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瑛交游研究
更新时间:2024-01-16 22:2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贾宝玉社会交游研究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中文摘要
本文以蓝瑛现存真迹和相关历史文献为主要参考资料,对其生平和交游进行整体性考量,简单考证其交游对象,梳理其交际网络,论证交游对蓝瑛产生的作用。
具体思路是:从蓝瑛交往中的合作、馈赠、雅集入手,分析这三种交游方式对蓝瑛的影响,包括画风的形成、画名的传播、画史地位的提升等。同时对蓝瑛主要交往对象进行考察,包括地域分布、家世背景、政治文化地位、与蓝瑛的互动等方面,使用工具书建立相关人物的简明信息库,尽量还原蓝瑛在社会中的多重身份,展现较为真实的生活图景。已被研究过的重要交游对象从略,缺乏足够材料支撑的部分维持缺省。
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章参考现存画作的跋语,结合历史文献,收集蓝瑛与淮扬、浙江等地的画家合作的信息,分析合作对蓝瑛产生的影响。第二章整理蓝瑛赠予他人的画作,分析这些作品的形制、内容与社会风尚、审美趣味间的联系,将这些人按照社会角色分为官绅、士人和画家三类,推敲赠画行为对于画家的意义。第三章指出雅集是蓝瑛交往的重要形式之一,考察他在雅集中的书画创作和鉴赏活动。最后,勾画蓝瑛一生的行踪和交游路线,总结交游对蓝瑛画风所造成的影响以及交游在传播过程中的价值。
关键词:蓝瑛;交游方式;合作;馈赠;雅集
I
Abstract
This essay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socializing activities on Lan Ying’s creation through a textual research on his life and social connections based on Lan Ying’s original works and relevant historical documents.
The essay analyses the influence of co-creation, gift-giving and social gatherings on his paintings, including the formation of his painting style, the growth of his fame as well as the rise of his position in the art history. The essay also introduces his circle of
acquaintances, including their location, family background, status in circles of politicians and artists and contacts with Lan Ying, etw. A simple database about relevant persons based on reference books is established to restore Lan Ying’s multiple social identities and his living environment to the greatest extend. Omitted are those important subjects in his socializing circle, who have been well-studied, as well as those, the available information about whom is too inadequate to serve as reference.
The essay composes of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deals with the role of co-creation with friends on Lan Ying based on the existent postscripts,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his co-creation with painters in Huai Yang, Zhe Jiang and other places. The second part studies the importance of gift-giving to other painters. It includes an introduction of the paintings that Lan Ying sent to his friends as presents, as well as how the form and contents of the paintings were related to the social trend and aesthetic taste of his time. The receivers of the painting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by the author of this essay according to their social role: officials/gentry, scholars and painters. The third part points out that, gathering with literati and painters was one of Lan Ying’s important socializing forms. A description of his art improvisation and appreciation in these activities are also provided in this part. The last part offers a general account about his footprints in his lifetime and his socializing process,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socializing on the style of his painting and the value of socializing in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s paintings.
Key words: Lan Ying, forms of socializing, co-creation, gift-giving, gathering.
II
目 录
中文摘要 ............................................................. I ABSTRACT...........................................................................................................................Ⅱ 目 录 ............................................................... 1 引言 ................................................................. 2
1.研究动机、目的及问题陈述 .................................... 2 2.研究现状 .................................................... 3 3.研究途径、研究架构及研究方法 ................................ 7
第一章 与画家的合作 .................................................. 9
第一节 与苏松画家的合作 .......................................... 10 第二节 与浙地画家的合作 .......................................... 17 第三节 与扬州画家的合作 .......................................... 27 第二章 交往中的酬赠 ................................................. 32
第一节 与官绅交往中的酬赠 ........................................ 32 第二节 与蕺山、复社士人交往中的酬赠 .............................. 37 第三节 与其他人交往中的酬赠 ...................................... 43 第三章 雅集 ......................................................... 46
第一节 雅集中的诗画创作 .......................................... 47 第二节 雅集中的书画临摹与品鉴 .................................... 51 结论
参考文献...........................................................................................................................62 附录...................................................................................................................................69
1
引言
1.研究动机、目的及问题陈述
蓝瑛(1585-约1666),字田叔,号蜨叟,晚号石头陀1,武林(今浙江钱塘)人。明末清初画家。明亡后隐居杭州府钱塘县,创立“武林画派”。蓝瑛著述如《康熙钱塘县志》记录的《雪梦草》、《同治苏州府志》记载“蓝瑛遗著五卷,附录一卷”3等,均散佚。现存《图绘宝鉴续纂》为蓝瑛、谢彬纂辑画史。国内博物馆收购明清绘画时收藏了其大量作品,珍藏于中国大陆各机构,其他画作部分藏于台湾,少量流落海外。《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录大陆藏真迹310件,另存有各家仿作、伪作若干。台湾版《故宫书画录》(台北故宫藏品)和日本版《海外所在中国书画目录》《日本所在中国书画目录》录入100多件。历代文献著录50多件,随着对古籍的整理,此数字也在增长。
蓝瑛的美术史研究是随着学术界对晚明社会的探究而产生的,原附属于“浙派”研究,后来随着研究不断深入细化,成为独立的考察对象。迄今为止,美术学界对蓝瑛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建国前基于古代文献著录,简略介绍蓝瑛的生平与作品,缺乏有力的论证;建国后多是以作品为基础的内向研究,描述画面、分析笔墨,并由此探究艺术思想渊源、讨论流派归属、鉴定真伪,论述和推断比较严谨;上世纪80年代至今学者们倾向于外向研究,考证蓝瑛生平、交游、与市场的关系等,视野开阔,但受信息和方法的制约较深。对相同的问题,不同学者往往持不同观点,各种观点形成的过程既符合理论自身发展的规律,又深受当时学术思潮和方法论的影响。蓝瑛研究的轨迹折射出学者理论知识的不断丰富和深化,为学术创新积累了经验。
目前蓝瑛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有必要对之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 1
《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录其他字号蜨叟、石头陀、江老渔、梦道人、西湖外史、东郭老农、东园蜨叟、
万菉阿主者等,见《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第644页。王小梅《蓝瑛的画风与鉴定》中记录了蓝瑛款署:蓝瑛、虎林蓝瑛、钱塘(钱唐)蓝瑛、郭民蓝瑛、外民蓝瑛、西湖外史蓝瑛、蝶圃蓝瑛、蜨圃蓝瑛、东郭老农蓝瑛、吴山农蓝瑛、蝶叟蓝瑛、蚊蝶蓝瑛、梦道人蓝瑛万绿阿者蓝瑛、蜨道人蓝瑛、石人坞樵父蓝瑛、石人樵者蓝瑛、西湖山民(叟)蓝瑛、研农蓝瑛、蜨庄、山公蓝瑛、山民蓝瑛、石头陀蓝瑛、石坞头陀蓝瑛、石坞雪头陀蓝瑛等。此文收录于期刊《收藏家》1997年第1期,28至31页。
23
2
[清]魏原,[清]裘琏.康熙钱塘县志:卷三十二[M].清康熙刊本:16.
曹允源,李根源.民国吴县志:第五十八卷上[M].民国二十二(1933)年铅印本:10.
2
由于蓝瑛作品数量多,大陆各博物馆对其中部分藏品进行了整理,大部分藏品只以画目的形式出现在工具书中,画面所承载的信息难以获取,蓝瑛的生平和交游研究一直是比较薄弱的环节。随着画册的出版和古籍文献的整理,越来越多的资源可资利用,有必要挖掘相关资料并作一个阶段性回顾。本文欲在继承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现存真迹和历史文献为主要参考资料,对蓝瑛生平和交游进行整体性考量,简单考证其交游对象,梳理其交际网络,论证交游对蓝瑛产生的影响。对于蓝瑛交游的考察将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现状
目前,蓝瑛的研究成果集中于流派划分、画作赏析、技法探究,散见于国内外各种美术文献。
(1)、美术专著对蓝瑛的介绍
建国前提及蓝瑛的美术史论著和文集数量有限,而且介绍非常简略。主要有黄宾虹的《古画微》(1925年)、郑午昌的《中国画学全史》(1929年)、俞剑华的《中国绘画史》(1937年)等,建国后的美术史介绍比较详细,如王伯敏的《中国美术通史》(1987年)、何延喆的《中国绘画史要》(1993年)、王朝闻主编的《中国美术史》(1998年)、单国强的《明代绘画史》(2000年)等。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蓝瑛及其绘画进行了介绍。刘海粟《晋唐宋元明清名画大观》(1935年)中认为蓝瑛“开清代山水画健实精妍的美风”1,俞剑华的《中国绘画史》(1937年)以录入画史史料为主,指出人们对蓝瑛的偏见“直至清朝末年,始见消失,今则蓝瑛与文、沈并重矣”。美国的列文森在《从绘画所见明代与清初社会中的业余爱好理想》2(1969年)中指出蓝瑛贯通了浙吴诸派。1977年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的《晚明变形主义画风》展览,将陈洪绶与丁云鹏、吴彬、蓝瑛、崔子忠等四人定义为明清之际的变形主义画家。谢稚柳的《鉴余杂稿》(1979年)偏重叙述蓝瑛对清代画家的影响:“李寅画派出于蓝瑛,而袁江出于李寅。扬州画舫,除萧晨画宗仇十洲而外,其他则大都出于蓝瑛。尚有袁江山水一幅轴,其画笔亦极似蓝瑛,足见当时江浙之间,蓝瑛画派影响之大。”3林木《明清文人画新潮》(1991年)中曾提到蓝瑛“以文人画为主”,“有杂学南北的主观倾向”“反映了文
12
刘海粟.刘海粟艺术文选[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293.
[美]列文森.从绘画所见明代与清初社会中的业余爱好理想[C]∥洪再辛.海外中国画研究文选1950-1987.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300. 3
谢稚柳.鉴余杂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86.
3
院融合的趋势”1,将蓝瑛与“晚明文人画潮”相联系。其他论说仍以历代的论述为依据。
建国后的美术史编者多将“蓝瑛及其武林派”单独列出论述。何延喆在《中国绘画史要》(1993年)中简述了蓝瑛和武林派其他画家的绘画特色2。在《明代绘画史》(2000年)中,单国强对蓝瑛绘画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并从蓝瑛的流派归属、生平与画风衍变、艺术特色和影响几方面进行阐释3。牛克诚在《色彩的中国绘画——中国绘画样式与风格历史的展开》(2002年)中指出武林派在积色体山水上光复晋唐绘画的传统,在敷色山水上主要以元人为楷模,它的敷色体也是“五代北宋样式”的一种演进形态。4胡光华的《蓝瑛及其武林派的山水画》(2006年)对蓝瑛的山水画分析比较深入,他从形式、设色、构图、文人气息、技法等方面展开论述,史料文献和画面分析相结合,总结了蓝瑛和武林派山水画的特色。此文对蓝瑛独创的没骨重彩山水给予关注,认为此类画作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是蓝瑛的代表作。5高居翰在《山外山:晚明绘画》(2009年)中把蓝瑛的人生经历和画风的变化联系起来,而且以山水画为例,将史料记载与图像研究相结合,体现了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明代浙派绘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年)中有几篇文章涉及到蓝瑛与武林派,作者将其放进时代政治、文化背景中考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式。
以蓝瑛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有颜娟瑛的《蓝瑛与仿古绘画》和杨惠东的《中国名画家全集:蓝瑛》。《蓝瑛与仿古绘画》一书以蓝瑛绘画中的仿古一类为研究对象,将蓝瑛置于晚明的仿古潮流之中,寻找仿古的理论依据,分析各个仿古系列的不同特色和演进过程,并简述清朝以来各家对蓝瑛仿古绘画的评价。论证推理严密,文史资料详实,虽年表编排有些小错误,然瑕不掩瑜。《中国名画家全集:蓝瑛》对蓝瑛绘画的笔墨色彩和表现技法进行研究,经过推理判断,再现画作的绘制过程,使我们对画家的画法有更全面的认识和直观的感受。同时,本书对画家生平事迹、画论理念、技法特色、前传后承有所涉及,但对文献的引用较少。
(日)近藤秀实、何庆先《<图绘宝鉴>校勘与研究》比较了《图绘宝鉴》的不同版本,对蓝瑛、谢彬纂辑的《图绘宝鉴续纂》进行全面梳理和考证,认为《图绘宝鉴续纂》非为商贾射利而编撰的伪书6,而是在清初严峻的文化环境中反复刊削而 12
林木.明清文人画新潮[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358. 何延喆.中国绘画史要[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248. 3
单国强.明代绘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137. 4
牛克诚.色彩的中国绘画--中国绘画样式与风格历史的展开[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299. 5
胡光华.蓝瑛及其武林派的山水画[J]中国书画,2006(8):4—41. 6
余绍宋、于安澜等认为《图绘宝鉴续纂》是伪书。
4
成,不同画派的画家参与《图绘宝鉴》的重订,蓝瑛和谢彬承担了《续纂》大部分内容的撰写,最后由武林派后人补充完善。
蓝瑛画册数量逐渐增多,选录作品题材由单一到丰富。有民国时期出版的《蓝田叔山水册》、1949年版的《蓝田叔仿古山水画册》等以山水册页为主。建国至今,蓝瑛的众多画作被印刷,山水、花鸟、人物皆包含在内,甚至有单独的花鸟册,如《花卉兰石册》《蓝瑛山水花鸟》。形制逐渐增多,有扇页、立轴、长卷、册页,如《澄观图册》《蓝瑛册页》《蓝瑛册页扇面》。既有个人画集如《历代山水画名家画选:蓝瑛》《中国画大师经典系列丛书:蓝瑛》《中国古代名家作品选粹:蓝瑛》,也有合集如《陈洪绶蓝瑛画集》。这些画册录入图片,少有文字描述。工具书中的图片一般作为补充材料,选取画家代表作,多为黑白图片,文字少。近来出版的博物馆图录提供较多的信息,有些会标注跋和印。相比之下,台湾的画册记录较详细、评价精当,上海博物馆和荣宝斋亦开始用文字注出跋语和鉴藏印。
(2)、学术期刊和论文对蓝瑛的论述
以蓝瑛为研究对象的期刊论文数量较少,但采用的方法多、角度新、挖掘深。论文对蓝瑛的生平、归属、作品风格做了考证,并提出新的问题。鲁力《兰瑛·武林画派三题》1从“画史对浙派的评价、蓝瑛的绘画生涯、武林派及影响”三个方面讨论蓝瑛的画史地位。吴秋野的《雄奇苍老 气象峻嶒——蓝瑛生平与艺术创作》仍把蓝瑛归为浙派,总结和整理了蓝瑛生平史料并分析画风。查永玲的《蓝瑛的绘画风格和技法演变》2从明代中国画发展的背景出发,结合历代的评价,对画家作品进行分析,归纳风格和技法的演变过程,对归属问题有新的看法,认为蓝瑛既是武林派之首,又是浙派殿军。邵彦《追摄与疏离——市场与时风影响下的蓝瑛绘画》
3
在分析画作物质形式和内容的基础上,推断文人画风盛行对职业画家的影响。邵彦
的另一篇论文《津梁与指向——董其昌对蓝瑛的影响》4叙述蓝瑛在董其昌的影响下开始对传统的学习,通过仿古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貌,还讨论了蓝瑛为董其昌代笔的可能性。
从上述文献可看出,对蓝瑛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介绍生平 几乎每一篇文章都会涉及,随着新史料的陆续被发现,蓝瑛的生活环境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12
鲁力.兰瑛·武林画派三题[J].东南文化,1992(2):211-227.
查永玲.蓝瑛的绘画风格和技法演变[J].东方博物,2004(01),53-61. 3
邵彦.追摄与疏离--市场与时风影响下的蓝瑛绘画[J].中国书画,2010(11):4-9. 4
邵彦.津梁与指向――董其昌对蓝瑛的影响[C]//毕建勋,赵力.学问与传承――薛永年教授70寿诞从学50载执教30年祝贺文集.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1:91-93.
5
流派归属的探讨 蓝瑛是浙江钱塘人,一生主要活动地点也在浙地,以地域划分派别的传统由来已久,画史一般将其归入“浙派”。清代张庚《图画精意识》曰:“至明季方有浙派之目,是派也,始自戴进,成于蓝瑛。”1其《国朝画征录》曰:“画之有浙派,始自戴进,至蓝为极。”2有不少美术史家称他为“浙派殿军”,并与戴进、吴伟并称浙派三大家3。汤恩寿《眼福编》、陶梁《红豆树馆书画记》、俞剑华《中国绘画史》、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李来源和林木合编的《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实》、 吴秋野《雄奇苍老 气象峻嶒——蓝瑛生平与艺术创作》中均沿用张庚的旧说,将蓝瑛划归“浙派”。有人认为蓝瑛以元人画法为根基,上溯北宋五代,面貌与“浙派”不同,将蓝瑛及其门人组成的绘画群体另称为“武林派”。武林为杭州别称,仍以地别为派,凸显了自身的特色。如沈宗骞《芥舟学画编》称:“近代有武林派者,蓝瑛始之。”4邵彦在《蓝瑛的流派归属问题》5中认为蓝瑛更多受到松江派的影响。现在大部分学者采用沈宗骞的说法,将其看作“武林派”的开创者。
画风和技法的描述 此类文章往往借助作品进行分析。查永玲《蓝瑛的绘画风格和技法演变》、刘红伟《通过<澄观图册>看蓝瑛的山水画风格》6、耿波《蓝瑛的绘画风格》7、崔玉英《综述南北 格融艳雅——蓝瑛仿古山水册》8、胡建等人《清简秀润成新意 苍劲疏宕塑武林——谈蓝瑛绘画风格》9、吴秋野《雄奇苍老 气象峻嶒——蓝瑛生平与艺术创作》10、王小梅《从书画鉴定角度看蓝瑛绘画风格之流变》等。
作品赏析 期刊论文较多,如无棘的《蓝瑛山水册页赏读》11、李晖《“武林派”创始人的珍品之作——蓝瑛山水画赏析》12、徐进华和鲁力《蓝瑛的画艺生涯——兼记蓝瑛<西湖十景图>》13、个三《读蓝瑛<仿古山水册>》14、应一平《无涯妙道皆古意——品读<蓝瑛法古山水册>》15《感木之近望天远——读蓝瑛<东皋静思图>》1、 12
[清]张庚.图画精意识[M]∥黄宾虹,邓实.美术丛书:22.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103.
[清]张庚.国朝画征录:卷上[M]∥徐蜀.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19.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483. 3
王伯敏.中国美术通史:第五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332. 4
[清]沈宗骞.芥舟学画:卷一[M]∥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106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14. 5
邵彦.蓝瑛的流派归属问题(上)[J].艺术品,2012(9),邵彦.蓝瑛的流派归属问题(下)[J].艺术品,2012(10). 6
刘红伟.通过《澄观图册》看蓝瑛的山水画风格[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29(3):19-20. 7
耿波.蓝瑛的绘画风格[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5,12(3):17-18. 8
崔玉英.综述南北格融艳雅--蓝瑛仿古山水册[J].收藏家,2006(5):42-44. 9
胡建,张建华,韩石林.清简秀润成新意苍劲疏宕塑武林--谈蓝瑛绘画风格[J].文物世界.2000,(4):21-25. 10
吴秋野.雄奇苍老气象峻嶒--蓝瑛生平与艺术创作[J].荣宝斋,2006(03):5—25. 11
无棘.蓝瑛山水册页赏读[J].美术大观,2001(2):53. 12
李晖.“武林派”创始人的珍品之作--蓝瑛山水画赏析[J].东方收藏,2010(12):86—90. 13
徐进华,鲁力.蓝瑛的画艺生涯--兼记蓝瑛《西湖十景图》[J].东南文化,2001(8):28-33. 14
个三.读蓝瑛《仿古山水册》[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09(Z1):5-11. 15
应一平.无涯妙道皆古意--品读《蓝瑛法古山水册》[J].文博,2009,(3):56—59.
6
吴敢和颜晓军《过客探幽休问径 雪香深处是西溪——读蓝瑛<仿郭河阳关山雪霁图>》2等。
鉴定和辨伪 少数期刊论文涉及了鉴定,如王小梅《蓝瑛的画风与鉴定》3、潘深亮《蓝瑛书画辨伪琐谈》4等。
艺术思想分析 邵彦《津梁与指向——董其昌对蓝瑛的影响》。
比较研究 何琦《鉴古师学之正道——明代画家戴进与蓝瑛比较研究》5。 总体看来,蓝瑛文献有如下特点:
首先,选择的主题集中而开放,研究视野在不断拓宽。
其次,不断从新的角度审视问题,反映出研究者的对学术潮流的敏感。 第三,文献体裁丰富多样,有画史著录、论文、专著、画册等。 第四,方法多样,有单一领域考察,也有多维复合探讨。
3.研究途径、研究架构及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和文献研究与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材料的搜集与剪裁,然后对蓝瑛画作跋语进行分类和统计,将社会关系进行比较细致的梳理。除可获取的蓝瑛画作和画跋信息外,采用的文献还包括:一、谱牒、地方志、年谱;二、专著、文集、笔记、日记;三、史书、戏曲文本、艺文志等。
本文从蓝瑛交往中的合作、馈赠、雅集入手,分析这三种交游方式对蓝瑛的影响,包括画风的形成、画名的传播、画史地位的提升等。同时对蓝瑛主要交往对象进行考察,包括地域分布、家世背景、政治文化地位、与蓝瑛的互动等方面,使用工具书建立相关人物的简明信息库,尽量还原蓝瑛在社会中的多重身份,展现较为真实的生活图景。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章参考现存画作的跋语,结合历史文献,收集蓝瑛与淮扬、浙江等地的画家合作的信息,分析合作对蓝瑛产生的影响。第二章整理蓝瑛赠予他人的画作,分析这些作品的形制、内容与社会风尚、审美趣味间的联系,将这些人按照社会角色分为官绅、士人和画家三类,推敲赠画行为对于画家的意义。第三章指出雅集是蓝瑛交往的重要形式之一,考察他在雅集中的书画创作和鉴赏活动。最后,勾画蓝瑛一生的行踪和交游路线,总结交游对蓝瑛画风所造成的影响以及交游在传播过程中的价值。
12
应一平.感木之近望天远--读蓝瑛《东皋静思图》[J].文博,2011,(4):65-67. 吴敢,颜晓军.过客探幽休问径雪香深处是西溪--读蓝瑛《仿郭河阳关山雪霁图》[J].艺术与投资,2007,(4):38—39. 3
王小梅.蓝瑛的画风与鉴定[J].收藏家,1997(1):28-31. 4
潘深亮.蓝瑛书画辨伪琐谈[J].收藏家,1997(4):34-37. 5
何琦.鉴古师学之正道——明代画家戴进与蓝瑛比较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2.
7
本文将时间范围界定在蓝瑛在世时,即1858年至1666年,关于蓝瑛谢世后武林派的传承、蓝瑛画作流传及鉴定、画史评价将不作介绍。另外,论文命题为“蓝瑛交游研究”,但实际研究范围并不限于蓝瑛一人,而是以蓝瑛为中心向外扩展,涉及其他人员彼此间的往来,建构一个人际关系网络,以确立蓝瑛在其中的具体位置。
8
第一章 与画家的合作
据旧《浙江通志》记载,蓝瑛“少颖异,八岁尝从人厅事,蘸灰画地,作山川云物,林麓峰峦,咫尺有万里之势。及治经生家言,指河图洛书曰:古人未有书先有图,图何必不名家。遂留意绘事??”1由此可见蓝瑛出身普通,读书时就热爱绘画且出手不凡,对“文”和“艺”关系有清醒的认识。《余杭年鉴》谓其“曾赴京应试,不第南归,参与过复社活动”2,说明他曾北上参加科举,但没有取得功名。后“鬻画自给”3,成为一名职业画家。王鸿泰指出,明中期以来,科举管道日益狭窄,学子不甘于受困于举业,选择进入城市中进行交游,已成了流行的社会风尚。“艺林”场域中的交游活动营造出来“名”的社会价值,已在社会上成为可与科举相对立的社会价值4。生存模式的多样化反映出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相对宽松,这是蓝瑛弃“文”从“艺”的契机。
《图绘宝鉴续纂》称蓝瑛“宫妆仕女,乃少年游艺,竹石梅兰,尤为冠绝,写意花鸟,具余伎耳”,“皴染皆合古法,其细描宫样则界画衣褶色色飞动,突过宋画苑诸人”。由此可见,蓝瑛少时接受过南宋院体绘画训练,有着扎实的基本功,“法律矜严、笔墨简重”6是其特点。与蓝瑛同时的画家释石溪《为周栎园(周亮工)作山水轴》跋曰“除却蓝瑛规矩在,后来空堕野狐禅”7,称赞蓝瑛对传统技法规范的把握超出流俗。明末姜绍书认为蓝瑛“画人物、山水、花卉,俱得古人精蕴。”8“蓝氏先有瑜,后有瑛,可称合璧。”9清初徐沁《明画录》称其“画山水初年秀润,摹唐宋元诸家,笔笔入古,而于子久究心尤力??晚境笔益苍劲,人物写生并佳,兰石尤绝。”10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载:“山水法宋元诸家,晚乃自成一格,伟峻 1
5
[清]嵇曾筠,沈翼机等.(雍正)浙江通志[M].[清]纪昀,[清]永瑢.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五二四.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08:348.
23
杭州市余杭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余杭年鉴·2006[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483.
[明]朱谋垔.画史会要[M].[清]纪昀,[清]永瑢.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八一六.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08:53. 4
王鸿泰.侠少之游:明清士人的城市交游与尚侠风气[M]∥李孝悌.中国的城市生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44. 5
[明]蓝瑛,[清]谢彬.图绘宝鉴续纂[M]∥于安澜.画史丛书: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874. 6
[清]戴熙.习苦斋画絮:卷三[M]∥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108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725. 7
关冕钧.三秋阁书画录[M]∥王燕来.历代书画录续:14.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206. 8
[明]姜绍书.无声诗史;韵石斋笔谈[M]印晓峰,点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5. 9
[明]姜绍书.无声诗史;韵石斋笔谈[M]印晓峰,点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7. 10
[明]徐沁.明画录.图绘宝鉴续纂[M]∥于安澜.画史丛书: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1540.
9
老干,大幅尤长。兼工人物、花鸟、梅竹,名盛于时。”1清朝秦祖永《桐阴论画》中将蓝瑛画作划入“能品”,评价“蓝田叔雄奇苍老、气象峻嶒,当时颇有声誉。此老功力极深,林木山石均有犷悍习气。”2这当是对蓝瑛成熟时期画风的评价。蓝瑛青年时代拜松江画派首领董其昌为师,学习新兴的文人画理论和技法,后漫游各地,观摩豪绅世家的藏品,结交艺人,锤炼鉴赏及绘画技能;中年交游范围扩大,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同绅士集团关系密切;晚年交往对象多是明朝遗民、仕清官员及其后代门生。蓝瑛“性耽山水,游闽荆粤襄,历燕秦晋洛”3,除学习、绘画及授徒外,也进行古董书画的鉴藏和买卖。
明末清初,异地生活与创作是多数艺人的生存方式,跨地域的艺术交流与合作十分频繁。蓝瑛游历时接触到来自不同地域的画家,他们的画学理念和画风彼此影响、相互熔铸。蓝瑛交往的主要有吴地(主要是吴门画派和松江派)画家、扬州画家和浙地画家。因明人好游,这些画家的画风往往融合了不同地方的特色,在划分流派归属时偶有争议。
明末吴门画派子弟众多(大部分是苏州人),蓝瑛交往的有杨补、邵弥等,蓝瑛存世画作与诸多吴门弟子画作合装,说明他与吴门画家渊源颇深,在他的画作中能看到吴门画风苍秀文雅的踪迹。松江画家有董其昌、陈继儒、孙克弘、赵左及其众多门生,松江画派清雅和形式美感在他早期绘画中表现明显。南京为南北交通之枢纽,至清初成为画界中心,蓝瑛曾在南京结识了杨文骢、马士英、唐志尹、胡玉昆等人,新兴的艺术趣味在绘画中显现出来。蓝瑛久居浙地,与浙地画家合作较多。甲申国变后,不少遗民画家聚集绍兴、杭州等地卖画,他们合作的机会就更多了,浙地有张尔葆、谢彬、祁豸佳、刘度、孙杕、葛徵奇、陈洪绶等画家与蓝瑛保持密切交往,沉着苍劲是此地绘画的特色。钱塘的章谷、诸升、曹有光等人深受蓝瑛的影响,均崇习王维、董源、李唐清新舒畅的摹古主义,以没骨青绿山水见长,即“没骨重色法”。4这些人结成书画社,共同参加赞助人举办的大型集会,作画时也会通力合作。向蓝瑛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因杭州人较多,以地域称“武林画派”。
下面将考察蓝瑛与不同地域画家的合作,包括卷轴、册页、版画、壁画的创作。为体现画作的完整性,将其他画家为蓝瑛画作题诗、题跋也纳入合作范畴。
12
[清]张庚.国朝画征录:卷上[M]∥徐蜀.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19.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483. [清]秦祖永.桐阴论画:二[M]∥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153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49. 3
[明]蓝瑛,[清]谢彬.图绘宝鉴续纂[M]∥于安澜.画史丛书: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874. 4
林树中(总),阮荣春(卷).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第七卷[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
10
第一节 与苏松画家的合作
苏州府的嘉定、太仓、昆山、常熟等地与松江府各县皆种植木棉,以纺织业著称,经济繁荣,文化昌明,明代该地区成为全国商人和士大夫的活动中心之一。宣德年间,苏州府诞生了吴门画派的开创者沈周,继起者有文征明、唐寅和仇英,后有陈淳、陆治、钱榖、周天球、陆师道等人,他们在艺术上较全面地继承了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在山水画上成就突出,在人物画和花卉画方面也各有建树,形成各自的独特风格,开创一代新风,取代院体和浙派而占据画坛主位。万历至崇祯年间,画家顾正谊、孙克弘、莫是龙、董其昌、陈继儒、赵左等开创了松江派,使画坛中心由苏州移至松江。清初,松江派更影响了“四王”及其众多追随者,从而影响了有清一代的画坛。
明中叶,一般文人士大夫仍是重视宋画的写实技巧,轻视元人那种空灵远逸的笔墨趣味,松江画家在顾正谊、莫是龙、董其昌的影响下开始学习元人,追求写意的境界。新兴的松江画派与吴门画派并驾齐驱,并日益强大。关于两派画风的差异,唐志契在《绘事微言》(1627年)中如此评述:
“苏州画论理,松江画论笔。理之所在,如高下大小适宜,向背安放不失,此法家准绳也。笔之所在,如风神秀逸,韵致清婉,此士大夫气味也。任理之过,易板痴,易叠架,易涉套,易拘挛无生意,其弊也流而为传写之图障。任笔之过,易放纵,易失款,易寂寞,易树石偏薄无三面,其弊也流而为儿童之描涂。嗟夫!门户一分,点刷各异,自尔标榜,各不相入矣。岂知理与笔兼长,则六法兼备,谓之神品;理与笔各尽所长,亦各谓之妙品。若夫理不成其理,笔不成其笔,品斯下矣,安得互相讥刺耶?”1
蓝瑛早期学习南宋院体,有高超的写实功力,青年时代到松江,从临习元人黄公望入手,全面接受文人画理论:“画从黄子久入门而惺悟焉。自晋唐两宋,无不精妙,临仿元人诸家,悉可乱真。中年自立门庭,分别宋元家数,某人皴染法脉,某人蹊径勾点,毫不差谬。”2因此他的画风融合了两派之长,“山水清妍”3是此一阶段的风格。
松江派多推崇元代与本地渊源深厚的画家,如曹知白为松江本地画家,赵孟頫因兄长与姻亲的缘故常至松江,黄公望五十一岁后居松江,倪瓒晚年寓居松江太湖 12
[明]唐志契.绘事微言:卷下[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16.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228. [明]蓝瑛,[清]谢彬.图绘宝鉴续纂[M]∥于安澜.画史丛书: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874. 3
[清]潘江.木厓集[M]∥王钟翰.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132.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108.
11
之滨,王蒙携家避乱于松江,柯九思、高克恭也侨居于此1。这些元代画家以及他们尊崇的前代画家就成了松江派效法的对象,蓝瑛现存画作亦多临仿这些名家的作品。
松江派画家董其昌、陈继儒、孙克弘、赵左等是蓝瑛重要的交游对象,他们合作的书画至今仍流传于世。
《图绘宝鉴续纂》谓董其昌2“十七岁学字,纸费盈屋,遂成名于海宇。后学画,先摹黄子久,再仿董北苑,如闻元之黄、王、倪、吴、二米真迹,以重价购之。元人画贵,乃其作始。赏鉴法书名画,可称法眼。”3董其昌山水多临仿宋元名家,出入于董源、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米芾、米友仁,融合变化,自立一宗。他是晚明吴地鉴藏圈的中心人,也是“松江画派”的首领,对画论亦有研究,他确立的“文人画理论”和“南北宗画论”对明末以来的画坛产生深远的影响。
江南艺文活动十分频繁,多以父子、宗族、姻亲、师友、同年、同乡等社会关系作为联系,形成关系密切的交游圈4。明代士人重友道、重师门,重交游与讲学;师友渊源,被作为其人之为其人的重要根据。5劳继雄认为董其昌是蓝瑛重要的提携者,邵彦认为蓝瑛能够拜访江南世家大族,临摹收藏家的藏画,与董其昌有一定联系,因为交游场域有对于参与者有一定的选择性。这也证明了在交游中伦理关系确实是其他关系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蓝瑛青年时的交游圈是围绕着董其昌、陈继儒辐射出来的人际网络,彼此的关系错综复杂。
北京市文物商店藏《鲈乡合璧图》(亦称《芦乡杂画》)6,是蓝瑛1613年与董其昌等人合作长卷。(松江派分支,董其昌创)。卷首董其昌画青绿设色山水,后接庄严、诸念修、李绍箕、陈廉、释蕉幻、蓝瑛、吴振等人画作,这些画家皆习松江派画法,但面貌各不相同。董其昌曾跋蓝瑛《溪山秋色图》7“田叔画命意函奇,用笔简远,撮诸家独擅之长,致一时传布之美,交往十年,起予者数矣,昨与陈眉公徵君展阅此卷,赏爱再三,不忍去手,弥觉前言之非谬也,甲寅四月(1614)其昌再题”,此处“十年”为取成数,疑非确指,但可知蓝瑛在二十岁左右已拜董其昌为师,系统学习文人画。此时董其昌等人已对所谓“文人画”技法进行提炼和程式 12
朱惠良.赵左研究[M].台北:(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79:9.
董其昌(1555-1637),字玄宰,号思白,江南东道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万历己丑(1589)进士,官至礼部尚书.鉴赏家、书画家。画师宋元,书法初仿颜真卿,后法虞世南、钟繇,与米万钟齐名,有“南董北米”之称。 3
[明]蓝瑛,[清]谢彬.图绘宝鉴续纂[M]∥于安澜.画史丛书: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868. 4
[韩]金炫廷.明人的鉴赏生活-——江南文人的鉴赏活动[M].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9:169. 5
赵园.制度·言论·心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99. 6
北京市文物商店藏。 7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12
化改造,带有松江派自己的特色,蓝瑛的绘画也留下此派的痕迹。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在观看蓝瑛《楚山清晓》1(1611年作)时推断“画风是从董其昌中演变而来的。”2谢稚柳认为《鲈乡合璧图》(1613年作)中蓝瑛山水“骨体大似华亭派??乃知其早年,亦在董其昌之藩篱中。”31617年《仿大痴山水》“风格类董其昌”4。从蓝瑛画跋也可看出蓝瑛与董其昌的师承关系:1638年《秋景山水图》5自题“香光居士(董其昌)王蒙画法也,蓝瑛师其意。”1654年画《松壑飞泉图轴》6跋“松壑飞泉,董文敏(董其昌)画法??甲午花朝七十山公蓝瑛。”
除学习董其昌的绘画技法外,蓝瑛还临摹其所藏书画。万历三十四年(1606)秋,董其昌从湖广提学副使任上辞官回到松江,置办书画舫,携门徒出游或访友,常年飘行于水上:“董北苑潇湘图、江贯道江居图、赵大年夏山图、黄大痴富春山图、董北苑征商图、云山图、秋山行旅图、郭忠恕辋川招隐图、范宽雪山图、辋川山居图、赵子昂洞庭二图、高山流水图、李营丘着色山图、米元章云山图、巨然山水图、李将军蜀江图、大李将军秋江待渡图、宋元人册叶十八幅,右俱吾斋神交师友。每有所如,携以自随,则米家书画船,不足羡矣。”7蓝瑛1622年所作《仿古册十开》8中题“赵令穰所画《荷乡清夏卷》,在董太史家,曾于吴门舟中临两卷,复作是,恐邯郸步生疏也。”就是对昔日在董其昌书画舫中临摹古画的记录。蓝瑛还临摹过董其昌所藏黄公望《富春山图》,他在1639年所作《仿黄公望山水卷》9的跋语中表达了对黄公望的尊崇:“一峰老人法从晋唐,笔墨全师李公麟《山庄图》,又得富春江山,岩濑丘壑,学力性灵,两得其妙。不独人品高逸,盖天时六律,据梧隐几,千古奇人。余仰师三十年,少得于皮矣。”日后蓝瑛多次重写《富春山图》:“丁巳秋七月仿大痴富春山卷。虎林蓝瑛。”10“辛未冬日,放舟欈李,则一峰老人富春山卷之法。”11“大痴富春山卷中一段溪山。”12“大痴富春山图,蓝瑛。”13“富 12
湖北省博物馆藏。
劳继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4027. 3
谢稚柳.鉴余杂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85. 4
劳继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1490. 5
日本东京都静嘉堂文库藏。 6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7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M].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817. 8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9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0
上海博物馆藏《仿大痴山水》。1617年作。 11
无锡市博物馆藏《山水图卷》(也称《仿一峰山水》)。 12
[清]庞元济.虚斋名画录[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室.历代书画录辑刊:十一.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160-169. 13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画山水册》。
13
春山法一峰道人。辛卯初夏,似隆翁老祖台□粲,蓝瑛。” 1“一峰老人富春山之法。山叟蓝瑛。”2。黄公望是松江派最为推崇的元代画家之一,也被其他画派学习,蓝瑛对黄公望的认识是:“此如画家真楷,必由此入门,始能各极变化。”可见他的画学思想深受时风的影响。
在晚明鉴藏界,董其昌威望较高,收藏者多邀请其品鉴题跋自己的藏品,他的众多学生(如赵希远、王原祁、杨补等)往往随同观摩,蓝瑛也许曾与之同行。松江原属吴地,虽然“松江派”画学理念与“吴门画派”大相径庭,人们还是习惯按地缘关系将两派合称为“吴派”。现存真迹中有蓝瑛与吴派画家合绘长卷和一些集成画册,说明他们之间有相当关联,也许董其昌也是其关系的缔结者之一。
董其昌的好友陈继儒3是蓝瑛另一位老师。其时风气,“一书生必有数师,一大
4人先生必有数百门人。”蓝瑛同师两人就不足为奇了。《图绘宝鉴续纂》称陈继儒 “宏
才博学,古作诗文,无不精妙。海内求之者众,悉皆一一应酬而不苟且。别业于泖间之佘山,屡征不仕,故有山中宰相之名。注述颇多,广行于世。又善写水墨梅花,即其制创,无不堪垂后世也。”5陈继儒画法、理论与董其昌趣味相投,山水师宋元,笔墨清逸,水墨梅竹,亦点染精妙。清代徐仲元藏有一卷合锦,为蓝瑛、董其昌、陈继儒、杨文骢等人所作6。由此可推知,陈继儒、蓝瑛在文酒之会上曾共同作画。
蓝瑛也曾临摹过陈继儒藏品,《仿古山水图册十二开》7跋“方上清有《奇峰白云》,陈眉公藏,是法其意”,便是一例陈继儒好文物,富收藏,别业、画舫中多贮精品。蓝瑛也许还临过其他藏画,只因蓝瑛著作散佚而无法确知。黄宗羲《思旧录》载“陈继儒??以诸生有盛名。上自缙绅大夫,下至工贾倡优,经其题品,便声价重于一时??岁戊辰(1628),余入京颂冤,遇之于西湖。画船三只,一顿幞被、一见宾客、一载门生故友??先生答拜,乘一小轿,门生徒步随其后。天寒涕出,蓝田叔(瑛)即以袍袖拭之。”8也许蓝瑛有其他机会随陈继儒出行,或在他的画船中观摩书画。
陈继儒多次为蓝瑛的画题写跋语,由作画时间推算,两人的交往一直持续到陈继儒谢世。1613年,陈继儒在东洞庭翠峰山居中为蓝瑛《溪山秋色图》题“澄怀观 1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仿古册八开》,1651年作。 上海博物馆藏《仿古山水图册十六开》,1656年作。 3
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江南东道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书画家、文学家.精鉴赏,兼能篆刻.有《陈眉公全集》,辑《国朝名公诗选》。 4
[明]归庄.归庄集:卷五[M].北京:中华书局,1962:304. 5
[明]蓝瑛,[清]谢彬.图绘宝鉴续纂[M]∥于安澜.画史丛书: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868. 6
[清]许仲元.三异笔谈[M]∥耳食录;三异笔谈.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308. 7
上海博物馆藏。 8
[清]黄宗羲.思旧录[M]∥上海书店.丛书集成续编:28.上海:海书店出版社,1994:622.
14
道”1;蓝瑛与孙杕合作《山水花鸟图合册》有陈继儒对题;1637年,陈继儒在松江府东佘山构古香庭院,弟子王时敏为题“神清之室”2,次年蓝瑛于此室作《秋景山水图轴》3,跋“香光居士王蒙画法也,蓝瑛师其意,时戊寅秋八月十日于神清之室竣”。此年,陈继儒跋蓝瑛《临大痴山水卷》“江山浑厚,草木华滋,此张伯雨题子久画。若见田叔先生此卷,略展尺许,便觉大痴翻身出世作怪,珍藏之勿令穿厨飞去。八十一翁陈继儒题。”4对蓝瑛仿黄公望出神入化的技巧给予赞赏,但在仿倪瓒的画后跋:“画院习气,况画纵横。风光幽澹,木石萧森。空亭不远,膝上无琴。惟许严子陵、梅子真,同我来寻。题田叔倪家山,八十一翁陈继儒。”5可见陈继儒对蓝瑛仿倪瓒的画作态度有所保留,认为他未能达到“逸”的境界。同时期的画家恽向6也认为蓝瑛仿倪瓒的画作失于老辣,缺乏天真淡远的趣味:“吴竹屿之为云林也,吾恶其太秀;蓝田叔之为云林也,吾恶其太老。秀而老,乃真老也;老而嫩,乃真秀也。”7黄公望与倪瓒,一俊健、一平淡。前者风骨遒上,后者风神隽永,各标高格,蓝瑛对两者的临仿各有短长。
种种迹象表明,蓝瑛青年时得到松江派两位前辈的指点,给他日后贯通吴浙、形成自己的风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者的推引无疑为蓝瑛画名的确立产生积极的影响。
1607年蓝瑛曾拜访松江府孙克弘并留下画作,与他人画作合裱为《明五家朱竹墨石合璧卷》8。此画作者分别是孙克弘、张忠(1578年作)、孙枝(1592年作)、蓝瑛(1607年作)、许仪(1585年作)。蓝瑛署“丁未夏日画于东皋雪堂,呈上雪居老先生教政。钱唐蓝瑛”。“雪居老先生”即为孙克弘9,“东皋雪堂”是他在松江城东郊的别业。
12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高明.陈继儒研究:历史与文献[D].上海:复旦大学,2008:162. 3
日本东京都静嘉堂文库藏。 4
[清]杨恩寿.眼福编[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1:1485. 5
[清]蒋光煦.别下斋书画录[M]∥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108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654. 6
恽向(1568-1655)明代画家.原名本初,字道生、曙臣,号香山,武进(今属江苏)人.崇祯末举贤良方正,授内阁中书舍人。擅诗文工山水,早年学董源,巨然,以悬肘中锋作画,骨力圆劲,浓墨润湿,纵横淋漓,自成一派,晚年敛笔于倪瓒、黄公望的风格,惜墨如金,挥洒自如,妙合自然.由于他常往来于齐鲁之间,并登临泰山,故笔下山水自然雄浑之气。他曾为周亮公画山水,自题云:“逸品之画,笔似近而远愈甚,似元而有愈甚;其嫩处如金,秀处如铁,所以可贵,未易为俗人道也。” 7
[清]英和.石渠宝笈三编[M]∥方勇.子部珍本丛刊:第一一三册.香港:蝠池书院出版有限公司,2012:421. 8
上海博物馆藏。 9
孙克弘(1533—1611),一作克宏,字允执,号雪居。江南东道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礼部尚书孙承恩子,以荫授应天治中,官至汉阳太守。书画家、藏书家。长于花鸟,初学徐熙、赵昌,后师法沈周、陆治,兼能工笔和写意,有粗、细笔法两种面貌,或水墨,或设色,风格淡雅。水墨竹石仿文同,兰蕙仿郑思肖。道释人物学梁楷。偶画山水,水学马远,云山法米芾。
15
《图绘宝鉴续纂》称其“任汉阳太守,休致于家,构结园亭,搜觅古玩,而于书画尤最。博览既多,收藏亦妙,豪放结诺,有晋人之风。天资高敏,下笔苍古,所画牡丹玉兰等图,石之玲珑,树之老干,花之飞舞绚丽,叶之反正欹斜,即从来作手,亦当退舍也。”1孙克弘擅花鸟,其周围的松江派画家文人画造诣较高,对蓝瑛开阔眼界、摆脱院体束缚、接受文人画风提供了条件。
陈继儒是孙克弘同乡及友人,称其“好客之癖,闻于江东,履綦如云,谈笑生风,坐上酒尊,老而不空”。1571年孙克弘被罢官归松江,于东郊故居修筑园林,“辇奇石,寘庭除,环列鼎彝金石法书名画,涤除洒扫,屏榻如鉴。客至,命张具,鼓吹递作,童子按院本新声,间舞狻猊及角抵之戏,人以为安陵食、辋川庄不过是也。” 孙氏富藏书,有宋本数种,藏书家朱大韶去世后,其“横经阁”藏书散出,大多为其所得。孙克弘园林内建有 “北俞堂”“秋林阁”“敦复堂”“东郭草堂” “青华馆”等藏书阁,蓝瑛与社友1612年来访,曾在敦复堂中观赏古画。2
以上合卷的作者多为松江一带的画家,其中陈廉、吴振为赵左弟子。赵左,字文度。江南东道松江府华亭县人。宋旭弟子,松江派画家(或称“苏松派”领袖,“苏松派”是“松江派”分支)。工诗文,精绘事。为董其昌代笔人之一。山水宗董源,兼学黄公望、倪瓒。云山仿米氏与黄公望浅绛法。善用干笔焦墨,长于烘染。《图绘宝鉴续纂》谓其“善山水,笔墨秀雅。烟云生动,烘染得法,设色韵致,虽自成一家,间有临仿宋元家法者,亦用焦墨枯笔为之。”3
赵左原居松江府,后移居杭州府余杭县,在塘栖卓氏的东园筑“大愚庵”,绘画赋诗,因喜灵隐景色,不时出游。据推算,赵左移居塘栖应不晚于1611年4。《唐栖志略稿》载蓝瑛曾居塘栖胡贞开处5,两人彼此相识。1633年赵左与蓝瑛合绘《名山胜概记》九卷6,应是在塘栖所作7。明代刻书印刷事业非常发达,吴、越、闽、蜀为全国刻书中心,刊刻书籍十分便利。《名山胜概记》是图文并茂的介绍山川胜景的书籍,选古今游记,配以各地山水图景,辑刻而成。明代旅游之风盛行,此类纪游图书便是时风下的产物。此书后由何镗增订为四十八卷本付刻,流传广泛,书中画作有摹本传世。
赵左弟子李肇亨于西湖旁边的智果寺出家,法号珂雪,是董其昌的代笔人之一。 12
[明]蓝瑛,[清]谢彬.图绘宝鉴续纂[M]∥于安澜.画史丛书: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869. 美国都城博物馆藏《仿宋元山水册》。 3
[明]蓝瑛,[清]谢彬.图绘宝鉴续纂[M]∥于安澜.画史丛书: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864. 4
朱惠良.赵左研究[M]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79:27. 5
[清]何琪.唐栖志略稿[M]∥上海书店.丛书集成续编:第52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834. 6
中国书画研究资料社.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221. 7
朱惠良.赵左研究[M]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79:33.
16
清朱彝尊在《论画绝句十二首》中指出“隐君赵左僧珂雪,每替香光应接忙。”又
1自注:“董文敏疲于应酬,每倩赵文度及雪公代笔,亲为书款。”蓝瑛为董其昌弟子,
亦与李肇亨之父李日华相识,对其应不感陌生。蓝瑛常年盘桓西湖,与各派画家均有来往,定包括赵左其他弟子。蓝瑛、谢彬纂辑的《图绘宝鉴续纂》收录赵左及其弟子吴振、陈廉、珂雪、沈士充、朱轩、叶有年、赵泂、释常莹等人的小传,还有赵左再传弟子资料。
以上材料说明蓝瑛与苏、松两派渊源深厚,尤其是松江派,蓝瑛不仅从学于斯,而且与该流派画家保持了长久的合作关系。
第二节 与浙地画家的合作
明朝浙江道下领十一府一散州七十五县,布政使司衙门驻杭州府,杭州府治所为钱塘、仁和二县。蓝瑛自幼生长在繁华的钱塘,他后来以画闻名,也要仰赖本地的山川吞吐、人文切磨。南宋以杭州为首都,当地绘事长久不衰,蓝瑛与周遭各府画家频繁往来、密切合作,并组建书画社。元初以来江南已盛行结社,明末结社之风更炽,“文有文社,诗有诗社,普遍了江、浙、福建、广东、江西、山东、河北各省”2。据何宗美考证,明末清初以南直隶、浙江为中心,文人结社的总数超过300家3。不仅文人结社,各行业都有自己的社团。在时风影响下,蓝瑛与大多数艺文界人士一样,加入不同会社,结交众多社友。除作画时互相协助外,也一起出游和娱乐。
孙杕,字子周,一字漫士,号竹痴。浙江道杭州府钱塘县人。《图绘宝鉴续纂》描述他的书画“书写行草八分,画作花卉竹石,笔墨遒劲,设色浓艳,得古人之正派。非媚时之轻描淡染者。其勾勒及飞白石更佳。”4孙杕的花鸟得吴派正传,存世画作不多,但个人风格突出,颇有时誉。蓝瑛与孙杕二人同师董其昌、陈继儒,在浙江道绍兴府、杭州府等地游学,拜访富于收藏的世家,观摩历代书画。两人有共同的画社好友和学生,绘画风格亦非常相似。
蓝瑛、孙杕青年时代在钱塘县组书画社,吟诗作画。1622年,画社社友游春饮 12
罗春政.董其昌书画收藏与辨伪[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4:106. 谢国祯.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8. 3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M].天津:南开人学出版社,2003:23. 4
[明]蓝瑛,[清]谢彬.图绘宝鉴续纂[M]∥于安澜.画史丛书: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875.
17
酒观海棠,归来后孙杕为吴令1作海棠画轴2,蓝瑛题诗。画中所题同游友人多不可考,应是本地才俊与乡贤。蓝、孙二人合作绘画数量较多,也常为对方画作题字。如1646年孙杕跋蓝瑛《仿黄公望山水》曰:“一峰老人画神韵秀迈,体势夭矫离奇,所作平冈浅岫皆若叠嶂层峦,洵胸次之多奇也,今摹自吾友田叔笔端,便为神似,展卷一览,恍若置身于千岩万壑中,至于奇峰插天、怪石林立、烟云杳霭、山水变幻,又处处引人著胜地,即令子久捉笔,未必有斯大观也。览此卷可以知田叔胸中邱壑矣。”3二人合作《山水花鸟图合册》,蓝瑛二开,孙杕六开,有陈继儒、范允临、杨文骢等人对题。蓝瑛署“画于湖墅署斋”,可知在塘栖所绘。明末清初,陈、范、杨等人先后故去,蓝、孙前辈旧交也零落殆半。1647年蓝瑛63岁,清和日,二人同登吴山,在奚云阁合作《画花鸟》4;1648年二人合画《梅华幽鸟扇面》,蓝瑛跋曰“戊子腊月廿又三日,瑞雪盈庭,同孙子周小饮,合梅华幽鸟,以志大年。”5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藏有二人合作《竹石图》。
蓝瑛与孙杕同为僧寮道观、园林楼阁作画。杭州府为南宋都城,1162年高宗建德寿宫,1268年度宗改为道院“宗阳宫”,宫殿颓圮后留有苔梅一株、芙蓉石一片,为德寿宫旧物,后来梅树枯萎。在地方人士的参与下,宗阳宫原址上建“静观堂“,孙杕和蓝瑛合画梅石图,刻于碑,称为“梅石双清”,与芙蓉石并立6,“徐青璧使君、王渔阳(王士祯)、金陵胡文润(即南京画家胡玉昆)有题诗。”7清乾隆皇帝及其臣子也数次题咏。长久的合作使二人的画风互相影响,蓝瑛的花鸟与孙杕有几分相似,而孙杕1643年作《竹石水仙图轴》8,则带有蓝瑛风格。
蓝瑛与“波臣派“创始人曾鲸9为社友10,与其弟子谢彬、徐易、李畹生亦有交往。《无声诗史》称曾鲸“风神修整,仪观伟然。所至卜筑以处,回廊曲室,位置潇洒。盘礴写照,如镜中取影,妙得神情。其傅色淹润,点睛生动,虽在楮素,盼睐颦笑,咄咄逼真,虽周昉之貌赵郎,不是过也。若轩冕之英,岩塾之俊,闺房之 12
吴令,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工花卉、禽鸟,山水绝似元人。
[清]葛嗣浵.爱日吟庐书画续录[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室..历代书画录辑刊:第12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483. 3
[清]杨恩寿.眼福编:二集卷十五[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1:1485-1496. 4
[清]李佐贤.书画鉴影[M]∥徐蜀.国家图书馆藏古籍艺术类:8.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389. 5
台北故宫博物院. 6
[清]朱彭.南宋古迹考:卷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5:33. 7
[清]罗以智.新门散记[M].光绪中钱塘丁氏嘉惠堂刊本:1. 8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9
曾鲸(1568—1650),字波臣,福建道兴化府莆田县人。职业画家,“波臣派”的创始人。其有记载的活动范围是浙江杭州、宁波、余姚,松江及江苏南京一带。 10
[清]张遂辰.湖上编[M]∥四库未收书辑刊编纂委员会.四库未收书辑刊:七辑:二十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288.
18
秀,方外之踪,一经传写,妍媸惟肖,然对面时精心体会,人我都忘。每图一像,烘染数十层,必匠心而后止。其独步艺林,倾动遐迩,非偶然也。年八十三终。”
1
曾鲸在1622年中秋为蓝瑛的朋友张遂辰画像,亦同蓝、张二人在西湖画舫上观荷
花。曾鲸一派以写人像见长,蓝瑛以写山水树石见长,他们之间的合作长久而频繁。有时同被征请作图,有时是蓝瑛为波臣派画家的人像补景。
入清之后,曾鲸生活在金陵,但他的得意门生谢彬居钱塘。谢彬(1601-1681),初名份,字文侯,号仙臞。原籍浙江道绍兴府上虞东村,随父亲游学至杭州府,定居于钱塘县。少年时从曾鲸游,得写真方法,写照人物面目传神。《图绘宝鉴续纂》称谢彬“善写小像,一经彼笔,世无俗面,至于数人合幅,或举家全庆,神清浃洽,眉目照映,海内称首望也。”2谢彬兼画花鸟,山水学吴镇笔法而能于法度之中独创新意。笔墨苍莽,气势宏大,无论简淡、粗豪之作皆有可观。
谢彬青年时代已开始与蓝瑛合作,如为商人汪汝谦绘肖像、合作《擫篴图》《杨云友林天素两女士小影》等,均由谢彬写像,蓝瑛补景。明末清初画家往往把像主置于山水林泉之间,显出文人特有的品味与喜好,因画家各有所长,人物和背景须由不同画家合作完成。1648年,蓝瑛为谢彬《悔道人小像》3补景,题“何实老辞宗文章世家、烟霞外史,社中谢文侯为写照,属余补图,遂并题请正。结跏道服染云霞,袖拂天香属大家,乐水乐山从所适,笑看红叶杏林华。戊子中秋蓝瑛。”画上像主自题诗“十五年前石上身,荣枯幻质孰云真。即今自见疑非我,何况当年未见人。庚子(1660)秋四十一岁悔道人人自题于江州榷署。”此画由众多名士题跋,如胡兆龙4、韦鲸、陈焯5、周茂源6、胡奏肤、文德翼7等,明末清初,文人士夫为画像题跋的风气盛行,此画为一例。癸巳(1653)八月,谢彬作《朱葵石像》8(朱葵石即朱茂时),由谢彬写像,项圣谟9补图;同年,蓝瑛也在朱茂时的“鹤洲草堂” 1
[清]姜绍书.无声诗史:卷四[M]∥续修四库全书:106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540
23
[明]蓝瑛,[清]谢彬.图绘宝鉴续纂[M]∥于安澜.画史丛书: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903. [清]陆心源.穰梨馆过眼录[M]∥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108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41. 4
胡兆龙(1627-1663),字子衮,号宛委。河北道顺天府人,原籍浙江道绍兴府山阴。顺治三年(1646)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书摹晋人,有《息游堂诗集》。 5
陈焯,字英之,一作映之,号无轩。浙江道湖州府乌程(今湖州)人。官镇海训导。工书法,擅长山水画。著有《湘管斋寓赏》、《湘管斋诗稿》、《清源杂志》等.为神宗骞、翁方纲友人。 6
周茂源(1631--1672),字宿来,号釜山。江南东道松江府华亭人。“燕台七子”之一。顺治六年(1649)进士,历官刑部郎,康熙元年(1661)左迁归。有《鹤静堂集》。为诸生时,入几社,友夏允彝、陈子龙、李雯。 7
文德翼,九江人。复社成员。崇祯七年(1634)进士,授嘉兴推宫,入清隐居山中.著述甚丰,人品清逸而学问未能精邃。著有《雅似堂文集》十卷。 8
故宫博物院藏。 9
项圣谟(1597-1658),初字逸,后字孔彰,号易庵,别号子璋、子毗、胥山樵、烟波钓徒、狂吟客、鸳湖钓叟等,浙江道嘉兴府秀水县(今浙江嘉兴)人。著名书画收藏家项元汴之孙。入清不仕,卖画为生。擅画山水、树石、屋宇、花卉、人物,设色明丽,颇有思致.今有《芦雁图》《桃花》等,亦善诗文,著有《朗云堂集》。
19
绘制《山水扇面》1,可知画家有时会被征请绘制不同题材的画作。1656年,谢彬等作人像,蓝瑛补石,墨竹名手诸昇补竹。此画汇集三位名家的笔墨,堪称巨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初,数量众多的遗民集于杭州、绍兴等地卖画,画家之间合作十分常见。蓝瑛与谢彬等人的合作迎合了人们的审美趣味,得到他们的肯定。
蓝瑛与谢彬最重要的合作是纂辑画史《图绘宝鉴续纂》。此书共8卷,以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5卷)及明人毛大伦增补明代部分(1卷)为基础,续编至清初2,有不同版本传世。通行的借绿草堂版卷首署名为:“山阴冯仙湜沚鉴鉴阅,钱塘蓝瑛田叔、武林谢彬文侯纂辑,仁和戴有年校订。”《续纂》辑录644名画家的小传,包括画家的姓名、字号、籍贯、师承等项,偶尔摘录题画诗句。尽管美术史家对《图绘宝鉴续纂》历来褒贬不一,但它对明末清初浙江及其周围地区的画家的基本情况都有涉及,因而常被其他画史征引。
曾鲸门生徐易工于写真,亦与蓝瑛往来。徐易,字象九,一字象先。浙江道绍兴府山阴县人。《图绘宝鉴续纂》称其“善山水花卉,笔墨古秀,敷色雅淡,至于传写大像,犹为艺冠,衣纹身法,大雅不群也。子炎,字公灿,能绍之。”3 徐易是浙地比较活跃的波臣派画家之一,擅长人物面部写真,长于人物画的陈洪绶亦与之合作。如《楼月德像》4《授经图》5都是由徐易传写,陈洪绶补衣冠。1655年,徐易至杭州府钱塘县横桥城曲茅堂拜访蓝瑛,当时径山照堂了一禅师的门人与蓝瑛共仿黄公望《天池石壁》,“徐象九(徐易)、冯子鉴谭附志。”6了一禅师是福建道承天府明州人,驻锡于浙江道杭州府临安县径山寺(今杭州城西北50公里处)。径山在佛教界享有盛名,创建于唐代的“径山寺”与杭州的灵隐寺、净慈寺、宁波的天童寺、育王寺,并称为“禅院五山”,是中国官寺制度中最高的寺院。蓝瑛晚号“石头陀”,与方外人士频繁来往。由于径山寺与城曲茅堂相隔不远,僧人们可以到蓝瑛居所向其请教画法。
徐泰人物学曾鲸一路,与蓝瑛有合作。徐泰,字阶平,号枳园。浙江道杭州府钱塘县人。善画山水人物,“写照得之世授,故尤神妙。其子大珩,字声昭,为钱塘诸生,笔墨亦能肖之。”7徐泰与蓝瑛属同社画友,1657年二人合作纸本设色《邵弥小像》,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徐泰与邵弥俱自称僧,且善画,可能交流过佛 1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画无年款,台湾学者经鉴定,认为蓝瑛此画作于1653年。
今本3卷,是民国于安澜据借绿草堂本《图绘宝鉴续纂》删去夏文彦原著及毛大伦增补部分而成. 3
[明]蓝瑛,[清]谢彬.图绘宝鉴续纂[M]∥于安澜.画史丛书: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902. 4
浙江省博物馆藏。 5
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藏,1638年作. 6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澄观山水图册十二开》跋。 7
[明]蓝瑛,[清]谢彬.图绘宝鉴续纂[M]∥于安澜.画史丛书: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920.
20
理或切磋过画技。此幅小像实属纪念画,绘制时邵弥1已故去15年。邵弥是明末文人画家之一,其性高洁,吴伟业赞为“画中九友”之一,与董其昌、杨文骢、程嘉燧等并称。此画人物面容清癯、神态生动,属波臣派画法,由蓝瑛补景。
1659年新夏,蓝瑛与徐泰合绘《浴研图》,现存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卷上有蓝瑛行书题记:“僧孺嗜研成癖,自儒而僧,不易之性。向得尼山、紫端,随之云水,近得绿端,宋马和之所遗者,索正于余,随索作三生石勒之上,颜曰:贞吉研。社中徐阶平为之画浴研图,余复为补蕉石,愿僧孺生生与斯研斯人团圆头作净业缘。”署款:“己亥新夏七十又五石头陀蓝瑛记。”从题跋可知此画为徐泰绘人物、桌几,蓝瑛绘蕉石。此图笔法严谨,线条流畅,人物简淡安然,气质高古,蓝瑛所绘蕉石与之相得益彰。“僧孺”即虞淳贞,钱塘人,礼部员外郎虞淳熙2之弟,清初兄弟二人隐居于钱塘南峰下。虞淳贞是徐泰佛友,二人同属秋江社成员,笃爱收藏,曾收沈周《长松图》,向蓝瑛之友张遂辰索题画诗3。虞淳贞由儒入释,为净土宗弟子,但好绮语,不受清规拘勒,其佛友袁宏道赞曰“近日雷峰下,有虞僧孺,亦无妻室,殆是孤山后身。所著溪上落花诗,虽不知于和靖如何,然一夜得百五十首,可谓迅捷之极。至于食淡参禅,则又加孤山一等矣,何代无奇人哉!”4虞淳贞收藏多方宝砚,又获马和之的“绿端”砚,请蓝瑛鉴定,并要求在砚上刻“三生石”,也许觉得如此风雅之事值得纪念,并请蓝瑛、徐泰以图纪之。
绍兴画家陈洪绶与以上松江派、波臣派以及浙地画家均有往来,他与蓝瑛也非泛泛之交。陈洪绶(1598—1652),字章侯,号老莲,浙江道绍兴府诸暨枫桥(今枫桥镇陈家村)人。《图绘宝鉴续纂》给予陈洪绶很高的评价:“明经不仕,天资颖异,博学好饮,豪迈不羁,大有晋人风味。能书善画,花鸟人物,无不精妙,中年遂成一家。奇思巧构,变幻合宜,人所不能到也。诗文醉后立成,书画兴到急就,名盛一时,学者颇众,迄今得其稿,纷纷混世,彼艺之妙,盖可知矣。”5陈洪绶出身世家,祖父陈性学(1546—1613)万历时任陕西布政使,父亲陈于朝(1573—1606)隐居不仕。陈于朝与山阴张尔葆结为亲家,陈洪绶自幼随岳父学画。陈氏家族庋藏丰富,先人曾建有“日新楼”“宝书楼”以藏书,陈于朝曾读书苎萝山西竺庵。陈洪绶建 1
6
邵弥(约1592-1642),字僧弥、瓜畴、弥远,号青门隐人、灌园叟、瓜畴老人等,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书画家、鉴藏家。 2
虞淳熙(1553-1621),字长孺,浙江钱塘人。曾任兵部职方事、礼部员外郎等职,曾隐居于回峰。著有《虞德园集》《孝经集灵》。 3
[清]张遂辰.湖上编:沈石田长松图为虞僧孺题[M]∥四库未收书辑刊编纂委员会.四库未收书辑刊(七辑):二十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288. 4
[明]袁宏道袁宏道集笺校:上[M].钱伯诚,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427. 5
[明]蓝瑛,[清]谢彬.图绘宝鉴续纂[M]∥于安澜.画史丛书: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874. 6
[明]陈于朝.苧萝山稿:卷四:与张葆生亲家[M].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越郡陈氏刻本:57a-58a.
21
“七章庵”收藏古籍、字画和族中先辈的著述,俞樾称“七章庵陈氏藏书,遂为越中冠”。蓝瑛与陈家的交往从陈洪绶父辈就开始了。据记载,1606年,陈于朝去世,蓝瑛为作挽诗:“挽饮冰先生:先生才情宣朗,道义葩奇,适当不惑之年,遂有骑箕之往。瑛恭后尘,讦好佳嗣,感念先哲,爰赋拂歌,期结他生之缘,未知先生含笑於地下否。”1可见,蓝瑛22岁之前已结识陈洪绶之父。
1607年,陈洪绶至杭州,向蓝瑛、孙杕学画,蓝瑛道:“使斯人画成,道子、子昂均当北面,吾辈尚敢措一笔乎!”2 对陈洪绶画技极为赞赏。陈洪绶好友毛先舒记录这段学画经历时说“初法傅染时,钱塘蓝瑛工写生,莲请瑛法傅染,已而轻瑛;瑛亦自以不逮莲,终其身不写生,曰:‘此天授也!’”3明人喜互相标榜,故作惊人之语,未可全信,聊供参考4。陈洪绶向蓝瑛请教画法时,蓝瑛才23岁,当时已小有名气。
1615年,陈洪绶母亲去世,蓝瑛与孙杕作悼词:“万历岁在乙卯四月朔,通家眷晚生蓝瑛孙秋(即孙杕)谨以清酌庶羞之仪,致祭于陈老伯母王太君之灵??”
5
可见 陈洪绶与蓝瑛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关系。《柳亭诗话》亦载“田叔尝游吾越,与
陈章侯善,每独行禹庙写古,□反归吾越,竞传其画。”6陈洪绶常往返于杭州 、萧山、山阴间,50岁以后,重寓绍兴、杭州,卖画度日。二人有共同的画友,如祁豸佳、葛征奇、徐易、谢彬、李畹生等人,也都有画作上款为“锦城(社)兄”。陈洪绶曾列名蕺山弟子7,他的同学沈中柱、毛稚黄等也都与蓝瑛往来。蓝、陈二人多次互通书信,如陈洪绶有《寄蓝田叔》五首。有邀请蓝瑛前来自家小园听梧桐秋雨:“小园近日可邀君,手种梧桐已拂云。半亩清阴吾所欲,一窗秋雨待君分。”8问候蓝瑛病情:“闻君奇疾近来平,好友惭无馈药情。此后当来修旧好,肯将薄道负平生。”“问病灵峰学道宜,也须莲老一商之。可怜染着声歌业,醉石缠头写柳枝。”9评论绘画:“吾画何求拙与工,君言不让古人风。自思却自文章发,不在临摹金碧中。”
10
向蓝瑛乞画:“乩山霞蔚画家师,谱入蓝田粉本宜。乞与数峰悬小阁,不劳门外去
12
[明]陈于朝.苎萝山稿:挽诗[M].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越郡陈氏刻本:2a--3a.
[清]孟远.陈洪绶传,引自陈传席.陈洪绶全集:第四册[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180. 3
[清]张潮.虞初新志[M]王根林,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60. 4
蓝瑛有《梅花仕女》扇面(上海博物馆藏)《大士图》《拐仙图》(《书画所见录》载)。 5
[明]陈于朝.苎萝山稿:奠章.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越郡陈氏刻本:13b-14b. 6
[清]宋长白.柳亭诗话[M]∥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170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03. 7
1615年刘宗周在绍兴朱氏解吟轩讲学,陈洪绶师事之。著录于陈传席.陈洪绶全集:卷四[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180. 8
[明]陈洪绶.宝纶堂集:卷九[M]//陈传席.陈洪绶全集:第四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86. 9
[明]陈洪绶.宝纶堂集:卷九[M]//陈传席.陈洪绶全集:第四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94. 10
[明]陈洪绶.宝纶堂集:卷九[M]//陈传席.陈洪绶全集:第四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100.
22
寻诗。”1蓝瑛应有回信,如今不存,可能已经随着著述散佚了。
蓝瑛对陈洪绶的画风有一定影响,劳继雄认为陈氏学习蓝瑛又青出于蓝,可称高格:“陈洪绶的山水,远师王蒙,近法蓝瑛,取王蒙之苍润,去蓝瑛之媚俗,融合贯通,气格醇厚拙朴。”2蓝瑛、陈洪绶、诸昇俱为《西厢记》提供过版画图稿。如山阴李氏延阁《徐文长先生批评北西厢》附图有署名为蓝瑛的月光版山水图3;陈洪绶所画莺莺像后,有诸昇所画伤离图、竹图(《中国版画史图录》)。因坊间冒名刻版者甚多,图稿的真伪仍需考证。吴、越、闽、蜀为全国刻书中心,蓝瑛曾为书籍供稿(如《名山胜概记》),方志中也收录蓝瑛画稿作为插图,如《春江细浪图》。为庆祝清圣祖玄烨60寿辰刊刻的《万寿盛典初集》录蓝瑛《千峰雪霁图》4等。画友同为书坊提供画稿,在当时应属寻常。
陈洪绶第四子陈字与蓝瑛也有合作。陈字(1634—?),字无名,人称“小莲”,太学生。“才情有晋人风味,笔墨脱作家习气,人物花鸟,迥别寻常。”5《选学斋书画寓目续编》收录《陈小莲蓝田叔合绘仕女屏》6,详细介绍了二人合作的屏风,宗彝认为“此件为两名家合笔,且壮丽无双、妍雅绝伦”:
绢本,十二幅,长五尺阔尺有寸五(首尾二幅略窄),设色古艳、布景环玮,小莲画仕女,田叔补树石,诸景可称钜制。人物高一尺二三寸,敷粉皆用三白法,远宗文矩、近法六如,其衣褶冠服与余旧藏之唐伯虎孟蜀宫伎图无异。其布景则或作寒梅二株,二女池上玩花,一侍女捧盂随之;或作一宫装人立案前吮笔构思,屋中陈重屏短榻;或作玲珑湖石前一朱衣人坐而击磬,二侍女持扇作相语状;或作树下二乐伎吹箫拨阮,一夫人隐几审音;或作院中(木廖)木交阴,峭石壁立,中立宫装茜衣者,一侍女抱宫扇遮之,又一女手玩梧叶随行;或作蕉阴下二宫人对坐,一乐伎背坐品笛;或作屏间二女对弈,一女坐而旁观,一垂髫女奴旁立,亦室内景;或作梅花下一女石几抚琴,落英满地,一垂髫女子携红披风侍立;或作一高髻女郎于竹下据石把卷,作翘首状,一侍婢捧纨扇旁立;或作湖石耸秀,一夫人临池据椅,支颐而坐,似与携笛侍女作问答状;或作双桐交荫,石阑绕之,前有作坠马髻女子抚石盘桓,旁有侍女;末幅作双美共案作画,有商榷意,前后秀石对峙。田叔款即题于湖石上,云“蜨道人蓝瑛补石于西溪菉竹园中”,小莲款书于下方边际:“癸未 12
[明]陈洪绶.宝纶堂集:卷九[M]//陈传席.陈洪绶全集:第四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103. 劳继雄.鉴画随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3. 3
周亮.明清戏曲版画[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0:159. 4
[清]王掞,[清]王原祁,[清]王奕清.万寿盛典初集[M]∥[清]纪昀,[清]永瑢.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六五四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08:74. 5
[明]蓝瑛,[清]谢彬.图绘宝鉴续纂[M]∥于安澜.画史丛书: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905. 6
宗彝.选学斋书画寓目续[M]∥王燕来.历代书画录续:12.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626.
23
秋暮法周昉笔。小莲陈字。”皆盖用名号二印。
陈字的人物画与陈洪绶一脉相承,其山水、花鸟画笔法也受到蓝瑛、孙杕等前辈的影响。
蓝瑛与曹振为书画社友,友谊颇为深厚。曹振,一作曹拯,初名玉,字二白、叔周,号玉岑山樵。浙江道杭州府人。曹曦1之弟,曹有光之父。曹振爱好音乐和饮酒,曾壮游京邸,得到名公巨卿的珍赏,他的画多属于文人游戏笔墨之作。《图绘宝鉴续纂》称其“颖悟非常,无师能画,摹古落笔,好参玄妙。因而山水人物,仕女花鸟,无不精到,第笔端似觉过拙耳。”2曹振存世真迹不多,仿蓝瑛的痕迹很重,如广东博物馆藏《山水图册(六开)》,作于1653年秋,上款“修之词兄”,属于蓝瑛的画风。曹振跋蓝瑛《仿黄公望山水卷》:“阅田老笔如春蚕吐丝,亹亹不尽,邱壑中自具一种别致,直参子久奥处来,记龆年与之结社时,今各皤然,时移物换□(损一字)此作不能多得,宜珍重之。”3曹振对于仿黄公望的笔法用“春蚕吐丝”来形容显然不恰当,他大概并不精于绘画,对历代画风的了解亦有限。
曹振之子曹有光,字子夜,又字西畸,号西泠畸士、无聊主人等。江南东道苏州府吴县人。清康熙三年(1664)进士。知山西壶关县。后内擢不赴。曾作乾隆《绩溪县志序》。“善书能画,笔墨秀雅,丘壑淡宕,又花卉草虫,敷染恬洁,首推焉。善画山水及供石,妙可知矣。”4曹有光与当时杭州的多数画家一样,山水师蓝瑛,花鸟师孙杕,他们对历代画家风格的理解也带有蓝、孙二人改造过的迹象。蓝瑛存世作品留有曹有光的题跋,依然对其摹古手法一再称赏。《杂画册》5(或称《树石册》)上有曹有光1636年题跋;曹有光跋蓝瑛《宁戚饭牛图》6“深得摹咸熙流韵之妙。”1646年夏,曹有光跋蓝瑛《仿黄公望山水卷》:“余尝闻子久画,世不多见,即有得其片楮者,亦未见其所长,尚以为至宝。今观田叔先生此卷,直吐子久胸中逸气,姿慧不凡,故落笔秀劲,脱尽画家陋习,深入古人之堂奥也。董太史云:‘子久画法,得虞山与天池山便可为师矣’,曩岁游山阴,访朱氏樵风,出所藏子久,有老铁题云:千山万山青入空,大树小树如游龙。井西道人出神去,飞过蓬莱第一峰。余味此诗,恍然值田叔前身矣。”曹有光与蓝瑛之友孙杕也有合作画册,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曹氏父子不是职业画家,他们热衷绘画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1
曹曦:生卒未详,明代画家,号罗浮,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寓居武林(今杭州)。工画山水、人物, 风格近似周臣,有院体风。 2
[明]蓝瑛,[清]谢彬.图绘宝鉴续纂[M]∥于安澜.画史丛书: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875. 3
[清]杨恩寿.眼福编:二:卷十五[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1:1485-1496. 4
[明]蓝瑛,[清]谢彬.图绘宝鉴续纂[M]∥于安澜.画史丛书: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899. 5
上海文物商店藏。 6
上海博物馆藏。
24
蓝瑛与钱塘的画家的画作往往被合装成册或长卷,如名噪西泠的章谷父子与蓝瑛有合作山水册传世。章谷,字言在,号古愚。浙江道杭州府仁和县人,居钱塘县。“善画山水,无师之学,非宋非元,自成一格。”1长子章采,字子真,“能绍父艺,别具体肥。”2次子章声,字子鹤,“善花卉,钩染得法,设色鲜美,山水工细。”3蓝瑛与章家父子合作《山水十开》,现藏于天津市艺术馆,蓝瑛署“乙未(1655)春日”,章采署“乙未春五月”“乙未王月”,章声署“甲午(1654)仲冬”,作画时间相差不远。此册中还有蓝瑛弟子陈衡的仿古作。章氏与武林派子弟亦有合装画作传世,如耶鲁大学美术馆藏《四季山水图册合装轴》,是章谷与刘度、俞时笃、陈衡画作的合装,后三位皆为蓝瑛门人。此轴中章谷画于1654年仲夏,陈衡画于1661年仲春,另两幅无年款,画风彼此相近。章声1691年作绢本设色《携琴访友图轴》,现藏于杭州市西泠印社,风格为蓝瑛一派。
蓝孟为蓝瑛之子,曾随其北游进行书画交易,亦有合作画卷存世。1651年,蓝孟随父寓居嘉兴,父子合作山水馈赠文人余怀4。蓝孟,生卒年不详。字次公、亦舆,又字鸾。明末清初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诸生。武林派画家。“善画山水,摹仿宋元,无不精妙。运笔虽不遒劲,而丘壑松脆,如冰梨雪藕,见之唇吻俱爽,故学云林家数,更云入室。”5作品有《梅花书屋》《秋山觅句》《洞天春霭》等。
蓝孟为钱塘庠生,早年以读书为主。上海博物馆藏蓝孟《山水八开》,作于癸未(1643)小春,自题“读书钵池庵山窗,闲寐漫奥,涂抹此册。”钵池庵在钱塘城外的凤凰山龙井寺右,蓝瑛与庵中一泓禅师交好,这一年还在庵中的朗轩接待来访的陶履卓等人。考生在寺观幽静的环境中读书备考在当时很常见,蓝孟在此地读书应是为了参加科举考试,由画面看来,当时蓝孟画技尚显生拙,也许蓝瑛打算让儿子走科举的道路,对画技没有过高的要求,毕竟对于当时一般人而言,通过科甲步入仕途具有相当吸引力。1644年七夕,蓝孟读书于涵云阁,作《仿倪瓒山水图》
6
,风格与蓝瑛相似。
早在1642年,马士英已赞叹蓝瑛“所藏法书名画,得未曾有”,那时蓝瑛已经
从事书画收藏并形成规模。后遭逢国难,兵匪横行无忌,蓝瑛遭到打劫,珍藏的倪瓒画也散失了一卷7。蓝孟可能跟着父亲过了一段逃难的日子,后正式随父亲学画。 12
[明]蓝瑛,[清]谢彬.图绘宝鉴续纂[M]∥于安澜.画史丛书: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896. 同上。 3
同上。 4
[清]余怀.余怀全集[M].李金堂,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385. 5
[明]蓝瑛,[清]谢彬.图绘宝鉴续纂[M]∥于安澜.画史丛书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901. 6
石家庄文物管理所藏。 7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仿古山水写生册》。
25
1
他对历代画家画风演变的知识大部分应来自于蓝瑛,如《(仿李成)溪山秋意图》跋
“营丘学于王右丞故,自变法又超师门”,和蓝瑛的看法如出一辙。
蓝孟多次到达西北地区进行书画交易活动。明万历年间,内府许多名画法帖散落民间,蓝瑛收集装裱带到燕地,王公贵族如获珍宝,与之结交2。也许蓝孟早年随同父亲到过西北,后来蓝瑛年迈,为免舟车劳顿,书画交易就完全交给蓝孟了。蓝孟大部分画作在燕地和秦地完成,如山东省青岛市博物馆藏《仿曹云西山水》、上海博物馆藏《仿古山水》,文献中所记《蓝次公山水》3、《国朝蓝次公探梅图》4、《蓝次公春山唱和图巨轴》5等,皆作于“燕山客舍”“长安”等地。
跟蓝瑛相比,蓝孟的画作少些霸悍,增添了疏秀之气,受到时人欢迎,“闻其名者,或袖金钱,或怀铜素,惟得片纸寸墨为重。”6父子之间感情深厚,《西村十记》载沈周《冷泉图》为灵隐寺旧物,被蓝孟购得为父亲祝寿7。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十八家合作)花卉图卷》中有蓝瑛父子二人作品。
冯仙湜是蓝瑛得意门生,他鉴阅蓝瑛、谢彬纂辑的《图绘宝鉴续纂》,据黄涌泉考证,也是他将此书付刻。冯仙湜生卒年不详,原名仙,又名湜,字沚鉴,号过登、耶溪墨侠,浙江道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扛绍兴人)。清初画家。《国朝画征录》谓其“山水法宗郭熙,轻淡细秀,殊有雅致。”8明朝灭亡后,冯仙湜弃举子业,拜蓝瑛为师,在杭州西溪石人坞蓝氏小筑中请业问艺,专攻山水,兼习画史、画论。曾共登杭州金竹岭赏钱塘雪景,出游嘉兴、绍兴、宁波等地。顺治十五年(1658),冯仙湜到杭州横河桥畔城曲茅堂拜别老师,与潘文水北上。康熙六年(1667)召入南薰殿。他在北京营建借绿草堂,刻印《图绘宝鉴续纂》9。 参与《图绘宝鉴》校勘续纂的还有张振岳,他修正了元代夏文彦五卷本《图绘宝鉴》中的讹误。在张振岳考证古人、蓝瑛辑纂近人的过程中,两人经常交流合作。张振岳,字崧高。浙江道绍兴府萧山县人。工诗,善书画。书工小楷,法二王。蓝瑛称其画“晴岚绝涧,深谷危岩,苇村桃洞,柳岸渔溪,皆词人难状之景,气运绝佳。”《萧山县志稿》载他在“顺治中隐居,与蓝瑛为友??振岳多见前朝名画,订正元夏文彦《图绘宝鉴》五卷,世称 12
上海博物馆藏。
[清]魏原,[清]裘琏.康熙钱塘县志:卷二十六[M].刻本.1718(清康熙57年):12. 3
[清]陶梁.红豆树馆书画记:卷六[M]∥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108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28. 4
[清]陶梁.红豆树馆书画记:卷八[M]∥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108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22. 5
[清]李佐贤.书画鉴影:卷二十四[M]∥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108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62. 6
[清]王岱.了庵诗文集:卷七[M]∥王钟翰.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91.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559. 7
[清]厉鹗.增修云林寺志:卷六[M].魏得良,校.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167.
8
[清]张庚.国朝画征录卷中[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73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585
9
黄涌泉.吴宏、冯仙湜等八家合作《冈陵祝寿图》轴试析[J].东南文化,1989(1-6):159-162.
26
善本。”1
蓝瑛与同乡姜师周彼此友善,曾经各备数丈长绢,约定只画孤树,不用竹石陪衬。姜师周画梧桐树,“落笔数叶,便得秋风晨露之致。”2姜师周,字周臣,号花酒头陀。浙江道杭州府钱塘县人。师从关思,山水学宋旭,有沈周遗意,“下笔老健,阴晴浓淡、烟云缥缈,又善牡丹,钩勒设色俱佳。”3因儿子真源为清朝官吏,封御史。据《浙江通志》记载,姜师周并非以画为业,其人脱略形骸,性嗜酒,喝酒缺钱时急忙作一两幅,找到装裱工郭华阳卖画以偿酒债4。当时画家将画作寄存在装裱店待售是一种常见的卖画方式,蓝瑛画作中有不少是作为商品而绘制的,通过市场流向民间。《画史会要》称其“鬻画自给,未免为当世所轻”5,也可证明这一点。
第三节 与扬州、金陵画家的合作
在十六世纪后期的扬州交通发达、经济文化繁荣,“广陵为天下人士之大逆旅,凡怀才抱艺者,莫不寓居广陵,盖如百工之居肆焉。”应天府与扬州府毗邻,1642年朝廷以顺天府为京师,应天府作为留都,士官、商贾、诗人、艺术家云集。钱谦益这样描绘当时留都盛景:“海内承平,陪京佳丽,仕宦者夸为仙都,游谭者指为乐土??江山妍淑,士女清华,才俊翕集,风流弘长。”6金陵在应天府境内,主体为上元、江宁二县,是江南的商业文化中心之一。明代张翰《松窗梦语》曰:“沿大江而下,为金陵,乃圣祖开基之地。北跨中原,瓜连数省,五方辐辏,万国灌输。三服之官,内给尚方,衣履天下,南北商贾争赴。”7侨居此地的画家数量众多,且绘画水平普遍高于本土画家,他们为金陵画坛注入了新的活力。蓝瑛居金陵时结识流寓了此地的杨文骢、杨补、马士英等人,这些人在文人画领域有突出的表现,加之在士人中享有盛名,足以引领江左风流。
扬州府是蓝瑛经常造访的地方,从现存真迹看,1622年他就已经在淮扬盐商张 1
(民国)萧山县志稿[M]∥国家图书馆.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华东卷·下:第七十一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285. 2
同上. 3
[清]嵇曾筠,沈翼机.(雍正)浙江通志[M]∥[清]纪昀,[清]永瑢.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五二四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08:348. 4
[清]嵇曾筠,沈翼机.(雍正)浙江通志[M]∥[清]纪昀,[清]永瑢等.[清]纪昀,[清]永瑢.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五二四.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08:348. 5
[明]朱谋垔.画史会要[M]∥[清]纪昀,[清]永瑢.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一六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08:553. 6
[明]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M]∥方志远.明代城市与市民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5:81. 7
[明]张翰.松窗梦语:卷四,转引自 胡凡,巴新生,主编. 中国古代史研读要览[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1990:382.
27
氏的扪素轩留画了1。1641年和1642年居于扬州府,陆续在栗堂2、平山堂3、式燕堂4、朴庵5、延青阁6等地作画,流连于盛筵名胜之间,结交政客、文人、画家无数。
蓝瑛与扬州府画家唐志尹有合作卷册传世,现存《山水花鸟十一开》、《(十八家合作)花卉图卷》,分别藏于山东博物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合卷中的其他画家大都属吴派,有文嘉、李士达、黄昌言、钱谷、陈裸等,是由不同时期画家作品合裱而成,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盛行的画风和人们的审美趣味。唐志尹,字相五,一字聘三。淮扬道扬州府泰州(即海陵)县人。唐志契7之弟。唐志尹工花卉翎毛,得吕纪、王偕真传。《泰州志》载其“所居万竹园,冒襄、蓝瑛辈尝过之。康熙初年八十余。志契子曰昌,字希白,得志尹传,时称'三唐'。”8唐志契善山水,“精绘事,兴寄所讬,便赍粮游名山大川,经月坐卧其下,故画笔萧散清远,有元人风。著绘《绘事微言》。”9由此可见扬州画坛已服膺文人画理论。冒襄10为南方文人,在士大夫中享有盛誉,过境俊彦名流,咸往拜访,以至于“海内名流,南方多聚于水绘园(冒襄园林)。”11孔尚任为写《桃花扇》向冒襄请教前朝事迹,应也包括蓝瑛与其过从的往事。
《贞松老人遗稿丙集》中收录有杨文骢、蓝瑛二人合作画卷12。杨文骢是金陵画坛上较有名的画家之一,1631年拜董其昌为师,跻身于“画中九友”之列。杨文骢(1597—1646),字龙友,号山子、雪斋、阿龙、鹤巢,贵州道贵阳府(今属贵州)人。福王时官至右佥都御史,后为清兵所俘,被杀。
蓝瑛与杨文骢皆为董其昌、陈继儒门生,两人情谊较深。1634 杨文骢39岁,经谒选任华亭县教谕,此年中秋在松江府别业“鹤巢”中跋蓝瑛《仿黄公望山水》 :“余见一峰道人大卷三:在銮江者神淡而整,在武进者意远而约,在阳羡者天真流漫,所谓一草一木,栖神明者也,道人之画,亦因年而进,然不轻以与人,二卷皆清秘阁中物,独一卷无款识,不知落谁氏手,亦定,非恕先摇手闭目之人矣。今余 1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仿古册十开》。
《花鸟轴》,1635年作.《穰梨馆过眼录卷:卷三十二》录。 3
扬州市文物商店藏《仿古山水图册十开》、上海博物馆藏《仿古山水图册十二开》、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山水册》,1642年作。 4
《绿天清影图》,1641年作。《红豆树馆书画馆:卷四》录。 5
颜娟英.蓝瑛与复古绘画[M].台北:故宫博物院,1980:97. 6
上海博物馆藏《秋林观瀑图》(也称《秋林长桥图》或《东皋静思图》),1653年作。 7
唐志契(1579-1651),字敷五,又字玄生.画家,美术理论家.与弟唐志尹合称“二唐”,有《绘事微言》. 8
[清]汪鋆.扬州画苑录[M]∥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108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636. 9
同上。 10
冒襄(1611-1693),字辟疆,号巢民,一号朴庵,又号朴巢,淮扬道扬州府泰安县如皋人.文学家、复社名士。 11
侯文正.傅山传[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103. 12
[清]陈宗彝.平津馆鉴藏书画记[M]∥王燕来.历代书画录续:第十七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90.
28
见田叔先生所临大痴,亦已三变,用笔破墨大率与《富春山图》同一结构,观止矣。但不知谁为幼霞子收拾入清秘阁,令千古后作艳想也。崇祯戊申(1634年)中秋题于云间之鹤巢,吉州杨文骢。”1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山水花鸟图合册》也有杨文骢对题。
上海博物馆藏《煎茶图》蓝瑛自题“乙酉(1645)花朝放舟玄墓,同杨龙友、张吉友过杨无补山居,观梅止官禅舍,剪烛画黄鹤山樵《煎茶图》纪之。”玄墓与邓尉山相连,以梅花闻名,在苏州西南。杨无补即杨补,与杨文骢同为复社中人,在明末曾名动公卿。杨补(1598—1657),字无补,号古农,又号白补。原籍江南西道临江府清江县,后迁长洲(今江苏苏州)。工诗。壮游长安,长期寄寓金陵,明亡后隐居苏州邓尉山卖画。徐枋有记“崇祯初,礼部尚书董其昌、徵君陈继儒为一代风流之冠,而文相国震孟、姚宫詹学士希孟负天下重望,皆以诗文推许无补,而呼为小友。于是无补名重一时,倾动都下,馆阁诸公无不与之为友者,而与同里徐文靖公(徐汧)尤善云。”2陈继儒在《杨无补先生像赞》中说:“诗有诗派,画有画祖,谁识此中疾徐甘苦?缺者吾友杨补,读二酉书,持五丁斧。”3杨补画属文人画,“落笔似黄子久。好游虞山,谓子久粉本在是,坐卧不忍舍,揽取其烟峦雨岫,绿净翠煖,用以资为诗。”4蓝瑛作《煎茶图》时杨补已隐居苏州城外邓尉山,杨文骢驻守镇江,兵败退往苏州,便与蓝瑛一同来访旧友。杨补经常出游杭州,他的传世作品《吴山十景图》《天池石壁图》及《虎丘新录图》5,均以杭州景致命名,他入杭州府有可能会拜访旧友蓝瑛。复社名士邢昉61636年在金陵与杨补结社,1637年入杨文骢幕,一直追随左右。明清鼎革,杨文骢死,杨补隐居,邢昉以诗送蓝瑛归杭州:“相见南徐夜,桃花艳暮春。兵戈迥履迹,书信托门人。一别淹三岁,平惊过六旬。鹿门归去路,草色岳坟新。”“自抱云林癖,仍携名岳图。毫间出神品,世上见方壶。花落沿洄渚,莼生歌舞湖。愿投山静处,有径供樵苏。”7杨文骢与蓝瑛的交往亦常被后人提起,在历史演义小说《樵史演义》第四十回中提到南明覆灭,淅闽总督杨文骢出逃,将粮米装载于大船之上,由画社好友蓝瑛帮其运走。此说应比较接近事 12
8
[清]杨恩寿.眼福编:二集卷十五[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1:1485-1496. [明]杨炤.怀古堂诗选[M].黄曙辉,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03 3
[明]陈继儒.杨无补先生像赞,引自王安莉.杨补与《画禅室随笔》[J].文艺研究2013(3):118. 4
[明]陈继儒.杨无补先生像赞,引自王安莉.杨补与《画禅室随笔》[J].文艺研究2013(3):117. 5
现均藏南京博物院. 6
邢昉(1590~1653),字孟贞,一字石湖,高淳(今属江苏)人。明末诸生,复社名士,家贫,寄食四方。弃举子业,筑室石臼湖边,沽酒自给。入清不仕,以遗民终。 7
[明]邢昉.石臼集后集:卷三[M]∥王钟翰.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51.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254. 8
[清]陆应旸.樵史演义:第四十回.李宝生,校.[M]∥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上卷.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1:335.
29
实,在兵乱时,蓝瑛故友韩诗也曾寄望其帮助运出行李1。孔尚任《桃花扇》中也描写了两人互动的情节。除《樵史演义》《桃花扇》外,民国张鉴题蓝瑛画扇:“阿龙(杨文骢)战苦蒜山前,九友(画中九友)飘零感暮年”2。
杨文骢的姻亲马士英曾跋蓝瑛画。马士英(1591—1646) 字瑶草。贵州道贵阳府贵定县人。南明隆武政权尚书。能书画,尤善行书。周亮工谓其“罢凤督后侨寓白门,肆力为画,学北苑而能变以己意,颇有可观,陆冰修曰,瑶草书画声不减文董。”3与复社张溥、陈子龙等有交往4,跟复社的讨伐对象阮大铖关系尤为亲厚5。
崇祯十五年(1642),马士英因削职寓居金陵,原凤阳总督被逮捕治罪,四月,起马士英为兵部左侍郎兼佥都御使,总督淮扬道凤阳府、卢州府军务。时蓝瑛居扬州,马士英过访,观看蓝瑛所藏历代书画,并跋《仿黄公望山水》卷曰:“壬午(1642年)五月晤田叔先生于邗江上,观所藏法书名画,得未曾有,后出此卷,幽峭高出,盛夏生寒,余素服膺子久,今见此作,小巫气索矣。”6蓝瑛得此吹嘘,画名愈高。
清朝杨恩寿跋《明蓝田叔翠壑飞泉图》“田叔为杨龙友座上客,尝荐入马士英邸第,声光赫赫,阮大铖亦趋附之。顾虽党附奸人,尚能周旋文士,亦不见恶于清流。”7认为杨文骢与马士英是姻亲,便推荐蓝瑛入马士英府邸,阮大铖也与之结交。因现有史料较少,无法确考。不过阮大铖当时寓居金陵,虽然狼狈,也不寂寞,与众多名流和艺人唱和不休,祁彪佳、张岱、曾鲸等皆到访,并留下诗文。士宦与艺人的交往一般不受政治立场影响,当时蓝瑛画名已高,“阮大铖亦善作画”8,若有人推介,应有机会相识。
以上侧重于描述蓝瑛与画家互动中的合作环节。蓝瑛与江南各地的画家有着广泛而深入的交往,他们对蓝瑛画理念的形成、绘画技能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不同理念相互渗透、磨合,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绘画知识体系; 1
《红豆树馆书画记卷六》载《韩圣秋手札四通》:“昨有自山左来者,云近日声息少止,或不妨行李出途也。蓝田叔为弟故人,自当应命来。” 2
[清]张鉴.冬青馆集[M]∥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149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8. 3
[清]周亮工.周亮工全集:第五册[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167. 4
见杜登春《社事始末》“南中建国,贵阳马士英为娄东(指复社首领张溥)好友,一时拥戴窃柄,甚引重东林。”陈子龙《陈子龙自撰年谱》“贵阳(指马士英),先君同籍也,遇予亦厚。其人傥荡不羁,久历封疆。于门户之学,非素所深研也。” 5
阮大铖(1589-1646),字集之,号圆海、石巢。江南东道安庆府怀宁(安徽安庆)人。南明兵部尚书。诗文作家,戏曲作家。 6
[清]杨恩寿.眼福编:二集卷十五[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1:1485-1496. 7
[清]杨恩寿.眼福编:初集卷十二[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1:789.
8
[清]陶梁.红豆树馆书画记:卷八:明马瑶草《山水》[M]∥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108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2:410
30
交往中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也是蓝瑛个人发展的基本前提。
31
第二章 交往中的酬赠
酬赠是蓝瑛人际交往的重要环节之一。酬赠有“酬”与“赠”两层含义,包括交往应酬与赠送,偶尔涉及金钱或礼物的往来,但不同于与商品的等价交换。关于酬赠这种行为,一直存在“结构的”和“动机的”两种解释。人类学家强调它作用于社会关系的结构,从而促进社会整合;社会心理学家侧重于它作为个人建立关系的策略,因而更重视礼物作为个人之社会性投资的作用。酬赠的社会整合功能可以分为“表现性的“和“工具性”的两大类。前者可展现、维系和加强现存的社会关系,往往是制度化的、非功利性的;后者能够改变和创造新的社会关系,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和不稳定特点。
蓝瑛有大量画作是为酬赠所作,在不同场合赠予不同对象。蓝瑛交际网络具有复杂性和高度密集的特征,很难区分其酬赠的动机和类型。赠予官绅的作品可能带有工具性色彩,它被作为培养社会关系的手段,为交换利益或服务而存在。馈赠朋友的作品功利性淡化了,带有维系友情的意味,是对人情伦理的遵从。也有为济贫所作,几乎不带功利的色彩,它们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总的来说,个人利益的追求与道德责任的履行相互融合,建构了他的社会关系。笔者认为蓝瑛进行书画酬赠是一种建构自我的途径而不仅仅是与他人交换资源的策略。以下侧重描述蓝瑛酬赠的对象、形式以及方法。
第一节 与官绅交往中的酬赠
接受蓝瑛赠画的有江浙一带的地方官,也有北方官员(蓝瑛曾到北方进行书画交易),既有在职官员,也有赋闲在家的退职官员,此外是乡贤豪绅,他们是社会资源的支配者,在地方政治经济中具有较大影响力。这些人执意追求风雅,以求从繁杂的俗务中解脱。他们接受画家的赠画,确立自己的文化地位,并对艺术活动提供不同程度的赞助。当然,在这种“非对称性馈赠”(即受礼方不必回礼)中,赞助并不是必须的,也没有执行的标准。
崇祯六年(1633),工部尚书刘荣嗣衔命治河。刘荣嗣(1571—1638)字敬仲,号简斋,别号半舫,河北道广平府曲周县人。明代诗文作家、官员。“万历四十四
32
(1616)年进士,天启时以吏部侍郎总督河道。”1荣嗣以骆马湖运道溃淤,创挽河之议,起宿迁至徐州,别凿新河,分黄水注其中,以通漕运。 刘荣嗣原任职于山东、北京等地,很可能是他在江浙治理河道时,蓝瑛与之结识并馈赠画作。
蓝瑛送给刘荣嗣的扇面今存两幅,藏于上海博物馆。《长江飞雪图扇面》跋“法王摩诘长江飞雪卷。画上简斋刘大司农玄粲”;《仿大痴山水图扇面》上款“刘老尚书”。二扇皆是为刘荣嗣所作,画仿王维和黄公望,两人被认为是文人画家,这可作为当时士绅崇尚“南宗”画风的例证之一。蓝瑛的画绘制在金笺扇面上,这样的扇面在当时是一种风雅的礼品,它彰显了双方的艺术品味。利玛窦这样描写当时的社会风气:“上等人士使用的,一般是用光纸做的,上面装饰着图案,很美丽地描着金色,人们携带时或是打开或是合起。有时候扇上书写着一些格言或甚至整篇诗词。扇子作为友谊和尊敬的一种象征,是最常互相馈赠的礼物。”2
对于蓝瑛赠画,刘荣嗣在尺牍《答蓝田叔》中表示感谢:“久别正在悬想,道生来观所藏诸时贤画,无以逾仁兄者,益相注念。而使者至,为之一快,所惠诸珍种种妙绝,而尤以四扇为冠。若以扇作画,岂惟时贤,即古人拜下风矣。肃复不既。”
3
由信件内容可知,当时送画的“时贤”并非蓝瑛一位,蓝瑛所赠也不止“四扇”。
《塘栖志略》记蓝瑛“寓胡孝廉贞开园中”4,应是短期居住或定期前来绘画。
胡贞开,字循蜚,号瑟庵,又号皋鹤,别号耳空居士,浙江道杭州府仁和县人,一说湖州孤林人。崇祯二年(1629)举人,孝廉官司理,清初官湖广推官。《图绘宝鉴续纂》称其“书参苏米,性嗜画石,得南宫之法,故款题有本,家构米山堂,丘壑乃自布,颇妙。”5蓝瑛曾见米友仁《楚山清晓图》,临摹呈送胡氏6,胡氏为张挂此画而筑“米山堂”。《明遗民录》记胡贞开“凿宅之西北隅为池,卷池土而上。为冈,为嵁,为绝壑,为涧道,为小桥平坡。坡之脊。筑室三桁,转而入阁,阁旁复道,架小屋五椽,蜨叟蓝田叔,仿南宫父子云山一版,因颜曰‘米山堂’。”7米山堂壁上亦留有蓝瑛笔墨,钱塘人王晫8曾写《米山堂观蓝田叔画壁》1诗。胡贞开号称 1
[清]王赠芳,等修,[清]成瓘,等纂.(道光)济南府志:卷三十五[M]∥中国地方志集成:第二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125. 2
[意]利玛窦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26. 3
[明]刘荣嗣.简斋先生集 :文选卷二[M]∥四库禁毁书丛刊编纂委员会, 王钟翰.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46.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404 4
[清]何琪.塘栖志略{M]∥上海书店.丛书集成续编:第52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834. 5
[明]蓝瑛,[清]谢彬.图绘宝鉴续纂[M]∥于安澜.画史丛书: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890. 6
[清]宋长白.柳亭诗话[M]∥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170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03. 7
[清]孙静庵.明遗民录[M]∥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167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3. 8
王晫(1636-?)初名棐,号木庵,一号丹麓,自号松溪子,浙江道杭州府仁和县(今杭州)人。清初诸生,文学家。《清史列传·文苑传》称其“生平好宾客,客至典衣命酒。士大夫至武林者,多与纳交。当时名士宴集,未尝不在。”与胡贞开、蓝瑛、曹溶、谢彬、庄冏生、周亮工过往。
33
“隐居”,实因其子仕清,仍能保持名士的生活方式,书画乐舞娱宾以广交游。汪汝谦、钱士璋亦如此。明清之际社会权力重组,前朝世家大族特权不再,新崛起的力量不失时机地打压掠夺,因而许多家族没落了。清初这些人以高蹈的姿态隐居,但子弟们会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加强家族的竞争力。正如戴名世所说:“自明之亡,东南旧臣,多义不仕宦,而其家子弟,仍习举业,取科第,多不以为非。”2胡贞开文化水准和艺术鉴赏力较高,但向蓝瑛请习时抱有敬意,而蓝瑛也对自己的见识和画技十分自信,这从画作跋语可以看出。
胡氏湖墅别业3“米山堂”是名流荟萃的胜地,新朝显贵曹溶4曾在这里举办“米山堂之集”,宴请绅士乡贤,集会上不乏优伶画工。曹溶是清初著名鉴藏家之一,且热衷收藏,未知他是否曾在此地延请当地书画交易人、物色书画珍品。蓝瑛常到米山堂作画,辽宁博物馆藏《云壑高秋图轴》、重庆市博物馆藏《湖石图卷》就是在米山堂中所绘5。上海文物商店藏纸本设色《杂画册》(或称《树石图册》),亦有胡贞开等人对题。蓝瑛对画石颇有心得,认为“唐宋元画家各有画石流世”6,此画用不同家法拟之。与当时文人士夫一样,胡贞开喜画石,王晫《与胡循蜚使君》称赞胡氏画石“信笔镂划,极尽天神之巧”7,蓝瑛画石,既受当时风气影响,也投合胡氏所好,更可与其切磋技艺。这些树石杂画具有文人画格调,其沉厚的笔墨又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底。如单国强所说:“蓝瑛的画风丰富而多变,特别是花鸟、竹石等题材的绘画,颇具遒雅的风致,与其山水画相比别有一番韵味。”8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山水册六开》,是蓝瑛1642年春客居金陵时所作,上款“二酉社翁”;同年作《山水册十二开》9,其一跋“曹云西之意似二酉先生社翁正”,应是为扬州司马张尔葆10所作。张尔葆书画与李流芳、董其昌齐名,徐沁《明画录》 称其“赏鉴博雅,工花卉折枝、兰竹草虫、水墨浅色,各臻妙境,兼善山水。” 12
陈文新,赵伯陶.中国文学年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134.
[清]戴名世.南山集[M]∥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141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
[清]魏标.湖墅杂诗[M]∥上海书店.丛书集成续编:第52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861. 4
曹溶(1613-1685年),字洁躬,号秋岳、金陀老圃。明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官御史。文学家,鉴藏家.明亡仕清,为河南道御史,任顺天学政。曹溶热衷戏剧和收藏,曾过往米山堂,有《摸鱼儿》词“吴茵次招集米山堂”,“又集米山堂观剧”。 5
《云壑高秋图轴》是为画友张翀所作,当时张翀很可能也在米山堂。《湖石图卷》跋“蜨叟蓝瑛画于米山堂”。 6
北京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藏《奇石图八开》,1656年作. 7
[清]王晫.霞举堂集[M].刻本.清康熙:16. 8
王朝闻,杨新,单国强.中国美术史:9[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84. 9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10
张尔葆(1575—1645),名联芳,字葆生,号二酉,浙江道绍兴府山阴县(今绍兴)人。张元忭孙、广西参议张汝霖次子、文学家张岱的二叔。授翰林院修撰,曾任扬州司马。明末画家,鉴藏家。
10
34
1
张尔葆为明末江南五大收藏家之一,“家藏名画法锦,以千万计。”2其侄张岱在《石
匮书后集》中谓其:“少精画理,以舅氏朱石门(朱敬琚)多藏古画,朝夕观摩,弱冠时即驰名画苑??董思白曰:‘张葆生胸中读书万卷,脚下行万里路,襟怀超旷,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鄞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婿陈洪绶自幼及门,颇得其画意。”3可知张尔葆出身官宦世家,精于绘画鉴赏。
蓝瑛与张尔葆皆善画、精鉴赏,参加同一书画社。同年(1642),蓝瑛在《仿宋元山水册》4中提及他与张尔葆在松江府孙克弘的藏书阁看画的往事:“从二酉社翁于孙汉阳敦复堂,观高尚士卷三十年矣!复拟一遭,请质年华真蘧蘧耳。瑛。”可见两人的友谊深厚持久。
杭州、绍兴二府毗邻,蓝瑛常做客绍兴。1655年蓝瑛画《法宋人山水图》5扇面于绍兴会稽山之西施山房。西施山房为绍兴府名胜古迹,相传西施在此地教歌舞。张尔葆之子张萼的溪山清越堂就在附近,二人也许相识。张氏与朱氏、陈氏、祁氏联姻,形成绍兴府内的世家群落,山阴朱氏为张尔葆表亲,1614年冬,蓝瑛在绍兴府小淇园之松风阁为朱美箭仿王蒙《林亭晚酌图》6;《穰梨馆过眼录》中收录《山水册十二开》7,其一跋“赵令穰画多平远,如荷乡清夏、寒塘幽鸟、景界丘壑各分笔法,非可一论,是作其法。又于山阴朱美箭案头观,又更一画律耳。”可见蓝瑛观赏过山阴朱氏藏品并赠其画作。张尔葆舅父朱敬琚也是江南五大收藏家之一,朱氏庋藏,堪比王侯,朱美箭应是朱氏族人。张尔葆侄张岱(1597—1689)在绍兴有多处园林,杭州西湖畔还建有“寄园”,常来往于绍兴、杭州两地。他在《琅嬛文集》中有三首诗跋蓝瑛画:“崇祯甲申,余在淮上,与王宗伯觉斯同(王铎)至武林。舟中讲究书画,见余所携为蓝田老所作米家山,重峦叠嶂。宗伯取快刀其上截,而以淡远山易之,更觉奇妙。因道米敷文居京,心见北固诸山,与海门连亘,取其境为潇湘白云卷。盖谓得其烟云灭没,便是米家神髓也。(跋蓝田叔米家山)8”“画米家山者,止取其烟云灭没,故笔意纵横,几同泼墨。然不知其先定轮廓,后用点染,费几番解衣盘礴之力也。昔之善书者谓忙促不及作草书,正须解会此意。(再 123
[明]徐沁.明画录.图绘宝鉴续纂[M]∥于安澜.画史丛书.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1205. 浙江省人物志纂委员会,魏桥.浙江省人物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631.
[清]张岱.石匮书后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749.陈洪绶为张尔葆婿,晚清文史大家平步青推测张尔葆
之女未嫁而殇,陈洪绶再娶来斯行之女,见《霞外攟屑》卷四.
45
美国都城博物馆藏。
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保管所藏。 6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仿王蒙)林亭晚酌图》. 7
[清]陆心源.穰梨馆过眼续录[M]∥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108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41. 8
[明]张岱.嫏嬛文集[M].栾保群,注.北京:故宫出版社,2012:240.
35
跋蓝田叔米山)1”“黄大痴九十而貌如童颜,米友仁八十而神明不衰,谓其以画中烟云供养也。蓝田叔年至望八,其画枯木竹石,笔力愈老愈健,盖得力于服食烟云者,应亦不少。(跋蓝田叔枯木竹石)2”由跋语可知张岱与蓝瑛颇相熟,了解他作米氏云山的画法,评价他年至八十而笔力强健,功力不可小觑。
1651年,蓝瑛寓居浙江道嘉兴府太守李国栋署中,由春暮到冬初为其绘制了大量作品。李国栋,号隆吉,关东人,笃好字画,识见过人3。1644年,满族入主中原,南明政府仍统治着中国南部。1645年,清政府为巩固北方统治,下令直隶省举人参加考试,由此选拔官吏。因此,“华北、辽东士绅在清初汉官阶层中据有绝对的政治优势。”4李国栋身为北方人能在南方任职,显示了这种优势。蓝瑛苍劲犷悍的画风受到这位官员的喜爱,被延请至署中,并得到礼遇。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仿古册八开》是蓝瑛1651年春暮到夏仲所作,分别仿王蒙、刘松年、倪瓒、李唐、巨然、黄公望、关仝、方从义的画风,赠李国栋(此册上款“隆翁”即李国栋)。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画花鸟册十二幅》是蓝瑛1651年9月至10月为李国栋画,此册作于嘉兴府郡署的后乐园中,题有“画寿隆翁老祖台词宗。并请玄粲”“辛卯重九画,似隆翁老公祖正”等字。此册包括“柳杏春莺、白头翁鸟、海棠飞雀、湖石菖蒲、绿丛飞蝶、拳石秋筠、垂崖秋艳、水鸟芙蓉、湖石蕉竹、秋岩竹菊、红叶飞鸦、梅花文鸟”5十二页,画作色彩朴厚典雅,寓意吉祥,笔法墨色与孙杕、陈洪绶接近。蓝瑛还在李国栋的后乐园中为其他人作画,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行书七律诗扇面》,上款是“方翁”,此人可能是李国栋的亲友或客人,八月蓝瑛赠其《松壑清泉图》6,题:“松壑清泉,辛卯桂月,法荆浩,画似方翁老祖台词宗玄粲,西湖外史蓝瑛。”新秋作《嘉树晴云图》7:“嘉树晴云则李成,画于后乐园。似方翁老祖台玄粲。辛卯新秋。西湖外史蓝瑛。”未知两轴是否为同一次所作。蓝瑛画名较高,李国栋将蓝瑛画作用于人情酬酢也是可能的。这一年蓝瑛在嘉兴的鸳湖、来鹤楼等地也留有作品。这些作品除一册花鸟外,其余是诗扇和仿古山水册,充分反映了当时官绅的好尚。
12
[明]张岱.嫏嬛文集[M].栾保群,注.北京:故宫出版社,2012:245. [明]张岱.嫏嬛文集[M].栾保群,注.北京:故宫出版社,2012:246. 3
[清]吴其贞.书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450. 4
赵刚.康熙博学鸿词科与清初政治变迁[J].故宫博物院刊,1993(1):90-96.
567
[清]王杰.钦定石渠宝笈续编[M].方勇.子部珍本丛刊:第一一七册.香港:蝠池书院出版有限公司,2012:1138.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36
第二节 与蕺山、复社士人交往中的酬赠
蓝瑛交往的士人中,蕺山子弟和复社成员占较大比重,有些蕺山弟子同时加入复社,多人曾获蓝瑛赠画。蕺山是绍兴府中著名的三座小山之一,1610年夏蓝瑛在蕺山中的小园作《山水图》1。明末学者刘宗周在蕺山讲授,传播儒学,创立了蕺山学派。蓝瑛交往的绍兴士子多为蕺山子弟,如陈洪绶、黄宗羲、祁彪佳等皆为刘宗周的门生。(注:刘宗周曾与陶奭龄2合讲儒学,后有分歧,另辟门户。刘宗周“蕺山学派”和陶奭龄“姚江学院派”是明清之际浙东最重要的学派,门生身份亦有重叠。下文所列陶氏后人曾从学于刘宗周,列名于《子刘子弟下配享碑》,此处仍目为蕺山弟子。)
复社是明末最大的文人集团,具有近代政党的基本特征,并在崇祯朝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崇祯年间,张溥以复兴古学为号召,将诸文社合而为一,名曰复社,可以代表一时舆论。复社先后有三千多成员,声势遍及海内,参加者主要是青年士子,有的身兼士人、画家、戏曲家、藏书家多重身份。苏州府是复社的根据地,吴江县是复社的策划地,常熟县的唐市是复社的萌芽地,太仓州是复社的领导核心地。崇祯六年1633第一次虎丘大会,已经吸纳这一代主要的诸生进入复社。蓝瑛早年在苏松一带活动时应已结识一些复社名士,后至扬州府,与诸多复社士人交往。金陵(南京,指江宁、上元一带)在扬州府附近,是复社活动最为频繁的地方,复社成员或为官南都,或应试贡院,或留连秦淮,寓居此地者甚多,杨文骢、杨补、邢昉皆曾寓居金陵。蓝瑛参与他们的雅集,赠诗酬画,清初仍与幸存者保持联系。林纾3说蓝瑛“复社诗流颇见知”4,已经能够看出他在复社士人中的画名颇高。与蓝瑛往来的复社成员留下材料较少,一是因有些人交往不深,一是因有些人的著述在清初曾遭禁毁,材料散佚。
张明德,字晋侯,绍兴府会稽县人,是服勤刘宗周最久的弟子之一,1634年前殁。上海博物馆藏蓝瑛1620年所作金笺墨笔扇页,跋“泰昌元年长至日为晋侯先生仿梅道人画法。钱唐蓝瑛。”是馈赠张明德的仿古画作。
祁彪佳为蕺山弟子、复社士人,据记载,他与蓝瑛的交往始于1638年,是蓝 12
[清]陶梁.红豆树馆书画记:卷六[M].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108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18.
陶奭龄(1571-1640)明代学者,字君奭,一字公望,号石梁,又号小柴桑老,浙江道绍兴府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万历癸卯举人,广东肇庆府推官,升山东济宁知州。王阳明三传弟子,与其兄陶望龄并称“二陶”。 3
林纾(1852—1924),近代文学家、翻译家。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 4
陈衍.石遗室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52.
37
瑛通过复社郑铉,主动赠画与祁氏,缔结关系。祁彪佳(1602—1645),字幼文、弘吉,号世培,别号远山堂主人,浙江道绍兴府山阴县(今绍兴)人。明代官员、戏曲理论家,祁承爜子。家世仕宦,藏书甲江左。山阴张氏与祁氏互为婚姻,张尔葆为祁彪佳姨夫,尔葆孙女张德荣为祁彪佳儿妇。蓝瑛与张尔葆和祁彪佳皆有往来。
祁彪佳在日记中记录了与蓝瑛的交往:崇祯戊寅(1638)九月十七日祁彪佳收到复社好友郑玄来信,附有祁母寿章和蓝瑛画1。崇祯庚辰(1640)三月初四,祁彪佳母亡,蓝瑛前来吊丧,六月二十日祁彪佳又得蓝瑛书画2,作《与蓝田叔》函表达谢意3;七月初四,祁彪佳到外祖父家,顺便访蓝瑛4(此时蓝瑛在绍兴);七月初九,蓝瑛、顾星(蓝瑛门徒)、一泓禅师等人来访,时祁彪佳正在营建私家园林,蓝瑛为其指点园林应该修改之处,在四负堂饮酒,游览宁园后告别5。关于蓝瑛向祁彪佳赠画并凭吊其母,不能仅仅视为职业画家向权贵寻求依附,因祁彪佳与蓝瑛师长董其昌、陈继儒,友人汪汝谦、郑铉、张尔葆、陈洪绶、一泓禅师等皆有往来,他的举动也带有伦理道德的成分,是对社会风俗与规则的遵从。1645年,祁彪佳沉水殉国,新的士绅集团崛起,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祁氏家族没落,丧失了政治和经济的特权,其弟祁豸佳以卖画度日,与蓝瑛应有合作,上海文物商店藏《山水图合册五开》,即为释炤远(张尔葆弟子)、祁豸佳、蓝瑛的合册。祁彪佳次子祁班孙卷入逆案,出家为僧,在杭州府钱塘县观梅古社留有蓝、祁二人书画6。
明代文人陶望龄7在曹山上曾筑有石篑山房,在此居住读书。翁戈万藏蓝瑛《仿元人兰竹石图卷 》自题:“寒雨客窗,香清酒绿,知己高谈,快生笔砚,画得元人兰竹六帧一卷以志。庚辰(1640)秋仲山阴道上之石篑山房。吴山农蓝瑛。”是蓝瑛与陶氏后人在石篑山房高谈阔论后所作。陶氏族人中不乏蕺山子弟。陶望龄之侄陶履卓曾跋蓝瑛《仿黄公望山水》:“己卯(1639年)春晤蓝田叔于石篑山房视其下笔命意大约得子久三昧,其为诸名公赞赏宝重非一日矣。适过钵池庵,展玩此卷,怪心悦目,妙绝今古,此先生最得意之作,不可多得,宜什袭以藏,传之万世可也。会稽陶履卓题于朗轩。”由此可知,1639年春,陶履卓在石篑山房与蓝瑛晤面,认为蓝瑛笔迹得黄公望之意。后至杭州,在钵池庵展玩蓝瑛《仿黄公望山水》并为之 12
8
[明]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记[M]∥李德龙.历代日记丛钞:第七册.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531. [明]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记[M]∥李德龙.历代日记丛钞:第八册.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41. 3
赵素文.祁彪佳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3:236. 4
[明]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记[M]∥李德龙.历代日记丛钞:第八册.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45. 5
[明]]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记[M]∥李德龙.历代日记丛钞:第八册.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46. 6
[清)阮元,杨秉初.两浙輶轩录[M]夏勇,整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1667. 7
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鲁。历官国子监祭酒,赐溢文简。陶奭龄之兄。陶望龄与“公安三袁”、四川黄辉等人为友,在北京聚会谈禅,影响极大。 8
[清]杨恩寿.眼福编:二集卷十五[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1:1485-1496.
38
作跋。陶履卓,字岸生,号醇庵。崇祯乙亥拔贡生,壬午举人,癸未会魁。授行人司行人,改授翰林院检讨。陶望龄之甥何宏仁1亦为蕺山弟子,1643年跋蓝瑛《仿黄公望山水》卷:“画非笔墨邱壑在心悟入元微即通三昧。怪哉,田叔是卷也珍玩浃月,如真坐卧其下。癸未冬月题何宏仁”。蕺山弟子陈调元,字撰甫,号北溟,别号鸥盟道人,明代天启丁卯(1627)科副榜眼,崇祯癸未(1643)科进士。明亡后降清。顺治初,担任河北道河间府宁津县知县,至刑科都给事中。至今未有直接材料证明蓝瑛曾馈赠陈调元绘画,从地点来看,陈调元很可能是1643年同陶履卓、何宏仁一同到杭州钵池庵访蓝瑛,并题《仿黄公望山水》卷:“子久用笔比之书家,譬则尚书台虎瓜偃波体,未可率学。若大幅又似史籀作,后人不能窥矣。余酷爱田叔先生作子久法,尺许间动瞩万里。可与望、可与行、可与居、可与游,林崖邱壑逾久逾远。又譬则崔子玉师杜度草书,点画精微,直冰寒于水也。郭若虚之言曰:论山水则古不及近。我恐此幅若使子久见之,必谓戬字戈法逼真,当携自传人,不轻令贾人□(一字损)去。古虞陈调元海臣氏题于钵池之朗轩。”1643年,蓝瑛之子蓝孟在钱塘县城外凤凰山龙井旁的钵池庵读书,蓝瑛陪读于此,他在这一年为僧人作画多幅,如《临溪小阁图》(上海博物馆藏)、《支许清言图》(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仿黄公望山水》(日本东京私人收藏)。
1640年,扬州盐商郑元勋影园中黄牡丹盛开,他借机宴请名流,赋七言律诗,黎遂球2获胜,被誉为“黄牡丹状元”。黎遂球名在复社,为兵部主事,死赣州之难,善书画,山石林木苍老风秀。3黎遂球《西湖杂记》记载蓝瑛当时境况:“蓝田叔老矣,而时为穷交故人作画,俾卖之以供饘粥。偶见有老人来索僧食,问之,曰:此故杭之山人,今穷而无依,因留共饭。遂告予,谓所利唯蓝画师砚田遗秉滞穗耳。袖出一山水便面求售。予感田叔之谊,十倍其值赠之。比田叔闻之,复更感予之谊,即日扶病冲坭出,就予为谢。自是,恒为予作画。于予别也,犹辄以得意小幅相寄,
4笑谓所获又殆百什倍于前赠矣。”此文叙述了黎遂球与蓝瑛交往并获得馈赠的过程。
清初社会结构变化,原杭州山人贫困无依,凭蓝瑛资助过活。黎遂球感动于蓝瑛与山人之间的友谊,厚赠前来乞讨的山人。蓝瑛获悉此事,抱病前来感谢,后时常为黎遂球作画,即使黎遂球离开杭州,仍以佳作相寄。
12
何宏仁,字仲渊,浙江道绍兴府山阴县人。学者陶望龄之甥。崇祯丁丑(1637)进士,知建平、高要二县。 黎遂球,(1602—1646),字美周,番禺人,明末抗清官员。早年攻读经书,擅长填词作诗,曾师从陈子壮。明天启七年(1627)举人。好雅游,与陈子壮等建立“南园诗社”。 3
[清]张庚.国朝画征录[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73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604. 4
[明]黎遂球.西湖杂记[M]∥上海书店.丛书集成续编:第63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867.
39
清初蓝瑛寓居他乡,仍以画为业,常与遗民往来。1651年诗人余怀1作“三吴之游”,仲冬到达鸳湖。当时蓝瑛与儿子蓝孟寓居嘉兴,于雪夜宴请余怀,并画山水相赠。余怀曾为复社著名士人,才气横溢,历繁华无数,江山变易也无妨他逍遥云游。不过时移世迁,在座的都是前朝遗民,蓝田叔已垂垂老矣,虽有盛筵歌舞,前朝风流已邈若山河,余怀作《雪夜观蓝田叔蓝次公画山水歌》2抒怀兼表达谢意。
蕺山弟子沈中柱,字石臣,号摩青,浙江道嘉兴府平湖人,崇祯庚辰(1640)年进士,官吉水知县。尤好管韩,故为文雄深浩瀚,卓然成家,有《怀木菴稿》。国变后为僧,名行然,号无净,往来灵隐、金粟间。沈中柱与蓝瑛为同社社友,蓝瑛称其为“石臣社长”“石臣社兄”。1653年秋日,蓝瑛作《山水图》扇面寄沈中柱3,跋“癸巳秋日,放舟鸳湖,画寄石臣社长兄正,虎林研农蓝瑛。”此图作于嘉兴府鸳湖的舟中。浙江博物馆藏《宝祠青贡图轴》画于杭州府西溪的渊妙阁,馈赠沈中柱。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直友图轴》跋“直友。西湖外史蓝瑛画似,石臣老社长玄粲”。可知沈中柱与蓝瑛清初长相往来。
1653年清和,蓝瑛曾在松江府丽秋堂作《澄观山水图册十二开》。复社士人李雯仕清后,不久返回故里,在故居(松江府)横云山下丽秋堂组建文会,昆山盛诚斋、莱阳宋荔裳等亦来与会,丽秋堂成为名士雅集的胜地之一。此年秋日,蓝瑛在号称“全国遗民领袖”的李清的延青阁作画4。李清(1602—1683),字心水,一字映碧,号碧水翁,晚号天一居士。明朝淮扬道高邮州兴化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南明弘光时任大理寺丞,复社士人。1645年,李清辗转潜回福建道兴化府,归隐于枣园之中,冒襄等遗民常出入此地。延青阁是枣园主体建筑,蓝瑛在此地作《秋林观瀑图》金笺设色扇页,跋“癸巳秋日画于东皋之延青阁。研农蓝瑛”,应是送给此地主人李清或是其友人。这说明在清初,蓝瑛与遗民群体保持了良好的交往。
1654年,蓝瑛为“柴翁”仿范宽《寒山雪蹇》5图,柴翁应为复社吴甡,他是李清的好友。吴甡(1589-1670),字鹿友,号柴庵,淮扬道扬州府兴化县(今江苏兴化)人。官员。万历四十一(1613)年进士,天启二年(1621)授御史,后被削籍。崇祯元年(1628)起复官出按河南,镇压农民起义。又出按陕西,迁大理寺丞,晋左通政。七年(1634)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崇祯十五年(1642 年),出任 1
余怀(1616—1696),字澹心,一字无怀,号曼翁、广霞,又号壶山外史、寒铁道人,晚年自号鬘持老人。文学家。福建道兴化府莆田县黄石(今福建莆田)人,侨居南京,因此自称江宁余怀、白下余怀。晚年退隐吴门。 2
[清]余怀.余怀全集[M]. 李金堂,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385. 3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4
上海博物馆藏。 5
[美]底特律艺术中心藏。
40
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次年,因军饷匮乏,延迟出师被削职遣戍云南。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崇祯死,被福王赦还,五月躬耕于家乡司徒潭,隐居著书。蓝瑛曾寓居吴甡家中,吴甡之子吴翔凤向其学习山水。《兴化县志》载“吴翔凤??喜延贤士大夫,蓝瑛避地主其家,因学山水。不求仕进,徜徉以终。”1吴翔凤,吴甡次子。字孟祥,又字梦祥、梦翔,号垤园。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清国子监太学生。擅长诗文书画,尤擅山水,得黄公望笔意,曾延请名贤到兴化研讨学问。2既称“避地”,应是明末兵乱时,避难于吴翔凤家。清兵入驻中原之前,明朝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兵匪横行无忌。南明政府统治中国南部时,政局也动荡不安。蓝瑛遭到打劫,收藏的倪瓒画也散失了一卷。《仿古山水写生册》3中表达了这种惋惜与无奈:“梅沙弥复妙墨花,传世甚鲜,余得一卷,摹之数年,失于绿林,兹拟一种乞正。瑛。”1648年《仿梅道人渔隐图卷》4蓝瑛自题“俟得干戈宁贴日,莫愁极目黍离离”,表明他对战争的厌倦。
据《桐阴论画》记载,蓝瑛曾为周亮工5画骑驴小幅,“笔墨超逸、生气勃勃,与习见者不同。”6周亮工在明末也曾加入复社,降清后,授两淮盐运使,累擢福建左布政使,迁户部右侍郎。曾被闽督弹劾,因镇压抗清义军,得康熙帝信任,复起用为山东青州海防道,调江南、江安粮道。周亮工仕清,对汉族文人和画家颇多照顾,江南一带许多画家与之交往,其中可能包含寻求政治庇护的动机。周亮工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南方,也常到开封、山东、福建和北京一带。当他声名鹊起后,许多画家远道而来,与之结交,希望能获得他的垂青7。1646年周亮工开始为画家立传,辑为《读画录》,对布衣文人画家和职业画家给予较高的评价。《读画录》“附画人姓氏中”8录入王时敏、王鉴、恽向、胡贞开、诸昇、蓝瑛、冯仙湜等画家姓名,未及编写小传,但仍能看出周亮工对这些画家的关注。当时文人画理论和实践已经普及,许多职业画家学习诗词、练习书法,采用文人模式作画,蓝瑛的这幅画无疑是文人画风格,由此也可知蓝瑛会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绘画风格。 12
[清]汪鋆.扬州画苑录:卷二[M]∥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108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651. 池秀云.历代名人室名别号辞典(增订本)[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 3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4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5
周亮工(1612-1672),字元亮,又有减斋、陶庵、缄斋、栎园、适园等别号,称“栎园先生”、“栎下先生”.江西西道抚州府金溪县(今江西金溪)合市乡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收藏家、篆刻家。 6
[清]秦祖永.桐阴论画:二[M]∥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153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49. 7
HongnamKim.周亮工和他《读画录》中的画家们[M]//[美]李铸晋.中国画家与赞助人.石莉,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166.
8
[清]周亮工.读画录[M]∥续修四库全书:160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624.
41
为蓝瑛画作题跋的复社士人还有刘曙1、杨学愿2、周维新3等人。《余杭年鉴》载蓝瑛科举失利,曾加入复社4,此说还需多方论证。但复社确为明末清初江南游艺者提供了广阔的社交平台,同时,复社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不少社员一生饱经风雷,他们周围的画家们与之休戚与共,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大多数人需要借重集会社盟,通过社交活动彼此推引,使自身价值得以展现。蓝瑛与这些人的交往,也是如此。
僧人(尤其是名僧)通常也是特殊身份的“士”,蓝瑛与杭州不少僧人诗画酬答。《大清一统志》称杭州自古以来“尚浮屠之教”5。佛教“五戒之禁,实助王化”,因此得到官方提倡。除昭庆、圣因、净慈、云林(灵隐)四大丛林外,江南还有不可计数的小寺庙,民间“高尚士”捐“庵”之风盛行。士绅雅集僧俗杂处,游历时常与佛门子弟交往,这种情形早在明中叶时已颇为常见,到晚明以后更为普遍。蓝瑛与方外人士相交的记录不少。1643年七月,蓝瑛与杭州五云禅师作《支许清言图》,跋曰“六朝多奇人,寄隐玄与释。支遁陆道士,情意今相适。长松古岩下,高谭对终日。大志掷流水,好句联袂觅,世事皆其外,千秋我自识。”五云禅师“喜山水喜文墨,画老神远”,应是居于杭州五云山中的僧人。1643年崇祯朝已风雨飘摇,蓝瑛“重九紫龙泓寻一泓道友”,“过风篁听灵泉清响,小题红叶林中,归樵相问城事新文。”61645年作《西溪雨霁卷》,自题“乙酉春王,小隐西溪梅坞,久雨初霁,甚觉神爽,同老衲策杖闲步溪头,见飞瀑争流,野云未散。衲云:好一幅大画,我两人都画中人矣。余云:非人在画中,还是画在手里,相对大笑。归诸梅花和尚以记”;《眼福编》记录蓝瑛为金陵的广济和尚绘制山水册,“广济字履实,住持南都妙相庵,亦诗僧也。”71655年,径山寺的僧人到蓝瑛居所,与之合临黄公望《天池石壁》8。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蓝瑛《寄天台曇和尚诗》扇面,行书七律诗馈赠天台山一位僧人。明清之际,许多士人和画家遁入空门,其中也有蓝瑛旧友。蓝瑛晚号 1
刘曙(?-1647),字公旦,号稚圭。长洲人。崇祯癸未(1643)进士,授南昌令。复社人士、跋蓝瑛《仿黄公望山水》卷:“余曾于董太史家得观子久《溪山小隐图》,笔端邱壑从性灵中流出,令人展玩不置.今见田叔先生此卷,更出竿头,则知有蓝而不复知有黄也,当珍宝阁中,勿亵亵耳。古吴刘曙。” 2
杨学愿,字内美,泰和县人,官御史.跋《仿黄公望山水》:“田叔先生此卷正与新安吴氏所藏为云林高氏作者相敌,若取子久他作以拟,恐蓝与黄亦有时而战矣.己卯(1639年)秋八月观于西湖之浒,因识以归豫章。” 3
周维新,1619年进士.江南东道宁国府知府.跋《仿黄公望山水》:“山水笔墨之缘生而性具,不可强也。余尝见世人嗜古摹奇,非不竭精求似,然愈似而愈远者岂人力之不工哉!胸中邱壑之根素浅耳,今展兹卷,始知田叔先生跌宕纵横、出今入古,直与子久精神千载无间,诚如昔人评李成画云:无一笔自古人中来,无一笔不自古人中来。犹今日田叔之谓矣,今何幸而睹此卷,畴何幸而复藏此卷也,喜而特纪。周维新题。”
456
杭州市余杭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余杭年鉴·2006[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483.
王国平.西湖文献集成:第1册 [M].杭州:杭州出版社, 2004:292. 日本东京私人收藏《仿黄公望山水》。 7
[清]杨恩寿.眼福编初集:卷十二[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1:791. 8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澄观山水图册十二开》。
42
“石头陀”,可能已成为居家参禅的居士。他频繁往来于各个寺院,还在西溪石人坞附近捐了一座寺,名曰“囦秒庵”1。浮石通贤2有《次答蓝田叔》:“崔白登山暖,头陀入寺寒。昨朝千嶂雪,今午一溪湍。冻解承和惠,情忘仗力参。人心多好智,谁似石头顽。”3记载蓝瑛冬天与其谈禅之事。
第三节 与其他人交往中的酬赠
《图绘宝鉴续纂》称蓝瑛“性耽山水,游闽荆粤襄,历燕秦晋洛”4,在游历时,蓝瑛结交朋友,与其中多数人保持了长久的友谊。蓝瑛还参与各种会社,社友数量众多。现存蓝瑛绘画作品中,有一些是为友人所作,也有相识的书画交易人等。
南京博物院藏《古木文禽图轴》是蓝瑛1634年为社友汤穉含所作花鸟画轴。画幅左上自题:“断岩古树老霜华,挺羽文禽错认花,啼到烟销声寂寂,残霞相映日初斜”,署款“穉含社兄夕阳时过小斋,对试小青茶。随作此题之正。甲戌秋八月蓝瑛。”此时蓝瑛在杭州钱塘小斋,汤穉含过访试茶,蓝瑛作此画相赠。
上海博物馆藏《狮子林图卷》是蓝瑛1651年秋初所作,跋曰:“倪高士狮子林卷京口张修羽社翁所藏,观已卅年余。每拟□于吴绢楚楮之上。海内名画见后难忘,即似梦寐即思故人之同耳。辛卯秋初,老友慎翁来访山中,为作是卷,复志其别也。黯然时不知画之妍媸。鉴赏定我。蓝瑛。”此年蓝瑛寓居嘉兴李国栋府上,好友慎翁来访,作此画送别。“张修羽社翁”即张觐辰。张觐辰,字仲钦,别号修羽。江南东道镇江府丹徒县人。以诸生补太学。能书及画,精鉴赏,在镇江城内构“培风阁”,藏鼎彝、古玩及宋元人名迹、文沈诸家书画,种种不一5。“与董元宰、陈遁公二先生为莫逆交,尤乐施与,捐数千金产为义田??三山皆有别业,风日晴好,携樽往游。性度潇洒,有晋人之风。精鉴赏,所藏法书名画甚多,与嘉兴项氏天籁阁相埒,识者以为项氏尚有赝物,张氏绝无云。”蓝瑛在另一幅画上提到曾在张觐辰处得观倪瓒《狮子林图卷》:“倪云林之狮子林。原属欈李项墨林。后京口张修羽得 12
6
[明]吴本泰.西溪梵隐志:卷二[M]∥白化文,张智.中国佛寺志丛刊:69.扬州:广陵书社,2006:88.
通贤(1593-1667),俗姓赵,号浮石。当湖(今属浙江)人。禅僧,为临济宗传人。历住青莲、报恩、广慧、东塔、景德、栖真、善权、福城诸寺.著有《浮石禅师语录》十卷。 3
[清]浮石通贤.浮石禅师语录:卷十[M]//禅宗全书:61.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105. 4
[明]蓝瑛,[清]谢彬.图绘宝鉴续纂[M]//于安澜.画史丛书: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874. 5
郑威.董其昌年谱[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9:137. 6
[清]刘诰,淩焯,徐锡麟(光绪)丹徒县志:卷三十五[M]//徐蜀,张志清.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华东卷下第三〇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93.
43
之。二百金。藏观已三十年。兹复拟其法。恐忘故步。鉴赏定之。丙申(1656)清和蓝瑛。”1张氏所藏书画多为珍品,如1621年秋赵希远随董其昌访张觐辰,见到了黄公望的《浮峦暖翠》2、荆浩《庐鸿草堂》3,此两卷蓝瑛也曾多次摹写,很可能是某次随董其昌同去张觐辰处观赏。蓝瑛既称张觐辰为“社翁”,说明他们属同一会社,常在雅集中鉴赏古画,想必蓝瑛在张家寓目名画极多。
南京博物院藏金笺设色扇页《秋山水阁图(仿王蒙山水)》,1650年秋初作于蓝瑛的城曲茅堂,馈赠畹生词兄。畹生应是曾鲸弟子李畹生(“畹生”为字号),曾与陈洪绶合作《何天章行乐图》,现藏于江苏博物馆,卷后周之恒跋:“李子畹生信名手,摩君道范善思维。”清初,波臣派画家与江浙一带的遗民画家有多次合作。蓝瑛、陈洪绶与曾鲸弟子谢彬、徐易、李畹生皆有往来,应此扇是画家间的赠品。
烟台市博物馆藏《仿元人各家山水图卷》作于1651年,后题“老友陈玄甫相逢十年,怀思时每怅暮云春树。余偶客欈李之太守,经年未归。山庄玄老鼓楫至我山中,不值,复知余萍迹,觅晤直若梦寐,剪烛清言,恨目沧桑之事。听窗风雨正重阳,菊花时放人又言折柳,宁不愁绝?漫画元人诸家法即云林之意耳,并请正志别。夏仲至秋杪竣之也。社弟蓝瑛。”此画仍作于李国栋太守处。由题跋可推知,蓝瑛借居嘉兴,经年不能归家。社友陈玄甫划船到钱塘,不遇,又专程到嘉兴来看望。蓝瑛感动于老友情谊,仿元人长卷相赠。
辽宁省博物馆藏蓝瑛《云壑高秋图轴》,自题“法关仝云壑高秋画于米山堂,为图南老先生寿。蜨叟蓝瑛。”可知是为画友张翀而作(蓝瑛画友姜师周之子亦号图南,但此处称“老先生”,应指张翀,《图绘宝鉴续纂》有其小传)。张翀,生卒不详,活动于17世纪,明代画家。字子羽,号图南、浑然子。扬州府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一作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张翀以人物画见长,笔墨豪迈。仕女图艳丽委婉、设色古雅、神态超逸;也能画山水,所画山水树石,苍郁深秀。《明画录》称其“工于人物,追摹古法,笔力疏秀,兼以博采鲜妍,生动超逸。写生杂画并佳。”
4
画家们彼此学习,画风也相近。米山堂汇集诸多诗人、书画家和艺人,当时蓝瑛居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蓝瑛《水阁临泉图》,跋“乙未(1655)夏至清和画于山阴
于此为胡贞开作画,张翀很可能到过此地。
道上,似澹如辞兄正之。蜨叟蓝瑛。”“澹如”应指钱塘书画交易人詹澹如,“澹如” 12
[清]英和.钦定石渠宝笈三编[M]//方勇.子部珍本丛刊:第一二七册.香港:蝠池书院出版有限公司,2012:2140. 蓝瑛多次仿黄公望,名为《晴峦暖翠》。 3
[明]朱谋垔.画史会要:卷五[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16.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580. 4
[明]徐沁.明画录:卷一[M]∥于安澜.画史丛书: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1131.
44
为字号,是詹景凤1族人。此画是在与詹澹如游览山水时所作。吴其贞《书画记》中多次提到从“詹澹如”处得到古书画,应是鉴赏家或古董商人,其“善刻碑,文裱气色尚佳。”明代宫廷历代画作散佚,民间书画藏量更加丰富,精品较多,书画市场繁荣。杭州、绍兴二府交通便利,从钱塘可由水路直达海口,沿岸民众富裕,热衷收藏,加上水上运输安全性高于陆路运输,此地有专门从事书画交易的画商和书画交易世家。明末收藏集中于南京、嘉兴,清初是苏州、扬州、休宁、徽县。蓝瑛也涉足书画交易,在这些地方逗留时应与本地书画收藏者和鉴赏者有所往来。除詹澹如外,见于记载的还有周敏仲。蓝瑛《仿古册十开》2(1622年作)其一跋“王右丞《雪斋捕鱼卷》,在吴江周敏仲家,此仿其意耳。”“《山水册十二开》3(1642年作)其一跋“李龙眠《九歌卷》有山水者第一奇,有云‘摩尼宝珠’。从周敏仲得之长安,余借临摹,坐卧清对二年,姑得其万一耳。”由跋语可知,周敏仲为江南东道苏州府吴江县人,收藏有王维《雪斋捕鱼卷》、李公麟《九歌卷》,蓝瑛观赏并临摹过他的藏画。《清河书画舫》中记录了这周敏仲的这两件藏品,但作者张丑认为《雪斋捕鱼卷》弥足珍贵,《九歌卷》是作伪手法高明的赝品。周敏仲的藏品丰富,不乏精品,他是“收藏书画、铜器等物的古董商人,对书画的鉴赏有一定眼力”4。
1
詹景凤(约1537-1602),字东图,号白岳山人、中岳山人、天隐生、天隐子、大龙客等.江南东道徽州府休宁县(今安徽休宁)人。书画家、鉴藏家。 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1622作。 3
[清]陆心源.穰梨馆过眼录:卷三十二[M].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150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41. 4
纪学艳.张丑书画鉴藏与著录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6:34.
45
第三章 雅集
雅集是文人士绅酬唱聚会的一种形式,包括了宴饮游玩、书画遣兴、艺术鉴赏等丰富内容,在中国文人群体中具有悠久的传统。明代中晚期,受旅游、结社等风气的影响,江南一带文人雅集更加普遍,雅集作为凝聚情感、交流学术、传播思想的载体,成为文人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雅集多为里居士人自娱自乐,如万历《杭州府志》有“吾杭士大夫之里居者,十数为群,选胜为乐,咏景赋志,优游自如。”也有官僚富商赞助的雅集,另外,一些文化家族继承前代的风雅传统,常常邀请社会名流参加。这些雅集活动,既彰显了主人的风雅,又扩大了交游圈。通过雅集这一平台,社会各阶层人士结成了一个不断增大的交往群体。雅集成员多因地缘、血缘关系集结,成员之间以姻亲师友关系为主。举办时间无规律可循,但重大传统节日雅集会频繁召开,如上巳、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其他事件如晋升、饯别、赏花等也成为举办雅集的契机。蓝瑛作画时间多与传统佳节重合,现存绘画作品有不少作于节日雅集之上。
举办雅集活动的场所较随意,包括山水名胜、官署民宅、私家园林和禅院道观等地。蓝瑛存世画作多绘于私家园林,这些园林中往往建有藏书楼、刻书堂珍藏历代书画,供雅集成员欣赏品鉴,画家于此作画,接受众人点评题跋。如扬州盐商张氏之扪素轩、洞庭西山布商席氏之受祉堂、汪汝谦之横山草堂、陈继儒之神清之室、绍兴陶氏之石篑山房、胡贞开之米山堂、李国栋之后乐园、李清之丽秋堂、朱茂时之鹤洲草堂等地。有时雅集在各地名胜举办,如扬州之平山堂、朴庵,杭州之玉照堂、吴山山房、凤凰山之钵池庵、南峰之石缝天等,蓝瑛在这些地方也留下大量画作。还有些雅集在士绅的画舫或舟中举行,如蓝瑛有些画作于王仲和浮署中、鸳湖舟中、西湖舟中。
雅集与一般的集会的区别在于“雅”。“雅”指称喻理喻意载道的高品位的文化形态,具备庄严的、传统的、典范的特征,从文化品格上来说体现了社会群体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蓝瑛作为画家和鉴赏家在雅集中进行书画创作与品鉴,无形受文人士绅审美趣味的影响。蓝瑛曾加入不同书画社,社友多是画家或有艺术修养的士绅,他们在集会时进行诗文书画的创作与鉴赏,因此本文将他们举办的社集也纳入雅集范畴。
46
第一节 雅集中的诗画创作
雅集是诸多书画名家施展才华的场所。许仲元在《三异笔谈》中提到自己旧藏“为山庄饮集时随笔,凡十人,内知名者陈董而外,如蓝田叔、杨龙友、陈老莲,其余即不甚著名者,亦无凡笔。内有女郎一,作竹两竿,娟娟楚楚,想见其人。董尚书红叶一树,硃砂渲染极研艳。眉公抹远山一角,用小李将军法,斜阳倒影,金碧灿然”。此画由参与雅集的画家合绘。雅集在山中的别业举行,参加者有董其昌、陈继儒、杨文骢等文人画家,也有蓝瑛、陈洪绶等职业画家,还有一些具备一定绘画修养的人。董其昌作没骨重彩、陈继儒作金碧山水、女画家画竹,这都是当时极为普遍的绘画题材和样式。
江南雅集形式多样,舟舫雅集是江南雅集的形态之一。汪汝谦1的湖舫雅集在杭州西湖一带享有盛名。汪氏祖辈以经商起家,父亲为儒商,后考中举人,至汪汝谦以文学知名,“与董其昌、文征明、陈继儒、钱谦益诸公相友善。”2《(民国)歙县志》称其“轻财乐施,族戚待爨者数百人。明末避地武林,为风雅领袖。”3因汪氏任侠好客,广交游,名流雅士、高僧羽客、艺伎优伶皆与之相过往,天启三年(1623),以木兰为舟,陈继儒命名“不系园”。后二年,又造一画舫,董其昌名“随喜庵”,常年行于西湖之上。
蓝瑛与汪汝谦皆居于钱塘,二人往来频繁。大约在1632年,韩敬倡议修复西湖两亭4,得到盐运副使崔世召5的赞同。在崔世召的鼓动与筹措下,富商汪汝谦与乡贤富贾修湖心亭、放鹤亭、水仙王庙,建白苏阁。修湖心亭的部分工程由蓝瑛监管,李日华在《重修放鹤亭记》中载“前月一新湖心亭,蓝山人田叔监之,韩太史求仲记之。”6韩敬《重修湖心亭记》也有“至于匡襄终始,则有寓公汪然明、高士蓝田叔,皆能佐佑乎亭,而亭因以重者也。”7杨季德与蓝瑛是在旅途中结识的朋友, 1
汪汝谦(1577—1655) ,字然明,江南东道徽州府歙县丛睦坊人,藏书家、画家,太学生。富商。居浙江道杭州府钱塘县。 2
[清]丁廷楗,卢询,赵吉士,等.(康熙)徽州府志.卷十五[M]∥徐蜀,张志清.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华东卷下:第一六五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511. 3
石国柱,楼文钊,许承尧,等.民国歙县志[M]∥徐蜀,张志清.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华东卷下:第一六五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511. 4
[清]吴秋士.天下名山记钞:卷五[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254.济南: 齐鲁书社,1996:560 5
崔世召(1567-1642),字征仲,号霍霞,别号西叟,福建道福宁州府宁德县人氏。闽东诗人。万历三十七年(1609)举人,天启五年(1625),授江西崇仁知县.崇祯四年(1631),转浙江盐运副使,后升任广东连州知州。 6
[清]沈德潜.西湖志纂:卷十一[M]∥刘颖.西湖文献集成:7册.杭州:杭州出版社,2013:679. 7
[清]吴秋士.天下名山记钞:卷五[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254.济南: 齐鲁书社,1996:560.
47
曾下榻于蓝瑛城曲茅堂中的蔚蓝楼,赠汪汝谦诗扇,汪氏写诗纪之1,并赞美蓝瑛“城曲茅堂”2有山岚落霞、高阁嘉树,颇具清韵,主人好客,多有胜友佳侣流连。
壬申(1632)五月四日,蓝瑛参加汪汝谦在西湖举办的盛大集会,汪氏《随喜庵集》录有诗人徐天麟纪事诗《壬申五月四日,同铨部曹安祖、中翰葛无奇、大行龚端木、孝廉汪善卷、武林蓝田叔、新安吴去尘、闽崔五竺、监官沈世罗湖舫大会》和葛徵奇《五月四日同曹安祖、徐陵如、龚端木、汪善卷、吴去尘、吴宏文集随喜庵用迟月诗韵》,诗文记录了部分参与者,有吏部官员曹应秋、诗人徐天麟、贡生吴允焞、画家蓝瑛、制墨师吴拭、诗人崔嵸、画家葛徵奇、汪汝谦族人汪善卷等人。汪氏湖舫雅集有诸多名流参与,他们的名声与才艺进入了这一公共空间,有了相互的流通与传扬。
四川博物馆藏蓝瑛金笺《行书五律诗扇面》即作于汪氏雅集中,扇上诗云:“雀舌香初透,高轩叱驭来。新声铙吹歌,玄尘吉云开。梅月笼芳砌,须眉照摄台。隔帘歌窈窕,醇饮共忘回。汪然明宴集生翁老祖台并诸同社即席请正。”此次雅集是汪汝谦为宴请“生翁”和社友而举办的饮茶会,席中有家班奏新曲。汪然明的戏曲家班3在江南颇负盛名,雅集时往往有戏曲乐舞助兴。诗扇是雅集中即席书写,属应酬之作。蓝瑛有大量诗扇和画扇应属雅集中的应酬之作,因扇面形制较小,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金笺扇面上作画,墨色未干时自然浑融,易于藏拙而较有韵味,也适合快速作画。
有时来宾自备或借取他人空白纸扇请蓝瑛题诗作画,如北京市文物商店藏金笺行书扇面是蓝瑛在另一次雅集中所书。扇面题诗:“满湖寒雨结愁丝,画舸停棹问客移。雾幔白沉西子梦,荷衣绿卷大苏堤。快晴暂阁行觞政,小扇看画即事诗。倩妓髻鬏司墨仙,鹅群顿索立多时。高故席中索,王遂东(王思任)先生出扇。芳洲(陆上澜)老先生正。瑛。”此诗记录湖舫雅集上,陆上澜4索诗,由王思任5提供折 1
“结构依城曲,登楼忆仲宣。小窗排霭色,痴笔染云烟。倒影笼疏树,凭虚眺远天。客来频下榻,清韵共留连。”“旅次逢知己,休歌行路难。诗耽山水趣,卧作图画看。浪迹惊时序,论交感岁寒。南枝欣可託,相对若为欢。”“高阁一何敞,清阴覆槛低。山平岚障北,霞落绮枕西。转觉闲居适,真同隐者栖。知君多胜侣,诗酒日招携。”著录于[明]汪汝谦.绮咏[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纂委员.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192..济南:齐鲁书社,1996:818. 2
蓝瑛在钱塘县东城的居所,风景优美,,清初龚鼎孳称城曲茅堂为“文酒地”。著录于[清]厉鹗.东城杂记:卷下[M]∥孙忠焕.杭州运河文献集成:第二册.杭州:杭州出版社,2009:465 3
汪氏家班在明季即有名,入清以后,因其次子仕清,家庭昆班得以长期置备,曾于西湖建船舫号“不系园”,以备饮宴观剧之用。曾经请曲师黄问琴教习歌童,黄问琴去世后,又邀名曲师苏昆生研习昆曲技艺,故闻名一时。 4
陆上澜,字芳洲,浙江平湖人.崇祯九年(1636)举人,复社士人。工诗文。 5
王思任(1574-1646),字季重,又字金星,号遂东,又号谑庵、稽山外史。浙江道绍兴府山阴县人。神宗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累官至刑部主事,鲁王监国绍兴,为礼部尚书。文学家,戏曲评论家。工行书,间作画,书仿米芾,画仿倪瓒,得董其昌、陈继儒赏誉。
48
正在阅读:
蓝瑛交游研究01-16
可靠性设计基础试卷答案11-12
2019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语文12-13
设备维护管理试题答案09-15
综合实践活动评课稿05-02
大手牵小手作文300字02-04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题(三)语文01-12
关于外国语学院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和建议06-11
申论各种题型答题总结(精华版)02-02
怀远县绩效考核办法(试行) - 图文01-01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交游
- 研究
- 蓝瑛
- 利用分解素因数法解题
- 和孩子一起成长(家长会发言稿、总结、家长感言)
- 医生教你从眼睛里寻找疾病踪迹 docx
- 《资料员通用知识、基础知识、岗位知识》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18年党史党建公共基础知识题库1000题
- 尔雅《诗经》导读 期末考试答案97分
- 化工工艺学习题与答案
- 婚内强奸入罪如何认定—重庆婚姻律师文集
- 全钢装配式附着升降脚手架
-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讲话稿
- 《诗经》关雎--蒹葭-练习题
- 铅锌矿详查设计 - 图文
- 驾驶员题库
- vray for sketchup渲染教程--灯光篇 - 图文
- 大数据时代题目及答案(三套试题仅供参考)
- 国医通温病学答案
- 2017-2018学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 0
- 福建师范大学19年3月课程考试《网络管理与应用》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 循环流化床热电气焦油多联产技术介绍final2012 - 图文
-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