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教案1-5
更新时间:2023-12-15 01:4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第一章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教案
一、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一)竞技体育的起源 1、竞技体育概念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2、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 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物学因素;二是个性心理因素;三是社会学因素。 (二)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百年回顾
作为体育这一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竞技体育始终与人类社会同步地发展与完善。从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开展,建立相对完整的管理体制,体育竞赛活动的日益活跃,现代奥运会的百年盛事,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竞技体育的职 业化与商业化趋势等几个方面可以清晰地描绘出20 世纪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 1、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广泛开展 2、建立相对完整的管理体制3、运动竞赛活动日益活跃4、现代奥运会百年盛事5、运动竞技水平及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6、竞技体育发展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趋势 二、竞技体育的构成
从不同实践过程来看,竞技体育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一)运动员选材
运动员选材是竞技体育的开始,是挑选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及竞技潜力的儿童少年或后备力量参加运动训练的起始性工作。选材时,应注意考虑各个运动项目的特点,力求使用科学 的测试和预测方法,努力提高选材的成功率。 (二)运动训练
运动训练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运动训练既是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的最重要途径。 (三)运动竞赛
运动竞赛是在裁判员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运动员通过训练不断提高的竞技能力,只有通过运动竞赛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 (四)竞技体育管理
无论是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还是运动竞赛,都必须在专门的管理体制组织管理下才能得以实施并得到理想的效果。因而,竞技体育管理也是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竞技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 竞争性
竞技体育中的“竞”是指比赛和竞争,“技”是指运动技艺。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能力,即竞技能力。竞技体育由此而可以简单理解为是比较竞技水平高低的体育活动。激烈的竞争 性就成为竞技运动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最本质的特点之一。 (二) 规范性
现代竞技运动的发展要求运动员必须具有高度完美的技艺,否则就难以取得比赛的胜利。高度的技艺性是竞技体育赖以存在的基础,但高度的技艺又是以对技术、战术种各种训练的规范性要求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三) 公平性
竞技运动中的竞争应该在高度公平的条件下进行。也就是说,竞技运动比赛应该合情合理,不偏袒任何参赛者。没有公平竞争,竞技运动便无法正常进行。为保证公正、公平地进行竞争,竞技运动的组织者对比赛项目、时间、地点、场地器材及运动员的参赛资格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运动员的参赛行为及比赛组织和裁判工作制定了严格的行为规范。 (四)集群性
竞技体育是由若干运动员组成的群体行为。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运动员同时参与,d 有可能组织竞赛活动。在集体运动项目中,这种集群性的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五) 公开性
现代通讯系统的发展,使重大的体育比赛活动能够成为吸引全球数亿人关注的社会活动。而且,竞技体
育具有比一般社会活动更为明显的公开性和外相性特点。 (六)观赏性
竞技体育是从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游戏发展而来的,现代竞技体育日益加强的竞争性, 更大大加强了其可观赏性。不仅参加者可以通过表现自我并战胜对手获得胜利的喜悦,而且观众也可通过观赏竞技体育比赛,从日常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中解脱出来,获得一种特有的轻松感和美的享受。因而,观赏比赛成为广大群众善度时间最好的方式之一。
四、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竞技运动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而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
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不断地追求新的成就及新的突破。竞技选手们永无止境的追求,每0.01 秒的提高,每一个新技术动作的出现,每一场精彩的表演,都是这种奋斗精神的集中表现和生动写照。竞技选手们在运动训练中所培养并在运动竞赛中所展现出来的竞争性,也正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素质。 (二) 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主体意识的觉醒,自身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人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满足,同时也高度重视精神生活的丰富。观赏高水平的竞技运动比赛已经成了人们余暇生活的重要内容。人
(三) 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
优秀运动员在竞技赛场上表现出力与美的结合、勇与智的对抗、高超的技艺以及顽强的意志,都会作为光辉的榜样和成功的范例而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围绕奥运会和一些世界级的重大竞技体育比赛,以及全运会的召开,都会出现群众体育活动的高潮。 (四) 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
现代竞技体育已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科技等综合实力的\橱窗\。
竞技体育比赛的胜负巴不仅涉及运动员个人的荣誉,更关系到一个国家和社会团体的荣誉,许多国家和社会团体都对竞技体育给予极大的关注和巨大的投人。(五)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竞技体育的发展必然改变人类的消费结构,促进与运动训练、体育比赛有关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流通。举办大型运动竞赛不仅可以直接获得经济效益,而且也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竞技体育已成为体育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召开,使巴塞罗那市城市发展整整推进了10-25 年。 (六) 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
参与运动训练和体育比赛或观赏体育比赛,不仅有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有助于许多不良思绪和心理状态的排解引导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 第二节 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 一、运动训练在竞技体育中的地位 (一)运动训练释义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
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目的。其中,运动训练的直接目的
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继而通过参加运动竞赛,将其已获得的竞技能力转化为运动绩。 (二)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中的主体构件
无论从活动的时间、活动的容量,还是从人们投人的力度来看,在竞技体育的多种构件
中,运动训练都是最主要的。理想的运动员选材是为运动员训练提供优质的素材,运动竞赛则是对训练成效的检验。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来自于遗传效应、生活效应及训练效应多元的途径,其中,训练效应是运动员获得竞技能力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 三)运动训练与运动员选材的关系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包括由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和后天训练获得性竞技能力两个部分。科学的选材选出了具有优越的先天性遗传能力的可造之材,还必须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训练才能有效地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并使得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的竞技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现。 (四)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的关系
成功地参加竞赛是运动员训练的最终目的。运动训练的内容和安排应力求符合各个运动项目的特点和竞赛规则的要求,最终求得在比赛中充分地表现出已经具备的竞技能力。 二、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一)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
每名运动员都从事着特定专项的训练,其训练的目标就是在特定的专项上夺取比赛的胜利和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具有鲜明的专一性。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要求不同,而每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特点也各不相同。虽然运动员有可能在几个性质相近的项目上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但却很难甚至不可能在几个性质不同的项目上取得同样优异的运动成绩。 (二)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
尽管不同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各有自己的特点与侧重,但不论是哪一个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以及运动智能构成的。各项目运动员的主导竞技能力及次要的竞技能力,各以适当的发展水平、相应的结构协调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运动员表现于专项竞技之中的综合竞技能力。同时,各子能力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良好发展的优势子能力还可在一定程度内对发展滞后的劣势子能力产生补偿作用。
(三)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
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不论其包含的时间跨度有多大,不论是多年的训练过程还是周的训练过程,运动员在每一个特定时刻的状态,都是其前一时刻状态的延续,又都是后一时刻状态的先形。一次、一周或更长时间的大负荷训练,会对运动员其后的状态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一段时间训练的间断也同样会引起其竞技能力状况的相应变化。训练过程这种延续进行和前后制约的特性,即称作连续性。 (四)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
人类对于环境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外部加于人体的负荷,能引起人体功能的改变,使之更好地承受外加的负荷,这就是机体对训练负荷的生物适应现象。在负荷保持在一定范围 的条件下,机体的应激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系列变化,也都会保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这时,负荷的量度越大,对机体的刺激越深,所引起的应激也越强烈,机体产生的相应变化也就越明显,人体竞技能力提高得也就越快。 (五)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
运动训练过程是一个有组织的社会性行为,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其中,对运动训练全过程实施科学的调控,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是实施科学训练、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重要工作环节。而在竞技比赛和运动训练过程中,由于经常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训练和比赛过程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原已确定的训练计划和对训练和比赛过程的设计都需要给予相应的调节,实施必要的变更,以力求原定训练目标的实现。
(六)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有着广泛的多学科联系。决策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力学、化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广泛知识都对运动训练有着巨大的影响,各种不同的科学学科、
科技理论、科技思想、科技方法与仪器器材都能在竞技体育领域发挥着各自的影响和作用。 作为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任务,即运动员各种竞技能力(包括身体能力、技术能力、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提高,都在很大程度上借力于现代科技的帮助与支持。 三、运动训练学的任务及内容 (一)运动训练学的任务
依理论研究所涵盖的领域,可把运动训练理论分为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和专 项训练理论三个层次。
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的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据此,运动训练学的主要任务为:
1、从众多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规律; 2、深人探索尚未被人们所认识和认识还不十分清楚的运动训练规律; 3、进一步健全运动训练学理论和内容体系;
4、广泛吸取现代科技成果和多学科的理沦与方法,应用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中; 5、运用一般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各专项训练实践。
(二)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框架
运动训练学以运动训练的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此,运动训练所涉及的有关问题便是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内容。国内外运动训练学教材、专著的内容体系虽各有区别,但其基本内容都是非常相近的,大多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竞技体育的地位和作用;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和特点;运动训练原理和原则;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身体训练;技、战术训练; 心理、智能训练;训练过程的计划和控制;运动员选材;负荷与恢复等。 近年来,运动训练实践有了飞速发展,现代训练理论也有了许多重大的突破,运动训练 学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许多新的训练理论与方法陆续充实到运动训练学的理论 体系之中。如项群训练理论、训练控制理论等。
课下作业:熟悉本次课内容,从网络资源上获取有关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等方面的资料, 进一步加强对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扩充。
第二章项群训练理论
教学任务与要求:了解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科学意义,理解项群训练在实践中的应用,掌握项群训练概念、规律及竞技体育项目的分类和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什么是项群及项群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难点:如何正确理解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及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成?如何正确理解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以及在实践中正确应用项群训练理论。 教学步骤
第一节 项群训练理论总论
一、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 (一)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
运动训练的理论源于运动训练的实践。通常认为,自1964 年前民主德国哈雷博士等人的《训练学》(TrainingSlehre)一书作为莱比锡体育学院函授教材问世以来,运动训练的理论体系即由一般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两个层次所构成。一般和专项这两个层次的训练理论各有着自己的研究领域和适用范畴。一般训练理论研究普遍适用于众多运动项目的共同规律,是在高层次上指导运动训练实践活动的理论体系;专项训练理论密切结合专项训练实践,研究适用于专项训练活动需要的指导性的理论问题以及具体的可应用的训练方法。但随着运动训练实践的发展,这一体系己日益表现出其明显的不足,即一般训练学在力求概括适宜于所有项目的共同规律时遇到巨大的困难;同时专项训练学受到视野的局限而难脱狭窄并难以深化和提高;以及这两个层次中间所出现的明显断裂。田麦久和他的同事将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命名为“项群”,揭示项群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命名为“项群训练理论”(1983)。 (二)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
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主要针对“为何练、练什么、练多少、怎样练”,即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负荷量度及训练的组织这样四个问题而进行。不同层次的训练理论都担负着在各自层次上回答上述问题的任务。除此之外,各项群的形成与发展也应作为项群训练理论研究的内容。因此,可以把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 各项群的形成与发展;
—— 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 各项群运动成绩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负荷内容与量度,训练的组织与控制)。
1、各个项群的形成与发展各个项群内部所包含的许多竞技项目都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在一些古老的基础运动项目的发展及演变中不断地衍生出一批新的运动项目。例如,1880 年英国的体育用品制商为适应贵族生活的需要,把网球搬到室内桌子上打,便出现了乒乓球。1860 年的天一批英国足球迷在足球赛后带着足球下水游泳嬉戏,这就是水球的起源。从古老的德国古典体操中衍生出了现代竞技体操、艺术体操、技巧、绷床等运动项目。现代铁人三项则把长距离游泳、长距离自行车骑行和马拉松跑这三个看来似乎截然不同的耐力性运动项目连在一起进行竞赛,展示出这些体能主导类周期性耐力项目的同群性特点。 2、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任何一个运动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高低,都是由运动员的心、技、体、战、智五个方面的能力所决定的。其中,体能又包含形态、机能及素质三个方面的状况。
3、各项群运动成绩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不同项群对于运动成绩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表述。在速度滑冰、田径、举重等可测量类的运动项目中,人们习惯于把运动成绩理解为可以定量表达的时间、距离、重量、环数等指标的具体数值;而各对抗性项目则直接理解为比赛的胜负。考虑到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应该给予运动成绩这一概念更为广义的解释。 4、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
运动训练的基本任务在于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并通过运动竞赛,将已获得的竞技能力充分地表现出来,创造出理想的运动成绩。这就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两个主要的构成部分。如前所述,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从而,也就
导致不同项群的训练活动各自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里,既包括训练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也包括负荷的量度及恢复的措施。
(三)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
1、鲜明地概括了同一项群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
以项群为基本单位去认识和概括同类属竞技项目的共同特点,既能够获得远远大于一个单项运动实践的视野,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去把握几个或几十个运动单项共同的训练规律,又不会因受到其他类属项目不同特点的约束,而使得一个项群的共有规律无法显现出来。在各个项群的专题研究及综合的理论研究中,都在不同项群的构成、竞赛及训练等多个方面揭示了单个项群独有的许多基本特点。例如,集体组队并排成特定阵形参赛是同场对抗性项群的共同特点。对六个同场对抗性项目常用参赛阵形的比较,可以给人们以有益的启发。
2、加强了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运动训练学理论具有鲜明的应用性,它的任务之一就是把众多基础理论学科的科学知识综合起来指导运动训练的实践。而一般训练学理论由于需要反映所有运动项目的共同规律,必须高度地抽象和概括,同时也就衍生地加大了其与单个运动项目训练实践之间的距离。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这一距离的缩短。理论概括覆盖面的收缩和覆盖项目的相似,必然使得抽象出来的理论更能准确地反映同项群项目训练实践的内在规律,并且更便于对训练实践实施有效的指导。 3、实现了训练学理论原有两个层次之间的有机过渡
在几十个独立的竞技运动项目的专项训练理论与以研究所有运动项目共同规律为内容的一般训练理论之间有着一段明显的距离。翻开国内外现有的一般训练学经典著作,在许多地方郡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和建立,在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它既是一般训练理论的延伸,又是专项训练理论的拓展。通过项群训练理论这一新的层次,把运动训练理论体系中原有的两个理论层次紧密地联接了起来。例如,关于战术训练问题,按照三个不同的层次分别根据各自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提出各自不同的战术内容 (表2-7)、战术训练的要求和方法,并且保持相互间的有机衔接,既丰富了战术训练理论的内容,又加强了对战术训练实践的指导。综上所述,运动训练理论体系中这一新层次的建立,使得运动训练理论的内容更加丰富,体系更加完整,并且将会有力地推动运动训练实践的发展。
二、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
对众多的竞技运动项目予以科学的分类,是构筑项群体系、进行项群训练理论研究的重要先决条件。 (一)竞技运动项目分类标准的择定
任何分类都必须遵守相应相称(子项之和等于母项)、同一标准以及按一定层次逐级进行这样一些基本规则(《自然辩证法讲义》,298 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这是我们进行竞技运动项目分类所必须遵守的准则。因此,首先选定决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作为分类的一个重要标准。每一个竞技项日都有着自己特定的运动技术,熟练地掌握先进的运动技术是发展竞技能力、争取优异成绩的重要途径。因此,选择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作为另一个重要的分类标准。运动训练的效果必须要在运动竞赛中表现为运动成绩,才能够获得和体现出其社会价值。据此,也选择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作为竞技项目分类的第三个标准。
(二)竞技运动项目主要分类体系的建立
依上述择定的三个主要分类标准,建立了三个各自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分类体系,分别 用于不同的理论的和实践的需要。 1、依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分类
以运动项目所需运动能力的主导因素,可将所有的运动项目首先分为体能主导类和技能主导类(简称体能类及技能类)两大类。2、依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分类
吸取马特维耶夫(苏)按动作结构分类基本思想的内核,我们首先把所有的竞技项目划分
为单一动作结构、多元动作结构及多项组合结构三大类,然后以各类动作的组合形式为二级
分类标准,将单一动作结构类再分为周期性、非周期性及混合性三个亚类,将多元动作结构类再分为固定组合和变异组合两个亚类,将多项组合结构类再分为同属多项组合和异属多项 组合两个亚类(表2-9)。
3、依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分类
按照各项比赛成绩的评定方法,可将众多竞技项目分为测量类、评分类、命中类、制胜类 及得分类五大类(图2-2)。
(三) 三个主要分类体系的对应联系
以上三个分类体系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竞技运动项目总体的内部结构。由于三个体系的分类标准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因此,各个体系中所划分的项群之间也很自然地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表2-10)。例如,技能主导类表现难关性项目同时都属固定组合多元动作结构,又都是通过由裁判员给分的方式而评定其运动成绩高低的。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目部属周期性单一动作结构,又都通过准确的计时判定其运动成绩。因此,在组织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其中一个体系为主,划分不同的项群,进行相应的研究。由于一切运动训练活动都必须围绕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予以科学地规划和组织实施,所以以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主要的分类标准,将以奥运会项目为主的众多竞技项目分为八个项群,并进而对各项群的训练理论进行专门的研究。 三、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
(一)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
无论对一个国家,或是对一个省市、一个地区来说,在制定其竞技体育的发展战咯时,都对正确地选择重点竞技项目给予高度的重视。这里,项群训练理论可给战略制定者以有益的帮助。首先,对现有不同等级的运动项目进行对应的项群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从宏观上把握众多运动项目发展的状况,便于人们从社会学、地域学、遗传学及训练学等不同角度科学地分析造成各类项目发展水平高低不一的原因。 (二)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运动项目的宏观管理
有序性是系统的重要特性之一。项群的划分和项群体系的建立使得竞技项目这一巨大群体的内部结构更加有序,进而为运动训练组织机构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对其实施更为有效的宏观管理提供了新的可能。例如,各级体育部门对运动项目实施分组管理,如果我们将统一管理的运动项目尽可能与项群的划分保持一致,则会明显地有利于管理工作与训练组织的协调一致。
(三)同群项目训练规律的探讨和揭示与原有的两层次训练理论体系相比,运动训练理论体系中这一中间层次的建立,为我们研究、揭示具有共同特点的项目群体内部的训练规律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先决条件。表现在以下方面:
——在一般训练学理论中,研究者通常难以注意到和揭示出混处于所有项目之中的一组项目的训练规律,而通过项群训练理论的研究则可以很好地做到这一点;
——以一个项目的训练实践活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专项训练理论,不可能做出具有更为普遍适用性的提炼和概括,而项群训练理论的研究在这一点上则具有明显的优势;
——由于运动项目发展的多样性以及某些运动大项 (如田径)的综合性特点,如果只以历史形成的运动项目为单位去认识运动训练的规律,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局限。田径中的投掷与举重的力量训练有着许多共同之处,而所有中长距离的走跑项目的训练均与中长距离的游泳、速度滑冰、自行车、划船等周期性耐力项目的训练遵循着同一的规律。这些简单的例子表明,项群训练理论体系的建立,将会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得研究者打破固有运动项目界限的束缚,对进行跨项的规律性的探索和研究成为可能。
(四)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人才的流动对运动训练结果有着重要影响的选材工作,近年来受到教练员和体育科学家们的高度重视。在运动训练实践中,有为数不少的运动员是从邻项中选拔过来的。如我国许多优秀的跳水选手和艺术体操选手来自于竞技体操的少儿班。特别是当一个新兴项目开始建立时,这种现象就更为突出。我国第一支手球运动队是由篮球运动员转项组成的;我国第一批曲棍球教练员则本是足球教练员;一批原游泳选手组建了第一支蹼泳训练队伍;我国艺术体操运动的首创者原本也都是竞技体操的教练员和运动员。王大(1989)在探讨运动员转项成才现象的过程中发现,“同项群内部的转项多于异项群之间的
转项(表2-12)。这些统计和研究结果启示我们,在运动训练界许多人的思维中,本已潜存着一种朦胧的“项群意识”,项群训练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将会使人们这种朦胧的潜意识转化为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主动的积极的思维和行动,从而促进竞技人才的合理流动。 五)项群训练理论与运动训练方法的移植、创新与发展任何一个竞技运动项目的发展过程,都不可能处于完全闭锁式的状态,在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中,很自然地会从其他项目吸收那些对自己适用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同时,也不断地把自己科学的理论、精湛的技巧以及有效的方法传输给别的项目。历史的经验表明,这种信息的交流主要发生在同项群内不同的项目之间。 第二节 各项群训练基本特征概述
一、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包括跳水、体操、艺术体操、花样滑冰、花样游泳和技巧、武术套路等竞技项目。
(一)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优秀选手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1、体能特征
身体形态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要求运动员具有优美的形体,表现出动作敏捷而灵巧。难美性项群运动员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利灵活性高,视、听、触觉及本体感觉准确、灵敏。在素质方面,力量、柔韧、灵敏、动作速度和专项耐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技能与战术能力特征
技能主要表现为时空判断准确,对身体姿态控制的能力强,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专门械,以及与同伴的协调配合。而在战术运用上,主要体现在动作编排上的扬长避短、动作的合理布局等方面。
3、心理和智能特征感知觉灵敏度高,善于自我调节,具有果敢精神。在智能上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力,善于分析和判断动作。(二)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比赛成绩决定因素特征分折难美项群运动员比赛成绩是由裁判员根据运动员临场发挥的技术水平进行评分,再与众多对手得分相比较后判断名次而决定的。因此,运动员的成绩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效应,有运动员技术水平发挥的主观因素,也有竞赛条件、裁判员评分,以及对手状况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对手得分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运动员排名成绩,竞赛规则的不断修改、评分标准的变化,以及裁判员的公正、准确与否都会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产生重要影响。 (三)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运动员的训练特点 1、身体训练
运动员注重采用非专项的运动项目练习促进健康水平,同时十分重视专项身体素质练。如在进行一定的长跑、短跑、游泳和球类活动的基础上,采用在技术结构上近似于基本运动技能的动作和能提高运动素质新水平的专门动作作为专项素质训练的手段。 2、技术训练
技术训练是难美项群训练的核心组成部分,占有很大的比重。主要包括基本动作和高难动作的训练。其中基本动作训练贯穿于运动员多年训练及各年度训练的全过程,基本动作内容要选准、选精和照顾全面。而难新动作的教学训练过程也更加精细并分阶段依次实施;规定性动作又具有很强的时间特点,需运动员尽快掌握;在自选动作的训练中,耍注重扬长避短。技术创新是难美项群技术发展的生命。应大力组织前瞻性的研究,设计创新高难动作,加大运动员难度动作储备,保持技术发展的前沿地位。 3、心理训练
由于专项竞技的特殊性,心理训练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主要目的是调节运动员心理状态,为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各种必要的心理准备。采用的主要方法有念动训练法、模拟训练法和自我调节法等。 4、艺术表现能力训练
多以舞蹈训练为主培养形体表现力,有音乐伴奏的项目还要让运动员按不同节奏完成动作和根据音乐内容做即兴表演和小品表演,以培养动作节奏感和表演能力。
二、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主要包括射箭、射击和弓弩三个竞赛项目。
(一)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优秀选手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1、体能特征
要求身体匀称,生理机能发展良好。在运动素质方面,运动员的静力耐力、平衡能力和稳定性要好,动作协调能力强,并具有良好的视觉和本体感觉能力。
2、技能和战术能力特征
射箭、射击和弓弩三个项目的技术动作均属单一动作结构。技术要求可概括为“固势要稳,瞄靶要准,击发、撒放要正确”。在比赛中选手们的技战术表现,相互间不产生明显的影响,在战术运用上也较为稳定。
3、心理和智能特征
在心理方面对运动员注意力集中与稳定、自我控制、感知觉和运动表象再现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稳定性、有恒性、实验性、独立性和自律性都是运动员重要的个性特征。在智能上,除要求运动员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项理论知识外,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和发展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二)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比赛成绩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取得,主要靠自身技术的发挥和心理状态的控制,主要内容包括:确立辩证的比赛指导思想,全面作好赛前准备,以及教练员与运动员正确的参赛行为等。另外,枪弹、弓箭质量的优劣,以及对其性能的熟悉程度,对比赛成绩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三)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运动员的训练特点 1、技术训练
非常注重基本功训练,如射击的稳定功、击发功和运枪功,以及射箭的稳定功、撒放功和举开功。另外,巧妙地组织与安排空射与实射,可以灵活地引申出多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2、心理训练
射击、射箭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侧重于意志品质和心理自控能力的提高。一般心理训练的内容包括培养运动员意志品质,提高竞技心理素质和调节、控制能力,特别是通过念动训练发展正确运动表象再现的能力。准备定向比赛的心理训练的内容包括做好心理定向工作、认真抓好意象练习等。 3、战术训练
主要包括掌握风天射击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决赛能力的训练,以及通过各种复杂条件下的训练,提高抗干扰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正在阅读:
运动训练学教案1-512-15
仁爱八年级上期末复习第四单元基础知识专练05-06
云综治委6 号 关于印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实施细则06-18
关于门诊处方的调查情况分析08-14
2015-2016学年北师大版四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01-18
流行创意广告词12-12
2017年中国砂石运输船现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目录) - 图文05-15
DOA文献综述05-09
浅谈解析几何中的对称问题05-08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运动训练
- 教案
- 单片机实训报告
- 南京市江北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 - 图文
- 2015最新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解析 - 图文
- 小错会酿成大错的资料(辩论赛正方)
- 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
- 很全的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
- 山东省妇联关于表彰‘三八’红旗手`‘三八’红旗集体的决定2009年9
- 20060801山东省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实施细则
- 读《设计的开始》有感
- 成本核算客户沟通话术
- 调 解 文书格式及使用说明
- 酒店管理系统的测试与管理 - 项目报告 - 图文
- 《红楼梦》中妙玉性格特征与爱情浅析
- 导游服务规范练习题
- 超级电容充放电控制电路毕业设计
- 电子技术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 双音门铃的设计与制作 - 图文
- 2017一消《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 北京市密云县2010年初三二模试题(数学)
- 中职 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课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