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实验讲义

更新时间:2024-06-12 06: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

实验

叶嘉

生物科学系

第 1 页 共 38 页

实验一 上皮组织(2课时)

一、 实验目的和内容

⒈学习肠系膜平铺法的制作方法。

⒉联系功能了解被覆上皮组织的结构及分布特点。

⒊了解上皮组织的某些特殊结构:如纤毛、纹状缘、细胞连接等。

二、 实验材料和器具

⒈蟾蜍⒉玻片:小肠切片(H-E染色)、气管切片(H-E染色)、甲状腺切片(H-E染色)、食管切片(H-E染色)、膀胱切片(H-E染色)⒊试剂及药品:1%AgNO3水溶液、甘油、蒸馏水、0.9%NaCl溶液⒋器具:载玻片、盖玻片、滴管、蜡盘(白瓷盘)、解剖器、显微镜

三、 实验操作过程

(一) 蟾蜍肠系膜平铺片的制作与观察 1.铺片制作:

断头处死蟾蜍 剪剪开腹腔 肠系膜

平铺 洁净干燥的载玻片

蒸馏水冲洗

日光下晒3-5分钟或日光灯下照10-30分钟 展平 1-2滴硝酸银溶液

盖盖玻片

标本成浅褐色 加1-2滴甘油

观察

2.低倍镜观察:可见间皮细胞和肠系膜内毛细血管壁的内皮细胞。均为扁平单层上皮。平铺片上上皮细胞为多边形。细胞边界被AgNO3g感光沉淀后为黑色、锯齿状,相邻的细胞彼此镶

第 2 页 共 38 页

嵌。

3.高倍镜观察:观察低倍镜下的各种结构。 (二) 玻片标本观察

1.单层扁平上皮切片——小肠、气管、食管上皮切片 2.单层立方上皮切片——选甲状腺切片(H-E染色)观察 3.单层柱状上皮——猫小肠切片(H-E染色)观察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兔气管切片(H-E染色)观察 ①.细胞排列紧密、细胞核位置高低不齐、其间有透亮的杯形细胞。

②.可区分四种细胞:

a) 柱状细胞:游离面有纤毛覆盖 b) 杯形细胞:在柱状细胞之间、无纤毛 c) 梭形细胞:位于柱状细胞之间、呈梭形 d) 椎体细胞:细胞呈椎体形,基部宽、顶部窄

⒌复层扁平上皮切片观察 ⒍变移上皮 四、 作业

1. 绘图说明单层扁平上皮在平铺片上的状态。 2. 何谓被覆上皮、内皮、间皮?

3. 举例说明上皮组织的结构与机能的统一性。

第 3 页 共 38 页

实验二 结缔组织

一、 实验目的和内容

1. 学习疏松结缔组织平铺片的制作方法及活体染色和肥大细胞制片法。

2. 掌握结缔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二、 实验材料、试剂和器具

①.小白鼠

②.试剂:1%台盼蓝生理盐水溶液、甘油、瑞特染液

③.玻片:疏松结缔组织平铺片、气管切片(H-E染色)、跟腱切片(H-E染色)、脂肪组织切片(H-E染色)、骨磨片(H-E染色)、透明软骨(H-E染色)

④.注射器、针头、解剖器、滴管、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三、 实验过程: (一)疏松结缔组织

1. 皮下组织活体染色操作:

小白鼠 30-60分钟

1-2ml甘油

腹后部皮下注射1%台盼蓝生理盐水水溶液0.2-0.3ml

取注射部位

放置

断脊髓法处死小鼠

剪开皮肤 观察

皮下组织一块

载玻片上

盖盖玻片

2.低倍镜观察:胶原纤维、弹性纤维 3.高倍镜观察:

第 4 页 共 38 页

(1)成纤维细胞; (2)巨噬细胞; (3)浆细胞

(二)肥大细胞:加瑞特染液染色、观察 (三)玻片标本观察

1. 疏松结缔组织观察 2. 致密结缔组织观察 3. 脂肪组织切片观察 4. 网状组织切片观察 5. 软骨切片观察 6. 骨组织磨片观察 四、 作业

1. 绘一张疏松结缔组织结构图。

2. 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分类依据是什么?

3. 在活体组织中软骨陷窝和骨陷窝及骨小管内容纳有什么结构?

第 5 页 共 38 页

实验三 血液和肌组织(2课时)

一、实验目的和内容

1.学习掌握人血涂片制作和染色的方法 2.识别并比较各种血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特征

3.观察了解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三种肌纤维纵切和横切 的结构特点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1.试剂:75%乙醇溶液、瑞特染液、缓冲液、蒸馏水 2.用具:载玻片、盖玻片、消毒棉、刺血针、油镜用油、显

微镜

3.玻片:平滑肌或小肠横切片(H-E染色)、骨骼肌纵切和横

切片(H-E染色、苏木精染色)、心肌切片(铁苏木精染色) 三、实验操作过程

(一)血涂片的制作与观察:

1. 消毒和采血:①.消毒 ②.采血:耳垂或手指

2. 涂片: 将流出的第二滴血蘸滴在一干净的载玻片右端→迅速用另一载玻片推片(角度30°—40°角),厚片适于观察

3. 染色:在标本选定的区域滴加瑞特染液,静置10-15min,清水冲洗,待观察 4. 涂片观察 ①.红细胞

第 6 页 共 38 页

②.血小板 ③.白细胞:

a.嗜中性粒细胞:核紫色、分叶;叶间有染色质丝相连。 b.嗜酸性粒细胞:少。胞质有红色颗粒;核紫色、两叶。c.嗜碱性粒细胞:胞质染成紫色颗粒;极少。

d.淋巴细胞:较多。胞核圆形、一侧常有小陷窝;胞质较少,围在核周围,被染成天蓝色。 操作流程:

揉搓手指或耳垂

冲片

推片

消毒

角度在30°-40°之间

采血

滴加瑞氏染液

擦掉第一滴

第二滴血蘸于载玻片

蒸馏水

静置10-15min

自然干燥

观察

(二)玻片观察

1. 平滑肌分离装片的观察 2. 猫的小肠横切片观察

3. 骨骼肌的纵切、横切(苏木精染色)观察 4. 心肌(铁苏木精染色)观察 四、作业

1.光镜下如何辨认三种肌组织? 2.绘一张骨骼肌肌纤维纵切面图。 3.光镜下如何区分各种血细胞?

第 7 页 共 38 页

实验四 神经组织(2课时)

一、实验目的和内容

1.学习神经元涂片的制作方法

2.掌握神经组织的组成特点。了解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

结构和功能特点、种类和分类依据。了解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结构、功能和分布特点。

3.联系功能观察突触、有髓纤维、运动终板、环层小体、触

觉小体的形状结构和特点。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1. 新鲜的猪脊髓

2. 装片:猪的脊髓横切、肠系膜、兔的坐骨神经纵切和横切片。

3. 试剂:载玻片、盖玻片、解剖器、显微镜 三、实验操作

(一)神经元涂片制作与观察: 1.神经元涂片制作流程:

取新鲜猪脊髓灰质前角少许

1-2min

待干后

置于载玻片上

2-3min染色

+95%乙醇固定

+0.1%次甲基蓝水溶液

待观察

清水冲洗 甘油封片

2.低倍镜下观察的结构:神经元(蓝色)

第 8 页 共 38 页

3.高倍镜下观察的结构:

(1)细胞核(染色较浅)、核仁(浅蓝色) (2)尼氏体:嗜碱性的不规则的颗粒或深蓝色小块 (注:电镜下尼氏体是由平行排列的内质网和游离的核 体构成的。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复制细胞器、产生 神经递质有关的蛋白质和酶。) (3)轴丘和轴突:两结构中均无尼氏体 (二)运动终板玻片标本的观察 1.低倍镜观察:

(1)骨骼肌纤维:多呈蓝色,少有紫红色,肌原纤维的横 纹清晰可见。

(2)神经核神经纤维:黑色。神经纤维末端呈爪状分支。 2.高倍镜观察:可见运动终板的爪状分支末端呈纽扣状膨大。 (三)猫的脊髓横切观察

1.低倍镜观察:灰质前角有多角形有突起的多级神经元。 2.高倍镜观察:

(1)神经原纤维:在神经元胞体和突起内,棕褐色细丝状结 构。

(2)终扣:胞体或树突上的黑色小圈状或扣环状结构,是形 成突触的结构。

(四)环层小体的观察:(猫的肠系膜切片纵横切) 1.低倍镜观察:纵切面上为卵圆形,可见:

第 9 页 共 38 页

(1)内柱(环层小体中心的一棍状结构)

(2)被囊:在内柱外周的多层扁平结缔组织细胞形成的同心 板层结构。 (五)触觉小体的观察

1.肉眼观察:表皮层、真皮层。触觉小体位于真皮的乳头 层,形状为卵圆形。

2.低倍镜观察:与表皮垂直排列的卵圆形触觉小体。 3.高倍镜观察:

(1)被膜:在触觉小体外的结缔组织薄膜。 (2)扁平细胞:在被膜之中横列的细胞。 (3)神经:呈黑色,盘曲在触觉小体内。 四、作业

1.绘一神经元的结构图。

2.解释神经、神经纤维、神经原纤维、神经末梢、感受器和 效应器的概念。

第 10 页 共 38 页

实验五 运动系统(1课时)

一、实验目的和内容

1.观察人类骨的一般形态结构和人类骨骼的组成及其构造特

点。

2.观察典型椎骨的一般形态结构和各部椎骨的特征;了解脊柱 胸廓的组成和结构特征。 3.观察颅骨的组成和结构特征。

4.观察上下肢骨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了解骨盆、足弓的组成,

比较男女骨盆的性别差异。

5.观察主要的关节的组成,了解关节与运动功能相适应的结构 特点。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一)人体全身骨架模型(标本) (二)各典型椎骨模型

(三)膝关节、肘关节、足弓的模型 三、操作与观察

(一)采用分小组讨论和自学的方式观察。 (二)讲解与辅导相结合。

第 11 页 共 38 页

实验六 循环系统(2课时)

一、实验目的和内容

1.解剖猪心,了解主动脉、肺动脉、上下腔静脉、肺静脉、冠

状动、静脉的开口

2.通过解剖猪心观察半月瓣、尖瓣的结构和数量。

3.通过解剖猪心观察心脏的四个腔室,了解卵圆窗、肉柱、乳

头肌。

4.通过解剖猪心观察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 5.观察中动脉、中静脉切片,比较两者管壁结构的异同。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一)猪心标本

(二)中动脉、中静脉的玻片 (三)解剖盘、解剖器、显微镜 三、实验操作

(一)观察猪心的形态,比较与人的心的形态的不同点。 (二)心的大体解剖结构: 1.两刀法:

(1)用解剖刀沿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切开 (2)沿肺动脉→右心房→右心室

2.四刀法:

一刀:剪穿上、下腔静脉,打开右心房,观察梳状肌、卵圆窗、右房室瓣、冠状窦口。

第 12 页 共 38 页

梳状肌:在右心房内壁前面粗糙,有许多肌性隆起。 卵圆窗:房间隔得下部有个卵圆形的浅凹,是胎儿时间卵圆孔闭合后的遗迹。

冠状窦口:位于下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

二刀:由肺动脉入剪,沿浅室间沟右侧0.5cm剪至心尖,打开右心室;观察肺动脉瓣、动脉圆锥、腱索、肉柱、乳头肌、隔缘肉柱。

动脉圆锥:右心室腔向左上方突出的部分叫动脉圆锥。 肺动脉瓣:三个半月形瓣膜。

腱索:右房室瓣膜的游离缘连有多条结缔组织细索。 肉柱:右心室壁的肌束形成纵横交错的隆起。

乳头肌:在肉柱中有3个锥形的肉柱特别发达为乳头肌。 隔缘肉柱:右心室有一束肌从室间隔连至前壁前乳头肌根部。

三刀:从肺静脉入刀,沿任一对脚线剪开左心房;观察左房室口、梳妆肌,左房室口有三个瓣膜。

梳状肌:位于左心房内面成条状的隆起。

四刀:由升主动脉入剪,沿前室间沟左侧约0.5cm剪至心尖,打开左心室,观察左房室瓣、主动脉瓣、腱索、肉柱、乳头肌、左右冠状动脉开口、主动脉窦。

左房室瓣:有两个瓣膜。 主动脉瓣:有三个半月形的瓣膜。

第 13 页 共 38 页

腱索:左房室瓣膜的游离缘连有多条结缔组织细索。 肉柱:左心室壁的肌束形成纵横交错的隆起。

乳头肌:在肉柱中有3个锥形的肉柱特别发达为乳头肌。 主动脉窦:主动脉瓣膜与主动脉壁之间的腔为主动脉窦。 间室膜部:在室间隔的上部有一小的由结缔组织构成的膜部称为室间隔部。是室间缺损的好发部位。 (三)心壁:

1.心外膜:

2.心肌层:心房壁较薄,心室壁较厚,心肌为内纵、中环、 外斜排列。

3.心外膜:是覆盖心壁外表面的一层光滑的浆膜。 (四)心传导系统:

1.窦房结:在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相连接处的外侧面,心外膜深面。窦房结 房室结

2.房结室:位于房间隔的下部、右心房冠状窦口后方的心内膜深面。房室结为一扁椭圆行结构。结的下端延续到房室束。 3.从房室结下部开始,房室束进入室间隔内。分左、右束支,分别行至于室间隔左、右侧面,并在心内膜下分支于心室肌内。 (五)心的血管:

1.动脉:左、右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行走于冠状沟和前后室间沟中。右冠状动脉分支分布到右半心大部分和左伴心小部分。左冠状动脉分支分布到左半心大部分和右半心小部分。

第 14 页 共 38 页

{

心房肌

【注意】心的血管之间的吻合。 2.静脉:

小静脉:分布于心壁内,直接开口于心的各腔。(在心房壁和心室壁上看到的许多小孔)

较大静脉(心中或心大动脉):在右心室前壁、跨过冠状沟开口于右心房。心的其余静脉均汇集于冠状窦,开口于右心房。四、中动脉、中静脉壁的显微结构 (一)中动脉的显微结构:

1.内膜:薄,有一层明显染成红色的、反光强的内弹性膜组成,此膜为曲折波纹状。

2.中膜:厚,有弹性膜组成。

{

弹性纤维 胶原纤维

3.外膜:稍厚,有疏松结缔组织构成。与中脉相接处有断续呈波浪状的外弹性膜。 (二)中静脉的显微结构:

1.管壁薄,管腔大,形状扁而不规则。内弹性膜不明显、中膜较薄、平滑肌较少

2.外膜:比中膜厚、无外弹性膜。 五、作业

总结归纳心脏解剖设计方法的优缺点。

第 15 页 共 38 页

实验七 免疫系统(1课时)

一、实验目的和内容

1.观察淋巴结的显微结构。 2.观察猪脾的显微结构。 3.观察胸腺的显微结构。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猪的脾切片、人的胸腺切片、人的淋巴结切片 三、实验操作

(一)胸腺的显微观察: 1.低倍镜观察:

(1)被膜:胸腺外围的一层红色的结缔组织膜。 (2)小叶间隔:被膜伸入实质形成的。

(3)胸腺小叶:由小叶间隔将胸腺实质分隔而成(不完全隔开)。 (4)皮质和髓质:每小叶周围为皮质。细胞密集、着色深。小叶中央为髓质。细胞排列较松散、着色浅。相邻小叶的髓质彼此相连续。 2.高倍镜观察:

(1)皮质:①胸腺细胞:多而密集,染色较深。

②上皮性网状细胞:

扁平上皮性网状细胞:一侧与被膜相连,另一侧与星

形细胞相连,在皮质中较少,染色较深

星形上皮性网状细胞:不分泌激素,具有诱导胸腺细胞发育分化的作用。上皮性细胞在髓质中较多。

扁平上皮性细胞:此类细胞分泌胸腺素和胸腺生成素。

③胸腺小体:在小叶髓质,一到数个不等染成红色,椭圆形,

第 16 页 共 38 页

有数层上皮性网状细胞呈同心圆环抱而成、外层细胞幼稚,胞质嗜酸性,胞核清晰;近中心的细胞常退化解体而有钙盐着色。胸腺小体还常见巨噬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功能不详。 【注意】胸腺小体与毛细血管的差别。 (二)淋巴结的显微观察: 1.肉眼观察: (1)形状:豆状。 (2)门:在淋巴结的中部。

(3)皮质:在淋巴结周围处着色较深的部分。(近被膜处) (4)髓质:在淋巴结中央处和门附近,有髓窦和髓索组成。 2.低倍镜观察:

(1)被膜:淋巴结表面的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被染成红色。 输入淋巴管:在淋巴结凸面的被膜处。 输出淋巴管:在门处可看到。

小梁:被膜的结缔组织伸入淋巴结而形成粗细不等的结构。 (2)皮质:辨认淋巴小结、生发中心、深层皮质和皮质窦。 ①淋巴小结:位于皮质浅层。

②生发中心:在淋巴小结中央染色较浅的部分。生发中心基部的淋巴细胞着色深,构成暗区。生发中心着色浅,构成明区。

③小结帽:在生发中心朝着被膜的一侧和生发中心周围密集着的小淋巴细胞构成新月形着色较深的结构。

④深层皮质:淋巴小结之间和皮质深层的弥散淋巴组织。

第 17 页 共 38 页

⑤皮质窦:是淋巴小结与被膜或小梁之间狭小染色浅淡的网状空隙。 (3)髓质:

①髓索:是淋巴组织密集构成的索状结构,它们彼此连接成网。②髓窦:在髓索和髓索之间,髓索和小梁之间的染色浅淡的网状空隙。③小梁:在髓质也可看到小梁。 3.高倍镜观察:

①淋巴小结:可见淋巴小结染色深的暗区和帽是由多而密的小淋巴细胞构成,核小而圆,染色深。

②生发中心:含大中型淋巴细胞和网状细胞,故染色浅淡。 ③淋巴窦:窦壁由扁平的内皮细胞构成。窦内有网状结缔组织。

(三)脾的显微结构观察 1.脾的肉眼观察:

(1)白髓:切片中散在的蓝色小点。

(2)红髓:被染成红色的部分,红髓中含有丰富的红细胞,所以着色较深。 2.低倍镜观察:

(1)被膜:是脾表面覆盖的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被膜外还覆盖有浆膜(间皮)。

(2)脾小梁:被膜和脾门的结缔组织伸入皮实质而形成的许多分支状结构。皮小梁互相连接成网,构成了脾的粗支架。

第 18 页 共 38 页

(3)平滑肌纤维:在被膜和脾小梁内的结缔组织中散布。其舒缩可调节脾的含血量。

(4)小梁动脉和小梁静脉:进出脾门的动、静脉随小梁分支成为小梁动脉和小梁静脉。

(5)白髓:圆形或卵圆形,散在实质中,活体为灰白色小点,故而得名。H-E染色后,呈紫蓝色。是由密集的小淋巴细胞构成。 ①动脉周围淋巴鞘:是淋巴细胞密集成长筒状包绕在中央动脉外面而成。在动脉周围淋巴鞘中央或稍偏位置上可见1-3个中央动脉的断面。

②脾小体:即脾的淋巴小结,位于动脉周围淋巴鞘的一侧。分为明区、暗区和帽。

(6)红髓:位于白髓与小梁之间,白髓和白髓之间。 ①脾索:由淋巴组织和各种血细胞组成。排列成索状结构,索互相吻合。

②脾血窦:脾索之间的不规则裂隙。 3.高倍镜观察:

(1)脾血窦:位于脾索的周边,窦壁由长杆状的内皮细胞构成。细胞核部位向腔内突入。细胞间隙较大。窦内可见巨噬细胞和红细胞。 实验作业

1.绘一幅淋巴结的切面图。并注明各部分结构。 2.比较脾和淋巴结的组织结构有何异同之处。

第 19 页 共 38 页

实验八 消化系统

一、实验目的和内容

1.观察人体消化系统的标本,了解消化器官的位置、形态。 2.观察口腔的构造,了解牙的构造和种类、舌乳头和唾液腺的形态特点及其导管开口的部位。

3.观察味蕾的结构。

4.观察胃、小肠切片,了解消化管壁的分层、一般结构,掌握胃、小肠壁结构特点。

5.观察肝组织切片,了解肝小叶、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胆小管、中央静脉等结构。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1.人体消化系统的浸制标本、新鲜猪肝。

2.舌乳头切片、下颌下腺切片、胃壁切片、十二指肠或空肠切片、小肠切片、肝切片、胰切片。

3.显微镜 三、实验操作 (一)标本观察:

1.人体消化系统浸制标本观察:消化管和消化腺。 2.新鲜猪肝标本观察: (1)肝的形态和分布 (2)出入肝的血管 (二)切片观察:

第 20 页 共 38 页

1.味蕾:观察人舌的轮廓乳头和叶状乳头。

(1)低倍镜观察:①舌乳头:扁平复层上皮构成,其内有卵圆形味蕾(浅色)。 (2)高倍镜观察: ①味蕾的形态及细胞组成

2.狗的下颌下腺观察:

(1)低倍镜观察:腺细胞被结缔组织分成许多小叶,可见腺泡和导管。

(2)高倍镜观察:找到三种腺泡。

①浆液腺泡:腺泡圆形,胞体锥形,胞质着色深(紫红色),核圆形,在细胞基部。

②粘液腺泡:腺泡长椭圆形,胞质蓝紫色,核扁圆形,在细胞基部近细胞膜处。

③混合腺泡:在粘液细胞的末端,排列成半月形的浆液腺细胞。

3.胃壁结构:猫或狗胃体部切片观察。重点观察胃底腺。 (1)低倍镜观察:区别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外膜。观察破裂(粘膜表面的乳头状突起),它是如何形成的?

①粘膜:A.上皮:单层柱状上皮。上皮凹陷形成短而阔的胃小凹。

B.固有层:疏松结缔组织。有大量胃底腺(单管腺或分支

第 21 页 共 38 页

Ⅰ型细胞:梭形,少,核长,着色深。

Ⅱ型细胞:梭形或柱形,多,核大而圆,色浅。

Ⅰ、Ⅱ性细胞均有味毛。 基细胞:锥体形,味蕾基部

冠状腺)。

C.粘膜肌层:内环,外纵平滑肌(人的胃壁与此相同吗?)

②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细胞。 ③肌层:厚,由平滑肌组成,内斜、内环、外纵三层。 ④外膜:浆膜,薄层结缔组织外覆盖有一层单层扁平上皮(间皮)。(何谓间皮?) (2)高倍镜观察:

①壁细胞:大而圆形。核大且圆,位于中央。胞质呈强嗜酸性(被伊红染成红色)。在H-E染色中,胞质嗜酸性,通常被染成何色?

②主细胞:位于壁细胞之间,数多且呈柱状。核圆形,在基部。胞质嗜碱性(染成蓝色)。

③颈粘液细胞:量少,位于腺体的颈部,呈楔形,核扁圆,在细胞基部,胞质着色浅。 4.小肠壁的观察:

(1)人十二指肠或空肠和小肠模型结构观察。(重点观察小肠绒毛和小肠腺结构)

①肉眼观察:粘膜有数个突起突向管腔,形成粘膜皱襞。粘膜皱襞是由哪几部分结构形成的?

②低倍镜观察:A.粘膜:小肠绒毛:整个粘膜表面的不规则细小指状突起。绒毛表面为单层柱状上皮,深面固有层为疏松结缔组织。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在固有层中,被染成蓝紫色。

第 22 页 共 38 页

粘膜肌层:为平滑肌,较薄,内环、外纵,不易区分。 B.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观察: (ⅰ)肠腺(如:十二指肠腺) 吸收细胞:

干细胞:

单管腺 杯形细胞:

内分泌细胞(P物质,5-羟色胺,促胰液素)

帕内特细胞:

(ⅱ)粘膜下神经丛:为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神经元。 C.肌层:为平滑肌,排列成内环行、外纵行两层。在环层和纵肌之间的结缔组织中可见到肋间神经丛中的副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

D.外膜:十二指肠膜:为一层疏松结缔组织的纤维膜。 空肠:为浆膜。(在疏松结缔组织外还覆有一层间皮) 回肠:为浆膜。 ③高低倍镜观察:

纹状缘:绒毛表面为单层柱状上皮,在柱状上皮表面。 柱状细胞(吸收细胞): 杯状细胞:

平滑肌:在粘膜肌层中,内环、外纵两层。

中央乳糜管:在绒毛固有层中,为一条中空管道、管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组成。

第 23 页 共 38 页

杯形细胞: 肠腺 柱状细胞:

帕内特细胞:(顶部被染成深红色的颗粒) 5.胰:区分腺泡和胰岛,了解它们的结构。 (1)低倍镜观察:

①被膜:结缔组织,覆盖于胰腺表面。

②小叶:有被膜伸入胰岛腺实质中,把胰腺分隔而成。 ③小叶内导管:数少。 ④浆液腺泡:染色较深。

⑤胰岛:染色淡的细胞团。有时可见环层小体(内脏感受器)。 (2)高倍镜观察:

泡心细胞:立方或较扁的小细胞,核扁圆,胞质着色较淡。 胰岛细胞:排列成团索状,并彼此连接成网。细胞间散布

有毛细血管,核圆形。

①A细胞:染色较深。

②成纤维细胞:染色较深,扁平或梭形。 一般用特殊染色才能区分A、B、D细胞。 6.肝:

(1)低倍镜观察: ①肝小叶:

②中央静脉:在每个肝小叶的中央。

③肝板: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单行排列成凹凸不平的

第 24 页 共 38 页

板状结构。

④肝索:肝板呈向四周放射状排列。 ⑤肝血窦:肝索之间的不规则空隙。

⑥门管区:肝小叶间有一近似三角形的结缔组织区域,其中有三管(小叶间胆管、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

(2)高倍镜观察:观察一较清晰的肝小叶。主要观察肝血窦和肝索。

①肝细胞:多角形,核圆形,有1-2核,在细胞中央。 ②肝血窦:壁为扁平上皮(内皮)。核扁圆形,窦入管腔,可见到血细胞。

③门管区:

A.小叶间胆管:壁为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核明显,胞质染色浅。

B.小叶间动脉: C.小叶间静脉: 四、实验作业

1.粘膜、浆膜、外膜、纤维膜及粘膜皱襞的概念是什么? 2.绘一张小肠的肠管纵切图。

3.结合肝的功能,试述肝的显微结构及血液循环特点。

两者按管腔口径来区

第 25 页 共 38 页

实验九 呼吸系统

一、实验目的和内容

1.观察呼吸系统的模型,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2.何谓胸膜、胸膜腔、纵隔、上呼吸道、下呼吸道。 3.掌握肺内传导部和呼吸部的结构变化规律,气-血屏障的结构与功能。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1.头部正矢状位的模型、标本,喉的解剖模型,喉软骨模型,气管、支气管及肺的模型。

2.气管切片(H-E染色)、肺组织切片(H-E染色)、嗅上皮、气-血屏障。

3.显微镜 三、实验操作 (一)模型的观察 1.头正中矢状位模型观察:

(1)区分鼻腔:①上鼻甲、中鼻甲、下鼻甲 ②上鼻道、中鼻道、下鼻道 ③鼻泪管的开口

(2)鼻旁窦: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额窦和筛窦的前群开口于中鼻道;筛窦的后群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上鼻甲的后方。

第 26 页 共 38 页

2.喉的解剖模型观察:

(1)喉软骨:甲状软骨(1块)、环状软骨(1块)、杓状软骨(2块)、会厌软骨(1块)。

(2)喉肌:环杓后肌:收缩,开大声门。 环杓侧肌:收缩,缩小声门。 环甲肌:收缩,紧张声带。 甲杓肌:收缩,松弛声带。

(3)喉腔:中部侧壁有上、下两对突入腔内的粘膜皱襞。

①前庭襞:上一对。 ②声襞:下一对。 ③声门:声襞之间的裂隙。

④声带:由声襞以及由其覆盖的声韧带和声带肌三者构

成。

3.气管和支气管的模型观察。 4.胸腔和肺模型观察:

(1)肺的位置:位于胸腔内。

(2)肺的形态:大致为圆锥形,上为肺尖、下为肺底。肺尖突向颈根部,高出胸廓上口约2-3cm。肺底位于膈肌上面。

肺门:两肺的内侧面一凹陷区域,为神经、血管、淋巴管、支气管进出的部位。周围有许多淋巴结。

(3)肺的分叶:左肺:由斜裂分为上、下两叶。右肺:由斜裂、水平裂分为上、中、下三叶。肺小叶:肺表面分布的许多

第 27 页 共 38 页

多角形的小区。

(4)胸膜、胸膜腔: ①胸膜

壁层

(浆膜) 脏层:紧贴肺的表面。

②胸膜腔:壁胸膜和脏胸膜之间的间隙。内有少量的浆液。 (二)、玻片观察:

1.兔或人的气管(H-E染色)观察:

(1)低倍镜下观察:①粘膜层:由粘膜和固有层组成。 ②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内有气管腺。

③外膜:有透明软骨环、结缔组织。

(2)高倍镜观察: ①粘膜

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区分杯形细胞、柱状细胞、基细胞。 固有层:有弹性纤维,气管腺的导管、血管和神经。

②粘膜下层:气管腺(混合腺)

③外膜:“C”软骨环、结缔组织,若切到缺口处,还可见一些平滑肌。

2.兔或人肺组织切片(H-E染色)的观察 (1)低倍镜:①呼吸部:蜂窝状。 ②支气管:管径大小不一。 ③血管:与支气管伴行。

第 28 页 共 38 页

④肺泡隔:两肺泡之间的结缔组织。 (2)高倍镜观察: ①肺的传导部:

A.小支气管,管腔较大。腔面覆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固有层与粘膜下层有不完整的环形平滑肌。粘膜下层有腺体。 B.细支气管:管径小,腺体少,其它结构同上。

C.终末细支气管:腺体,软骨也不存在,上皮为单层纤毛柱状上皮,无杯状细胞,平滑肌形成完整一层。 ②肺的呼吸部:注意上皮变化。

A.呼吸性支气管:有肥泡出现或肺泡管出现。肺泡管为单层柱状上皮或立方上皮或扁平上皮。

B.肺泡管:呼吸性支气管的分支,由许多肺泡围成。上皮为立方形或扁平形。含少量平滑肌、结缔组织。

C.肺泡囊:数个肺泡共同开口形成的囊腔。无平滑肌纤维。 D.肺泡:半球形小囊,壁为单层扁平上皮,由Ⅰ和Ⅱ型细胞组成。

E.肺泡隔:相邻的肺泡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构成。 3.狗嗅上皮切片观察:

(1)嗅上皮:①基细胞 ②支持细胞 ③嗅细胞: (2)固有层:薄层结缔组织。含有丰富的血管、嗅腺。 四、作业:P67:1题、2题、3题、4题

第 29 页 共 38 页

实验十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一、实验目的和内容 1.观察猪肾的形态和被膜。

2.解剖猪肾,并观察猪肾的冠状面、输尿管的大体解剖结构。 3.观察肾的显微结构。 4.观察男、女生殖系统的模型。 5.观察睾丸、卵巢的切片。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1.标本:猪肾。

2.切片:肾的组织切片(H-E染色)、睾丸、卵巢的组织切片(H-E染色)。

3.用具:解剖盘、解剖器、显微镜。 三、实验操作 (一)猪肾的解剖:

1.肾实质:皮质:红褐色。肾柱、皮质迷路。髓质:锥体、髓放线、肾乳头、肾小盏、肾大盏。

2.肾窦 3.肾盂 4.输尿管

(二)猪肾的显微观察:

1.肉眼观察:浅部深红色的部分为皮质。圆点状散在分布的为肾小体。深部浅红色为髓质。

第 30 页 共 38 页

2.低倍镜观察: (1)皮质迷路

(2)髓放线:在迷路之间,直行的小管(近端小管直部、细部、远端小管直部、集合小管)

(3)髓质:主要是集合小管和细段。在近皮质部分还可看到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的直部。 3.高倍镜观察:

(1)皮质:辨认肾小体、近端小管曲部、远端小管曲部、致密斑。

A.肾小体:球形。区分血管极、尿极;肾小球为盘曲的毛细血管球。肾小囊上皮为单层扁平上皮。肾小囊腔。

B.近端小管曲部:在肾小体周围、官腔小而不规则。管壁为单层立方上皮或锥体形上皮细胞构成,胞体大,分界不清;核大而圆,位于细胞基部;胞质染成红色。细胞游离面可见染成红色的刷状缘。

C.远端小管曲部:管腔大而不规则,由单层立方上皮围成,胞体小,排列紧密,分界清楚,核圆位于中央。胞质染色较浅。 D.致密斑:在肾小体的血管极处找。细胞高而窄,界限不清。 (2)髓质:辨认集合小管和细段。

A.集合小管:管壁上皮为单层立方或柱状,分界清楚,胞质透明而染色浅。集合小管在肾乳头处汇集成乳头管,乳头管在近开口处渐变为移行上皮。

第 31 页 共 38 页

B.细段:管径较细,为单层扁平上皮,核圆而色深,突向管腔。注意别与毛细血管相混淆。 (三)睾丸的显微观察:(H-E染色)

1.低倍镜观察 (1)生精小管:

(2)间质:生精小管间的疏松结缔组织。 (3)睾丸间质细胞:

2.高倍镜观察:管壁厚、细胞多层。

(1)生精细胞:

A.精原细胞:紧贴基膜,排成1-2层,胞体小,圆形或椭圆形,质浅,核圆形或卵圆形,偶见有丝分裂相。

B.初级精母细胞:在精原细胞内侧,排列成2-3层。胞体较大成圆形,常处于分裂状态,可见密集成团的染色体。

C.次级精母细胞:排在初级精母细胞的内侧,细胞略小,成群存在,存在时间较短,在生精小管中不常见。

D.精细胞:胞体更小,有不同变态期。 E.精子:

(2)支持细胞:锥体形。

(3)间质细胞:位于生精小管之间的结缔组织中,胞体圆形或椭圆形,个大,胞质嗜酸性。 (四)卵巢的显微观察:

1.低倍镜观察:皮质、髓质、卵泡、卵丘

第 32 页 共 38 页

(1)上皮:立方或扁平。

(2)白膜:上皮下面为染色较深的致密结缔组织。 (3)髓质:实质中央狭小的部分为疏松结缔组织,含有血管和神经等。

(4)皮质:髓质周围部分,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其中有卵泡。 2.高倍镜观察:

(1)原始卵泡:在皮质浅层,体积小、数量多,中央有一较大的卵母细胞。

(2)初级卵泡:中央有一卵母细胞,外围的卵泡细胞为单层柱状或立方。卵泡细胞与卵细胞之间出现透明带。 (3)次级卵泡: A.卵母细胞

B.卵泡细胞增至6-12层,卵泡细胞间出现大小不等的腔隙。 C.卵泡膜

(4)成熟卵泡:透明带更厚,放射冠细胞与卵细胞之间出现裂隙,卵丘与颗粒层连接处变窄。可见卵丘,卵泡腔。 (5)闭锁卵泡:卵细胞退化消失,透明带塌陷而皱褶,和周围的卵泡细胞分离。

(6)黄体:不规则的细胞或细胞团,周围有结缔组织被膜包裹。

四、作业:绘一张肾的冠状切面图,并注明各部分结构。

第 33 页 共 38 页

实验十一 内分泌系统

一、实验目的和内容

1.了解内分泌腺的形态和位置,掌握内分泌腺的组织结构及功能特点。

2.观察掌握甲状腺、肾上腺及垂体的显微结构。 3.了解甲状旁腺、松果体的纤维结构。 二、材料和用具

1.甲状腺切片(H-E染色、银染色) 2.肾上腺切片(H-E染色) 3.垂体(猪)切片(H-E染色) 4.甲状腺滤泡切片(银染色)显微镜 三、实验操作

(一)甲状腺切片(H-E染色)的观察: 1.低倍镜观察:

(1)被膜:在甲状腺周围的薄层结缔组织。 (2)滤泡:被膜内的腺实质中圆形或卵圆形的滤泡。 (3)胶状物:在滤泡中央被伊红染成红色的胶状物。 (4)毛细血管:在滤泡间结缔组织中。 2.高倍镜观察:

(1)滤泡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细胞,核圆形,细胞界限清楚,滤泡上皮细胞的形态可因功能状态的不同而改变,有时可见到扁平或柱状。滤泡间的结缔组织中可见到一些结构和染色与滤

第 34 页 共 38 页

泡上皮细胞相同的细胞团。

(2)滤泡旁的细胞:卵圆形,体积较滤泡上皮细胞大,在H-E染色中较浅。该细胞常单个嵌在滤泡壁上,或三五成群散在滤泡间结缔组织中。

(二)肾上腺切片(H-E染色)观察:

1.肉眼观察:多呈三角形的切面。 (1)被膜:在腺体的外面为浅红色薄膜。

(2)皮质:紧靠被膜内侧呈紫红色的部分。在肾上腺体的大部分。

(3)髓质:腺体中间呈空隙状或浅色的部分。 2.低倍镜观察:

(1)被膜:腺体最外层浅红色的结缔组织膜。

(2)皮质:较厚,由浅至深依次为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 ①球状带:紧靠被膜,细胞排列呈团块或球状,着色较深呈红紫色。

②束状带:此层最厚,位于球状带和网状带之间,细胞较大排列成束状。细胞质着色较浅。

③网状带:此带位于束状带和髓质之间,细胞成索状排列,细胞索交织成网。着色较红。

(3)髓质:位于肾上腺组织的中央,较薄,着色浅。髓质中可见中央静脉(腔大壁薄)和嗜铬细胞(浅紫色)。 3.高倍镜观察:

第 35 页 共 38 页

(1)球状带:细胞体积较小,核小而圆,染色较深,胞质紫红色,排列成球状团块,球状细胞团块之间有毛细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

(2)束状带:细胞较大,排列成束状,核大而色浅。束状带因胞质中含有大量类脂滴在制片时被溶解而使细胞呈空泡状故此带着色浅。细胞束之间有血窦和少量结缔组织。

(3)网状带:细胞较小,核小而圆,着色较深,胞质呈深红色。细胞排列成索并交织成网,网间有毛细血管和少量结缔组 (4)髓质:嗜铬细胞为多边形。(髓质细胞的胞质中含有嗜铬颗粒,用铬盐固定标本时可在胞质中见到黄褐色颗粒)

① 血窦:在细胞间的结缔组织中可见丰富的血窦。 ② 中央静脉:腔大,壁薄。 ③ 中央静脉的属支:

④ 交感神经节细胞:单个存在,胞体大,胞质深紫红色,核大,染色质稀疏,核仁明显。

(三)猪垂体切片(H-E染色)的观察: 1.肉眼观察:

猪垂体

{

腺垂体:组织结构紧密,染色较深

中间部:两部之间的部分 神经垂体:染色较浅

2.低倍镜观察:

(1)远侧部:最外面为被膜(结缔组织膜) ① 被膜:

第 36 页 共 38 页

② 细胞:密集,排列成团状或索状。

③ 血窦和少量结缔组织:在细胞索中间,有丰富的血窦和少量的结缔组织。

(2)神经部:有许多细胞核,血窦和纤维结构。可见大量的无髓神经纤维和神经胶质细胞核。

①.赫林体:神经由分泌细胞所形成的分泌颗粒,则沿轴突运输到神经部,沿途可见轴突呈珠样膨大,膨大部分即为分泌颗粒的聚集部位。当分泌颗粒大量聚集时,就形成光镜下的赫林体。赫林题是大小不等的嗜酸性团块。(蓝紫色)

②.垂体细胞:神经部的神经胶质细胞。

③.神经由分泌细胞的轴突、静漏斗到达神经部,构成神经部的无髓神经纤维。

(3)中间部:狭窄,位于远侧部和神经部之间。细胞排列成索状,可见滤泡(由单层上皮围成的大小不等的滤泡)。 3.高倍镜观察: (1)远侧部:

{

嫌色细胞 嗜色细胞

①.嫌色细胞:数量最多,个小,细胞界限不清,胞质着色浅,圆形的细胞核,常聚集成堆。多数嫌色细胞具有长分支突起。(突起伸入腺细胞之间其支持作用)

②.嗜酸性细胞:数量较多,多分布在远侧部中间,胞体呈圆形或卵圆形,细胞界限清楚,核圆形,胞质红色。

③.嗜碱性细胞:数量少,常分布在远侧部边缘部分,胞体

第 37 页 共 38 页

大圆形或卵圆形,界限清楚,胞质为紫色。

(2)中间部:细胞呈立方形或多边形,胞质着紫色,围成大小不一的滤泡或聚集成团,滤泡腔内常有淡红色的胶质。

(3)神经部:着色浅,可见呈细网状结构的无髓神经纤维和神经胶质细胞核。

赫林体:大小不一,着淡红紫色,匀质状的小体。

四、作业:

1.绘一肾上限横切面图,并注明各部分结构。

第 38 页 共 38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wp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