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设计试题A(08级闭卷)2

更新时间:2024-04-22 10:2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1学年01学期(闭卷)

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小题2.5分) 地震烈度

抗震概念设计

鞭梢效应

甲类建筑

二、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 我国规范抗震设防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是以( )为抗震设防目标。 A.两个水准 B.三个水准 C.两阶段 D.三阶段

2. 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 )个抗震设防类别。 A.一 B.二 C.三 D.四

3.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公共建筑根据建筑设防类别划分属于( )建筑。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4.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适用于设防烈度为( )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 A.5、6、7和8度 B.6、7、8和9度 C.4、5、6和7度 D.7、8、9和10度

5. 丙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 )的要求。 A.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B.本地区基本烈度 C.本地区抗震防御烈度 D.抗震烈度

6. 按我国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的建筑,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 )。 A.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B.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C.不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D.不致倒塌

7. ( )可以将不规则的建筑物分割成几个规则的结构单元,每个单元在地震作用下受力明确、合理。 A.温度缝 B.变形缝 C.防震缝 D.伸缩缝

8. 目前主要国家的抗震规范中,基本的抗震设计方法是( )。 A 静力法 B 反应谱法 C 时程分析法 D 随机振动法

9. 下列结构类型中,耐震性能最佳的是( ) 。

A 钢结构 B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C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D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1

10. 下列建筑中可不进行地基及基础抗震力验算的有( ) 。

A、砌体房屋 B、单层厂房 C、单层框架 D、多层框架厂房 三、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抗震设防烈度为 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2. 地震按其成因主要分为 、 、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 3. 地震动的三要素包括峰值、 和 。 4.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 最快,以 最慢。

5. 场地条件对建筑物震害影响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和 。

6. 凡建筑物的 与场地的 相等或相近时,建筑物的震害都有加重的趋势,

这是由于建筑物发生类共振现象。

和动力理论。

8. 结构抗震变形验算包括在 作用下和 作用下的变形验算。 9. 手算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一般采用 、 法。 10. 能量法求结构自振周期时,公式中乘以折减系数是考虑到 对自振周期的影响。 四、简答题(共15分,每小题5分)

1. 建筑抗震设计中,“三水准、两阶段的设计方法”是什么?

2.何为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原则?

3. 什么是砂土液化?影响液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7. 地震反应分析理论可分为三种,即: 、 、

2

三、计算题(共45 分,1题8分,2题12分,3题25分) 1、 1.已知某建筑场地的钻孔资料见下表,确定该建筑场地的类别 土层资料

土的名称 杂填土 可塑粉质粘土 饱和砂土 基岩

层底深度(m) 土层厚度(m) 土层剪切波速νsi(m/s) 6 11 26 - 6 5 15 - 100 150 340 >500 3

2.某单层单跨钢筋混凝土框架(如下图1所示),假设屋盖平面内刚度为无穷大,集中于屋盖处的重力代表值G?840kN,柱侧移刚度为k1?k2?3.1?104kN/m,已知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

分组为第二组,Ⅰ类场地,结构阻尼比为0.05。试求该结构在多遇地震时的水平地震作用。

图1 单层单跨框架

4

3. 钢筋混凝土3层框架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各层层高均为4.5m,各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

G1=G2=1300kN,G3?900kN;楼板刚度无穷大,各楼层抗侧移刚度分别为:

D1=D2=4.8?104kN/m,D3=4.2?104kN/m。试用顶点位移法计算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取填充墙

影响折减系数为0.7()9分)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Ⅰ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阻尼比??0.05,试计算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层间剪力。

5

附录:

各类建筑场地的覆盖层厚度(m)

等效剪切波速(m/s) Vse> 500 500≥Vse>50 250≥Vse>140 Vse≤ 140 场地类别 Ⅰ 0 < 5 < 3 < 3 Ⅱ ≥5 3-50 3-15 Ⅲ > 50 >15-80 Ⅳ >80 aamaxa?(0.45TgT)?amax?2amaxa?[0.2???1(T?5Tg)]amax?26.0T(s)00.1Tg5Tg

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地震影响 多遇地震 罕遇地震 烈度 6度 0.04 - 7度 0.08 0.5

特征周期(s) 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场地类别 Ⅰ 0.25 0.30 0.35 Ⅱ 0.35 0.40 0.45 Ⅲ 0.45 0.55 0.65 Ⅳ 0.65 0.75 0.90 8度 0.16 0.90 9度 0.32 1.4 ?1?0.02?0.05??0.05??0.05??,?2?1?,??0.9? 80.06?1.7?0.5?5?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 Tg ≤0.35 <0.35—0.55 >0.55 T1>1.4Tg 0.08 T1+0.07 0.08 T1+0.01 0.08 T1-0.02 T1≤1.4Tg 0

6

附录:

各类建筑场地的覆盖层厚度(m)

等效剪切波速(m/s) Vse> 500 500≥Vse>50 250≥Vse>140 Vse≤ 140 场地类别 Ⅰ 0 < 5 < 3 < 3 Ⅱ ≥5 3-50 3-15 Ⅲ > 50 >15-80 Ⅳ >80 aamaxa?(0.45TgT)?amax?2amaxa?[0.2???1(T?5Tg)]amax?26.0T(s)00.1Tg5Tg

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地震影响 多遇地震 罕遇地震 烈度 6度 0.04 - 7度 0.08 0.5

特征周期(s) 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场地类别 Ⅰ 0.25 0.30 0.35 Ⅱ 0.35 0.40 0.45 Ⅲ 0.45 0.55 0.65 Ⅳ 0.65 0.75 0.90 8度 0.16 0.90 9度 0.32 1.4 ?1?0.02?0.05??0.05??0.05??,?2?1?,??0.9? 80.06?1.7?0.5?5?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 Tg ≤0.35 <0.35—0.55 >0.55 T1>1.4Tg 0.08 T1+0.07 0.08 T1+0.01 0.08 T1-0.02 T1≤1.4Tg 0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vw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