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玄武区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册期末精选试卷检测题

更新时间:2023-04-28 12:3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南京玄武区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册期末精选试卷检测题

一、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易错题压轴题(难)

1.如图,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

1

l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 两点,点A坐标为()

9,0,正比例函数

1

2

y x

=的图象

2

l与

1

l交于点(),3

C m,点(),0

N n

在x轴上一个动点,过点N作x轴的垂线与直线1l和2l分别交于P、Q两点.

(1)求m的值及直线1l所对应的一次函数表达式;

(2)当03

PQ

<时,求n的取值范围;

(3)求出当n为何值时,PQC

?面积为12?

【答案】(1)6

m=;9

y x

=-+;(2)46

n<或68

n

<;(3)2

n=或10.【解析】

【分析】

(1)直接将点C代入正比例函数,可求得m的值,然后将点C和点A代入一次函数,可求得一次函数解析式;

(2)用含n的式子表示出PQ的长,然后解不等式即可;

(3)用含有n的式子表示出△PQC的底边长和高的长,然后求解算式即可得.

【详解】

(1)将点C(m,3)代入正比例函数

1

2

y x

=得:

3=

1

m

2

,解得:m=6

则点C(6,3)

∵A(9,0)

将点A,C代入一次函数y kx b

=+得:

09

36

k b

k b

=+

?

?

=+

?

解得:k=-1,b=9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9

(2)∵N(n ,0)

∴P(n ,9-n),Q(n ,

12n ) ∴PQ=192

n n -- ∵要使03PQ < ∴0<1932n n --

≤ 解得:46n <或68n <

(3)在△PQC 中,以PQ 的长为底,则点C 到PQ 的距离为高,设为h

第(2)已知:PQ=139922n n n --

=- 由图形可知,h=6n -

∵△PQC 的面积为12

∴12=136922

n n -- 情况一:当n <6是,则原式化简为:12=()13692

2n n ??-- ??? 解得:n=2或n=10(舍) 情况二:当n ≥6时,则原式化简为:12=

()

136922n n ??-- ??? 解得:n=2(舍)或n=10

综上得:n=2或n=10.

【点睛】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综合,用到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三角形面积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是用含n 的算式表示出PQ 的长度,注意需要添加绝对值符号.

2.(1)课本情境:如图,已知矩形AOBC ,AB =6cm ,BC =16cm ,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3cm/s 的速度向点O 运动,直到点O 为止;动点Q 同时从点C 出发,以2cm/s 的速度向点B 运动,与点P 同时结束运动,出发 时,点P 和点Q 之间的距离是10cm ;

(2)逆向发散:当运动时间为2s 时,P ,Q 两点的距离为多少?当运动时间为4s 时,P ,Q 两点的距离为多少?

(3)拓展应用:若点P 沿着AO→OC→CB 移动,点P ,Q 分别从A ,C 同时出发,点Q 从点C 移动到点B 停止时,点P 随点Q 的停止而停止移动,求经过多长时间△POQ 的面积为

12cm2?

【答案】(1

)8

5

s或

24

5

s(2)62cm;213cm(3)4s或6s

【解析】

【分析】

(1)过点P作PE⊥BC于E,得到AP=3t,CQ=2t,PE=6,EQ=16﹣3t﹣2t=16﹣5t,利用勾股定理得到方程,故可求解;

(2)根据运动时间求出EQ、PE,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3) 分当点P在AO上时,当点P在OC上时和当点P在CB上时,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

解:(1)设运动时间为t秒时,如图,过点P作PE⊥BC于E,

由运动知,AP=3t,CQ=2t,PE=6,EQ=16﹣3t﹣2t=16﹣5t,

∵点P和点Q之间的距离是10 cm,

∴62+(16﹣5t)2=100,

解得t1=8

5

,t2=

24

5

∴t=8

5s或

24

5

s.

故答案为8

5

s或

24

5

s

(2)t=2时,由运动知AP=3×2=6 cm,CQ=2×2=4 cm,∴四边形APEB是矩形,

∴PE=AB=6,BE=6,

∴EQ=BC﹣BE﹣CQ=16﹣6﹣4=6,

根据勾股定理得

PQ=2262PE EQ +=,

∴当t =2 s 时,P ,Q 两点的距离为62 cm ;

当t =4 s 时,由运动知AP =3×4=12 cm ,CQ =2×4=8cm , ∴四边形APEB 是矩形,

∴PE =AB =6,BQ =8,CE=OP=4

∴EQ =BC ﹣CE ﹣BQ =16﹣4﹣8=4,

根据勾股定理得PQ=22213PE EQ +=,

P ,Q 两点的距离为213cm .

(3)点Q 从C 点移动到B 点所花的时间为16÷2=8s ,

当点P 在AO 上时,S △POQ =

2PO CO ?=(163)62t -?=12, 解得t =4.

当点P 在OC 上时,S △POQ =

2PO CQ ?=(316)22t t -?=12, 解得t =6或﹣23

(舍弃). 当点P 在CB 上时,S △POQ =

2PQ CO ?=(2223)62

t t +-?=12, 解得t =18>8(不符合题意舍弃),

综上所述,经过4 s 或6 s 时,△POQ 的面积为12 cm 2.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与动点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勾股定理的应用,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

3.近几年,全社会对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重视,空气净化器的销量也在逐年增加.某商场从厂家购进了A ,B 两种型号的空气净化器,两种净化器的销售相关信息见下表: A 型销售数量(台)

B 型销售数量(台) 总利润(元) 5 10 2 000

(1)每台A型空气净化器和B型空气净化器的销售利润分别是多少?

(2)该公司计划一次购进两种型号的空气净化器共100台,其中B型空气净化器的进货量不少于A型空气净化器的2倍,为使该公司销售完这100台空气净化器后的总利润最大,请你设计相应的进货方案;

(3)已知A型空气净化器的净化能力为300 m3/小时,B型空气净化器的净化能力为200 m3/小时.某长方体室内活动场地的总面积为200 m2,室内墙高3 m.该场地负责人计划购买5台空气净化器每天花费30分钟将室内空气净化一新,如不考虑空气对流等因素,至少要购买A型空气净化器多少台?

【答案】(1)每台A型空气净化器的利润为200元,每台B型空气净化器的利润为100元;(2)为使该公司销售完这100台空气净化器后的总利润最大,应购进A型空气净化器33台,购进B型空气净化器67台;(3)至少要购买A型空气净化器2台.

【解析】

解:(1)设每台A型空气净化器的利润为x元,每台B型空气净化器的利润为y元,根据

题意得:

5102000,200, {{ 1052500.100. x y x

x y y

+==

+==

解得

答:每台A型空气净化器的利润为200元,每台B型空气净化器的利润为100元. (2)设购买A型空气净化器m台,则购买B型空气净化器(100﹣m)台,

∵B型空气净化器的进货量不少于A型空气净化器的2倍,

∴100-m≥2m,

解得:m≤100

. 3

设销售完这100台空气净化器后的总利润为W元.

根据题意,得W=200m+100(100﹣m)=100m+10000.

∵要使W最大,m需最大,

∴当m=33时,总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W:100×33+10000=13300(元).

此时100﹣m=67.

答:为使该公司销售完这100台空气净化器后的总利润最大,应购进A型空气净化器33台,购进B型空气净化器67台.

(3)设应购买A型空气净化器a台,则购买B型空气净化器(5﹣a)台,根据题意得:1

2

[300a+200(5-a)]≥200×3.

解得:a≥2.

∴至少要购买A型空气净化器2台.

4.在等腰三角形△ABC中,三边分别为a、b、c,其中ɑ=4,若b、c是关于x的方程x2﹣

(2k+1)x+4(k﹣1

2

)=0的两个实数根,求△ABC的周长.

【答案】△ABC 的周长为10.

【解析】

【分析】

分a 为腰长及底边长两种情况考虑:当a=4为腰长时,将x=4代入原方程可求出k 值,将k 值代入原方程可求出底边长,再利用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可求出△ABC 的周长;当a=4为底边长时,由根的判别式△=0可求出k 值,将其代入原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求出b+c 的值,由b+c=a 可得出此种情况不存在.综上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当a =4为腰长时,将x =4代入原方程,得:()214421402k k ?

?-++-= ???

解得:52k =

当52

k =时,原方程为x 2﹣6x +8=0, 解得:x 1=2,x 2=4,

∴此时△ABC 的周长为4+4+2=10;

当a =4为底长时,△=[﹣(2k +1)]2﹣4×1×4(k ﹣

12)=(2k ﹣3)2=0, 解得:k =32

, ∴b +c =2k +1=4.

∵b +c =4=a ,

∴此时,边长为a ,b ,c 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

∴△ABC 的周长为10.

【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分a 为腰长及底边长两种情况考虑是解题的关键.

5.如图,抛物线y=ax 2+bx+c 与x 轴交于点A 和点B (1,0),与y 轴交于点C (0,3),其对称轴l 为x=﹣1.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写出其顶点坐标;

(2)若动点P 在第二象限内的抛物线上,动点N 在对称轴l 上.

①当PA ⊥NA ,且PA=NA 时,求此时点P 的坐标;

②当四边形PABC 的面积最大时,求四边形PABC 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

【答案】(1)y=﹣(x+1)2+4,顶点坐标为(﹣1,4);(2)①点P 2﹣1,2);②P (﹣

32 ,154) 【解析】

试题分析:(1)将B 、C 的坐标代入已知的抛物线的解析式,由对称轴为1x =-即可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

(2)①首先求得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得到PD=OA ,从而得到方程求得x 的值即可求得点P 的坐标;

②ΔOBC ΔAPD ABCP C =PDO S S S S ++四边形梯形,表示出来得到二次函数,求得最值即可.

试题解析:(1)∵抛物线2y ax bx c =++与x 轴交于点A 和点B (1,0),与y 轴交于点C (0,3),其对称轴l 为1x =-,∴0

{312a b c c b a

++==-=-,解得:1{23a b c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23y x x =--+=2(1)4x -++,∴顶点坐标为(﹣1,4);

(2)令2230y x x =--+=,解得3x =-或1x =,∴点A (﹣3,0),B (1,0),作PD ⊥x 轴于点D ,∵点P 在223y x x =--+上,∴设点P (x ,223x x --+), ①∵PA ⊥NA ,且PA=NA ,∴△PAD ≌△AND ,∴OA=PD ,即2232y x x =--+=,解得21(舍去)或x=21-,∴点P (21-,2);

②设P(x ,y),则223y x x =--+,∵ΔOBC ΔAPD ABCP C =PDO S S S S ++四边形梯形

=12OB?OC+12AD?PD+12(PD+OC)?OD=11131+(3)(3)()222

x y y x ???+++-=333222

x y -+ =2333(23)222x x x -+--+=239622x x --+=23375()228

x -++, ∴当x=32-

时,ABCP S 四边形最大值=758,当x=32-时,223y x x =--+=154,此时P

3

2

-,15

4

).

考点:1.二次函数综合题;2.二次函数的最值;3.最值问题;4.压轴题.

二、初三数学二次函数易错题压轴题(难)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函数y=x2﹣2mx+m(x≤2m,m为常数)的图象记为G,图象G的最低点为P(x0,y0).

(1)当y0=﹣1时,求m的值.

(2)求y0的最大值.

(3)当图象G与x轴有两个交点时,设左边交点的横坐标为x1,则x1的取值范围

是.

(4)点A在图象G上,且点A的横坐标为2m﹣2,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点B,当点A不在坐标轴上时,以点A、B为顶点构造矩形ABCD,使点C、D落在x轴上,当图象G 在矩形ABCD内的部分所对应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时,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答案】(1)

51

2

或﹣1;(2)

1

4

;(3)0<x1<1;(4)m=0或m>

4

3

2

3

≤m<1【解析】

【分析】

(1)分m>0,m=0,m<0三种情形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

(2)分三种情形,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分别求解即可;

(3)由(1)可知,当图象G与x轴有两个交点时,m>0,求出当抛物线顶点在x轴上时m的值,利用图象法判断即可;

(4)分四种情形:①m<0,②m=0,③m>1,④0<m≤1,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详解】

解:(1)如图1中,当m>0时,

∵y=x2﹣2mx+m=(x﹣m)2﹣m2+m,

图象G是抛物线在直线y=2m的左侧部分(包括点D),

此时最底点P(m,﹣m2+m),

由题意﹣m2+m=﹣1,

解得m=

51

+

51

-+

(舍弃),

当m=0时,显然不符合题意,

当m<0时,如图2中,

图象G是抛物线在直线y=2m的左侧部分(包括点D),

此时最底点P是纵坐标为m,

∴m=﹣1,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m的值为

51

2

或﹣1;

(2)由(1)可知,当m>0时,y0=﹣m2+m=﹣(m﹣

1

2

)2+

1

4

,∵﹣1<0,

∴m=

1

2

时,y0的最大值为

1

4

当m=0时,y0=0,

当m<0时,y0<0,

综上所述,y0的最大值为

1

4

(3)由(1)可知,当图象G与x轴有两个交点时,m>0,

当抛物线顶点在x轴上时,4m2﹣4m=0,

∴m=1或0(舍弃),

∴观察观察图象可知,当图象G与x轴有两个交点时,设左边交点的横坐标为x1,则x1的取值范围是0<x1<1,

故答案为0<x1<1;

(4)当m<0时,观察图象可知,不存在点A满足条件,

当m=0时,图象G在矩形ABCD内的部分所对应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满足条件,如图3中,

当m>1时,如图4中,设抛物线与x轴交于E,F,交y轴于N,

观察图象可知当点A在x轴下方或直线x=﹣m和y轴之间时(可以在直线x=﹣m上)时,满足条件.

则有(2m﹣2)2﹣2m(2m﹣2)+m<0,

解得m>

4

3

或﹣m≤2m﹣2<0,

解得

2

3

≤m<1(不合题意舍弃),

当0<m≤1时,如图5中,当点A在直线x=﹣m和y轴之间时(可以在直线x=﹣m上)

时,满足条件.

即或﹣m≤2m﹣2<0,

解得

2

3

≤m<1,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m的值为m=0或m>

4

3

2

3

≤m<1.

【点睛】

本题属于二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矩形的性质,最值问题,不等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7.二次函数2

2

(0)

63

m m

y x x m m

=-+>的图象交y轴于点A,顶点为P,直线PA与x轴交于点B.

(1)当m=1时,求顶点P的坐标;

(2)若点Q(a,b)在二次函数2

2

(0)

63

m m

y x x m m

=-+>的图象上,且0

b m

->,试求a的取值范围;

(3)在第一象限内,以AB为边作正方形ABCD.

①求点D的坐标(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②若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正方形ABCD的边CD有公共点,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整数m 的值.

【答案】(1)P (2,

13

);(2)a 的取值范围为:a <0或a >4;(3)①D (m ,m +3); ②2,3,4.

【解析】

【分析】

(1)把m =1代入二次函数22(0)63m m y x x m m =

-+>解析式中,进而求顶点P 的坐标即可;

(2)把点Q (a ,b )代入二次函数22(0)63

m m y x x m m =-+>解析式中,根据0b m ->得到关于a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即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出a 的取值范围即可; (3)①过点D 作DE ⊥x 轴于点E ,过点A 作AF ⊥DE 于点F ,求出二次函数与y 轴的交点A 的坐标,得到OA 的长,再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P 的解析式,进而求出与x 轴的交点B 的坐标,得到OB 的长;通过证明△ADF ≌△ABO ,得到AF=OA=m ,DF=OB=3,DE=DF+EF= DF+OA=m+3,求出点D 的坐标;

②因为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正方形ABCD 的边CD 有公共点,由①同理可得:C (m+3,3),分当x 等于点D 的横坐标时与当x 等于点C 的横坐标两种情况,进行讨论m 可能取的整数值即可.

【详解】

解:(1)当m =1时,二次函数为212163y x x =

-+, ∴顶点P 的坐标为(2,13

); (2)∵点Q (a ,b )在二次函数22(0)63m m y x x m m =

-+>的图象上, ∴2263

m m b a a m =-+, 即:2263m m b m a a -=- ∵0b m ->, ∴

2263

m m a a ->0, ∵m >0, ∴2263

a a ->0, 解得:a <0或a >4,

∴a 的取值范围为:a <0或a >4;

(3)①如下图,过点D 作DE ⊥x 轴于点E ,过点A 作AF ⊥DE 于点F ,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263m m y x x m =

-+, ∴顶点P (2,3

m ), 当x=0时,y=m ,

∴点A (0,m ),

∴OA=m ;

设直线AP 的解析式为y=kx+b(k≠0),

把点A (0,m ),点P (2,3

m )代入,得: 23

m b m k b =???=+??, 解得:3m k b m

?=-???=?,

∴直线AP 的解析式为y=3

m -

x+m , 当y=0时,x=3,

∴点B (3,0);

∴OB=3;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D=AB ,∠DAF+∠FAB=90°,

且∠OAB+∠FAB =90°,

∴∠DAF=∠OAB ,

在△ADF 和△ABO 中,

DAF OAB AFD AOB AD AB ∠=∠??∠=∠??=?

∴△ADF ≌△ABO (AAS ),

∴AF=OA=m ,DF=OB=3,DE=DF+EF= DF+OA=m+3,

∴点D 的坐标为:(m ,m+3);

②由①同理可得:C (m+3,3),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正方形ABCD 的边CD 有公共点,

∴当x =m 时,3y m ≤+,可得3

22363m m m m -+≤+,化简得:32418m m -≤. ∵0m >,∴2

184m m m -≤,∴218(2)4m m

--≤, 显然:m =1,2,3,4是上述不等式的解,

当5m ≥时,2(2)45m --≥,18 3.6m ≤,此时,218(2)4m m

-->, ∴符合条件的正整数m =1,2,3,4; 当x = m +3时,y ≥3,可得2

(3)2(3)363m m m m m ++-+≥, ∵0m >,∴2

1823m m m ++≥,即218(1)2m m

++≥, 显然:m =1不是上述不等式的解,

当2m ≥时,2(1)211m ++≥,189m ≤,此时,218(1)2m m

++>恒成立, ∴符合条件的正整数m =2,3,4;

综上:符合条件的整数m 的值为2,3,4.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与几何问题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正方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8.如图,顶点为M 的抛物线y =ax 2+bx +3与x 轴交于A (﹣1,0),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过点C 作CD ⊥y 轴交抛物线于另一点D ,作DE ⊥x 轴,垂足为点E ,双曲线y =6x (x >0)经过点D ,连接MD ,BD .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点N ,F 分别是x 轴,y 轴上的两点,当以M ,D ,N ,F 为顶点的四边形周长最小时,求出点N ,F 的坐标;

(3)动点P 从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OC 方向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

当t为何值时,∠BPD的度数最大?

【答案】(1)y=﹣x2+2x+3;(2)N(5

7

,0),F(0,

5

3

);(3)t=9﹣15

【解析】

【分析】

(1)由已知求出D点坐标,将点A(-1,0)和D(2,3)代入y=ax2+bx+3即可;

(2)作M关于y轴的对称点M',作D关于x轴的对称点D',连接M'D'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N、F,则以M,D,N,F为顶点的四边形周长最小即为M'D'+MD的长;

(3)设P(0,t),作△PBD的外接圆N,当⊙N与y轴相切时,∠BPD的度数最大;【详解】

解;(1)C(0,3)

∵CD⊥y,

∴D点纵坐标是3.

∵D在y=6

x

上,

∴D(2,3),

将点A(﹣1,0)和D(2,3)代入y=ax2+bx+3,

∴a=﹣1,b=2,

∴y=﹣x2+2x+3;

(2)M(1,4),B(3,0),

作M关于y轴的对称点M',作D关于x轴的对称点D',连接M'D'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N、F,

则以M,D,N,F为顶点的四边形周长最小即为M'D'+MD的长;∴M'(﹣1,4),D'(2,﹣3),

∴M'D'直线的解析式为y=﹣

7

3

x+

5

3

∴N(

5

7

,0),F(0,

5

3

);

(3)设P(0,t).

∵△PBO和△CDP都是直角三角形,

tan∠CDP=

3

2

t-

,tan∠PBO=

3

t

令y=tan∠BPD=

3

23

3

1

23

t t

t t

-

+

-

-

∴yt2+t﹣3yt+6y﹣9=0,

△=﹣15y2+30y+1=0时,

y=

1515

15

-+

-

舍)或y=

1515

15

+

∴t=

3

2

1

2

×

1

y

∴t

=9﹣215,

∴P (0,9﹣215).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距离,学会利用辅助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

(0)y ax bx c a =++≠交x 轴于点(2,0),(3,0)A B -,交y 轴于点C ,且经过点(6,6)D --,连接,AD BD .

(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2)△ANM 与ABD ?是否相似?若相似,请求出此时点M 、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点P 是直线AD 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点,A D 重合),过P 作//PQ y 轴交直线AD 于点Q ,以PQ 为直径作⊙E ,则⊙E 在直线AD 上所截得的线段长度的最大值等于 .(直接写出答案)

【答案】(1)2113442y x x =--+;(2)点M (0,32)、点N (34

,0)或点M (0,32),N (-3,0)或点M (-1,32)、点N (-3,0)或N (14-,0)、M (-1,32);(3)QH 有最大值,当x=2-时,其最大值为

125. 【解析】

【分析】

(1)用交点式函数表达式得:y=a (x-2)(x+3),将点D 坐标代入上式即可求解; (2)分∠MAB=∠BAD 、∠MAB=∠BDA ,两种大情况、四种小情况,分别求解即可; (3)根据题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和三角函数,

QH=PQcos ∠PQH=

35PQ=352113(442x x --+33)42x -+=23392055

x x --+,即可求解. 【详解】

解:(1)用交点式函数表达式得:y=a (x-2)(x+3),

将点D 坐标代入上式并解得:14a =-

, 故函数的表达式为:2113442y x x =-

-+…①, 则点C (0,32

); (2)由题意得:AB=5,AD=10,

BD=,

①∠MAN=∠ABD 时,

(Ⅰ)当△ANM ∽△ABD 时,

直线AD 所在直线的k 值为34

,则直线AM 表达式中的k 值为34-, 则直线AM 的表达式为:3(2)4

y x =-

-,故点M (0,32), AD AB AM AN =,则AN=54,则点N (34

,0); (Ⅱ)当△AMN ∽△ABD 时,

同理可得:点N (-3,0),点M (0,32

), 故点M (0,32)、点N (34

,0)或点M (0,32),N (-3,0); ②∠MAN=∠BDA 时,

(Ⅰ)△ABD ∽△NMA 时, ∵AD ∥MN ,则tan ∠MAN=tan ∠BDA=

12, AM :y=12-(x-2),则点M (-1,32

)、点N (-3,0); (Ⅱ)当△ABD ∽△MNA 时,

AD BD AM AN =

=, 解得:AN=94

, 故点N (14-,0)、M (-1,32

); 故:点M (-1,

32)、点N (-3,0)或N (14-,0)、M (-1,32); 综上,点M (0,32)、点N (34

,0)或点M (0,32),N (-3,0)或点M (-1,

3

2

)、点N(-3,0)或N(

1

4

-,0)、M(-1,

3

2

);

(3)如图所示,连接PH,

由题意得:tan∠PQH=

4

3

,则cos∠PQH=

3

5

则直线AD的表达式为:y=

33

42

x-,

设点P(x,2

113

442

x x

--+),则点Q(x,

33

42

x-),

则QH=PQcos∠PQH=

3

5

PQ=

3

5

2

113

(

442

x x

--+

33

)

42

x

-+

=2

339

2055

x x

--+

=2

312

(2)

205

x

-++,

3

20

-<,

故QH有最大值,当x=2

-时,其最大值为

12

5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应用,涉及到一次函数、圆的基本知识,解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其中(2)需要分类求解共四种情况,避免遗漏.

10.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任意的三个点A、B、C,给出如下定义:若矩形的任何一条边均与某条坐标轴平行,且A,B,C三点都在矩形的内部或边界上,则称该矩形为点A,B,C的“三点矩形”.在点A,B,C的所有“三点矩形”中,若存在面积最小的矩形,则称该矩形为点A,B,C的“最佳三点矩形”.

如图1,矩形DEFG,矩形IJCH都是点A,B,C的“三点矩形”,矩形IJCH是点A,B,C 的“最佳三点矩形”.

如图2,已知M(4,1),N(﹣2,3),点P(m,n).

(1)①若m=1,n=4,则点M,N,P的“最佳三点矩形”的周长为,面积

为;

②若m=1,点M,N ,P的“最佳三点矩形”的面积为24,求n的值;

(2)若点P在直线y=﹣2x+4上.

①求点M,N,P的“最佳三点矩形”面积的最小值及此时m的取值范围;

②当点M ,N ,P的“最佳三点矩形”为正方形时,求点P的坐标;

(3)若点P(m,n)在抛物线y=ax2+bx+c上,且当点M,N,P的“最佳三点矩形”面积为12时,﹣2≤m≤﹣1或1≤m≤3,直接写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答案】(1)①18,18;②或5;(2)①最小值为12,;②点的坐标为或;(3),或.

【解析】

【分析】

(1)①根据题意,易得M、N、P的“最佳三点矩形”的周长和面积②先求出

和的值,再根据m=1以及M、N、P的“最佳三点矩形”的面积是24,可分析出此矩形的邻边长分别为6、4进而求出n的值

(2)①结合图形,易得M、N、P的“最佳三点矩形”的面积的最小值,分别将对应的值代入y=-2x+4即可求出m的取值范围②当M、N、P的“最佳三点矩形”为正方形时,易得边长为6,将对应的值代入y=-2x+4即可求出P点坐标

(3)根据题意画出图像,易得抛物线的解析式

【详解】

解:(1)①如图,过P做直线AB平行于x轴,过N做直线AC平行于y轴,过M做MB平行于y轴,分别交于点A(-2,4)、C(-2,1)、B(4,1)

则AC=BM=3,AB=CM=6故周长=(3+6)=18,面积=3=18

故M、N、P的“最佳三点矩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为18,18;

②∵M(4,1),N(-2,3)∴,

又∵m=1,点M、N、P的“最佳三点矩形”的面积为24

∴此矩形的邻边长分别为6

,4

∴n=-1或5

(2)如图1,

①易得点M、N、P的“最佳三点矩形”的面积的最小值为12;分别将y=3,y=1代入y=-2x+4,可得x分别为,

结合图象可知:

②当点M、N、P的“最佳三点矩形”为正方形,边长为6,

分别将y=7,y=-3代入y=-2x+4,可得分别为,

点P的坐标为(,7)或(,-3)

(3

)如图2,y=+或y=+

【点睛】

此题比较灵活,读懂题意,画出图像求解是解题关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x7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