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人教新课标

更新时间:2023-09-13 06: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案

设计说明: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新课程导引的新课堂,其本质特征在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既是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又是道德主体、审美主体。他们应当是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第一课时抓住“神圣”,第二课时抓住“告诫”展开教学,采用自探提示引领的方式放手让学生去充分感知语言材料,自己读课文,品读感悟,渗透了“读(课文)、思(问题)、画(重点)、悟(感受)”的学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能力目标:

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情感目标:

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搜集相关的资料。(2)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关于美国印第安人和首领西雅图的资料,了解印第安酋长西雅图发表演讲的时代背景。

课时安排:2课时。

第 1 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导入“神圣”,引发质疑 1、板书“神圣”。 看到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

2、在印第安人的眼里,他们生活的那片看起来似乎不起眼的土地也是神圣的。他们会自豪地告诉每一个光临那片土地的人——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板书课题,齐读。

3、引导设疑:读了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预设:

(1)“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 (2)为什么说土地是“神圣”的呢?

设计意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灵魂,本文以中心为题,教师让学生抓住题目质疑,直接切入中心,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唤起阅读期待。同时又便于教师掌握学情,做到以学定教。

二、引导自学、探究 (一)出示自探提纲: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思考:课文围绕“神圣”讲了哪些内容? (二)根据提示内容,自主读文展开自学。

(三)组内合探,交流自主学习的成果,与组内成员共同探究未解决的问题。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组内成员从字音是否标准,语句是否通畅给予评价。

2、小组内交流读文过程中出现的字词问题,互相帮助解决遇到的生字生词,并交流在书写中注意的问题。

3、交流课文围绕“神圣”讲了哪些内容?

设计意图:采用“自学提示引导”的方法,抓住题目中的“神圣”,并以此为主线,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读中悟,悟中读,学会运用各种方法探究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 2 页

三、师生交流,及时反馈

1、出示课件,班上交流检查字词自学情况。 第一组:潺潺、嗡嗡

生读,注意纠正“嗡嗡”的读音。 读了这两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 第二组:松脂、麋鹿、骏马、雄鹰

谁来读第二组词?读了这四个词,你又仿佛闻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师引导:这嗡嗡鸣叫的昆虫,潺潺流淌的小溪,这松脂、麋鹿、骏马、雄鹰,这美好的一切,都在哪里呀?(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它们是这片神圣土地上的一部分,在印第安人看来,这片土地上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印第安人把松脂、青草、花朵看作是自己的——(姐妹),把麋鹿看作是自己的——(兄弟),这些动物植物、山峦河流和人类共同属于一个家园,那就是这片神圣的土地。

第三组:婴儿、眷恋

看到婴儿、眷恋,你会立刻想到哪个词?你能说说“眷恋”的意思吗?用近义词的方法,在书中找到这个句子读一读。一起读印第安人把谁比作母亲?从中你可以感受到什么?(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热爱之情。)母亲是神圣的,把土地比作母亲,说明在印第安人眼里,土地也是神圣的。

2、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

补充介绍文章背景: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本文是根据当时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西雅图对白人很友好,为了纪念他,美国把西北部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为西雅图。白人居民还在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

3、围绕“神圣”,理清文章脉络。 思考:课文围绕“神圣”讲了哪些内容?

第1~3自然段:总写这片土地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神圣的。

第4~8自然段:表达了西雅图酋长对白人的强烈要求,如果把土地转让了,希望白人能牢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第9~11自然段:进一步阐述了人类和大地的关系,指出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属于大地,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第 3 页

设计意图:“文本交流”“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较好地促进全体学生的和谐发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初步理解“神圣”

1、我们常用广阔、肥沃(列举学生填空时用的词语)等词语来形容土地,而作者却选择了“神圣”这个词语。那么,第1~3自然段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边读边想边勾画,并批注自己的感受。

2、交流表现“神圣”的词句。 重点理解以下语句,并相机指导朗读:

(1)“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我们这个民族”指印第安人。

(2)“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这几句话充分地表明了人类与大地不可分割的关系,也预示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

(3)“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3、(师读第1自然段。)引导:就在这每一部分都那么神圣的土地上,呈现出了怎样的画面?生自由阅读第1~3自然段,想象,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

小结:我们尊重这片土地上的任何东西,它们是那样圣洁。 4、引读第2、3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时,不能把目光仅仅放在理解层面,还要让学生感悟文本的内涵。并尽量提供给学生多读、多品、多思的机会。这里有学习的目标、学习技能与情感的交融,还包含了具体的学习方法,如联系上下文,想象说话等实践活动,以体现学生学习课文的自主性与综合性。

五、课堂总结,引导质疑

1、针对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交流)

2、小结:这就是我们的家园,这就是我们神圣的土地。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是如此的重要,如何保护这份神圣呢?同学们课后自主阅读课文,找找答案。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 4 页

六、巩固练习,快乐闯关

打开“基础训练-《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起来闯关吧!

第二课时

一、质疑导入

1、同学们,让我们先来做个口头小练习:( )的土地。(生回答) 2、大家想看看这片神圣的土地吗?让我们穿过时空隧道,来到19世纪50年代,共同来欣赏这片土地的神圣与壮美吧!

3、放幻灯片解说: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既有古老的冰川,终年积雪的山峰,又有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辽阔的草原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清澈的河流在大地上蜿蜒,各种动植物快乐地生活在这美丽的大家园。可是这片神圣的土地要被华盛顿白人买走了,此时此刻,你有什么疑问吗?

4、结合学生的质疑提炼本节探究主题:印第安人想对购买这片土地的白人嘱托些什么?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图片演示加上教师的解说让学生对这片土地有了直观的了解,使学生更加理解印第安人对这片神圣的土地的眷恋之情,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让学生通过自主质疑,直接切入中心,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唤起阅读期待。同时又便于教师掌握学情,做到以学定教。

二、引导探究 1、出示自学提示:

这一片生生不息的土地,这一片美丽圣洁的土地,这一片满载希望的土地,这一片印第安人美好的家园,如果被转让出去,西雅图和他的同胞们是多么的眷恋和不舍呀!西雅图将这份感情转化为对白人的谆谆告诫,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他希望白人怎样做?请默读课文第4~8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并批注自己的理解。

2、根据自学提示展开自学。 3、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给足了学生亲近文本的时间、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同时,学生又是不成熟的阅读者,教师以提示加以引领,

第 5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wi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