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8课串讲笔记

更新时间:2024-07-03 19: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17课 串讲笔记

《密意庄严论》中所说的这十八条可以归纳在《菩萨地论》所说的四条当中。概括而言,一般菩萨戒有断除所断的严禁恶行戒、行持六度的摄集善法戒以及唯一利益众生的饶益有情戒三戒中。

略而言之,菩萨的学处就是要断除有害自他的一切因素,脚踏实地利己利他。成办利益的方式也是依照《菩萨戒二十颂》中所说:“无论于他抑或己,虽是痛苦凡有利,一切利乐皆当为,虽乐不利切莫行。”也就是说,如果心存善意、行为善妙,则绝对没有堕罪;与之相反,心怀歹意、行为恶劣,可以肯定是堕罪;如果是好心好意,那么即使外表行为显得为非作歹,也只是堕罪的形象;相反,如果居心不良,那么即使行为上显得多么道貌岸然,也是无堕的形象。

要点:

1.龙猛菩萨的十八条戒律,可以归摄在无著菩萨的四条他胜罪中。 1)归摄与对应

第一条“依贪心而自赞毁他”在十八条中宣讲为“宣扬自功德,为利养恭敬,以语诋毁他”; 第二条“吝惜布施财与法”也包括对众生不宣讲正法或依悭吝心不愿布施众生;

第三条“对众生起嗔恚心,他人忏悔不予接受”,与十八条不一定能一一对应,但意义还是有相应之处:如具有嗔恚心,就会舍弃众生、毁坏城市、让比丘还俗或盗夺三宝财都可归摄其中;

第四条“颠倒妄说法”归摄了诸如对未修心众宣讲空性,令守持大乘者退持大乘,守持小乘戒律者舍弃别解脱戒,以及诋毁小乘法非佛所说等内容。

2)为何要分这两大类?

十八条和四条两者的内容并无冲突,只是传承不一样。一个是广大行派无著菩萨的传承,另一个是甚深见派龙树菩萨的传承。不同传承随顺不同众生的根性而安立,因为众生根性不同的缘故,有的可以被广大行派的戒律所调化,有的能被甚深见派的戒律所化,所以分成这两大类是有必要的。

2. 所有菩萨戒律都可以包含在三聚戒当中,标准要比小乘别解脱戒严格。

1)“断除所断的严禁恶行戒”。指要断除一切与修持菩萨道相违的所有身、语、意恶行。如以自私自利的心修持佛法,或者发了菩提心又退失菩提心,还没有退失其余的善法,这些行为在小乘不一定是恶行,但以大乘菩萨戒来衡量,首先要断除的就是自私自利的心,以自私心修行就是恶行;退失菩提心伤害了众生的利益,所以属于恶行。

2)“行持六度的摄集善法戒”。菩萨应修持的善法全部归摄于六度中,佛陀通过修持六度圆满了资粮,我们也要通过行持六度的方式圆满资粮。

3)“以及唯一利益众生饶益有情戒”。大乘的终极思想就是唯一利益众生,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目的:哪怕是自己修持善法、观修空性,实际上都是为了救度众生、利益众生。如果不是为了利益众生,菩萨不会修持这种善法。

4)因此,对于佛教的理解,戒律与学处,大乘与小乘有明显差别。从对佛教的理解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按照小乘别解脱戒的解释方法,所谓的佛法就是不作恶业、奉行十种善法、调伏自己的相续。而在大乘当中,前二者基本相同,“诸恶莫作”是严禁恶行戒,“众善奉行”是行持六度等摄集善法戒,但调伏自相续的“自净其意”与小乘不同,大乘所提倡的调伏自相续,就是要利益一切众生,而按照小乘观点,只要能够调伏自己、发起出离心从轮回中解脱就足够了。从戒律上,菩萨戒可以概括为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条戒律,而小乘戒律只有严禁恶行戒和摄集善法戒。

5)所以,每天二十四小时不作任何恶业,一直念阿弥陀佛、观音心咒、拿着转经轮,对自己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不起贪心、不起嗔心,如果相续中的菩提心不具足,根本不算是大乘修行人。所以尽心尽力地利益众生,把利益众生看做首位的,最关键的问题,是大乘佛法和大乘修行人最根本的特点。

3.成办利乐的方式

1)《菩萨戒二十颂》中所说:“无论于他抑或己,虽是痛苦凡有利,一切利乐皆当为,虽乐不利切莫行。”即不管对自己或是他人做一些事情,虽然表面上感觉很痛苦,但只要能够给今生来世带来利乐,那就一定要去做;如在学习

1

菩萨戒律的过程中,碰到难懂之处;在修学菩萨行时,看到佛法的标准和自己实际的心行差距很大;有时观修很长时间却没有什么觉受;有时看到菩萨戒和自己的职业有冲突,这些情况都会有痛苦。但我们要想到:修学是为了自他二利,我们暂时忍受这些痛苦,把自己的心调整到菩提心的高度,与菩提心完全一致,逐渐减少对自他有害的行为,慢慢就可以从痛苦走向安乐。反之,尽管表面上很快乐,但却能给人们带来痛苦,那就千万不能去做。比如通过杀生赚了很多钱,通过放荡得到一些短暂的快乐,但以后都会有不利的后果,所以不应当做。

2) 对行为是否堕罪的判断

? 如果心存善意、行为善妙,则绝对没有堕罪; ? 心怀歹意、行为恶劣,可以肯定是堕罪;

? 如果是好心好意,那么即使外表行为显得为非作歹,也只是堕罪的形象; ? 如果居心不良,那么即使行为上显得多么道貌岸然,也是无堕的形象。 3) 对心纯的判断

“心纯”并非口头上说的,按照正理来观察,真正心很纯的话,绝不会掺杂丝毫自私自利,只要是为了众生,哪怕冒生命危险去偷盗也可以。心如果真的很纯,在戒律中身语七业是可以开许的。但意业从来没有开许过,因为如果产生了贪心、嗔心、痴心、邪见,罪业即已形成,就算你给它取一个多好听的名字也没用。

4.汉地佛教传授菩萨戒的仪轨与应注意的问题 1)汉传佛教的菩萨戒的来历——昙无谶的历史

2)汉传佛教中,露罪师、教授师等法师通过一些仪式传授菩萨戒,最后给得戒者发放菩萨戒牒。但应注意的是,是否具足菩萨戒,必须先要知道菩提心的重要性。如果对大乘佛法没有信心、对众生没有悲心、自己也没有发愿受戒,不具足这三条的话,菩萨戒仪轨作得再好,自相续中也得不到戒体。因此布顿大师在讲《入行论》时曾说:受菩萨戒必须具足三条,第一要对三宝有信心,第二要对众生起悲心,第三是自己愿意受菩萨戒、想度化众生,不具足这三条的话,菩萨戒是根本得不到的。

3)受菩萨戒和重新受菩萨戒的方式:一是在具相的善知识面前受;二是在佛像等三宝所依面前受;三是观想在诸佛菩萨前面受。不管通过哪种方式,我们的相续中一定要有菩提心,这是最重要的。

菩萨戒不同于别解脱戒律,尤其是出家人的别解脱戒律,犯别解脱戒如果有覆藏心,基本上就没有重受的机会了。如果犯了菩萨戒,还可以通过忏悔重新获得戒体,所以了知还净的方法很重要。

庚三、还净方法:

《菩萨戒二十颂》中云:“大缚罪当重受戒,中缚三人前忏悔,余罪于一人前忏,有无染污依自心。”《学集论》中云:“梦境中住于,虚空藏前忏。”本论也说:“昼夜当各三,诵读三聚经,依佛菩提心,悔除堕罪余。”

要点:

1. 无著菩萨的观点。如果犯了菩萨戒,按照毁犯的程度分为上、中、下三等之别:

1)如果犯了根本戒,并且具足下面四个条件就是大缚罪:第一条是相续不断,就是连接不断犯根本戒。第二条没有惭愧心。造罪之后根本没有一丝惭愧心。第三条无厌生欢喜。犯了戒不但没有惭愧心、厌烦心,反而还很高兴,这是一种随喜的心态。第四条见彼为功德。不认为犯戒是一种过失,反而认为是一种功德,这是严重的颠倒邪见,将大罪业认为是有功德的事,是一种颠倒见。如果犯了大缚罪,单单忏悔不能够还净,因为在这四个条件具足的情况下,戒体已经失坏了,颂词中说“当重受戒”。当然,首先要将罪业忏悔清净,才能重新受戒。按照无著菩萨的观点,只能重受三次。这对有些人来说就有了压力,再次受戒就会小心。

2)中缚罪未圆满具足成为大缚罪的四个条件,倘若犯了根本戒之后,生起少许忏悔心,通过善知识的教诲,终止了恶业,不再造作。因有惭愧心,则不具足大缚罪的条件,而变成了中缚罪。中缚罪未破根本戒,还有戒体,但已被染污了,需要忏悔还净。忏悔时需要三位具足菩萨戒、戒律很清净没有失犯的人为对境,可以在他们面前忏悔自己所犯的菩萨戒,不需要重新受戒。

2

3)小缚罪。即造罪之后有惭愧心,没有再犯,犯戒后没有感到高兴,心里很难过,不认为建立了功德,所以叫做小缚罪。小缚罪在一位菩萨面前忏悔就可以了。

4)“有无染污依自心”,是否有染污,依靠观察自己的心就可以了知,别人不一定能够明了自己的心,是否处于染污的状态要依靠自己观察。

2. 按照龙猛菩萨的观点,《学集论》中云:“梦境中住于,虚空藏前忏。”

1)若犯了十八条根本戒律,并且是上品缠犯,此时戒体已经没有了,必须要重新受戒,依靠龙树菩萨的观点,重复受戒的数量没有三次的限制,可以重复受戒。三次的限制也有其必要性,对受戒者有一些压力,以后就会小心护戒。但对于一些钝根者或烦恼深重者而言,如果严格规定了界限,按照三次受戒的标准,三次之后再犯就不能再受戒了,很有可能会放弃大乘。龙树菩萨也许正是考虑到这种情况,所以没有规定重新受戒的次数,有忏悔心就值得鼓励,还是有机会继续学习大乘佛法。

2)受戒之前必须首先忏悔清净罪业,忏悔罪业的方式根据上、中、下三种根基不同,忏悔方法不同:上根者可以像《广方经》中讲的那样,自己安住端坐,心入空性等持,以能忏所忏皆不存在的方式忏悔,即安住于本性而忏悔。中根者应在虚空藏菩萨面前忏悔,即观想虚空藏菩萨在面前的虚空中,对他进行祈祷、供养、忏悔,之后在自己的梦境中,虚空藏菩萨将以人等形象指示罪业已得清净。若无此类梦相,自己到黎明时,可告诉黎明:“你在照耀南赡部洲的时候,请转告虚空藏菩萨,我要忏悔罪业,希望能够得以清净。”这样再睡下去,通过虚空藏菩萨的加持,黎明后在梦中也会有上述梦相出现,这是中根者的忏悔方法。下根者的观想能力比较差,安住于空性也很困难,这种人最好的忏罪方法就是依靠四对治力来进行忏悔。

3. 《入行论》中讲到“昼夜当各三,诵读三聚经”,是指忏悔根本罪之外的其他罪,或不需要重新受戒的情况。 “昼夜各三次”意为白天晚上各读三次《三聚经》即《三十五佛忏悔文》,此经在藏地流传较广。汉地课诵晚课中的大忏悔文是《八十八佛忏悔文》。过去诸佛发愿清净众生的罪业,所以依靠佛陀,依靠菩提心可以“悔除堕罪余”,即其余的堕罪可得以清净。这是忏悔其他的分支罪的情况。

戊二(论义)分三:一、加行;二、正行;三、后行。 己一(加行)分二:一、净化自相续;二、为利他而修心。

庚一(净化自相续)分八:一、供养;二、顶礼;三、皈依;四、忏罪;五、随喜;六、请转法轮;七、祈请不涅槃;八、回向福德。

辛一(供养)分二:一、总说;二、别说。 壬一、总说:

为持珍宝心,我今供如来, 无垢妙法宝,佛子功德海。

为了受持珍宝菩提心,我今在对境一切善逝、无有分别实无实之垢染的所有妙法以及具有无量无边如海功德的诸位圣者菩萨,也就是三宝面前,以想获得佛果的意乐、为一切有情、供品善妙悦意、三轮清净、无有违品的垢染、回向大菩提这六种方式来供养。

要点:

1.为何要供养三宝

三宝是所有供养对境之中最殊胜的,没有超过三宝的福田。以三宝作为所供对境,能够产生很大的福德。所以为了守持珍宝心,为了让我们能够生起菩提心,要对三宝做广大供养。真正有修行的人,看见任何庄严的东西,最先想到的就是供养诸佛菩萨。

2.供养的心态

要生起菩提心必须要有很大的福德,因此第一供品要庄严,第二要有一种殷重的心态。如果以殷重的心态、准备庄严的供品并精心摆设,从内到外都非常如法,就会产生巨大的福德,由此而产生菩提心。有能力就准备非常珍贵的供品,经济能力有限,也要以恭敬心准备最干净的供品,这样可增长福德。如果态度轻慢,随便供养一些不好的东西,

3

非但得不到功德,反而会损害自己的福报。

3.供养的方式

第一是为了获得佛果而供养。第二要为利益有情而作供养,不是为了利益自己。第三是供品应该洁净庄严。第四是三轮清净。所供养的对境、能供养的自己、所供养的物品,这三者均以空性见解摄持,在何者皆不缘的境界中供养。第五是无有违品的垢染。(最好是以清净心摄持,不要有嗔恨心、贪心、嫉妒心等)。第六是将供养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回向无上的大菩提。

4.供养的观想

供养的对境不仅是佛堂供奉的几尊佛像,而是安住在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佛陀,应观想所供的香云周遍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所供的净水周遍于所有十方诸佛菩萨的面前;所供的灯油犹如四大海洋,灯芯犹如须弥山,灯器犹如三千大千世界,如是供养的光明周遍十方世界。如果以这样的心态去观想会获得很多功德,不能小看供养。供养有很多窍诀,可以让我们通过短时间的供养得到巨大的善根。如进一步以菩提心摄持,通过三轮体空的方式做供养,所获功德更大。

壬二(别说)分六:一、供养无主物;二、供养身体;三、意幻供养;四、发愿供养;五、无上供养;六、赞叹供养。

癸一(供养无主物)分二:一、真实供养;二、供养彼等之原因。 子一、真实供养:

鲜花与珍果,种种诸良药, 世间珍宝物,悦意澄净水。

如《等持王经》中云:“十方世间界中净水、平原中所长之鲜花、珍宝等未属他者所有物皆当供养。”世界上所有争奇斗艳的鲜花、珍贵的果实,应有尽有的各种妙药,品种各异的奇珍异宝,令人舒心悦意具八功德的净水,如云:“清凉香轻柔,澄清无有垢,饮时不损喉,饮已不伤腹。”

要点:

1. 无主物供养与意幻供养的差别

无主物是真实存在的东西,只是不属于私人所有,属于大自然。虽然在地球上不属于某个国家的东西,除了南极北极以外基本没有,但是无主物是指没有任何人有私人所有权,可以属于某个国家:如野外的东西、草原上的鲜花就是无主物,而自己家花盆里的花属于私人所有。虽然科判是讲无主物,但颂词中所说的鲜花、珍果、良药、珍宝等物,不一定都是无主物,有可能属于他人,虽然属于他人,但是通过观想的方式供养上师三宝,对主人本身没有损害,反而有一定的利益。无主物供养是一种真实供养,有实际存在的供品,而意幻供养的供品不一定存在,是通过心念幻变出来做供养的。不能以贪心来享用供品。

2. 八功德水的含义——“清凉香轻柔,澄清无有垢,饮时不损喉,饮已不伤腹。”

“清凉”,喝起来特别清爽,可以消除酷热,具有解毒之功效;“香”,水质甘美香甜,没有任何臭味;“轻”,矿物质含量少,饮后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对身体不会有任何损害;“柔”,水感柔软可口;“澄清”,不浑浊,很清净;“无有垢”,没有任何杂质;“饮时不损喉”,喝完后对嗓子没有伤害;“饮已不伤腹”,喝了以后不会闹肚子、生病。

3. 供养的目的

第一、是为了累积资粮,在相续中生起殊胜菩提心的所依。有了巨大的福德作为基础,就能生起具有大福报的清净菩提心。

第二、在供养时对上师三宝产生恭敬心,忆念上师三宝的功德,通过供养能够打破自己的悭吝心。

第三、通过供养也能提醒我们自心具有殊胜的佛性。供养时看到佛、法、僧三宝像,依此反观内心,实际上我们的心也具足佛法僧三宝的自性。所以通过供养可以时刻提醒自己内在具有殊胜的功德。

第四、供品和所得之果之间也有不共的缘起。供养水,会使我们的相续逐渐变得清净、调柔。供养明灯,能够遣除我们内心种种的无明黑暗;供养妙香,相续也能逐渐具足功德、戒律、禅定的妙香;供养食品能够让我们获得禅悦

4

食。因此对供养要认真学习。同时,供养时要发清净愿,以此可获得殊胜的功德

第18课 串讲笔记

巍巍珍宝山,静谧宜人林, 花严妙宝树,珍果垂枝树。 世间妙芳香,如意妙宝树, 自生诸庄稼,及余诸珍饰, 莲花诸湖泊,悦吟美天鹅。

巍峨高耸的金山等宝山,远离喧嚣愦闹、舒心悦意的森林,由本身的花朵点缀得无比庄严、累累硕果压垂了枝干的妙树。

天等世界中合成而散发的芬芳香气、沉香等涂香,能满足所需的如意树、奇珍异宝所形成的妙树,未经耕耘自然生长的庄稼,以及除此之外值得供养的所有珍贵饰品,包括由莲花点缀的湖泊、池塘中不断传来天鹅悦耳动听的吟唱声。

浩瀚虚空界,一切无主物, 意缘敬奉献,牟尼诸佛子, 祈请胜福田,悲愍纳吾供。

诸如此类,以上浩瀚无边虚空界中,清净刹土以及北俱卢洲等处所有的无主物,我均以心观想取来,郑重地供养释迦牟尼佛以及一切殊胜的佛子,祈请供养能获得大果报的殊胜福田为利众生而接纳,祈求大慈大悲的尊主慈爱垂念我而接受我的这些供品。

要点:

1. 将无主之物供养三宝

1. 无主之物,不管是人间壮丽的山河、湖滨和海洋,美丽的田野、森林,雄伟壮观的宫殿、庙堂,弯弯的小溪、静静的山冈、美丽的村庄,水鸟优美的叫声??,还是人间、天界、罗刹界,还是清净刹土,无边无际世界中的所有供品,我全部在心中缘取观想并供养三宝,口里可以这样说,心里也可以这样观想,如尽心供养十方诸佛菩萨等最殊胜的福田,如此一来,自然而然就能圆满很多资粮。

另外,我们到了一些好的地方时,不应该以没有意义的思想或行为来摄持三门,而应首先观想供养十方诸佛菩萨,然后在心里发愿。应该以《普贤行愿品》的偈颂作供养,如果供养咒等不会念,直接说“供养三宝”四个字一样有功德。

2.修行人用观想作供养的做法是如理如法的

修行人不一定需要很多钱去积累资粮,需要对修行境界比较高的人而言,所有境相跟真正的实物没什么差别,这是由于一方面他的观想能力特别强,另一方面他对外在的金银财宝并不执著,所以意幻供养与实物供养没有两样,只要自己有观想的能力,诸佛菩萨就有取受的能力。修行也不一定非要持定印禅修,修行不只要时时刻刻将自己的生活与修行结合起来,日日夜夜随念三宝,这就是上等修行人的作法。

3.在供养的时候,应当具足无著菩萨所讲的六种条件。

第一、想到三宝具有无上的功德;第二、三宝可以成办无边利益;第三、在众生界中,诸佛菩萨是至高无上的;第四、三宝犹如昙花一样很难出现于世,非常难得;第五、三千大千世界中,唯以三宝作为供养对境;第六、世出世间一切功德的来源就是三宝。

4.为何要向三宝供养祈请?

实际上佛陀、乃至登地以上的菩萨,早已现见了法性,泯灭了对财富的执著,对世间的妙欲毫无兴趣,对世间财物没有任何执著;但是对我们而言,一方面因为对境很殊胜,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圆满福德资粮。如果佛和菩萨安住在自己的境界中,因为不需要而拒绝接受供养,我们则无法圆满资粮。因此,为了圆满资粮,为了顺利生起菩提心的

5

所依,即使佛菩萨不需要,也请求他们能够接受我们的供养。

供养上师也是这样,上师并不需要财富,但是为了圆满我们的资粮,为了众生的利益,我们要祈请上师接受供养。供养也是一种缘起,上师三宝是殊胜福田,供养一点点东西也会产生巨大的福德;同时,为了让我们真正生起菩提心,顺利成为佛菩萨的接班人,祈请上师诸佛以悲悯心接受我们的供养,这样的祈请有很大的利益和必要。

5.供佛并不是世间的贿赂。

首先,佛菩萨根本不需要供品,但因其是殊胜的福田,我们供养之后能够得到加持和利益,所以理应供养。 其次,佛菩萨是以悲悯心接受我们的供品,而世间人是以贪欲心接受贿赂。佛菩萨本身的发心就是为了利益有情,不管是否供养,都一直以悲心垂念众生。我们供养佛之后,自己的心得以清净,与佛接上了清净的缘,圆满地获得加持。有这个必要的缘故,因此我们一定要修供养。

再次,虽然佛陀恒时关照众生,但是如果我们没有主动结缘,没有去祈祷、没有做供养,没有促成加持的因缘,那么佛也无法直接利益我们。这不是能贿赂与所贿赂的关系。真正的意义是:我们的心因供养而得以清净,成为能够获得加持的法器。如果存在悭吝心,或者由于不供养而缺少福德,就不具足获得加持的因缘,这对我们自己是无利的。佛菩萨已经获得十种自在,其中之一即是财富自在,如有必要安住于某种禅定,即可降下珍宝雨。他们早已安住于最殊胜的如来藏法性之中,除非为了度化众生,否则他们不需要受用财富。所以,凡夫人的想法和佛菩萨的境界差得太远了。

子二、供养彼等之原因:

福薄我贫穷,无余堪供财, 祈求慈怙主,利我受此供。

由于我往昔没有积累过福德,极为贫寒,除了这些供品以外我实在无有任何其他可以供养的财物。真心诚意想供养您,祈盼唯一利他的诸位怙主为了利益供养者我而纳受这所有的供品。

要点: 1.

无主物供养的原因

有两种:一是自己实在一点财物也没有,为了积累资粮,可以这样供养;还有一种情况,虽然自己有供养的财物,但由于前世没积累广大的资粮,所以即生中福报不够,根本无法买到须弥山、四大部洲、所有的大海湖泊。

2. 无主物供养是佛经中的记载。

佛在《善巧方便经》中说:“真正具有善巧方便的菩萨,以慧心摄取十方所有的鲜花、花鬘、妙香、涂香、山河大地等无主之物,供养诸佛,有无量功德。”可见,“无主物供养”不是藏传佛教或印度个别论师的说法,释迦牟尼佛在大乘佛经中也这样亲口宣说过。

在《宝云经》中,佛告诉诸位眷属:“善男子,应以三千世界所有花果等无主物之供品,于昼夜六时中,在十方诸佛菩萨前意幻供养三次,此举具有无量功德,应回向于一切众生。” “无主物供养”是大乘最甚深的一种意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随时随地行持。

3. “随喜与亲自做二者功德相同”、“意幻供养超过了一般供养的功德”,但其中的意思是,如果自己实在没办法供养真实的供品(比如出家人或一些贫穷的佛教徒),那在十方诸佛菩萨或上师面前,可以这样意幻供养,但如果明明有能力、有财物,一点也不舍得供养,只是口头上说得好听,是不如理的。

4. 在十方诸佛菩萨面前,应该凭自己的信心和力量来作供养。没有信心的话,就会认为上师特别贪财。实际上,对于真正的上师和善知识而言,这些财物和供品,他个人根本不会贪执,如果贪执的话,说明他不具足大乘善知识的法相。大乘善知识的法相是什么?纵然遇到生命危险也不舍弃大乘佛法,对大乘经典精通无碍,这就是大乘善知识的特点。法供养都是最殊胜的,而且中间也不会产生什么怨恨。如果你们作法供养的话,当下上师很高兴,以后也不会有各种说法和伤害。所以,对于上师,应该以法供养为主。

6

所依,即使佛菩萨不需要,也请求他们能够接受我们的供养。

供养上师也是这样,上师并不需要财富,但是为了圆满我们的资粮,为了众生的利益,我们要祈请上师接受供养。供养也是一种缘起,上师三宝是殊胜福田,供养一点点东西也会产生巨大的福德;同时,为了让我们真正生起菩提心,顺利成为佛菩萨的接班人,祈请上师诸佛以悲悯心接受我们的供养,这样的祈请有很大的利益和必要。

5.供佛并不是世间的贿赂。

首先,佛菩萨根本不需要供品,但因其是殊胜的福田,我们供养之后能够得到加持和利益,所以理应供养。 其次,佛菩萨是以悲悯心接受我们的供品,而世间人是以贪欲心接受贿赂。佛菩萨本身的发心就是为了利益有情,不管是否供养,都一直以悲心垂念众生。我们供养佛之后,自己的心得以清净,与佛接上了清净的缘,圆满地获得加持。有这个必要的缘故,因此我们一定要修供养。

再次,虽然佛陀恒时关照众生,但是如果我们没有主动结缘,没有去祈祷、没有做供养,没有促成加持的因缘,那么佛也无法直接利益我们。这不是能贿赂与所贿赂的关系。真正的意义是:我们的心因供养而得以清净,成为能够获得加持的法器。如果存在悭吝心,或者由于不供养而缺少福德,就不具足获得加持的因缘,这对我们自己是无利的。佛菩萨已经获得十种自在,其中之一即是财富自在,如有必要安住于某种禅定,即可降下珍宝雨。他们早已安住于最殊胜的如来藏法性之中,除非为了度化众生,否则他们不需要受用财富。所以,凡夫人的想法和佛菩萨的境界差得太远了。

子二、供养彼等之原因:

福薄我贫穷,无余堪供财, 祈求慈怙主,利我受此供。

由于我往昔没有积累过福德,极为贫寒,除了这些供品以外我实在无有任何其他可以供养的财物。真心诚意想供养您,祈盼唯一利他的诸位怙主为了利益供养者我而纳受这所有的供品。

要点: 1.

无主物供养的原因

有两种:一是自己实在一点财物也没有,为了积累资粮,可以这样供养;还有一种情况,虽然自己有供养的财物,但由于前世没积累广大的资粮,所以即生中福报不够,根本无法买到须弥山、四大部洲、所有的大海湖泊。

2. 无主物供养是佛经中的记载。

佛在《善巧方便经》中说:“真正具有善巧方便的菩萨,以慧心摄取十方所有的鲜花、花鬘、妙香、涂香、山河大地等无主之物,供养诸佛,有无量功德。”可见,“无主物供养”不是藏传佛教或印度个别论师的说法,释迦牟尼佛在大乘佛经中也这样亲口宣说过。

在《宝云经》中,佛告诉诸位眷属:“善男子,应以三千世界所有花果等无主物之供品,于昼夜六时中,在十方诸佛菩萨前意幻供养三次,此举具有无量功德,应回向于一切众生。” “无主物供养”是大乘最甚深的一种意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随时随地行持。

3. “随喜与亲自做二者功德相同”、“意幻供养超过了一般供养的功德”,但其中的意思是,如果自己实在没办法供养真实的供品(比如出家人或一些贫穷的佛教徒),那在十方诸佛菩萨或上师面前,可以这样意幻供养,但如果明明有能力、有财物,一点也不舍得供养,只是口头上说得好听,是不如理的。

4. 在十方诸佛菩萨面前,应该凭自己的信心和力量来作供养。没有信心的话,就会认为上师特别贪财。实际上,对于真正的上师和善知识而言,这些财物和供品,他个人根本不会贪执,如果贪执的话,说明他不具足大乘善知识的法相。大乘善知识的法相是什么?纵然遇到生命危险也不舍弃大乘佛法,对大乘经典精通无碍,这就是大乘善知识的特点。法供养都是最殊胜的,而且中间也不会产生什么怨恨。如果你们作法供养的话,当下上师很高兴,以后也不会有各种说法和伤害。所以,对于上师,应该以法供养为主。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xk.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