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学习情境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更新时间:2023-10-06 10: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营造学习情境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龙胜县瓢里小学:梁朝念

摘要:新课程标准所带来的新思想、新理念只有真正融入每位教师的脑海,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课程改革才能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当中,让数学变得可感知、可触摸,变得可亲、可近,让数学课堂沐浴着生活的阳光,这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才能更贴近学生生活,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学习情境 生活化 数学教学

在学习数学知识实践中,我们要注重营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数学知识的源头,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使他们能更好地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营造学习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一、营造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无论是授新课,还是练习课、复习课,一个好的课前导入,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学习营造一种良好的情境,可以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他们快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中。因此,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例如,教学“认识角”时,我提问:“看到‘角’这个字,你能想到什么?”这一问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学生自然会想到生活中的角,数学上的角,人民币当中的角和语文课学到的有关角的词语??这样使学生头脑中储存的关于角的有关信息全部显示出来。然后,我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数学上的角。”

教师还应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从知识与知识的联系中设置悬念情境,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这部分知识前,教师可以用疑惑的语气提问:“我们以往学过的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所以它们的面积公式推导起来比较容易,而圆是一个曲线图形,它与以往学过的那些图形好像没有什么联系,那它的面积又是用什么方法来求出来的呢?你有没有一个好的方法帮老师和同学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会集中到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上来,他们非常想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表现他们的聪明才智,所以就很自然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可见,教师几句简单的导入语可以成为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营造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情境的营造中,生活化的情境是最有效的教学情境。它可以使学生从生活入手,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是非常有效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我们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从生活实际入手,寻找适合学生知识水平而且能够与数学知识相结合的生活情境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在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实际,预设好教学过程,把选择好的生活情境恰当地模拟出来,使其更能体现我们的数学知识,更贴近我们的课堂教学。营造情境时,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好奇心。小学生总是在特定的时段对不同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数学教师就必须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数学,从而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这样的课堂设计,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更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对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乃至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营造学习互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一个被动的位置,只能一味地听从教师的“指挥”。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一双灵巧的双手和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可是在“填鸭式”教学中,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发挥,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到别的事物上去,使学生逐渐对学习数学失去了兴趣。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的手动起来,头脑转起来,使学生与教师紧密配合,将学生的思维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我让学生准备几个梯形的纸片,然后请他们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由来,为学生的活动做好铺垫。然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探究梯形的面积公式。学生进行了画、剪、拼等操作,并在小组讨论、辩论、合作等活动中得出了解决方法。这些方法可谓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让他们体会到了“再创造”的乐趣。

四、营造学生主动参与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参与的乐趣。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动手实践或亲身制作学具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之一,它会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手脑并用,通过自身的探索后获得成功,体验到参与之乐。如在六年级下册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可让学生在先课前自已制作(或找)一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通过各种观察理解并动手操作,发现它们的体积存在一的关系,师最后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得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学生不仅兴趣更浓,积极性高,而且通过亲身参与操作,印象更加的深刻,记忆更加的深刻。 五、营造生活体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在学校,学生活动是最好的、最自由的教学情境。教师要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可以让他们做一些有难度的事。教师如果对学生过份保护,过份操纵,不放心他们独立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而是自己一手操纵,这是对学生的能力估量过低的表现。剥夺学生的实践机会,不仅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形成,而且会使他们丧失独立的生活态度和自信心。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收集数学资料,并且引导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多动手做些训练。学生在自己创设的学习情境下,通过亲手做,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得到了提高。

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着想,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学习,巩固、拓展知识,他们才能自主地学习新知。也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不断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在新课标下进行的数学教学,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设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主。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是教学有效开展的有力保障,更可以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这才是我们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最终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xg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