项医嘱均与监控有关,开医嘱前必须确定,否则为系统默认。如:下"病重"医嘱后,该病人的病重监控自动触发。

转科时,系统(2)根据病人状态变化启动监控。当病人入科、

自动启动相关的监控。如当新病人在护士工作站收入科时,新入监控自动触发。

2.预警子系统

当监控启动后,预警子系统根据启动的监控项目代码,从监控体系字典中提取该项目的监控时限和同类项目,生成监控状态窗口,主要是用来提示医生,何时该完成何种病程记录,还剩余多少时间,同时弹出各种提示信息,提醒医务人员按时完成。

为了让医生及时准确地了解病人的监控状态,我们设置了两类监控状态窗口,一类是全科病人监控状态,另一类是单病人监控状态。每一类监控状态窗口都按监控项目剩余时间进行排序,同时为了醒目对于剩余时间在8小时内的项目给予闪烁提示。

3.完成子系统

当医生完成一份病历后,必须签名提交,提交前由医务人员使用电子密码签名,提交时系统写入此份病历完成的时间并判断是否超时,同时启动下一个监控项目。

4.统计子系统

统计子系统通过PowerBuilder编程技术提取监控数据[2],并根据监控评分体系产生面向用户的界面,便于用户对统计报表进行浏览和打印。其主要完成对全院、某个科室或某个医务人

医生员的时限和内容监控情况的统计,如:病人时限监控统计、

书写及审签病历超时情况统计、医疗文件书写数量统计、病人首(上接第165页)总结5、

本文采用LTC1325为核心控制芯片,通过软件方式改变PWM的占空比,近似拟合蓄电池充电特性曲线,实现了对铅酸蓄电池的充电,大大提高了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本文设计的充电器应用于采用风光互补技术的无线传输系统中。

参考文献:

1.靳达.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导航.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谢维成,杨家国主编.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杨金岩,郑应强,张振仁编著.8051单片机数据传输接口扩展技术与应用实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4.王长贵,王斯成主编.太阳能光伏发电实用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

页评分、病历评分、三日确诊率统计等等四.时限质量控制子系统的实现

电子病历质量管理系统中,电子病历书写时限质量控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电子病历书写时限指的是完成电子病历书写内容所规定的时间范围,它是评价电子病历书写是否即时以及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在整个质量管理体系中,时限质量管理的实现尤为重要。

我们对电子病历时限质量控制系统做如下规划:控制系统在线采集来源于电子病历系统的医嘱和病程中的住院志、首次

传输和储病程、日常病程、手术病程和离院病程等数据,经加工、

存的信息形成二条控制路线。首先是前馈控制路线,实现在线预警,实时提醒医师和医院质管部门,预防偏差的出现。其次是反馈控制路线,利用监控数据自动生成监控统计表,将未出现偏差和已出现偏差的两种监控信息反馈给医师、科室和医院质管部门,有针对性地进一步采取纠正偏差的措施。其工作流图如图6所示:

图6:电子病历书写时限质量控制系统工作流图

五.总结

现有电子病历系统,普遍存在的"重功能"而"轻管理"的现状,随着越来越严格的行业规范的发布,在质量控制方面做出改

电子病历质量管理系统作为电子病历进,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对电子病历系统的功能完善和安全健壮性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将来的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来看,电子病历的质量管理系统是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的。

参考文献: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樊石(2003).电子病历的特点及管理.《[J],(4):225-

227.

2.唐维新(2002).病历书写基本规范[M].东南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系统应用》3.薛万国,谢秀林(1998).医生工作站及其设计.《[J],(4):

9-11.

4.JanaZvarova,ArnostVesely,PetrHanzlicekl(2004).OnDirectCompar-ingofMedicalGuidelineswithElectronicHealthRecord.LectureNotesinComputerScience,(309):1133.

5.SethMPowsner,JeremyWyatt,PatriciaWright(1998).Opportunitiesforandchallengesofcomputerization[J].THEANCET,352(11):1617-1621.

福州大学6.张涛(2000).基于分布对象技术扩展Web应用程序的功能.《

学报》:自然科学版[J],28(3):11-14.

!!!!!!!!!!!!!!!!!!!!!!!!!!!!!!!!!!!!!!!!!!!!!!!

版社,2005

5.赵争鸣,刘建政等编.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其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6.陆虎瑜,马生红主编.光伏.风力机互补发电村落系统.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7.陈慧玲.50KW风光互补电站设计.西宁:青海电力,2005年12月24卷第4期

9.郑启忠等.内嵌51MCU的射频收发芯片CC1010及其应用.新器件新技术.2004年11月9.LTC1325datasheet10.CC1010datasheet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yj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