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考博病理复习题总结概要

更新时间:2024-05-30 15: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用局部切取钳夹细针穿刺搔刮和切取病变组织的方法,从活体切除病变组织或器官进行病理诊断,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指导和估计预后。疾病诊断广泛采用的方法,金标准,可用于良恶性肿瘤鉴别。

1. 转移性钙化(metastatic calcification):指全身性钙磷代谢障碍,血钙和血磷

增高所引起的某些组织的钙盐沉积。可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过多症等。转移性钙化钙盐常沉积于正常泌酸的部位,如肺泡壁、肾小管基底膜和胃粘膜上皮。

营养不良性钙化(dystrophic calcification):指继发于局部组织坏死和异物的异常钙盐沉积,可见于结核坏死灶、脂肪坏死灶、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血栓等。

2. 包裹(encapsulation):如果坏死灶较大,或坏死物质难于溶解吸收,或不

能完全机化,则常由肉芽组织加以包裹,以后则为增生的纤维组织包裹。

机化(organization):坏死组织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或分离排出,则由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异物等的过程,称为机化,最终形成瘢痕组织。 3. 气球样变:气球样变为肝细胞常见的变性病变.常发生在胞浆疏松化之后。肝细胞受损后细胞水分增多。开始时肝细胞肿大、脑浆疏松呈网状、半透明,称胞浆疏松化。进一步发展,肝细胞胀大呈球形,脑浆几乎完全透明。 4. 糜烂(erosion):皮肤、粘膜处的浅表性坏死性缺损称为糜烂

溃疡(ulcer):皮肤、粘膜处的较深的坏死性缺损称为溃疡。

5. 纤维素样坏死(fibrinoid necrosis):是发生于纤维结缔组织和血管壁的一种

坏死。病变局部组织结构消失,形成边界不清的小条或小块状染色深红的,有折光性的无结构物质。由于其染色性质与纤维素相似,故而得名。

坏死、凝固性坏死、干酪样坏死、液化性坏死、脂肪坏死、钙皂

6. 坏疽(gangrene):是指较大片组织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常发生在肢体

或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分为干性坏疽、湿性坏疽和气性坏疽。 7. 凋亡(apoptosis):是由体内外某些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

的细胞的主动性死亡方式,一般为单个细胞的死亡,不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一般文献称之为程序性细胞死亡。凋亡小体 8. 玻璃样变性(Hyaline degeneration):细胞或间质中出现HE染色为均质

嗜伊红染半透明状的蛋白质蓄积;分为细胞内玻璃样变、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和细动脉壁玻璃样变。 9. 细胞水变性:是细胞损伤中最早出现的病变,系因线粒体受损ATP生成减少,

细胞膜Na+-K+泵功能障碍而导致细胞内钠离子和水的过多积聚。常见于缺氧、感染、中毒时心肝肾等器官的实质细胞。 10. 脂肪变(Fatty change):中性脂肪(甘油三脂)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

中,多发生于肝心肾等。

11. 脂褐素(lipofuscin):是细胞自噬溶酶体内未被消化的细胞器碎片残体。脂

褐素只代表自由基损伤和脂质过氧化的结果,通常见于老年人、营养不良和慢性消耗性病人的肝心神经元内,故有老年性激素和消耗性激素之称。 12. 含铁血黄素(hemosiderin):是血红蛋白代谢的衍生物,红细胞或血红蛋白

被巨噬细胞吞噬后,通过溶酶体的消化,来自血红蛋白的Fe3+与蛋白形成电镜下可见的铁蛋白微粒,若干铁蛋白微粒聚集成为光镜下可见的大小不一的棕黄色颗粒,具有折光性。常见于骨髓、肝、脾内。普鲁士兰反应成蓝色。 13. 虎斑心:心肌脂肪变时,脂肪变的心肌呈黄色,与未受侵犯的红色心肌相间排列,形成状似虎皮的斑纹,称为“虎斑心”。 14. 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受刺激因素影响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性质相似的细胞的过程。 肠上皮化生、鳞状上皮化生、幽门腺化生 15. 瘘管(fistula):组织坏死后形成的两端开口的通道样缺损称为瘘管。

窦道:组织坏死后形成的开口于皮肤粘膜表面的深在性盲管称为窦道。 16. 凋亡小体(apoptotic bodies): 细胞凋亡时,凋亡的细胞皱缩,但细胞膜完

整,细胞膜内陷包裹核碎片和细胞器,形成凋亡小体。如病毒性肝炎时的Councilman小体。 17. Mallory小体:是一种细胞内玻璃样变性。在酒精中毒时,肝细胞胞浆内

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红染玻璃样物质,电镜下由密集的细丝构成,可能是细胞骨架所含中间丝前角蛋白所致。 18. Russell小体:浆细胞合成的免疫球蛋白积聚在内质网中,使内质网明显扩

张形成大的均质的嗜酸性包涵体。 19. 增生(Hyperplasia):器官或组织的实质细胞数目增多称为增生。增生可致

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 20. 髓鞘样结构(Myelin figure):是严重损伤的线粒体或细胞膜等膜性结构呈

螺旋状或同心圆状卷曲。 21. 凝固性坏死(coagulative necrosis):蛋白质发生凝固且溶酶体酶水解作用较

弱时,坏死区呈灰黄、干燥、质实状态。多见于心、肝、肾、脾等器官,此种坏死与健康组织间界限多明显,镜下细胞结构消失,而组织轮廓尚存。 22. 液化性坏死(liquefactive necrosis):由于坏死组织中可凝固的蛋白质少,或

坏死细胞自身及浸润的中性粒细胞等释放大量水解酶,或组织富含水分和磷脂,则坏死细胞组织容易发生溶解液化,称为液化性坏死。 23. 干酪样坏死(caseous necrosis):是特殊类型的凝固性坏死。肉眼观微黄,

质松软、细腻,状似干酪而得名。主要见于结核病。镜下原有的组织结构完全崩解破坏,无组织轮廓,呈现一片无定形、颗粒状的红染物。 24. 细动脉玻璃样变(细动脉硬化):常见于缓进性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肾、脑等

的细动脉壁。因有血浆蛋白渗入而使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玻璃样变的细动

脉弹性减弱,脆性增加,易激发扩张,破裂和出血。

25. 淀粉样变(amyloid change):是指细胞外间质内出现淀粉样蛋白的异常沉积。

淀粉样物质为结合粘多糖的蛋白质,遇碘时被染成赤褐色,再遇硫酸则呈蓝色,与淀粉遇碘的反应相似。HE特点为淡红色均质状物沉积,常见于细胞间、小血管基底膜下或沿网状纤维支架分布。 26. 粘液样变(mucoid degeneration):是指间质内有粘多糖和蛋白质的蓄积。

常见于间叶组织肿瘤、风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镜下:间质疏松,有多突起的星芒状纤维细胞散在于灰蓝色粘液样的基质中。

1. 完全再生:组织损伤后,由其周围的同种细胞来修复,如果完全恢复了原有

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称为完全再生。 2. 瘢痕组织:是指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此时组织由大量

平行或交错分布的胶原纤维束组成。常发生玻璃样变性。 3. 瘢痕疙瘩(keloid):瘢痕组织增生过度突出于皮肤表面并向周围不规则扩延。 4. 痂下愈合:伤口表面的血液,渗出液及坏死组织干燥后形成黑褐色硬痂,在

痂下进行愈合的过程。待上皮再生完成后,痂皮即脱落。 5.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

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6. 创伤性神经瘤:外周神经受损时,若断离的两端相隔太远,或者两端之间有

瘢痕或其他组织阻隔,或者因截肢失去远端,再生轴突不能到达远端,而与增生的结缔组织混杂在一起,卷曲成团,成为创伤性神经瘤,可顽固性疼痛。 7. 稳定细胞(stable cell):又称静止细胞。在生理情况下细胞增殖现象不明显,在细胞周期中处于静止期(G0),但受到组织损伤的刺激后,则进入DNA合成期(G1),表现出较强的再生能力。这类细胞包括各种腺体或腺样器官的实质细胞,如肝、胰、涎腺等,还包括原始的间叶细胞及其分化出来的各种细胞。 不稳定细胞(持续分裂细胞)、永久性细胞(非分裂细胞) 8. 接触抑制:皮肤创伤时,缺损部周围的上皮细胞分裂增生迁移,将创面覆盖

而相互接触时,或部分切除后的肝脏,当肝细胞增生到原有大小时,细胞停止生长,不致堆积起来。 9. 细胞外基质(ECM):在任何组织都占有相当比例,它的主要作用是把细胞

连接在一起,借以支撑和维持组织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主要成分有胶原蛋白、弹力蛋白、粘连糖蛋白。 10. 生长因子:是指某些细胞分泌的多肽类物质,它能特异性的与某些细胞膜上

的受体结合激活某些酶,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而刺激细胞进行增殖。 11. 胚胎干细胞:起源于着床前胚胎内细胞群的全能干细胞、三个胚层分化能力

成体干细胞:存在于各组织器官中、自我更新、一定分化潜能、不成熟细胞

12. 一期愈合:指组织缺损小,创缘整齐、对合好,无感染的伤口,愈合后仅留

少量瘢痕,如无菌手术切口的愈合。 13. 二期愈合:指组织缺损较大,创缘不整齐,对合不好或伴有感染的伤口,愈

合后形成的瘢痕较大,这种愈合称为二期愈合。

1. 血栓机化:由肉芽组织取代血栓的过程。

2. 白色血栓 (pale thrombus):常见于血流较快的心瓣膜、心腔内、动脉内,例

如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时在二尖瓣闭锁缘上形成的血栓为白色血栓。在静脉性血栓中,白色血栓位于延续性血栓的起始部。肉眼呈灰白色小结节或赘生物状,表面粗糙质实,与血管壁紧密粘着不易脱落。镜下由血小板和少量纤维素构成。 3. 透明血栓(hyaline thrombus):发生于微循环的血管内,主要在毛细血管,只

能在显微镜下看到,又称为微血栓。透明血栓主要由嗜酸性同质性的纤维蛋白构成,又称为纤维素性血栓,最常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4. 红色血栓(red thrombus):主要见于静脉内,当混合血栓逐渐增大并阻塞

血管腔时,血栓下游局部血流停止,血液发生凝固,成为延续性血栓的尾部。镜下见纤维蛋白网眼内充满血细胞。肉眼呈暗红色,新鲜时湿润,有一定的弹性,与血管壁无粘连,后期由于血栓内的水分被吸收而变得干燥、无弹性、质脆易碎,可脱落形成栓塞。 5. 混合血栓(mixed thrombi):在心脏或主动脉壁上形成的血栓,肉眼和镜下

观察为层状,由灰白色的血小板、纤维素层与暗红色的红细胞层相间而成。 6. 淤血(congestion):器官或局部组织静脉血流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又称静脉性充血。 7. 交叉性栓塞(crossed embolism):又称反常性栓塞,偶见来自右心或腔静脉

系统的栓子,在右心压力增高的情况下通过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到达左心,再进入体循环系统引起栓塞。 8. 逆行性栓塞(retrograde embolism):极罕见于下腔静脉内血栓,在胸、腹

压突然升高时,使血栓一时性逆流至肝、肾、髂静脉分支并引起栓塞。 9. 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由血栓或血栓的一部分脱落引起的栓塞称

为血栓栓塞。血栓栓塞是栓塞最常见的原因。 10. 梗死(infarction):器官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

坏死。 11. 槟榔肝(nutmeg liver):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因严重淤血而呈

暗红色,而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在肝的切面上出现红黄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花纹,称为槟榔肝。 10、 血栓形成(thrombosis):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

中有形成分发生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

质块称血栓(thrombus)。

11、 血栓再通(recanalization):在血栓形成过程中,水分被吸收,血栓干涸收缩或部分溶解而出现裂隙,周围新生的内皮细胞长入并被覆于裂隙表面形成新的血管并相互吻合沟通,使被阻塞的血管部分地重建血流。 12、 栓塞(Embolism):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

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

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embolus)。栓子可以是固、液、气体,最常见的是血栓碎片或节段,罕见的如脂肪滴、空气、羊水和肿瘤细胞团。 13、 心衰细胞:长期反复发作的心力衰竭患者,因肺内持续充血,漏出的或因

毛细血管破裂出血的红细胞被肺内巨噬细胞吞噬,然后以含铁血黄素形式沉积下来。出现于左心衰患者肺内和痰内的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14、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是分娩过程中的一种罕见严重合并症,

死亡率高。在分娩过程中,子宫强烈收缩,可将羊水压入子宫壁破裂的静脉窦内,经血循环进入肺动脉达左心,引起体循环器官的小血管栓塞。羊水栓塞的证据是在显微镜下找到肺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内有羊水成分,包括角化的鳞状上皮、胎毛、胎脂、胎粪和粘液。亦可在母体血液涂片中找到羊水成分。 15、 气体栓塞(gas embolism):大量空气迅速进入血循环或原溶于血液、组织

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形成气泡阻塞心血管。前者称为空气栓塞(air embolism),后者是在高气压环境下急速转到低气压环境的减压过程中发生,称减压病(decompression sickness)、沉箱病(caisson disease)、氮气栓塞。 16、 出血性梗死:主要见于肺和肠等有双重供血或血管吻合支丰富和组织结构

疏松的器官,并往往在淤血的基础上发生。梗死处有明显的出血,故称为出血性梗死。又称红色梗死。 17、 败血性梗死(septic infarct):由含有细菌的栓子阻塞血管引起,常见于急

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含细菌的栓子从心内膜脱落,顺血流运行而引起相应组织器官动脉栓塞所致。梗死灶内可见细菌团及大量炎细胞浸润,若有化脓性杆菌感染时可出现脓肿形成。 18、 肺褐色硬化(brown duration):长期的左心衰竭和慢性肺淤血,会引起肺

间质网状纤维胶原化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肺质地变硬,加之大量含铁血黄素的沉积,肺呈棕褐色。 19、 淤血性肝硬化(congestive liver cirrhosis):严重长期的肝淤血,小叶中央

肝细胞萎缩消失,该处的网状纤维支架塌陷并发生胶原化,肝窦旁储脂细胞增生,合成胶原纤维增多,加上汇管区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得整个肝脏的间质纤维组织增多,形成淤血性肝硬化。肝小叶改建不明显,不形成门脉高压和肝功能衰竭。 1. 吞噬溶酶体(phagolysosome):吞噬体与初级溶酶体融合 形成吞噬溶酶体,细菌在溶

酶体内容物的作用下被杀伤和降解。

表面吞噬作用

2. 炎性假瘤:由组织炎性增生形成的一个境界清楚的肿瘤样团块。常发生于肺和眼眶。 3. 炎性肉芽肿(慢性肉芽肿性炎症):肉芽肿是由渗出的单核细胞和以局部增

生的巨噬细胞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病灶一般较小,直径在0.5-2mm之间,以肉芽肿形成为基本特点的炎症称为肉芽肿性炎,是一种特殊的慢性炎症。 4. 蜂窝织炎(phlegmonous inflammation):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

炎,常发生于皮肤、肌肉、阑尾。蜂窝织炎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链球菌能分泌链激酶降解纤维素,透明质酸酶降解透明质酸,故病变不易局限,表现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 5. 趋化作用(chemotaxis):是指白细胞沿浓度梯度向着化学刺激物做定向移

动,移动速度为每分钟5-20μm。这些具有吸引白细胞定向移动的化学刺激物称为化学趋化因子。 6. 表面化脓和积脓:表面化脓是指发生在粘膜和浆膜的化脓性炎,粘膜的化脓

性炎又称脓性卡他性炎。当化脓性炎发生于浆膜、胆囊和输卵管时,脓液则在浆膜、胆囊、输卵管腔内积存,称为积脓(emphysema)。 7. 调理素(opsonin):是一类能增强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包括免疫球蛋白的IgG的Fc段、补体C3b、集结素。 8. 吞噬体(phagosose):吞噬细胞附着于调理素化的颗粒状物体后,便伸出

伪足,随着伪足的延伸和相互融合,形成由吞噬细胞细胞膜包围被吞噬物体的泡状小体,称为吞噬体。 9. 吞噬作用(phagocytosis):是指白细胞游出并抵达炎症灶,吞噬病原体和组

织碎片的过程。发挥此种作用的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10. 化脓性炎症(purulent inflammation):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有不同程度

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点。 11. 粘膜的化脓性炎症(脓性卡他性炎症):中性粒细胞向粘膜表面渗出,深部

组织的中性粒细胞渗出不明显,如化脓性尿道炎和化脓性支气管炎。渗出的脓液可沿着尿道和支气管排出体外。 12. 渗出(exudation):炎症局部组织内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素等蛋白质和

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表和粘膜表面的过程叫渗出。渗出是炎症最具特征性的变化,在局部发挥重要的防御反应。 13. 炎性息肉(inflammatory polyp):在致炎因子的长期刺激下,局部粘膜上

皮和腺体及肉芽组织增生,形成突出于粘膜表面的肉芽组织。 14. 浆液性炎(serous inflammation):以浆液渗出为其特征,浆液性渗出物以

血浆成分为主,含有3%-5%的蛋白质,同时混有少量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浆液性炎常发生于粘膜、浆膜和疏松结缔组织。 15. 脓毒败血症(pyemia):化脓菌引起的败血症可进一步发展成为脓毒败血症。

此时除有败血症的表现外,可在全身一些脏器中出现多发性栓塞性脓肿(embolic abscess),或称转移性脓肿(metastatic abscess)。 16. 炎症介质(inflammatory mediator):急性炎症的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和白细胞渗出这些炎症反应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化学因子的作用而实现的,这些化学因子称为化学介质或炎症介质。 17. 假膜性炎:发生于粘膜的纤维素性炎由渗出的纤维蛋白原形成的纤维素、坏

死组织和嗜中性粒细胞共同形成假膜。白喉的假膜性炎若发生于咽部不易脱落称为固膜性炎;若发生于气管则较易脱落称为浮膜性炎,可引起窒息。 18. 脓肿(abscess):脓肿为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特征是组织发生溶解坏死,

形成充满脓液的腔。脓肿可发生皮下和内脏,主要由金葡引起,分泌血浆凝固酶,使渗出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素。 19. 白细胞附壁(margination):随着血流缓慢和液体渗出,毛细血管后静脉中

白细胞离开血管的中心部(轴流),到达血管的边缘部,称为边集。在内皮细胞表面翻滚,并不时黏附上去,称为滚动。 20. 细胞因子(cytokine):是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其他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

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合成和分泌的一大类小分子蛋白质或多肽类物质,它们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调节细胞的生理过程,在异常情况下即可亦可引起休克、炎症等病理过程。 21. 纤维素性炎(fibrinous inflammation):以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继而形成

纤维蛋白,即纤维素。HE切片中纤维素呈红染相互交织的网状、条状或颗粒状,常混有中性粒细胞和坏死细胞碎片。纤维素性炎多发生于粘膜、浆膜和肺组织。

1. 恶病质(cachexia):这是一种机体严重消瘦、无力、贫血和全身衰竭的状

态。发生机制尚未阐明,可能与进食减少、出血、感染、发热或肿瘤坏死产生的毒性产物引起的代谢紊乱所致。 2. 癌肉瘤:既有癌的成分,又有肉瘤的成分。

肉瘤(sarcoma):间叶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

3. 种植性转移:体腔内器官的恶性肿瘤蔓延至浆膜表面时,瘤细胞可脱落,并

像播种一样种植在体腔内各器官表面,形成多数的转移瘤。 4. 胶样癌: 常见于胃和大肠。镜下见粘液聚积在癌细胞内,将核挤向一侧,使

该细胞呈印戒状,故称为印戒细胞。肉眼观癌组织呈灰白色,湿润,半透明如胶冻状,胶样癌因而得名。当印戒细胞为主要成分呈广泛浸润时则称印戒细胞癌。 5. 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一般指粘膜或皮肤鳞状上皮层内的重度非典

型增生已累及上皮的全层(上皮内瘤变Ⅲ级)但尚未侵破基底膜而向下浸润生长者。原位癌是具有侵袭能力前的一种状态,并不一定必然发展为浸润癌。

6. 间变(anaplasia):在现代病理学中指的是恶性肿瘤细胞缺乏分化。间变的

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多形性(pleomorphism),即瘤细胞彼此在大小、形状上有很大的差异。主要由未分化细胞构成的恶性肿瘤称为间变性肿瘤(anaplastic tumor),间变性肿瘤几乎都是高度恶性的肿瘤。 7. 癌前病变(preneoplastic conditions):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潜在癌变可能性的病变或疾病,如长期存在有可能转变为癌。 8. 非典型性增生(dyplasia, atypical hyperplasia):指增生上皮细胞出现一定

程度的异型性,但还不足以诊断为癌。镜下表现为增生的细胞细胞排列较乱,极向消失。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核大而浓染,核浆比例增大,核分裂可增多但多属正常核分裂像。 9. 肿瘤(tumor):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

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neoplasm)。这种新生物的形成过程称为肿瘤形成(neoplasia)。 10. 肿瘤的异型性(atypia):在细胞形态、组织结构上,肿瘤细胞与组织都与其

来源的正常细胞和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肿瘤的异型性大小反映了肿瘤分化程度,异型性小者,说明肿瘤与其来源的正常细胞和组织相似,肿瘤分化程度高;异型性大者,表示肿瘤与其来源的正常细胞和组织有很大的不同,分化程度低。 11. 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tumor):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间有时并无绝对界

限,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二者之间的肿瘤称为交界性肿瘤。如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 12. 转移(metastasis):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

不连续地迁徙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相同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 13. 癌脐:位于器官表面的转移瘤,由于瘤结节中央出血、坏死而下陷。 14. 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正常细胞中以非激活的形式存在的细胞癌基因,

可由多种因素作用而被激活成为癌基因。

癌基因:具有潜在的转化细胞能力的基因,称为癌基因。

病毒癌基因(virus oncogene):某些逆转录病毒能在动物迅速诱发肿瘤并能在体外转化细胞,其含有的能够转化细胞的RNA片段称为病毒癌基因。 15. 端粒(telomeres):是一种位于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其长度随细

胞的每一次复制逐渐缩短。细胞复制一定次数后,端粒缩短使得染色体相互融合导致细胞死亡 16. 癌珠(keratin pearl):分化较好的鳞癌,癌巢中央可见层状的角化物。 17. 息肉样腺瘤(polypous adenoma):又称腺瘤性息肉。发生于粘膜,呈息肉

状,有蒂与粘膜相连,多见于直、结肠,特别是乳头状或绒毛状者恶变率高。结肠多发性腺瘤性息肉病常有家族遗传性,癌变率高,并易早期发生癌变。

18. 囊腺瘤(cystadenoma):是由于腺瘤组织中的腺体分泌物淤积,腺腔逐渐扩

大并互相融合的结果,肉眼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腔。囊腺瘤常发生于卵巢,亦可见于甲状腺及胰腺。卵巢囊腺瘤主要分为浆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 19. 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由腺组织、粘液样及软骨样组织等多

种成分混合组成。常发生于涎腺特别是腮腺。目前认为此瘤是由腮腺闰管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发生的一种腺瘤。 20. 错构瘤(hamartoma):是由所在器官相同组织组成但结构紊乱比例失常而

形成的包块,并不是真性肿瘤。 21. 类癌综合症:小细胞肺癌 5-HT; 哮喘样支气管痉挛、阵发性心动过速、水

样腹泻、皮肤潮红。 22. 副肿瘤综合症:肿瘤产物、异常免疫反应或其他不明原因,可引起内分泌、

神经、消化、造血、骨关节、肾脏等系统发生病变,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这些表现不是由原发肿瘤或转移灶直接引起,而是通过上述原因间接引起。 23. 肿瘤的异质化(heterogeneity):肿瘤的异质化是指一个克隆来源的肿瘤细胞群在生长过程中形成在侵袭能力、生长速度、对激素的反应、对抗癌药的敏感性等方面有所不同的亚克隆的过程。 24. 畸胎瘤(teratoma):是性腺或胚胎剩件中的全能细胞发生的肿瘤,常发生

于性腺,一般有》2个胚层的多种成分,结构混乱,可以分为良性畸胎瘤(皮样囊肿)和恶性畸胎瘤两类。 25. 粘膜白斑(leukopakia):常发生在口腔、外阴等处粘膜,鳞状上皮过度增

生、过度角化,可出现异型性。大体观呈白色斑块,故称白斑。长期不愈可能转变为鳞状细胞癌。 26. Krukenberg瘤:卵巢形成的转移瘤,多由胃肠道粘液癌(特别是胃的印戒

细胞癌)种植性转移而来。此瘤特点为双侧卵巢受累长大,镜下见富于粘液的印戒细胞弥漫浸润和间质反应性增生。Krukenberg瘤不一定都是种植性转移,也可由淋巴道和血道转移形。 27. 实性癌:又称为单纯癌,属于低分化腺癌,癌巢为实性无腺腔结构。

硬癌(scirrhous carcinoma):癌巢小而少,间质结缔组织多,质地硬。 髓样癌(medullary carcinmoma):癌巢较大较多,间质相对较少,质地如髓。 28. 原位癌累及腺体:原位癌癌细胞可由表面沿基底膜伸入腺体内,致整个腺管或其一部分为癌细胞所取代.但腺管轮廓尚存,腺体基底膜完整,癌细胞未浸润到固有膜。这种变化称原位癌累及腺体。

1. 粥样斑块(atheromatous plaque)/粥瘤(atheroma):肉眼观:动脉内膜面见灰

黄色斑块,既向内膜表面隆起,又向深部压迫中膜。切面见纤维帽的下方,有多量黄色粥糜样物。光镜下:在玻璃样变性纤维帽的深部,有大量粉红染的无定形物质,实为细胞外脂质及坏死物,其中可见胆固醇结晶及钙化。底

部及周边部可见肉芽组织、少量泡沫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粥瘤处中膜SMC受压萎缩,弹性纤维破坏,该处中膜变薄。外膜可见毛细血管新生、结缔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2. 动脉瘤(aneurysm):原意是泛指血管壁局限性异常扩张或连通于血管腔的

血囊肿,由于常见于动脉血管,因而译为动脉瘤。根据结构分为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 3. Aschooff-body:是风湿病变中的一种肉芽肿性病变,呈圆形或梭形结节,

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它是在纤维素样坏死的基础上,由增生的巨噬细胞吞噬纤维素样坏死物后所形成,是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 4.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指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

相应心肌严重而持续性缺血所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分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和透壁性心肌梗死。 5. 原发性心肌病:指原因不明而又非继发于全身或其他器官、系统疾病的心肌

原发性损害。 6. 室壁瘤:为梗死心肌或形成的瘢痕组织在左心室内压力作用下形成的局限性

向外膨隆。可发生于心肌梗塞的急性期,但更常见于心肌梗塞的愈合期。多发生于左心室前壁近心尖处,引起左心功能不全或附壁血栓。 7. 粥样溃疡:为动脉粥样硬化时,粥样斑块表面的纤维帽破裂,粥样物自裂口

以溢入血液所形成的管壁缺损。排入血液的粥样物可以引起栓塞,溃疡局部胶原暴露,可以促进血栓形成。 8. 恶性高血压(急进型高血压):常见于青年。起病急,进展快,血压显著升

高,舒张压常超过130mmHg,病变以细动脉纤维素样坏死为主,常因尿毒症、脑出血或心力衰竭致死。 9.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cor pulmonale):简称肺心病,是由慢性肺疾病、

肺血管疾病及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引起以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室肥厚扩张为特征的心脏病。 10. 向心性肥厚(concentric hypertrophy) :高血压时,心脏处于代偿期,心

脏肥大,左心室壁增厚而心腔不扩张,甚至略缩小,称为向心型肥大。 11. 绒毛心(cor villosum):当渗出以纤维素为主时,覆盖于心外膜表面的纤

维素可因心脏的搏动牵拉而呈绒毛状,故称绒毛心。 12.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以内膜粥瘤、粥样化或纤维斑块形成为

病变特征的动脉疾病,主要累及大、中动脉,使动脉管腔狭窄和中膜弹性减弱。 13. 风湿病(rheumatism)、风湿热、环形红斑

心内膜炎(疣状)、心肌病(间质性)、心包炎(绒毛心);关节炎、皮肤、动脉 14. 疣状赘生物(verrucae vegetation)

15. 高血压脑病:由于脑小动脉硬化和痉挛,局部组织缺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

加,发生脑水肿。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眼花、呕吐、视力障碍等。 16. 夹层动脉瘤(dissecting aneurysm):内膜固有病变破裂,动脉腔的血液经

裂口劈开管壁注人中膜层内;或因主动脉中膜退变坏死,中膜滋养血管破裂出血.将主动脉中膜沿变性坏死处劈开,使中膜分离,局部形成夹层性血肿,称为夹层动脉瘤,最多见于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 17. 区域性(透壁性)心肌梗死:这种类型的梗死的部位与闭塞的冠状动脉供血区

是一致的,梗死灶通常较大,累及心室壁全层,最大直径在2.5cm以上。好发部位多在左前降支、右冠脉、左旋支的供血区。 18.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仅累及心室壁内侧1/3的心肌,并波及肉柱和乳头肌。

多发性、小灶性,不局限于某一冠脉供血区域,而是不规则分布于左室四周。严重者融合或累及整个左室内膜下心肌,叫做环形梗死。 19. 冠状动脉性猝死:是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一种,可以发生于某种诱因后,如

饮酒、劳累、吸烟及运动后,患者突然晕倒,迅速昏迷,可立即死亡或一至数小时内死亡。冠状动脉性猝死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于冠状动脉中-重度硬化,斑块内出血致冠状动脉狭窄或微血栓致栓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造成局部电生理紊乱,引起心室颤动等严重心率失常。 20.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是指因狭窄性冠状动脉疾病(绝大多数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肌缺氧所致的缺血性心脏病。 21. 缩窄性心包炎(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由于心包腔内渗出物机化和

瘢痕形成,致心脏舒张期充盈受限,严重影响心输出量。多继发于化脓性心包炎、结核性心包炎和出血性心包炎。盔甲心 22. Fiedler心肌炎:即为特发性巨细胞性心肌炎或孤立性心肌炎。心肌内有灶

性坏死及肉芽肿形成。病灶中央部可见红染,无结构的坏死物,周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杂有较多的多核巨细胞。 23. Osler小结:部分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由于皮下小动脉炎,于指、趾

末节腹面、足底或大、小鱼际处,出现红紫色、微隆起、有压痛的小结,称Osler小结。 24. Roth点: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由于毒素和(或)免疫复合物的作用,微

小血管壁受损,发生漏出性出血。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及眼底出血点。

1. 肺肉质变(pulmonary carnification):由于肺泡腔内渗出的中性粒细胞数量

少或功能缺陷,释放蛋白溶解酶不足以使渗出的纤维素完全溶解而被吸收清除,由肉芽组织机化,使病变肺组织呈褐色肉样纤维组织。 2. 肺瘢痕癌:当肺腺癌中心区有纤维化或瘢痕灶(玻璃样变),并有大量碳末

沉着。 3. 吸入性肺炎、积坠性肺炎、SARS

4. 肺硅沉着症(silicosis):简称硅肺,是因长期吸入含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粉尘

微粒而引起的以硅结节形成和肺广泛纤维化为病变特征的尘肺。

5. 硅结节(silicotic nodule):硅结节为境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结节,直径

2-5mm,灰白色、质硬,触之有砂样感。硅结节形成的初始阶段是由吞噬硅尘的巨噬细胞聚集形成的细胞性结节组成,继而成纤维细胞增生,结节发生纤维化形成纤维性结节。 6. 肺气肿(pulmonary emphysema):是指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

肺泡因肺组织弹性减弱而过度充气,呈永久性扩张,并伴有肺泡间隔破坏,致使肺容积增大的病理状态。 7.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组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肺实质和小气管受损

后,导致慢性不可逆性的气道阻塞、呼吸阻力增加以及肺功能不全为共同特征的肺疾病的统称,主要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扩张等疾病。 8. 早期肺癌:中央型早期肺癌是发生于段以上大支气管,其癌组织仅局限于管

壁内生长,包括腔内型和管壁浸润型,后者不突破外膜,为浸及肺实质,且无淋巴结转移。周围型早期肺癌发生于小支气管,在肺内呈结节状,直径小于2cm,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9. 隐形肺癌:一般是指肺内无明显肿块,影像学检查阴性而痰细胞学检查癌细

胞阳性,手术切除标本经病理证实为支气管粘膜原位癌或早期浸润癌而无淋巴结转移。 10. 石棉小体(asbestos bodies):系表面有铁蛋白沉积的石棉纤维,其长短不

一,黄褐色,呈哑铃状,铁反应阳性。在石棉小体旁可见异物巨细胞。石棉小体的捡出是病理诊断石棉沉着症的重要依据。 11. 胸膜斑(pleural plaques):是指发生于壁层胸膜上凸出的局限性纤维瘢痕

斑块,质硬,呈灰白色,半透明,状似软骨。常位于两侧中、下胸壁,呈对称性分布。 12. 肺尘埃沉着症:因长期吸入有害粉尘在肺内沉着引起的以粉尘结节和肺纤维

化为主要病变的一类常见职业病。常伴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肺功能障碍。

1. 气球样变性(balloon degeneration):浆疏松化发展,肝细胞胀大成球形,

胞浆几乎完全透明。

2. 碎片状坏死(piecemeal necrosis):指肝小叶周边部界板肝细胞的灶性坏

死和崩解,常见于中重度慢性肝炎。

3. 革囊胃(linitis plastica):典型的弥漫浸润型胃癌其胃状似皮革制成的

囊袋,因而有革囊胃之称。 4. 桥接坏死(bridging necrosis):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两个汇管区之间

或两个中央静脉之间出现的互相连接的坏死带。常见于中、重度慢性肝炎。

5. 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 6. 坏死后性肝硬变 7. 溃疡癌变

8. 肝硬变:肝硬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肝病。以弥漫性肝细胞变性

坏死、广泛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及肝细胞结节状再生为基本病变,三种病变反复交错进行,导致肝内结构和血液循环紊乱,最终使肝脏变形,变硬。 9. 假小叶:肝硬化时,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原

来的肝小叶并包绕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团,称为假小叶。假小叶内肝细胞索排列紊乱,可有变性、坏死或再生肝细胞。中央静脉缺如、偏位或有两个以上。 10. 毛玻璃样肝细胞:多见于HbsAg携带及慢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光镜下,HE

染色切片上,肝细胞浆内充满嗜酸性细颗粒状物质,不透明似毛玻璃样。HbsAg,电镜下为线状或小管状存在内质网池内。 11. 假幽门腺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常出现上皮化生,在胃体和胃底部腺体的壁

细胞和主细胞消失,为类似幽门腺的粘液分泌细胞所取代,称为假幽门腺化生。 12. 点状坏死(focal/spotty necrosis):指单个或数个肝细胞坏死,常见于急

性普通性肝炎。 13. Barret 食管:是食管远端粘膜的鳞状上皮被化生的腺上皮所取代。

14. 急性黄/红色肝萎缩:急性重型肝炎肉眼观,肝体积显著缩小,尤以左叶为

甚,重量减至600-800g,质地柔软,被膜皱缩。切面呈黄色或红褐色。

1. 镜影细胞(mirror image cell):典型的R-S细胞的双核面对面的排列,彼

此对称,形似镜面。 2. Burkitt lymphoma:可能来源于滤泡生发中心高度恶性的B淋巴细胞。其镜

下特点为弥漫性的中等大小的淋巴样瘤细胞构成肿瘤的主体,瘤细胞间散在分布胞浆内吞噬有核碎片的巨噬细胞,形成所谓的满天星图像。 3. R-S细胞:典型的R-S细胞是一种直径20~50um的双核或分叶核的瘤巨细胞。

瘤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浆丰富,略嗜酸性或嗜碱性,细胞核圆形,双核或多核。染色质粗糙,沿核膜聚集呈块状,核膜厚而清楚。核内有一大而醒目的,直径与红细胞相当的,嗜酸性中位核仁,周围有空晕。 4. 髓系肉瘤、粒细胞肉瘤:是白血病的肿瘤细胞在骨髓外的器官或组织内聚集

性增生而形成的肿块。因瘤组织新鲜时肉眼呈绿色,当暴露于日光后绿色迅速消退,若用还原剂可使绿色重现,故也称为绿色瘤(chloroma)。 5. 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由于严重感染、恶性肿瘤、药物中毒、大量出血和溶血反应等刺激造血组织而产生的异常反应,表现为周围血中白

细胞显著增多(可达50×109/L以上),并有幼稚细胞出现。

1.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儿童肾病综合症的最常见原因,本病的特点

是弥漫性上皮细胞足突消失,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但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常有大量脂质沉积,故又有脂性肾病之称。 2. 新月体(crescent)::包括细胞性星月体和纤维性新月体;主要由增生的壁

层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细胞构成,可有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这些成分附着于球囊壁层,在毛细血管球外侧形成新月形或环状结构. 3. 颗粒性固缩肾(granular and contracted kidney):由良性高血压和弥漫性

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引起,前者称为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后者称为继发性固缩肾。肉眼形态上为两侧肾脏对称性萎缩变小,变硬、色苍白,表面呈弥漫细颗粒状。 4. 终末期肾(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为不同肾小球肾炎发展的终末阶段。病

变特点为大量肾小球发生玻璃样变和硬化。 5. nephrotic syndrome:某些肾脏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严重水肿、

低蛋白血症及高脂血症,这些总称为肾病综合症。 6. Goodpasture 综合征: I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属抗GBM抗体引起的肾炎。一

些病人的抗GBM抗体与肺泡基膜发生交叉反应,引起肺出血,伴有血尿、蛋白尿和高血压等肾炎症状,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称为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7. IgA肾病:是临床肉眼或者镜下血尿常见的病理类型。病变特点是肾小球系

膜呈节段性或弥漫性轻度或重度增生,突出的特点是免疫荧光显示系膜区由大量的IgA或含IgA的免疫球蛋白沉积,常伴有C3和备降素。

1. 单纯性甲状腺肿(simple goiter):由于缺碘使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TSH

分泌增多,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胶质堆积而导致甲状腺肿大,一般不伴有甲亢。 2. 水泡状胎块( hydratidiform mole):葡萄胎,是胎盘绒毛的一种良性病变,

表现为胎盘绒毛间质高度水肿,血管减少、消失,滋养层细胞不同程度增生,形成大量半透明的水泡,状似葡萄。 3. 绒毛膜癌(choricarcinoma):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滋养层细胞肿瘤,其

特点是滋养层细胞不形成绒毛而成片高度增生,并广泛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至其他脏器和组织。 4. CIN:是指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至原位癌的一系列癌前病变的过程。 5. 小叶原位癌:来自乳腺小叶的终末导管及腺泡,主要累及小叶,癌细胞局限

在管泡内,未穿破其基底膜,小叶结构完整。 6. 原位癌累及腺体:原位癌的癌细胞可由表面沿基膜通过宫颈腺口蔓延至子宫

颈腺体内,取代部分或全部腺上皮,但仍未突破腺体的基膜。

7. 砂粒体(psammoma body):是在变性的组织上形成呈同心圆的层状结构中的

钙盐沉着,见于脑膜瘤等。 8. 甲状腺髓样癌:又称C细胞瘤,是有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属

于APUD瘤,肿瘤可以分泌降钙素,产生严重的腹泻和低钙血症。 9. 树胶肿(gumma)、梅毒瘤(syphiloma):是梅毒的特征性病变,其形成实际为细

胞介导的迟发性变态反应有关。病灶呈灰白色,大小不一,因其质韧有弹性,似树胶状,故称树胶肿.镜下结构颇似结核结节,中央为干酪样坏死,但坏死不彻底,弹力纤维染色可见原有血管壁轮廓. 10. 粉刺癌(comedocarcinoma):为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的一种,有癌生长的导管

扩张,内含坏死物质,挤压导管时成粉刺状。 11. 纳博特囊肿(Nabothian cyst):增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和阻塞子宫颈管腺体的开

口,使粘液储留,腺体逐渐扩大呈囊,形成子宫颈囊肿。 12.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异位于子宫肌层中(至少

距子宫内膜基底层2-3mm以上)。 13.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出现于子宫内膜

以外的部位,80%发生于卵巢。

1. 筛状软化灶:流行性乙型脑炎时,神经组织灶性坏死、液化,形成境界清楚、

染色较淡的镂空状病灶。 2. 嗜神经细胞现象(neuronophagia):坏死的神经元被增生的小胶质细胞或巨

噬细胞吞噬的过程称为嗜神经现象。例如乙型脑炎时,大脑皮质神经元被吞噬,这是小胶质细胞对坏死神经元的一种反应。 3. 胶质瘢痕:为机体针对神经组织损伤发生的一种修复反映,表现为纤维性星

型胶质细胞增生形成大量胶质纤维,最后形成胶质瘢痕。胶质瘢痕与纤维性瘢痕的区别在于前者没有胶原纤维核相应的间质蛋白,故机械强度较弱。 4. Waller变性:中枢或周围神经纤维被切断后,轴索与神经元胞体断离,其远

端和部分近端的轴索及其所属的髓鞘发生变性,崩解和被细胞吞噬的过程。 5. 卫星现象(satellitosis):是指神经元胞体被》5个少突胶质细胞所围绕形成卫星样结构,此与神经元损害的程度和时间无明确关系,意义不明,可能和神经营养有关。 6. 格子细胞(gitter cell):小胶质细胞或巨噬细胞吞噬神经组织崩解产物后,胞体

增大,胞质中出现大量小脂滴,HE染色呈空泡状,称为格子细胞或泡沫细胞. 7. 胶质结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特别是病毒性脑炎时,小胶质细胞常呈局灶

性增生,聚集呈团称为胶质结节。

8. 脱髓鞘样变(demyelination):神经纤维损伤后或在一些病理条件下,由于

Schwann细胞变性或髓鞘损伤导致髓鞘板层分离,肿胀,断裂,崩解成脂质小滴,进而完全脱失称脱髓鞘样变.

1. 干酪样坏死:特殊的较彻底的凝固性坏死。结核坏死灶由于含脂质较多呈淡

黄色、均匀细腻、质地较实,状似奶酪。 2. 干线性肝硬变(pipe stem cirrhosis):由于日本血吸虫虫卵主要沉积在肝

脏汇管区门静脉末梢分支内,引起汇管区明显纤维化。此类病变反复发生以致肝脏硬化,切面见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沿门静脉分支呈树枝状分布。 3. 伤寒细胞(typhoid cell):伤寒时,增生的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十分活跃,胞浆内

吞噬有病菌、红细胞、淋巴细胞和坏死细胞碎屑,而吞噬红细胞的作用尤为显著,称为伤寒细胞。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称为伤寒肉芽肿(伤寒小结)。 4. 结核结节(tubercle):是在细胞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上皮样细胞、郎罕巨

细胞以及外周局部积聚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典型者结节中央可出现干酪样坏死。 5. 假结核结节(pseudotubercle):慢性血吸虫虫卵结节。虫卵内毛蚴死亡、

分解或变性,坏死物质和嗜酸性粒细胞被清除、吸收或钙化,形成由血吸虫、上皮样细胞、异物巨细胞、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的结核样肉芽肿。 6. 结核球(tuberculoma):是指孤立的有纤维包裹的境界分明的球形干酪样坏

死灶,直径约2-5cm。可来自浸润型肺结核干酪样坏死灶纤维包裹、结核空洞引流支气管阻塞后,空洞由干酪样坏死物充填;多个结核病灶融合。 7. 原发综合征(primary complex):原发性肺结核时,肺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

和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合称原发综合征,X线呈哑铃状阴影。 8. Hoeppli现象:血吸虫病时,急性虫卵结节HE染色呈红色,在虫卵周围可见

红染的放射状火焰样物质,为抗原抗体复合物。在其周围有大量变性、坏死的嗜酸性粒细胞聚集,状似脓肿,称为嗜酸性脓肿。在脓肿内可见菱形或多边形折光强的蛋白质结晶,即Charcot-Leyden结晶。 9. 冷脓肿:骨结核时,受累的周围软组织中的干酪样坏死物液化后,在局部形

成的缺乏红、热、痛等特征的结核性脓肿。 10. 阿米巴肿(Amoeboma):慢性阿米巴病时,因肉芽组织过度增生而形成的局

限性包块称为阿米巴肿。多见于盲肠,可引起肠梗阻,并易误诊为肠癌。

8. 脱髓鞘样变(demyelination):神经纤维损伤后或在一些病理条件下,由于

Schwann细胞变性或髓鞘损伤导致髓鞘板层分离,肿胀,断裂,崩解成脂质小滴,进而完全脱失称脱髓鞘样变.

1. 干酪样坏死:特殊的较彻底的凝固性坏死。结核坏死灶由于含脂质较多呈淡

黄色、均匀细腻、质地较实,状似奶酪。 2. 干线性肝硬变(pipe stem cirrhosis):由于日本血吸虫虫卵主要沉积在肝

脏汇管区门静脉末梢分支内,引起汇管区明显纤维化。此类病变反复发生以致肝脏硬化,切面见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沿门静脉分支呈树枝状分布。 3. 伤寒细胞(typhoid cell):伤寒时,增生的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十分活跃,胞浆内

吞噬有病菌、红细胞、淋巴细胞和坏死细胞碎屑,而吞噬红细胞的作用尤为显著,称为伤寒细胞。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称为伤寒肉芽肿(伤寒小结)。 4. 结核结节(tubercle):是在细胞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上皮样细胞、郎罕巨

细胞以及外周局部积聚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典型者结节中央可出现干酪样坏死。 5. 假结核结节(pseudotubercle):慢性血吸虫虫卵结节。虫卵内毛蚴死亡、

分解或变性,坏死物质和嗜酸性粒细胞被清除、吸收或钙化,形成由血吸虫、上皮样细胞、异物巨细胞、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的结核样肉芽肿。 6. 结核球(tuberculoma):是指孤立的有纤维包裹的境界分明的球形干酪样坏

死灶,直径约2-5cm。可来自浸润型肺结核干酪样坏死灶纤维包裹、结核空洞引流支气管阻塞后,空洞由干酪样坏死物充填;多个结核病灶融合。 7. 原发综合征(primary complex):原发性肺结核时,肺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

和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合称原发综合征,X线呈哑铃状阴影。 8. Hoeppli现象:血吸虫病时,急性虫卵结节HE染色呈红色,在虫卵周围可见

红染的放射状火焰样物质,为抗原抗体复合物。在其周围有大量变性、坏死的嗜酸性粒细胞聚集,状似脓肿,称为嗜酸性脓肿。在脓肿内可见菱形或多边形折光强的蛋白质结晶,即Charcot-Leyden结晶。 9. 冷脓肿:骨结核时,受累的周围软组织中的干酪样坏死物液化后,在局部形

成的缺乏红、热、痛等特征的结核性脓肿。 10. 阿米巴肿(Amoeboma):慢性阿米巴病时,因肉芽组织过度增生而形成的局

限性包块称为阿米巴肿。多见于盲肠,可引起肠梗阻,并易误诊为肠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w9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