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礼物交换在社会交往中的分析

更新时间:2023-10-11 18: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礼物交换在社会交往

中的分析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读书报告

2011907014 权春燕

阎云翔作为一个著名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其本人的故事好像是一个交集:一边是美国式的个人成功故事,一边是背着历史包袱的当代中国的缩影。本书就是阎云翔通过研究自己生活了7年的黑龙江下岬村来研究中国村庄中存在的礼物交换体系和人际关系模式。

互赠礼物,看似稀松平常,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经历,并且已经习以为常的行为,但是却没有深刻理解礼物馈赠行为中的理论意义,在作者决定研究下岬村的礼物互赠行为的时候,甚至有村民笑他研究这么简单的问题有什么意义,但实际上研究礼物为作者提供了一条理解和诠释既定社会中不同文化规则及社会关系结构的途径。然而,对环境的熟悉感很可能影响田野工作的质量。本书作者在海外的经历可能有助于他把自己抽离于田野,尤其是在中国社会分层明显而之间流动较弱的背景下。

在系统的探讨这种具有现代中国特色的礼物交换理论之前,我们可以先思考一下最原始的礼物交换的理论来源。人类学的礼物交换理论主要源自马歇尔·莫斯的名著《礼物》。该书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什么影响着人们对于接收到的礼物必须进行回报,按照莫斯的解释是说,礼物中存在一个“礼物之灵”,它总是希望返回它的源地,但只有通过回赠礼品这一媒介才能做到。因此礼物所创造的联结,就是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在莫斯对礼物的分析中,根本问题是要究明人是如何与物以及如何通过物与他人彼此互相关联的。莫斯还关注的一个焦点是,礼物之灵与礼物与商品间的对立。对于莫斯的观点,国际上数百年来许多学者有支持,有批判,但是人类学家的基本观点都倾向于礼物和商品之间存在着对立,其区别仍是根本的,并且对立的实质是西方纯粹礼物的观念建构和非西方社会礼物关系浪漫化的结果。然而关于礼物与商品的区别的争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并且也将持续下去。

但是无论历史的、国外的研究成果如何,中国的礼物馈赠与西方不同,与另外一种社会现象有很强的关联——人际关系。从学术角度讲,系统研究中国农村中的礼物交换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中国人对于礼物往来的重要性具有极强的意识,与别的社会不同,中国的社会关系在结构上很大程度上是流动的、个体中心的社会网络而非凝固的社会制度支撑的,因而礼物馈赠和其他互惠交换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维持、再生产及改造人际关系方面。通过研究礼物交换,一个人将会开始理解中国文化的核心特点。并且中国礼物交换有区别于其他社会中的类似实践之特色,比如关于送礼者与受礼者地位高低的问题,中国某些礼物是由社会地位低的人送给地位高的人们的,然而这违背了经典人类学

文献的一般规则。

在下岬村收礼而不是送礼被认为是声望的象征,在某些情况下,礼物沿着社会地位的阶梯向上单向流动,而受礼者仍然保持对赠礼者的优势地位。这种非均衡互惠,一种源于家庭的发展周期,另一种源于社会地位的鸿沟。这种非对称的,单向的,不求回报,然而村民却乐衷于此的原因在于这种送礼背后的驱动力,并且干部不把自己作为负债人来看待。干部的态度简单表述是:“不回礼无所谓”。彼特·布劳指出“权力的某种非均衡确立了交换中的互惠。单向的服务引发了权利的分化,而这种分化又使得交换平衡”,这句话较为简单明确的概括了单向礼物流动的原因及其影响。正是因为双方间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导致互惠回报的这种义务显得微不足道,社会关系的既定结构取消了互惠的义务,地位差异导致不构成必须偿还的社会债务。

前文中提到,作者在对村民朋友说自己将要系统研究一次日常生活中的礼物时,有些老朋友觉得送礼物很平常,就和母鸡下蛋一样天天发生,但作者认为关于中国农村礼物馈赠的探索需要从对礼物与交换关系的系统分类开始研究,并且最终得出一些实质性结论。作者引用贝夫关于表达性与工具性的二分法,以区分下岬村各种礼物交换的动机特点。作者将礼物分为表达性礼物和工具性礼物,两者的区别在于,表达性的礼物馈赠以交换本身为目的并经常是反映了馈赠者和收受者间的长期关系;与此相对,工具性礼物仅是达到某种功利目的之手段并一般意味着短期的关系。在此,表达性礼物又可以按照其物交换的情境分析,存在另外两个范畴,即仪式化和非仪式化的礼物。简单的说,仪式化就是办了一个大型的酒宴或者聚会,非仪式化则没有这种大型活动。其中作者观察到较为引起他好奇的一点就是大家都不喜欢近来随礼越来越多的酒宴风,也就是送仪式化的礼物,因为仪式化的礼物相对来说要随的“礼”比较多但是又不会装作没听见,不去履行职责,还有一个很特殊的点是,村里办酒宴一般都不会正式邀请社区里的个人。这个问题引起了作者的好奇,并且深入分析发现,这个现象是有多个原因的。首先,办仪式办庆典在村里是家长里短大家聊天经常会讨论到的事情,没必要正式邀请,发送请帖过于正式而且若有人收到请帖不去会有特别不给面子的感觉,也就是请帖给下岬村民的感觉是这是一种无形的社会压力,为了避免这种压力,下岬村民更多的选择口头交谈传播这样的信息。办酒宴比较正式,有大家都看的到的大型活动,那么非仪式性礼物馈赠,即为不涉及任何正式的典礼但已成为日常生活常规的礼物交换活动。这里主要有一些维持亲戚之间关系的互访,庆祝节日,孝敬礼压岁钱,探望病人,日常生活中的食品交换以及等非常简单的小事来进行社会交往,这种非仪式性送礼相对仪式性送礼较为灵活,但是对于村民之间关系的维护感情的维系却同样重要。并且作者注意到,其他讨论中国农村生活的民族志报告,都单一的只强调了夫权意识形态和大男子权威支配下的对个体情感生活的压制。然而作者通过自己的实践认为,这种分析过于片面。通过对下岬村民爱情生活的观察,作者注意到爱情实际上在乡村社会中是重要的。并且青年男女之间也有表达爱意的爱情信物,这种礼物更多地体现了私人感情,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在礼物的象征仪式和赠送方式上都是个体化的。以上是表达性礼物的两种情境,下面让我们继续讨论作者对于下岬村工具性礼物的分析。下岬村把表达性礼物称为“随礼”,而把工具性礼物馈赠叫做“送礼”。“送礼”指为了私人恩惠的直接的礼物馈赠。在这里这种随礼行为主要分为——间接付酬,巴结性礼物,润滑作用的礼物。工具性礼物都是出于某种起始性,某种功利性,某种目的,某种需求,所以无论何种工具性礼物,其最终作用都是想通过送出一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vn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