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昭通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考

更新时间:2023-04-22 01:2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有关昭通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考

发表日期:2009年12月1日 出处:昭通市司法局 作者:小宋

市委二届七次全会提出“一二三四六”的发展思路,把旅游业列为昭通重点发展的“六大产业”之一。昭通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昭通旅游产业,是实现昭通跨越发展的重要方面。立足昭通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笔者谨谈一些个人见,权作交流。

一、昭通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们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谐社会当然有着丰富的内容,人的精神层面的和谐,应该是和谐社会题中的应有之义。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旅游活动的开展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以社会经济的一定程度的发展为前提的。改革开放初期,不可能有今天如此大规模的旅游,也不可能会实行“黄金周”长假制度;而近年来旅游活动的大规模兴起,也恰恰说明,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我们在经济方面已经具备了从事旅游活动的实力;在精神层面,已经产生了这一方面的需求。从这个方面来说,促进旅游活动的开展,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应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当今社会,旅游作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已经成为衡量生活质量水平的一种标志。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国际旅游接待国,年接待人数将超过1.3亿人次,将占

世界市场总量的8.6%。根据国家旅游局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旅游收入年增长率将高于10%。旅游所包含的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与交通、住宿、餐饮、商业、景区景点、农业以及信息、金融、保险、医疗、咨询、环保等产业关联,其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细分行业多达100余个。从宏通经济角度来看,当前经济运行模式普遍存在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调整的方法,一是改造传统的产业,再就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比如旅游业。这特别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外部需求、出口量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加快发展旅游业,对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就业创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昭通作为人口大市、资源富市、工业小市和财政穷市,全市主要产业为传统的农业种植业,财政支柱除烟草外,主要就是资源开采所带来的税费收入。以基础投资和资源开发为主的发展模式,除了GDP单位能耗问题外,对于环境生态的保护、地方整体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亦很大。加快发展旅游业,除了本身回笼货币,稳定市场,扩大就业,丰富文化生活等功能外,旅游业所带来的开放和人员往来,各种知识、观念的碰撞交流对于促进民众教化和观念的更新,加快昭通对外开放,吸引外界眼光发现昭通,更好宣传和推介昭通亦有巨大作用。同时,旅游也是招商引资的重要途径,对于推动其它产业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视。

二、昭通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

昭通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历史上为云南通往中原的重要枢纽,是

“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素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称,也是云南通往四川和长江中下游的北大门。东西宽241公里,南北长234公里,总面积23021平方公里。从市政府所在地到省会昆明市公路里程344公里,全部为二级以上路面,汽车只需3个多小时;直飞昭通的航班飞行时间只需30分钟。

昭通的旅游景点,人文景观主要有我国“南方丝绸之路”要冲的“五尺道”;素有“入滇第一关”之称的石门关、唐代袁滋奉使云南册封南诏王时题记的“摩岩”;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精心打造的云南“第一精品旅游小镇”豆沙镇;位于湍急江边峭壁的“僰人悬棺”;具苏州园林风韵,亭台楼阁与水相映的“清官亭”;党的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扎西会议”旧址;爱国将领龙云、卢汉故居及罗炳辉将军的纪念馆等。自然景观有有与燕子洞、阿卢古洞媲美的石灰岩溶洞“青龙洞”;有垂直落差65米、宽20余米与贵州黄果树瀑布同样壮观的“标水岩”大瀑布;有集瀑布群、美丽壮观的百川挂岩、水帘长廊于一体的“黄连河”自然风景区;誉为亚洲第一大露天温泉的西部大峡谷温泉等等。随着昭阳区境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山包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步伐的加快(5年后,大山包“国家公园”有望跻身国家5A级风景区),对于丰富昭通旅游内涵、提升昭通旅游知名度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昭通是多民族散杂居住地区,境内世居民族23个,其中10万人口以上的有苗族、彝族、回族。苗族是昭通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其服饰文化、生活风俗内容丰富。彝族是昭通的土著民族,昭通是彝族的发祥地之一(据考证,今昭通市昭阳区旧圃镇葡萄井一带是彝族祖先

居住和六祖分支的地方,也是彝族同胞灵魂的归宿之地)。回族人口占全省回族的1/4 ,是云南回族居住较为集中,人口最多的地区。民族风情方面,苗族花山节、彝族火把节、回族开斋节较为热闹,有很强的民族特色。

同时,昭通还有宜人的气候,曾获“2006年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昭通市入选第20位)。优美的自然风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革命历史文化,构成了昭通独特的待开发的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特别省委、省政府旅游“二次创业”战略目标的提出,把昭通列为全省旅游开发“六大片区”之一的定位,为昭通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三、当前昭通旅游业发展的大概状况

作为云南旅游开发的“六大片区”之一,昭通是云南旅游的后发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先后形成了滇南、滇中、滇西、滇西南、滇西北等五大块旅游热区,昭通的旅游业受交通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等因素的制约,起点低、起步晚,认识不足,策划不到位,所以一直处于劣势。2001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启动滇东北旅游区的战略部署,并明确指出要加快滇东北旅游片区旅游业的发展。2005年,我市召开首届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明确把文化旅游业作为全市继烟草、能源、矿业、生物资源之后的又一大支柱产业进行培植,确定了未来昭通旅游产业的战略地位、发展目标、工作思路,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加强文化旅游队伍建设,并编制出台了《昭通市“十一 五”旅游发展规

划》,提出了昭通旅游“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战略构想。自此,昭通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重点打造的“滇川古道”精品旅游线路全面启动,各景区景点建设的步伐加快,为昭通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据统计,2009年1月至10月全市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达428.25万人,同比增长

24.05%。其中海外游客568人,同比增长257.23%;国内旅游者达428.19万人,同比增长24.05%。旅游业总收入11.48亿元,同比增长21.37%;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1.4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71.42万元,同比增长438.51%;国内旅游收入11.47亿元,同比增长21.23%。

四、对推动昭通旅游发展的一些个人见解

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其能耗低、环境污染小、能够吸纳较多的就业人员、产业关联度高、创造附加值的能力强和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为人所共知。旅游业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其中需要设计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方案。而旅游业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包括旅游资源、投资、外部环境、宣传造势等等。其中,旅游资源是决定性因素,而对旅游业的投资在旅游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尤为明显。这种投资不仅是旅游基础设施、景区建设等的投入,同样也包括旅游定位包装、宣传造势等。对于昭通而言,其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决定性因素已经具备,另外又迎合了云南建“文化旅游大省”的契机,可谓天时地利,而由以上分析发现,昭通“人不和”。昭通旅游现今最缺乏的是知名度,不具备很强的吸引力,这主要归咎于宣传推介、

产业发展理念等。对推动昭通旅游产业发展,笔者作如下见解:

(一)准确定位,高位推动。旅游要发展,规划要先行。昭通旅游发展需要一个整体的发展规划,对全市的旅游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进行统筹安排,形成像大理“风花雪月”、昆明“天天都是旅游节”、石林“地质旅游”般的特色定位。规划要有大手笔、大创意,尽可能聘请国际先进的、有较高品位的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和科技人员统筹编制昭通的旅游总体规划,以求“点石成金”之效益,以体现昭通特色,提升昭通品位,体现昭通旅游业的竞争力。关于这点,市人事局副局长李晓波在《对昭通建设旅游避暑胜地的思考》一文中提出了“以避暑为龙头,建设昭通旅游避暑胜地”的思路。同时,笔者以为溪洛渡和向家坝两个世界级大型水电枢纽工程也应是旅游开发热点,发展以水电站为载体的体验式科普游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当然,旅游定位是一项高水准的工作,应当由高层次的专业人业综合考虑,其中游客的组成情况应当重点考虑。据专家统计分析,一个地方的游客约70%均来源于500公里半径区域内。所以,旅游定位更多应在这个范围内考虑,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以增加旅游吸引力。

(二) 统筹开发,形成线路。旅游线路就是以某一区域景点与另一个区域的景点,按事先开发旅游线路时的协议共同分享经营游客消费的成果。当前,昭通不管是红色旅游,还是古镇旅游、大峡谷温泉都是孤立“点”的“自乐其得”,“零敲碎打”,“各自为阵”,缺乏龙头带动、一条线观光、连锁经营,没有进行科学统筹,形成旅游线路。旅游线路的形成除了政府的统一规划,打破区域界线,为实现资源共享、经

营联合提供平台,更主要的是依靠顺应旅游市场的自身发展规律、专业策划人的筹谋和旅行社的营销运作,这不是政府一手包办的问题。

(三)大胆运作,吸引资金。旅游开发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一个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政府不应大量投入资金具体开发某个项目,而且这对于昭通财政而言亦不现实。这就需要走资本化运营道路。当然,资本进入并不是无偿的,肯定需要有所回报,但旅游经济一旦形成,其产生的收益却是长期的,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联性,某一产业的发展对其它行业的带动作用亦不可小视。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采取出让经营权、提供优惠政策等方式进行招商引资,这不论对景区开发还是旅游配套产业开发都有效。当前,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加之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许多投资人资金闲置正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项目,这对昭通旅游发展是一次机会。

(四)立足本土,培养导游。导游人员,顾名思义,就是从事导游服务的人员,旅游教材中的定义是依法取得由国家旅游局颁发的导游人员资格证书,并且从事导游服务的人员。之所以把培养本土导游作为一个单独问题,是因为导游被视为旅游的灵魂、旅行社的窗口,一个地方的形象大使。随着昭通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以及对旅游资源内涵的挖掘,做好本土导游人员及讲解人员的培养工作成为当务之急。导游除了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思想首先和服务技能等统一要求外,更要有地方特色,加强对昭通本土的认识和昭通人文历史、风土人情、民族风俗的了解,成为昭通文化风情的见证者和推介者。

(五)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品牌就是竞争力,品牌就是市场,有品牌

就有吸引力。对昭通旅游产品的定位除了观光类,也应兼顾体验型旅游、参与型旅游和休闲型旅游。打造昭通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就要突出产品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迅速以简单的资源要素竞争转入品牌经营战略。如亚洲最大的露天温泉--西部大峡谷温泉的休闲功能,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大关黄连河瀑布群的自然景观,昭通避暑旅游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等。应该说,观光旅游、避暑旅游及历史人文旅游是昭通的旅游产品特色,同时以溪洛渡、向家坝两个巨型电站为代表的科普旅游也是重点,应下大力气打出特色品牌。

(六)抓好配套,夯实基础。旅游产业与社会其它各行各业息息相关,所以综合配套工作是一个很大的课题,起码包括了社会治安秩序整治、形成便利的道路交通网、提高旅游接待规模和旅游车辆保障,做好本土导游的培训、形成本土旅游风格,开发旅游购物产业链、旅游纪念品市场,做好民族特色文化的发掘、保护和完善、建设民族文化体验区,形成成熟的旅游利益分配机制,等等。基础配套工作看似与旅游无直接联系,但影响却很大。比如脏、乱、差的形象很长时间影响着外地人对昭通的认识,这对昭通招商引资、发展旅游肯定不利,所以重塑昭通形象是发展旅游的当务之急。当然,抓好基础配套工作有一个较长的逐步完善的过程,需要找准政府角色定位,把主要精力放在服务、规范、协调组织等方面,并广泛调动社会各界的参与积极性,共同推动昭通旅游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当前,昭通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风生水起。作为云南规化的旅

游开发“六大片区”之一,昭通旅游发展不能长期落后于其它片区,亦不能落后于本地其它产业。面对现状,昭通旅游发展无疑还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把昭通打造成一个旅游强市,早日看到云南旅游“第六板块”的真正腾飞!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sf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