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更新时间:2023-09-15 10:36: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其中儒家文化的发展及演变是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主线。就内容上说,儒家的仁政王道,道家的清静无为、以退为守,法家的循名责实、信赏必罚,这三者构成中国古代文化的三位一体的基本要素,浸透于民族的性格和心理中。其基本价值系统是以儒家体系为主干,同时又兼容道、法、墨等诸子百家之长。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意义作一些探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思维方式等等日趋多 元化和复杂化,给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也对传统文化反思提供一个平台。个民族的文化都有政治教育自己的特点,并形成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族自尊心首先表现为对民族文化尊严的捍卫,民族自信心首先表现为对民族文化生命力的信赖,民族自豪感首先表现为对民族文化的崇尚。但我们也应意识到在审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上,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崇洋媚外,搞民族虚无主义,也不能自尊自大,固步自封,搞自我中心主义。只有建立在民族自尊心基础上的批判与继承、借鉴与改造、摒弃与创新,用科学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旧赋新,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当代价值。 (一)以“仁”为核心的人文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强烈的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在古籍中有许多记载。《尚 书》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里也有这样的话:“夫民,神之主也。”就是说上天也要顺从人民的视听,应该先办好人的事,然后再致力于神的事。可以看出那时就将人置于中心地位。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中“仁”是儒家思想中的最高理想和价值范畴,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最高准则。这种以”仁”为中心的文化道德修养,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观念。 (二)以“和”、“合”为基准的统一发展观。

即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发展。“仁”、“义”思想本身就是体现了人、我、群之间要紧密联系、和谐发展的观念。它要求人们要正身、自律,以礼待人,这都与我们现在所要求的道德、行为准则相吻合。在处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时,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重视人的群体性和求同性,有较浓的“价值理性”色彩。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要通过社会教化和自我修养,成为社会和群体接纳和需要的人,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重视群体价值,提倡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弘扬的都是一种个体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上列举的几个方面,与我们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并行不悖。传 统文化中确立和倡导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义重于利的价值观以及传统文化中人道主义和民本主义传统都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它们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对于“三义”、“三观”教育,培育四有新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当代政治思想教育必须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土壤,充分汲取传统的养分。只有在现实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研究、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价值内涵,才能切实增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采取辩证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兴衰变迁的积淀,在形成过程中难免带有时代烙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因此,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东西未必是合理的积极的。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纪,当代思想政治教

育面对新的情况,教育的手段、方法、途径以及实现目标必将面临新的调整。就教育对象而言,在全球信息化、一体化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面对世界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冲击,教 育对象在价值趋向、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方面必然产生新的嬗变,因而不免与传统思想文化产生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又集中表现在受教育者对自主意识的提升和主动选择性的发挥上。因此面对变化了的形势,现代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反思,积极应对因新旧冲突形成的对传统文化的挑战。这种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道德化与功利性的冲突。

传统文化具有一种明显的泛道德倾向,从人伦意义而不是从功利角度、从亲缘关系而不是从法制规范来评判个体和群体行为成为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在传统社会中,道德建设一直处于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道德完善也一直是个体和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最高目标。而经济发展则让位于道德建设。目前,传统文化的泛道德倾向正受到挑战,经济与道德两者的位置出现了转换,道德不再处于社会生活的中心地位,道德水准也不再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状况的唯一标准。相反,经济意识则从附属地位上升到了主导地位,发展经济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任务,经济发展状况也成为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中国传统文化的泛道德倾向,把道德绝对化,甚至脱离现实的要求,片面扩大道德的作用,从而造成了道德与现实的二元对立。在中国历史上就有所谓“利和义”、“欲与理”之辨,个人的需要和欲望在人生价值观念上没有地位。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强调对物质利益关注,必然形成中国传统泛道德化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利性的冲突与对立。 (二) 整体性与个体性的冲突。

个体性是指在群体与个体、公与私的关系上,主张突出个体的主体性。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整体利益高于一切,强调个体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整体是目标,是最高的存在;在这种重视自律和利他的人生理想中,个体的生存需求、发展需求被忽略了,自我需求、自我满足、自我实现处于极不重要的位置。当前,个体的生存需求、发展需求成为人生理想的重要内容,尊重自我、关注自我、发展自我成为众多人尤其是青年一代追求的人生理想,对此,在整合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加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对传统文化必须要有一个辩证的认识。

(三) 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冲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思维方式上追求“善”。求善的思维则重在制定规范、形成约定、讲究求同。这种思维方式就容易造成个体人格的不鲜明和个体行为的僵化保守。当前,随着 人们物质生活的日渐丰富,多元的生活也带来了多元的思维,人们已不再追随他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更追求一种个性化、有色彩、有特色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传统与现实的对立和冲突。应当看到,价值趋向独尊某一思想体系时,很容易把它推崇为一种信仰,从而否认其它学说存在的合理性,禁锢人们对新思想、新理论的探索,压抑人们本来具有的极为丰富的智慧和潜能。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基础之上,适应时代潮流,因 时而变,因势而变,积极更新观念,善于因势利导。 一、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意蕴 三、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文化的挑战和应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tv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