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14 13: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发挥团体功能,健全学生人格

宜良县狗街镇华兴小学 段云熙 吴桂梅 刘月月

马艳波 速国美 何云鹏

关 键 字: 团体 健全 人格

论文简介: 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团体成员围绕某一个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相互启发,相互诱导,形成团体共识与目标,进而改变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

【内容摘要】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其发展性、预防性功能的重要载体,是一种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有目标、有系列、操作性较强、相对稳定而又灵活机动的团体辅导形式。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成长发展的实际需要而设计并开展了一些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自身学习、实践和与同伴研讨过程中,认为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氛围要和谐、形式要互动、过程要注重生成、目标要具有发展性。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实现“助人自助,促人自悟,开发潜能,健全人格”的心理健康目标。充分发挥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确实让团体心理辅导服务于教学,真正起到育人的目的。

在研究中发现,学生在校园里和家庭、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心理问题相对比较集中,一般在人际交往、学习交流、环境适应、情绪困

扰、消费等方面的问题反应较突出。因而在学校开展团体心理活动会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在体验中获得感受,在活动中,形成各种认同意识及正确舆论导向,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约束机制,使健康向上的意识转化为学生的内驱力来影响其心理与行为。宜良县“团体心理辅导”已走进课堂研讨课,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运用“团辅”方法,营造良好氛围,体现合作、创新的团队精神的教育模式。如何落实“行——知——行——知”的教学环节,以更好地达到团体心理辅导的目的,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在潜心研究的。

什么是团体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就其本质来讲,它是一种助人过程。用目前较流行的说法来解释, 辅导的本质是“助人自助”。 心理辅导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个别辅导,另一种是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心理环境下为成员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即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进适应能力,以预防或解决问题并激发个体潜能的助人过程。 团体心理辅导对于团体心理辅导对于团体

团体心理辅导对于学校的意义

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团体归属感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喜欢和别人生活在一起,都希望归属于某种团体,并被团体成员所接纳。在一个团体里,个人的心理与行为往往受团体心理现象的影响。不同的团体气氛、团体规范、团体凝聚力对团体成员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研究团体的心理现象,并通过培养团体,去影响和改变个体的心理和行为。

由于团体心理辅导强调团体成员的相互作用,因此团体心理辅导与个别辅导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作用。第一、省时省力,效率高。第二、感染力强,效果广泛。第三、团体的方式更适合于学校。 团体心理辅导在学校中的运用 一、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目前,学校的教育与教学工作大多是通过班级的方式进行。班级又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环境,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我们近年来开展“班级心理辅导”的课题实验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将班级团体当作“辅导团体”,借鉴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巧,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班级气氛为前提,以丰富多彩的班级团体活动为途径,以唤起学生内在发展需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助人自助”为基本特征,最终达到增进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个体和班级团体共同成长。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参与课题实验的班级表现出生机勃勃、团结向上的班风,同学们热心参与班集体的各种活动,爱护班集体的荣誉,在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工作上互相支持,班级中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谐了,自

信心提高了,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一批学生成为优秀班干,一批后进生有了转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二、在团队活动中的运用

学校的团队组织总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团结和教育青少年,所以活动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我们尝试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巧于团队的活动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的做法是:以“自信、自理、交往、合作”为活动的主题,进行团队合作、沟通、自信心等方面的辅导与训练。活动方式是将参加者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一名小领袖带领,通过心理游戏、话剧表演、专项训练、小组辅导等形式开展辅导活动,以促进小组成员参与、互动、凝聚、探索,达到小组和个人共同成长的目的。实践证明我们是成功的,学生通过辅导活动,学习了如何与人交往,培养了团体合作的群体精神,提高了自信心和生活自理能力,发展了健全的人格。

三、在教学中的运用

1、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将团体活动的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活动中学”,多看(观察)、多倾听(收集)、多想(思考),多说(表达)、多做(操作)、多感受(体验)、多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与充分的时间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2、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团队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叫合作学习或小组学

习、团队学习。 合作性学习并不是把学生简单地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学习。合作性学习必须具有以下几方面要素:①共同目标。②彼此互动。③个人责任。④共同规范。⑤共同成功。

3、作为一种辅导策略,可以将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运用于学习障碍的干预之中。将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运用于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上。这类工作坊在语文、数学与英语等学科中开展。其做法是:将部分上课不认真、对学习缺乏兴趣、未能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集中起来,通过团体游戏、角色扮演、小组辅导等团体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学习彼此接纳,合作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试验结果表明,工作坊对改善学习困难学生非智力因素有明显的效果

团体辅导课堂模式的框架: 团体辅导的过程主要包括“创设情景,镜中看我——协作会话,现实看我——实践训练,辩证看我——启发反思,发展看我”四个阶段。在实践探索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参照团体辅导的工作模式,在学科教学课堂上试行团体辅导式教学的“四步教学法”。 步骤:一、“创设情景,镜中看我。”即提出问题,了解问题,给学生一面镜子找一找自己。二、“协作会话,现实看我。”也就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对情感的一个认知过程。三、“实践训练,辩证看我。”这个环节让学生理论运用,进行一个知识迁移,

是学生的一个行为过程。四、“启发反思,发展看我。”这个环节是对学生形成的一个积极暗示,是一个意志强化的过程。团辅方法注入课堂,达到一个“行——知——行——知”的过程,,实现“助人自助,促人自悟,开发潜能,健全人格”的心理健康目标。 设计有效的活动方式

1.融冰活动——进行热身活动、放松训练(包括想像放松,游戏放松,深呼吸放松等),或做个小游戏,或讲个小故事,或利用音乐渲染、富有激情的语言描述,创设开放接纳的气氛,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得以在紧张中放松,在不安中坦然、在竞赛中找到观点,充分放松自我、表现自我、流露真情。

2.活动体验:形式上借鉴了企业培训中的拓展训练,和团体咨询的活动方式,从内容上,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从同学交往、适应社会等方面着眼,整个活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诸如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讨论分析、谈话沟通、故事联想等,训练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表达内心的感受和经验,进而增进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班级成员的互动合作。有时一节课是多种形式式的交互运用。

3.活动分享:同学间交流在活动中的领悟,分享成功的体验和在游戏中产生的友谊感、成功感等各种真实感受,分享活动的得失、成败,正确认识自我,认识同伴,以促进改变自我的愿望,建立新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交流,进行主题的总结提炼。此时,教师要积极倾听。即用“心”来听,不仅要听懂对方话语的内容,

还要听懂话语背后的潜台词和情感含义,指导要适当。因为教师指导少,学生无从下手,表面上热热闹闹,纯为活动而活动;指导太多,又可能养成学生的依赖性,变成教师的说教。

4.进行团体活动反馈:通过每次的调查反馈,或写活动日记,活动感想,使教师了解同学们的反应,并进行相应的整改,以保证每位成员进行正常的活动和应有收获,使活动结果效果更好。同时,根据同学们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班级管理思路的调整,制定新的管理措施,为达到文明、勤奋、健康、向上的班风、校风而努力。

为了能有效地促进了师生平等、相互尊重、融洽了师生情、同学情,营造出了学校心理安全自由的教育环境,创造出了积极而活跃、协调而融洽的班级心理氛围,能有效的解决同学交往、亲子关系、师生相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学生们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交往,在小学阶段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已势在必行。

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实践、完善,努力提高学校心理辅导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效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作出积极的贡献,确实让学生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能在学校中玩得开心,学得更开心!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光兴:《学校心理学——心理辅导与咨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凤鸣、钟志农等:《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指导手册》小学分册,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3、吴武典等:《辅导原理》,台北心理出版社; 4、钟志农:《埃氏人格发展理论与中小学班级团体辅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5、王坤伟、杨延光:《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模式探讨》,大众心理学; 6、钟志农:《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方法上的“八重八不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un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