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达赖喇嘛根敦珠巴生平研究

更新时间:2023-10-18 22: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重点科研项目

历辈达赖喇嘛生平研究

陈庆英 主编

冯智

王维强 副主编 熊文彬

2004年12月

1

历辈达赖喇嘛生平研究

引言

今天,“达赖喇嘛”是在中国乃至在全世界都能经常听到的一个名词,有时甚至成为世界新闻报道的一个热点。不过,在当今世界各国的新闻媒体的报道中所说的达赖喇嘛,实际上往往是指第十四辈达赖喇嘛。对于这一位达赖喇嘛,不同的人们的认识是千差万别的,作为一个政治人物,西方的新闻报道称他是藏传佛教的宗教首领,是西藏的“精神领袖”,还有的认为他是为世界和平、为人权,为宗教信仰自由、为保持西藏的传统文化而奋斗的著名人士,甚至把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他;在中国,他被认为“是图谋西藏独立的分裂主义政治集团的总头子,是国际反华势力的忠实工具,是在西藏制造社会动乱的总根源,是阻挠藏传佛教建立正常秩序的最大障碍”。作为一个宗教人士,人们对他的认识也是很不相同的,有的真心相信他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是崇拜的对象,有的认为他是历辈达赖喇嘛的继承者,有的认为他是藏传佛教的格鲁派的领袖,有的认为他只是格鲁派的众多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言行只代表他自己或者是他的集团;有的认为他确实具有无比的神通,甚至是一个无法真正认识的神奇,有的认为他不过是一个由于种种原因而具有某种特殊身份的人,与普通的人并没有根本的区别。当然,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看,“达赖喇嘛”是藏传佛教的众多的活佛转世系统中的一个,是由至今已有十四位的具有这一名号的人物所组成的一个系列,这十四位具有达赖喇嘛的名号的人物,他们的经历和历史作用是各不相同的。要真正了解“达赖喇嘛”,对有关“达赖喇嘛”的各种新闻报道做出自己的判断,需要对达赖喇嘛活佛转世系统的这十四个人物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认识这一活佛转世系统的来龙去脉,同时对这一活佛转世系统出现以来的西藏的历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本书正是从这一需要出发,通过收集有关的历史资料,主要是依据历辈达赖喇嘛的藏文的传记的记载,加上我们可以利用的有关的藏汉文的档案资料和史籍记载,力图比较准确地说明历辈达赖喇嘛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在讲述历辈达赖喇嘛的生平事迹之前,有必要对产生达赖喇嘛这一活佛转世系统的时代背景和格鲁派早期的历史做一个简要的说明。

格鲁派是在十五世纪在西藏产生并发展壮大起来的一个新兴的藏传佛教的教派。格鲁派与此前的各个教派不同,它是在印度佛教已经完全衰亡的时代由藏族的高僧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创立的一个教派。格鲁派不象藏传佛教的其他教派那样把本派的祖师归结到印度的佛教大师,而是以藏族的佛教大师宗喀巴作为自己教派的祖师。宗喀巴大师(tsong-kha-pa-blo-bzang-grags-pa 1357-1419)本名罗桑扎巴,出生于今天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地方,青海省东部的湟水河,藏语称为“宗曲”(tsong-chu),湟水流域藏语成为“宗喀”(tsong-kha),宗喀巴大师的出生地在宗喀地区,故当他成名后,人们便尊称其为宗喀巴。宗喀巴的父亲名叫鲁本格,是当地的藏族的鲁本部落的一位首领人物,宗喀巴7岁就被家里送到青海化隆县境内的夏琼寺出家,跟随当地的高僧顿珠仁钦学佛,从小打下了深厚的佛学根底。宗喀巴十七岁时,为了进一步学习佛法,在老师顿珠仁钦的支持下,离开青海到西藏地区去深造。他到西藏以后,先后拜萨迦派高僧仁达哇等各教派的数十名高僧为师,学习各派教法。到十四世纪八十年代末,宗喀巴把西藏佛教显密宗各派的教法几乎全部系统地学了一遍,并开始讲经传法,逐渐成为当时卫藏地区藏传佛教界的知名人士,在其身边聚集起一批很有学识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年青弟子,并得到明朝加封的西藏地方的首领阐

2

化王扎巴坚赞和拉萨河流域地方首领的支持,其声望越来越高,甚至明朝皇帝也派使者邀请他进京,他因为身体不好,不习惯人多嘈杂的场面,加以忙于筹办举行拉萨祈愿大法会的事务,所以婉言谢绝进京的召请,而派自己的弟子释迦也失进京。

1400年到1409年宗喀巴开始进行系统传播自己的宗教主张。他著书立说,号召重视戒律,创立格鲁教派的理论基础。1409年藏历正月,宗喀巴在拉萨发起了大规模的祈愿法会,并在当年在拉萨东面约六十公里的旺古日山上创建了甘丹寺,这两件大事成为格鲁派创立的标志1。拉萨祈愿大法会后,格鲁派势力迅速发展,其弟子嘉央曲杰、大慈法王、根敦珠巴(后来被追认为第一世达赖喇嘛)先后建立起哲蚌寺(1416年)、色拉寺(1418年)、扎什伦布寺(1447年),完成了格鲁派四大寺院的建立。

格鲁派从创立之处开始,就显示了教派主持人的宏大的气派和周密的计划。甘丹寺在建寺的当年就建成僧舍70余处,并为上百处的建筑打下地基。在次年建成了大殿,能容纳三千僧人举行诵经法会。其他各个佛殿经堂也是依山势而建,显得气势不凡。宗喀巴大师圆寂后,在甘丹寺用18升白银为他建造了大灵塔,并且用金银建造了纪念宗喀巴大师的佛像。哲蚌寺和色拉寺的规模更加宏大,两寺的大经堂都能容纳数千僧人,而且都有众多的佛塔、佛堂、僧舍等建筑。格鲁派的各个大寺院都有严密的组织。甘丹寺初建时有四个扎仓,后来合并为绛孜扎仓和夏孜扎仓两个扎仓,绛孜扎仓有12个康村,夏孜扎仓有11个康村。哲蚌寺初建时有七个扎仓,即是郭莽扎仓、洛色林扎仓、兑桑林扎仓、夏郭日扎仓、都哇扎仓、德央扎仓、阿巴扎仓,后来合并为郭莽扎仓、洛色林扎仓、德央扎仓、阿巴扎仓等四个扎仓。其中的郭莽扎仓有16个康村,洛色林扎仓有24个康村。色拉寺初建时有堆巴扎仓、麦巴扎仓、甲扎仓、仲顶扎仓等四个扎仓,后来又由从哲蚌寺分出来的部分僧人组成杰巴扎仓,再后来又演变为杰巴扎仓和麦巴扎仓两大扎仓,杰巴扎仓有22个康村,麦巴扎仓有15个康村。在康村之下又分若干个米村2。寺院、扎仓、康村三级都由执事人员组成管理机构,实行定期轮换制度。同时寺院、扎仓、康村、米村又有自己的经济,由专职人员管理。格鲁派寺院的组织系统和管理机制保证了寺院的稳定性,拉萨三大寺经历过敌对教派和势力的多次打击,仍然能够保持和发展,与此种寺院组织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1419年宗喀巴大师圆寂时,格鲁派的领袖人物的继承还没有采取活佛转世的办法。宗喀巴大师创建甘丹寺以后,一直担任甘丹寺的住持,所以他圆寂以后继承甘丹寺的住持职务也即是继承宗喀巴大师的宗教地位。当时格鲁派是采取师徒传承的办法,由宗喀巴大师的大弟子贾曹杰继承甘丹寺的住持,贾曹杰在他1432年去世的前一年即1431年委任宗喀巴大师的另一个大弟子克珠杰担任甘丹寺的住持。1438年克珠杰去世后,由宗喀巴大师的另一个弟子夏鲁哇勒巴坚赞继任,夏鲁哇勒巴坚赞之后是洛追却迥继任,洛追却迥之后是克珠杰的弟弟巴索却吉坚赞(后来他的转世成为济咙活佛,即功德林活佛),其后相继继任的是洛追丹巴和闷朗泊哇。从贾曹杰到闷朗泊哇,七位继任甘丹寺住持的人都是后藏地方的人,而格鲁派人认为宗喀巴大师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所以这七人被称为“文殊后藏七传”,但是这种传承方式和后来才出现的活佛转世是不相同的。后来藏文中把甘丹寺住持这一职务专门称为“甘丹赤巴”。贾曹杰、克珠杰等人在宗喀巴大师圆寂后,对格鲁派的稳定和继 1

法王周加巷著、郭和卿译《至尊宗喀巴大师传》,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王森《宗喀巴传论》和

《宗喀巴年谱》,收入《西藏佛教发展史略》一书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

2

恰白·次旦平措等著、陈庆英等翻译《西藏通史-松石宝串》,《中国西藏》杂志社、西藏古籍出版社

1996年联合出版,505-516页。

3

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克珠杰撰写了《宗喀巴大师传略》,阐述宗喀巴大师的一生的事迹和主要的宗教主张,并整理和阐发宗喀巴大师的重要宗教著作,对于格鲁派内部统一教理主张,保持教派的统一协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后来在班禅活佛转世系统建立时,克珠杰被认为是第一世班禅大师,但是在他之前担任甘丹赤巴职务的贾曹杰却没有被认为是某个活佛转世系统的第一世。

由甘丹赤巴这一职务担任格鲁派的领袖,在格鲁派初期发展中对保持教派的统一和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到几十年以后,这种体制也显露出明显的弱点。按照自然形成的惯例,担任甘丹赤巴的人必须是在寺院中长期学习经典,并且在甘丹寺中出任绛孜扎仓或者是夏孜扎仓的堪布,即成为绛孜曲杰或者夏孜曲杰后,才有可能担任甘丹赤巴。这样,格鲁派僧人到有幸担任甘丹赤巴时,年龄已经很大了,在任期间也不能很长。这种体制虽然有激励格鲁派普通僧人发奋学习经典和刻苦修行的作用,减少了领袖人物继承上的竞争和矛盾,但是也造成甘丹赤巴的领导力和号召力不强的弊病。特别是作为宗教教派的领袖人物,甘丹赤巴还缺少一种神圣感和神秘感。特别是随着格鲁派的发展,遇到的其他教派的敌视和限制、打击也越来越大,格鲁派就需要有一种更强有力的领袖人物出来主持教派的各方面的事务,这就是格鲁派在教派创立近一个世纪后普遍采取活佛转世的办法来解决领袖人物的继承问题、并出现“达赖喇嘛”这样一个全教派中地位最高的活佛转世系统的原因。 格鲁派在十五世纪末到十六世纪初陆续出现的众多的活佛转世系统中,最重要的是达赖喇嘛活佛转世系统。这一活佛转世系统开始于扎什伦布寺的创建者根敦珠巴(dge-vdun-grub-pa 1391-1474)。从今天的观点来看,根敦珠巴是达赖喇嘛活佛转世系统的开创者,由于他创建扎什伦布寺的功绩,使他在当时的格鲁派中具有了特殊的重要性,同时也被一些人认为具有了用转世的形式世代弘扬佛教的资格。当然,和绝大多数的第一辈转世活佛一样,根敦珠巴并不会知道他身后会有一个从他开始的活佛转世系统,“达赖喇嘛”这个蒙古语和藏语结合的名词是在他圆寂以后的一百多年才由蒙古土默特部的首领俺答汗赠给他的第三代转世索南嘉措的,因此根敦珠巴也不可能知道他自己就是第一辈达赖喇嘛。但是,无论怎样说,达赖喇嘛转世系统的源头是根敦珠巴,因此我们讲达赖喇嘛活佛转世系统,只能从根敦珠巴的事迹说起。

一世达赖喇嘛根敦珠巴生平研究 陈庆英

一、 根敦珠巴的家世和出生

一世达赖喇嘛的全名为根敦珠巴贝桑布,根敦珠巴(dge-vdun-grub-pa) 为一世达赖喇嘛的法名,“根敦”意为僧伽,“珠”意为成就,“巴”为表示男性的人称词尾。所以通常也

4

将他的名字简称为“根敦珠”。“贝桑布”(dpal-bzang-po)意为“吉祥贤”,是元代开始藏传佛教高僧的名字后面常用的后缀部分。

根据根敦珠巴的弟子、曾经担任扎什伦布寺的住持的意希孜摩(ye-shes-rtse-mo1433-1513?)所著的《根敦珠巴贝桑布传-奇异宝串》记载,根敦珠巴于藏历第七饶迥的铁羊年(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出生在后藏萨迦寺的附近的“赛”(srad)地方的的一条山沟中,是霞(zhag)和班宁(ban-snying)两地之间的拉热(lha-ra)地方3。这一地方在今天的地图上仍然可以找到其大致的方位,在萨迦县的东部和日喀则市、白朗县交界的赛曲流域有萨迦县的木拉、赛、拉洛三个乡,在历史上这一片总称为赛地方。根敦珠巴的出生地应即是该地方。现在从日喀则市乘汽车到萨迦寺,出日喀则市西行六十公里到萨迦县的吉定乡,由南向北流经该地有一条雅鲁藏布江的支流,上游称为赛曲,下游称为下布曲。从吉定南望,一世达赖喇嘛的出生地即在远处的群山之中。宗喀巴大师的弟子、根敦珠巴的主要上师喜饶僧格(shes-rab-seng-ge1383-1445)在该地建立了一处密宗道场-赛菊巴寺,由此传出格鲁派密法的赛派传承,喜饶僧格还是著名的拉萨下密院的创建者,因此赛菊巴寺和拉萨下密院一样,在格鲁派的密法传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赛菊巴寺位于今天赛乡乡政府所在地以东五公里的赛曲河北岸,有一称为珠布曲的药水泉,在前后藏都很著名4。另外在拉洛乡有一片牧业区,在现今的地名录上仍有数十个牧业点,其中有一个牧业点叫做“协”(zhal),与意希孜摩所说的霞(zhag)地方的读音相近,有可能根敦珠巴的出生地即是在它的附近5。

关于根敦珠巴的家世,意希孜摩的《根敦珠巴传》中说,“以前一些人说,他们家族是早先从康区迁来的牧民,住在萨迦派的古尔衮(gur-mgon)的噶美如哇(dkar-me-ru-ba)地方,所以被称为古尔玛如哇(gur-ma-ru-ba)。据上师自己说:‘有一个叫做贡如仁邦(gung-ru-rin-spungs)的僧人,对我说他与我同一姓氏,这样看来叫古尔玛如哇是音讹,应该是叫贡如如哇(gung-ru-ru-ba)。’”又说:“ 关于上师的族姓,总的说古尔玛如哇家族分为四支,即额尔巴(ngar-ba)、米楚巴(mi-sprug-ba)、充楚巴(tsong-sprug-ba)、色措(bsags-tsho)等,上师的家庭属于额尔巴,由于是额尔巴氏,所以和仲敦巴嘉哇迥乃是同一族姓。与上师家族分支系属相同的人共有上千人,家族世系未尝断绝,而且亲戚及表亲众多,在这些

6

亲戚中先后出过许多在家出家奉行佛法的人。”简单地说,即是他们家是从康区迁移到赛地方的牧民的后裔,他们的姓为额尔巴(ngar-ba)氏,与藏传佛教的噶当派的创始人仲敦巴是同姓。在今天人们依靠汽车长途旅行的时代,由于道路艰难,要到赛地方去是很困难的,但是在元代人们依靠骑马和步行长途跋涉,赛地方所处的地理位置可能是一个接近交通要道的地方。在它的正东面是曲弥地方(现今称为日喀则市的曲美乡),元朝在那里设置过曲弥万户,帝师八思巴和真金皇太子曾经在那里举行过有僧俗十万人参加的曲弥大法会,曲弥的北面是那塘寺,另外元末明初兴建的萨迦派的一座重要寺院俄尔寺就在曲弥,由此可 3

比丘意希孜摩著《根敦珠巴贝桑布传-奇异宝串》,收入印度达兰萨拉藏文铅印的历辈达赖喇嘛的传记

中,第一册,213页

45

详见《萨迦、谢通门县文物志》,索南旺堆主编,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106-109页。 见《西藏自治区地名志》,上卷,381页。有记载说意希孜摩也是赛地方的人,与根敦珠巴同乡,他对

赛地区的地理应当相当熟悉。

6

详见《萨迦、谢通门县文物志》,索南旺堆主编,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106-109页。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tx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