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诗文十四篇

更新时间:2024-05-31 12: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诗歌部分

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注释】

始:才。 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 道:路途。 阿(a):在文章中是一个语音词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 遥看:远远的看 柏(bǎi):松树。 冢(zhǒng):坟墓。

累累: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狗窦(gǒu dòu):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雉(zhì):野鸡 中庭:屋前的院子 生:长 旅:野的

旅谷:植物未经播种叫“旅生”。旅生的谷叫“旅谷”。 旅葵(kuí):即野葵。 舂(chōng):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 持:用。 作:当作

羹(gēng):糊状的菜。 一时:一会儿就 贻(yí):送,赠送 沾:渗入 【理解参考】

第 页,共 39页 1

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原为“遥望是君家,松柏冢垒垒。” 【研讨与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开篇便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而且这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询问,读者由开头两句诗展开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头问话声中收束。,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家人安然无恙、亲人健在?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呢?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雪地里浇下的一盆冰水:“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这动乱的年月,我的亲人们竟无一幸存者?多少年来积压心底的感情,向谁倾诉、向谁表达啊?唯有那青青松柏、垒垒坟冢吗?那,就是我的家吗?不,不,不可能!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者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站在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这是怎样一种情境,将掀起读者怎样的感情波澜呢?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呢?他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到。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低声哭了起来 “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多么丰富、多么深厚、多么沉痛的感情内涵啊! 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平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作品具体写的是主人公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作品就不仅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不仅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

第 页,共 39页 2

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这里,突出老兵出门张望(“出门东向看”)与老泪纵横(“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试想,他“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家中已了无亲人,而只有荒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以后的生活,又当如何呢?他又怎能不感到茫然呢?他向远方望去,难道自己的祖国里,只有自己一家是这样的吗?不是的。其悲惨的遭遇是谁造成的,尽管诗中未明言直说,但我们只要联系到此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则不难看出这一点。根据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说法,此诗晋时已谱入乐府,当可视之为汉魏战乱之际的作品。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反映该老兵的悲惨遭遇,也就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压迫之下的平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凉,了无一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这些又归结为表现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诗之主题。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练习】

1.解释加点的字 ①八十始得归: .②采葵持作羹: .③兔从狗窦入: .

④不知贻阿谁: .

2.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①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②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3.“十五”“八十”是____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主人公归家后,看到家中凄凉破败的景象是“_________” 5.此诗抒发了老翁怎样的心情?通过哪句诗体现出来的? 6.诗中主人公离家归家的年龄分别是多大? 7.用诗中的句子回答:主人公的家现在怎样? 8.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参考答案

1.①才 ②菜汤 ③洞 ④给

2.远远看去,那就是你的家,那边松树柏树很多,坟墓一大堆。 走出门外向东望去,(心情极其悲痛),眼泪就流了下来。

3.十五、八十 4. 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5.全诗通过对一个久别家乡重归故里的老兵回家时所见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他的孤独和凄凉,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也体现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之情。 6.夸张暴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极端的不合理。 7.兔从??葵。

8.抒发了老翁孤独凄凉的心情。“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在兵役严苛的封建社会,这首十五从军征里道不尽的心酸与批判。

第 页,共 39页 3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②, 独怆然③而涕④下。

【注释】

①选自《陈子昂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陈子昂(661——702),字伯玉,

梓州射洪(现在四川人)。唐代诗人。幽州台:即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西南,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造的。

②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③怆然:悲伤的样子。 ④涕:眼泪。 【理解参考】

追忆历史,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贤主;向往未来,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万分担忧。

想到天地的广阔无边与永恒不息,就感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吊古伤今,我怎能不忧从中来,潸然泪下呢!

【研讨与赏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但是,像燕昭王那样的前代贤君已经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啊!登台远眺,只见天地茫茫,宇宙浩渺,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古代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

这首诗句式长短参错,使得音节上具有抑扬变化、曼声长叹的美,读来极为上口。全诗语言遒劲质朴,风格明朗刚健,意境雄浑开阔,对齐梁以来浮艳纤弱的诗风是一种有力的反驳。

【资料链接】

陈子昂初唐著名诗人,文学家。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进士,官至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他是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陈子昂二十四岁中进士,二十九岁时曾向武则天上谏《答制问事八条》,主张减轻刑罚、任用贤才、延纳谏士、劝功赏勇、减轻徭役等,但因“言多直切”不讨武则天喜欢而被罢职。几年后,又因 “逆党”事被牵连下狱。695年出狱后,在洛阳任右拾遗。次年,东北的契丹族乘李尽忠叛变之机,起兵南下,攻陷幽州、冀州和营州。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征

第 页,共 39页 4

讨,陈子昂任参谋,然武攸宜不谙军事,屡战屡败。陈子昂多次向武攸宜进言均不被纳,又主动请为前锋,武攸宜不但不听,反而将其降为军曹。诗人报国无门,满腔悲愤,一天登上蓟丘(幽州台),想到燕昭王礼贤下士的故事,挥笔写下了《蓟丘览古七首》,接着又“泫然涕下”,吟唱了这首千古绝唱。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①薪②烧炭南山③中。满面尘灰烟火色④,两鬓苍苍⑤十指黑。卖炭得⑥钱何所营⑦?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⑧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⑨冰辙⑩。牛困(11)人饥日已高,市(12)南门外泥中歇。翩翩(13)两骑(14)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15)。手把(16)文书口称敕(17),回(18)车叱(19)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20),宫使驱将(20)惜不得(22)。半匹红绡一丈绫(23),系(24)向牛头充炭直(25)。

【注释】 ○1伐:砍伐。○2薪:柴。○3南山:城南之山。○4烟火色:被烟熏的脸色。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5苍苍:苍白。○6得:得到。○7何所营:做什么用。营,经营,这里指谋求。○8愿:希望。○9辗(niǎn):同“碾”,碾压。(10)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11)困:困倦,疲乏。(12)市:集市。(13)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14)骑(jì):骑马的人。(15)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16)把:拿。(17)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18)回:调转。(19)叱:吆喝。(20)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很多。 (21)驱将:赶着走。(22)惜不得:舍不得。得,能够。惜,舍。(23)半匹红绡一丈绫: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24)系:挂。(25)直:通“值”,价格。 【理解参考】

有位卖炭的老翁,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所得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却担心天热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气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辗轧冰冻的车轮印,往市集的方向去。牛都疲乏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前面两位轻快洒脱的骑马人是谁?是皇宫内的太监的爪牙。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却说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转车头,大声呵斥着牛往北面拉去。一车炭,有非常重,宫里的使者们硬是要赶着它走,老翁可惜它,却没有办法。宫里的使者们将半匹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作炭的价格。

【研讨与赏析】

开头四句,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

第 页,共 39页 5

程。“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写出劳动的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南山中”点出劳动场所,这“南山”就是王维所写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的终南山,豺狼出没,荒无人烟。在这样的环境里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窑一窑地“烧炭”,好容易烧出“千余斤”,每一斤都渗透着心血,也凝聚着希望。写出卖炭翁的炭是自己艰苦劳动的成果。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这一问一答,点明他仅仅希望有吃有穿,维持一种最低的生活,为后文写宫使掠夺木炭的罪行做好了有力的铺垫。“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然而这位卖炭翁是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的,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冻得发抖的时候,一心盼望天气更冷。诗人如此深刻地理解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只用十多个字就如此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又用“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怎能不催人泪下。

行文至此,作者笔锋一转,将画面切换,由远及近,通过一问一答,勾勒出另一组人物形象。“翩翩”,轻快的样子,笔调有些黑色幽默。“黄衣”、“白衫儿”,都是太监的服装。唐代宦官品级较低的穿黄衣,无品级的着白衫。所谓“使者”,这里指皇宫中派出来的采办。“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出色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按理,小太监手里是不会有这种公文的,更不用说是“敕”,也就是皇帝的文书了。这里有讽刺之意,将宫使狐假虎威、巧取豪夺的情形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烧成这一车千余斤的木炭,不知要砍多少木柴,翻越多少山头,忍受多少个日夜的烟熏火燎。老翁全要靠它卖钱度日活命,却这样被宫使拦抢而去。受压榨欺凌者难言的悲愤、辛酸,尽在点晴之笔的“惜不得”三字中。“充”,抵偿。“炭直”,炭价。古代一匹有四丈或五丈长。系上牛头的纱和绫,合在一起最多不过三丈余。这样的价值反差,对满怀希望、赖以活命的卖炭翁来说,是最大的嘲弄、最残酷的伤害。宫使强夺去的不仅仅是千余斤木炭,更是他生活的希望和权利。

和《新乐府》的其他诗作不同,《卖炭翁》的结句没有“卒章显其志”,没有直接发表议论,而是在矛盾冲突的高潮中戛然而止,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深思。

这是一首讽谕诗。作者以个别表现一般,目的是要揭露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同时也表现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希望得到皇帝的注意。这也是一首叙事诗,作者仅用二十句一百三十五字,便完整地记述了一位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未成、被宫使掠夺的全部经过,层次清楚,脉络分明。

【资料链接】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这首选自《白氏长庆集》。本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练习】

1.卖炭翁在“市南门外泥中歇”时,会想些什么?请具体描写出他此时的心理活动。

2.本诗字里行间倾注着诗人对卖炭翁的同情,选择文中能表现这一情感的诗句进行赏析,并 用深情地朗读表现出这种感情。 参考答案

提示:1.要用描写的表达方式,符合人物心理。

第 页,共 39页 6

2.示例:“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中“可怜”一词直接表达作者的同情和不平,将卖炭翁艰难的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内心活动表现得十分真切。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11)三山(12)去。

【注释】

⑴星河:银河。 ⑵转:《历代诗余》作“曙”。 ⑶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⑷天语:天帝的话语。

⑸我报路长嗟日暮:路长:意仿《离骚》上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日暮,隐括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嗟,慨叹。

⑹谩:徒,空。

⑺“我报”二句:意谓人生路长而时光渐晚,徒有诗才,志事难酬。报,回答。王灼《碧鸡漫志》云:李清照少时便有古诗名气,“才力华赡,逼近前辈。”但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社会,其才华被扼制,不能有所作为,故说“谩有”。惊人句,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势聊短述》有“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句 ⑻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⑼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⑽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11)吹取:吹得。 (12)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理解参考】

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邀。殷勤问:归宿何处请相告。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不早。学做诗,枉有妙句人称道。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岛去。

【研讨与赏析】

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词,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一般来说,李清照南渡以后写的词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这一首却是例外。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国破家亡兼夫死,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从此,她只身飘泊江南,孤单寂寞地度过她那艰苦岁月的晚年,处于“路长嗟日暮”的困境。但她是一个性格爽直、柔中有刚、不愿受现实生活束缚的人,所以,有时想象的翅膀飞进了另一个世界。她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以求摆脱人间那前路茫茫、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境况。于是梦跨云雾,渡天河,归帝宫,乘万里风到仙山去。这样豪迈的气概,不凡的壮举,

第 页,共 39页 7

就使这首词显示出浪漫的情调,豪放的风格,而和她的其他词作风格迥然不同。

本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词写梦游太空的情景。开头两句就把我们的目光引向了另一个世界。这里云层接天,有如波涛汹涌的海洋;雾气弥漫,透露出黎明前的曙光。平常称作银河的星河,正随着夜色将尽而回转它的河床,好似有无数小帆船在银河中随波荡漾。作者用“涛”、“转”、“舞”几个字,写出了景色的动态。由银河联想到地面上的河流,进而设想有许多帆船在天上的河流中航行,表现了丰富的想象力。这使我们想起唐代诗人李贺《天上谣》中的诗句:“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李贺想象云彩象水那样在天河中流动,发出响声,漂起群星。两人的描绘真有异曲同工之妙。从第三句我们得知,前面写的原来是梦境,云涛、星河都是作者梦中在天宫所见。“帝所”,传说中天帝的住所。这句说,我的梦魂仿佛是飞上了天宫。因为梦中的感觉是恍惚不清的,所以用“仿佛”。写到这里,作者舍弃了其它一切不必要的描绘,只是说:我听到了天帝关切地问我:“要到哪里去?”她的意图是突出天帝对她的询问,以便引出下片的回答,而这个回答,正是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下片一开始就是对天帝的回答。“报”,即回答。“嗟[jiē]”,叹息。“谩”,是徒然的意思。她回答天帝说,我感叹天色晚、道路长,前途渺茫;我白白具有写诗的出众才华,因为这毫无用处。天晚路长,不是写实而是象征,并且化用了《离骚》的诗句。战国时楚国伟大诗人屈原在他的著名长诗《离骚》中,曾用“日忽忽其将暮(日暮)”“路曼曼其修远(路长)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象征当时楚国政治黑暗的现实,并表现自己追求光明理想的决心。李清照写这首词时,北宋已经灭亡,南宋朝廷权奸误国,抗战不力,她自己也饱经离乱之苦,精神上十分苦闷。在这两句词里,她用“天晚,路长”象征当时动乱而又看不到光明的社会现实;通过“学诗谩有惊人句”,表现了她感到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然而她也并没有颓丧、消沉。看,“九万里风鹏正举”,大鹏鸟正在乘着强劲的风势向着九万里的高空奋飞呢!作者在这里借助于《庄子·逍遥游》中的故事,描绘了大鹏鸟冲天而起,搏击长空的雄伟形象,字里行间充满了她对大鹏的无限钦仰之情,借以表现她昂然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下文又通过向往神话中的“三山”,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吹取”,吹到的意思。作者是多么希望,乘上有如蓬草那样随风飘荡的小船,借着这股强劲的风力,把她吹向那远在渤海中的三座仙山啊!“三山”,指蓬莱、方丈、瀛洲。传说那里住着神仙,有长生不老药,有珍禽异兽,还有富丽堂皇的宫殿,在传说中,是一个极富有吸引力而又难以到达的神奇的世界。李清照说她向往三山,当然,并不是真的要去求什么仙,她只不过是在现实社会中,看不到光明,借那虚无缥缈的仙山,作为一种理想境界的象征,来表示她不甘心消沉,仍然抱有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罢了。而把理想寄托于仙境,这也就表现了她对现实的一种否定。

李清照的许多词给人们留下了她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印象。这首风格豪放的词,意境阔大,想象丰富,确实是一首浪漫主义的好作品。出之于一位婉约派作家之手,那就更为突出了。其所以有此成就,无疑是决定于作者的实际生活遭遇和她那种渴求冲决这种生活的思想感情;这绝不是没有真实生活感情而故作豪语的人所能写得出的。

【资料链接】

李清照(1084-1155),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由于家庭的影响,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

第 页,共 39页 8

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练习】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人坐在船上在风浪颠簸中赶路,仰望着天亮前云雾弥漫、繁星摇动的天空,迷糊之中梦见自己来到天帝的住地,听到天帝情意恳切的问候。

B.作者自认为是有“惊人句”的成功女词人,但她并未就此满足,她还有新的更大的人生追求,那就是传说中三座仙山上的幸福生活。

C.尽管人生之路留下痛苦的叹息,但词人并未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她还要像大鹏那样展翅高飞,她还要风把她所乘坐的小船送到美好的仙境。

D.这首词借助奇妙的景象,通过与天帝的一问一答,抒发了词人对沧桑流离人生的感叹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 梁启超评价这首<渔家傲记梦>说:“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理由。 参考答案 1. B

2.同意。梁启超的评论是正确的。诗人把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离骚》《逍遥游》和神话传说化入词 中,通过神奇的想像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势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它与诗人其它作品的清丽、婉约确是很不相同。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②?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③?悠悠④。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⑤,坐断东南战未休⑥。天下英雄谁敌手⑦?曹刘⑧。生子当如孙仲谋⑨。

【注释】

①南乡子:词牌名。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北固亭在镇江东北固山上,下临长

江,三面环水。

②望:眺望。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 ③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④悠悠:连绵不尽的样子。 ⑤兜鍪(móu):指千军万马。兜鍪,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⑥坐断:占据,割据。休:停止。 ⑦敌手:能力相当的对手。 ⑧曹刘:指曹操、刘备。

⑨生子当如孙仲谋:引用《三国志〃吴主(孙权)传》注:曹操尝试与孙权对垒,见舟船、器仗、队伍整肃,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即刘表,字景升)儿子若豚犬(猪狗)耳。\暗讽今天的朝廷不如能与曹操刘备抗衡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也不如孙权。

第 页,共 39页 9

【理解参考】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久了。看着永远也流不尽的长江水滚滚东流。

想着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带领了千军万马,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研讨与赏析】

本词是作者知镇江府时所作。三国吴时始于镇江置京口镇,故镇江又称京口。北固亭(又称北固楼)在镇江北固山头,下临长江,形势险峻。此亭建于东晋,后来废毁,宋时又在旧址被重建。作者晚年登北固山,感慨历史的兴衰,因写此词。 自南宋与金国划淮水为界后,京口便成了长江下游的军事重镇。作者在这里的山巅上登楼远眺,他所日夜想要恢复的中原大地(神州),却全然望而不见。南北的交争,列朝的兴亡,这种永无休止的变化,正如奔腾东下的长江水一般。这是作者囊括了时间和空间的全局,从宏观上发出的一种感慨。

本词作者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全词饱含着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是倒装句法,即:“满眼风光北固楼,何处望神州?”北固亭远眺,风光无限,却不见日思夜想的中原大地。收回遥望的视线,看这北固楼近处的风物:“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不禁引起了词人千古兴亡之感。因此,词人接下来再问一句:“千古兴亡多少事?”这句问语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悠悠”者,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也。“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词人胸中倒来倒去的不尽愁思和感慨,犹如长流不息的江水。“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据东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不息。据历史记载: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西征黄祖,北拒曹操,独据一方。赤壁之战大破曹兵,年方二十七岁。因此可以说,上面这两句是实写史事,因为它是千真万确的历史,因而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作者在这里一是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于与雄才大略、兵多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这就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气魄。二是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他不断征战,不断壮大。而他之“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显然,稼轩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接下来,辛弃疾为了把这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他异乎寻常地第三次发问,以提醒人们注意:“天下英雄谁敌手?”作者自问又自答曰:“曹刘”,唯曹操与刘备耳!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耳。”辛弃疾便借用这段故事,把曹操和刘备请来给孙权当配角,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刘备才堪与孙权争胜。曹、刘、孙三人,论智勇才略,孙权未必在曹刘之上。稼轩在《美芹十论》中对孙权的评价也并非称赞有加,然而,在这首词里,词人却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这种用心,更于篇末见意。 作者在这里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似,作者这样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历》说:曹操有一次与孙权对垒,见吴军乘着战船,军容整肃,孙权仪表堂堂,威风凛凛,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刘表)儿子若豚犬耳!”一世之雄如曹操,对敢于与自己抗衡的强者,投以敬佩的目光,而对于那种不战而请降的懦夫,如对刘景升儿子刘琮则十分轻视,斥为任人宰割的猪狗。把

第 页,共 39页 10

大好江山拱手奉献敌人,还要为敌人耻笑辱骂。作者在这里引用了前半句,没有明言后半句,实际上是借曹操之口,讽刺当朝主议的大臣们都是刘景升儿子一类的猪狗,这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曲尽其妙,而又意在言外。曹操所一褒一贬的两种人,形成了极其鲜明、强烈的对照,在南宋摇摇欲坠的政局中,也有着主战与主和两种人。聪明的词人只做正面文章,对刘景升儿子这个反面角色,便不指名道姓以示众了。然而纵然作者不予道破,而又能使人感到不言而喻。因为上述曹操这段话众所周知,虽然辛弃疾只说了前一句赞语,人们马上就会联想起后面那句骂人的话,从而使人意识到辛弃疾的潜台词:可笑当朝主和议的众多王公大臣,都是刘景升儿子之类的猪狗。词人此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颇类似歇后语的作用。而且在写法上这一句与上两句意脉不断,衔接得很自然。上两句说,天下英雄中只有曹操、刘备配称孙权的对手。连曹操都这样说,生儿子要像孙权这个样。再从“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的蕴含和思想深度来说,南宋时代人,如此看重孙权,实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心理的反映。因为南宋朝廷实在太萎靡庸碌了,在历史上,孙权能称雄江东于一时,而南宋经过了好几代皇帝,却没有出一个像孙权一样的人。所以,“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本是曹操的语言,而由辛弃疾口中说出,却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

本篇在写作技巧上有三个特点:一是把写景和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起来,而且都是围绕着“登北固楼”的主题,大处落墨,视野开阔:远眺只写风光无际,近处只写滚滚流水(用杜甫《登高》诗中“不尽长江滚滚来”、苏轼《次韵前篇》诗中“长江滚滚空自流”句);抒情则只集中于慨叹“千古兴亡”的悠远难追;议论则也仅仅赞扬在京口开创伟业的少年英雄孙权,气魄极其宏大雄壮。能在小令中包含如此重大的题材内容,气势又如此壮阔,古今词中实不多见。二是全词的层次极为分明。整篇三问三答,自相呼应,创前所未有的意境。三是融化古人语言入词,曹操的两句话被巧妙地安排在下片,很自然地形成一问一答,活用典故成语,毫无斧凿痕迹。融经铸史,驱遣自如,原为稼轩词的一大特点,而在这首词中,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它与稼轩同时期所作另一首登北固亭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一风格明快,一沉郁顿挫,同是怀古伤今,写法大异其趣,而都不失为千古绝唱,亦可见辛弃疾丰富多彩之大手笔也。

【资料链接】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风格沉雄豪迈,与苏轼一起并称为我国豪放词的代表作家。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

【练习】

1.对下列加粗词的注音或释义有误的 一项是( ) A.兜鍪(dōu móu):作战戴的头盔。 B.悠悠:长久、遥远之意。

C.坐断:占据。 战未休:指魏、蜀两军交战不息。 D.年少(shǎo):年轻。 曹刘:指曹操和刘备。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神州”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指全中国

B.指长江以北的国土 C.指全国各族人民

第 页,共 39页 11

D.指汉族人民

4.对“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一句的深刻含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赞扬孙仲谋这样的英雄人物 B.对敌人的轻蔑

C.作者希望自己的后辈成材 D.感慨当时的统治者无能

5.此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即兴抒怀,借古讽今,通过历史上的什么人物暗讽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哪一句,与本词中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在内容和情调上是相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用“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这一词句来赞颂孙权的。本词赞颂孙权的词句是哪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居东南一方,奋发自强,战斗不息。若问天下英雄谁配称他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 3.B 4.D

5.通过对三国时的英雄孙权的赞美,讥讽南宋朝廷无能而屈辱求和。抒发了作者仰慕英雄,主张收复中原的情怀。

6.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7.“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生子当如孙仲谋。”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①,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②,八年风味徒思浙③。苦将侬,强派作蛾眉④,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⑤!算平生肝胆⑥,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⑦!

【注释】

①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为京华。

②四面歌残终破楚: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③八年风味徒思浙:应为“徒思浙八年风味”的倒装。指作者在浙江时过的貌似贵妇的生活,实则处于被奴役的地位。

④娥眉:漂亮的女人,美女。指作者当时的贵妇人身份。

第 页,共 39页 12

⑤烈:刚烈。

⑥肝胆:指真诚的心。

⑦青衫湿:唐白居易《琵琶行》中有“江州司马青衫湿”句,指眼泪打湿了衣服。

【理解参考】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资料链接】

一、秋瑾(1875-1907),浙江绍兴人,别号鉴湖女侠。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

二、这首词是言志之作,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1903年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子芳发生冲突,从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词的上片写与王子芳结婚八年,表面上过着富贵人的生活,实际上是“奴仆不如”的生活,如今与其决裂,突破家庭束缚,实现了“求自立”的愿望。“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进一步说明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上片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词的下片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巾。作者虽是女子,但“心却比,男儿烈”,所以能冲破家庭牢笼。平日她虽以肝胆相照,真诚恳切,但不为世俗所了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现在离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何处去找知音?如果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到怎样的折磨?想到这一点,不觉伤心落泪,也是很自然的。这种担心和忧虑,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

这首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 三、

鉴湖女侠

孙中山和宋庆龄先生对秋瑾都有很高的评价。1912年12月9日,孙中山致祭秋瑾墓,撰挽联:“江户矢丹忱,重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1916年8月16日至20日,孙中山、宋庆龄游杭州,赴秋瑾墓凭吊,孙中山说:“光复以前,浙人之首先入同盟会者秋女士也。今秋女士不再生,而‘秋风秋雨愁煞人’之句,则传诵不忘。”1942年7月宋庆龄在《中国妇女争取自由的斗争》一文中称赞秋瑾烈士是“最崇高的革命烈士之一”。1958年9月2日宋为《秋瑾烈士革命史迹》一书题名。1979年8月宋庆龄为绍兴秋瑾纪念馆题词:“秋瑾工诗文,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马携枪,曾东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万代传侠名。”

秋瑾爱国救民之心萌生于少女时代。1904年她以惊人的行动,冲破封建礼教和家庭束缚,只身东渡日本,毅然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当时有人对她以“闺房弱女,岂能奢谈

第 页,共 39页 13

革命”出言相讥,对此秋瑾是义愤填膺,她振臂铭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或渝此,任众处罚!”并当众狂草一联曰:“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漂泊我无家。”充分表达了自己甘愿舍小家为大家,誓为中华献热血的浩然正气。

秋瑾主持大通学堂期间,在筹备反清起义之余喜好书法和击剑,她的草书横幅“读书击剑”成为了学生们的摹本,其中有个叫冯翊的学生把她的字学得几乎一模一样。一天,冯翊学她的字体写了一副对联送秋瑾指教,联曰:“击剑尽杯酒,读书挑夜灯。”秋瑾看后非常高兴,当即赠给冯翊一方随身佩带的心爱玉印章“读书击剑”和何绍基、怀素等几位名家的字帖。随后,秋瑾又将冯翊所撰的对联改动两字,叫冯翊重写一遍悬于自己的办公室,改字后的对联是:“击剑尽樽酒,读书贪夜灯。”这一改使联意气魄更大,文藻更佳,充分地表达了秋瑾为革命苦练武艺,勤学文化的豪气和信念。

文言部分

《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6、子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参考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第 页,共 39页 14

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曾子(曾参,孔子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这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要学习与思相结合。启示: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译文: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 日夜不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译文: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练习】

第 页,共 39页 15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论( )语 不亦说( )乎 而不愠( ) 三省( ) ....传( )不习乎 不yú( )矩 罔( ) 贤哉( ) ... 在陋巷( ) 人不堪( ) 曲gōng( )而枕之 ..

笃( ) 思而不学则dài( ) 一dān( )食 .

二.文学常识填空。(两空1分 共11分)

1、孔子名 , 字 , 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是 家学派创始人。 2、《论语》是 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 及其弟子的 .与《 》,《 》,《 》合称“四书”,“五经”指的是 , , , , ; “六义”指的是 , , , , ; 三、默写:(每空1分 共16分)

1、学而时习之, ? 有朋自远方来 ?

2、吾日三省吾身: ? ?_ ___? 3、 ,思而不学则殆.

4、 , ,是知也.

5、三人行, . , 。 6、任重而道远, ,不亦乐乎? ,不亦远乎? 7、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___. 8 、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理解填空(每空1分 共21分) 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 , . 2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 . 3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

4、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 ,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

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

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 , , , .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 , 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 .

8、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 __ _, 并阐述为 , . 五、阅读全文,回答问题(38分)

1 、解释加点的字:(每两空1分 共6分)

时习: 不亦说乎: 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不信: 传不习: 温故: 罔: 殆: 笃志: 肱: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 、翻译句子(每小题2分 共16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第 页,共 39页 1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按要求从本文找出1个例句。(6分)

学习方法的句子: 学习态度的句子: 修身做人的句子: 4.从本文找出2个成语,并解释。(6分)

成语: 解释: 5.你对本文的哪一则感受最深,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案: 部分参考答案: 四、理解填空

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3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4、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5、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6、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7、 三人行 必有我师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8、 恕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五、 1、 按一定时间 “悦”的古字 愉快 生气 发怒 每天 反省 真诚 诚实 老师传授的知识 旧的知识 迷惑 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有害 通“汝”你 通“智”聪明 刚毅

2 、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真诚了呢? ?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的体会和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有很遥远。 ?(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 自己所厌恶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 3、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品德修养: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4、成语: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不亦乐乎 择善而从 解释:任重道远: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有很遥远比喻责任重大。

第 页,共 39页 17

择善而从:选择其中好的跟着做,指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学习这些优点。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自己所厌恶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

富贵不能淫

《孟子》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成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释】

①景春:战国时纵横家。②公孙衍:魏国人,号犀首,当时著名的说客。张仪:战国时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主张连横,为秦扩张势力。③古时男子年二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参考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 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 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 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 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练习】

1.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上文中,孟子阐述了怎样的主张?(用自己的话回答) 参考答案

1. ①成年男子行加冠之礼时,父亲训导他。

②富贵不能使他思想迷乱,贫贱不能使他节操改变。威武不能使他意志屈服,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2.大丈夫应该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气,要坚守仁、义、礼(或人要坚守仁、义、礼)

第 页,共 39页 18

逍遥游(节选)

《庄子》

北冥②有鱼,其名曰鲲③。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④。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⑤而飞,其翼若垂天⑥之云。是⑦鸟也,海运⑧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⑨也。

齐谐⑩者,志怪(11)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12)

三千里,抟(13)扶摇(14)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15)。野马(16)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7)。天之苍苍,其正色邪(18)?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9)。

【注释】

①节选自《庄子〃逍遥游》(《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②北冥:北海。冥,指海色深黑,一作“溟”。下文“南冥”指南海。③鲲:传说中的大鱼。④鹏:传说中的大鸟。⑤怒:奋起的样子。⑥垂天:天边,垂,通“陲”,边际。⑦是:此,这。⑧海运:指大海的波浪汹涌动荡。一说指大海运行。海运之时必有大风,因此大鹏可以乘风南行。⑨天池:自然造化的水池。⑩《齐谐》:书名,出于齐国,多载诙谐怪异之事,帮名“齐谐”。(11)志怪:记载怪异之事。志,记载。(12)水击:指鹏鸟的翅膀拍击水面。(13)抟(tuán),回旋而上。一作“搏”,拍。(14)扶摇,一种旋风。(15)指大鹏飞行六个月才止息于南冥。一说息为大风,大鹏乘着六月间的大风飞往南冥。(16)野马,指游气。古人认为:春天万物生机勃发,大地之上游气奔涌如野马一般。(17)指上句所说的野马、尘埃等漂浮物,被生物发出的气息吹动。(18)其正色邪:或许是上天真正的颜色?其,抑,或许。正色,真正的颜色。邪,同“耶”,疑问语气词。(19)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大鹏在天上俯视下面,也像这样(从下面仰视上天)罢了。其,代词,指大鹏。若是,像这样。则已,而已。 【参考译文】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鹏鸟啊,它在大海上运行,将要飞到南海去。这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之时,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回旋向上飞,一直冲上九万里的高空,它离开北海,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啊。”林泽之中浮动的雾气、空气中飞动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色深蓝,这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鹏鸟在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研讨与赏析】

《逍遥游》中心思想是说: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逍遥游》很能代表庄子的哲学思想,同时也体现出其散文的文学风格和成就。这里入选的并非《逍遥游》全篇,只是节录了开头的一部分,但这部分已经可以反映全篇的风格和成就。

第 页,共 39页 19

开头一段,从“北冥有鱼”起,作者大笔挥洒,以描写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开端,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北方深海之中,有一条“不知其几千里”长的巨鲲。这条鱼的巨大,已经够令人惊奇的了,而它竟又变化为一只大鹏,这怎不令人感到神奇万分呢?应当承认,这样的鱼和鸟是现实生活中绝对没有的,是人们绝对不曾见过的,但想像力丰富的庄子却偏要让你相信世间有此二物,特意对它们进行一番形象化的描写。描写的重点是大鹏:这只神奇的大鸟岂止是大,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之游,由北海直飞南海天池。它积满气力,怒张毛羽,一振而飞上天,翅膀像遮天盖地的大块云影。

接着,作者又假借所谓《齐谐》一书的话来证明他的描写是可信的。《齐谐》上说:“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先拍击水面,滑行三千里,然后盘旋宛转,靠风气相扶,直冲云天,到达九万里高空。起飞之后,历时六月,方才止息。”那么,九万里高空又是什么景象,究竟如何高远呢?作者先以高空中只见游气奔腾,微尘浮动来形容,接着以人仰视天空的经验来比说,说大鹏在九万里高空俯视下界,也如同下界的人仰视高空,只见莽莽苍苍,难辨其“正色”。经过这样一番描写、形容和打比方,无形中联系了普通人的生活经验,调动了人们的联想和想像,把作者心目中那种为一般人难于理解和想像的高远哲学境界,变得易于理解和想像了。

【资料链接】

一、庄子,名周,字子休,道教祖师,号南华真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战国中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祖上系出楚国公族,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宋国蒙地。庄子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以及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后人即称之为“南华真人”,被道教隐宗妙真道奉为开宗祖师,视其为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

庄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中独具风格,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想象奇特,形象生动。此外,还善于运用各种譬喻,活泼风趣,睿智深刻。文章随意流出,汪洋恣肆,奇趣横生。总体来说,庄子散文极具浪漫主义风格,在古代散文中罕有其比,赢得无数文人学士的仰慕。 二、《逍遥游》居《庄子·内篇》之首,是阐发庄子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观点的著名篇章,可以说《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纲领。就艺术特色来看,也可称为庄子的代表作。其文雄放、奇幻,足以显示庄子的思想和文章所特有的风格。“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马叙伦《为〈庄子义证〉成率题绝句》),可见《逍遥游》在《庄子》一书中的重要性。

全文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篇首到“圣人无名”,提出只有做到无己、无功、无名才能“无待”,从而达到逍遥的境界。第二部分从“尧让天下于许由”至“窅然丧其天下焉”,进一步论证“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第三部分从“惠子谓庄子曰”至篇末,归纳主题,指出“逍遥游”的最高境界。

本篇课文节选的是文章的两段。“逍遥游”的含义,是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

在写作方法和技巧上,本文具有如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富于想象,善于夸张,多用比喻,在想象和夸张中营造雄奇开阔的意境,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写鲲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写树木寿命之长,曰其

第 页,共 39页 20

以五百岁、八千岁为春秋。将想象和夸张大量运用于哲理散文中,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使之更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二是善于运用“三言”──寓言、重言、卮言。《庄子·寓言》中提出“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天下》篇又提出“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其实这也正是《庄子》一书的写作方法。如《逍遥游》一开篇就运用了鲲鹏的寓言来说明“有所待”,“以寓言为广”,将寓言用在说理当中,结合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使说理更透彻明了,也使文章具有了象征的意味。随着事理的推进,作者在寓言中加入了卮言的手法,写蜩与学鸠对大鹏的嘲笑,引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命题。为了说理的需要,作者又“以重言为真”,虚构、假托或征引前人之语,通过“汤之问棘”深化其观点。第3段则运用“以卮言为曼衍”的方法,抽象论说,层层推进。从中可看出作者艺术技巧之高超。

三是夹叙夹议,借助比喻和历史故事阐发哲理,节节叙事,节节议论,或以具体形象感人,或直接摆出观点,议论方式灵活多变,增强说服力。

四是善于运用对比手法。文章多次进行“小”与“大”的对比,如蜩、学鸠与鲲鹏的对比,小知与大知、小年与大年的对比等,最后点出一直隐而不发的“有待”和“无待”的对比,使说理更充分有力。

本文虚实相生、纵横跌宕、错落有致、开阖有度、挥洒自如,确如李白所赞:“开浩荡之奇言”。虽然庄子追求的绝对自由的思想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是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关于庄子的思想也是众说纷纭、有待鉴别,但从其艺术特色上来说,庄子之文汪洋恣肆、浩淼奇警的浪漫主义风格以及一些创造性的艺术创作方法还是很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三、几个问题

1.庄子散文中的寓言具有什么特色? 《庄子》一书善用寓言,《逍遥游》也充分显示了这个特点。《庄子》一书中明言“寓言十九”“以寓言为广”,司马迁亦指出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综观全书,确如司马迁所言,《庄子》全书大小寓言共计二百多个,数量之多,运用频率之高使他人只能望其项背。

所谓寓言,即寄寓之言,“意在此而言寄于彼”(王先谦《庄子集解》)。庄子散文的寓言有着鲜明的特点。

一是暗喻性。庄子的寓言通常是和比喻结合在一起的,如在《逍遥游》中,鲲鹏等的寓言其实就是比喻。同时在这些寓言故事中又插入了大量精巧的比喻,如水与舟的比喻,朝菌、蟪蛄与冥灵、大椿的比喻等,有助于主题的表达。

二是想象性、虚构性。先秦作家善用寓言者不只庄子,还有孟子、韩非等人,但庄子之寓言不同于孟子的民间传说和韩非的历史典故,而只是“作人姓名使相与语,寄辞于其人”(刘向语),“皆空语无事实”(司马迁语),大多是由自己想象虚构而成。如果说孟子、韩非等人的寓言重在“实”和“真”的话,那么庄子的寓言则偏于“虚”和“幻”。而这种想象虚构又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奇幻异常,变化万千。

三是多义性。对庄子寓言的解释,向来是丰富多义的,因为庄子寓言的寓意大多隐而不发,比较模糊,有的难以理解,有的可以有多种解读的方法,其意蕴无穷、内涵丰富,需要努力把握和领悟。

2.如何正确理解本文题目的含义?

什么是“逍遥”?王先谦《庄子集解》曰:“郭庆藩云:逍遥,依《说文》,当作消摇。又引王瞀夜云:‘消摇者,调畅悦豫之意。’”成玄英疏曰:“彷徨,纵任之名;逍遥,自得之称;亦是异言一致,互其文耳。”“逍遥”本义可指“游戏以自乐”,悠游自得的样子,有无所羁绊、无所依傍、无所凭借之意。

“逍遥”一词除了用作题目外,在原文文末还出现过:“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

第 页,共 39页 21

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这里,“逍遥”与“彷徨”对举,根据文意,“彷徨”所表达的意思侧重于“身游”,与之相对,“寝卧其下”的“逍遥”应该是指“心游”“神游”了。在本文中,“逍遥”指的是无待的自由,即圣人的精神境界。逍遥和游是分不开的,在一定程度上,逍遥就是游,逍遥的本质和意义由“游”来表述,游是逍遥的式样。“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

【研讨与练习】

1. 下列句中加线词与“其名为鹏”的“名”意义相同的是( ) A.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B.莫名其妙

C.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D.有名无实

2.如何理解文段中“大鹏”的形象?

虽有佳肴

《礼记》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注释】

①佳肴:美味可口的菜肴。 ②旨:美味。

③至道:高深奥妙的道理。 ④困:困惑。

⑤自反:反躬自问;自己反省。 ⑥长:促进。 ⑦《兑命》:出自《尚书》,是讲教学的古典文献。兑,yuè,通“说”,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⑧学学半:前一个字因xiào,教导:后一个音xué,学习。

⑨其:大概,表示推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参考译文】

尽管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发现困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赏析:

【研讨与赏析】

本文主要谈论了教师如何自我提高的问题,通过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在世界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学相长”的命题。

为了使抽象的道理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文章先把学习比作吃饭,虽有美味佳肴,如不

第 页,共 39页 22

亲口品尝,永远不知道它的滋味。同样的道理,即使有最精深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永远不明白它的好处。强调“品尝”和“学习”,都是在强调实践的重要意义。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同样,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自强不息。由此可见,“教学相长”是正确的结论。这段文字所讲的“教学相长”,实际上是谈教师如何自我提高的问题,提倡教师要不断地向书本和教育实践学习。

【资料链接】

《礼记》一书是秦汉以前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后来逐渐成为经典,至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至宋代又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这本书的作者不一。现今看到的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选的本子,叫《小戴礼记》。这本书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既有礼仪制度的记述,又有关于礼的理论及其伦理道德、学术思想的论述,而且记录了孔子与弟子等人的问答及修身作人的准则等。

【练习】

1、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不知其旨也( )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3)兑命( )

2、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本文的中心句是( )。

4、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 参考答案 1、(1)它的 (2)这样以后 (3)通“说”,指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説。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教学相长

4、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或:在学习中,当别的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去教别的同学,这样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同时提升自我。

伯牙善鼓琴

《列子》

1,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2在高山。钟子期曰: 伯牙善鼓琴○

3,峨峨○4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善哉○

5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6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

7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8,更造○

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善哉,

9声哉?” 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

【注释】

○1伯牙善鼓琴,善:擅长。鼓:弹奏。 ○2志:志趣,心意。

第 页,共 39页 23

○3善哉,善:赞美之词,即为“好啊”。 ○4峨峨:高耸的样子。 ○5洋洋:宽广的样子。 ○6得:领会,了解。 ○7卒:通“猝”,突然。 ○8操:琴曲。 ○9逃:隐藏。 【参考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耸的样子像泰山!”(伯牙弹琴)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伯牙弹琴所想的,钟子期必然领会到。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弹了起来。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伯牙)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领会出曲中的情趣。伯牙于是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真好啊,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研讨与赏析】

这篇短文记述了伯牙善于鼓琴而钟子期善于听琴的故事,表现了二人超凡的音乐天赋和心灵相通的情感境界,揭示出“知音”的深刻内涵。

本文着重介绍了伯牙和钟子期高超的音乐天赋,写出两人心意相通,是难得的知音。“志在高山”“志在流水”写出伯牙的演奏技艺之高,能将内心志趣通过乐曲表达出来;“必得之”则写出钟子期高超的音乐鉴赏能力。两人虽然身份、地位不同,但有着共同的志趣,能相互理解。而真正的知音也正是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本文文字不多,浅显易懂,逐层递进的写作手法和反复的应用,让文章读来饶有趣味。

【资料链接】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御寇,战国时期郑国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列子》一书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其中著名的有“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纪昌学射”等。 一、《列子》又名《冲虚经》,是由春秋战国时期著名道家思想家列子(御寇)所著经典。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今本《列子》录有《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来看,可能是晋人所作,为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成的,晋张湛注释并作序。该书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列子·汤问》为其中名篇。

二、在《吕氏春秋》和《列子》中,记载有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一直为后世所传诵。据《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三、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这个动人的故事: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寸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四、《琴操》、《乐府解题》记载有伯牙学琴的故事:著名琴家成连先生是伯牙的老师,伯牙跟成连学了三年琴却没有太大的长进。成连说自己只能教弹琴技艺,而其师万子春善移情,

第 页,共 39页 24

便带伯牙去东海找万子春请教移情之法。可伯牙到了东海,并未见到万子春,只看见汹涌的波涛,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鸟,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地说:“先生移我情矣!”于是创作了《水仙操》 。

【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伯牙善鼓琴 善: .(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 .

2.“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3.牙善鼓琴,他的琴声除了表示峨峨高山,洋洋江河,还会表现什么动人的情景呢?仿写句子。

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善哉,( )兮若( )。” 例:伯牙鼓琴,志在( 明月),钟子期曰:“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4.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部分参考答案

1.(1)擅长 (2)好

2.“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与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1)之美,古来共谈(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3)。青林翠竹(4),四时具备。晓雾将歇(5),猿鸟乱(6)鸣;夕日欲颓(7),沉鳞(lín)竞跃(8)。实(9)是欲界之仙都(10)。自康乐(la)(11)以来,未复有能与(yù)(12)其奇(13)者。

【注释】

(1)山川:山河。 (2)共谈:共同谈论。

(3)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4)青林翠竹:青葱的树林,翠绿的竹子。 (5)歇:休息,这里指消散尽。 (6)乱:此起彼伏。

(7)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8)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用了借代的手法,鳞:代指鱼)

第 页,共 39页 25

(9)实:确实,的确。

(10)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11)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是南朝文学家。 (12)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13)奇:指奇山异水 【参考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研讨与赏析】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吴均的《与顾章书》《与朱元思书》,都属此类。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与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接下来的十句,作者便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又改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给人以听觉的享受,结合视觉和听觉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这四句通过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这十句作者择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组合,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统一的印象。

最后,文章又以感慨收束,“实是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文字明朗,毫不雕琢。结尾的话外之音: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欣赏景色的妙处了,而作者却能从中发现无尽乐趣并深感自豪,希望与谢灵运比肩之意溢于言表,表达了作者沉醉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能和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自豪之感。

【资料链接】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生于江东名门。祖陶隆,于南朝宋时侍从孝武帝征战有功,封晋安侯。父陶贞宝,深解药术,博涉子史,官至江夏孝昌相。有《陶隐居集》,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卒谥贞白先生。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

第 页,共 39页 26

【练习】

1.找出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说说你对这种人生态度的理解和评价 参考答案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理解:远离尘俗,洁身自好。评价一:乐山乐水,挣脱尘网,是高洁的品性,宽广的胸怀,超凡的气度。评价二:厌恶尘俗,消极避世,不是积极的处世态度,不值得提倡。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未有所成,犹幸预○2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今虽耄(mào)老○

3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4其氏名,况才之宠光,缀○

之过于余者乎?

??

5勉乡人以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

6,岂知余者哉! 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

【注释】

○1耄(mào)老:年老。八九十岁的人称耄。宋濂此时已六十九岁。 ○2幸预:有幸参与。君子指有道德学问的读书人。 ○3缀:这里意为“跟随”。 ○4谬称:不恰当地赞许。这是作者的谦词。 ○5“谓余”二句:认为我是在勉励同乡人努力学习,这是说到了我的本意。 ○6诋:毁谤。际遇之盛:遭遇的得意,指得到皇帝的赏识重用。骄乡人:对同乡骄傲。 【译文】

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成就什么事业,还有幸在朝中做官,承蒙天子恩宠的光泽,追随在公卿大人们的身后,每天在旁边陪坐,准备回答众人的咨询,即使公卿的姓氏名字很尊贵,四海之内也有人把他们称呼错了的时候,况且他们的才能远远地胜过我了呢?

说我勉励同乡人刻苦学习,就正合我的一番心意;如果歪曲我的本意,夸耀自己的运气好,而在同乡人面前自高自大的话,哪里是明白我的心意所在呢!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②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③矣,余挐④一小船,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

第 页,共 39页 27

砀⑥,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⑦。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⑧、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⑨!”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⑩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释】

①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②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③更(gēng)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④挐(ráo):通“桡”,撑(船)。一作拏。划⑤毳(cuì)衣炉火,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毳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⑥雾凇(sōng)沆砀(hàngdàng),冰花一片弥漫。雾淞,水气凝成的冰花。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淞。”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⑦一白,全白。⑧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⑨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⑩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

【参考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凌晨后,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研讨与赏析】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

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声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的冷寂来。而作者偏偏选择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

接着就记述了这次赏雪的具体经过。这天凌晨,作者划一叶小舟,独自前往湖心亭。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而一人独行于茫茫的雪夜,顿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的人生彻悟之感。此时湖上冰花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一片混沌。惟有雪光能带来亮色,映入作者眼帘的“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

第 页,共 39页 28

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

然后,作者笔锋一转,叙及在湖心亭的奇遇。此时此地此景,能够遇见游人,不能不说是奇迹,那两人也都“大喜”,感叹“湖中焉得更有此人”!酒逢知己千杯少,几人痛饮而别,“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作者写“两人”“大喜”,即写自己大喜,写“余强饮三大白”,即写两人畅饮,此处使用互文手法,使行文有变化。及写到“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才匆匆交代了友人的情况,这样写一方面是由于张岱是性情中人,最关注的是朋友之间在情致心灵方面的沟通,至于朋友的身份地位、官职爵里等世俗的问题并不在意;另一方面能够真实地体现作者喜极而悲的情绪变化,询问对方身份之时,也是彼此分别之时,有缘相聚实非易事,此刻一别也许就难以再见,这怎么能不叫人遗憾!最后,作者以舟子的话收束全文:“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但“痴”字又何尝不是对张岱最确切的评价呢?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而又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了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

【练习】

一、背诵课文,完成下列练习。

1.说说本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色。

2.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体味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

二、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三、搜集描写西湖的诗文,并互相交流。 参考答案

一、1.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自然,不事雕琢。

2.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3. 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二、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第 页,共 39页 29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秋山 杨万里

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乌桕与丹枫。 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好事近西湖

辛弃疾

日日过西湖,冷浸一天寒玉。山色虽言如画,想画时难邈。 前弦后管夹歌钟,才断又重续。相次藕花开也,几兰舟飞逐。

湖上 宋濂

为爱湖光好,一步一长吟。 黄莺见人至,飞起度湖阴。

题西湖钓艇图

唐寅

三十年来一钓竿,几曾叉手揖高官? 茅柴白酒芦花被,明月西湖何处滩?

入武林 张煌言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

第 页,共 39页 30

他日素车东渐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以上诗词选自《西湖诗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钱唐湖石记 白居易

钱唐湖一名上湖,周回三十里,北有石函,南有笕。凡放水溉田,每减一寸,可溉十五余顷;每一复时,可溉五十余顷,先须别选公勤军吏二人:一人立于田次,一人立于湖次,与本所由田户据顷亩,定日时,量尺寸,节限而放之。若岁旱,百姓请水,须令经州陈状刺史,自便押帖所由,即日与水。若待状入司,符下县,县帖乡,乡差所由,动经旬曰,虽得水,而旱田苗无所及也。

大抵此州春多雨,夏秋多旱,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即濒湖千余顷田无凶年矣。自钱唐至盐官界应溉夹官河田,须放湖入河,从河入田。准盐铁使旧法,又须先量河水浅深,待溉田毕,却还本水尺寸,往往旱甚。即湖水不充,今年修筑湖堤,高加数尺,水亦随加,即不啻足矣;脱或不足,即更决临平湖,添注官河,又有余矣。

俗云:“决放湖水,不利钱唐县官。”县官多假他词以惑刺史。或云“鱼龙无所托”,或云“茭菱先其利”。且鱼龙与生民之命孰急,茭菱与稻粱之利孰多,断可知矣。又云“放湖即郭内六井无水”,亦妄也。且湖底高,井管低,湖中又有泉数十眼,湖耗则泉涌,虽尽竭湖水,而泉用有余。况前后放湖,终不至竭,而云“井无水”,谬矣。其郭中六井,李泌相公典郡日所作,甚利于人,与湖相通,中有阴窦,往往堙塞,亦宜数察而通理之,则虽大旱而井水常足。

湖中有无税田约十数顷,湖浅则田出,湖深则田没。田户多与所由计会,盗泄湖水以利私田。其石函南笕并诸小笕闼,非浇田时并须封闭筑塞,数令巡检,小有漏泄,罪责所由,即无盗泄之弊矣。又若霖雨三日已上,即往往堤决,须所由巡守预为之防。其笕之南旧有缺岸,若水暴涨,即于缺岸泄之。又不减,兼于石函南笕泄之,防堤溃也。

予在郡三年,仍岁逢旱,湖之利害,尽究其由。恐来者要知,故书于石;欲读者易晓,故不文其言。长庆四年三月十日杭州刺史白居易记。

西湖七月半 张岱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还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擦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湖心泛月记

第 页,共 39页 31

林纾

杭人佞佛,以六月十九日为佛诞。先一日,阖城士女皆夜出,进香于三竺诸寺。有司不能禁,留涌金门待之。

余食既,同陈氏二生,霞轩、诒孙亦出城荡舟,为湖游。霞轩能洞箫,遂以箫从。 月上吴山,雾霭溟,截然划湖之半。幽火明灭相间,约丈许者六七处,画船也。洞箫于中流发声,声微细,受风若咽,而悄哀怨,湖山触之,仿佛若中秋。气雾消,月中湖水纯碧,舟沿白堤止焉。余登锦带桥,霞轩乃吹箫背月而行。入柳阴中,堤柳蓊郁为黑影,柳断处乃见月。霞轩著白袷衫,立月中。凉蝉触箫,警而群噪。夜景澄澈,画船经堤下者,咸止而听,有歌而和者。诒孙顾余此赤壁之续也。

余读东坡夜泛西湖五绝句,景物凄黯,忆南宋以前,湖面尚萧寥,恨赤壁之箫弗集于此。然则今夜之游,余固未袭东坡耳。夫以湖山遭幽人踪迹,往往而类。安知百余年后,不有袭我者,宁能责之袭东坡也。

天明入城,二生趣余急为之记。

(以上散文选自《古代散文鉴赏辞典》,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年版)

【资料链接】

诗的小品,小品的诗──读张岱《湖心亭看雪》(吴战垒)

晚明小品在中国散文史上虽然不如先秦诸子或唐宋八大家那样引人注目,却也占有一席之地。它如开放在深山石隙间的一丛幽兰,疏花续蕊,迎风吐馨,虽无灼灼之艳,却自有一段清高拔俗的风韵。

张岱(1597—1689)继公安三袁之后,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境,意趣深远,算得晚明散文作家中一位成就较高的“殿军”。他的代表作是小品集《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

张岱出身于官宦之家,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在《陶庵梦忆·序》中说:“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螳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于此可见其著书旨趣及以“梦”名书之由。我们读《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在欣赏其雅洁优美的散文形象的同时,常常感到有一层梦幻般的轻纱笼罩其上,使意境显得深杳而朦胧。这是历史投下的阴影,它反映了这位明末遗民作家的思想弱点,也赋予他的文风以特有的色彩。

张岱的小品可谓名副其实的小品,长者不过千把字,短者仅一二百字,笔墨精练,风神绰约,洋溢着诗的意趣。人们常说散文贵有诗意,这是很对的;如果拿诗来作比,我觉得张岱的小品颇似唐人绝句。它以隽永见长,寥寥几笔,意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无捉襟见肘之窘。取饮一勺,当能知味;我们不妨择一短章──《湖心亭看雪》(见《陶庵梦忆》卷三),试作一点粗浅的品尝。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集子中凡纪昔游之作,大多标明朝纪年,以示不忘故国。这里标“崇祯五年”,也是如此。“十二月”,正当隆冬多雪之时,“余住西湖”,则点明所居邻西湖。这开头的闲闲两句,却从时、地两个方面不着痕迹地引逗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紧承开头,只此两句,大雪封湖之状就令人可想,读来如觉寒气逼人。作者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

第 页,共 39页 32

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它使我们联想起唐人柳宗元那首有名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这幅江天大雪图是从视觉着眼的,江天茫茫,“人鸟无踪”,独有一个“钓雪”的渔翁。张岱笔下则是“人鸟无声”,但这无声却正是人的听觉感受,因而无声中仍有人在。柳诗仅二十字,最后才点出一个“雪”字,可谓即果溯因。张岱则写“大雪三日”而致“湖中人鸟声俱绝”,可谓由因见果。两者机杼不同,而同样达到写景传神的艺术效果。如果说,《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为了渲染和衬托寒江独钓的渔翁;那么张岱则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是日”者,“大雪三日”后,祁寒之日也;“更定”者,凌晨时分,寒气倍增之时也。“拥毳衣炉火”一句,则以御寒之物反衬寒气砭骨。试想,在“人鸟声俱绝”的冰天雪地里,竟有人夜深出门,“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是一种何等迥绝流俗的孤怀雅兴啊!“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正不妨与“独钓寒江雪”的“独”字互参。在这里,作者那种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不是溢于言外了吗?其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既不欲人见,也不欲见人;那么,这种孤寂的情怀中,不也蕴含着避世的幽愤吗?

请看作者以何等空灵之笔来写湖中雪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真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雾凇沆砀”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气,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作者先总写一句,犹如摄取了一个“上下皆白”的全景,从看雪来说,很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总印象。接着变换视角,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等等。这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不得不使我们惊叹。你看,“上下一白”之“一”字,是状其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此真可谓着“一”字而境界出矣。同时由“长堤一痕”到“湖心亭一点”,到“余舟一芥”,到“舟中人两三粒”,其镜头则是从小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这“痕”“点”“芥”“粒”等量词,一个小似一个,写出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使人觉得天造地设,生定在那儿,丝毫也撼动它不得。这一段是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我们从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米”的深沉感慨。

下面移步换形,又开出一个境界: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独往湖心亭看雪”,却不意亭上已有人先我而至;这意外之笔,写出了作者意外的惊喜,也引起读者意外的惊异。但作者并不说自己惊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背面敷粉,反客为主,足见其用笔之夭矫善变。“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虽发之于二客,实为作者的心声。作者妙在不发一语,而“尽得风流”。二客“拉余同饮”,鼎足而三,颇有幸逢知己之乐,似乎给冷寂的湖山增添了一分暖色,然而骨子里依然不改其凄清的基调。这有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过是一种虚幻的慰藉罢了。“焉得更有”者,正言其人之不可多得。“强饮三大白”,是为了酬谢知己。“强饮”者,本不能饮,但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却不可不饮。饮罢相别,始“问其姓氏”,却又妙在语焉不详,只说:“是金陵人,客此。”可见这二位湖上知己,原是他乡游子,言外有后约难期之慨。这一补叙之笔,透露出作者的无限怅惘:茫茫六合,知己难逢,人生如雪泥鸿爪,转眼各复西东。言念及此,岂

第 页,共 39页 33

不怆神!文章做到这里,在我们看来,也算得神完意足、毫发无憾了。但作者意犹未尽,复笔写了这样几句: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读至此,真使人拍案叫绝!前人论词,有点、染之说,这个尾声,可谓融点、染于一体。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又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相浸染,把一个“痴”字写透。所谓“痴似相公”,并非减损相公之“痴”,而是以同调来映衬相公之“痴”。“喃喃”二字,形容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之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种地方,也正是作者的得意处和感慨处。文情荡漾,余味无穷。

这一篇小品,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偶写人物,亦口吻如生。淡淡写来,情致深长,而全文连标点在内还不到二百字。光是这一点,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当然,它所流露的孤高自赏和消极避世的情调,我们不应盲目欣赏,而必须批判地对待和历史地分析。

(选自《散文名作欣赏》,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河中石兽①

纪昀

沧州②南一寺临③河干(gān)④,山门⑤圮(pǐ)⑥于河,二石兽并⑦

沉焉⑧。阅⑨十余岁⑩,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11), 竟(12)不可

(14)(15)

得。以为(13)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a)铁钯(pá)(16)

,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17)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18),是非

(19)

木杮(fai),岂能(20)为(21)暴涨(22)携之去?乃(23)石性坚重,沙

(24)

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25)乎?”众服为确论(26)。

一老河兵(27)闻之,又笑曰:“凡(28)河中失石(29),当求之于上流。盖(30)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

(31)

下迎水处啮(nia)沙为坎穴(32),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33)

坎穴中。如是(34)再啮石又再转。转(zhuǎn)转不已(35),遂(36)

反溯(37)流逆上矣(38)。求之下流,固(39)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40)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41)天下之事,但(42)知其一,不知

(44)

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43)欤(yú)?

【注释】

①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纪昀(yún)(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清代文学家。《阅微草堂笔记》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 ②沧州:地名,今河北省沧州市。 ③临:靠近。也有”面对”之意。

④河干:河边。(河:指黄河,历史上黄河曾流经沧州。)干,水边,河岸。

第 页,共 39页 34

⑤山门:寺庙的大门。 ⑥圮:倒塌。 ⑦并:两者都,一起。

⑧沉焉:沉没在这条河里。焉,兼词,于此,在其中。 ⑨经过,过了。

⑩十余岁:十多年。岁,年。

(11)求石兽于水中:在河中寻找石兽。求,寻找。 (12)竟:终于,到底。 (13)以为:认为。

(14)棹:名词作动词,划船。 (15)曳:拖着。

(16)铁钯:农具,用于除草、平土。 (17)设帐:讲学,教书。

(18)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尔辈,你们。究,推究。 (19)是非木杮:这不是木片;是:此,这;杮(fèi):削下的木片。 (20)岂能:怎么能 (21)为:因为

(22)暴涨:指湍急的河水。暴,突然(急、大)。 (23)乃:是 (24)湮:淹没。

(25)颠:通“癫”,表示疯狂,荒唐。

(26)众服为确论:大家信服地认为(这句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为:认为 (27)⑥河兵:巡河守河的士兵。 (28)凡:凡是。

(29)失石:丢失石头。 (30)盖:因为。

(31)啮: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32)坎穴:坑洞 (33)倒掷:倾倒。 (34)如是:像这样。 (35)不已:不停止。已:停止 (36)遂:于是。

(37)溯(sù)流:逆流。 (38)矣:语气词 (39)固:固然。 (40)如:依照,按照。 (41)然则:既然如此(那么)。

第 页,共 39页 35

(42)但:只。

(43)据理臆断: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臆断,主观的判断。 (44)欤:吗,表反问。

【参考译文】

沧州的南边,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正门倒塌在了河水里,门前的两个石兽一起沉没在这条河里。经过十多年,僧人们募集资金重新修建寺庙,在河中寻找石兽,最终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往下流去了。于是划几条小船,拉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教书,听了这件事后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懂得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湍急的河水冲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而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而浮动,石头埋没在沙中,越沉越深罢了。沿着河去寻找两只石兽,不是很荒唐的一件事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句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位年老的河兵听说了这件事,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水中的石兽,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但是水流反冲的力量,必定会在石头下面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石面形成坑洞。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洞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再转。不停翻转,石兽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兽,固然荒唐;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依照老河兵的话去做,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找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的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的深刻道理的人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研讨与赏析】

寻找经过:

寻找经过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人物 僧人 僧人 讲学家 老河兵 寻找的地点 原地 下游 原地深处 上游 结果 竟不可得 无迹 无结果 果得于数里外 《河中石兽》是纪昀(纪昀,字晓岚)的一篇文章,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姑妄听之》,主要内容是河里掉了石兽,因为水的冲力和石兽本身重量的原因,所以找石兽要从石兽掉落的上游去找。

文章意思就是要具体考虑问题,不能想当然。每做一件事前,不要妄下结论。

阅读提示: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根据常情主观判断。应该正确分析,综合考虑,像文中的老河兵那样,既考虑石兽的比重,又正确分析水的冲力和石兽的相互作用,进而又分析这种相互作用产生的反冲力对河床形态的局部的改变。如此,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古汉语知识整理: 一、古今异义

1、耳:古义:罢了。例句:渐沉渐深耳 今义:五官之一,用来听声音。

2、物理:古义: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例句:尔辈不能究物理 ;今义:一种学科。物理学。

并:古义:一起 。 例句:二石兽并沉焉。 今义:并列。 阅:古义:经历 例句:阅十余岁。 今义:阅读

第 页,共 39页 36

是:代词 ,此,这。 例句:是非木柿 。 今义:判断词 是。

6、盖:古义:发语词,因为。 例句: 盖石性坚重。 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7、但:古义:但,只。 例句: 但知其一。 今义:表示转折 但是,却。 8、求:古义:寻找。例句:求石兽于水中。今义:请求、要求、追求。 9、已:古义:停止。例句:转转不已。今义:已经。 10、如:古义:像这样。例句:如是再啮。今义:如果。 二、一词多义

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被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 成为 众服为确论 认为 三、词性活用

棹: 名词用为动词 船桨,这里指划(船) 暴涨:动词用为名词,洪水 四、通假字

钯:通“耙”,耕地的农具。

求之下流,固颠 . “颠”通“癫”,“疯狂” 五、特殊句式

1、一讲学家设帐(于)寺中 省略句 2、求之(于)地中 省略句 3、(僧)棹数小舟 省略句

4、求石兽于水中(状语后置) 倒装句

5、如其言,果得于数里之外(省略句)“得”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6、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被动) 被动句

【练习一】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①二石兽并沉焉 ; ②尔辈不能究物理 ③盖石性坚重 ; ④求之下流,固颠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是非木柿 ;问今是何世

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士卒多为用者 C. 一老河兵闻之;当求之于上流

D.山门圮于河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翻译下列句子。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4、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5、老河兵为什么能成功?

【练习二】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 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面对) B、二石兽并沉焉(合并)

C、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毕竟) D、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停止)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二石兽于水中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第 页,共 39页 37

B、以为顺流下矣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C、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D、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 则移其民于河东

3、对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 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③一老河兵闻之 ④果得之于数里外 A、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 B、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 C、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 D、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5、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

1.①一起,都②事物的道理⑧连接上句或上段,表原因 4,固然。

2.B(本题要认真审题,注意意义和用法两项都要相同,A项第一个“是”意为:这;第二个表判断;B项两个都是“被”之意;C项第一个为代词,代这件事;第二个代词,代石兽;D项第一个意为:在;第二个意为:比。只有B符合。) 3.(石头)一再不停地翻转,于是反而逆水而上了。(关键词为:已、遂、溯)

4.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不能主观臆断或盲目相信权威(只答重视实践得1分。)

5.综合实际经验,从多方面考虑问题。(意思相近即可) 参考答案二: 1、BC 2、AC 3、C

4、①你们不懂得分析事物的特征,这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暴涨的流水带走呢?

②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的很多了,怎么可拘泥于一般事理主观推断呢?

5、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问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

第 页,共 39页 3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x0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