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更新时间:2023-10-25 20: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硕怎么读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分类号: C915 单位代码: 10335 密 级: 学 号: Z08040204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中文论文题目: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影响因素的实证
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英文论文题目:Practical Research of the Influence
Factor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Management—Taking Hangzhou for Example
申请人姓名: 黄 萍 指导教师: 徐 林 合作导师: 专业学位类别: 公共管理(MPA) 专业学位领域: 公共管理(MPA) 所在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论文提交日期 二〇一一年六月
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
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论文评阅人1: 隐名评阅
评阅人2: 隐名评阅 评阅人3: 隐名评阅 评阅人4: 评阅人5:
答辩委员会主席: 余逊达
委员1: 胡承槐 委员2: 郎友兴 委员3: 阮云星 委员4: 郭夏娟 委员5:
答辩日期: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八日
Practical Research of the Influence Factor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Management —Taking Hangzhou for Example
Author’s signature: Supervisor’ s signature:
External Reviewers:
Examining Committee Chairperson:
Examining Committee Members:
Date of oral defence: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浙江大学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浙江大学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浙江大学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传播,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致 谢
高考的时候,因种种原因,与浙江大学失之交臂,没想到,人到中年,还能再进入浙大深造。两年半的MPA学习,不仅弥补了我少年时代的遗憾,而且让我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时也交到了很多良师益友。时间虽短暂,却是我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现在我用一篇论文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一次检验。
在过去的时光中,特别在论文写作阶段,我的家人、老师、同学、同事和朋友们给了我无数的帮助和支持,让我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在这里我向所有关心过我的人表示谢意。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徐林副教授,徐老师治学严谨,为人谦和,论文的选题、开题、撰写和完成都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我要向徐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并祝老师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还要感谢为我提供写作素质的同事们和在问卷调查阶段给予我无私帮助的朋友们。感谢本论文所引用和参阅文献的作者们,本文的完成同样得益于他们的有益启示和帮助。
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特别是我的先生沈天鹏在我学习和写作的两年多时间里默默地给予我支持,在此要衷心地向他说声谢谢。
2011年3月于杭州
I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日益凸现,要求城市管理部门必须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对公众的回应性,以公众满意作为城市管理的目标。在这种背景下,公众参与在城市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公众参与可以监督公共权力的运行,促使政府提高管理效能,增强政策的合法性,保障公民权利。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程度并不高,且呈现出“被动式参与多,主动式参与少,非制度化参与多,制度化参与少”的“两多两少”现象。影响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因素有多方面,不仅有来自公众自身的,也有来自政府的,还有来自外部环境的(如新闻媒体、网络媒体等)。对影响因素的客观分析和准确把握,对于研究提高公众参与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广泛阅读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结合我国城市管理现状,提出了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了政府因素、公众因素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的26个指标。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杭州为例,发放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运用SPSS17.0软件分析有效回收的问卷,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分析、因子分析验证指标构成;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对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回归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人口统计变量对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和参与水平的影响;通过多响应变量分析公众获取城市管理政府信息和参与城市管理的途径选择。
最后论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公众参与度的五点政策建议: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完善公众参与组织体制;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作用。
关键词:公众参与 城市管理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II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our social economics and the speed up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importance and complication of urban management rises rapidly, and that requests urban management department to bring forth new ideas in the modus of management, change the conception of management, raise responsiveness to the public, take satisfaction of the public as the goal in urban management.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the standing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urban management. Public participation can supervise the exploitation of public power, urge government to rais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enhance the legality of policy, so that to ensure the rights of the citizen. Howeve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the degre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management is not so high, and it presents “two more and two less”, that is “more passive participation less initiative, more irregular participation less regular”. There are various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public to participate in urban management. These factors are not only from the public themselves, but also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outside environment, like news media and network media etc.. The objective analysis and accurate control of the factor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researching how to raise the degre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On the basis of wide reading documents on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urban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sort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management, and combine with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urban management, it puts forward the norm system of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management, the system contains 26 norms from 3 factors as the government, the public and the environment. Besides, questionnaire survey is adopted, i.e. taking Hangzhou for an example, the questionnaire concern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management is handed out to make practical research. By use of software SPSS 17.0 analyze the effective return questionnaires, with the help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alysis, Reliability Analysis and Factor Analysis to test and verify the components of norm; with the help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alysis, Reliability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orms; with the help of Regression Analysis, 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 and One-Way ANOVA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population statistics variable on
III
participation consciousness, participation capability and the participation level; with the help of Multiple Responses to analyze the selection of the way, how the public gain th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n urban management and participate in urban management.
Final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searching result in the article, 5 policy suggestions are made on raising the degre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raising the consciousness and the capability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creasing the openness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etting up and amplifying the system guarantee, perfecting the organization syste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playing fully the role of public media.
Key words: Public Participation Urban Management
Influence Factor Practical Research
IV
目 次
致 谢............................................................................................................................. I 摘 要........................................................................................................................... II 目 次........................................................................................................................... V 插图和附表清单.........................................................................................................VII 1 导论.......................................................................................................................... 9 1.1 研究背景 ............................................................................................................... 9 1.2 研究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研究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可能存在的创新和不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文献综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公众参与的必要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转变政府管理模式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实现科学决策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 监督公共权力运行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4 培育合格公民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公众参与的影响因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公众参与的形式、途径和渠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构建指标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政府因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公众因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环境因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实证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问卷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数据收集与样本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V
4.3 问卷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 指标构成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 指标关系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3 人口统计变量影响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4 途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提高公众参与度的政策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加大政府信息公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建立健全制度保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完善公众参与组织体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作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11 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作者简历...................................................................................................................... 18
VI
插图和附表清单
图1.1 研究框架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4.1 指标体系的碎石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4.2 公众因素的碎石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4.3 政府因素的碎石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2.1 公众参与影响因素研究一览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1 部分变量水平的测量量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2 样本分布情况统计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3 各指标的影响程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4 KMO和Bartlett检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5 指标体系总方差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6 指标体系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的因子矩阵................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7 公众因素指标总方差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8 公众因素指标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的因子矩阵........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9 政府因素指标总方差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10 政府因素指标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的因子矩阵......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11 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12 测量量表信度分析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13 指标水平测量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14 您参加过与城市管理有关的社区民间组织吗..........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15 如果您遇到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您会怎么办......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16 相关分析结果1...........................................................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17 相关分析结果2...........................................................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18 相关分析结果3...........................................................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19 政府对公众意见的回应程度对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的回归系数及显
著性检验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20 政府对公众意见的回应程度、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对参与效能感的回
归系数及显著性检验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21 参与效能感、公民权利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对参与意识的回归系数及显
VII
著性检验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22 政府信息公开程度对法律政策标准知晓度的回归系数及显著性检验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23 法律政策标准知晓度、政府信息公开程度对参与能力的回归系数及显著
性检验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24 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和社区组织发育程度对参与水平的回归系数及显著
性检验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25 人口统计变量对参与意识的回归系数及显著性检验表.. 错误!未定义书
签。
表4.26 人口统计变量对参与能力的回归系数及显著性检验表.. 错误!未定义书
签。
表4.27 人口统计变量对参与水平的回归系数及显著性检验表.. 错误!未定义书
签。
表4.28 不同职业的参与意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29 不同职业的参与意识多重比较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30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参与意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31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参与意识多重比较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32 不同性别的参与能力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33 不同性别的参与能力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34 不同个人月收入的参与能力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35 不同个人月收入的参与能力多重比较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36 不同个人月收入的参与水平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37 不同个人月收入的参与水平多重比较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38 获取城市管理政府信息的途径描述性统计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39 性别*获取城市管理政府信息的途径交叉制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40 年龄*获取城市管理政府信息的途径交叉制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41 受教育程度*获取城市管理政府信息的途径交叉制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42 职业*获取城市管理政府信息的途径交叉制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43 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途径描述性统计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44 性别*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途径交叉制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VIII
表4.45 年龄*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途径交叉制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46 受教育程度*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途径交叉制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47 职业*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途径交叉制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IX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提高公众参与度的政策建议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已成为地方各级政府的共识,建立起高效能的城市管理机制成为城市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为此,必须改变传统行政管理体制下,城市管理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质量差、不能对外界变化做出灵敏反应等弊端,其中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引入公众参与机制。“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 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城市管理部门纷纷在引入公众参与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使城市管理工作逐步从封闭型向开放型、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以杭州为例,近年来城市管理部门根据“分工明确、密切协作、块抓条保、公众参与”的城市管理机制要求,在公众参与城市管理方面进行了多项实践,开通12319城建城管热线、聘请义务监督员、设立社区城管工作联系站(现已改为社区城市管理服务室)、开展城市管理满意度调查、在实事工程中落实“四问四权”等等。2006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杭州市城管办)又根据背街小巷改善中总结出的公众参与成功经验,以及与杭州市委政研室、杭州市委党校联合开展的在“重大工程”中构建民主参与机制的课题成果,出台了《关于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对公众参与的形式、途径、内容、程序都作了相关规定。但是该文件的出台象征意义多,实践意义少。首先,文件只发送到机关内部相关处室和下属各监管中心,并未向社会公布;其次,文件主要从政府层面出发,规定了城市管理部门该如何做,对如何引导公众参与却涉及较少;最后,文件精神除了在后续的实事工程项目中有了较好的贯彻落实,在其他日常管理中基本未真正实施。虽然如此,该文件的出台仍然意味着城市管理部门已经意识到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并对如何规范公众参与作了探索。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民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到城市管理工作中,参与范围和力度
1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提高公众参与度的政策建议
不断扩大,现代传媒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近几年,杭州在公众参与城市管理方面发生了不少有较大影响的事件,其中有四个典型案例引起了笔者的特别关注:
一是民间庭改办的诞生。庭院改善工程是由杭州市城管办牵头负责的一项实事工程,被称为继背街小巷改善工程后又一项老百姓家门口的“民心工程”,涉及供水、供电、排水、照明、通讯、绿化、停车、墙体立面美化、垃圾房改造等众多改善内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涉及人数众多。尽管城市管理部门在改善工程中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以“四问四权”(即:“问情于民”落实知情权,“问需于民”落实选择权,“问计于民”落实参与权,“问绩于民”落实监督权)为核心的工作制度,但仍常常出现众口难调,居民满意度不高的情形。2008年8月,上城区清波街道决定在劳动路136号至156号3幢房屋庭院改善过程中,尝试创建民间庭改办的工作机制,邀请五位懂技术、热心肠、有威信、善沟通的居民组成民间庭改办。民间庭改办全程参与和监督庭院改善工程,严把材料关,通过60余张居民意见联系单督促施工队解决了近百个施工细节问题。在民间庭改办的积极参与下,劳动路社区160户居民给社区庭院改善工作打了满分,取得了社区居民满意、施工及监理单位满意、政府满意的效果①。目前该机制已在全市推广,共建立了127个民间庭改办。
二是“民主促民生”机制的产生。2007年底,市民丁红斌写信向杭州市领导反映,所居住的光复路148号危旧房改善后,每户人家可拥有自己的厕所,但由于五楼三户人家在厕所分配问题上互不让步,造成三间厕所都不能正常使用,要求市领导帮助解决。时任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看到信后,专门提出了“民主促民生,民主保民生”的新理念,要求媒体关注民生。2008年2月16日,杭州日报推出首篇报道,呼吁“既然政府花钱办了好事,咱老百姓一起动动脑筋,让好事办好”。此后,杭州两大媒体集团(报业集团和文广集团)联手,开辟专栏,组织网有上述优点,因此日益受到公众的青睐,特别在各类重大公共事件中表现突出。政府网站、门户网站、论坛、聊天室、即时通讯软件、博客等成为公众参与的重
① “民间庭改办”拓展公众治理新空间[J].领导决策信息,2009,(23):20-21
1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Amstein, Sherry R.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Joumal of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l969, Vol. 359(4): 216-224
[2] Arthur Lupia. Deliberation Disconnected: What It Takes to Improve Civic Competence [J].Law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 2002, Vol. 65(3): 133-150 [3] Chaeyoon Lim. Mobilizing on the margin: How does interpersonal recruitment affect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s? [J].Social Science Research, 2010, Vol. 39(2): 341-355
[4] John B.Sutcliff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Local Politics: The Impact of Community Activism on the Windsor-Detroit Border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J].Canadian Journal of Urban Research, 2008, Vol. 17(2): 57-83
[5] Judith Innes, David Booher. Refram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Strategies for the 21st Century [J].Planning Theory & Practice, 2004, Vol. 5(4): 419–436
[6] Maria Powell, Daniel Lee Kleinman. Building citizen capacities for participation in nanotechnology decision-making: the democratic virtues of the consensus Conference model [J].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2008, Vol. 17(3): 329-348 [7] Renée A.Irvin, John Stansbury.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Decision Making: Is It Worth the Effort? [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04, Vol. 64(1): 55-65 [8] Samuel D.Brody, David R.Godschalk, Raymond J.Burby. Mandating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Planning: Six Strategic Planning Choices [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2003, Vol. 46(3): 245-264
[9] Thomas Webler, Seth Tuler. Fairness and Competence in Citizen Participation: Theoretical Reflections from a Case Study [J].Administration & Society, 2000, Vol. 32(2): 566-595
[10] Waheduzzaman. Value of people’s participation for good govern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Transforming Government: People, Process and Policy, 2010, Vol. 4(4): 386-402
[11]蔡定剑.公众参与:风险社会的制度建设[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356
1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2]陈桂香,杨进军.成都市社区参与的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
报(人文社科版),2004,(9):270-272
[13]陈延彬.我国城市管理的主体创新──公众参与[J].新疆财经,2006,(4):
29-31
[14]陈彦佳.城市管理公众参与问题研究──以广州市城市管理为例[J].特区城
市管理,2010,(4):47
[15]陈振宇.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程序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057-058
[16]程秋云.公众参与式城市管理问题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09,(20):
119-120
[17]程样国,李志.公民参与的内涵、特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C].“落实科学发展
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2006:1668-1670
[18]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340
[19]德尔伯特〃C〃米勒,内尔〃J〃萨尔金德.研究设计与社会测量导引[M].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360,377-378
[20]杜智敏.抽样调查与SPSS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294-300,
602-603,693-730
[21]范柏乃,蓝志勇.公共管理研究与定量分析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2-44,321-335
[22]傅广宛,傅雨飞.公民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关注度的若干影响因素研究──基
于我国中部六省的量化分析[J].江汉论坛,2006,(12):63-66
[23]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9,
(1):19-29
[24]顾丽梅.解读西方的公民参与理论[J].南京社会科学,2006,(3):41-48 [25]顾训宝.十年来我国公民参与现状研究综述[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
(4):33-38
[26]韩建敏.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09:
11-12,18
1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27]何祖坤.关注政府回应[J].中国行政管理,2000,(7):7-8
[28]胡丹.我国公民参与的限制性因素及解决途径[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
2007,(19):15-16
[29]胡宗仁.网络参与下的政府行为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10,(1):68-70 [30]黄海艳,李振跃.公众参与基础设施项目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06,(12):226、247-248
[31]黄松江.公众参与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卫生管理的几点思考[J].城市管理与科
技,2008,(4):43-44
[32]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
度和民主制[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8-36,205-241,361-402 [33]贾西津主编.中国公民参与案例与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5,247-261
[34]姜杰,彭展,夏宁主编.城市管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13 [35]卡尔〃科恩.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6-25,158
[36]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8,29 [37]孔凡宏,张继.论公民对公共行政的参与:价值、形式与保障[J].中国行政管
理,2008,(3):14-16
[38]蓝志勇,陈国权.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前沿理论述评[J].公共管理学报,2007,
(4):1-11
[39]黎玉琴.论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公民精神[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5):
78-82
[40]李春梅.城镇居民公众参与态度实证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国家行政学
院学报,2006,(5):67-70
[41]李海青.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公民参与[N].学习时报,2008-01-14
[42]李庆钧.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作用及其限制性因素分析[J].扬州大学
学报(社科版),2007,(1):95-97
[43]李学会.论公共政策制定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
(12):23-26,35
[44]刘淑妍.公众参与导向的城市治理──利益相关者分析视角[M].上海:同济大
1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学出版社,2010:1
[45]罗伯特〃B〃丹哈特,珍妮特〃V〃丹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非掌舵[J].
中国行政管理,2002,(10):38-44
[46]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00-104 [47]吕燕.公民参与之热情与愿望调查──以扬州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9,
(6):66-70
[48]莫文敏.当代我国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J].长沙铁道
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14-15
[49]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 [50]彭勃.公民参与:和谐时代的公共政策机制[J].政治与法律,2007,(3):37-40 [51]彭惠青.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研究──以武汉市社区考察为例[M].武汉:华中科
技大学出版社,2009:147
[52]彭明春.试论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制约因素及其治理对策[J].江苏广播电视
大学学报,2005,(1):89-92
[53]漆国生.公共服务中的公众参与能力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0,(3):56-58 [54]秦彦霞.论城市管理中公民参与机制的建设[D].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
2005:1,5,34
[55]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让民主成为改善民生的动力──杭州市探索建立“以民
主促民生”工作机制调研报告[J].人民论坛,2009,(21):44-47 [56]邵任薇.中国城市管理中的公众参与[J].现代城市研究,2003,(2):7-12 [57]时洁.论在我国建立公众参与的城市规划制度的必要性[J].城市管理与科技,
2008,(10):33-35
[58]孙枝俏,王金水.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度化的价值和问题分析[J].江海学刊,
2007,(5):95-99
[59]唐晋主编.大国策(民主参与)[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003-009,
040-043
[60]唐云锋,刘佳.试论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J].中国行政管理,2010,
(1):64-67
[61]王邦佐.居委会与社区治理: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研究[M].上海:上海人
15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民出版社,2003:203
[62]王彩梅.试论公民参与能力的提高[J].理论导刊,2006,(1):60-63 [63]王江.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公众参与问题探讨[J].城市,2003,(3):10-13 [64]王科.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理论渊源[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5):104-107
[65]王锡锌.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一个理念和制度分析的框架[M].北京:中国
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69-70,113,116
[66]王锡锌.公众参与和中国新公共运动的兴起[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15-50
[67]温志勇.试论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J].科技信息,2007,(22):11-13 [68]吴东彦.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的几点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0,(15):46 [69]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0:161-256,379-380
[70]吴启迪,诸大键.现代化城市管理的理念[J].建筑科技与市场,1999,(6):1 [71]吴茜,韩忠勇.国外城市规划管理中“公众参与”的经验与启示[J].江西行政
学院学报,2001,(1):40-42
[72]吴人韦,杨继梅.公众参与规划的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对圆明园湖底铺
膜事件的反思[J].规划师,2005,(11):5-7
[73]吴绍琪,郑红莉.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辽宁行
政学院学报,2008,(6):21-22
[74]吴思红.国外城市民主治理中公众参与机制及其启示[J].管理研究,2010,
(1):78-81
[75]吴新叶.社区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66-268
[76]向淑荣.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障碍分析及对策探讨[J].探索,2007,(6):69-71 [77]肖燮楠.公众参与公共决策态度水平研究──以广州市为例[D].硕士学位论
文,暨南大学,2009:27-57
[78]许瑛超.浅谈环境规划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8):20-23
[79]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366
1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80]杨志.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现状及其路径选择[J].理论学刊,2006,
(7):90-92
[8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15,86-96 [82]俞可平.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意义[N].学习时报,2007-01-01
[83]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和新策
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84]张明澎.中国“政治人”──中国公民政治素质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1994:7
[85]张勤.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4 [86]张旭霞.城市管理中的公众参与[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4):38-39 [87]赵德关.城市管理公众参与的理性思考[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3):14-18
[88]赵俊英.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太原理工大学,2009:24 [89]赵涛.公民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6,(16):124-125 [90]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公共
参与手册──参与改变命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15-024 [91]周向红.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成因的分析[J].理论探讨,2004,(2):
90-93
[92]“民间庭改办”拓展公众治理新空间[J].领导决策信息,2009,(23):20-21
1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
18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作者简历
作者简历
黄萍,女,汉族,1996年6月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经济系企业管理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6年8月进入杭州管道煤气公司工作,2002年12月进入杭州市市政市容管理局(现杭州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办公室)工作至今,现任主任科员。2008年考入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职攻读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19
正在阅读:
宁夏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及同等学力加试科目11-28
农村“两委”换届选举突发事件应急预案05-28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教案1 冀教版04-11
“十三五”重点项目-塑料射出机油加热自动恒温装置项目节能评估03-06
上海罗门哈斯施工方案05-08
市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25
青共校心得12-15
阅读伴随我成长作文06-14
- 1清华公共管理考博—清华大学公共管理考博(公共管理学院)院校介绍
- 22022年河北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705公共管理学之公共管理
- 32022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628公共管理学综合之公共管理学
- 4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组织行为学 复习提纲
- 52019年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54公共管理学(一)之公共管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62016年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3管理学与运筹学之《管理学》考研
- 72022年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3管理学与运筹学之管理学—原理与
- 82022年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3管理学与运筹学之管理学—原理与
- 9文件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图文
- 102022年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4西方政治思想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浙江大学
- 管理学院
- 公共
-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测试题
-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 北京市各级机关2009年下半年考试录用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答案
- 试论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 保安保洁考核办法
- 西方政治制度练习题库
- 谈语文教学中心理素质教育的渗透
- -HTML5企业门户 - 图文
- 自考09235设计概论设计原理邱景源
- 体育社会学考试复习重点 完整版
- 安息香的合成及表征
- 高压直流问答题
- 虎杖提取白藜芦醇及大黄素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初三上学期期末复习
-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大学生网上超市商业计划书
- 试论教育评价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 筒仓成型机设计(二) - 图文
- 成分输血的护理
- 北京正规个人房屋租赁合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