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学习要点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9-24 07:57: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基础知识学习大纲

基础知识部分涉及四大学科门类,知识点多而杂,考分所占比例极低,所以学习重点在于拓展知识视野,丰富知识内涵,理解企业中的困惑现象,并对企业管理产生宏观的认知。 考试侧重于基本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第一章 劳动经济法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 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的有限性称为资源的稀缺性即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需要而言, 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

劳动力资源三个属性:相对稀缺性、绝对性、本质表现为支付手段和支付能力的稀缺现代劳动经济学产生于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与成本的存在, 其研究对象正是这种客观存在所决定的。 二、 效用最大化

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 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 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 三、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劳动分。 就业量和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是通过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价格的机制, 实现、 调节资源的配置; 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一经济社会的基本课题。 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要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两种,主要是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㈠实证研究方法 重点: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实证研究方法试图超越或排斥价值判断,只提示经济现实内在的构成因素及因素间普遍联系,归纳概括现象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 特点: ①实证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 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 ②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

主要步骤:确定研究对象,设定假定条件,提出理论假说,验证四个步骤。 ㈡规范研究方法

规范研究方法特点: ①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 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②规范研究方法往往成为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服务的工具。互惠交换障碍:①信息障碍②体制障碍③市场缺陷 实践表明: 规范研究方法脱离不开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的客观分析, 实证研究方法也离不开价值判断的指导。

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㈠ 动力与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

劳动力——在一定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

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 是衡量、 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

总人口率参率=

劳动力 ×100% 总人口某年龄(性别)劳动力 ×100%

该年龄(性别)人口年龄别(性别)劳参率=

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劳动力供给变量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 简称为劳动力供给弹性。

Es=

?S?W/ SW供给无弹性 Es=0 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劳动力供给量固定不变。 供给有无限弹性 Es→∞ 工资率给定,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绝对值大于 0。 单位供给弹性 Es=1 在这种情况下, 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变动的百分比相同。

供给富有弹性 Es>1 劳动力变动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 供给缺乏弹性 Es<1 劳动力变动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 ㈡ 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1、15~19 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

2、妇女劳动参与率上升。 (原因:女性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与此相应的工资率普遍提高;制度劳动时间缩短,灵活工时制度普遍推行,如弹性工资制、半日工作、短工劳动等;人口出生率下降对家庭劳动的全面影响;科学技术进步对产业技术状况、家务劳动效率的全面影响。) 3、老年人口劳动率下降。

4、25~55 岁男性劳动参与率保持较高程度,没有什么变化。男性成年人是稳定的高水平劳动力供给主体,在家庭经济内部的分工中处于最优先就业的位置。 ㈢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

经济周期——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两种劳动参与假说——附加性劳动力假说与悲观性劳动力假说

两种假说的前提观点是相同的——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

在敏感的反应性。无论是否处于就业或非就业状态,总停留在劳动力市场中。

附加性劳动力经济假说认为: 在经济总水平下降的时候, 由于衰退, 一些一级劳动力(男性成年人)处于失业状态。此时,为了保证家庭已有收入,二级劳动力(中年妇女)走出家庭, 以期寻找工作。 因此, 二级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正向关系: 失业率上升, 二级劳动参与率提高。

悲观性劳动力经济假说认为: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参与率下降。 二、 劳动力需求

劳动力需求——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

劳动力需求是企业雇佣愿意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存在着如下关系:工资率上升,劳动需求减少,工资率下降,劳动需求增加。

ED=

?D?W/ DW需求无弹性:Ed=0 需求无限弹性:Ed→∞ 单位需求弹性:Ed=1 需求富有弹性:Ed>1 需求缺乏弹性:Ed<1

三、 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㈠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当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 最

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 但是当其增加超过一

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

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锁引起的产量变动分为三个阶段: 边际产量递增阶段、边际产量递减阶段、总产量绝对减少。 ㈡ 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资本等生产要素不变,唯一可变的是生产要素为劳动投入,故可变的成本也就是工资。

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MRP=VMP=MP*P=MC=W 四、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㈠ 动力市场的含义

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所有者个体与使用劳动要素的企业之间,在劳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反映社会经济特征之一的经济关系。

狭义的劳动力是指市场机制借以发挥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和形式。

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广义的劳动力市场交换关系的外在表现, 是实现劳动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劳动力市场的主体由相互对立的两极构成:其一为劳动力的所有者个体,其二为使用劳动力的企业。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是劳动者的劳动力。 劳动力市场的性质:

1、 劳动力市场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 2、 劳动力是一种等价交换。

3、 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市场价值——工资。 工资是实现和决定这种交换行为的必要手段。

4、 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实现劳动要素和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是一

失业率=

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 ×100%

就业人数+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失业人数?周数

失业人数平均失业持续期=

该年度有失业经历的人占平均失业持续期(周)年失业率(100%)= 社会劳动力总额的比例 ×

52周失业的负面影响:①造成家庭生活困难②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③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 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 ㈠政府支出

分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两类 ㈡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

1、 最低劳动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2、 最低社会保障。

3、 工会。 工会在其发展中承担着多重功能, 最基本的是与雇主或雇主组织进行集体谈判,参与决定基本劳动条件,并对各项劳动条件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最低劳动标准、最低社会保障、工会权利义务等三个制度结构,以法律确定、保护 。 ㈢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

对就业总量影响最大的宏观调控政策是:财政、货币和收入政策

1、 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扩大政府购买、增加政府转移支付、降低税率)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2、 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调整法定准备金率、调整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3、收入政策:一种是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用于控制货币工资与物价的增长,另一种包括在一定社会总收入、一定工资总量的条件下,对以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居民

个人分配关系的调整政策,即社会收入分配政策。

收入政策作用: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收入差距指标——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库兹涅茨比率、帕累托定律等 基尼系数用来判断某种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一种指数,亦即社会居民或劳动者人数 与收入量对应关系的计量指标。

当基尼系数接近 0 时,收入便接近与绝对平衡,接近 1 时,则接近绝对不平衡。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越不平衡。通常基尼系数在 0.2~0.4 之间。 收入政策措施:

1、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制定工资—-物价指导线。冻结。以税收为基础的

收入控制政策。

2、收入平等化措施:个人所得税制度。其他税。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对失业提供就业机会与就业培训。发展教育事业。改善居民住房条件。 第二章 劳动法

第一节 劳动法的体系 一、劳动法的概念

狭义的劳动法仅指劳动法律部门的核心法律。

广义的劳动法则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㈠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和特征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特点: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规范;反映了劳动法律部门的本质和特点;高度的稳定性;高度的权威性。 ㈡劳动法律基本原则的作用

1、 指导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保证各项劳动法律制度的统一、协调 2、 指导劳动法的实施,正确适用法律,防止出现偏差

3、 有助于劳动法的理解、解释,对认识劳动法本质有指导意义,可弥补劳动法律可能存在的缺陷。

㈢劳动法律基本原则的内容 1、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

平等的劳动就业权、自由择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平等的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劳动权受到国家的保障,这种劳动权保障具体的体现为基本保护,全面保护,优先保护等方面。 2、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

劳动者有依据法律的规定享有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三方原则:政府、工会和雇 主协会(企业家协会) 。 3、物质帮助权原则

物质帮助权的特征:社会性、互济性、补偿性。 三、劳动法律渊源

我国宪法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如劳动权、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物质帮助权、培训权、结社权等。

劳动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

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工伤保险条例》《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职工奖惩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等。

正式解释:根据解释主体的不同,正式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

集体合同是通过工会与雇主或雇主协会按照合法的程序, 经过集体谈判达成的关于一般劳动条件的协议。集体合同整体性地规定了工会会员和雇主的权利和义务,对劳动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分为产业集体合同、行业集体合同。 四、劳动法的体系

劳动法体系:劳动关系法、劳动标准法、劳动保障法、劳动监督检查法。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雇员)与用 人单位(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必须服从国家的意志,在确定劳动关系各方面的内容以及劳动 关系当事人各自的行为时,如工时、工资、劳动条件等,以及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关系时, 必须服从国家的意志的制约。

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劳动合同关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是一种双务关系,雇主、雇员在劳动法律关系之中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互为对价关系。雇员的权利即为雇主的义务,而雇主的权利也即雇员的义务。

劳动法律事实:劳动法律行为、劳动法律事件

劳动法律行为:是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

劳动法律事件:指不以当事人的主管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 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

第三章 现代企业管理 第一节 企业战略管理 一、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㈠企业战略的概念与特征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 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总体性和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实质:实现外部环境、企业实力和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企业战略具有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风险性和抗争性。 ㈡企业环境的结构与特点

微观环境是指市场和产业环境。 宏观环境是指间接影响企业活动环境因素, 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技术环境。 ㈢经营环境分析的方法

企业外部环境调研的方法:获取口头信息、获取书面信息、专题性调研。 ㈣经营环境的微观分析★

1、 现有竞争对手的分析: ①对手的数目②对手的经营战略③产品差异化④固定成本高低 ⑤行业成长过剩

2、 潜在竞争对手的分析: ①产品差异化②规模经济③绝对成本优势④进入分销渠道⑤ 资本需求⑥现有企业的反应 3、 替代产品和服务威胁的分析:

4、 顾客力量的分析: ①客户购买大批量产品②客户具有通过实现后向一体化③客户可以向许多其他供应厂家购买产品④客户改变供应厂家不会增加成本。 具备了上述四个条件,则该顾客群体的力量就强大。

5、 供应商力量的分析: ①卖方集中度②有无货源③企业前向一体化④企业是否它的重要客户

㈤经营环境的宏观分析★

1、 政治法律环境:受政府的作用

2、 经济环境:①经济体制②经济形势③经济结构(产业、分配、交换、消费和技术等 五个结构)④经济政策(财政、货币、收入分配、产业等四大政策) 3、 技术环境 4、 社会文化环境 二、企业分析 ㈠企业资源状况分析

资源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包括物质、人力、财务、技术、管理、 无形资产等六方面内容。 ㈡企业能力分析

能力是指企业将其资源进行组合、归集、整合形成产品和服务、以满足顾客需要的一种技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活动分成两大类,即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 基本活动:生产加工,成品运输,市场营销,售后服务。

支持活动:采购管理、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 企业能力的分析方法:纵向分析、横向分析、财务分析。

在分析企业能力时, 效率和效果是两个重要的指标。 所谓效率是指实际产出和实际投入的比率,所谓效果是指实际产出达到预计产出的程度。 ㈢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综合分析

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综合分析——运用 SWOT 分析方法。 WO:扭转战略 SO:增长战略 WT:防御战略 ST:多种经营战略 ㈣企业的战略选择

1、企业的总体战略:进入战略(购并、内部创业、合资等战略) 、发展战略(单一

产品或服务发展、横向发展、纵向发展和多样化发展等战略) 、

稳定战略、撤退战略(特许经营、分包、卖断、管理层与杠杆收购、拆分为股、资产互换与战略贸易等战略) 。

2、一般竞争战略:低成本战略(原则:领先、全过程低成本、总成本最低、持久等原

则) 、差异化战略(原则:效益、适当、有效等原则) 、重点战略。

3、不同行业阶段的战略:新兴行业(进入时机和竞争方式的选择) 、成熟行业(明

确竞争战略、合理组合产品、合理定价、工艺创新、扩大用户的产品范围、购买廉价资产、选择合适的买主、工艺流程的选择、参与国际竞争) 、衰退行业(领导地位、 合适定位、收获、 迅速退出等战略)

三、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与控制

㈠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建立企业组织、合理配置资源,制定预算和规划、调动员工积极 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 性,实施有效战略控制。

㈡企业经营战略的控制:制定评价标准,进行实际成效跟标准对比,针对偏差进行纠偏。企业战略控制由企业最高层控制, 分为事前控制、 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第二节 企业计划与决策 一、科学决策的需求与方法 ㈠ 策科学化的要求

决策科学化的要求:合理的决策标准、有效的信息系统、系统的决策观念、科学的决策程序(确定决策目标、探索可行方案、选优决策三个阶段) 、决策方法科学性(两条基本途径:按常规办事、不必事事重新决策;建立健全专门的组织机构,赋予其专门处理某类决策 )的权力和责任,分工明确) ㈡确定型决策方法

量本利分析法, 是将企业的总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观察产品单价和单位变动 成本的差额,若前者大于后者,则存在“边际贡献” 。

量本利分析的主要问题是找出盈亏平衡点,寻找的方法有图解法和公式法。 安全余额=实际(预计)销售额与盈亏平衡点的差额 安全余额越大,经营越安全,销售额紧缩的余地越大。

经营安全率是安全余额与实际销售额的比值,经营安全率在 0~1 之间,越接近于 1 就越安全。当经营安全率低于 20%的时候,企业就要做出提高经营安全率的决策。 ㈡ 险性决策方法

风险性决策方法:是一种随即决策,要具备 5 个条件:1、有一个明确的决策目标;2、 存在 2 个以上可供选择的方案;3、存在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各种自然状态;4、可测算不同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5、可测算出各种自然状态发生的客观概率。 决策树的分析程序:绘制树形图,计算期望值,减枝决策。 风险型决策有收益矩阵、决策树、敏感性分析 ㈣不确定性决策方法

悲观决策标准——华德决策准则 乐观决策标准——-赫威斯准则 中庸决策标准——-中庸决策标准 最小后悔决策标准——-萨凡奇决策标准

同等概率标准(机会均等标准)——-拉普拉斯决策标准 二、企业经营计划

㈠企业计划职能的作用和特点:决策目标具体化、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为控制提供标

㈡制订企业计划的原则:可行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短期计划与长期计划相结合、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㈢编制经营计划的方法:滚动计划法、PDCA 循环法、综合平衡法

滚动计划法计划期可长可短, 若是年度计划则按季度滚动, 若是中长期计划在按年度滚动。

PDCA 循环法就是按照计划(PLAN) 、执行(DO) 、检查(CHECK) 、处理(ACTION) 四个阶段的顺序,周而复始地循环进行计划管理的一种工作。

综合平衡法是指综合考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个因素, 通过反复测算制定科学的计划,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指导、监督、控制和协调,从而实现企业综合平衡的要求,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㈣企业经营计划的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特点:

1、它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模式。 2、要求有明确完整的目标体系。 3、更富于参与性。 4、强调自我控制。

5、重视员工的培训和能力开发。 第三节 市场营销 一、市场分析

市场营销是关于构思、货物和服务的设计、定价、促销和分销的规划和实施过程,目的是创造能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

市场是指某种产品的现实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需求的总和。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

按交换对象不同可分为商品市场、服务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信息市场等等。

按买方类型可分为消费者市场和组织市场。

按活动范围和区域不同可分为世界市场、全国性市场和地方市场等等。

消费者市场是指所以为了个人消费而购买物品和服务的个人和家庭所构成的市场。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社会、文化、个人和心理等因素。 学习指由于经验而引起的个人行为的改变。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1、参与购买的角色(倡议者、影响者、决策者、购买者、使用者)2、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习惯性、化解不协调、寻求多样化、复杂)3、购买决策过程(引起需要、收集信息、评价方案、决定购买、买后行为)

组织市场是由各组织机构形成的对企业产品和劳务需求的总和。三种类型:产业市场、 转卖者市场、政府市场。

影响产业市场购买者的因素:环境、组织、人际、个人因素等等。 二、市场营销管理过程

市场营销的管理过程:分析市场机会;选择目标市场;设计市场营销组合;执行和控制市场营销计划。

市场细分

消费市场细分标准:地理、人口、心理、行为 产业市场细分标准:最终用户、用户规模 目标市场选择

无差异市场营销、差异市场营销、集中市场营销 设计市场营销组合的四个基本变量(4PS) :

产品(product) 、价格(price) 、地点(place) 、促销 (promotion) 三、市场营销策略★ ㈠产品策略

1、 产品组合策略:产品组合的关联性是指一个企业的各个产品大类在最终使用、生产条件、分销渠道等方面的密切关联程度。

根据这种分析,可以把个体的沟通风格划分成四种类型:自我克制型、自我保护型、 自我暴露型、自我实现型。

决定沟通风格的另一重要方面是沟通环境。 第三节 领导行为及其理论 一、领导的活动与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信息类角色、决策类角色 二、领导物质、风格及其权变因素

㈠领导的特质:内驱力,即对成就的渴望,并且精力充沛;自信心;创造性;领导动机,即领导他人和对他人施加权力影响的愿望;领导者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高水平的灵活性”即随机应变的能力。

领袖魅力:自信、远见、有清楚表达目标的能力、对目标的坚定信念、行为不循规蹈矩、变革的代言人、对环境的敏感。 ㈡领导的行为和风格★ 1、领导行为风格的确定

对领导行为的早期研究显示出以下两个维度:关怀维度,结构维度

在常规性任务为主的生产部门,高结构的领导行为与生产效率成正比,关怀的领导结构与生产效率成反比。而在非生产部门情况则刚刚相反。 2、领导行为的权变理论

①费德勒的权变模型:任何一种领导行为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无效的,关键是看它 是否适合于特定的领导环境。

分离了三个情境因素:1、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2、任务结构3、领导者的职权 ②而被领导者的成熟度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工作成熟度(被领导者的知识和技能) ,心理成熟度(工作的意愿和动机) 。

③路径—目标理论:指导型(机构维度)、支持型(关系维度)、参与型、成就导向型

4 领导者参与模型(弗罗姆与耶顿)独裁I、独裁II、磋商I、磋商II、群体决策 ○

㈢ 导理论中的新观点: 1、 情商与领导效果

情感智力与工作绩效成正相关。

优秀的领导者在以下五个情感智力因素上表现突出: ① 自我情绪认识能力,即对自身状态的感知力;

② 情绪控制力,即针对具体情况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的能力; ③ 自我激励,即树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他的能力;

④ 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即正确地判断、了解和分享他人情感的能力; ⑤ 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即能充满情感地与他人建立联系的能力。 2、 领导替代论——领导行为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有效。 3、 领导技能和职业发展计划

有效领导的四个范畴:参与性和人际关系(如支持性沟通和团队建设)、竞争性和控制能力(如决断性、 实施权力及影响)、创新性和企业家精神(如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维持秩序和理性(如管理时间以及做出理性决策) 。 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测量技术 一、心理测量的原理

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工具。测验是测量的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 心理测验的类型:

按测验的内容可分为:能力测验,人格测验 按测验的方式:口头、纸笔、操作、情境 按测验的人数:个别、团体

按测验的目的:描述性、诊断性、预测性 按测验应用领域:教育测验、职业测验、临床测验

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信度(稳定性或可信性,指一个人在同一心理测量中几次测量的结果的一致性)、效度(一个测验的结果与被测验者行为的公认标准之间的相关度)、难度、标准化和常模

信度越高,测验越可靠。通常信度在 0.90 以上的能力测验,0.80 以上的人格测验视为是好的测验。

二、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管理

心理测验对应聘者进行评价和筛选时有三种策略:择优策略,淘汰策略,轮廓匹配策略。

测量方法在培训与开发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 它是培训需求分析的必要工具。 2、 为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提供依据。 3、 是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步骤。

第五章 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 第一节 人力资源的基本理论 一、人的管理哲学——人性假设 ㈠ 性内容及特征

人性, 即人的本性。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心理属性。 自然属性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之性。 心理属性即人的感觉、知觉、记忆等一切心理现在的总和。心理属性或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意识倾向。人性的特征:能动性、社会性、整体性、两面性、可变性个体差异性。 ㈡ 人性假设——对人的管理的基础和依据★

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即为管理中的人性观,它是指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需求、工作目标、工作态度的基本估计或基本看法,内涵:1、人性是人类社会中的客观存在,人性假设是对这一客观存在的主观认识、看法与判断。2、人性是假设的主体是管理者,客体是被管理者,人性假设是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人性的认识、看法和判断。3、人性假设对被管理者的人性的看法并非一成不变,随着人性假设的变化,管理手段在变,以至于呈现出不同

人性假设 经济人又称为唯利人、实利人(X 理论)由麦格雷戈提出 社会人 由埃尔顿?梅奥提出 主要观点 ①人天生懒惰,总想少干工作; ②一般人无进取心,受人引导; ③以我为中心,无目标与要求; ④缺乏理性,本质上不能自律; ⑤为满足生理安全需要才工作 ①人是社会的人, 影响人的生产 积极性包括物质条件、 社会和心理因素; ②人对工作失去乐趣后, 便从社会关系中寻求乐趣和意义; ③士气决定生产率, 而士气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生活及人与人的关系; ④非正式组织群体具有的特殊 行为规范对其成员产生很大 影响; ⑤领导者要善于了解员工,使正式与非正式组织的需求取得平衡; “自我实现人”(Y理论与X理论假设相对立) ①人是勤奋的,乐于工作; ②人具有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力; ③人对工作的态度取决于对工作的理解和感受; ④人具有相当程度的想象力、智谋与创造力; ⑤人体之中蕴藏着极大潜力; ⑥如有机会, 员工会自动把个人 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 ① 人的需求和动机多种多样; ② 同一时间内, 人的需要和动机 、相互作用,可以结合统一; ③人是可变的 管理措施 1重点是完成生产任务, 不关心人的感情○2以金钱刺激员工的积极性,和愿望; ○ 严惩消极怠工者 ③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工 作规范,加强各种法规管制; ④员工的责任是干活, 管理是少数人的事情; ① 管理人员除了关心生产任务外还需要关心员工,满足员工的需求 ② 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员工之间关系, 培养员工的企业归属感; ③ 提倡集体奖励制度,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 ④ 管理职能不断地完善和变化; ⑤实施员工参与管理的新型管理方式 ① 重视人的作用和人际关系, 物质因素置于将要地位; ② 管理者根据不同人分配其富有意义和挑战性工作; ③采用更深刻、 持久的内在激励; 复杂人 马克思提出 ①善于发现员工之间的差异, 因人而异管理; 复杂人 ②根据工作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或固定组织形式或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 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㈠人本管理的含义★

人本管理的含义:所谓人本管理,即以人为根本的管理。它是企业中的人作为管理的首要因素,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主体或主导因素,同时作为管理的本质因素,又是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基本含义:1、企业中的人是首要因素, 企业是以人为主体而组成的。2、企业为人的需要而存在,为人的需要而生产,为人的需要而管理。3、人本管理不是企业管理的又一项工作,而是现代企业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 的一种理念、指导思想、管理意识。 ㈡人本管理原则。

1、人的管理第一。在以人为本的现在企业管理中,对人的管理高于对物的管理,居于 第一位。提高人、完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对人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现代企业的目标之一,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创新。

2、满足人的需要,实施激励。个性需要,即马斯洛所提出的个人生理、安全、社交、 受尊敬和自我实现的五层次需要。通过组织引导、激励,实现个人需要,是以人为 本的企业管理本应当担当的责任,是人本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3、教育培训,完善人、开发人、发展人。

4、 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构建企业的组织形态和机构。

5、 和谐的人际关系。企业凝聚力,身心健康,个体行为,工作效率和企业发展。 6、 员工个人和组织共同发展。 ㈢人本管理的机制:

1、动力机制 2、约束机制 3、压力机制 (竞争压力与目标责任压力)4、保障机制(法律、社会) 5、环境优化机制(工作本身条件与环境、企业中人际关系环境) 6、选择机制(员工有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利,企业有选择权)。 三、人力资本理论 ㈠人力资本基本概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v0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