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蓟县民间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

更新时间:2023-10-19 20: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蓟县民间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

作者:山里人

一个文化底蕴较深厚的地区,往往民间文化的底蕴也是非常厚重的。蓟县的民间文化表现为多元化、多样性,这是和这个地区历史发展和所处的历史、地理位置相关的。从石器时代到夏商时期,蓟县的文化带有明显的红山文化的特点,周以后和燕山文化融为一体。在后来,汉唐和明清各个朝代,蓟县多处于边塞,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相互交织,呈多元化的趋势。边塞文化、佛教文化、儒道文化、农耕文化等都影响了当地的民间文化和民俗,蓟县人历史上崇文尚武,旧时有“文宝坻武蓟县之说。”口音接近唐山,风俗多似北京。历史上蓟县口传志载了大量的传说故事。

民间传说大概有远古传说,比如二郎神担山赶太阳,黄帝问道广成子等。名山的传说,盘山、崆峒山、翠屏山、八仙山、黄花山、五名山等,比如,盘山的大石桥的传说、禅堂胭脂香等;人文建筑的传说,如独乐寺的传说、憋姑寺的传说、长城寡妇楼的传说等。历史人物的传说,如田畴隐居盘山的传说、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传说,水浒人物在蓟州的传说,十粒金丹的传说,和珅和九十九道弯的传说、燕子李三、大刀梁英的传说等等。在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在古代名著中的对蓟州传说的解读。

《水浒》、《三国演义》、《十粒金丹》等著作中都有古无终、古蓟州、古渔阳的身影。蓟州城东南有一座翠屏山,山势平缓,雅如屏风,面对古城。如今这座不太高的山已成翠屏湖的天然堤埝,那蓝色的山影和青碧的滦河水一起静静地流入津门。就是这座不起眼的小山,曾被写进《水浒》一书,病关索大闹翠屏山的故事几百年来也被读书人读来读去,被瓜棚月下的百姓讲来讲去,使得一提翠屏山就像到了蓟州一样,就像进入了《水浒》之中。在过去,翠屏山下是不演《翠屏山》这出戏的,相传石秀杀嫂中的潘巧云就是翠屏山东侧十百户村人,为地名所忌讳的缘故吧。20世纪80年代,蓟县民间文学作家金振东在撰写《时迁外传》时,曾遍访翠屏山周围的村庄,竟意外发现山脚下的十百户村有潘姓大族。两位70多岁的潘姓老人曾介绍说:“老辈子的潘巧云就是我们村的,不过她不是水性杨花的人,那是写书的糟践人。”老人们还能讲出许多娓娓动听的水浒故事。在翠屏山东面火石沟中有一块巨石,上面留有两个妇女的脚印。人们说那是潘巧云上山时坠坡踩下的。正是这样,当地人多少年来不许唱《翠屏山》这出戏。据传一次翠屏山天齐庙庙会时,请来的剧团唱起《翠屏山》,呼地一阵大风把戏台给刮倒了,人们说是犯了地名。近代诗人江苏冒广生《小三吾亭诗》集中有“翠屏山”五古一首,自注:“舞鹤楼在蓟洲城内大街,相传即潘氏妆楼。”这些传说是在《水浒》成书之前,还是在成书之后?应该说都有可能。按着

聂绀弩先生的说法,《水浒》不是一人写成,也不是一次写成的;是经过很多人、很长时期、很多次修改才完成的。也就是说,施耐庵把蓟洲的关于水浒的传说写进书中,而《水浒》又附会出新的传说,一直流传到现在。水浒的传说在蓟县一带很多,除石秀杀嫂外,还有时迁偷鸡、石秀杀猪、快活林、小漫河盘陀路等传说和附会的遗迹。杨雄大闹翠屏山杀死潘巧云后,与石秀、时迁等三人投奔梁山。路上因时迁偷鸡,遂引发了“三打祝家庄”,成为《水浒》中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杨津庄镇是蓟县水浒故事流传的又一个中心,该镇的小漫河村据说就是祝家庄的原型。

《水浒》中有几十处写到蓟洲,其中,第四十四回,锦豹子小径逢戴宗,病关索长街遇石秀;第四十五回,杨雄醉骂潘巧云,石秀智杀裴如海;第四十六回,病关索大闹翠屏山,拼命三火烧祝家店;第五十三回,戴宗智取公孙胜,李逵刀劈罗真人;第八十四回,宋公明兵打蓟洲城,卢俊义大战玉田县等,几乎整章回都是写在蓟洲境内的发生的故事,从而也就涉及到蓟洲城池、山川、物产、人物,其中入云龙公孙胜就是蓟州人。作者对蓟州是比较了解的,施耐庵应该到过这里。就像曹雪芹、罗贯中等作者的身世令人猜解一样,施耐庵也是如此。施耐庵原是钱塘人(今浙江杭州),一说苏州人。据文献记载,施耐庵于元朝泰定年间,曾赴大都科考不第。投奔在国子监任司业的好友刘本善,待寻职业。其间,他可能到过蓟州游历,所以他能在《水浒》中清楚地写出

翠屏山、独乐寺(宝岩寺)、辽塔等地的情况。在宋公明兵打蓟洲城一回,写宋江招安后征打被辽国占领的蓟洲,把州城写的明明白白,一目了然。即写了对当时蓟洲的评价,又写了城里的衙署、宝严寺(独乐寺)、宝塔(辽塔)的具体情况。在攻打之前,曾在蓟洲做过两院押狱的病关索杨雄向宋江介绍说:“前面就是蓟洲相近。此处是一个大郡,钱粮极广,米麦丰盈,乃是辽国库藏。打了蓟洲,诸处可取。”按照杨雄所说,宋江忙与吴用商量计策。派同样在蓟洲混过事的时迁、石秀乔装进城,以为内应。对此,宋江胸有成竹,对卢俊义说:“有公孙胜原是蓟洲人,杨雄亦曾在那府里做节级,石秀、时迁亦在那里住的久远。前日杀退辽兵,我教时迁、石秀,也只做败惨军马,杂在里面,必然都投蓟洲城内驻扎。他两个若入的城中,自有去处。时迁曾献计道:‘蓟洲城内有一座大寺,唤作宝严寺,廊下有法轮宝藏,中间是大雄宝殿,前有一座宝塔,直耸云霄。’石秀说道:‘教他去宝塔顶上躲着,每日饭食,我自对付来与他吃。只等城外哥哥军马攻打紧时,然后却就宝严寺塔上,防起火来为号。’时迁自是个惯飞檐走壁的人,那里躲不了身子?石秀临期自去州衙内放火,他两个商量已定,自去了。我这里一面收拾进兵。”果然,两个蓟洲通不辱使命,里应外合,一举攻下蓟洲。这里要提一句,此时的蓟州属于辽国,而在此前发生的故事按作者的叙述应在北宋境内,造成了属地时间上的错位。小说不同于历史,更何况《水浒》是在民间故事、说唱的基础上形成的,应该宽容地欣赏和理

解。

今天,我们提起京东第一山———盘山,许多人都知道甚至亲自登临过,其五峰八石三盘胜境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却不知,此山的来历还和三国故事有关哪。《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曹丕乘乱纳甄氏,郭嘉遗计定辽东”中写到:“并州既定,操商议西击乌桓。??人荐袁绍旧将田畴深知此境,操召而问之。畴曰:‘此道秋夏间有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楫,最难行动。不如回军,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前近柳城,掩其不备:塌顿可一战可擒也。’操从其言,封田畴为靖北将军,作向导官,为前驱。”这是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的事。曹操拿下并州以后,曹操准备去攻打乌桓。此时,曹操经过官渡一战,击溃了最大敌人袁绍,由他统一北方已是大势所趋。为不留后患,肃清袁氏残余势力袁尚、袁熙,决定远征乌桓。汉末,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乌桓结合,是为三郡乌桓,其首领为辽西部的蹋顿。三郡乌桓与袁氏关系一直很好,并屡次侵扰边境,掳掠人口财物。这年五月,曹操亲率大军到达右北平郡的无终,就是天津的蓟县。曹操在无终人田畴引导下,曹操大军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附近一带),“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直指乌桓老巢柳城(今辽宁朝阳南),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至此,曹操彻底统一了北方。班师途中,曹操在渤海之滨登高望海,慷慨激昂,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观沧海》。应该说,此役的全胜,有无终人畴的功

劳。田畴,字子泰,生于东汉建宁三年(公元170年)。征乌桓胜利后,非常爱才的曹操念其功劳,封他为亭侯,田畴坚辞不受。曹操过意不去,四次封赏都不受,最后拜田畴为议郎。田畴不愿当官,却愿意归隐山水,无终西北有山高峻,五峰清奇,便率家眷族人隐居这里。渐渐的人们都知道了这位高风亮节的田子泰,把他隐居的徐无山改叫田盘山,再后来就干脆叫做盘山。二百多年后,东晋的大诗人陶渊明写诗称赞田畴:“闻有田子泰,节义为世雄。斯人久已死,乡里习其风。”此后,在蓟县盘山地区关于三国的故事传说很多都流传下来。盘山的喝断石和悬空石,就是相传刘关张下棋的时候发生的故事。刘备和关羽在山上下棋,张飞观阵。这时一个樵夫踩落一块大石,垂顶而落,千钧一发之际,关羽飞出一个棋子,将大石卡在山腰。一旁观阵的张飞大叫一声:“好功夫”,把旁边的一块巨石震断了。因此,这两块石头分别叫做关羽悬空石和张飞喝断石。现在,这两块石头就在盘山东麓上方寺景区内,游人争相观赏。令人叫绝的是,2009年有人发现在悬空石不远处的上方寺西边,一峰突起数十米,形似关羽,号称“武财神”。媒体报道以后,游人争相一睹,为此地平添了不少香火。

当前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引发观众的争议,这应是在文化广泛发展、艺术多元化形势下的正常现象。就像名人故里一样,各地无不争先恐后独树一帜,打造名人文化。《红楼梦》的作者曹雪

芹的故里所在,就至少有河北丰润、江西南昌、辽宁铁岭之说。曹雪芹故里到底在哪,他生在那里,死后葬在那里,都需待红学家深入研究。但在《红楼梦》研究中,戚本《石头记》是不可忽视的版本。戚本为乾隆年间德清戚蓼生收藏并序,因而得名。是研究红学的重要版本。第四回前有这样的批诗:“请君着眼护官符,把笔悲伤说世途。作者泪痕同我泪,燕山仍旧窦公无。” 这对于理解全书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这首诗的讨论也非常激烈。到底是谁批的,与作者是何关系?都是谜一样的问题。但燕山窦公似无争议。窦公即窦禹钧,字燕山,人称窦十郎,渔阳人(今天津蓟县),生于唐未,卒于后周,官至右谏议大夫,以教子有方名垂青史。窦禹钧膝下共有窦仪、窦俨、窦称、窦侃、窦僖五子,均聪颖早慧、文行并优,相继登进士榜,史称“窦氏五龙”。历代《蓟州志》对窦氏父子均有载述。后周太师冯令道曾赞之曰: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支老,丹桂五枝芳。《三字经》云:“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杨”。为了纪念窦公,蓟州西五里处的一座道教名山被人们称为“五名山”,并在每年农历四月十五举办大规模的“五名山”庙会。现在,民间仍有在这个日子过庙的习俗。有意思的是,当年在盘山庙会演出过的小姑娘、后来成为著名曲艺家、蓟县人魏喜奎,在1962年7月参加了有毛主席和周总理观看的纪念曹雪芹诞辰200周年《红楼梦》鼓曲专场演出。魏喜奎演唱的是《宝玉娶亲》一段。周总理指示北京市副市长王昆仑为她改编剧本,并在首都中秋联

欢会上演出,还灌成唱片在全国发行。

蓟州地处北塞,明朝时属于边疆地区,抗倭名将戚继光就驻守过这一带,光蓟州境内就修有黄崖关八卦城、水关和空心敌台等。因此,蓟州在当时是很有名气的,还被小说家写入作品。明末清初的杭州人艾衲居士的小说《豆棚闲话》,写了十二则小故事,其中在第九则《渔阳道刘建儿试马》,写了一段遵化的小伙刘豹因为好吃懒做,家道败落,为了生计投奔蓟州从军的故事。为什么要投奔蓟州,就是因为蓟州军民众多,流动人口多,商业发达,找一碗饭吃还是很容易的。作者这样写道:“一日,闻得蓟镇乃古渔阳地方,添设一个总督团练衙门,增了五六万兵马,人烟凑集,物货俱全,好不若闹。遵化与蓟州相去止隔得七八十里,那刘豹思想起来??不若忍着空肚慢慢的挨到州里。”只可惜,刘豹在半路上遇到了过去的嫖客朋友,在军营里干了坏事,落个锒铛下场。但小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作为整个蓟镇防线的重要地区蓟州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

不仅外籍人士写蓟州,本土的作家也多有上乘作品传世。晚清和民国时期,蓟县流传一部奇书《十粒金丹》,稍微有一点文化的人都千方百计找来读一读,不识字的人就在劳作一天之后,请人讲书中的故事。当时有许多手抄本在民间流传,直到现在仍可以见到。是什么内容这么吸引人,原来书中的故事还与蓟州有很大

关联。《十粒金丹》成书在康熙年间,相传作者为蓟州城南郭家庄才女萧晶玉,她创作的章回体小说《十粒金丹》,描写了北宋神宗年间住在渔阳小燕山下麒麟村的镇国王高廷赞一家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高廷赞为将门之后,为国家建功立业,确遭奸相吕国才的陷害。其女高梦銮历尽苦难,练得一身武艺,为父报仇,为国分忧,特别是她女扮男装评定边乱,受到朝廷的嘉奖。她在金銮殿上为父伸冤,最后全家团圆。因每到故事的惊险地方,都要由道士赠的十粒金丹显出威力,故书名《十粒金丹》。故事离奇,引人入胜,语言朴实,读来上口。因为作者是蓟州人,书中的许多地名、景物、风俗写的非常自然、贴切,书中的上米仓、下米仓、溵溜、别龙山等地名,就是今天蓟县的上仓、下仓、溵溜、别山等镇,公乐亭、凤凰山现在仍有其名其地。离奇的故事似乎在寄托作者什么,弱小女子可以成为将军,瞎子可以复明,哑巴可以说话,害人者最终害己,等等,都说明作者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但就连最早的清朝光绪年间上海申报馆刊印版本和清朝光绪癸巳年(1893年)上海书局石印本《绣像宋史奇书》,都弄不清作者为何许人,只是猜测是一位女士。但在民国年间的《蓟县志》中确有“萧晶玉,又称萧女士,著有《十粒金丹》一书,久刊行于世”的记载。虽然,书中的人物大多是虚构的,但放在蓟州的环境中,却也记录了这里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尤其记录了蓟州城周边的景物。“一带粉墙高二丈,虎皮石脚衬磨砖。周围栽种榆槐柳,还有古柏苍松透碧天。石铺甬路如集锦,门开

正北对燕山。”(第九回乘紫凤魂返大罗天 对黄花肠断西风夜)。蓟县城北有窦燕山墓,城西有五名山和公乐亭,一应景致均写入书中。“说话时就是次年夏季的时候。先是高公在小燕山下窦公墓侧盖了一座凉亭,名曰公乐。正当炎天,邀几个相知同去乘凉避暑。大家席地当中坐,凉亭四面透清风,一道小河流绿水,栏杆屈曲更玲珑。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白衬红。沿河绿柳垂青琐,靠涧苍松挂赤龙。两个小桥通来往,采莲船在水波横。野花铺地如集锦,绿树成行荫更浓。只听着近寺山僧棋子响,遥闻着牧童山中弄笛声。一行行蜻蜓点水鱼吹浪,一阵阵君子花香气味清。”(第十一回 吕国才借事陷忠良 高廷赞奉诏辞乡井)。如今,蓟县城外的公乐亭仍是碧泉长流,稻荷飘香,芦苇杨花,野鸭飞落,已列入城区湿地的保护范围。更加令人称奇的是,公乐亭村的武术代代传承下来,被列入天津市非物质遗产名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xw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