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绳翔工程测量实验报告

更新时间:2024-03-31 05: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实习报告的编写 要求如下:

1. 说明实习目的、任务及要求;

2. 实习的内容、方法、步骤、精度、计算结果; 3. 实习的心得体会、意见和建议。

一、教学实习任务

实习的具体内容如下:

1. 每组完成小区域控制测量、数字地形图测绘。2.每组完成一条道路的纵横断面测量

和土方量的计算。3.完成全站仪放样房角点;

二、基本资料

每组领取水准仪一台,标尺一对,尺垫二个,全站仪一套。

三、作业步骤与技术要求

第一部分:区域控制测量、数字地形图测绘

(一)平面控制测量

由于测区范围很小,故采用独立直角坐标系,以闭合导线形式建立图根级的平面控制网。 (已知点和已知方位角任意选取) 用5″全站仪施测。

精度要求:方位角闭合差≤10″n,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1/14000。 以下是图根级导线的施测步骤和精度要求。 1、外业工作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及埋设标志、角度观测、边长测量。 (1)选点、做标记 每组在指定地区选定若干控制点,组成闭合导线形式。 ① 导线点应均匀分布,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避免前后边长相差太大。

② 控制点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部的地方,相邻导线点间通视良好,便于测角量距。 ③ 图根控制点个数不少于6。

④ 逆时针方向对闭合导线点进行编号。 ⑤ 控制点选定后,立即做好标志。

(2)测距:导线边长用5″全站仪施测,单程测2测回,照准一次读2次为一测回。同一测回2次读数之差应小于20mm,测回间较差应小于30mm。

(3)水平角观测:水平角用全站仪观测二个测回。半测回角值差≤±40?,各测回角值较差(测回互差)≤±24?。

2、内业计算: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填入导线坐标计算表中,进行导线坐标的计算。 ①角度闭合差容许值为土40″n; ②导线相对闭合差应≤1/4000;

③角度取至秒;④边长、坐标标增量及坐标均计至厘米。 闭合导线测量

1.选点:实地选点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导线点应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点,便于施测周围地形。 相临两导线点间要互相通视,便于测量水平角 导线应沿平坦、土质坚实的地面设置,以便于丈量距离

导线边长要大致相等,相临边长不应悬殊过大 ,导线点位置需能安置仪器,便于保存 导线点应尽量靠近路线位置

2.测角:导线的水平角即转折角,是用经纬仪按测回法进行观测的。在导线点上可以测量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或右角

3量距:导线选用普通钢尺测量导线边长或用全站仪进行导线边长测量 二、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 1.准备工作

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及起算数据填入“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中。(见附录)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计算角度闭合差: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为:(n-2)×180° 式中 n——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

由于观测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实测的内角之和 不等于理论值 ,两者之差,称为角度闭合差,用fβ表示,即fβ=Σ测-Σ理

(2)计算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角度闭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水平角观测的质量。其中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βp的计算公式:

如果 >fβp ,说明所测水平角不符合要求,应对水平角重新检查或重测。 如果 ≤fβp ,说明所测水平角符合要求,可对所测水平角进行调整。

(3)计算水平角改正数:如角度闭合差不超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

计算检核:水平角改正数之和应与角度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4)计算改正后的水平角 改正后的水平角βi改等于所测水平角加上水平角改正数 计算检核:改正后的闭合导线内角之和应为(n-2)×180 3.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推算其它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计算检核:最后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原有的起始边已知坐标方位角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

4.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

(1)计算坐标增量: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Δx=x*cosα Δy=y*sinα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边的坐标增量值。 (2)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闭合导线,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应为零。 实际上由于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和角度闭合差调整后的残余误差,使得实际计算所得的不等于零,从而产生纵坐标增量闭合差Wx和横坐标增量闭合差Wy。

(3)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WD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K,由于坐标增量闭合差Wx、Wy的存在,使导线不能闭合。 仅从WD值的大小还不能说明导线测量的精度,衡量导线测量的精度还应该考虑到导线的总长。将WD与导线全长∑D相比,以分子为1的分数表示,称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K,即以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K来衡量导线测量的精度,WK的分母越大,精度越高。导线的WKP为1/2 000。

如果WK>WKP,说明成果不合格,此时应对导线的内业计算和外业工作进行检查,必要时须重测。

如果WK≤WKP,说明测量成果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调整。

(4)调整坐标标增量闭合差 调整的原则是将Wx 、Wy反号,并按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分配到各边对应的纵、横坐标增量中去。以vxi、vyi分别表示第i边的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导线边的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

(5)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各边坐标增量计算值加上相应的改正数,即得各边的改正后的坐标增量。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导线边的改正后坐标增量。 计算检核:改正后纵、横坐标增量之代数和应分别为零。 5.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根据起始点的已知坐标和改正后各导线边的坐标增量,按下式依次推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二)数字测图

地形图的测绘采用全站仪数字化测绘法,使用1987年版图式。比例尺1:500。用cass软件成图。

第二部分 道路的纵横断面测量(水准仪)和土方量的计算 (一)纵断面测量

1.选择长约100m至120m的起伏路段,方向用花杆定线,用皮尺丈量,每20米定一里程桩,做标记,并标注桩号。在地形变化处打加桩。加桩距离量至分米。

2.在路段起、中、终点附近分别选定水准点BM1、A、B,假定水准点BM1的高程,用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测由BM1出发,经过A、B后回到BM1的闭合水准路线,得到A、B两点的高程。限差要求如下:

四等水准的视距≤100米,视距差≤±3米,视距累积差≤±10米,K+黑-红≤±3mm,红黑面高差之差≤±5mm。观测程序为后→后→前→前,三丝均能在水准尺上读数。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允许值f≤±20√Lmm。

3.如图7-1,在距BM1和A大致等距的地方安置水准仪,先读取后视点BM1上水准尺的读数并记入后视栏;依次在各里程桩处的地面上竖立水准尺并读数(可读至cm),将读数记入中视栏;最后将水准尺立于A上,记录A的读数,将读数记入前视栏。

4.在距转点A和转点B大致等远的地方安置水准仪,先读取后视点A上水准仪的读数并记入后视栏;依次在本站各里程桩处的地面上竖立水准尺并读取读数(一般可致cm),将各读数记入中视栏;最后记录前视点B,并将转点2的读数记入前视栏。

5.计算测出的水准点BM1、B间的高差,并与水准点间的已知高差进行符合,看是否满足精度要求:h测??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0+0000+100440+0000+2000050+300561.1.9580+2000852.0.970+3000.50.652+0+3610.50.测站11.2459330.48640.2530+10+610+400测站2测站30+400

图7-1

6.计算各中桩的地面高程。

视线高程=后视点高程+后视读数 前视点高程=视线高程-前视读数 中桩地面高程=视线高程-中视读数 (二)横断面测量

横断面用水准仪与水准尺施测,与中线垂直的方向用目估确定,用水准尺倒下横放量距,左右方向各测6米,施测时应注意选择地形变化点,若地形无明显变化,可每3米测一点,

1515左750+00068水准尺读数一律至厘米,距离量至分米。

如图8-1所示,安置水准仪后,以中线桩地面高

0+050中线方向711程点为后视,以中线桩两侧横断面地形特征点为前视,标尺读数至厘米。用皮尺分别量出各特征点到中线桩的水平距离,量至分米,记录格式见表8-1,表中按路线前进方向分左、右侧记录。以分式表示高差和水平距离。

右10表8-1

前视读数(高差)左边 距离后视读数 中心桩号(高程)前视读数(高差)右边 距离3.42(?1.90)2.50(?0.98) 157.02.62(?1.14)1.50(?0.02)同坡 158(三)断面图绘制及土方量计算

1.52 0?000(39.73)1.48 0?050(39.74)1.30(?0.22)1.02(?0.50) 平 1061.20(?0.28)1.00(?0.48) 平 1171.纵断面图的绘制:以中桩桩号为横坐标(比例1:1000),中桩高程为纵坐标(比例为1:100),在毫米方格纸上绘制纵断面图。根据各桩点的里程和高程在图上标出相应地面点位置,依次连接各点绘出地面线。再根据起点(0十000)的渠底设计高程、渠道比降和离起点的距离,均可以求得相应点处的“渠底高程”,从而绘出渠底设计线。然后,再根据各桩点的地面高程和渠底高程,即可算出各点的挖深或填高,分别填在图中相应位置。

2. 横断面图的绘制:横向和纵向比例尺均为1:100。首先在方格纸适当位置定出中心桩点,以水平距离为横坐标,以高程为纵坐标,将地面特征点绘在毫米方格纸上,依次连接各点即成横断面的地面线。如图9-3所示。

10+1001:1.21.922比例尺:1:100单位:m

图9-3 渠道横断面图

3. 设计断面:渠道(管道)设计纵坡为-1‰,0+000的渠底(管底)设计高程比0+000的地面高程低1米,渠底宽为1米,边坡为1:0.5,渠深为1米,堤顶宽为1米,见图9-1所示。

堤顶超高渠深水深坡边外底宽内边坡

图9-1 4. 土方量计算:如图9-4所示,

先算出相邻两中心桩应挖(或填)的横断面面积,取其平均值,再乘以两断面间的距离,即得两中心桩之间的土方量,以公式表示:V?1(A1?A2)?D 2 式中:V为两中心桩间的土方量,单位m3;

A1、A2分别为两中心桩应挖或填的横断面面积,单位m2; D为两中心桩间的距离,单位m。

土方计算可使用“渠道土方计算表”(见表9-1)逐项填写和计算。计算时,先从纵断面图上查取各中心桩的填挖数量,以及各桩横断面图上量算的填、挖面积一并填入表中,然后根据公式9-1即可求得两中心桩之间的土方数量。

第三部分 放样部分

1.在实训场地选定A、B两点,令A(100.00,100.00),AB对应的方位角为90°。 2.设计建筑物轴线点P1和P2点,设计坐标为:P1(110.00,110.00),P2(130.00,130.00)。

3.在A点安置仪器,用B点定向,放样出两个房屋角点P1和P2点。

把全站仪安置在A点,输入A点坐标;瞄准后视点B,输入B点坐标或方位角进行定向;然后将待放样点P点的设计坐标输入全站仪,即可自动计算出测设数据:水平角β及水平距离DAP。首先测设水平角度β,转动全站仪的照准部,使dHA变为0?00?00?,将照准部制动;

在视线方向上调整棱镜位置,直至dHD变为零,此时距离为DAP,这样就得到了地面点P。

实训心得

过去的两个星期中,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对“工程测量”这门课程的实习。工程测量这门课,是需要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实习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在课堂上,书本中抽象的叙述说明往往使我们一下难以很好掌握,但当我们面对着实物实际的操作后,我们将能非常迅速、牢固的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更重要的,实习能使我们在能更加熟练、精准的操作基础上,更贴近实际运用的作业,及独立的完成所需的测量实际任务,这样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所以,深知实习重要性的我必须认真的把握好这难得的学习机会。

现在回头看来,两周的实习酸、甜、苦、辣俱全。我们的任务是四等水准测量。当我们辛辛苦苦花了一天时间好不容易测完了学校一圈的数据,收工休息时,却被负责计算的组员告知闭合差不合要求,那就意味着我们一天的努力化作乌有……每天的每天,我们都必须在酷暑或雨水的陪伴下,扛着仪器携带着相关计算物品,在学校内外紧张忙碌,连午休时间都舍弃。我们的精神和精力都消耗了不少。

从这两周实习的日子中,我从中得到很多更宝贵的东西:

首先,通过实习,让我发现我在平时学习中存在的很多知识漏洞。课本上介绍仪器使用的知识都比较抽象,到了真正实践中的时候,我们未能很好把书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还需要老师再次进行指导。在近距离的接触这些实物,能我更牢固的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也能令我提高对仪器的操作的熟练、精准程度(比如能够迅速对中整平)。

其次,通过这次实习,有利于培养我做事严谨、认真、不畏艰难困苦的作风。不论是对中整平时的重复精确瞄准还是在放样计算时反复检验计算数据(以确保放样时的原数据正确),每个步骤都尽量做到脚踏实地、一丝不苟,使误差尽可能的减小,及时发现错误及时检查;不论外界的环境的恶劣,克服一下就算不了什么;正确面对困难,学会静下来耐心的思考分析问题,能够独立借助书本找出解决途径。做事要又负责的态度,若因为自己而造成了错误要主动承担并积极补救。

第三,通过实习对培养我们团队协作精神有促进作用。它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团结,互帮互补,分工合作,共同面对、解决困难,共同寻求如何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的方法,提高小组工作效率,确保进度的完成。

为时两周的测量实习结束了,虽然开始时大家都感到好累,但看到我们的收获我们大家还是很高兴的。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的整体概念有了一个良好的了解,我学会了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并且全站仪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对较好的掌握图根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了实际操作的技能。原先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测量知识也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而相互对照将我的测量知识和水平提高了不少,现在想来这场痛苦的实习是必要的.

给水10-1班 第5组 林绳翔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w4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