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3-09-23 00:40:01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摘要】:分析人本精神、君权至上、比德思想、清浊处世哲学等儒学思想 ,对我国古代园林的影响 ,以了解我国园林艺术的内涵。

【关键词】: 儒学思想 中国古典园林 影响

【Abstract】: The analysis of Confucianism, including of People-oriented, Monarchical supremacy, Moral metaphor and Voicing philosophy, which affects Chinese ancient garden, shows the meaning of garden art in China.

【Key-words】Confucianism , Chinese ancient garden , effect

【正文】: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远,几千年的风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责任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儒家思想与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儒学在中国存在的几千年,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样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种艺术也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同时也是一个处处蕴含深意的人文世界。 1. 人本精神——台在园林中的变迁。

儒家思想注重人的作用,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是一种开拓进取、雄姿英发的的文化精神。中国建筑基于对人和社会的重视,以服务人间为主旨,使建筑与人相辅相成。人的舒适度要求以及人的审美感知,文化理解与接受能力一直控制着建筑体。

台在夏商周三代还具有极强的神秘性和神圣性,而且在最古老的园林中是最为重要的建筑。台是与神话思维紧密关联的,随着人的理想思维的发展,人和天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在原始人、夏商周人那里,人必须依附天帝来获得生存的意义,王权的观念也是必须从天帝那里获得自己的神圣性说明。从周公旦的“以德配天”到孔子的不语怪、力、乱、神开始,人不再是膜拜神灵的卑微小人,人们把自己的目光更多的投向了凡尘而非天国。通神之台的神学意义也开始慢慢隐退,而登台眺望的游乐功能渐渐成为了造台的唯一目的。「1」

台的功能演变是从春秋战国时开始的。春秋中叶,礼崩乐坏,诸侯们兴起了一股造台的风潮,在他们眼中台只是作为一种审美享乐之物。楚灵王建造的章华之台极为精致,到处都极尽彤镂之能事,作为供人游乐嬉戏的场所,体现了帝王与民同乐的仁政精神。到了汉代,虽然也有通天台、通天铜柱、承露盘等,但这都仅是处于一种模拟上古的心态表现。「1」

后来,在“仙人好楼居”的观念之下,横木逐层向上堆积的井干楼开始兴起,积土高台开始向木结构转变。台的建筑在园林中的主体地位开始渐渐被其他宫殿建筑和山水景观所取代。东汉以后积土高台建筑开始衰落,逐层叠堆横木的井干式楼也被斗拱式楼阁所取代。楼阁建筑取代了高台建筑,台也就但除了中国园林的历史舞台。「1」 2. 君权至上——气势恢宏的皇家园林。

为了达成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十分看重用来维持社会个阶层秩序的等级制度。构建和表现“等级与秩序”成为中国建筑世代相袭的重要母题。历史上中国官事建筑出现过各种形制,它们绝大多数都与当时的等级体系相衔接,成为必须严格遵守、不得僭越的制度。至于这些形制所涉及的具体内容,这涵盖

了建筑的体谅、造型、结构、材料、装修、色彩、砖瓦等各个方面,几乎无所不及。

皇家园林规模浩大,面积广阔,建设恢弘,金碧辉煌,建筑风格多姿多彩,尽显帝王气派。中国历代统治者继承了儒家的君权至上的文化思想,在造园方面讲究雄壮巨丽。历代帝王营造宫苑的内心写照:非壮丽无以重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他们看来,如果连雄壮巨丽的居所都没有,又有什么能力去称霸天下、驾驭万民呢?唐诗人骆宾王在《帝京篇》中写道“不睹皇居壮,不知天子尊”。

秦汉园囿的阔大壮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秦始皇扫荡六国后,将天下20万富豪全数迁往都城咸阳,并把灭掉的六国都城拆迁到咸阳北坂。财力、物力、人力、技艺的四重集中使得秦代的宫室规模空前庞大。仅咸阳宫一处就是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而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秦始皇建于渭水之南的上林苑。著名的阿房宫就建在上林苑内。当时的阿房宫就“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一个苑中宫殿尚且如此,上林苑的规模就可想而知了。上林苑吧一条自然的渭水和一座自然的南山都纳在里面,离宫别馆,弥山跨谷。相比而言,后世的皇家园林的人工池沼和人工假山简直就无地自容了。上林苑的规模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儒家思想。「3」 3. 比德思想——园林景物的象征意义。

受儒家的比德思想的影响,中国诗画以及园林都喜好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将其赋以人性,暗喻自身对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追求。怡情之际,陶冶情操。绘画中最常见的题材如松、竹、梅、兰、菊、荷等式园林中主要的装饰植物。

清人张潮《幽梦影》有“梅令人高,兰令人优,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住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只说。自然中的植物变成人们的审美对象,人们更为注重的是能从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中体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统一。如文人好将竹子比拟君子:“劲本坚节,不受雪霜,刚也;绿叶萋萋,翠筠浮浮,柔也;虚心而直,无所隐蔽,忠也;不孤根而挺耸,比相依以擢秀,义也;虽春阳气旺,终不与众木斗荣,谦也;四时一贯,荣衰不殊,恒也。”(唐刘岩夫《植竹记》)在文人的观念中,注释一种理念和理想的寄托。竹的挺拔、清秀、生机勃勃、不畏霜寒,隐喻刚正不阿的气节,淡泊高远的情操。所以画家爱画竹,文人雅士更爱植竹于园。

文人们往往同时兼具诗人、画家、造园家的身份,许多画家诗人都曾参与造园活动,如谢灵运、王维、白居易等。他们的作品也呈现出异形同志的特性,这是由于诗、花、园林的意境的产生有着共同的思想根源。它渗透在文人的性格和审美情趣中,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如今还存有不少以竹林景观取胜的园林,如苏州的沧浪亭、扬州个园等。特别是扬州个园更是中国园林竹文化的最典型代表。个园之“个”字本身就是竹叶的结构,中国国画画竹的基本笔法就是写“个”。得名“个园”,其意有挺直不弯,虚心向上之意。走近个园,人尚未入园,就能感到浓浓的竹意。园门两侧花台上就是翠竹飒飒,凤尾摇曳。步入个园,迎面而来的就是热情好客的万轩修竹。无风的日子,这个绿色方阵静如止水,波澜不惊:有风的日子,它又如万马奔腾,洪波涌起。竹在那里不但成了一道风景,更是一顿精神盛宴,令人顿作尘外之想。「2」 4. 清浊处世哲学——私家园林的隐逸文化因子

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也。”(《孟子﹒离娄上》)数千年来,清浊处世哲学一直是儒家所倡导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孔孟讲究在太平盛世要不断争取为国效力,兼济天下;但当世道混乱,,人们不能得到己用时,孔孟讲究隐逸退避而独善其身。所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任自然而不废名教的“隐在朝市”的新

隐逸思想,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典型的隐逸模式,被人尊称为大隐。儒家知识分子虽不像道家知识分子那样消极遁世,却有“道不明则隐”的选择。隐逸文化便成为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出发点。于是儒家知识分子也需要一个“隐逸”的环境。这个环境不需要很大,无需奢侈,无需过多的建筑,而是要在城市的喧闹中造就一种隐居的氛围,是符合他们的精神需求的去处,使他们可以在此处磨练自己的意志和德行,如遇“明君”他们就可以即刻复出。在小小的园林中“一瓢饮,一箪食”,乐而不改其志。正所谓:“身在山林,心在魏阙”。失意的士大夫们便可“文酒聚三楹,晤对间,今今古古;烟霞藏十笏,卧游边,山山水水”。

园林艺术集合了山水、饮食、文会、音乐、书法、楹联等隐逸文化因子,私家园林的出现就是和隐逸文化相关的,并很快成为了中国隐逸文化的载体。今古诗人对园游文化之所以乐此不彼,也许正是契合了他们的隐逸文化心理。他们只有在对园林美景的玩赏中才能寄情山水,回归自然和自由;只有在酒精的麻醉下,他们才能忘却朝政中的不快和内心的沉痛;只有在诗文的吟咏中,才能宣泄自己的内在心绪;只有在轻歌曼舞中,才能抚平失落的情绪。园林的游赏活动,无疑对保持士人精神的相对独立性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北宗庆历昔年,苏舜钦因支持革新被革职,流寓吴中,见孙氏废园“草树郁然,崇阜广水”,“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埼,号沧浪焉”。苏舜钦因此与沧浪亭结缘,自称沧浪翁。从此沧浪亭声名鹊起。沧浪亭不仅具有宋代造园风格,也是写意山水园的范例。与苏州其他封闭式的园林不同,未进园门便见一泓清溪绿水绕于园外。水是苏州的灵魂,文人士大夫的情人,智者的精神寄托,更是中华民族审美欣赏的必要元素,故将风景称为山水。园内以山石为主景,临水山石嶙峋,山上古树苍苍,幽竹纤纤,沧浪亭翼然凌空与山顶。曲折蜿蜒的复廊将内外山水相连,更添花窗漏阁,廊间便可欣赏隐隐迢迢之水。停步四望,园内曲栏回廊,垒叠湖石,葱茏翠碧,亭轩隐约期间,人称“千古沧浪一水涯,沧浪亭者,水之亭也”。能让曾经仕途通达的苏舜钦放下官场得失甘心终老沧浪亭,而见沧浪亭可见沧浪亭之美,宋代文人求雅之心。「2」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汝信主编 徐怡涛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园林的印迹》陈世珍主编 余开亮,李满意编著 中国发展出版社 「3」《中国建筑艺术史》钱正坤编著 湖南大学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xc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