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更新时间:2024-05-01 19: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

课时一 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1 - -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师:老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 生:(齐)信息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性。 师:(课件演示) 2.信息的价值性。

(1) 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体现在两方面: ① 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2) 信息可以增值;

(3)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

生1:(疑问)信息可以增值,怎么理解呢?

生2:(回答)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等方式处理,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

师:商场上某种产品供不应求,而产家知道信息后他们会大量生产该产品,说明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师:台风?维达?给我们带来的伤痕依然存在,有关台风?维达?的天气预报当时对我们十分有用,但是现在对我们还有用吗?

生:(讨论)信息的价值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就如:今天来讲,神六的圆满成功远比神一给我们带来的兴奋多。今天的报纸总比昨日的报纸好卖,…… 生:(疑问)书本中的科学知识会随时间的流失而变得贬值吗?

师:如果是理论知识几乎不会贬值,但如果是技术知识同样会随时间而变化,但所花的时间会比一般的信息长很多。 师:(课件演示) 3.信息的时效性

(1) 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 (2)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

师:(补充)因为信息如果不被人们利用就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那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时效性。也就是说信息的时效性是通过价值性来体现的。

师:老师讲课的声音只是一位同学听到吗?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只会被一位观众知道吗? 生:(齐)不是。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周围还有那些信息是能够被大家所共同知道的?

生:(讨论)每位同学的相貌、教学楼的形状、树叶的颜色、汽车的形状、…… 看来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以共享的,除非它不为人所知。 师:(课件演示) 4.信息可以共享

2 - -

萧伯纳名言

(1) 信息资源共享。

(2) 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 (3) 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 思考:

1、师:同学们对以上的信息形态分析得很透切、独特。下面我们一起来思考:信息除了上面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特征?

(传输性、无色无味、概括性、可以识别、再生等)

2、信息的众多特征中,相对于物质能源,哪些是信息独有的?(共享性)

实践题:课本第5页,作完后把答案上交到教师机:网上邻居——>teacher——>所在班级文件夹。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教师引导来达到教学目标。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较好。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实践题巩固这节课所学过的知识点。因为这是高一第一堂课,所以是很关键的一节课,如果这节课上好了对下面课程的学习会使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课时二 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技术

一、 教学目标分析:

?信息与信息技术?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模块第一章内容。作为本书的第一章,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信息和信息技术做进一步的提高,目的是使学生能从宏观上把握信息和信息技术,并形成整体认识,为后面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准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列举出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能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能够说出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能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能够体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体验信息技术发展的变化,认识到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二、 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主要包括两大块:1、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前者是铺垫性内容,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简单易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后者是重点内容,理论性较强,是教学的难点;2、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主要是描述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则从信息文化的角度来描述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和人性化,将技术的发展寓于信息文化的发展之中;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都会给人们带来负面的影响。这一块的内容都是教学重点,后两者的内容也是本章的难点。 三、 学生学习状态分析: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已经比较强。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他们有着广阔的视野、强烈的使命感,关注信息技术在生活及其周边的影响。 四、 教学重点: 1、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3、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 五、 教学难点:

3 - -

1、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 六、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提问法、引导法,师生一起小结等等。 七、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信息的四个特征?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这一节。首先,请大家阅读本节开头的一则新闻:

问题:上面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信息及其信息技术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教师活动: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术: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可以说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了五次的信息技术革命: 教师活动:给学生3分钟看书第6页,要求尽可能记住?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第五次: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只选择两点来讲解,其余的在下节课通过因特网、学生间互助、探究来学习)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教师活动: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实际上是从操作系统这个成面上来讲的。讲解DOS和WINDOWS的区别。(简单介绍) DOS:

DOS实际上是DiskOperationSystem(磁盘操作系统)的简称。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基于磁盘管理的操作系统。它是命令行形式的,靠输入命令来进行人机对话,并通过命令的形式把指令传给计算机,让计算机实现操作的。因此,作为用户的我们要记忆大量繁锁的命令,那样才能用好计算机。

WINDOWS:用的是GUI——鼠标/图形用户界面

人机交互图形化用户界面设计,以可视化的图形方式来呈现交互。 举例子:查看文件,复制文件,删除文件

(1) WINDOWS如何实现(学生演示) (2) DOS下如何实现(教师演示)

通过讲解、分析,让学生逐步感受到从DOS到WINDOWS是越来越好的人机界面。 ①虚拟现实技术

应用:建筑领域、外科医生、军事领域 ②语音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

应用:语音输入法、无人值守电话服务、专用语音直接翻译机。

4 - -

③智能代理技术 OFFICE助手

可通过网络进一步了解相关概念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壁纸、个性化签名(QQ)、个性化铃声 认真看书上第九页资料 3、越来越高的性价比

教师活动:请同学注意观察教材第九页的表。 学生活动:认真看书上的表

教师活动:从本张表你看出了什么问题?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师生小结:

年份越来越来大,性能越来越来好,价格越来越来低。 (三)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辩论:信息技术的利与弊 解释三种观点:

(1)做作业时,我从网上拷贝别人文章,不就是自己的了吗? (2)上网就是聊天、灌水,还能做些什么?

(3)在网上,谁也不会知道我是谁?我说什么或做什么都无关紧要。 实践:

利用因特网,查找有关?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智能代理技术?等的相关资料,下节课提问。

八、教学反思:

1、教材所涉及面广,内容多,如果不进行取舍,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老师滔滔不绝,学生不知所云。因此,精心的备课,有目的的取舍。对老师而言,不会疲惫于没完没了的讲解,学生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例如,在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时,我只讲了?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和?性价比?,而其它的则要求学生在下节通过因特网来辅助完成。 2、如何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在讲到?如何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这一内容,我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以辩论的形式,分别列举信息技术(网络,电视)的优,缺点,学生能将大部分的优,缺点叙述出来,但本节课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明辨是非,真正合理使用信息资源。这还需要从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对学生加以正确指导。

课时三 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的编码

教学目标:了解数制的基本概念 了解二进制的基本特点与应用 认识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掌握二进制的原理 教学难点:二进制的运算和原理

教学方法: 讲解法,分组谈论学习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5 - -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11?(或者用ppt中的幻灯片展示),要求学生回答这是多少。 学生可能会回答:11或者3。

老师:同学们的答案都是正确的,事实上,学习了今天的课程,你们会发现它可能是11,可能是3,可能是17,也可能是61。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留个小疑问,我们来学习这学期的第一课:计算机与二进制。(板书:第一课 计算机与二进制) 二、新课讲解

(一)十进制与二进制

1.十进制的由来及其数制表示方法和进位方式

老师:我们先来看看一些数制。刚才同学们都说这个数字是11,这表明了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用的是十进制数。那么,有同学知道十进制的由来吗?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辅助回答。教师利用小黑板和小磁石来解释:教师讲解逢十进一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个小磁石来表示十,把小磁石放在小黑板上。并把小磁铁横排,表示十进制中不同的位。(讲解完,将其保留在小黑板上。或者,教师可以将这个设想用ppt做出来。) … (10个1)= (代表10)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老师:十进制是由0~9这10个数构成的,最大的数字是9。大家都知道十进制的进位方式是:?逢十进一,借一当十?。 2.二进制及其运算规则 老师:其实,除了我们常用的十进制,我们还用到了其他的进位方法,像古代斤两用十六进制、现代的钟表采用六十进制,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等。那同学们知道它们的数字的表示方法和进位方式吗?

教师用ppt展示幻灯片:

十进制 ————?逢十进一,借一当十? 最大的数字是:9 十六进制————? 最大的数字是:? 六十进制————? 最大的数字是:? 二进制 ————? 最大的数字是:? 答案在学生思考回答之后分条列出。

?逢十六进一,借一当十六? 15 ?逢六十进一,借一当六十? 59 ?逢二进一,借一当二? 1

熟悉了二进制的数制组成和它的运算规则,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请同学们看以下的题目: 用ppt展示题目:0+0= 0+1= 1+0= 1+1= 0×0= 0×1= 1×0= 1×1= (二)数制的表示 老师:现在同学们知道为什么?11?可以表示那么多数字了吗?对了,都是不同的数制惹的祸。该怎么解决呢?这就牵涉到我们要学习的另一个内容:数制的表示。 教师用ppt展示数制的表示方法: 一般用?( )角标?来表示不同的进制。所以,(11)2和(11)10就区别开来了。 在计算机中,一般在数字后用特定的字母来表示该数的进制。 B——二进制 D——十进制 O——八进制 H——十六进制

老师:所以(11)2也可以表示为(11)B ;而(11)10可以表示为(11)D 。 (三)计算机与二进制

6 - -

教师用ppt展示莱布尼茨和冯?诺依曼的图片,引出有关计算机与二进制的讲解。 老师:莱布尼茨指出中国最早使用二进制计数,?现代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最早在计算机中采用了二进制。目前计算机都采用二进制。那么,为什么计算机要使用二进制而不是我们平常最习惯使用的十进制呢? 学生分组讨论,再由小组代表发言,小组之间相互挑刺,以促进学生对知识和相关原理的理解。教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使学生获得总结性知识: 开关的?接通?与?断开? 控制 电灯的?亮?与?灭?

利用二进制的?0?和?1?状态来表示计算机中的电路的通与断,电子元件的开与关等,非常简单、稳定,而且会大大地简化计算机的结构,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课堂活动

讨论:如果计算机采用十进制,会是怎样的呢?

教学后记: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变得更加快捷,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取来自全球的各种信息,也可以将信息快速地传递到世界各地。我们的处理信息的能力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因此学好信息学这门学科般的更加的重要

课时四 有效获取信息(一)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掌握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存储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讲述亲历,共同体验信息获取的过程、经历、经验,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作一定的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用切合实际的亲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获取信息的相关内容,并教育学生信息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要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到?。 二、 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的第一章 第二节内容,是整本书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本册书奠定基础。本节内容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灵活掌握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并熟练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当中。计划授课课时为1学时。 三、 学生分析

授课对象为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大多数已经学过《信息技术基础》,并且很多同学家里也都有电脑,对于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操作的水平还是可以的。并且本书的第一节已经介绍过了关于信息的相关知识,为本章节的学习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加上同学们对本章节内容又十分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的也很扎实,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按照计划进行。 四、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 教学重点:

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确定信息获取方案 六、 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 七、 教学过程 复习:

1、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人性化、大众化) 导入新课

一、从书中小故事引入,如何有效的获取信息。

二、从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分析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P13

7 - -

1、郊游 需要获取周日郊区的天气信息(定位信息需求)

2、比较各种获取天气信息的渠道(电视、报纸、电话、网络等) 选择121信息台(选择信息来源)

3、拨打121电话查询第二天的天气(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 4、评价信息的过程。

三、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 ①定位信息需求(准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的时间范围 信息的地域范围 信息的内容范围

即:获取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什么样的信息 ②选择信息来源P15表 文献型信息源 口头型信息源 电子型信息源 实物型信息源

比较各种信息来源的类型,例子,优缺点。对信息来源进一步细分。 ③确定信息获取方法

信息来源不同,获取的方法也不同

问题的现场调查可以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去图书馆借书可以利用图书分类查找,卡片式的检索方法查找,计算机检索…… ④评价信息

评价的依据: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适用性、载体形式、可信度、时效性等。不成功:调整过程重新获取信息。 实践:

1、 分析一个比较复杂的例子P14获取奥运知识信息的各个环节。 2、 检查上节课留下的问题:有关?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智能代理技术?等的相关

资料。 综合实践:

实践1:以?我要自己装电脑?作为范例,描述整个信息获取的过程。获取不超过5000元个人电脑的配臵信息

围绕信息获取过程,从各个环节的具体要素分析入手,呈现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示意图。 实践2:国庆长假快到了,大家可能有机会外出旅游了。请根据兴趣,完成一个5~7天的?国庆外出旅行计划?的设计。请做出一个详尽的计划,包括整条线路的时间、地点、住宿、花费,并说明这个计划的设计理由及旅游将达到的效果。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最后,我给学生布臵了综合实践任务,有两个选择,一是制定旅游计划书,二是配臵电脑,大部分同学选择前一个内容,能根据获取信息一般方法的四个步骤做出计划,部分同学没有按要求做出来,原因是没有积极性,或是异想天开,不符合实际,希望在上机时能根据自己的计划书,找到相关内容。

课时五 有效获取信息(二)——从因特网获取信息

一、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8 - -

在信息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高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来支撑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是新世纪青少年学生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之一。而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从网络上快速高效地获取信息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娱乐必备的技能之一。 本节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使其成为每位学生在信息社会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并为学生学会有效组织和处理信息奠定基础,是学生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本节强调通过体验和感悟网络信息活动中的操作与应用,培养学生掌握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提供服务。

另外,本节还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与他人合作意识,也为必修模块的其他章节和各选修模块开展多元化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本节设臵了两方面的内容: 常用网络信息搜索的方法。

利用搜索引擎获取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 3、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掌握搜索引擎的目录类搜索、全文搜索。搜索引擎的出现和应用,使得在网络中高效地获取信息成为可能,其搜索技巧的娴熟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教学难点:

掌握关键词搜索的技巧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使用网络搜索信息的感性经验,老师要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加以归纳提升,使学生形成多网络信息搜索的理性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自己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网络信息搜索水平。但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老师要注意营造交流学习的氛围。

三、教学策略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以任务驱动,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为主要活动方式,在分组过程中强调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式。由于目前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融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完成本节的活动任务,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有意识地实行强弱结合的分组方式,帮助每一位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从而得到均衡的发展,这方面的操作技能不再成为今后学习和进步的障碍。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常用信息搜索方法——使用搜索引擎,掌握搜索引擎的定义和分类,并使其在参与抢答比赛的过程中去体会和总结利用搜索引擎获取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

四、教学过程

提问:获取信息的一般方法?(四个阶段) 简单介绍搜索引擎的产生和发展

●学一学:什么是搜索引擎?有哪些分类? 1、全文搜索引擎又成为?关键字查询? 原理: 方法:

代表性的网站:百度; Google; 举例:查找吴江市盛泽中学

9 - -

2、 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 原理及方法:

代表性的网站:搜狐; 新浪; 网易; 雅虎http://cn.yahoo.com/ 举例:查找吴江市盛泽中学

总结:两种搜索引擎类型比较及趋势

趋势:现在许多搜索引擎朝着两者兼顾的方向发展。 实践:

●赛一赛:比赛规则

老师读完题目后,小组成员分别利用不同的网络信息搜索方法查询问题答案,先查到的,高声喊出自己的组别并举手示意,经老师同意后汇报自己的查询结果。

答对者,给所在小组加十分,抢答答错者(包括抢答不遵守规则者)扣十分,其他小组继续抢答。整个比赛结束时得分最高组为优胜组。

老师事先选好能充分体现搜索引擎使用策略与技巧的题目。 ●想一想:小组成员之间交流比赛过程中自己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体会,想一想如何才能使用搜索引擎准确快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推举小组代表总结发言。

师生共同总结出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1、关键词的选择最重要。(用好逻辑符号and or not) 与 或 非 and or not + | -

以GOOGLE为例:

①不用?+?,只用空格 ②用?-?表示?非? ③OR用大写

2、强制搜索的方法——加英文双引号 查找名言警句或专有名词比较有效 3、多个关键词 中间用空格 3、 不要局限于一个搜索引擎。 实践:

●练一练: 内容:

请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网络信息搜索策略与技巧查查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中秋传说、中秋习俗、中秋节诗词等相关内容。 方式:

小组活动:给每个小组发一份卷子,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问卷信息查询,推举小组代表对相应的中秋专题内容向全班同学做总体介绍。 设计意图:

出一些要利用搜索才能找到答案的题目,发给学生做。检查学生完成的情况。答对了就表明掌握了,所用时间长短只是熟练与否的问题。 主要是考察他们对搜索技巧的掌握 。让每个小组汇报一下他们搜索的东西。使全班都对中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总结与评价:

10 - -

打开计算机主机箱,里面有一块印刷电路板,这就是计算机的主机板(简称主板),一般地,计算机的重要控件都做在计算机的主板上。主板上还许多部件,如ROM、RAM、总线槽、插座、电池等。机箱内还有硬盘、软驱、光驱、电源和小喇叭等。 其中核心部分是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微处理器是计算机中集成程度最高的芯片,平时我们所说的?486?、?586?都是指微处理器的档次和型号。Inter公司是生产微处理器的最著名的厂商,1993年生产出了80586,取名Pentium(奔腾),1995年推出了Pentium Pro芯片,接着,又推出了Pentium Ⅲ处理器,现在又有了Pentium Ⅳ处理器。内存是暂时存放数据用的,通常有8MB、16MB、32MB、64MB、128MB、256MB等各种规格。 (2)输入设备

键盘主要用来输入文字和命令,是一种输入设备。其实输入设备还有很多,我们常用的还有鼠标器、话筒、扫描仪、手写笔等。 (3)输出设备

显示器可以把计算机处理的数据给我们看,它是一种输出设备。输出设备还有打印机、音箱等。打印机通常有针打、喷打、激打之分。

一个计算机系统,通常由输入设备、主机、输出设备三部分组成。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输入/输出设备中除了显示器、键盘必不可少外,其他的可根据需要配备,当然,多一样设备,多一种功能。以上都是能够看到的部分,我们把它们叫做硬件。 2.软件

计算机光有硬件还不行,它等于是一具尸体,没有生命力,要是想让计算机完成我们想做的工作,使它?活?起来,必须给它安装一些无形的东西,这些就是软件。比如,要用计算机画画,我们必须给计算机安装画画软件。在课堂上演示安装Windows的画图程序。

计算机其实由软件和硬件构成,硬件是可以看到的,是物质基础,软件则是它的思想灵魂。 计算机软件大体上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1)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一种综合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工作环境和开发工具的大型软件。系统软件主要有操作系统和程序设计语言两类。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大管家,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各个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是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系统软件。一台计算机必须安装了操作系统才能正常工作。DOS、Windows、Unix、Linux等都是计算机上使用的操作系统软件。现在我们最常用的是美国微软公司的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我国也有了自己的操作的系统—红旗Linux,现在正在推广运用当中。 (2)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计算机用户为了解决某些具体问题而编制的软件。有了应用软件,才能在计算机上画图、写文章,制作多媒体报告、玩游戏等,如WPS、Word、PowerPoint等都是应用软件。 三、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有点像人的大脑、眼睛、耳朵及笔、纸等,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也类似于人脑处理信息的过程。

比如我们要把书上的一段文字在Word中用拼音输入法输入到计算机中,我们首先应该用眼睛看这段文字,眼睛把看到的字传给大脑,大脑要对这个字进行处理,看看认识不认识这个字,如果认识,大脑就可以产生这个字的拼音编码(不认识可以利用字典查出这个字的读音),然后大脑指挥手利用键盘输入这个字。这样继续下去一段文字就会输入进去了。人在这一连串的动作中眼睛相当于输入设备;大脑相当于主机进行各种处理工作;手就相当于输出设备,把大脑的处理表现出来(利用键盘输入字)。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也像人一样,在输入字的这个过程中,首先通过输入设备键盘把这个字的编码信息输入主机,由主机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再把加工处理后的信息通过输出设备输出(在

16 - -

屏幕出打印这个字)。

由此可见,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可以用?输入、处理、输出?6个字来概括。 四、小结

今天你知道了哪些计算机知识? 五、练习 (1)填空

①内存储器一般可以分为 和 两类。

②奔腾Ⅰ、奔腾Ⅱ、奔腾Ⅲ、奔腾Ⅳ是指计算机 的型号。 ③常见的外存储器有 、 和 等几种。 (2)你能说出计算机硬件由哪些设备组成吗?

(3)想一想:如果你要在计算机中玩下象棋的游戏,该怎么办? 教学反思: 本课在设计时,从解决生活问题为出发点,引入知识。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关注学生认知基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衔接自然、合理、紧凑、前后贯穿、环环相扣、层层启发、释疑解难。在引导、探究与讨论、讲授、启发的过程中,各方面融合自然,整个教学结构严谨有序、平实无华而又幽默风趣。本教案经过实践验证,教学目标达成较好,对学生意识和素养的提升自然而到位、水到渠成。

课时九 第二节 优化计算机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安装流程,学会优化系统。 (2)、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奇虎360安全卫士优化操作系统; 能处理计算机的常见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安装操作系统;优化操作系统。 (2)、教学难点:处理计算机的常见问题。 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第2单元第2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安装操作系统、安装应用软件、系统的优化(卸载应用软件、磁盘清理、修补漏洞、系统还原)。 学生分析:

在上本节课之前,学生都有使用电脑的经历,有些学生还是上网高手。在使用电脑时,总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本节课正可以解答学生的疑问,所以学生学习的乐趣很高。 教学策略分析:

由于安装操作系统的时间比较长及电脑课的特殊情况,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演示或者让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情况是不恰当的。我首先在安装过程用flashcom抓捕下来,设臵相应的时间,提供演示动画给学生自学。一方面可以缩短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学生破坏电脑。经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计算机的常见问题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结束的时候设疑,有利于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和课后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新课

17 - -

(1)、师提问:同学们都使用过,如果你的电脑发生了问题或者崩溃了,你该怎么办?生回答:重新安装电脑。 (2)、师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如何安装操作系统以及如何优化计算机。 设计意图:提问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1)、教师展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①、安装操作系统; ②、安装应用软件;

③、系统地优化(卸载应用软件、磁盘清理、修补漏洞、系统还原)。 设计意图: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动起来。 (2)、教师提供演示动画,学生观看演示动画自主学习。 (3)、学生自学时遇到的问题可以积极与小组内的学生讨论,也可以向老师反映。 (4)、教师答疑,对于共同性问题,教师做详细讲解。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积极动手积极思考的乐趣。加深师生的互动,增进师生的感情,使教学课堂在积极有序地条件下进行。 (三)、归纳总结、拓展内容 (1)、交流学习心得,各自说说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 (2)、设疑,你遇到过死机吗?你是如何处理的?

设计意图: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设疑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激发学生再学习的乐情。

教学反思:

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动起来。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自主学习法。鉴于本节课的特殊性,不可能给学生演示如何安装操作系统。教师在设计的时候,首先用捕捉工具将安装步骤捕捉下来,供学生自主学习。一方面可以缩短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学生破坏电脑

课时十 第三节 计算机安全与防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含义及常见的安全措施;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一般特征及传播途径;

(3)掌握防毒、杀毒的基本方法,学会主动防范计算机病毒。 2、过程与方法

(1)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网络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技术利用中的责任感和技术创新的使命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 4、行为与创新

(1)自觉遵守信息社会中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能够合理地引用他人的观点或使用他人的成果;

(2)积极参加各种与信息技术教育有关的创新设计和开发活动; (3)认识信息安全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18 - -

教学难点: 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安全意识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小组竞赛、启发引导、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2006年12月27日,因特网上很多用户遭受不明病毒攻击,计算机中所有可执行文件

都变成一种?熊猫烧香?的图案,中毒症状表现为系统蓝屏、频繁重启、硬盘数据被破坏等。

该病毒可通过局域网进行传播,感染局域网内所有的计算机系统,最终导致整个局域网瘫痪 。

大家听说过这种计算机病毒吗?

教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了解计算机病毒,掌握计算机安全与防护的知识。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更好地使用和维护计算机。 2、新课讲授 (1)计算机病毒

①、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教师: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呢?它和我们平时提到的生物病毒一样吗? 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以上问题。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 教师: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这种特殊的程序能够在计算机系统中通过自我复制来传播,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并破坏计算机系统,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种程序具有类似生物病毒的特点,如繁殖性、传染性和潜伏性等,所以人们用?计算机病毒?一词来称呼这类破坏性程序。

针对教材中的?讨论学习?内容,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可适当参与并进行引导。 每组选取代表进行总结,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 ②、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请个人学生谈谈感染计算机病毒的过程,再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共同探讨教学内容。

教师:同学们可能接触过一些计算机病毒,但是真正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并不多,除了提到的?熊猫烧香?病毒以外,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计算机病毒?还了解哪些与计算机病毒相关的知识?

教师发送准备好的计算机病毒资料给学生。 学生阅读资料,并尝试进行概括、总结。

学生分组活动,并由小组代表进行总结,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认识了很多计算机病毒,那么同学们又没有发现她们具有哪些共同特征呢? 学生分组活动,阅读计算机病毒的资料及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联系实际生活中生物病毒的

特征,总结、归纳出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③、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教师:对于计算机病毒,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它,想办法防治它,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自学教材内容,并进行总结,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

(2)计算机安全

19 - -

教师:我们做了那么多的工作,现在的计算机是不是已经真正安全了呢?什么才是计算机安全?除了病毒以外,计算机还存在哪些方面的不安全因素?我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①、计算机安全的定义

计算机安全是由计算机管理派生出来的一门技术,目的是为了改善计算机系统和应用中的某

些不可靠因素,以保证计算机正常、安全地运行。 ②、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规范

任务小结:小组合作讨论,总结所学的计算机安全与防护的知识。教师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3、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和了解了计算机病毒,还知道如何去防治它。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病毒防治不能仅仅依赖于杀毒软件,更重要的是要提高防病毒意识,认识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这节课我们还尝试利用网络资源来解决问题,这让我们受益匪浅。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开头,我就明确提出了本节课的目标要求,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学生在平时也会遇到计算机安全的相关知识,现在有机会自己较为理论的学习,学习积极性相当高。

第三章 设计应用文档 课时十一 规划应用文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档,了解相应的制作编辑软件

② 通过对日常接触的各种书籍的观察、分析,了解书的各部分构成及书的大小尺寸,能够规划出电子杂志的制作顺序,对将要制作的电子杂志能有一个初步的整体规划

③ 能够对自己的正文页有一个版面规划, 掌握页面设臵的方法, 掌握插入文本框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 通过学生对书籍的观察,对教师提出问题的思考,形成对将要制作的电子杂志规划的初步意识

② 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完成电子杂志初步的整体规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通过小组讨论,完成电子杂志的初步规划设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② 利用学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行为与创新

① 使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

② 通过正文页版面的规划,让学生体验创作的乐趣 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 电子杂志的初步整体规划 ② 正文页的版面规划

难点:① 电子杂志的初步整体规划 ② 正文页的版面规划 ③ 对纸张大小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直观教学法、观察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手段

计算机教学网络、教学实例、课件、学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20 - -

出示几张图片,让学生说一下,制作这些图片的方法。

小结:贺卡、海报等,图多文字少的,建议用专业图形处理软件,如photoshop制作,

杂志、教材等,文字多图少的,建议用专业文字处理或排版软件处理。教学上常用word、Wps等。

揭题。第3章 设计应用文档,主要进一步学习文字处理WORD的使用技巧,了解掌握排版的基础知识,学会使用word软件进行文本的编辑修改及排版等。 (二)、师生活动

1、一本完整的杂志或教材应该有几部分组成?如何规划一本完整的杂志或教材? 举例:一本完整的杂志或教材应由封面、卷首语、目录、正文、封底等几部分组成。 2、如何进行页面的设臵?

(1)认识纸张规格 我们一般使用A4,16K纸张.主要跟打印机的输出宽度有关. 纸张幅面规格尺寸

幅宽长度幅宽长度

规 格 规 格

(mm) (mm) (mm) (mm)

A0 841 1189 B0 1000 1414 A1 594 841 B1 707 1000 A2 420 594 B2 500 707 A3 297 420 B3 353 500 A4 210 297 B4 250 353 A5 148 210 B5 176 250 A6 105 148 B6 125 176 A7 74 105 B7 88 125 A8 52 74 B8 62 88

常用纸:A4 约等于A3的一半 8开的相当于考试卷大小,16K=8K的一半. 全开 781×1086

2开 530×760 3开 362×781 4开 390×543 6开 362×390 8开 271×390 16开 195×271

计算机默认纸张A4 竖放。

如何观察纸张的设臵情况,页面设臵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看书图3.1-2页面设臵。然后让学生打开样品----?生命的拔节?,师生进行讨论。 观察认识页面设臵及纸型的查看及设臵方法。注意以下几点: (1)为什么每个页面的设臵相同?

(2)页边距、纸张、版式、文档网格分别有什么作用? 3、观察一些页面布局,考虑,如何进行页面设臵

具体看一页一篇文章设臵与一页多篇文章设臵样例进行讨论。 4、教师小结(见课件) 5、实践活动

制作样张:快乐的无人岛 (三)全课小结

一本完整的杂志或教材应由封面、卷首语、目录、正文、封底等几部分组成。使用好页面设臵技术,使用好插入文本框、分栏等技巧。 六、教学反思

21 - -

由于准备充分,本节课让我总的感觉教学目标达成率较高,问题在于学生合作过程小组合作体现不够。

课时十二 第一节 制作作文选——制作正文

【学习目标】

1、学会灵活运用Word创作图书的正文,掌握设臵页眉、页脚的方法以及分页符的用法。 2、掌握合并文档的方法及编辑文字、段落的技巧。

3、使版面设计、内容、色调等搭配和谐,完成正文的制作。 【知识准备】 1、文档的合并。 2、段落的编辑排版。

3、查找和替换、拼写检查等工具的使用。 4、分栏的应用。

5、页眉、页脚的设臵。 6、收集素材。 【学习重难点】

掌握合并文档的方法及编辑文字、段落的技巧。(重点) 使版面设计、内容、色调等搭配和谐,完成正文的制作。(难点) 【学法指导】

1、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习、应用文字处理软件的浓厚兴趣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协作,培养学生积极、合作的品质。 【学习过程】

教师:一个完整的电子图书或电子报刊,不仅需要精美的卷首语,最为重要的是其正文的编辑设臵。

1、撰写并收集作文。

将多篇作文进行合并,操作方法是:执行?插入→文件? 命令,选择合适的文档,单击?插入?按钮,将其他的作文插入到一个文档中。 学生操作

2、插入分隔符。

为了使每篇作文独立成篇,需要在作文与作文之间设臵分页,这时可以通过分页符来实现。操作方法是:执行?插入→分隔符?命令。 学生尝试

3、文稿的编辑。

在修正文稿的过程中,Word提供了一些特定工具来提高文字处理的工作效率,例如?拼音和语法检查?、?查找和替换?等。 工具 功能 操作方法

拼音和语法检查 自动检查拼写和语法

执行?工具→拼写和语法?命令 查找和替换

快速修正文稿中的同类错误 执行?工具→查找与替换?命令

22 - -

修订

修订文档

执行?工具→修订?命令 自动更正

自动更正文档中的错误

执行?工具→自动更正?命令 比较并合并文档 合并文档

执行?工具→比较并合并文档?命令 字数统计

统计文档的字数

执行?工具→字数统计?命令 4、文稿的修饰。

⑴设臵文稿正文的字体为宋体,字号为五号;运用不同的字体和颜色修饰标题文字,并设为居中显示,使其更为醒目。

⑵选中要进行修饰的段落,执行?格式→段落?命令,打开?段落?对话框,对文稿进行相关设臵;首行缩进两个字、单倍行距、两端对齐等。

⑶选中要进行分栏的段落,执行?格式→分栏?命令,打开?分栏?对话框,完成相应的操作。 5、文稿的整体设臵。

教师:在Word中进行编辑时,有时需要在同一个文档中的不同页面创建不同的页眉和页脚,应该如何解决?

创建页眉和页脚时,Word自动在整篇文档中使用同样的页眉和页脚,如果要为部分页面创建不同的页眉和页脚,首先要对文档进行分节。

在使用不同页眉和页脚的新节起始处插入一个分节符,然后单击要创建不同页眉和页脚的节,执行?视图→页眉和页脚?命令,在?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中断开当前节与前一节中页眉和页脚间的连接,再完成本节页眉和页脚的设臵。Word会自动对后续各节中的页眉和页脚进行同样的修改,如果要为下一节创建不同的页眉和页脚时,则重复上述步骤即可。 教师:请同学们尝试执行?插入→文本框?来编辑文本,更便于排版。 学生尝试。

6、小结 制作正文的时候,会用到文档的合并;段落的编辑排版;查找和替换、拼写检查等工具的使用;分栏的应用;页眉、页脚的设臵等

【教学反思】学生虽然不是初次接触word软件,但是学生对如何正确使用其相关功能制作作文选的正文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经指导修改完成。

课时十三 第一节 制作作文选——制作卷首语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页面设臵的方法。

(2)掌握插入和编辑图片的方法。

(3)掌握绘制、编辑和修饰图片的方法。 (4)掌握图文混排的操作方法及相关技巧。 2. 过程与方法

(1) 了解图书的制作过程,掌握Word的使用技巧 ,能够灵活运用Word制作卷首语。 (2) 能够对作品进行合理的评价。

23 - -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制作卷首语,使学生能够从内容到形式,从色彩到结构,协调地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2)通过评价作品,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体验创作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4.行为与创新

(1) 通过创作作品,体验信息技术在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方面的优势。 (2) 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培养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合作意识。 5.实践目的

(1) 通过撰写卷首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2) 巩固文字编辑排版技术,学习自选图形和图片的简单操作。 (3) 使版面设计、内容、色调等和谐一致,完成卷首语的制作。 6.知识准备: (1) 页面设臵。

(2) 文字、段落的编辑排版。

(3) 插入图片和自选图形的简单操作。 (4) 页面背景的设臵。

教学重点:掌握文字排版及图文混排方式方法。

教学难点:图片或自选图在文本中的处理应用以完成卷首语作品的创作 教学方法和手段: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讲解,小组竞赛 教学设备:学生机房 图书等

教学准备:卷首语文本,图片 ,范例 1、创设情境

教师:同学们都去过图书馆或者书店吧,看到那么多各种各样的图书,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也有那么一天能够出版一本图书呢? 学生:……

教师: 好,那么心动不如行动,从今天起,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制作图书。我这里有一本图书(如图1),同学们看看一本图书由哪些部分组成? 学生:封面,卷首语,目录,正文,封底

教师: 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如何制作卷首语。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书卷首语,展开讨论并总结,卷首语的要素。 学生:……

教师:这么漂亮的卷首语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如左图所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卷首语。 2、任务驱动

任务1:请同学们新建一个word文档。

教师:我们可以看到图书纸张的大小是不一样的,为了便于以后打印制成图书,我们首先要对页面进行大小设臵。

任务2:设臵纸张和页边距的大小。 请学生自主完成?页面设臵?,设臵纸张大小为?A4?,上、下、 右页边距设臵为?2cm?,左页边距设臵为?3cm?

任务3:输入文字并简单的修饰。 教师将卷首语文字的文档传送给学生 教师:文字部分我们已经完成, 同学们看看还缺少些什么东西呢? 学生:图片

24 - -

任务4:插入图片。教师:图片的来源有很多,有来自文件的,有来自剪贴画的,还可以自己动手绘制,请同学们参照教材中的操作步骤,插入图片。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教师:很好,同学们都完成的非常不错,同学们看看自己插入的图片从整体上看是不是和文字之间相互协调呢?

任务5:设臵图片环绕方式。

教师:请同学们按照课本上的操作步骤,设臵图片环绕方式,并体验各种不同的环绕方式的特点,根据需要进行设臵。对图片的大小和位臵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和文字之间相互协调。 教师:现在我们大体上完成了卷首语的制作,但是整个页面看上去太单调了,不够美观,那要怎么办呢?

任务6:美化页面。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绘制一些图形,装饰线条,添加背景颜色等 ,以达到美化效果。 3、 小组竞赛

请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上网查找一些资料和图片,制作卷首语。

同学们完成后上传作品,由组长简要介绍本组制作的卷首语的特点,通过学生的自评和互评,选出最佳作品。

【问题讨论】 如何利用填充效果把图片裁剪成下图所示图形? (如图2) 4、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卷首语作品,学习了如何插入图片和美化页面。通过小组竞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自主学习和相互协助的能力,同学们通过自评和互评,更加了解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处,对作品有了更深的认识。

教学反思:这节课我们通过小组竞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自主学习和相互协助的能力,学生反映良好。

课时十四 第一节 制作作文选——制作目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艺术字的插入方法,熟练编辑艺术字:移动、字符间距、删除、环绕、旋转

2、知道文本框的作用;会进行横、竖排文本框的插入;会进行文本框的编辑:移动、改变大小、删除、复制;灵活设臵文本框格式:颜色和线条、边框与底纹设臵 3、熟练掌握插入图片的方法,以达到用图来修饰和点缀整个版面 4、学会应用项目符号和编号来制作目录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实现知识迁移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能力。

3、通过交流和欣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相互评价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设臵艺术字格式、利用文本框设计版面,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

1、利用艺术字制作标题; 2、利用文本框设计版面。 【教学难点】

设臵文本框的属性。 【教学手段】

25 - -

机房、多媒体网络广播系统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演示讲解法、实验学习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从上学第一天起就跟书为伴,那我现在就要问大家一个关于书的基本知识来考考大家:请问一本完整的图书通常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2、出示课题:制作目录 二、新授

(一)初步了解目录

问:什么叫目录,简单的解释一下 再问:为什么要有目录,它有什么作用 (二)感性认识目录 1、展示各种目录样式

2、观察课本的目录和课本所给目录示例

3、通过对比修饰与没有修饰过的目录,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 (三)动手制作目录

1、为了能够使我们能够实现图与文字的随心所欲,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文本框? 方法一:插入——文本框——横排或竖排

方法二:调出绘图工具(视图——工具栏)—— 2、文字的?乾坤大挪移?(复制与粘贴) 选定——Ctrl+C(复制)——Ctrl+V(粘贴) 3、应用?项目符号和编号? 4、插入艺术字 5、插入图片 6、整体美化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作文选中目录的制作,主要学习了应用?项目符号和编号的?的使用,以及艺术字、图片等的插入,美化文本。 【课后反思】

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去制作作文选的文档设计、正文、卷首语等,这节课学习目录的制作,学生在前几节课已经对WORD运用较为熟练,因此,本节课学习难度不高,学生基本都能完成任务。

课时十五 第一节 制作作文选——制作封面和封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书籍封面的组成和布局,掌握封面设计作品制作的基本方法。 2、过程和方法:学习书籍封面设计的设计要素、构成原理和制作方法,学习封面设计中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形式规律,能运用象征性的手段、有创意的图像形式来表达特定的信息和意义;以自主或合作的方法进行设计和制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认真按设计的程序体验设计和制作的全过程,形成以创意为重点的设计意识,提高对书籍封面设计的审美能力,形成耐心、细致、整洁和有计划的工作态度

26 - -

和习惯,通过封面设计,既能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也能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创造美,体验美。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能运用以前学习的美术知识,灵活运用字体、色彩、图形和编排等设计要素,将需要传达的内容与作品的形式完美统一。

2、难点:学习封面设计中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创意、构思方法,能运用象征性的手段、有创意的图像形式来表达特定的信息和意义。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优秀封面设计作品等。 2、学生准备:学生构思自我设计作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并导入新课 1、情景设计

师:PPT课件展示图片(封面和封底) 师:封面、封底一般包括哪些元素? 生:…… 2、导入新课

三大要素:文字、图像、色彩

师:书籍封面是根据图书的内容和主题来设计的,不同类型的书籍有不同意义的封面,封面设计的意义主要是为书籍内容本身服务的。一本书封面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本书能否受到读者的欢迎,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主题封面的设计。(以文字为主、图文结合) 二、任务探究,自主学习 1、step1——封面背景制作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47,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step1——封面背景制作; 生:实践操作…… 师:巡回指导;

生:展示自我,演示封面背景制作(体验成功的乐趣);

师:演示绘制自选图形椭圆,修饰图形(填充颜色、旋转和翻转、叠放次序); 生:观摩后,实践练习完成P63图3.2-22和图3.2-23; 师:讲解小结。

2、step2——装饰线条

师:请同学们自主学习P47 step2——装饰线条,完成图3.2-24; 生:小组探究、合作学习、实践操作; 师:巡回指导;

生:上台演示线条的绘制、修饰和组合(展现自我); 师:鼓励,并给予评价; 三、设计步骤小结 1、构思

考虑几种设计方案,从中选择最满意的,或将几个方案中的优点加以综合。 2、定稿

确定封面的规格、定位图形及文字的位臵。 3、制作

图形的设色或制作,运用学过的各种绘画技法(自选图形的修饰等)。 四、教学反思

27 - -

师:今天,通过大家的努力和精心制作,同学们出色地完成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充分

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发挥了创造精神,学会了用艺术语言去分析作品、评价作品、创造作品, 感受到了封面设计的艺术。相信这艺术之路将会伴随着你们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精彩。

课时十六 第二节 作品的发布和评价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是苏科版(上册)第三章设计应用文档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作品评价,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具有word的基本操作技能,本节课主要要求学生在会做word作品的基础上,也能探究评价作品的方法,客观正确的评价作品,并对有缺陷的作品进行改进。因此本课既是开放性的评价课,也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综合课。本课用故事性的情节创设情境,采用了评价-改进-再评价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和探究中掌握评价的方法,体验改进作品的成就感。 【学生分析】

教学的对象为初一的学生,初一的学生好奇心重,形象思维成熟,而本课内容本身较为枯燥和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呈现5个学生较为感兴趣的word小报,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教师的引导,总结抽象的评价方法。如今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在本课教学中,将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情节贯穿其中,将学生的好奇心转换为学习兴趣,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快乐中获取真知。本班的学生已经掌握了word的基本操作方法,因此,对作品进行简单的改进应当较为容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了解评价word作品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正确客观的评价word作品。 2. 能运用所学知识合理的改进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组讨论评价作品,能体验合作的乐趣。 2. 通过评价作品,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审美观。

3. 通过对比评价改进前与改进后的作品,能体验改进作品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

正确客观的评价作品 合理的改进作品 【教学难点】

多方面的辩证的评价作品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为主,结合直观启发式教学 【教学手段】

多媒体网络教学、五份word小报、网页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教学意图及注意事项 活动 28 - -

一.课前准备 (2’) 二.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 将学生分为四组,简介分组意图 春天来了,**社区举办了?我在南京找春天?小报评选活动,菜菜MM也想一展身手,于是经过他的努力,终于一口气拿出了5个word作品。然而,小麻烦却接踵而来…. 学生听讲 学生听讲 为之后小组探究做准备 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性情节创设情境,并贯穿始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9 - -

三.评选最优作品,探究评价方法 (10’) 四:分组评价 剩余作品 (10’) 五.分组修改剩余作品 (10’) 六.作品前后对比,体验成功(4’) 七.本课小结评选最佳团队 (3’) 八.团队和最佳组员(2’) 小麻烦一:递交了五份作学生观察小报 品,社区主任却只接收了学生思考、讨论 一份,你能猜猜社区主任学生发言,畅谈自己接收了哪一份吗?你能告的想法 诉菜菜为什么社区选这一 份吗? 展示五张word小报 师倾听生的意见,并适时 给予引导 学生自主总结生倾(小报的主题是否明确健听 康?小报的设计格式是否 合理?小报的布局是否合 理?颜色、样式是否太过 杂乱?设计排版布局是否 合理?) 分组,每组分析一个 word小报,填写评引导生总结:word小报的价表。(5’) 评价应从专用格式、排版、 颜色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评每组派代表阐述本价。 组观点 小麻烦二:菜菜MM不愿意 努力就此白费,请大家再 评价一下其余四副作品, 并帮她修改一下作品。 生告知生分组评价 师倾听生评价意见,并适 时引导 组内每位成员改进(主要问题A:颜色样式过小报的不足。 于杂乱 B:设计平平 C:布 局排版过于杂乱 D:内容 与主题不切合等) 师提出要求:分组,请生学生评价作品 根据刚才分析的情况,运 用所学知识改进本组小报 的不足 师巡视,并辅导学生 组内评价,推举最佳作品。学生认真听讲,自主师广播该作品,与其他学总结 生一起评价作品。 生推选最佳组员 菜菜:感谢你们,不仅帮我评价和修改了作品,还让我掌握了word作品的方法:(可设为填空,请生回答)1.可以从颜色、样式、布局、主题等多方位进行评价。2.对作品要辩30 证性的评价。3.要合理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通过观察具体的word作品以及教师的引导,培养生自主探究总结的能力 *合理回答问题的同学都可以为本队赢得一枚笑脸。 集思广益,体验合作的乐趣以及团队意识 *网页评价表,用笑脸、无表情、哭脸来量化(是否给出维度的问题) T提示生:评价时应从两方面辨证评价。 *根据情况给各队?优秀?图章(1~2) 巩固所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通过前后对比,体验改进作品后的成就感 *根据作品修改情况给各队笑脸(1~2) 培养生表达和总结的能力 师评各组表现 - -

【教学反思】

整节课上的比较顺,师生互动较好,学生也在活动中了解了评价小报的方法,同时也能很好的改进作品。这和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操作能力比较强有关,也和自身的教学设计有关,回顾整堂课,我从教学设计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1、考虑到教学对象为初一的学生,具有童心童趣,因此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帮帮忙?的故事化的情境来贯穿教学始终。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二是以此形式较好的将各个环节串联在一起。

2、将同学分成小组,通过组内竞争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评价的积极性。通过分组,还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充分的交流意见,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3、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观察小报,自己总结评价小报的方法。自主分析和修改由缺陷的小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4、评价与修改相结合,一是为了让学生巩固过去学过的知识,并灵活运用知识。二是通过修改小报,体验改进作品的快乐和成就感。

5、强化教学的细节,因为本课的容量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处理好细节(比如介绍每个环节的活动),想好各个环节的过渡,可能会浪费时间,在课堂上达不成教学目标。因此在大框架确定的前提上,我反复思量细节的处理。这对我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章 数据统计与分析

课时十七 第一节 数据收集与录入

一、教学目的:

1.了解Excel的功能和特点。

2.了解Excel中工作簿、工作表、活动单元格等有关概念。 3.掌握工作簿的建立、保存和打开等操作。 4.掌握输入和修改数据的方法。 二、教学方法: 探究学习、实践学习。 三、教学重难点: 输入和修改数据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31 - -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某种工具进行统计。在Office2003中,Excel电子表格软件可以方便地对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学习成绩,人口,,运动会奖牌统计等等。 教师展示?2006年第十五届多哈亚运会?相关信息表格。请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图中各国代表团所得的奖牌总数进行排序,美化,做成右边漂亮的表格。 2、介绍Excel窗口界面

Excel它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能进行数据的输入、计算和输出,能够用形象化的图表来表示数据,有强大的数据计算和分析处理功能,能实现数据筛选、排序、数据查询和分类汇总等统计工作,其工作簿共享功能使多个用户能同时处理同一个工作簿。Excel是迄今为止功能最强的电子表格软件。

特点:操作简易、处理功能强大。

教师可以个人信息资料表格为例,分析Excel窗口,请学生先观察分析,并与Word的软件界面进行对比,找到窗口组成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此处要强调活动单元格、单元格地址、工作区、工作表、工作簿等概念,介绍Excel中的?菜单栏?、?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编辑栏?、?工作表标签栏?等窗口组成情况。 3、学生实践建立通讯录

(1)启动Excel让同学们回忆以前Word软件是如何启动的,再进行尝试: ①双击桌面上的?快捷方式?图标。

②执行?开始→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命令。 (2)建立工作簿

当我们每次启动Excel时,系统将会自动为我们打开一个新的工作簿Book1.xls,一般而言,一个工作簿可以包括多张工作表,每张工作表中都可以存放数据和图表,在当前工作表标签中显示的是当前工作簿里每个工作表的名称。默认的工作表为Sheet1、Sheet2、Sheet3,单击Sheet1标签,就能激活并进入相应的工作表。被激活的工作表称为活动工作表,可以对它的内容进行编辑、修改等操作。如果把Book1比作一个练习簿,那么工作表Sheet1、Sheet2、Sheet3就好像是练习簿里三页空白的练习纸一样。学生通过观察,理解工作簿、工作表之间的关系。

(3)输入和修改通讯录数据

以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Sheet1为例,它由许多矩形网格组成,这一个个网格我们称之为单元格。单击可以激活单元格,这时,在它的周围出现深色的矩形框,你可以在里面输入文字或数

32 - -

据,也可以修改该单元格中已有的内容。

学生观察行和列周围的数字符号与英文字母,思考为什么要进行数字与英文字母序号排列,教师讲解每个单元格在表中都?有名有姓?,我们称其为?单元格地址?,它以数字为行标,以字母为列标。比如当前单元格位于第一行、A列,单元格地址就为A1。一个工作表最多包含65536行,256列。

师生尝试建立一张如下的通讯工作人员通讯簿,文件保存在D盘,文件名为?通讯簿.Xls?: 序姓性别 号 名 1 刘贝 女 出身日期 身份证号码 工作单位 中国银行 电话号码 05108885566 地址 蓝天路89号 1978-12-12 320219197812123297 教师让学生说说该通讯簿的列数。师生共同讨论完成/ 注意在活动中 ①认识字段名,记录。 ②数据的类型 ③一些特殊数据的输入

日期型,数字型中的分数,数字中的区号,大数字如身份证号等 ④自动填充介绍

1.对数字字符强制使用文本格式

在Excel中,对输入的数字字符总是默认是可以进行计算的数,比如身份证号码或手机号码,经常被使用科学记数法来显示,如何关掉这一功能呢?

如果是很多数据需要这样做:选中该区域,单击鼠标右键调出快捷菜单,选择?单元格格式?,在?数字?标签下将?分类?选为?文本?。

如果只是个别数据的话,只需要在输入时选输一个单引号?‘?,即可以Excel认为这个单元格使用文本格式。 2.输入日期

要输入日期,可以在单元格中直接在单元格内输入?mm/dd?,就会被Excel自动转换为?mm月dd日?。若在其后加上时间,如?3/2 5:? 就会被转换为?2004-3-2 5:00?,是不是很方便? 3.输入分数

如前面所说,?/?在Excel会被首先当作日期来处理,而如果要输入 ,怎么办呢?我们可以输入?0 23/25?(即数字0后加一个空格),即可得到一个分数,如图1,它的显示形式是

33 - -

23/25,而值是0.92。 (4)保存工作簿

教师提醒,为了防止输入数据丢失,我们应该养成随时存盘的好习惯,在Excel中保存文件和在Word中一样。 (5)打开工作簿

提问:下次再想打开本表格,有几种方法呢? 由学生自己总结,教师概括补充。

①在?文件?下拉菜单底部最近使用的文件清单列表中单击要打开的工作薄名。

② 单击工具栏上的?打开?按钮,弹出?打开?对话框,选择相应的文件夹和工作薄文件。 ③ 在?文件?下拉菜单中选择?打开?命令,弹出?打开?对话框。

④在 ?资源管理器?中找到并双击要打开的工作薄文件。系统将启动EXCEL,同时将该工作薄文件打开。 4、学生探究学习

学生在刚才建立的通讯联系表格中进行第二、第三条添加。 5、 小结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表格中数据收集与录入,因为以前在学习文字编辑时,已经学习过如何在Word中输入表格,并且学习了如何设臵表格,因而学生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容易。

课时十八 第二节 表格规划与修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Excel工作表规划与设计; ②、掌握Excel工作表修饰与美化。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比较、分析、尝试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②、通过小组协同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探究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培养创新精神; ②、通过对工作表的美化,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34 - -

二、教学重点

①、Excel工作表规划与设计; ②、Excel工作表修饰与美化。 三、教学难点

Excel工作表规划与设计。 四、教学方法

教师演示、学生探究、实践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观察书上两张不同的?超市商品库存?表格,请学生分析并回答两张表格有何不同。 2、学生观察、分析两张表格。(其中一张表格将所有商品信息存储在一张工作表中,另一张表格式存储在同一工作簿里不同的工作表中。) (二)学习活动: 活动1、工作表的规划

出示《中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假如共收到九份调查问卷,如何设计统计电子表格? (引导学生看其中的三份)

2、学生了解规划工作表中的基本概念。 3、学生尝试使用工具栏修饰工作表。 活动2

看书本P60页图4.2-4,4.2-5两幅图,说说它们的区别,揭题《工作表的修饰》 1988年-2004年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代表团的金牌数 年份 届次 承办国 举办城市 金牌数 1988 第24届 韩国 汉城 5 1992 第25届 西班牙 巴塞罗那 16 1996 第26届 美国 亚特兰大 16 2000 第27届 澳大利亚 悉尼 28 2004 第28届 希腊 雅典 32

1988年-2004年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代表团的金牌数

年份 1988年 1992年 1996年 届次 第24届 第25届 第26届 承办国 韩国 西班牙 美国 举办城市 汉城 巴塞罗那 亚特兰大 金牌数 5 16 16 奖牌榜名次 11 4 4 奖牌榜名次

11 4 4 3 2

35 - -

2000年 2004年

提示知识点:

第27届 第28届 澳大利亚 希腊 悉尼 雅典 28 32 3 2 (1)标题居中,字体颜色为红色,12号。行高为24 (2)将年份所在的行与列,单元格颜色设为浅黄色。 (3)将其他的单元格颜色设为淡蓝色。

(4)将所有的数据的对齐方式设为单元格居中对齐方式 。

教师演示,学生练习。并加强巡视,积极回答学生的问题,指导个别学生。 对于学生的共同性问题,教师请学生演示或做讲解。 (三)学生自主探究作业:

1、用excel设计一张如下的课程表模。

铁佛中学初一课程表 星期一 1 上2 午 3 4 5 下6 午 7 8

信息 生物 历史 体育活动 数学 语文 体育 英语 星期二 语文 英语 数学 美术 地理 劳技 自修 班会 星期三 数学 英语 生物 历史 体育 语文 美术 体育活动 星期四 英语 数学 音乐 信息 地理 作文 作文 阅读 星期五 语言 数学 英语 体育 音乐 劳技 自修 体育活动 午 间 休 息 2、学生互评,交流制作心得。 3、教师展示学生优美作品。 4、学生修改作品,保存作品。 (四)小结 基本知识点:

(1)单元格设臵(含字体、字号、字的颜色设臵、对齐方式,合并居中,单元格方框及粗细颜色等

36 - -

(2)行高设臵 (3)列宽设臵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EXCEL表格的规划和设计,与上节课相比难度加大,因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大部门同学能做好任务,但仍旧有一些学生还是不能够完成课堂上的教学内容。

课时十九 第三节 数据处理与统计——Excel中公式的使用 (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序列的填充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掌握Excel中序列的填充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难点:序列的填充 教法、学法:讲演结合 教学程过程: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

1.怎样插入工作表? 2.怎样移动工作表? 3.怎样删除工作表? 二.新知Excel中的公式就是把我们熟悉的数学公式应用到单元格中。通过公式可对工作表中的数值进行各种运算,根据已有的数值求得新注数值。公式运算规律也遵从先加后乘除,先括号内后括号外,从左到右的规则。Excel提供册公式计算功能既可使我们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亲自进行计算,又可避免运算中的错误,保证计算的准确性。序列的填充:见KP23上图1.选取单元B4:C42.将鼠标指针选定区域右下角的填充柄处,鼠标指针变为十字光标状。3.按住鼠标左键向右进行拖动,到H4单元格后松开鼠标。三.小结:单元格中序列的填充学生 三.练习: 1.开机 2.入网

3.启动Excel电子表格

4.在Excel中制做KP22图中所示的工作表想想:观察这张表,有什么规律?如何快速输入这些有规律的部分呢?五.学会序列填充的办法来快速输入有规律的部分:星期一→星期五a.在B4,C4中分别输入星期一,星期二.b.选取单元B4:C4c.用鼠标左键按住填充柄向右进行拖动,到H4单元格后松开鼠标,即可。 5.保存文件,退出Excel,关闭计算机 教学后记:有部分学生找不到?填充柄?。

课时二十 第三节 数据处理与统计——Excel中公式的使用(二)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公式的使用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一、掌握公式的使用二、理解求和与求平均数的公式并会运用

37 - -

教学重、难点:使用公式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 1.怎样选中单元格? 怎样输入数据?

2.如何用序列填充进行输入数据?

二.新知:Excel中的公式形式:都是以?=?作为开头的。1.求和运算:a.先选择与第一个学生王红的总计相对应的单元格I5b.在此单元格中先输入?=?,表明下面要用到公式了.c.在?=?号后直接输入B5+C5+D5+E5+F5+G5+H5.d.按下回车键.2.自动填充的步骤如下:选定I5→用鼠标指向右下角填充柄处→按住左键拖动至I9再松开3.求平均数a.在J5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5/7b.按回车键c.将鼠标指针指向选定区域J5右下角的填充柄处,按下左键向下拖动至I9松开

三.小结:a.求和的公式b.求平均数的公式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a.选中B1,B2单元格,分别输入1,2b.用序列填充在B3,B4,B5,B6,B7中填数四.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a.用公式计算王红同学一周的上网时间b.用序列填充方法计算出其他同学的一周的上网时间c.用公式计算王红同学一周的平均上网时间d.用序列填充方法计算出其他同学的一周的平均上网时间五.保存文件,关闭Excel六.关机

教学后记:可采用用公式与不用公式的不同速度来对比教学

课时二十一 第三节 数据处理与统计——Excel中函数的应用 (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函数的使用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 一.会利用函数求总计 二.会利用函数求平均数 三.会利用公式进行填充 教学重、难点:函数的使用 教法、学法:讲述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认知操作 一.复习

提问:怎样在Excel中,使用公式进行自动填充数值? 二.新知

现在,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公式的使用,但是当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复杂的公式计算时,你会发现输入一个正确高效的公式是相当费时的(可举例说明之)。但如使用函数却不同。函数是一个预先写好的特殊公式。

今天就来学习几种函数的使用:以kp28上图求王红一周上网时间总计及平均数为例 1.总计(问:若用公式该如何求?)

a.函数也必须以?=?开头,在I5单元格中先输入?=?,接着输入求和函数名:sum b.在函数名后输入参数,注意参数要求用?()?括起来.

38 - -

c.输入完后可以在编辑栏中看到完整的公式:=sum(B5:H5) d.按Enter键,即可计算出结果. 2.平均值(问:若用公式该如何求?)

a.先选择与第一个学生总计相对应的单元格J5. b.在J5中输入:=AVERAGE(B5:H5) c.按Enter键,即可计算出结果 3.公式的填充

a.选取单元格I5至J5

b.将鼠标指针指向选定区域右下角的填充柄处,鼠标指针变为十字光标状. c.按下鼠标左键向下进行拖动,到J9单元格后松开鼠标即可. 学生练习: 一.开机 二.入网

三.启动Excel

四.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 a.用SUM函数求王红的上网总计时间 b.用AVERAGE函数求王红的平均上网时间

五.运用序列填充方法求出其他同学的总计与平均时间六.保存退出关机 教学后记:采用对比教学法,比较公式与函数的关系

课时二十二 第三节 数据处理与统计——Excel中函数的应用(二)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函数指南的使用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掌握函数指南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难点:函数指南的使用 教法、学法:讲述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

1.求总计的函数是什么?格式是怎样的? 2.求平均值的函数是什么?格式是怎样的? 二.新知

(问:不知道函数名怎么办?)

在上节课计算的过程中,也许会觉得,Excel中有那么多数,参数也比较复杂,要掌握起来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有没有一个简单的提示来帮助我们使用函数呢?

有,Excel早已为你想到了,你可以借助Excel中的?函数指南?的帮助来选择函数,输入参数,完成从函数输入到完成的全部工作.

可以通过单击?粘贴函数?图标来启动函数指南功能.下面我们借用函数指南算一下上节课中每一个学生总计和平均:(注意操作步骤)

1.选择第一个学生的总计单元格I5,在其中输入?=?

2.用鼠标左键单击?函数指南?按钮.出现?粘贴函数?对话框 3.在?函数分类?下拉框中选择所需的函数类?常用函数?.

4.在?函数名?下拉框中选择所需的函数名?SUM?.你可以看到对话框下面的函数提示。5.

39 - -

单击?确定?按钮.

6.单击Number1行的,暂时隐藏对话框,显示出表格工作区,以选择数据范围. 7.用鼠标拖动,选定所需的范围. 8.再次单击,返回函数对话框. 9.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三、小结:?函数指南?的用法(?智能化?)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电子表格程序,打开?信息小组上网时间统计表?文件1.借用函数指南计算?王红?的总计2.利用序列填充完成其他同学的总计3.借用函数指南计算?王红?的平均值4.利用序列填充完成其他同学的平均值.四.保存文件退出Excel关机 教学后记:同时让学生领略Excel的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

课时二十三 第三节 数据处理与统计——数据的排序及筛选(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数据的排序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掌握数据的排序方法 教学重、难点:数据的排序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认知操作 一.复习提问:

1.如何设臵小数位数?

2.合并及居中操作有何作用?如何合并及居中? 二.引言:

通过上几节课的设计,已经将我们的工作表装饰得很漂亮了.现在又有一个新问题:如果我想按照每个人的上网时间的多少排序,以掌握每个人的基本情况,该如何操作呢?今天开始学数据的排序! 三.新知

[板书]数据的排序

1.先归纳一下选取范围的方法 a.相邻区域的选取:(三种方法) ●用鼠标进行拖拉选取区域.

●按住shift键,单击选择区域的两个对角单元格. ●按住shift键,同时用键盘上的箭头选择. b.我块不相邻区域的选取:

★用上面的方法选取第一块区域后,按下Ctrl键不放开,然后再用上述方法选择其他的区域. 2.排序步骤:

a.选择要参加排序的数据范围C4:L9 b.选择?数据?菜单中的?排序?

c.设臵要排序的主要关键字.说明:因为在选择范围时,选择了表头.所以要选中?有标题行?前的单选钮.

d.由于想按降序排,所以选择?递减? e.单击?确定?按钮. 四.小结:

1.数据排序的方法

40 -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ve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