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

更新时间:2024-06-07 16: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当代中国许多行业产生了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让经济发展背上沉重的负担,而且使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受到威胁。本文探究了生态问题的起源,思考了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讨论了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生态危机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生产力的提高及其不合理方面的应用,从而打破了大自然的自我调节能力。能源的消耗对环境的影响占据着主导作用,本文从页岩气开发及天然气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页岩气的大力开发影响天然气消耗在能源消耗的比重从而影响环境的改变, 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耗中的比例何以有效的改善我国的生态问题。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困境与对策;页岩气开发;天然气使用;能源消耗比重

1引言 自然相互转化”的观点,释家的“万

我国的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当代中物平等”的想法。然而这些思想不单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正经历一个从探索单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更是用一到不断完善和成熟的过程,在这种形种广阔的哲学眼光去思考社会问题,势下,本文对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其根本的出发点和着眼点还是人如何设进行一系列讨论,思考当代中国生生存,儒家的观点更像是为统治者造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为社会主势,道家用消极的态度换取快乐的生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相对可靠对策建活,释者是对许多心怀不轨的人的劝议。本文的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诫。事实上,中国自古是农耕社会,内容:第一,探究生态文明产生的原统治者大都重农抑商,率土之滨,莫因;第二,讨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非王土,这种条件下肆无忌惮的破坏设面临的问题和困境;第三,思考当环境恐非易事,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出路及政策建帝常有惊人之举,或大动土木,或穷议。 兵黩武,可以想象,秦始皇的阿房宫2 生态问题的本质是生存问题和发展肯定毁坏了不少森林,隋炀帝的大运问题 河对周边环境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由来已久,人然而,应当看到的是,自然环境的恢的生存和发展和大自然息息相关,人复力是惊人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利用改造大自然又生,许多人类活动的印记最后都和的历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与自然大自然融为一体,这说明古代人类的之间并非总是和谐相处,当人类过度力量还是有限的,在大自然同化和融开发利用自然,造成环境的破坏,进合的力量面前,人类几乎无法对大自而威胁到人类本身的生存,由此产生然造成致命的伤害。 生态危机,人类反思开发利用自然的然而近代,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过程,提出了诸多人与大自然关系的高,科学技术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思考。本节主要就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度,人类的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因进行讨论。[3] 伴随着近代三次工业革命,人类的能

许多学者认为,古代人提出了许多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最重要的一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比如儒家点,人类获得了更强的改造自然的能的“天人合一”思想,道家的“人和力,这意味着破坏自然的能力也在增

强,以前用斧头砍树,现在自动化的机器开进森林成片的砍伐;现代文明的代名词工厂冒着黑烟,令天空失去了颜色;人们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的同时,废水废气也闯进了视野。文明付出了代价,技术的力量破坏了自然的平衡,所以说,生态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对自然破坏的速度是惊人的而且是不可逆的,强度超出了大自然的恢复能力。面对周边环境的这种破坏,人类开始不安,感到危险正逐步降临,开始重新评估科技的价值和思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人类破坏大自然除了科技进步赋予了人类强大的能力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类的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古代那种平静的男耕女织生活早已不复存在,社会关系的变革使人类需要越来越多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来完成自身的发展。在经济生活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人们更关心如何生存,如何更好的发展,在开发和利用资源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生态问题也随之产生。所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的生存与发展紧密相关,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解决如何生存和如何发展的问题。

3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当代中国首先面临的是发展问题,尤其是经济发展问题,这是因为中国是个人口大国,经济不发达。由于历史原因,中国错过了建国后的重要历史发展机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之路,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经济发展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尤为严重。快速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渐突出。

中国经济的发展严重依赖于资源,而资源的在开采和使用的过程中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避免的破坏。在能源方面,高能耗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一大困境,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最基本的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国家生活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虽然是一个能源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由于人口众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需求量持续扩大。我国的能源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以煤为主,石油为辅,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所占比重很低,这就造成城市大气污染,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中国是煤炭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煤炭价格低廉,获取容易,成为工业中首选的能源。据国家统计局的核算,2012年全国的煤炭消耗量约为36.2亿吨,这一消耗量达到了世界总煤炭消耗量的50.22%。而在2006年,全国煤炭消耗量为24.63亿吨,约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38%。可见中国煤炭消耗量增长迅速。石油是第二大消耗能源,中国自身的石油产量长期不足,2013年9月,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日均进口的石油达到630万吨,超过了美国的624万吨日均石油进口水平。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已经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购买了汽车。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9月,中国汽车销量增长21%,这一趋势已经让中国的基础设施、空气质量以及原油需求承受着较大的压力。相比较而言,天然气算是比较清洁的能源,近年来,随着煤炭使用造成的环保压力和石油的供不应求,许多地方用“煤改气”“油改气”的办法来调整能源结构,因此未来天然气的需求会越来越大。美国近几年爆发了“页岩气革命”,国内的页岩气产量大幅上升,这一技术革命使美国几乎摆脱了对别国能源的依赖,但美国开发页岩气的经验中国几乎无法复制,除了基础研究不到位和技术上的原因以外,美国的页岩气开采办法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甚至会影响地下水的水质。因而中国的页岩气开发之路还有很多难题要克服。

在高能耗的背景下,近年来中国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空气,水,土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体污染问题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从历史角度看,工业文明在一开始,就为现在的水污染问题埋下了伏笔。原始的工业城市大多就是沿河而建,很多工厂也是直接建在河流旁边,目的是方便取水用水,但工业用水的结果是,用清水,排污水,而这种制造污水的能力却远远超过了自然净化的能力,以至于大面积的水体受到污染。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中国的水体污染已经到了无法逃避的问题。水资源被污染是最不能被忍受的。现有经济结构下治理水污染势必要影响经济的发展。

空气污染问题也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难题,煤炭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空气的重度污染,2013年全国许多地方都出现了雾霾天气和PM2.5超标,煤炭的大量使用和汽车尾气排放是主要原因,尤其是各地的热电厂,炼钢厂等用煤大户,成为当地空气污染的元凶,汽车尾气则是PM2.5的主要源头。有研究表明,空气污染会使人的呼吸系统致病,长期在受污染的空气中生活,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甚至肺癌,严重的威胁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中国是制造业大国,电能是工厂运行的必要条件,而我国的电厂主要依靠的就是以煤为原料的热电,另外北方冬季的取暖也依靠煤燃烧来取得热量。我国汽车尤其是私家车的销售量逐年递增,不仅令交通拥挤不堪还排放大量的废气,这让原本糟糕的城市环境雪上加霜。

在这样的高能耗下,中国的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但这种高投入与产出并不成正比。与一些不依靠资源发展经济的国家相比,中国的单位GDP能耗巨大,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制造业较为发达,服务业和第三产业较为落后。中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这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制造业是高耗能产业,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撑,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从而造成了环境的污染。过去二十年,中国生产出大量的产品[2],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中国的资源消耗也在逐渐增加,在获得高GDP的同时,单位GDP的能耗也是巨大了。可以说,正是这样的高能耗支撑了经济的发展,也正是这样的高能耗造成了今天的生态困局:一方面,中国是技术大国,但不是技术强国,国民的教育程度不高,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需要大量的工人,而这恰恰是中国的优势,可以说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符合中国的当下的国情的,一、生产大量产品,创造大量财富,中国的国家外汇储备高达3万多亿美元,主要靠制造业带动了出口,从而拉动了经济增长。二、可以解决大量人员的就业问题,尤其是可以使大量的农村务工人员在城市就业,这又从另一个方面带动了经济的增长。大量工厂的生产消耗了资源,破坏了环境。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对于国家而言,一方面要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必须依靠制造业来支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要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就要限制制造业的发展。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如何发展,依靠谁发展。

4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是经济增长与环境的承受力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需要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生态产业,加强司法建设,尽快出台各项法规,严格执法,使污染环境的人受到惩罚。

当前的环境问题是由高能耗经济产生的恶果,而制造业则是高能耗的罪魁祸首,因而解决环境问题应当从

调整产业结构入手,所以近几年,我国出台政策,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然而,节约资源是否意味着制造业的限制,应当看到,制造业仍然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待这样的产业,应当采取优化措施,淘汰落后的高耗能的产能和工厂。另外,要提高资源利用率,这是个技术问题,依赖技术上的进步,目前,企业不大可能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这就要靠政府投入并整合资源进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研究。凡此种种,势必要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一部分人可能要再就业,因此要从大局出发,从长远出发,改变以前只看GDP的发展思路,设计出符合当下国情下的经济发展模式。[1]

调整产业结构还意味着要重点发展新兴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和第三产业,继续加大对科学研究的投入,从提高生产力的角度解决环境问题。这需要政府更多政策上的扶持,放开市场准入,让更多的绿色企业得到生存的空间,加大金融上的帮扶力度,让更多的绿色企业走上发展的道路。近几年来,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迅猛,互联网公司大规模的成长起来,传统的商业模式正在被颠覆,新兴产业展现出势不可挡的活力,但这些企业在创业和发展的过程面临不少的困难,尤其是市场准入和融资问题,这需要政府给予关注和扶持,出台相应的措施和法规,为这些绿色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有利于产业的调整和更新,从而支持了生态文明建设。

目前我国公众环境保护意识不够高。因此,要培养全民族的生态意识,提升社会成员的生态道德素质。另外,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由道德力量提供的软约束,更需要政府和权力部门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提供的硬约束。虽然现有法律规则己经较为完善,但仍需要在管辖、实施、职责分工、社会管理、社会规划等方面进一步协调和改进。充分发挥环境和资源立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约束作用。

大力发展页岩气开采,英国之前被称为雾都,但是近年来英国增加了天然气在国家能源消耗的比重,将比重增加到了20%以上,这样使环境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其他发达国家在能源消耗中天然气所占比重均在20%以上,但是我国天然气在能源消耗比重中仅占5%左右,所以加强页岩气的开采,鼓励天然气的使用,能够有效的改善我国的环境问题。

总之,如果每个公民都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加之法律的一些限制,再加上国家对页岩气的开发、鼓励天然气的使用,这样我们的环境就能够得到良好的改善,真正实现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冯昭奎.中国“世界工厂”面临转型重要关头[J].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2):第10版.

[2]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J].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12-13.

[3]朱孔来.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12):1-7.

[4] 徐春.对生态文明概念的理论阐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61-63.

[5]胡锦涛.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J].求是,2007年第1期. [6]胡洪彬.从毛泽东到胡锦涛:生态环境建设思想60年[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16-2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vv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