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概论》第四章课堂笔记

更新时间:2023-12-10 11:3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open.com.cn

福师《管理学概论》第四章 管理原则 课堂笔记

◆ 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

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了解要求学生知道;理解要求学生在识记的基础上明白其中主要的观点和联系;掌握要求学生在记忆、理解的基础上转化为自身知识,并能用于考核及平时的实际问题分析。掌握属于本课程教学要求的最高层次。理解和掌握层次的内容为本课程主要考核的内容。 本章内容同学们要本章重点掌握管理学人本原则、系统原则、效益原则等基本理论。

◆ 知识点解析

一、管理的人本原则

(一)人是管理的目的

管理的人本原则就是,要求管理者在其管理活动中充分重视人的作用,尊重人的价值 ,并通过促进人的需要的满足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管理的人本原则是管理学通过总结人类管理实践经验而提出的指导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代表了现代管理学和成功管理者的基本共识,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和正确的观念。

在管理学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人”始终是一个基本的概念。任何一种管理理论,都是依据对人的一定看法而提出来的,各种管理理论的区别,大都可以归结为对人的理解不同。例如,X理论是建立在人性“恶”的假设之上的,Y理论则是建立在人性“善”的假设之上的,Z理论则试图超越人性“善”还是“恶”的问题。再如,传统的管理理论往往把人当作手段来看待,认为人和机器等工具一样,无非是达到某一目的的手段;而现代管理学则普遍地摒弃这种看法,把人看作是目的,认为人本身就是一切管理活动的最终目的。所以,对于现代管理学来说,关于“人是手段”还是“人是目的”的争议,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

首先,“人是目的”的观点是现代管理者的共识。具体地说,关于“人是目的”的共识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人作为目的是一个客观目的,它不是由某人或某一组织确定下来的,而是由管理系统中全体成员的基本的和共同的利益决定的;其二,人作为目的又是一个普遍目的,它是一切活动的目的。

其次,“人是目的”的观点综合了管理学发展的成就。管理学的发展,以不自觉的形式趋近于真理,因而,对管理模式的最新设计有可能在极其有限的意义上反映人是目的的思想。比如,Z 理论尽管还是以管理的直接目的为出发点,但是,它已经意识到的因素对于成功管理的意义。所以,(1)它强调应对雇员长期雇用,以雇员的职业有保障,从而促使雇员关心组织的利益与发展;(2)要求上下沟通,采取上情下达的管理方式,启发、激励下级参与管理;(3)基层管理人员不是机械地执行上级命令,而是抓住问题的实质就地解决;(4)上下级关系要融洽, 管理当局处处要显示出对被管理者的关心;(5)管理的任务不仅要完成组织硬性目标,而且要使被管理者在工作中得到满足,心情愉快。从Z理论的这些基本内容可以看出,它也充分意识到:那种为了人的和处处考虑到人的管理,是管理成功的诀窍。因此,现代管理应当突出人的首要地位,应当从理论上认识清楚:人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目的,因而也是管理的目的。

第三,“人是目的”的观点是管理实践的指导原则。对于现代管理来说,“人是目的”并不是一个空洞的哲学说教,而是具体管理活动的原则。只有在“人是目的”的原则指导下开展管理活动,才能有意识地解决生产效率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才能正确处理人的生活与生产的关系,解决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的问题,等等。

(二)管理活动“以人为中心”

管理学所讲的管理,主要是指对人与人的关系和对人与财、物的关系的管理,而且首先是指对人与人的关系的管理。因为,管理关系主要是人们在管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不断变化着的人与人的关系,所以管理应当“以人为中心”。

首先,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是做好现代管理工作的根本保障。因为,管理工作中的各种客观因素及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由人去掌握和操作;管理活动的各种职能的有效发挥,管理目标的有效实现,都要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离开了人,管理活动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据和动力。

其次,在管理中“以人为中心”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的能动性是指人类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本性。在管理活动的所有要素中,惟有人具有这种能动性,而其他的要素都是被动的,由人支配的。

心系天下求学人 Page 14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open.com.cn 第三,“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一种充分尊重人的权利的管理,它要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平等信任的基础上。因此,在管理方式上往往表现为广泛的民主参与、即实现民主管理。

民主的管理方式,就是在管理中遇事经常与下属商量,鼓励他们参与管理,具体的作法就是:(1)让职工通过正常的渠道,对社会、对本单位的活动目标、计划、管理干部的任免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参加高层决策;(2)通过自己的代表或群众组织,直接参加管理工作。(3)对社会及本单位的活动进行广泛的监督,同时监督管理机构和管理者的工作。这也就是对管理者进行的管理,因而职工成了管理管理者的主体。

(三)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即为以人为本的管理,也就是现代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本管理的理论基础是行为科学,又因其管理行为具有鲜明的人文特征,故亦可称为:人文管理。

1、人本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20世纪初产生的科学管理理论是对经验管理的否定。传统的企业管理只注重用经济手段控制人的行为,片面强调物质利益在管理中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民主化的普及,企业家、专家、学者对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它们把企业员工不再仅仅看成是一种生产要素,不仅是看成一种“经济人”,而是看成“社会人”和“文化人”,看成企业的主体,于是就提出了“人本管理”的新思想。

“人本管理”要求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的学者将人本管理概括为“3P”管理,即of the People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by the People (企业要依靠人进行管理); for the People(办企业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我们以为,“人本管理”的丰富内涵处于动态发展中,可划分为七个方面的内容,即参与管理、自主管理、情感管理、文化管理、伦理管理、能力管理和人才管理。 2、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现代软性管理注重于人的“个性”发展和“人性”解放,所以,“以人为本”是其管理思想的哲学内涵,一般也就通称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以人为本”是现代“以人为中心”的软性管理的本质所在,对这一管理内质的科学探求和发掘,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以个性为本”的阶段、“以人性为本”的阶段 、“以人文为本”的阶段和“以能力为本”的阶段。

1)“以个性为本”的管理观:这是对“以人为本”管理哲学思想初期的和基本的理解与认识。它强调管理者要重视对工人个性心理特点的分析与把握,诸如气质 、性格 、能力、兴趣、爱好、需要、动机、态度等个性因素,并认为管理的重点应当是帮助员工培养、发展和形成良好的个性,而不该是扼杀个性。因此,在管理的方法上应当以民主的指导式为主,而坚决反对采用强制的命令式。

2)“以人性为本”的管理观:这种管理观对“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它强调着管理者需要以尊重工人的“人格”为中心,要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信任人,要注意满足员工的各种心理需求,尤其是高层次的需求。“以人性为本”的管理观显然在“人本”问题的认识上有了新的突破和超越,对员工的人性采取了相当仁智和开明的态度、更为人道和道德的管理手段,其结果似乎更令人感到兴奋。

3)“以人文为本”的管理观:“以人文为本”的管理观念强调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要以文化为诱因,以文化为形式,以文化为动力,把员工塑造成具有现代文明素养的“文化人”,并认为管理重点应该是借助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在积极健康的浓浓文化气息和氛围中,引导员工实现正确的价值取向,确定坚定进取的事业心,培育高雅的文化气质的涵养,以此促进和换取人的潜在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利用。

4)“以能力为本”的管理观:所谓能本管理,指的是把企业的每个人当作“能力人”来看待,把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作为企业管理的主题,目的是使每个人的能力得到自由、平等和全面的发展,使每个人依靠其能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为企业作出贡献。

总之,现代“以人为中心”的软性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基本原则,将思维和探求的触角广泛而深入地触及到人的“个性”领域、“人性”领域、“人文”领域以及“能力”领域,创立了与传统“硬性”管理从形式内容到方式方法都根本不同的新型的“软性”管理模式,从而给现代化管理注入了新鲜的时代气息,将现代化管理推向新的更高的平台。 二、管理的系统原则

(一)系统概念

心系天下求学人 Page 15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open.com.cn 所谓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具有其各个组成部分所没有的新的性质和功能,并和一定的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对于一个系统而言,要素、结构、功能、活动、信息和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是系统构成的基本条件。

要素的组成系统的基本成分,一般地说,它是系统开成的基础。要素和系统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一方面,要素的性质与功能制约着系统的性质与功能。另一方面,系统的变化也会影响到要素的变化。

结构是指系统内诸要素的有机联系形式或排列秩序。每一具体系统都有自己特定的结构,它规定了各个要素在系统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在要素确定的条件下,系统的结构往往通过决定各要素之间的互相关系而影响到系统整体的性质和功能。这种情况在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是经常可以遇到的。

系统的功能,就是系统对环境的作用。具体地说就是系统把环境输入变成自身输出的转换作用。

功能又是系统各元素集合的纽带。例如,汽车的各个部件是按公路运输的功能要求设计、制作和安装的,离开了明确的功能要求,将不知道应给汽车配备什么零部件,配备多大功率的发动机。

活动是指系统的形成、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完成的。系统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因此,系统的“活动”是绝对的。

信息是指系统中被认识和理解了的内容,表现为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活动、环境等存在方式或状态的表述和这种表述的传播。信息是任何系统有序运动的前提条件之一。

环境是指处于系统边界之外并和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所有事物。每一个具体系统都有时空上的限定,因此,它们都有自己的环境。环境是系统存在、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环境的性质和内容发生变化,往往会想引起系统的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化。 (二)系统特性

对于系统,可以划分为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无论是自然系统还是人造系统,都具有以下特性: 1、整体性

任何一个系统都至少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系统构成的。构成系统的子系统称为要素,也就是说,系统是由各个要素结合而成的。系统的整体性表现在:系统的功能不等于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往往要大于各个部分功能的总和,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层次性

系统与子系统(要素)的层次关系不仅表现在系统是由子系统所构成上,而且表现在系统的存在和发展是子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另一方面,在一个系统内,处于同一个层次上的各子系统之间关系则表现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影响另一些要素的变化。 3、动态性

系统是运动着,它在任何一个时刻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状态都是相对的,它的运动状态则是绝对的。 4、开放性

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会与周围事物发生各种联系。这些与系统发生联系的周围事物的总体,就是系统的环境。

(三)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是由管理者与管理对象组成的并由管理者负责控制的一个整体。管理系统因具体对象不同而千差万别,可以是科学的、经济的、教育的、政治的等。管理系统的整体是由相对独立的不同部分组成的。这些部分可以按人、财、物、信息、时间等来划分,也可以根据管理的职能或管理机构的部门设置来划分。管理工作者如果看不到整体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就看不清楚整体的结构和格局,就会造成认识上的模糊,从而在工作上分不清主次。同时任何管理系统都是变化发展着的,而且任何变化和发展都会表现为管理的具体任务和管理目标的实现条件的变化。

管理系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组织性。

首先,任何一个管理系统都不是盲目地建立起来的,而是从属于一定的目的,根据系统的目标设置其各个子系统,并建立起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网络。

其次,组织是管理系统的物质基础和组成方式。根据组织的功能表现方式,可以把管理系统看作是决策系

心系天下求学人 Page 16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open.com.cn 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和参谋系统的统一体。但是管理系统的这些功能的发挥又是以信息系统的存在和完善为基础的。

(四)系统理论对管理学的贡献

系统论不仅作为一般方法论充实和发展了当代哲学,而且对管理学,以至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有直接和巨大的贡献。

1、推动了管理观念的更新

人们从系统的整体性及相互制约性得到启发 , 则强化管理工作中统筹兼顾、综合优化的意识,使人们在决策时能考虑到有关的方方面面,克服传统思维容易造成的片面性。

系统论把信息提高到物质、能量同等重要的地位,使人们重新认识资源的含义,把信息视作现代组织资源之一,有意识地加强了信息管理工作。

系统论关于要素的结构、联系决定系统功能的观点,使人们更加重视对系统机制的分析研究。 系统论提出的系统层次、反馈、控制等概念,为人们改进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2、提供了解决复杂问题的分析工具

运用系统层次概念及递阶控制原理,有助于解决大系统的管理控制问题,利用系统整体相关概念及多目标规划方法,可以较好地处理多元目标系统化问题等。

3、促成了管理新模式的出现

对管理历史的考察表明,现代管理中广为采用的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人本管理和知识管理等新模式的出现,与系统论的应用直接有关。 (五)企业管理系统模式

企业管理系统模式包括综观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经济责任制等各种系统管理模式。它们具有以下共同的即一般特点。

1、管理优化的整体性

系统管理模式追求的是系统整体效益最优,而不是某个局部或某个单项指标最优。 2、管理目标的系统性

为保证组织效益整体最优,系统管理模式对涉及组织效益的各个方面都规定目标。由于组织内部存在紧密联系,总体目标要依靠各部门、各岗位工作的保证,因而,系统管理模式既规定企业总体奋斗目标,而且还通过目标分解,明确规定各部门、各岗位的奋斗目标,形成互保的目标网络体系。 3、管理过程的完整性

系统管理模式把企业社会效益看成是从决策开始的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结果,而不是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的产物,因而主张实行全过程管理。

4、管理主体的全员性

系统管理模式认为,组织目标的达成是组织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主张实行全员管理,改变过去那种认为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主管人员及专业人员的事,发动全体人员参与目标的制定、实施过程的自我控制。 5、管理职能的综合性

由于围绕实现目标的各种职能活动是互相渗透、相互制约、难以割裂的,因而,系统管理模式十分注意将管理的各种具体职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互为保证的作作。 6、管理方法的先进性

系统管理模式大多广泛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如全员设备维修制采用设计综合工程方法 ;TQC 采用数据统计质量控制方法。

7、管理程序的循环性 系统管理模式以计划(P)、执行(D)、 检查(C) 、修正(A)四个环节为一个周期。把前一个周期的执行结果,经验教训反馈到一个周期的计划之中,实行所谓PDCA循环,使企业管理水平效益不断提高。 三、管理的效益原则 (一)效益的概念

效益与效果和效率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

效果是一项活动的成效与结果,是人们通过某种行为、力量、方式或因素而产生出的合理目的性结果。效

心系天下求学人 Page 17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open.com.cn 果的合理目的性是指合乎制造这种结果的主体的直接目的,超出这种目的的范围,它可能是有益的或有害的,也可能是无意义的。

效率是指特定的系统在单位时间内的投入与所取得的效果之间的比率。在一定的时间内、消耗的物资、能量等因素越少,而产生的效果越大,则称作效率高;反之,消耗的物资、能量等因素越多,而产生的效果小,则称作效率低。

效益是一种有益的效果,具体地说,它反映了人们的投入与所带来的利益之间的关系。在管理学中,效果、效率和效益都是对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的评价,效果的概念侧重于主观的方面,强调合乎目的的程度;效率的概念侧重于客观的方面,判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而效益的概念则要求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的统一中来进行判断,当效益的评价发生在造成这种结果的系统之内,它是指效果与效率的统一,当站在这一系统之外作出效益的评价时,所强调的则是该系统造成的这一结果对它的环境有益程度。

效益可以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收益性成果,它是通过提高经济活动的效果而得到的实际经济利益。也就是说,经济效益包含两层含义:第一,要求经济活动产生效果;第二,要求造成这一效果的人和社会都能从这个效果中得到实际利益。 1、企业经济效益来源分析

第一,机会效益(幸运效益)

是指企业通过政府、政策等外部渠道取得的利益。例如,一旦股票上市,随时可以得到低成本资金。有些企业不管是否具备上市条件,都下大力争取上市。由于利用企业外部资源的成本远低于内部资源的成绩,所以许多企业放松了企业管理。

第二,管理效益(科学效益)

实行科学管理能够带来系统整体性能的优化,以便保证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以此获得效益。 管理的效益取决于以下因素:

①取决于管理者。管理者是管理主体,在管理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 起核心作用。

② 取决于管理对象。管理的效益指标往往要通过管理对象才能实现,因此,管理对象也是影响管理效益的重要因素 。现代管理的对象是由人 、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组成的一个有机体系,其中,人是最重要的。

③ 受管理环境的影响。效益是通过有效的管理活动来实现的,而管理活动又是在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下进行的,因此,管理环境也是影响管理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管理效益的环境因素有: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

④从根本上来看,管理效益是生产方式决定的。

搞清影响管理效益的诸多因素,对于实现管理效益是有着重要意义的。首先,它可以使管理者提高认识,在管理活动中注重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民主的管理手段,自觉地提高管理水平。其次,使管理者认识到人的因素对于提高管理效益的意义,注重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人的素质,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使人与物的结合方式达到最佳的优化状态。第三,使管理者树立开放的管理观念,不是把眼光局限于自己的管理范围之内,而是在更广阔的视野中看待自己的管理范围,认识环境因素对其管理活动的影响,自觉地利用一切有利的影响,避免不利的影响。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管理的效益。 2、经济效益的表示方法 第一,比率表示法

比率表示法是将两个相互联系的指标进行对比,其数字表达式为:经济效益=劳动成果/劳动耗费,可见,经济效益与劳动成果成正比,与劳动耗费成反比关系。一般有以下四种情况: ①劳动成果以价值形式表示。如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等。

②劳动成果以价值形式表示,而劳动耗费则以实物形式表示。

③劳动成果以实物形式表示,而劳动耗费也以实物形式表示。如生产用煤用公斤/件表示。

④劳动成果以实物形式表示,而劳动耗费则以价值形式表示。如每万元产值耗用标准煤多少吨,用吨标准煤/万元表示。

心系天下求学人 Page 18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open.com.cn 第二,差额表示法

差额表示法是以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差额来表示的一种方法,其数字表达式为: 经济效益=劳动成果-劳动耗费。

采用此法,要求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量纲都必须以价值形式表示。

以上两种方法通常应结合使用,因为运用比率表示法,如成本利润率即使相同,但可能掩盖着很大的差别。如甲、乙两个企业,甲企业成本10000万元,利润是3000万元;乙企业成本为1000万元,利润是300万元,两个厂成本利润率是30%,但两个厂所获利润和成果都相差10倍。 (三)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就是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的但不直接表现为价值形式的全社会的利益。如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解决社会人口、就业问题,以及对社会精神文明带来的良好影响等。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讲经济效益是讲社会效益的基础,而追求社会效益又可以成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经济效益较社会效益更为直接和显而易见,经济效益可以运用若干个经济指标来计算和考核,而社会效益则难以计量,必须借助于其他形式来间接考核。现代管理工作在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上,应该是统筹兼顾,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既反对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的倾向,也反对片面讲求社会效益而不讲经济效益的做法。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了,有利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解决社会人口问题和就业问题,有利于良好企业文化建设;而合理利用自然,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解决社区人口、就业问题,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又必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时也会发生矛看,表现在某些企业由于认识肤浅、目光短浅,只顾眼前的和局部的经济利益,损害了长远的、全局的社会效益。 (四)坚持效益原则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者必须把树立正确的效益观念作为管理工作的前提,这就是要求管理者自觉地克服一切忽视效益的管理思想和方式,把追求效益作为管理活动的准则。这是对管理者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具体地说,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管理者必须重视效益。

1、自然资源的匮乏决定了管理必须注重效益。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总是以对自然的严重破坏为代价的。特别是在生产无政府的状态下,生产过剩造成了能源、资源的大量浪费,加剧了人类生存的危机。因此,现代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这就需要通过提高效益去达到缓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危机和争取社会进步的空间。

2、国际竞争的加剧决定了管理必须以效益取胜。国家民族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联系更加紧密。这种密切的直接的联系也使国家民族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而且,竞争不仅表现在经济上、在政治、军事、科学、文化、人才、技术等所有领域中,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只有通过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成本投入,才能为自己赢得生存和发展的机遇。

3、人类利益的趋同性决定了管理必须以效益为主导。目前 ,人类利益的趋同还只是一个发展趋势,但它却向现代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进行管理活动。现代社会虽然尚未告别人类的这一时期,但在许多领域中却出现了人类拥有共同利益的趋势,比如,在生态与环境问题上,人类的利益表现出一致的趋势。这一趋势要求现代管理者应当站在人类共同利益的高度来看待效益问题。

注重管理的效益,是历史的要求和时代的使命,应当从人类的命运和社会进步的大环境中来理解提高效益问题的重要性。因此,管理者首先需要注重科学的管理。其次,注重运用科学技术的新成就。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管理上的落后,要使我国在较短时期内摆脱贫穷与落后,在管理中以及一切组织的活动中,都必须突出效益原则。尤其是在发达国家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中华民族要能跻身世界先进之列,就必须以提高效益为手段。

心系天下求学人 Page 19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open.com.cn 第二,差额表示法

差额表示法是以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差额来表示的一种方法,其数字表达式为: 经济效益=劳动成果-劳动耗费。

采用此法,要求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量纲都必须以价值形式表示。

以上两种方法通常应结合使用,因为运用比率表示法,如成本利润率即使相同,但可能掩盖着很大的差别。如甲、乙两个企业,甲企业成本10000万元,利润是3000万元;乙企业成本为1000万元,利润是300万元,两个厂成本利润率是30%,但两个厂所获利润和成果都相差10倍。 (三)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就是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的但不直接表现为价值形式的全社会的利益。如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解决社会人口、就业问题,以及对社会精神文明带来的良好影响等。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讲经济效益是讲社会效益的基础,而追求社会效益又可以成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经济效益较社会效益更为直接和显而易见,经济效益可以运用若干个经济指标来计算和考核,而社会效益则难以计量,必须借助于其他形式来间接考核。现代管理工作在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上,应该是统筹兼顾,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既反对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的倾向,也反对片面讲求社会效益而不讲经济效益的做法。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了,有利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解决社会人口问题和就业问题,有利于良好企业文化建设;而合理利用自然,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解决社区人口、就业问题,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又必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时也会发生矛看,表现在某些企业由于认识肤浅、目光短浅,只顾眼前的和局部的经济利益,损害了长远的、全局的社会效益。 (四)坚持效益原则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者必须把树立正确的效益观念作为管理工作的前提,这就是要求管理者自觉地克服一切忽视效益的管理思想和方式,把追求效益作为管理活动的准则。这是对管理者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具体地说,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管理者必须重视效益。

1、自然资源的匮乏决定了管理必须注重效益。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总是以对自然的严重破坏为代价的。特别是在生产无政府的状态下,生产过剩造成了能源、资源的大量浪费,加剧了人类生存的危机。因此,现代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这就需要通过提高效益去达到缓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危机和争取社会进步的空间。

2、国际竞争的加剧决定了管理必须以效益取胜。国家民族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联系更加紧密。这种密切的直接的联系也使国家民族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而且,竞争不仅表现在经济上、在政治、军事、科学、文化、人才、技术等所有领域中,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只有通过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成本投入,才能为自己赢得生存和发展的机遇。

3、人类利益的趋同性决定了管理必须以效益为主导。目前 ,人类利益的趋同还只是一个发展趋势,但它却向现代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进行管理活动。现代社会虽然尚未告别人类的这一时期,但在许多领域中却出现了人类拥有共同利益的趋势,比如,在生态与环境问题上,人类的利益表现出一致的趋势。这一趋势要求现代管理者应当站在人类共同利益的高度来看待效益问题。

注重管理的效益,是历史的要求和时代的使命,应当从人类的命运和社会进步的大环境中来理解提高效益问题的重要性。因此,管理者首先需要注重科学的管理。其次,注重运用科学技术的新成就。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管理上的落后,要使我国在较短时期内摆脱贫穷与落后,在管理中以及一切组织的活动中,都必须突出效益原则。尤其是在发达国家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中华民族要能跻身世界先进之列,就必须以提高效益为手段。

心系天下求学人 Page 19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sz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