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物流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更新时间:2023-05-24 11:3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马鞍山物流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马鞍山物流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目录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背景

1.2编制本报告的主要依据

1.3研究范围

1.4建设规模和主要内容

1.5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章 马鞍山市物流现状分析及问题

2.1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2.2各运输方式现状分析

2.3 马鞍山物流市场客户服务分析

2.4马鞍山物流现状及问题

第三章 社会经济现状和发展预测

3.1项目经济辐射区社会经济特征分析及发展预测

3.2项目所在地区物流发展预测

3.3项目物流量预测

第四章 物流中心建设布局和规模

4.1项目经济服务区域与设计服务年限

4.2物流中心类型与功能定位

4.3物流中心服务内容

4.4主要物流服务流程

4.5功能分区与建设规模

4.6物流中心方案设计

第五章 物流中心管理与信息系统

5.1物流中心组织与管理模式

5.2马鞍山市工商企业物流服务设计方案

5.3物流中心信息系统

第六章 建设条件与方案选择

6.1社会环境分析

6.2 国土资源利用及选址

第七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7.1主要工程数量

7.2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7.3投资估算

7.4资金筹措

马鞍山物流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八章 实施方案

8.1施工条件

8.2施工方案与进度安排

8.3环境保护及绿化

8.4实施措施

8.5工程协调

第九章 经济评价

9.1国民经济评价

9.2财务分析与评价

9.3综合评价

第十章 问题与建议

10.1问题

10.2建议

项目概况

1.1 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和市场竞争程度日益增加,企业生产资料的获取与产品营销范围日趋扩大,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其管理方式正发生深刻的变革。认为储备、运输即为物流业全部的传统观点受到巨大挑战,人们已经认识到,包括储备、运输在内的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诸环节的物流系统,已成为国家经济在高起点上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科技、管理和信息技术在物流系统中的广泛应用,物流行业已成为适合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被普遍认为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

现代物流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1995年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两个转变:一是要实现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实现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实现这两个转变既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也关系到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而如何实现两个转变,则涉及到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其中物流的现代化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中国,物流的发展及其现代化,与所有国家的发展历程一样,是经济发展从开放走向集约的必由之路。但它又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和经营管理的问题,物流体系及其管理体制既是改革的对象,又是改革的条件和动力,因此与经济体制的改革也息息相关。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与先进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但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对于优化资源配载,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综合国力和企业竞争能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为适应这种形势,2001年初出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虽然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如公路、水路、铁路、航空以及信息产业等)近年来有了较大改善,但仍不能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通知”特别强调,应加强对中心城市、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和口岸地区大型物流基础设施(即物流基地或物流中心)的统筹规划,规划工作要充分考虑物资集散通道、各种运输方式衔接及物流功能设施的综合配套,实现物流各环节的有机结合。

马鞍山物流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安徽省交通厅、马鞍山市人民政府也联合发出皖交计[2001]72号文件—《关于马鞍山公路运输枢纽总体布局规划》的批复。批复指出:在马鞍山公路运输枢纽规划实施中,要从实际出发,按照“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原则,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与水运港口、铁路站场、机场相互衔接、信息互通、协调发展、积极组织多式联运,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提高综合运输的整体效益等内容。安徽省交通厅近期规划,设立全省物流网络,全省共有17家物流中心,马鞍山市设置一个交通物流中心,与全省联网。 这些文件的发布是因为,目前我国物流中心建设的滞后已严重影响流通领域的效率和顺畅,并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建立马鞍山交通物流中心迫在眉睫。

作为安徽省东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马鞍山市,历来是连接沪宁杭工业区、南京、武汉工业重地等经济发达区的物资集散地。同时,其临江近海,紧靠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是皖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也是我国沿海沿江“T”型开发经济区域的中心城市之一。

马鞍山市物产丰富,工农业基础雄厚、优势明显。作为其支柱产业的钢铁工业,产量逐年提高,产品质量也在不断提升。经济实力雄厚,连续几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等多项指标在全省位居第一。交通运输发达,已形成公路、铁路、水路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安徽通往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交通枢纽。

但是,作为一个区域性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的马鞍山市并没有在流通领域中发挥与其地位相称的作用。旧体制造成的“条块分割”,形成物流设施的部门所有,自我封闭体系,使得现有的物流体系难以形成真正的社会化大物流系统,大大浪费了物流资源,降低了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长期以来,政府和民间对物流设施及管理的投入远远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物流系统基础设施陈旧,科技水平和组织管理落后;应该汇集物资流、信息流的各结点(如货运站场等)面积小、功能差、设施落后、信息不灵、规划布局不合理。具体表现在物流信息不畅、物流科技含量不高、物流组织方式落后、车辆实载率低下、流通成本高。同时,也因无专用停车场,各类运输车辆以路为市,乱停乱靠,严重影响马鞍山市市容、市貌以及运管秩序。无法适应现代物流业的需要。物流成为制约马鞍山市经济发展的“瓶颈”。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在《马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年—2020年)》修编中,提出城市总体规划2010年初步形成,2020年基本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新型城市的目标,目标具体有以下5项:

1.城市建设要放眼未来,提高居住设施水平,完善公共设施,建设现代化环境优美的城市环境;

2.城市道路系统完善,公共交通发达,实现城市交通现代化管理和营运;

3.建立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系统;

4.提高环境质量和防灾减灾能力,基本形成环境的良性发展;

5.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创造新的景观和城市整体的美观与和谐。突出马鞍山山、水、城市环境特色。 规划指出,经过20年的努力,马鞍山市要成为安徽省东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和流通中心。 因此为了促进马鞍山市物流业的发展,使资源与基础设施得到最优化配置,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且整顿货运市场和实现马鞍山市城市远景目标,建设公益性的马鞍山市交通物流中心已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1.2 编制本研究报告的主要依据

(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二)安徽省交通厅、马鞍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下发的皖交计[2001]72号文件《关天马鞍山公路运输枢纽总体布局规划的批复》;

(三)安徽省交通厅皖交公运[2004]5号文件《关于印发道路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四)马鞍山发展计划委员会马计字(2002)67号《关于马鞍山市公路货运信息中心预可行性研究的批复》;

(五)《马鞍山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规划汇编》;

马鞍山物流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六)《马鞍山市公路运输枢纽总体布局规划》(2000年)。

1.3 研究范围

依据国家有关法令、政策、制度、规程、规范,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项目建设的内外部条件、物流中心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进行综合研究。

1.4 建设规模和主要内容

马鞍山交通物流中心规划总占地面积10公顷(150亩),分为物流商务区、物流信息大楼、驾驶员之家、配送中心、大型物资仓储与加工区、大型物资转运作业区、货运配载停车区、小型车停车区、区内道路、绿地、堆场。预计建设实施期:2004年至2005年。

1.5 主要研究结论

建设马鞍山市交通物流中心是从高起点出发,解决马鞍山市现存的物流业难题,实现物流质的飞跃。马鞍山市交通物流中心作为流通领域公益性基础设施,因其对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发展、国家物流体系配套完善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其自身也能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因此宜抓住机遇,抢得先机,及早实施。其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如下:

1.5.1建设马鞍山市交通物流中心的必要性

1) 建设“交通物流中心”是国家物流体系枢纽配套的需要。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黄金水道的下游,富饶的长江三角洲西缘,系安徽省东部与江苏接壤的重要工业城市和我国沿海、沿江“T”型开发 经济区域的中心城市,也是安徽省开发 皖江经济带中的重点城市之一。境内有205国道和宁芜、宁铜铁路纵贯南北,并与皖赣线交汇,远可达广州、厦门;314省道横贯东西,是进入江、浙、沪的重要通道;长江黄金水道上可达武汉、重庆,下可达南京、上海,远可出海,走向世界;新建的南京国际航空港—禄口机场,距马鞍山市区仅35公里,这些交通条件,使马鞍山可形成水、陆、空三方面交汇发展的安徽省东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随着马鞍山市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对道路交通运输提出了新的、更高、更广的要求。马鞍山经济发展战略格局是省属企业,市县属企业和乡镇企业“三马交驱”。马鞍山为省经济实力较强,发展迅速的工业城市,它不仅在钢铁工业,而且在电力、化工、机械、建材、纺织、电器均有较大的发展,同时还具备发展高新技术业,旅游业,第三产业的优势,在这样的一个形势下,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对经济建设的发展起不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马鞍山公路交通却具有良好的发展优势。既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又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这些都为马鞍山的公路交通运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马鞍山正向现代化的中型城市迈进,经济开发区同时起动。又将促进马鞍山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亦为发展公路运输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远期规划中的宁芜高速公路,将缩短马鞍山与周边大城市的距离,经济联系也会更加紧密。因此公路运输业前景还是比较看好的。

但作为物流体系的重要结点,仅具有一定的交通运输功能是不够的,它还应具备与之相匹配的多功能服务站场,才能形成完善的物流服务系统。但目前,马鞍山市的货物站场服务功能比较薄弱,站场面积小,设施及管理手段落后,缺乏统一管理,信息闭塞,不能为货主和车主及时提供装卸、中转、咨询等多功能优质服务。站场整体作业能力差,效率低下,不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这种严重滞后于交通路网建设的状况,限制了交通运输能力,以至使马鞍山这一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所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充分发挥,故应积极进行功能配套建设,实现传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

2) 建设“交通物流中心”是传统运输业、仓储业向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在我国传统货运是以运输与装卸搬运为主要业务的行业,仓储业则为仓储、储备行业,计划经济时代的行业分割、本位主义使物流各相关行业互为独立,甚至相排斥。运输车辆空载率高达40%以上,物资积压严重,资金周转不灵,带来资源的浪费和流通成本费用高。各自为政、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已难以满足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对降低成本、减少流通环节的需求。

马鞍山物流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我国即将加入WTO,由于物流业的市场准入,物流市场的竞争也将更趋激烈。大型跨国物流企业将会迅速进入我国,抢占快速增长的物流市场。物流产业将成为中外投资者的竞争焦点,目前的物流产业刚刚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走上市场化的道路,还谈不上体系,也谈不上规模。如果外资物流企业长驱直入,我国物流体系将受到严重冲击。到那时,我们将面临一个谁当主角的问题。

因此,当务之急是必须利用中国加入WYO以后有限的过渡期,迅速发展现代物流业切入点,即建立整合的、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其硬件表现形式为物流基地或物流中心)最终完成对这一事关国计民生的物资储运系统的全行业管理,迎接和参与国际竞争。

3) 建设“交通物流中心”是马鞍山市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是依托大交通,搞活大流通,建立大市场,发展大商贸的需要。

马鞍山市是历史悠久的古城,自古即为皖、浙、苏边境地区的物资集散地,资源丰富,钢铁工业、化工、机电、建材建筑等支柱产业发展迅速。雄厚的工农业基础,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使马鞍山形成十分有利的对外物流优势。

马鞍山交通物流中心选址位于马鞍山城区西南部,宁芜路、九华路交叉口的核心部分,一条专用铁路横贯其中,并且临近长江支流,靠近马鞍山钢铁公司、十七冶、采石站等工业地带和原材料供应地,将最大限度地发挥马鞍山地理、资源、交通优势,促进商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向马鞍山集中,万商云集,同时也使马鞍山的人才、资源走出去,更好地加强马鞍山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作用,对马鞍山市的国民经济发展有极大的拉动作用。

交通物流中心其直接的服务区域为安徽省东部地区和华东地区,其建设与国家大力加速东部沿海、沿江地区经济建设的政策紧密相关联,它既是一种政治需要,也是一种经济需要。

4) 建设交通物流中心是交通运输企业经济体制的转轨,减少成本,增强竞争力的需要

交通物流中心产生的原因即是马鞍山市交通运输企业和交通部门因市场压力随着生产发展不断增大,迫使其转向提高流通效率寻求经济效益的结果。交通物流中心其直接作用为减少流通领域成本,提高利润空间,增强马鞍山市交通运输企业竞争力,为马鞍山市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5) 马鞍山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马鞍山市在其城市总体规划中突出反映了马鞍山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是建立综合交通物流中心的一项重要条件。交通阻塞、车辆噪音、尾气污染、车祸事故等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问题日益困扰我国各城市。因此建设交通物流中心,通过合理的物流规划和物流组织,限制汽车在城市中的运行时间和运行数量,减少货运铁路、专用线、货运站场在城市内的占地等方面问题的解决都是行之有效的。

1.5.2 建设交通物流中心的技术可行性

马鞍山交通物流中心选址于马鞍山市城区西南部,宁芜路、九华路交叉口、货运专用线旁的核心部分,该位置对外交通方便,往东经九华路上东环路,进入宁马高速去南京,往南经宁芜路上南环路,进入马芜高速去浙江境内。专用铁路可进入全国铁路网,四通八达。场地位于各大工业厂附近和各大市场群落的中间部位,有利于货物的疏散和集结,容易形成物流市场,并有利于各站场衔接,形成物流服务网络体系。选址符合马鞍山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交通物流中心自然条件优越。区域场地空旷,仅有少量民房拆迁,土方量少,区域地质结构简单、稳定.有利于工程实施。

“交通物流中心”各类建筑物、构筑物设计均采用一般常规结构,施工难度较小,建设速度快,有利于项目早投入,早收益。目前水源、电源引至“交通物流中心”附近,供水、供电有保证。地方建筑材料有保证,利于工程建设。

科技进步对交通物流中心提供了全方位的科技支持。综合交通物流中心的方案之所以在过去不可能被采用,重要原因是科技不能支撑这种大规模集约型的物流据点。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物流装备为物流各领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平台。例如,高效的信息系统给完善的计划提供了保证,完善的计划系统可以对时间做出精确的安排,有效地末端物流系统可以保证集货、配送的准时,先进的装卸系统可以实现多种形式的火车、船舶与汽车之间直接衔接,计算机网络可以保障各个业务环节的畅通等等。所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可以实现这一系统的创新。

马鞍山物流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特别是建立跨地区网络技术的逐步成熟以及硬件设备的不断更新,快速分组骨干网、DDN专线、ISDN专线网络等已十分完善,数据交换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也日益普及,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业的主要环节—-交通运输业,目前已建立了若干道路货运信息网络,如“公路货运交易信息系统”、“中国道路货运信息网”、“亚之桥货运信息网”等,为建立交通物流中心的中枢系统——“信息平台”提供了可能。

1.5.3 建设交通物流中心的经济合理性

本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额:7000万元人民币。

本项目作为流通领域公益性的基础设施,表现出良好的国民经济效益,其国民经济经济评价分析可行,盈亏平衡点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强,本项目作为新兴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其财务经济评价分析可行,盈亏平衡点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强。

因目前国内物流领域尚未对减少仓储库存;提高货物、资金周转期;增加产品附加值;减少环境污染等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相应的技术统计,也由于货物运输是物流过程中真正实现产品位移的中心环节,用货物运输量来衡量社会物流状况是最接近实际的。因此,交通物流中心经济评价是着重以马鞍山市货物运输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来进行分析,得出上述结论的。

1.5.4建设交通物流中心的实施可能性

安徽省交通厅已将马鞍山市汽车运输总公司定为现代物流试点之一,从省到市各级政府、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及各相关部门对交通物流中心的建设非常重视,并给予了大力支持。特别是交通物流中心的建设将大大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当地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积极配合,给项目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和促进作用。 马鞍山市汽车运输总公司实力雄厚,且贷款和外省投资商的投资意向已比较明确,使得本项目的建设奖金可以保障充足到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w24.html

微信扫码分享

《马鞍山物流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