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灌区水土保持设计方案

更新时间:2023-09-21 15:35:01 阅读量: 工程科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9 水土保持与环境影响评价

9 水土保持与环境影响评价

9.1 水土保持

9.1.1 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 ③《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

④ 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 ⑤《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

⑥《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公告》(鄂政发[2000]47号);

⑦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征收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和水土流失防治费的通知》(鄂政发[2000]28号)。 (2) 技术规范与标准

①《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②《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 ③《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996); ④《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 ⑤《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

⑥《水利工程各设计阶段水土保持技术文件编制指导意见》(水总局科【2005】3号)。

9.1.2 水土流失及防治现状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丰沛、雨热同期但时空分配不均等特点。

灌区内地形起伏,地形地貌复杂,有低山丘陵也有河谷平畈。山区山高坡陡,海拔高度在100~600m以上,集流快,流速大,冲力强,极易产生水土流失。而且降雨集中,因此雨季水土流失严重。

150

工程通山县石雨塘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

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工程区水土流失成因以水蚀为主,人为因素也成为现状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根据《****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报告》(2000年10月编制),****水土流失主要以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为主,表现为面蚀、线状侵蚀、沟蚀侵蚀和崩山滑坡等水土流失等,水土流失程度和流失特征与地质、地形、植被条件和人类生产活动对其的影响程度密切相关。****共有水土流失面积2418.1km2,其中:轻度以上侵蚀面积1188km2,微度侵蚀面积1230km2。

灌区内通山河流域的大路乡、通羊镇、楠林镇的大部分地区为低山丘陵区,以砂页岩、碳酸岩为主,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主要表现为溅侵、面蚀和沟蚀,年土壤侵蚀模数3200~3500t/km2,侵蚀面积93.7km2 ,其中极强度侵蚀面积7 km2,强度侵蚀面积19.5 km2,中度侵蚀面积32.9 km2,轻度侵蚀面积39.3 km2。

灌区内厦铺河流支流湄港河中上游强度侵蚀面积7.7 km2,中度侵蚀面积5.6 km2,轻度侵蚀面积16.5km2,年土壤侵蚀模数2500~3000t/km2。沙堤河强度侵蚀面积3km2,中度侵蚀面积1.3 km2,年土壤侵蚀模数2000~2500t/km2。

****政府曾下大力气治理区内水土流失,但因种种原因,收获较小。水利基础设施严重缺乏,生态恶化状况未能得到遏制。

9.1.3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水土保持方案中项目建设单位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工程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工程建设区的防治责任范围包括灌区内规划建设的各干渠、支渠的永久占地、引水枢纽和取土场、弃土弃渣场、施工便道、料场、施工工区、生活区等占用土地区域。

直接影响区包括开挖、消坡潜在和重力侵蚀区域,工程开挖边坡泄溜滑落区域,各引水枢纽开挖等临时堆放料场占地,渠道两侧30m内的保护范围等。

9.1.4 防治规划原则

(1)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意实效”的水土保持方针。

(2)结合工程施工进度,坚持水土保持设施建设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原则。在达到保持水土目标的前提下,合理配

151

9 水土保持与环境影响评价

置水土保持措施。

(3)坚持水土保持与环境绿化、美化相结合的原则。

(4)根据工程特点的相似性,以及造成水土流失的一致性,对项目建设区域进行划分,分别研究,因地制宜确定水土保持措施。

9.1.5 防治目标

工程实施期间,在灌区各干、支渠全面布设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基本控制因工程建设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提高土地生产力,使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9.1.6水土保持分区

根据工程区的自然条件、地貌类型、工程建设时序、产生水土流失的特点,将工程区域水土流失区分别划分为各干渠取水枢纽及各干、支渠工程区,取料场、弃料场、施工区和生活区、滑坡坍岸区等。

9.1.7 工程建设造成水土流失预测

由于项目建设将会损坏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被,而且施工活动扰动了原有的土体结构,致使土体抗侵蚀能力降低,同时施工开挖破坏了原有地表土结构平衡,有可能产生重力侵蚀。因此项目建设使区域内的土壤侵蚀加速,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工程建设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指因开发建设导致的新增水土流失量,即项目建设区内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与原地面水土流失总量(背景值)的差值。

本工程建设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包括破坏原地貌造成的流失量、弃渣流失量,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加速的面积应包括损害原地貌植被的面积共0.321km2。

(1)预测方法

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预测采用经验公式获得,考虑所处的区域和工程特性,选择气象条件、地貌特征相似的工程,利用开挖和回填施工方法的相似性,类比公式中的参数。

弃渣场水土流失预测参考公路建设弃渣流失量的调查情况确定流失系数。 (2)扰动原地貌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

主体工程建设扰动地貌、破坏植被造成的水土流失预测主要采用土壤侵蚀模数法,新增水土流失量计算如下:

152

工程通山县石雨塘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

工程建设期:工程建设使区域植被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使土地原有抗侵蚀能力下降,同时由于人为活动频繁,从而使土壤侵蚀强度大大增强。

①水土流失背景值:根据不同地貌类型、地面覆盖物、地形坡度以及地质条件等情况分析确定相应区域原地貌的土壤侵蚀模数,运用土壤侵蚀模数法计算对应区域的水土流失背景值,采用预测公式:

Q=m×A×a

式中:Q—土壤侵蚀量(t);

m—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2500t/km2.a);

A—破坏地表面积(km2)(不含弃渣场占地面积); a—计算年数,取3.0。

根据湖北省水土保持区划及项目区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现状分析,并通过现场的调查,参考项目区内水土保持规划,确定各区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

本工程主要占地项目为干、支渠工程及引水渠首枢纽,经现场石门干渠、石门塘干渠、雨山干渠均沿山腰线布置,渠道与山脚的高差约35~45m,地势较高,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灌区下游地势较平坦,水土流失相对较小,地表侵蚀模数背景值取2500t/km2.a。

②扰动原地貌造成的水土流失量按下述公式进行流失量的计算: Q=mi×A×a

式中:mi—土壤侵蚀模数(6000t/km2.a)。

通过计算工程建设期水土流失总量为0.578万t, 其中新增水土流失量为0.337万t。

工程运行期:工程运行期水土流失的预测方法和计算公式与工程建设期相同。在运行初期被施工破坏的地貌主要为裸露地面,缺少植被覆盖,前期水土流失较强,考虑自然植被的逐步恢复,土壤侵蚀强度降低,施工结束3年后,土壤侵蚀达到施工前的背景值。另外主体工程衬砌渠道、水闸等建筑物占压区,由于工程措施的作用,将不再产生水土流失。

工程运行初期土壤侵蚀模数取5000t/km2.a。

通过计算,工程运行初期植被恢复水土流失总量为0.482万t,其中新增水土流失量为0.241万t。

(3)弃渣流失量预测

153

9 水土保持与环境影响评价

弃渣流失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即项目建设造成的大量弃土、弃渣未加任何保护而堆放增加的水土流失量。

施工弃渣是直接产生水土流失的基础,但并不是所有的弃渣都将流失,只有被降雨径流有效搬运输移的部分才构成流失量,本次弃渣流失量预测采用流失系数类比法估算。

湖北省水利工程建设的弃渣流失系数观测数据很少,本次工程参考陕西省水保所对陕西公路建设弃渣流失量的调查情况及沟道、沟坡弃渣流失规律和有关数据,确定弃渣流失系数为0.15。由于本工程的弃渣大部分为土方、沙砾石、石方很少,弃渣容重取1.7t/m3。

经综合分析计算,本项目建设过程中排放、堆放的弃渣场的弃土弃渣,若不采取任何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可能造成的流失量0.20万t。

(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

经预测计算,整个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工程开挖、填筑、弃土弃渣可能造成新增水土流失总量 0.778万t,其中弃渣造成水土流失量为0.20万t,损坏地表造成水土流失量为0.578万t。

9.1.8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1) 防治分区

根据工程建设对区域水土流失影响特点及主体工程布局,结合分区治理的规划原则,本方案将该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区分为引水渠首枢纽防治区、灌溉渠线防治区、弃渣场防治区、施工踏压地防治区。

(2)水土防治措施总体布局

按照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依据上述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结合项目建设区地质地貌条件、水土流失特征,对各分区提出水土保持措施的总体布局,制定防治措施体系。详见表9-1。

表9-1 防治分区、措施布局表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Ⅰ Ⅱ Ⅲ Ⅳ 渠线防治区 引水渠首枢纽防治区 弃渣场防护区 施工踏压地防护区 水土保持措施 措施类型 临时防护、植被恢复、草皮护坡、植树护渠 工程措施、植物措施 灌溉场地平整、河床平整、临时防护 渣场平整、挡渣围堰、顶面及边坡植草 场地平整、植被恢复、土地复耕 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植物措施 工程措施、植物措施 15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v3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