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25+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专科)(省)201510试点作业参考答案
更新时间:2024-03-07 01: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7425+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专科)(省)
201510试点作业参考答案
任务名称 01任务 02任务 03任务 04任务 周期名称 15秋季学期512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专科)学习周期 15秋季学期512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专科)学习周期 15秋季学期512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专科)学习周期 15秋季学期512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专科)学习周期 开始日期 2015-09-28 2015-09-28 2015-09-28 2015-09-28 结束日期 2015-12-30 2015-12-30 2015-12-30 2015-12-30 请直接复制到答题区而不用附件
注:所有网上作业除电算化会计外其余都可提前完成,但不能延后完成,请在11月30日前一次完成所有作业(可以提前完成不能延后),以便老师及时评阅统计;
本门课程实行网上作业及期末考试双及格和,没完成作业期末考试成绩无效。
第1页共50页
形成性考核第一次任务_0001 一、填空题(主观)(共5道试题,共20分。)
1.家长的()是家长教育观念、情感的反映,并会转化为教育行为表现在家庭生活中,直接影响孩子行为。
答:核心家庭
2.我国学者认为“家庭是以婚姻和()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 答:血缘
3.一个国家完整的教育体系主要由()、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种形式构成。 答:家庭教育
4.我国学者认为“家庭是以婚姻和()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 答:血缘
5.家庭的功能包括了生育功能、经济功能、()功能、精神生活功能、抚养和赡养功能。 答:教育
二、单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DBCAB
三、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01.ABC 02.ABC 03.ABCD 04.ABC 05.ABCD
四、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ABBAA
五、简答题(共3道试题,共15分。) 1.应当尽量积极倡导的教养方式有哪些? 答:(1)信任; (2)民主; (3)宽容;
2.应当尽量避免的教养方式有哪些? 答:(1)溺爱型; (2)否定型; (3)过分保护型; (4)放任型; (5)干涉型;
3.常见的的教养态度类型。 答:(1)专横、遵循封建旧规; (2)过分娇宠,有求必应; (3)放任自流,不闻不问; (4)民主型。
六、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25分。)
1.联系具体实例,分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答:1.早期性与奠基性: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其余教育相比具有天然的早期优势,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是“人之初”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智力发
第2页共50页
展道德观念的形成及性格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举例如著名的“狼孩”事件。狼孩的行为动作、生活习性和狼完全一样,由于错过了人生发展的最佳时期——婴幼儿期和童年期,即便是回到社会后对他进行专门的练习和教育也很难恢复人性)。儿童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了解,性格和品格的形成以及智力潜能的开发都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家庭教育不仅形成了他们最初的早期经验,也培养了他们最初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儿童继后在接受其他影响形成了一种“准备状态”,所以早期教育是人生的奠基教育,具有其余教育无法替代的重要性;
2.全面性和广泛性:对学前儿童的教育是融合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内容极其广泛丰富。凡是与人、人生有关的一切知识,从刚到人间时的学吃奶、吃饭、走路、穿衣,到学习伦理规范、社会知识、文明习惯、自然知识、生存技能等,人们都是从家庭教育、家庭生活中学来的。远远超过幼儿园和社会教育所涉及的范围。另外家庭教育十分普遍,它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教育。在一个社会中只要有家庭,只要有孩子,就必然有家庭教育。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从婴幼儿到成人的过程,这期间父母所给予教育的全面影响作用是其他教育难以代替的。
3.自然性与随机性:家庭是儿童的天然学校,家长是儿童天然的老师。家庭教育大量地渗入在家庭日常生活之中,并通过父母和家庭成员的交往活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日常家务劳动等等来实现,这就决定了家庭教育是伴随着自然生活的教育,这主是所谓家庭教育的自然性。家庭教育中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计划和固定的教材,更没有具备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专职教师,也没有对教育方法、方式的严格、明确地规定和对教育结果的检查与评定。家庭教育不受时间地点场合条件的限制,可以根据儿童的实际表现与发展水平,随时调整教育的内容与方法,“遇物则诲,相机而教”。家庭教育正是利用其随机性,在生活之中随时进行的,利用一切机会向孩子进行教育,方法十分灵活。
4.亲情性与权威性:家庭教育建立在亲子血缘关系之上,这种天然的情感联系是其余任何教育不具备的。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人,可以倾注全副的心血和精力,这种无私的爱往往会成为一种神奇的催化剂,使家庭教育的力量成倍地增长。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血缘关系,才有了子女对父母的信赖和依恋,也才让家长对子女顺利地建立起了权威性。在年幼的孩子心中,家长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十分敬重家长,乐于获得家长的表扬,能自觉地听从家长的管教,这使得家长的教育往往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我们在现实中能见到许多这样的事例,如幼儿园的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就远胜于对教师的依恋,更易服从父母的教育管教,??
5.持久性和连续性:家庭教育与其余教育相比,它更具有持久性和持续性,无论孩子班级提升或学校更换,但家庭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变,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与风格、家庭生活的环境总是相对稳定的,这种持续稳定的教育方式有利孩子良好习惯与性格的培养,更利于家长全面细致系统深入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另外家庭教育的效果是长期起作用的。我们成长的过程可以证实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很多从小形成的习惯,至今还保留在我们成年后的生活之中。
6.差异性和继续性:家庭教育的质量决定于家长的素质、生活氛围和儿童发展特点等方面,不同的家庭形成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与方法,从而形成每个家庭教育的差异性。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在了解孩子,因材施教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同时,家教传统和家风的继承上也不一样。象XXX所在的XX家,几十年间由与XX家优良的家风,培养出了一大批XXXX。
第3页共50页
形成性考核第一次任务_0002 一、填空题(主观)(共5道试题,共20分。) 1.家长的()是决定家庭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 答:教育观念
2.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起看()作用。 答:奠基
3.家庭的功能包括了生育功能、经济功能、()功能、精神生活功能、抚养和赡养功能。 答:教育
4.()的亲子关系不利于儿童独立意识、独特个性的培养。 答:家长本位
5.主干家庭中的()不和与核心家庭中的夫妻不和,是当今家庭关系中家庭成员不和的最主要表现
答:婆媳
二、单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ABBAA
三、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01.ABC 02.ABC 03.ABC 04.ABCD 05.ABC
四、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BAABB
五、简答题(共3道试题,共15分。) 1.应当尽量积极倡导的教养方式有哪些? 答:(1)信任; (2)民主; (3)宽容;
2.应当尽量避免的教养方式有哪些? 答:(1)溺爱型; (2)否定型; (3)过分保护型; (4)放任型; (5)干涉型;
3.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答:(1)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起着奠基作用。婴幼儿和童年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奠定了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基础,这种奠基作用是其他社会机构无法代替。
(2)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联系的整体中,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为其他教育顺利实施奠定基础,而且还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其不足。
(3)家庭教育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家庭教育是最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
第4页共50页
的教育,家庭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民族素质的高低与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六、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25分。)
1.联系具体实例,分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答:1.早期性与奠基性: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其余教育相比具有天然的早期优势,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是“人之初”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智力发展道德观念的形成及性格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举例如著名的“狼孩”事件。狼孩的行为动作、生活习性和狼完全一样,由于错过了人生发展的最佳时期——婴幼儿期和童年期,即便是回到社会后对他进行专门的练习和教育也很难恢复人性)。儿童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了解,性格和品格的形成以及智力潜能的开发都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家庭教育不仅形成了他们最初的早期经验,也培养了他们最初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儿童继后在接受其他影响形成了一种“准备状态”,所以早期教育是人生的奠基教育,具有其余教育无法替代的重要性;
2.全面性和广泛性:对学前儿童的教育是融合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内容极其广泛丰富。凡是与人、人生有关的一切知识,从刚到人间时的学吃奶、吃饭、走路、穿衣,到学习伦理规范、社会知识、文明习惯、自然知识、生存技能等,人们都是从家庭教育、家庭生活中学来的。远远超过幼儿园和社会教育所涉及的范围。另外家庭教育十分普遍,它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教育。在一个社会中只要有家庭,只要有孩子,就必然有家庭教育。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从婴幼儿到成人的过程,这期间父母所给予教育的全面影响作用是其他教育难以代替的。
3.自然性与随机性:家庭是儿童的天然学校,家长是儿童天然的老师。家庭教育大量地渗入在家庭日常生活之中,并通过父母和家庭成员的交往活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日常家务劳动等等来实现,这就决定了家庭教育是伴随着自然生活的教育,这主是所谓家庭教育的自然性。家庭教育中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计划和固定的教材,更没有具备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专职教师,也没有对教育方法、方式的严格、明确地规定和对教育结果的检查与评定。家庭教育不受时间地点场合条件的限制,可以根据儿童的实际表现与发展水平,随时调整教育的内容与方法,“遇物则诲,相机而教”。家庭教育正是利用其随机性,在生活之中随时进行的,利用一切机会向孩子进行教育,方法十分灵活。
4.亲情性与权威性:家庭教育建立在亲子血缘关系之上,这种天然的情感联系是其余任何教育不具备的。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人,可以倾注全副的心血和精力,这种无私的爱往往会成为一种神奇的催化剂,使家庭教育的力量成倍地增长。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血缘关系,才有了子女对父母的信赖和依恋,也才让家长对子女顺利地建立起了权威性。在年幼的孩子心中,家长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十分敬重家长,乐于获得家长的表扬,能自觉地听从家长的管教,这使得家长的教育往往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我们在现实中能见到许多这样的事例,如幼儿园的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就远胜于对教师的依恋,更易服从父母的教育管教,??
5.持久性和连续性:家庭教育与其余教育相比,它更具有持久性和持续性,无论孩子班级提升或学校更换,但家庭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变,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与风格、家庭生活的环境总是相对稳定的,这种持续稳定的教育方式有利孩子良好习惯与性格的培养,更利于家长全面细致系统深入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另外家庭教育的效果是长期起作用的。我们成长的过程可以证实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很多从小形成的习惯,至今还保留在我们成年后的生活之中。
6.差异性和继续性:家庭教育的质量决定于家长的素质、生活氛围和儿童发展特点等
第5页共50页
方面,不同的家庭形成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与方法,从而形成每个家庭教育的差异性。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在了解孩子,因材施教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同时,家教传统和家风的继承上也不一样。象XXX所在的XX家,几十年间由与XX家优良的家风,培养出了一大批XXXX。
形成性考核第一次任务_0003 一、填空题(主观)(共5道试题,共20分。) 1.
人类家庭的演变大体经历了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家庭4个发展阶段。
答:一夫一妻制
2.()是父母双全、有一个或多个孩子构成的家庭。 答:核心家庭
3.()的亲子关系不利于儿童独立意识、独特个性的培养。 答:家长本位
4.()的亲子关系不利于儿童独立意识、独特个性的培养。 答:家长本位
5.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起看()作用。 答:奠基
二、单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DABBB
三、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01.ABC 02.ABCD 03.ABC 04.ABC 05.ABCD
四、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BBBAA
五、简答题(共3道试题,共15分。) 1.常见的的教养态度类型。 答:(1)专横、遵循封建旧规; (2)过分娇宠,有求必应; (3)放任自流,不闻不问; (4)民主型。
2.应当尽量积极倡导的教养方式有哪些? 答:(1)信任; (2)民主; (3)宽容;
3.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答:(1)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起着奠基作用。婴幼儿和童年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
第6页共50页
时期,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奠定了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基础,这种奠基作用是其他社会机构无法代替。
(2)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联系的整体中,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为其他教育顺利实施奠定基础,而且还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其不足。
(3)家庭教育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家庭教育是最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的教育,家庭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民族素质的高低与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六、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25分。)
1.联系具体实例,分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答:1.早期性与奠基性: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其余教育相比具有天然的早期优势,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是“人之初”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智力发展道德观念的形成及性格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举例如著名的“狼孩”事件。狼孩的行为动作、生活习性和狼完全一样,由于错过了人生发展的最佳时期——婴幼儿期和童年期,即便是回到社会后对他进行专门的练习和教育也很难恢复人性)。儿童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了解,性格和品格的形成以及智力潜能的开发都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家庭教育不仅形成了他们最初的早期经验,也培养了他们最初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儿童继后在接受其他影响形成了一种“准备状态”,所以早期教育是人生的奠基教育,具有其余教育无法替代的重要性;
2.全面性和广泛性:对学前儿童的教育是融合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内容极其广泛丰富。凡是与人、人生有关的一切知识,从刚到人间时的学吃奶、吃饭、走路、穿衣,到学习伦理规范、社会知识、文明习惯、自然知识、生存技能等,人们都是从家庭教育、家庭生活中学来的。远远超过幼儿园和社会教育所涉及的范围。另外家庭教育十分普遍,它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教育。在一个社会中只要有家庭,只要有孩子,就必然有家庭教育。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从婴幼儿到成人的过程,这期间父母所给予教育的全面影响作用是其他教育难以代替的。
3.自然性与随机性:家庭是儿童的天然学校,家长是儿童天然的老师。家庭教育大量地渗入在家庭日常生活之中,并通过父母和家庭成员的交往活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日常家务劳动等等来实现,这就决定了家庭教育是伴随着自然生活的教育,这主是所谓家庭教育的自然性。家庭教育中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计划和固定的教材,更没有具备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专职教师,也没有对教育方法、方式的严格、明确地规定和对教育结果的检查与评定。家庭教育不受时间地点场合条件的限制,可以根据儿童的实际表现与发展水平,随时调整教育的内容与方法,“遇物则诲,相机而教”。家庭教育正是利用其随机性,在生活之中随时进行的,利用一切机会向孩子进行教育,方法十分灵活。
4.亲情性与权威性:家庭教育建立在亲子血缘关系之上,这种天然的情感联系是其余任何教育不具备的。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人,可以倾注全副的心血和精力,这种无私的爱往往会成为一种神奇的催化剂,使家庭教育的力量成倍地增长。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血缘关系,才有了子女对父母的信赖和依恋,也才让家长对子女顺利地建立起了权威性。在年幼的孩子心中,家长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十分敬重家长,乐于获得家长的表扬,能自觉地听从家长的管教,这使得家长的教育往往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我们在现实中能见到许多这样的事例,如幼儿园的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就远胜于对教师的依恋,更易服从父母的教育管教,??
5.持久性和连续性:家庭教育与其余教育相比,它更具有持久性和持续性,无论孩子
第7页共50页
班级提升或学校更换,但家庭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变,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与风格、家庭生活的环境总是相对稳定的,这种持续稳定的教育方式有利孩子良好习惯与性格的培养,更利于家长全面细致系统深入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另外家庭教育的效果是长期起作用的。我们成长的过程可以证实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很多从小形成的习惯,至今还保留在我们成年后的生活之中。
6.差异性和继续性:家庭教育的质量决定于家长的素质、生活氛围和儿童发展特点等方面,不同的家庭形成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与方法,从而形成每个家庭教育的差异性。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在了解孩子,因材施教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同时,家教传统和家风的继承上也不一样。象XXX所在的XX家,几十年间由与XX家优良的家风,培养出了一大批XXXX。
形成性考核第一次任务_0004 一、填空题(主观)(共5道试题,共20分。)
1.主干家庭中的()不和与核心家庭中的夫妻不和,是当今家庭关系中家庭成员不和的最主要表现
答:婆媳
2.我国学者认为“家庭是以婚姻和()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 答:血缘
3.父母良好的()是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前提和基础。 答:教养态度
4.人类家庭的演变大体经历了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家庭4个发展阶段。
答:一夫一妻制
5.一个国家完整的教育体系主要由()、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种形式构成。 答:家庭教育
二、单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ABABA
三、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01.ABC 02.ABCD 03.ABCD 04.ABC 05.ABCD
四、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AAABB
五、简答题(共3道试题,共15分。) 1.应当尽量避免的教养方式有哪些? 答:(1)溺爱型; (2)否定型; (3)过分保护型; (4)放任型;
第8页共50页
(5)干涉型;
2.常见的的教养态度类型; 答:(1)专横、遵循封建旧规; (2)过分娇宠,有求必应; (3)放任自流,不闻不问; (4)民主型。
3.常见的的教养态度类型。 答:(1)专横、遵循封建旧规; (2)过分娇宠,有求必应; (3)放任自流,不闻不问; (4)民主型。
六、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25分。)
.联系具体实例,分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答:1.早期性与奠基性: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其余教育相比具有天然的早期优势,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是“人之初”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智力发展道德观念的形成及性格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举例如著名的“狼孩”事件。狼孩的行为动作、生活习性和狼完全一样,由于错过了人生发展的最佳时期——婴幼儿期和童年期,即便是回到社会后对他进行专门的练习和教育也很难恢复人性)。儿童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了解,性格和品格的形成以及智力潜能的开发都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家庭教育不仅形成了他们最初的早期经验,也培养了他们最初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儿童继后在接受其他影响形成了一种“准备状态”,所以早期教育是人生的奠基教育,具有其余教育无法替代的重要性;
2.全面性和广泛性:对学前儿童的教育是融合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内容极其广泛丰富。凡是与人、人生有关的一切知识,从刚到人间时的学吃奶、吃饭、走路、穿衣,到学习伦理规范、社会知识、文明习惯、自然知识、生存技能等,人们都是从家庭教育、家庭生活中学来的。远远超过幼儿园和社会教育所涉及的范围。另外家庭教育十分普遍,它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教育。在一个社会中只要有家庭,只要有孩子,就必然有家庭教育。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从婴幼儿到成人的过程,这期间父母所给予教育的全面影响作用是其他教育难以代替的。
3.自然性与随机性:家庭是儿童的天然学校,家长是儿童天然的老师。家庭教育大量地渗入在家庭日常生活之中,并通过父母和家庭成员的交往活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日常家务劳动等等来实现,这就决定了家庭教育是伴随着自然生活的教育,这主是所谓家庭教育的自然性。家庭教育中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计划和固定的教材,更没有具备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专职教师,也没有对教育方法、方式的严格、明确地规定和对教育结果的检查与评定。家庭教育不受时间地点场合条件的限制,可以根据儿童的实际表现与发展水平,随时调整教育的内容与方法,“遇物则诲,相机而教”。家庭教育正是利用其随机性,在生活之中随时进行的,利用一切机会向孩子进行教育,方法十分灵活。
4.亲情性与权威性:家庭教育建立在亲子血缘关系之上,这种天然的情感联系是其余任何教育不具备的。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人,可以倾注全副的心血和精力,这种无私的爱往往会成为一种神奇的催化剂,使家庭教育的力量成倍地增长。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血缘关系,才有了子女对父母的信赖和依恋,也才让家长对子女顺利地建立起了权威性。在年幼的孩子心中,家长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十分敬重家长,乐于获得家长的表扬,能自觉地听从家长的管教,这使得家长的教育往往具
第9页共50页
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我们在现实中能见到许多这样的事例,如幼儿园的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就远胜于对教师的依恋,更易服从父母的教育管教,??
5.持久性和连续性:家庭教育与其余教育相比,它更具有持久性和持续性,无论孩子班级提升或学校更换,但家庭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变,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与风格、家庭生活的环境总是相对稳定的,这种持续稳定的教育方式有利孩子良好习惯与性格的培养,更利于家长全面细致系统深入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另外家庭教育的效果是长期起作用的。我们成长的过程可以证实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很多从小形成的习惯,至今还保留在我们成年后的生活之中。
6.差异性和继续性:家庭教育的质量决定于家长的素质、生活氛围和儿童发展特点等方面,不同的家庭形成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与方法,从而形成每个家庭教育的差异性。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在了解孩子,因材施教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同时,家教传统和家风的继承上也不一样。象XXX所在的XX家,几十年间由与XX家优良的家风,培养出了一大批XXXX。
形成性考核第一次任务_0005 一、填空题(主观)(共5道试题,共20分。)
1.()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施与的一种教育和影响。 答:家庭教育
2.()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施与的一种教育和影响。 答:家庭教育
3.()是父母双全、有一个或多个孩子构成的家庭。 答:核心家庭
4.家长的()是家长教育观念、情感的反映,并会转化为教育行为表现在家庭生活中,直接影响孩子行为。
答:核心家庭
5.父母良好的()是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前提和基础。 答:教养态度
二、单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CBBAA
三、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01.ABC 02.ABCD 03.ABCD 04.ABC 05.ABC
四、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BBABA
五、简答题(共3道试题,共15分。) 1.家庭教育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答:1.家庭教育的性质:
(1)家庭教育是一种私人性质的教育。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他人和社会只
第10页共50页
形成性考核第二次任务_0001 一、填空题(主观)(共5道试题,共20分。)
1.()是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答:学前期
2.()是指在儿童家庭教育中,家长通过各种机会了解孩子的特点,发现孩子的需要,捕捉孩子的兴趣,诱导孩子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特点的一种方法。
答:兴趣诱导法
3.暗示可以分为()暗示、行为暗示、表情暗示、情境暗示。 答:言语
4.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曾提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 答:陈鹤琴
5.()原则是指在在儿童家庭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调动孩子的主动积极性。
答:主体性
二、单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BCCAB
三、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01.ABC 02.ABC 03.ABCD 04.ABC 05.ABC
四、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BBABB
五、简答题(共3道试题,共15分。)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答:帮助学前儿童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帮助学前儿童认识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 提高学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 2.家庭教育的目的;
答:1.所谓教育目的就是指教育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人们希望通过家庭教育,让学前儿童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内容:家长充分利用家庭优势和社区资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学前儿童施以多种影响,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增强体质,激发认知兴趣,提高认知能力,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塑造良好个性品质,发展审美能力,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3.儿童家庭教育原则有哪些? 答:1.理智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第16页共50页
3.一致性原则; 4.从实际出发原则; 5.正面教育原则; 6.言传身教原则。
六、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25分。)
1.假如你是学前儿童的家长,你认为最需要遵循的教育方法是哪个?说出你的理由。 答:常见的儿童家庭教育方法有8种:环境熏陶法、实际锻炼法、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兴趣诱导法、暗示提醒法、活动探索法、奖惩激励法等。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正确选择,关键在于各种方法适用条件的正确把握,明晰各种已出现问题的解决主体。
如表扬和批评是父母们教育孩子经常使用的手段,目的是使孩子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后果和所得到的评价,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及时表扬与批评,就是在孩子心理上起到一种肯定与否定的及时“强化”的作用。表扬是一种正“强化”,而批评却是一种负“强化”。孩子在受到表扬时,会产生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这种愉快的心理体验来自与孩子本身的成功感,也来自与父母情绪的感染。父母在表扬孩子时,一般都是态度热情、表情亲切、声调柔和,孩子自然会感到高兴,这种体验可以加深对做好事本身意义的认识,并且愿意以后继续这样做;孩子在受批评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痛苦的心理体验,父母批评孩子时一般态度较严肃、声调较严厉,孩子会出现暂时的心理紧张,这种痛苦的心理体验,会使孩子加深对错误的认识,避免以后重犯。孩子是在许多对与错的尝试中前进的,及时的表扬与批评,不但可以使孩子加深对是与非、对与错的认识,还可以使孩子不断地发扬优点、巩固成绩,不断地在改正错误中吸取教训。但是,现实生豢恍父母表扬或批评孩子往往过了头,做不到实事求是、恰如其分。表扬过了头,会使孩子流与沾沾自喜,助长骄傲自满情绪,听不得反面意见;批评过了头,会使孩子产生悲观情绪,或产生逆反、抗拒心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父母们不妨尝试一下“一分钟教育法”,相信你们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形成性考核第二次任务_0002 一、填空题(主观)(共5道试题,共20分。)
1.儿童家庭教育目的确定的主要依据是()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 答:社会发展
2.()原则是指在在儿童家庭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调动孩子的主动积极性。
答:主体性
3.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主要包括了健康教育、()教育、社会教育、艺术教育。 答:认知
4.()是指在儿童家庭教育中,家长通过各种机会了解孩子的特点,发现孩子的需要,捕捉孩子的兴趣,诱导孩子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特点的一种方法。
答:兴趣诱导法
5.暗示可以分为()暗示、行为暗示、表情暗示、情境暗示。 答:言语
第17页共50页
二、单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BCCCB
三、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01.ABC 02.ABC 03.ABC 04.ABC 05.ABCD
四、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BABAA
五、简答题(共3道试题,共15分。) 1.家庭教育的目的;
答:1.所谓教育目的就是指教育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人们希望通过家庭教育,让学前儿童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内容:家长充分利用家庭优势和社区资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学前儿童施以多种影响,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增强体质,激发认知兴趣,提高认知能力,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塑造良好个性品质,发展审美能力,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2.家庭教育的目的
答:1.所谓教育目的就是指教育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人们希望通过家庭教育,让学前儿童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内容:家长充分利用家庭优势和社区资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学前儿童施以多种影响,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增强体质,激发认知兴趣,提高认知能力,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塑造良好个性品质,发展审美能力,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答: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 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
培养学前儿童坚持体育锤炼的兴趣和能力; 注重学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六、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25分。)
1.假如你是学前儿童的家长,你认为最需要遵循的教育方法是哪个?说出你的理由 答:常见的儿童家庭教育方法有8种:环境熏陶法、实际锻炼法、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兴趣诱导法、暗示提醒法、活动探索法、奖惩激励法等。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正确选择,关键在于各种方法适用条件的正确把握,明晰各种已出现问题的解决主体。
如表扬和批评是父母们教育孩子经常使用的手段,目的是使孩子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后果和所得到的评价,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及时表扬与批评,就是在孩子心理上起到一种肯定与否定的及时“强化”的作用。表扬是一种正“强化”,而批评却是一种负“强化”。孩子在受到表扬时,会产生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这种愉快的心理体验来自与孩子本身的成功感,也来自与父母情绪的感染。父母在表扬孩子时,一般都是态度热情、表
第18页共50页
情亲切、声调柔和,孩子自然会感到高兴,这种体验可以加深对做好事本身意义的认识,并且愿意以后继续这样做;孩子在受批评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痛苦的心理体验,父母批评孩子时一般态度较严肃、声调较严厉,孩子会出现暂时的心理紧张,这种痛苦的心理体验,会使孩子加深对错误的认识,避免以后重犯。孩子是在许多对与错的尝试中前进的,及时的表扬与批评,不但可以使孩子加深对是与非、对与错的认识,还可以使孩子不断地发扬优点、巩固成绩,不断地在改正错误中吸取教训。但是,现实生豢恍父母表扬或批评孩子往往过了头,做不到实事求是、恰如其分。表扬过了头,会使孩子流与沾沾自喜,助长骄傲自满情绪,听不得反面意见;批评过了头,会使孩子产生悲观情绪,或产生逆反、抗拒心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父母们不妨尝试一下“一分钟教育法”,相信你们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形成性考核第二次任务_0003 一、填空题(主观)(共5道试题,共20分。)
1.暗示可以分为()暗示、行为暗示、表情暗示、情境暗示。 答:言语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学会()、学会()、学会()。 答:认知、做事、共同生活、生存
3.健康,按世界卫生组织所下的定义,包括“身体、()和社会适应性3方面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的现象”
答:心理
4.儿童家庭教育目的确定的主要依据是()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 答:社会发展
5.()是儿童学习的动力,我们必须珍惜、引导、培养,切忌以成人的愿望强加给儿童。 答:兴趣
二、单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CCBDA
三、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01.ABCD 02.ABC 03.ABCD 04.ABC 05.ABCD
四、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BBBBB
五、简答题(共3道试题,共15分。) 1.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包括哪些? 答:1.环境熏陶法; 2.实际锻炼法; 3.说理教育法; 4.榜样示范法; 5.兴趣诱导法;
第19页共50页
6.暗示提醒法; 7.活动探索法; 8.奖惩激励法;
2.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答:引导学前儿童感知、欣赏日常生活的美; 加大学前儿童对自然美的理解和升华; 关注具体直观、鲜明生动的艺术形式美。 3.儿童家庭教育原则有哪些? 答:1.理智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一致性原则; 4.从实际出发原则; 5.正面教育原则; 6.言传身教原则。
六、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25分。)
1.假如你是学前儿童的家长,你认为最需要遵循的教育方法是哪个?说出你的理由 答:常见的儿童家庭教育方法有8种:环境熏陶法、实际锻炼法、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兴趣诱导法、暗示提醒法、活动探索法、奖惩激励法等。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正确选择,关键在于各种方法适用条件的正确把握,明晰各种已出现问题的解决主体。
如表扬和批评是父母们教育孩子经常使用的手段,目的是使孩子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后果和所得到的评价,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及时表扬与批评,就是在孩子心理上起到一种肯定与否定的及时“强化”的作用。表扬是一种正“强化”,而批评却是一种负“强化”。孩子在受到表扬时,会产生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这种愉快的心理体验来自与孩子本身的成功感,也来自与父母情绪的感染。父母在表扬孩子时,一般都是态度热情、表情亲切、声调柔和,孩子自然会感到高兴,这种体验可以加深对做好事本身意义的认识,并且愿意以后继续这样做;孩子在受批评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痛苦的心理体验,父母批评孩子时一般态度较严肃、声调较严厉,孩子会出现暂时的心理紧张,这种痛苦的心理体验,会使孩子加深对错误的认识,避免以后重犯。孩子是在许多对与错的尝试中前进的,及时的表扬与批评,不但可以使孩子加深对是与非、对与错的认识,还可以使孩子不断地发扬优点、巩固成绩,不断地在改正错误中吸取教训。但是,现实生豢恍父母表扬或批评孩子往往过了头,做不到实事求是、恰如其分。表扬过了头,会使孩子流与沾沾自喜,助长骄傲自满情绪,听不得反面意见;批评过了头,会使孩子产生悲观情绪,或产生逆反、抗拒心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父母们不妨尝试一下“一分钟教育法”,相信你们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形成性考核第二次任务_0004 一、填空题(主观)(共5道试题,共20分。)
1.健康,按世界卫生组织所下的定义,包括“身体、()和社会适应性3方面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的现象”
第20页共50页
形成性考核第三次任务_0001 一、填空题(主观)(共5道试题,共20分。)
1.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主要包括了()教育、()教育、社
会教育、艺术教育。 答:健康、认知
2.胎教的方法一般主要有()胎教、抚摸胎教、语言胎教3种。 答:音乐
3.入园是学前儿童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让孩子在2-3岁接受()是非常
重要的。 答:集体教育
4.入学准备包括了心理准备、学习准备、物质准备、()准备等方面。 答:独立生活
5.()是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答:学前期
二、单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BDCAB
三、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01.ABC 02.ABCD 03.ABD 04.ABD 05.ABCD
四、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BABAB
五、简答题(共3道试题,共15分。) 1.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误区; 答:(1)片面重视物质满足而忽视精神需求; (2)忽视隔代教育的弊端;
(3)忽视思想道德上、行为意识上的教育; (4)忽视对孩子的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 2.5~6岁幼儿的家教特点; 答:(1)组织指导儿童开展各种游戏活动; (2)提供条件让儿童多参与各种活动; (3)培养儿童求知探索精神; (4)培养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 (5)创造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 3.离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答:(1)教育之责难履行或不履行;
第26页共50页
(2)教育方法失偏; (3)父母之爱不完整; (4)家长缺乏良好的心态
六、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25分。)
1.结合离散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谈谈如何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 答:1.离散家庭是指夫妻双方因离婚、丧偶而仅有一方与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也叫
单亲家庭或缺损家庭。
2.离散家庭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1)对身体发育的影响:离散家庭由于经济收入减少,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儿童正常的
身体发育;
(2)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离散家庭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和,家庭缺乏温馨和亲爱,不利于
心理健康,严重者还可能引发心理疾病或造成病态人格;
(3)对性格的影响:父母的离异使得儿童长期体验负面情绪,易形成自卑、孤僻、怯懦
、胆小、粗暴、性别错位等不良性格特点;
(4)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父母离异影响儿童的人际交往,易使儿童表现出自我封闭,害怕
与人交往,甚至会从仇恨父母发展到仇恨社会;
(5)对智力发展和学习成绩的影响:完整家庭中家长会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中染上各自
性别特征的色彩,在互补中不断完善孩子的智力发展,而离散家庭由于部分家庭环境被
剥夺,父母角色缺失对子女智力完善和行为发展极为不利,直接影响了儿童智力和学习
成绩,同时,离散家庭引起儿童的心理和情绪上的不良反应,也必然会导致其注意力分
散,再加上有效管教的缺失,很容易造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3.离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之责难履行或不履行; (2)教育方法失偏; (3)父母之爱不完整;
(4)家长往往缺乏良好的心态;
第27页共50页
4.离散家庭教育的对策:
一是要尽快走出离散家庭的阴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残缺家庭,尽力抚平孩子心理的创
伤;
二是要从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出发善待离散对方,并创造条件让孩子享受到应得的父爱
或母爱;
三是让孩子多交朋友增进社会交往; 四是注重性别角色教育;
五是切忌期望值太高,以防孩子长期超负荷动作而致崩溃; 六是严格合理的教育培养其自理自立的能力
形成性考核第三次任务_0002 一、填空题(主观)(共5道试题,共20分。)
1.离散家庭同样拥有未来生活形态的正向潜力,关键是要拥有健康的“()
”。
答:阳光心理
2.学前儿童的逆反期一般发生在幼儿()岁左右。 答:3
3.儿童家庭教育目的确定的主要依据是()需要和()需要 答:社会发展、人的发展
4.胎教的方法一般主要有()胎教、抚摸胎教、语言胎教3种。 答:音乐
5.大脑的神经的()多少决定着人的聪明程度。 答:纤维和突触
二、单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AABAB
三、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01.ABD 02.ABD 03.ABCD 04.ABCD 05.ABCD
四、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BABBB
五、简答题(共3道试题,共15分。)
1.怎样鉴别超常儿童?如何对超常儿童进行教育?
答:1.超常儿童的鉴别主要运用观察与实验方法和智商测验法。
第28页共50页
2.超常儿童的教育对策:(1)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2)了解自己孩子的兴趣特长;
(3)抓住关键期;(4)循序渐进量力而行;(5)整体全面发展;(6)重视非智力因
素的培养。
2.5~6岁幼儿的家教特点; 答:(1)组织指导儿童开展各种游戏活动; (2)提供条件让儿童多参与各种活动; (3)培养儿童求知探索精神; (4)培养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 (5)创造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
3.怎样鉴别超常儿童?如何对超常儿童进行教育?
答:1.超常儿童的鉴别主要运用观察与实验方法和智商测验法。 2.超常儿童的教育对策:(1)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2)了解自己孩子的兴趣特长;
(3)抓住关键期;(4)循序渐进量力而行;(5)整体全面发展;(6)重视非智力因
素的培养。
六、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25分。)
1.结合实际分析当前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常见的误区及产生原因
答:1.期望值偏高。当前的独生子女差不多都已经成为了其父母期望的寄托者,独生子女的
父母创造的物质环境的同时,普遍认为子女成材是理所当然的。过高的期望值会加重幼
儿的心理压力,强化其逆反心理,增强其挫折感,于儿童成长极为不利。家长不应脱离
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只有不断地深入了解自己子女的身心发
展特点,不断提高自身教育素养,及时修正调适自己的期望值,才可能将家长的期望值
变为儿童成长的动力。
2.过度超前。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加上社会竞争程度的不断加剧,更催生了家长们
的相互攀比心理,进一步强化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意识,认为学前儿童家
庭教育越早越好,越超前越好。典型的急功近利做法严重地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第29页共50页
没有充分认识到生长与学习的相互依赖关系:即生长有赖于学习,学习更是以生长为基
础。因此家长在教育儿童时,必须注意到儿童学习内容与其成熟度间的相互匹配性,在
儿童身心发展还没达到相应的成熟水平,就过早地进行教育与训练,不仅没有必要,反
而会给儿童在生理、心理上造成负担,甚至影响儿童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
3.过度教育。目前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家长无视儿童固有的“生理、心理的负荷量”,
过早地、过多地将自认为重要的,或自己早年缺失的东西都强加在儿童身上,不但教育
内容的性质超越了儿童年龄阶段,而且教育内容的容量也大超过了其承受能力,儿童自
己的游戏时间越来越少。这种过度教育超越了儿童“生理、心理的负荷量”,过早地成
人化学习,失去了其原本固有的快乐童年。
4.过度关爱。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家庭对孩子的过度关爱现象越来越普遍,如过度照
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过度满足孩子们的合理或不合理要求,过度约束孩子们的日常行
为等,这种过度的关爱最终会助长儿童们的依赖性和顺从性,导致其生活上不能自理,
失去起码的生存能力。
5.教育内容片面化。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应该是对儿童实施一种全面教养和教育,但现实
生活中却出现大量的早期教育片面化现象,如重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重特长教
育,轻全面发展;重视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重视身体健康轻视心理健康;重视营养
第30页共50页
,轻视锻炼等等。最终结果是造成了大批儿童的身心畸形发展,而不是和谐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在实施早期家庭教育时,要注意到儿童各方面素质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
互促进、相辅相成,并在尊重其身心发展规律下,采取合适全宜的教育内容,促使其全
面充分发展。
形成性考核第三次任务_0003 一、填空题(主观)(共5道试题,共20分。)
1.胎教的方法一般主要有()胎教、抚摸胎教、语言胎教3种。 答:音乐
2.大脑的神经的()多少决定着人的聪明程度。 答:纤维和突触
3.儿童家庭教育目的确定的主要依据是()需要和()需要 答:社会发展、人的发展
4.个体发展的许多关键期、敏感期多在()期出现 答:学前
5.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曾提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
切孩子”。 答:陈鹤琴
二、单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AAABB
三、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01.ABC 02.ABCD 03.ABCD 04.ABCD 05.ABCD
四、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BBBAA
五、简答题(共3道试题,共15分。) 1.2~3岁逆反期幼儿的发展特点; 答:(1)语言发展上,该阶段幼儿语言水平进步很快,说话和听话的积极性很高,掌握了基本的语法结构,词汇量和句型也在迅速发展,爱听故事、儿歌、诗歌等;
(2)思维能力的发展上,该阶段的幼儿思维带有较强的“直觉行动性”的特点(即
第31页共50页
在行动中进行),思维缺乏可逆性和相对性,只能理解一些浅显的事情;
(3)自我意识的发展,该阶段幼儿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主要标志是能够运用代词“我”);
(4)情绪情感的体验促进社会性发展。首先是情绪支配行为,其次是拥有强烈的依恋情感,再次是喜欢与人交往。
2.5~6岁幼儿的家教特点 答:(1)组织指导儿童开展各种游戏活动; (2)提供条件让儿童多参与各种活动; (3)培养儿童求知探索精神; (4)培养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 (5)创造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 3.5~6岁幼儿的发展特点 答:(1)语言能力发展上,该阶段幼儿基本会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或是和他人用语言交谈交往。
(2)抽象思维的发展上,该阶段的幼儿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明显地出现了抽象思维的萌芽,能进行更加概括的、逻辑抽象的思维活动。
(3)个性初步形成,该阶段幼儿对事物开始有了比较稳定的态度,能建立起社会规则与自己行为的联系,自己行为与他人反映的关系,自我意识发展倾向、性格特征和能力表现也更为明显。
六、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25分。)
1.结合离散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谈谈如何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 答:1.离散家庭是指夫妻双方因离婚、丧偶而仅有一方与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也叫单亲家庭或缺损家庭。
2.离散家庭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1)对身体发育的影响:离散家庭由于经济收入减少,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儿童正常的身体发育;
(2)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离散家庭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和,家庭缺乏温馨和亲爱,不利于心理健康,严重者还可能引发心理疾病或造成病态人格;
(3)对性格的影响:父母的离异使得儿童长期体验负面情绪,易形成自卑、孤僻、怯懦、胆小、粗暴、性别错位等不良性格特点;
(4)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父母离异影响儿童的人际交往,易使儿童表现出自我封闭,害怕与人交往,甚至会从仇恨父母发展到仇恨社会;
(5)对智力发展和学习成绩的影响:完整家庭中家长会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中染上各自性别特征的色彩,在互补中不断完善孩子的智力发展,而离散家庭由于部分家庭环境被剥夺,父母角色缺失对子女智力完善和行为发展极为不利,直接影响了儿童智力和学习成绩,同时,离散家庭引起儿童的心理和情绪上的不良反应,也必然会导致其注意力分散,再加上有效管教的缺失,很容易造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3.离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之责难履行或不履行; (2)教育方法失偏; (3)父母之爱不完整;
(4)家长往往缺乏良好的心态; 4.离散家庭教育的对策:
第32页共50页
一是要尽快走出离散家庭的阴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残缺家庭,尽力抚平孩子心理的创伤;
二是要从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出发善待离散对方,并创造条件让孩子享受到应得的父爱或母爱;
三是让孩子多交朋友增进社会交往; 四是注重性别角色教育;
五是切忌期望值太高,以防孩子长期超负荷动作而致崩溃; 六是严格合理的教育培养其自理自立的能力
形成性考核第三次任务_0004 一、填空题(主观)(共5道试题,共20分。)
1.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主要包括了()教育、()教育、社会教育、艺术教育。 答:健康、认知
2.()是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答:学前期
3.胎教的方法一般主要有()胎教、抚摸胎教、语言胎教3种。 答:音乐
4.入学准备包括了心理准备、学习准备、物质准备、()准备等方面。 答:独立生活
5.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曾提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 答:陈鹤琴
二、单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CDCAA
三、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01.ABCD 02.ABCD 03.ABCD 04.ABCD 05.ABD
四、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BBABA
五、简答题(共3道试题,共15分。) 1.如何做好入学准备工作?
答:1.心理准备,首先要激发孩子上学愿望;其次初步的学习目的、态度教育;再次培养孩子对学校、对教师的亲近情感。
2.学习准备,主要是要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专心学习的习惯、按时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爱读书的习惯、勤动脑筋爱提问题的习惯。
3.物质准备,主要包括学习用品和学习环境。 4.独立生活的准备。
2.怎样鉴别超常儿童?如何对超常儿童进行教育?
答:1.超常儿童的鉴别主要运用观察与实验方法和智商测验法。
第33页共50页
2.超常儿童的教育对策:(1)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2)了解自己孩子的兴趣特长;(3)抓住关键期;(4)循序渐进量力而行;(5)整体全面发展;(6)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3.离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答:(1)教育之责难履行或不履行; (2)教育方法失偏; (3)父母之爱不完整; (4)家长缺乏良好的心态
六、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25分。)
1.结合离散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谈谈如何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 答:1.离散家庭是指夫妻双方因离婚、丧偶而仅有一方与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也叫单亲家庭或缺损家庭。
2.离散家庭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1)对身体发育的影响:离散家庭由于经济收入减少,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儿童正常的身体发育;
(2)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离散家庭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和,家庭缺乏温馨和亲爱,不利于心理健康,严重者还可能引发心理疾病或造成病态人格;
(3)对性格的影响:父母的离异使得儿童长期体验负面情绪,易形成自卑、孤僻、怯懦、胆小、粗暴、性别错位等不良性格特点;
(4)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父母离异影响儿童的人际交往,易使儿童表现出自我封闭,害怕与人交往,甚至会从仇恨父母发展到仇恨社会;
(5)对智力发展和学习成绩的影响:完整家庭中家长会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中染上各自性别特征的色彩,在互补中不断完善孩子的智力发展,而离散家庭由于部分家庭环境被剥夺,父母角色缺失对子女智力完善和行为发展极为不利,直接影响了儿童智力和学习成绩,同时,离散家庭引起儿童的心理和情绪上的不良反应,也必然会导致其注意力分散,再加上有效管教的缺失,很容易造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3.离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之责难履行或不履行; (2)教育方法失偏; (3)父母之爱不完整;
(4)家长往往缺乏良好的心态; 4.离散家庭教育的对策:
一是要尽快走出离散家庭的阴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残缺家庭,尽力抚平孩子心理的创伤;
二是要从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出发善待离散对方,并创造条件让孩子享受到应得的父爱或母爱;
三是让孩子多交朋友增进社会交往; 四是注重性别角色教育;
五是切忌期望值太高,以防孩子长期超负荷动作而致崩溃; 六是严格合理的教育培养其自理自立的能力
第34页共50页
形成性考核第三次任务_0005 一、填空题(主观)(共5道试题,共20分。)
1.向家长进行法制教育的目的是为是提高家长的法制意识,依法保障儿童生存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
答:发展权
2.幼儿的自我意识萌芽一般出现在2岁左右,其主要标志是能够运用代词“()”。 答:我
3.1——3岁是幼儿口语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学习()的关键期。 答:口语
4.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最大的误区就是()缺失。 答:情感
5.1——3岁是幼儿口语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学习()的关键期。 答:口语
二、单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ABCDB
三、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01.ABCD 02.ABCD 03.ABD 04.ABCD 05.ABCD
四、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ABABB
五、简答题(共3道试题,共15分。) 1.如何做好入学准备工作?
答:1.心理准备,首先要激发孩子上学愿望;其次初步的学习目的、态度教育;再次培养孩子对学校、对教师的亲近情感。
2.学习准备,主要是要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专心学习的习惯、按时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爱读书的习惯、勤动脑筋爱提问题的习惯。
3.物质准备,主要包括学习用品和学习环境。 4.独立生活的准备。
2.5~6岁幼儿的发展特点 答:(1)语言能力发展上,该阶段幼儿基本会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或是和他人用语言交谈交往。
(2)抽象思维的发展上,该阶段的幼儿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明显地出现了抽象思维的萌芽,能进行更加概括的、逻辑抽象的思维活动。
(3)个性初步形成,该阶段幼儿对事物开始有了比较稳定的态度,能建立起社会规则与自己行为的联系,自己行为与他人反映的关系,自我意识发展倾向、性格特征和能力表现也更为明显。
3.2~3岁逆反期幼儿的家教要点; 答:(1)要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习惯,核心是抓住儿童愿意独立自主地自我服务的倾向,因势利导,充分利用鼓励和表扬,让其感到“被接纳”和“认可”,在
第35页共50页
成功的体验中掌握自我服务方面的一些技能技巧,从而培养其自己料理生活的独立性,防止依赖性;
(2)培养儿童优良的个性,核心是在幼儿的个性萌芽时期,充分利用其明显的易受暗示和好模仿的特点,对其进行引导和培养;
(3)正确对待儿童的逆反期,首先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意愿,具体分析孩子逆反的原因,并加以指导,满足孩子独立的需要和爱与保护的需要,帮助孩子顺利渡过逆反期;其次赢得孩子的信任,使得孩子在保持其“自我”的同时能够听从父母的建议和意见;再次给孩子适当选择发展的机会,使其有事可做,有事能做;最后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或不正当的行为,要善于诱导和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六、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25分。)
1.结合离散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谈谈如何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 答:1.离散家庭是指夫妻双方因离婚、丧偶而仅有一方与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也叫单亲家庭或缺损家庭。
2.离散家庭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1)对身体发育的影响:离散家庭由于经济收入减少,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儿童正常的身体发育;
(2)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离散家庭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和,家庭缺乏温馨和亲爱,不利于心理健康,严重者还可能引发心理疾病或造成病态人格;
(3)对性格的影响:父母的离异使得儿童长期体验负面情绪,易形成自卑、孤僻、怯懦、胆小、粗暴、性别错位等不良性格特点;
(4)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父母离异影响儿童的人际交往,易使儿童表现出自我封闭,害怕与人交往,甚至会从仇恨父母发展到仇恨社会;
(5)对智力发展和学习成绩的影响:完整家庭中家长会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中染上各自性别特征的色彩,在互补中不断完善孩子的智力发展,而离散家庭由于部分家庭环境被剥夺,父母角色缺失对子女智力完善和行为发展极为不利,直接影响了儿童智力和学习成绩,同时,离散家庭引起儿童的心理和情绪上的不良反应,也必然会导致其注意力分散,再加上有效管教的缺失,很容易造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3.离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之责难履行或不履行; (2)教育方法失偏; (3)父母之爱不完整;
(4)家长往往缺乏良好的心态; 4.离散家庭教育的对策:
一是要尽快走出离散家庭的阴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残缺家庭,尽力抚平孩子心理的创伤;
二是要从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出发善待离散对方,并创造条件让孩子享受到应得的父爱或母爱;
三是让孩子多交朋友增进社会交往; 四是注重性别角色教育;
五是切忌期望值太高,以防孩子长期超负荷动作而致崩溃; 六是严格合理的教育培养其自理自立的能力
第36页共50页
形成性考核第三次任务_0006 一、填空题(主观)(共5道试题,共20分。)
1.儿童家庭教育目的确定的主要依据是()需要和()需要 答:社会发展、人的发展
2.离散家庭同样拥有未来生活形态的正向潜力,关键是要拥有健康的“()”。 答:阳光心理
3.入园是学前儿童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让孩子在2-3岁接受()是非常重要的。 答:集体教育
4.幼儿的自我意识萌芽一般出现在2岁左右,其主要标志是能够运用代词“()”。 答:我
5.个体发展的许多关键期、敏感期多在()期出现 答:学前
二、单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DCABB
三、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01.ABC 02.ABCD 03.ABCD 04.ABCD 05.ABCD
四、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ABBBB
五、简答题(共3道试题,共15分。)
1.怎样鉴别超常儿童?如何对超常儿童进行教育?
答:1.超常儿童的鉴别主要运用观察与实验方法和智商测验法。 2.超常儿童的教育对策:(1)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2)了解自己孩子的兴趣特长;(3)抓住关键期;(4)循序渐进量力而行;(5)整体全面发展;(6)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如何做好入学准备工作?
答:1.心理准备,首先要激发孩子上学愿望;其次初步的学习目的、态度教育;再次培养孩子对学校、对教师的亲近情感。
2.学习准备,主要是要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专心学习的习惯、按时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爱读书的习惯、勤动脑筋爱提问题的习惯。
3.物质准备,主要包括学习用品和学习环境。 4.独立生活的准备。
3.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误区 答:(1)片面重视物质满足而忽视精神需求; (2)忽视隔代教育的弊端;
(3)忽视思想道德上、行为意识上的教育; (4)忽视对孩子的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 六、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25分。)
1.结合实际分析当前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常见的误区及产生原因
第37页共50页
答:1.期望值偏高。当前的独生子女差不多都已经成为了其父母期望的寄托者,独生子女的父母创造的物质环境的同时,普遍认为子女成材是理所当然的。过高的期望值会加重幼儿的心理压力,强化其逆反心理,增强其挫折感,于儿童成长极为不利。家长不应脱离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只有不断地深入了解自己子女的身心发展特点,不断提高自身教育素养,及时修正调适自己的期望值,才可能将家长的期望值变为儿童成长的动力。
2.过度超前。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加上社会竞争程度的不断加剧,更催生了家长们的相互攀比心理,进一步强化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意识,认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越早越好,越超前越好。典型的急功近利做法严重地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没有充分认识到生长与学习的相互依赖关系:即生长有赖于学习,学习更是以生长为基础。因此家长在教育儿童时,必须注意到儿童学习内容与其成熟度间的相互匹配性,在儿童身心发展还没达到相应的成熟水平,就过早地进行教育与训练,不仅没有必要,反而会给儿童在生理、心理上造成负担,甚至影响儿童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3.过度教育。目前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家长无视儿童固有的“生理、心理的负荷量”,过早地、过多地将自认为重要的,或自己早年缺失的东西都强加在儿童身上,不但教育内容的性质超越了儿童年龄阶段,而且教育内容的容量也大超过了其承受能力,儿童自己的游戏时间越来越少。这种过度教育超越了儿童“生理、心理的负荷量”,过早地成人化学习,失去了其原本固有的快乐童年。
4.过度关爱。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家庭对孩子的过度关爱现象越来越普遍,如过度照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过度满足孩子们的合理或不合理要求,过度约束孩子们的日常行为等,这种过度的关爱最终会助长儿童们的依赖性和顺从性,导致其生活上不能自理,失去起码的生存能力。
5.教育内容片面化。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应该是对儿童实施一种全面教养和教育,但现实生活中却出现大量的早期教育片面化现象,如重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重特长教育,轻全面发展;重视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重视身体健康轻视心理健康;重视营养,轻视锻炼等等。最终结果是造成了大批儿童的身心畸形发展,而不是和谐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在实施早期家庭教育时,要注意到儿童各方面素质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并在尊重其身心发展规律下,采取合适全宜的教育内容,促使其全面充分发展。
第38页共50页
形成性考核第四次任务_0001 一、填空题(主观)(共5道试题,共20分。)
1.当前家庭早期教育常见误区是期望值过高、过度()、过度教育、过度关爱和教育内容片面化等方面。
答:超前
2.国际社会把60岁以上人口占国民总数的()作为老龄社会的标志。 答:10%
3.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最大的误区就是()缺失。 答:情感
4.学前儿童的成长过程是由“自然人”成长为“()”的过程。 答:社会人
5.在社区教育探索发展历程中,许多地方采取“()”的步骤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答:一建、二并、三扩
二、单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BABCD
三、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01.ABCD 02.ABC 03.AB 04.ABCD 05.ABCD
四、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BAABB
五、简答题(共3道试题,共15分。)
1.利用社区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途径和常用的方法 答:1.教育途径:
(1)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社区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 (2)通过专门的活动对儿童进行教育。 2.常用的方法: (1)情感体验法 (2)探索发现法 (3)尝试操作法 (4)情境学习法 (5)亲子活动法
2.怎样建立新型、和谐、平等的亲子关系; 答:(1)坚持民主平等,尊重儿童人格; (2)讲清道理,制定明确的行为标准; (3)重视沟通,促进情感交流; (4)适当运用奖励,避免使用惩罚。
第39页共50页
3.正确的儿童观;
答:1.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是儿童教育观的依据。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儿童教育观。
2.要做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必须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正确认识和评价儿童: (1)儿童是人,生来就具有人的尊严和价值,具有一切基本的人权。 (2)儿童是迅速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的巨大潜能。
(3)儿童是一个完整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
(4)每一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独具个性特点的人,其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 (5)儿童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具有发展自己的主动性。
(6)儿童其不只是为成人期做准备,它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7)儿童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可以给成人以启示,家长应当向儿童学习。 六、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25分。)
1.结合实际分析当前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常见的误区及产生原因
答:1.期望值偏高。当前的独生子女差不多都已经成为了其父母期望的寄托者,独生子女的父母创造的物质环境的同时,普遍认为子女成材是理所当然的。过高的期望值会加重幼儿的心理压力,强化其逆反心理,增强其挫折感,于儿童成长极为不利。家长不应脱离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只有不断地深入了解自己子女的身心发展特点,不断提高自身教育素养,及时修正调适自己的期望值,才可能将家长的期望值变为儿童成长的动力。
2.过度超前。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加上社会竞争程度的不断加剧,更催生了家长们的相互攀比心理,进一步强化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意识,认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越早越好,越超前越好。典型的急功近利做法严重地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没有充分认识到生长与学习的相互依赖关系:即生长有赖于学习,学习更是以生长为基础。因此家长在教育儿童时,必须注意到儿童学习内容与其成熟度间的相互匹配性,在儿童身心发展还没达到相应的成熟水平,就过早地进行教育与训练,不仅没有必要,反而会给儿童在生理、心理上造成负担,甚至影响儿童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3.过度教育。目前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家长无视儿童固有的“生理、心理的负荷量”,过早地、过多地将自认为重要的,或自己早年缺失的东西都强加在儿童身上,不但教育内容的性质超越了儿童年龄阶段,而且教育内容的容量也大超过了其承受能力,儿童自己的游戏时间越来越少。这种过度教育超越了儿童“生理、心理的负荷量”,过早地成人化学习,失去了其原本固有的快乐童年。
4.过度关爱。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家庭对孩子的过度关爱现象越来越普遍,如过度照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过度满足孩子们的合理或不合理要求,过度约束孩子们的日常行为等,这种过度的关爱最终会助长儿童们的依赖性和顺从性,导致其生活上不能自理,失去起码的生存能力。
5.教育内容片面化。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应该是对儿童实施一种全面教养和教育,但现实生活中却出现大量的早期教育片面化现象,如重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重特长教育,轻全面发展;重视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重视身体健康轻视心理健康;重视营养,轻视锻炼等等。最终结果是造成了大批儿童的身心畸形发展,而不是和谐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在实施早期家庭教育时,要注意到儿童各方面素质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并在尊重其身心发展规律下,采取合适全宜的教育内容,促使其全面充分发展。
第40页共50页
形成性考核第四次任务_0002 一、填空题(主观)(共5道试题,共20分。)
1.学前儿童的成长过程是由“自然人”成长为“()”的过程。 答:社会人
2.在社区教育探索发展历程中,许多地方采取“()”的步骤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答:一建、二并、三扩
3.我国学前教育,尤其是0~3岁的孩子的教育基本以()为主。 答:家庭抚养
4.社区教育具有地域性、大众化、()、伙伴合作等4个特点。 答:开放性
5.向家长进行法制教育的目的是为是提高家长的法制意识,依法保障儿童生存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
答:发展权
二、单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ABBCD
三、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01.ABCD 02.ABCD 03.AB 04.ABCD 05.ABCD
四、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ABAAB
五、简答题(共3道试题,共15分。) 1.正确的儿童观
答:1.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是儿童教育观的依据。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儿童教育观。
2.要做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必须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正确认识和评价儿童: (1)儿童是人,生来就具有人的尊严和价值,具有一切基本的人权。 (2)儿童是迅速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的巨大潜能。
(3)儿童是一个完整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
(4)每一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独具个性特点的人,其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 (5)儿童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具有发展自己的主动性。
(6)儿童其不只是为成人期做准备,它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7)儿童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可以给成人以启示,家长应当向儿童学习。 2.利用社区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途径和常用的方法 答:1.教育途径:
(1)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社区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 (2)通过专门的活动对儿童进行教育。 2.常用的方法:
第41页共50页
(1)情感体验法 (2)探索发现法 (3)尝试操作法 (4)情境学习法 (5)亲子活动法 3.隔代教育的弊端 答:(1)对孙辈过于娇宠和溺爱,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2)在教育要求标准的把握上易与小孩的父辈产生不一致;
(3)祖辈老人存在着知识、经验、观念等方面的老化及身心衰退等方面的和局限,其教育容易走向片面化,对小孩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4)隔代教育加重了一些老人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以至于不堪重负。 六、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25分。)
1.结合实际谈谈你心目中的家庭教育及社区教育观
答:一、.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其他年长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和其他年幼者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
1.家庭教育的性质:
(1)是一种私人性质的教育; (2)是一种非正规的教育; (3)是一种持续终身的教育。 2.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1)对儿童社会化起着奠基作用; (2)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
(3)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3.家庭教育的优势:早期性与奠基性、全面性与广泛性、自然性与随机性、亲情性与权威性、持久性与持续性、差异性与继承性
二、社区教育是由社区举办的教育,其本质在于将各类社会资源调配以满足社区成员各种教育需求,从而促进终身教育理念得以全面实现。
1.社区教育特点 (1)地域性特点; (2)大众化特点; (3)开放性特点; (4)伙伴性特点。
2.社区教育对于家庭教育的支撑作用:
(1)合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可以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2)合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可以丰富儿童的社会知识;
(3)合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可以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运动能力; (4)合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可以提高儿童的民族精神。
形成性考核第四次任务_0003 一、填空题(主观)(共5道试题,共20分。)
第42页共50页
1.我国学前教育,尤其是0~3岁的孩子的教育基本以()为主。 答:家庭抚养
2.按照美国家庭教育专家沙波特关于家庭人际关系复杂程度的公式(N2-N)/N,通常所说的核心家庭中将仅存在()种人际关系。
答:3
3.学习型家庭的创建需要家长树立()的观念,营造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 答:终身学习
4.社区教育具有地域性、大众化、()、伙伴合作等4个特点。 答:开放性
5.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最大的误区就是()缺失。 答:情感
二、单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CADBB
三、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01.ABCD 02.ABC 03.AB 04.ABCD 05.ABCD
四、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BAAAA
五、简答题(共3道试题,共15分。) 1.学习型家庭的基本特征; 答:(1)自主学习; (2)互动学习; (3)沟通对话; (4)共同分享; (5)共同成长。
2.怎样建立新型、和谐、平等的亲子关系; 答:(1)坚持民主平等,尊重儿童人格; (2)讲清道理,制定明确的行为标准; (3)重视沟通,促进情感交流; (4)适当运用奖励,避免使用惩罚。 3.正确的儿童观
答:1.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是儿童教育观的依据。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儿童教育观。
2.要做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必须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正确认识和评价儿童: (1)儿童是人,生来就具有人的尊严和价值,具有一切基本的人权。 (2)儿童是迅速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的巨大潜能。
(3)儿童是一个完整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
(4)每一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独具个性特点的人,其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 (5)儿童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具有发展自己的主动性。
(6)儿童其不只是为成人期做准备,它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第43页共50页
(7)儿童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可以给成人以启示,家长应当向儿童学习。 六、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25分。)
1.结合实际分析当前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常见的误区及产生原因
答:1.期望值偏高。当前的独生子女差不多都已经成为了其父母期望的寄托者,独生子女的父母创造的物质环境的同时,普遍认为子女成材是理所当然的。过高的期望值会加重幼儿的心理压力,强化其逆反心理,增强其挫折感,于儿童成长极为不利。家长不应脱离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只有不断地深入了解自己子女的身心发展特点,不断提高自身教育素养,及时修正调适自己的期望值,才可能将家长的期望值变为儿童成长的动力。
2.过度超前。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加上社会竞争程度的不断加剧,更催生了家长们的相互攀比心理,进一步强化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意识,认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越早越好,越超前越好。典型的急功近利做法严重地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没有充分认识到生长与学习的相互依赖关系:即生长有赖于学习,学习更是以生长为基础。因此家长在教育儿童时,必须注意到儿童学习内容与其成熟度间的相互匹配性,在儿童身心发展还没达到相应的成熟水平,就过早地进行教育与训练,不仅没有必要,反而会给儿童在生理、心理上造成负担,甚至影响儿童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3.过度教育。目前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家长无视儿童固有的“生理、心理的负荷量”,过早地、过多地将自认为重要的,或自己早年缺失的东西都强加在儿童身上,不但教育内容的性质超越了儿童年龄阶段,而且教育内容的容量也大超过了其承受能力,儿童自己的游戏时间越来越少。这种过度教育超越了儿童“生理、心理的负荷量”,过早地成人化学习,失去了其原本固有的快乐童年。
4.过度关爱。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家庭对孩子的过度关爱现象越来越普遍,如过度照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过度满足孩子们的合理或不合理要求,过度约束孩子们的日常行为等,这种过度的关爱最终会助长儿童们的依赖性和顺从性,导致其生活上不能自理,失去起码的生存能力。
5.教育内容片面化。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应该是对儿童实施一种全面教养和教育,但现实生活中却出现大量的早期教育片面化现象,如重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重特长教育,轻全面发展;重视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重视身体健康轻视心理健康;重视营养,轻视锻炼等等。最终结果是造成了大批儿童的身心畸形发展,而不是和谐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在实施早期家庭教育时,要注意到儿童各方面素质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并在尊重其身心发展规律下,采取合适全宜的教育内容,促使其全面充分发展。
形成性考核第四次任务_0004 一、填空题(主观)(共5道试题,共20分。)
1.按照美国家庭教育专家沙波特关于家庭人际关系复杂程度的公式(N2-N)/N,通常所说的核心家庭中将仅存在()种人际关系。
答:3
2.社区教育具有地域性、大众化、()、伙伴合作等4个特点。 答:开放性
第44页共50页
3.我国学前教育,尤其是0~3岁的孩子的教育基本以()为主。 答:家庭抚养
4.离散家庭同样拥有未来生活形态的正向潜力,关键是要拥有健康的“()”。 答:阳光心理
5.国际社会把60岁以上人口占国民总数的()作为老龄社会的标志。 答:10%
二、单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DBBCB
三、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01.ABCD 02.ABCD 03.ABCD 04.AB 05.ABCD
四、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ABABA
五、简答题(共3道试题,共15分。)
1.利用社区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途径和常用的方法; 答:1.教育途径:
(1)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社区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 (2)通过专门的活动对儿童进行教育。 2.常用的方法: (1)情感体验法 (2)探索发现法 (3)尝试操作法 (4)情境学习法 (5)亲子活动法
2.家庭教育的常见误区 答:(1)期望值偏高; (2)过度超前 (3)过度关爱
(4)教育内容片面化 3.隔代教育的弊端 答:(1)对孙辈过于娇宠和溺爱,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2)在教育要求标准的把握上易与小孩的父辈产生不一致;
(3)祖辈老人存在着知识、经验、观念等方面的老化及身心衰退等方面的和局限,其教育容易走向片面化,对小孩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4)隔代教育加重了一些老人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以至于不堪重负。 六、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25分。)
1.结合实际谈谈你心目中的家庭教育及社区教育观
答:一、.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其他年长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和其他年幼者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
1.家庭教育的性质:
第45页共50页
(1)是一种私人性质的教育; (2)是一种非正规的教育; (3)是一种持续终身的教育。 2.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1)对儿童社会化起着奠基作用; (2)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
(3)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3.家庭教育的优势:早期性与奠基性、全面性与广泛性、自然性与随机性、亲情性与权威性、持久性与持续性、差异性与继承性
二、社区教育是由社区举办的教育,其本质在于将各类社会资源调配以满足社区成员各种教育需求,从而促进终身教育理念得以全面实现。
1.社区教育特点 (1)地域性特点; (2)大众化特点; (3)开放性特点; (4)伙伴性特点。
2.社区教育对于家庭教育的支撑作用:
(1)合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可以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2)合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可以丰富儿童的社会知识;
(3)合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可以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运动能力; (4)合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可以提高儿童的民族精神。
形成性考核第四次任务_0005 一、填空题(主观)(共5道试题,共20分。)
1.按照美国家庭教育专家沙波特关于家庭人际关系复杂程度的公式(N2-N)/N,通常所说的核心家庭中将仅存在()种人际关系。
答:3
2.向家长进行法制教育的目的是为是提高家长的法制意识,依法保障儿童生存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
答:发展权
3.我国学前教育,尤其是0~3岁的孩子的教育基本以()为主。 答:家庭抚养
4.按照美国家庭教育专家沙波特关于家庭人际关系复杂程度的公式(N2-N)/N,通常所说的核心家庭中将仅存在()种人际关系。
答:3
5.在社区教育探索发展历程中,许多地方采取“()”的步骤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答:一建、二并、三扩
二、单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CABBD
第46页共50页
三、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01.ABCD 02.ABCD 03.ABC 04.ABCD 05.ABCD
四、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BAAAA
五、简答题(共3道试题,共15分。)
1.利用社区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途径和常用的方法 答:1.教育途径:
(1)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社区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 (2)通过专门的活动对儿童进行教育。 2.常用的方法: (1)情感体验法 (2)探索发现法 (3)尝试操作法 (4)情境学习法 (5)亲子活动法
2.学习型家庭的基本特征 答:(1)自主学习; (2)互动学习; (3)沟通对话; (4)共同分享; (5)共同成长。 3.隔代教育的弊端。 答:(1)对孙辈过于娇宠和溺爱,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2)在教育要求标准的把握上易与小孩的父辈产生不一致;
(3)祖辈老人存在着知识、经验、观念等方面的老化及身心衰退等方面的和局限,其教育容易走向片面化,对小孩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4)隔代教育加重了一些老人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以至于不堪重负。 六、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25分。)
1.结合实际分析当前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常见的误区及产生原因
答:1.期望值偏高。当前的独生子女差不多都已经成为了其父母期望的寄托者,独生子女的父母创造的物质环境的同时,普遍认为子女成材是理所当然的。过高的期望值会加重幼儿的心理压力,强化其逆反心理,增强其挫折感,于儿童成长极为不利。家长不应脱离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只有不断地深入了解自己子女的身心发展特点,不断提高自身教育素养,及时修正调适自己的期望值,才可能将家长的期望值变为儿童成长的动力。
2.过度超前。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加上社会竞争程度的不断加剧,更催生了家长们的相互攀比心理,进一步强化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意识,认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越早越好,越超前越好。典型的急功近利做法严重地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没有充分认识到生长与学习的相互依赖关系:即生长有赖于学习,学习更是以生长为基
第47页共50页
础。因此家长在教育儿童时,必须注意到儿童学习内容与其成熟度间的相互匹配性,在儿童身心发展还没达到相应的成熟水平,就过早地进行教育与训练,不仅没有必要,反而会给儿童在生理、心理上造成负担,甚至影响儿童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3.过度教育。目前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家长无视儿童固有的“生理、心理的负荷量”,过早地、过多地将自认为重要的,或自己早年缺失的东西都强加在儿童身上,不但教育内容的性质超越了儿童年龄阶段,而且教育内容的容量也大超过了其承受能力,儿童自己的游戏时间越来越少。这种过度教育超越了儿童“生理、心理的负荷量”,过早地成人化学习,失去了其原本固有的快乐童年。
4.过度关爱。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家庭对孩子的过度关爱现象越来越普遍,如过度照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过度满足孩子们的合理或不合理要求,过度约束孩子们的日常行为等,这种过度的关爱最终会助长儿童们的依赖性和顺从性,导致其生活上不能自理,失去起码的生存能力。
5.教育内容片面化。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应该是对儿童实施一种全面教养和教育,但现实生活中却出现大量的早期教育片面化现象,如重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重特长教育,轻全面发展;重视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重视身体健康轻视心理健康;重视营养,轻视锻炼等等。最终结果是造成了大批儿童的身心畸形发展,而不是和谐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在实施早期家庭教育时,要注意到儿童各方面素质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并在尊重其身心发展规律下,采取合适全宜的教育内容,促使其全面充分发展。
形成性考核第四次任务_0006 一、填空题(主观)(共5道试题,共20分。)
1.离散家庭同样拥有未来生活形态的正向潜力,关键是要拥有健康的“()”。 答:阳光心理
2.学前儿童的成长过程是由“自然人”成长为“()”的过程。 答:社会人
3.国际社会把60岁以上人口占国民总数的()作为老龄社会的标志。 答:10%
4.向家长进行法制教育的目的是为是提高家长的法制意识,依法保障儿童生存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
答:发展权
5.当前家庭早期教育常见误区是期望值过高、过度()、过度教育、过度关爱和教育内容片面化等方面。
答:超前
二、单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DCBBA
三、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01.ABCD 02.ABCD 03.ABCD 04.ABCD
第48页共50页
05.ABCD
四、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01-05:ABAAB
五、简答题(共3道试题,共15分。) 1.家庭教育的常见误区 答:(1)期望值偏高; (2)过度超前 (3)过度关爱
(4)教育内容片面化 2.家庭教育的常见误区; 答:(1)期望值偏高; (2)过度超前 (3)过度关爱
(4)教育内容片面化
3.怎样建立新型、和谐、平等的亲子关系; 答:(1)坚持民主平等,尊重儿童人格; (2)讲清道理,制定明确的行为标准; (3)重视沟通,促进情感交流; (4)适当运用奖励,避免使用惩罚。 六、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25分。)
1.结合实际分析当前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常见的误区及产生原因
答:1.期望值偏高。当前的独生子女差不多都已经成为了其父母期望的寄托者,独生子女的父母创造的物质环境的同时,普遍认为子女成材是理所当然的。过高的期望值会加重幼儿的心理压力,强化其逆反心理,增强其挫折感,于儿童成长极为不利。家长不应脱离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只有不断地深入了解自己子女的身心发展特点,不断提高自身教育素养,及时修正调适自己的期望值,才可能将家长的期望值变为儿童成长的动力。
2.过度超前。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加上社会竞争程度的不断加剧,更催生了家长们的相互攀比心理,进一步强化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意识,认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越早越好,越超前越好。典型的急功近利做法严重地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没有充分认识到生长与学习的相互依赖关系:即生长有赖于学习,学习更是以生长为基础。因此家长在教育儿童时,必须注意到儿童学习内容与其成熟度间的相互匹配性,在儿童身心发展还没达到相应的成熟水平,就过早地进行教育与训练,不仅没有必要,反而会给儿童在生理、心理上造成负担,甚至影响儿童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3.过度教育。目前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家长无视儿童固有的“生理、心理的负荷量”,过早地、过多地将自认为重要的,或自己早年缺失的东西都强加在儿童身上,不但教育内容的性质超越了儿童年龄阶段,而且教育内容的容量也大超过了其承受能力,儿童自己的游戏时间越来越少。这种过度教育超越了儿童“生理、心理的负荷量”,过早地成人化学习,失去了其原本固有的快乐童年。
4.过度关爱。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家庭对孩子的过度关爱现象越来越普遍,如过度照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过度满足孩子们的合理或不合理要求,过度约束孩子们的日常行为等,这种过度的关爱最终会助长儿童们的依赖性和顺从性,导致其生活上不能自理,失去起码的生存能力。
第49页共50页
5.教育内容片面化。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应该是对儿童实施一种全面教养和教育,但现实生活中却出现大量的早期教育片面化现象,如重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重特长教育,轻全面发展;重视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重视身体健康轻视心理健康;重视营养,轻视锻炼等等。最终结果是造成了大批儿童的身心畸形发展,而不是和谐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在实施早期家庭教育时,要注意到儿童各方面素质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并在尊重其身心发展规律下,采取合适全宜的教育内容,促使其全面充分发展。
第50页共50页
正在阅读:
7425+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专科)(省)201510试点作业参考答案03-07
莲池大师警策大众的八条重要开示03-20
人船模型必修精品03-15
硫化物01-19
有关韩信的诗及成语06-13
工程硕士现代信号处理复习(word版)12-10
二年级思维拓展训练试题10套10-28
餐巾折花教案(1)09-23
深处的记忆作文【优秀6篇】03-27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社区教育
- 试点
- 专科
- 作业
- 答案
- 参考
- 儿童
- 家庭
- 201510
- 7425
- 奥巴马对乔布斯的悼文
- 精选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练习:4、3平面镜成像
- 毛概选择题(三)
- 《国际私法》网上作业答案
- 2017广州马拉松赛车辆租赁服务项目采购需求清单
-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 2010年山东六和集团销售与服务新加坡培训课程方案
- Matlab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指导书
- 四议两公开工作流程
- 香榭美邻覆盖工程设计方案1221 - 图文
- 4月份抗生素使用情况持续改进PDCA - 图文
- EDA红绿灯控制设计
- 2008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 开盘后营销推广计划
- 最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完整版)
- 关于申报全省诗词进校园先进单位的请示
- 成都市青白江区信息中心机房UPS系统电池采购项目
- 关于环保宣传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商务英语口译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