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厂供电系统的运行及管理

更新时间:2024-03-10 20: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工厂供电系统的运行及管理

摘 要

在电力系统中,各种类型的、大量的电气设备通过电气线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由于其覆盖的地域极其辽阔、运行环境极其复杂以及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 ,电气故障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在使用供电系统供输电能时要尽可能达到经济安全运行。所以必须让电力系统尽量在理想的状态下运行,并对其作出科学合理的管理。

关键词:电力系统 经济运行 科学管理

目 录

第一章节约用电的意义

第二章 工厂电能节约的一般措施

2.1加强工厂电能节约系统的科学管理 2.2 做好工厂供配电系统的技术改造 2.3 搞好节能技术培训

第三章 工厂配电的经济运行

3.1 无功功率经济当量 3.2 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3.3电动机的合理使用

第四章 工厂供配电所及供电线路的运行及维护

4.1并联电容器的接线 4.2 并联电容器的装设位置 4.3 并联电容器控制与保护 4.4 并联电容器的运行维护 4.5架空线路的运行维护

4.6、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 4.7 车间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

第五章厂供电系统的调度管理

参考文献

【A】

第一章节约用电的意义

电能是人民日常生活和企业生产必不可少的能源。近年来,全国电力供求持续偏紧,用电

形势十分严峻,而大力开展节约用电工作成为缓解供电紧张的当务之急。电力由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转化而形成,而目前我国的能源紧张,而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带来的是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只有节电才能相应地减少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才能对环境做出贡献,因此节电的意义重大

第二章 工厂电能节约的一般措施

2.1加强工厂电能节约系统的科学管理

实行计划用电,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按照供电双方的要求,本着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

原则,协调制订供用计划,并按计划供电和用电1)建立和健全供电用电管理机构。2)加强用电管理,层层落实用电指标。3)计划用电要与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相结合,进行必要的负荷调整和用电限制。2、根据不同的用电规律,有计划合理安排生产,降低负荷的高峰,填补负荷的低谷。1)合理按排各生产车间的上下班时间,错开午休时间和用餐时间,使各车间的生产高峰负荷分散,降低工厂的总负荷高峰。2)调整各车间的生产班次和工作时间及大容量设备的用电时间,避让高峰。3作好宣传教育工作,了解节能的重要意义。要求人人重视节能,时时注意处处考虑节能,形成全厂上下的一种节能新风尚。 2.2 做好工厂供配电系统的技术改造

推动用电合理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些企业的用电管理差,技术设备落后,用电

不合理,会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在工业成本里,电力消耗占到很大的比重。因此提倡节

约用电,一方面可以推动节电技术改造,以改善不合理用电状态,另一方面又能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改革工艺,改进操作。改革落后的生产工艺,该进操作方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减低消耗以取得最大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积极采取新工艺,特别是对于电费占产品成本比例大、电能利用率低的企业,尤其是在生产工艺上寻求改革之路。另外,可对重点耗电设备和工艺采用微机监控方式,降低电能消耗。 2.3 搞好节能技术培训

开展节能技术培训,是提高能源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是贯彻执行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以

节能为主,能源方针的战略措施。一九八三年以来,国家经委分别在东北、华北、中南、西南、华东,西北地区举办了节能技术培训中心。在培训中心所在地区经委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兄弟省市的协助配合下,培训工作已经逐步走上了一条系统化的培训道路,为进一步加强能源科学管理和节能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使节能培训工作从无到有,从点到面,起到了培训一个人,带动一大片的作用。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抓好企业领导干部的培训,是搞好节能培训工作的重点。

[B]

第三章工厂配电的经济运行

3.1 无功功率经济当量

无功经济当量是表示供电系统在多发送1kvar的无功工率时,使供电系统增加的有功功率

的千瓦数,常用Kq表示,它与电力系统的容量、结构及计算点位置等多种因素有关。对于企业变电站,无功经济当量Kq=0.02~0.15;对经二级变压的企业,Kq=0.05~0.08;对经三级变压的企业,Kq=0.1~0.15。 3.2 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经济运行是只能使电力系统的有功损失最小、经济效益最佳的运行方式。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是指变压器运行时本身的有功损失最小、经济效益最佳的运行方式。 3.3电动机的合理使用

电动机是企业中应用最广泛的电气设备之一,也是消耗电能的主要设备之一。合理选择

和使用电动机造企业中十分重要(见表9—1)

电动机节能措施

措施 方 法 特 点 合理选择电动机类型、功率,以及其他技术参数,使其符合所拖动的生产机械的负荷特性。使其在各种状态下稳定地工作,发挥其经济、技术上最佳效果 合 理 选 择 电 动 机 优先选择节能电动机:所谓节能电动机,就是在设计制造上全面降低电动机本身的功率损失。 合理选择电动机类型:若对启动、调速和制动无特殊要求的生产,应选择鼠笼是电动机;若重载启动的生产机械,选用鼠笼式电动机不能瞒足启动要求或加大功率不合理时,或调速范围不大的生产机械,且低速运行时间较短时,均选用绕线式电动机为宜;若对启动、调速和制动有特殊要求的生产机械,在交流电动机达不到要求时,可以选择直流电动机。 合理选择电动机功率:运行实践表明,感应电动机的效率和功率因数是随负荷率的变化而变化的。 合理选择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根据负荷特性合理选择电动机,对于提高电动机运行时的安全可靠性和节约电能具有实际意义。 采用节电调速 利用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利利用晶闸管串级调速、利用变频调速器调速均能使效率较高、损失小、节电效果明显

提高功率因数 减少电动机的空载损失:感应电动机的空载损失主要是无功功率损失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空载自停装置,减少有功或无功功率损失,提高电动机的功率因数 提高检修质量:感应电动机出厂时各项技术参数应该是最佳的,而检修质量的好与坏对感应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影响很大。因此,确保检修质量,已达到或接近出厂时各项技术参数,就能达到节电的目的 定期电动机的维护和保养往往不被重视,这造成电动机的效率降低,损失增加。对保养、电动机要定期检修、经常保养、及时维修,才能使电动机始终处于最佳状态,维护 保证其效率和功率因数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C]

第四章 工厂供配电所及供电线路的运行及维护

4.1并联电容器的接线

1、标称电容量和允许偏差

标称电容量是标志在电容器上的电容量。

电容器的基本单位是法拉(F),但是,这个单位太大,在实地标注中很少采用。 其它单位关系如下: 1F=1000mF 1mF=1000μF 1μF=1000nF 1n=1000pF

电容器实际电容量与标称电容量的偏差称误差,在允许的偏差范围称精度。

精度等级与允许误差对应关系:00(01)-±1%、0(02)-±2%、Ⅰ-±5%、Ⅱ-±10%、Ⅲ-±20%、Ⅳ-(+20%-10%)、Ⅴ-(+50%-20%)、Ⅵ-(+50%-30%)

一般电容器常用Ⅰ、Ⅱ、Ⅲ级,电解电容器用Ⅳ、Ⅴ、Ⅵ级,根据用途选取。 2、额定电压

在最低环境温度和额定环境温度下可连续加在电容器的最高直流电压有效值,一般直

接标注在电容器外壳上,如果工作电压超过电容器的耐压,电容器击穿,造成不可修复的永久损坏。 3、绝缘电阻

直流电压加在电容上,并产生漏电电流,两者之比称为绝缘电阻.

当电容较小时,主要取决于电容的表面状态,容量〉0.1uf时,主要取决于介质的性能,绝缘电阻越小越好。

电容的时间常数:为恰当的评价大容量电容的绝缘情况而引入了时间常数,他等于电容的绝缘电阻与容量的乘积。 4、损耗

电容在电场作用下,在单位时间内因发热所消耗的能量叫做损耗。各类电容都规定了其在某频率范围内的损耗允许值,电容的损耗主要由介质损耗,电导损耗和电容所有金属部分的电阻所引起的。

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电容器的损耗以漏导损耗的形式存在,一般较小,在交变电场的作用下,电容的损耗不仅与漏导有关,而且与周期性的极化建立过程有关。 5、频率特性

随着频率的上升,一般电容器的电容量呈现下降的规律。 4.2 并联电容器的装设位置 1 应装设在有通道一侧。

2 严禁垂直装设。装设角度和弹簧拉紧位置,应符合制造厂的产品技术要求。 3 熔丝熔断后,尾线不应搭在电容器外壳上。 4.3 并联电容器控制与保护

电容器补偿装置主要由投切电容器组的断路器、电容器、电抗器、互感器、放电线圈、熔断器等一次设备和二次回路所构成。为了保证补偿装置在系统中安全、可靠运行,不致因为一偶然的因素而导致系统或装置发生故障,因此,除了要求一次设备科学、合理配置外,对操控一次系统的二次回路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电力网络中二次系统,

由微机监控和继电保护所形成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伴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与进步,尤其是遥控和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兴起与实用化,以及监控系统与继电保护之间能够进行快速信息交换,这些技术不仅在自动化变电站方面正在进一步深化发展和推广,而且事实证明,二次系统已发挥着积极作用,影响也越来越大,得到了广泛认可。因此,以先进技术所构成电容器补偿装置的二次控制与保护回路,既是保证电容器补偿装置安全、可靠运行的必备条件,也是时代进步的必然。

TBBF型高压分组并联电容器自动补偿成套装置,是我公司自行开发的一项新型产品。按使用条件可分为户内和户外型,按结构可分为柜式结构和框架结构,并且都可按电容器等分或不等容量分组,采用真空接触器、六氟化硫断路器或真空断路器和电压无功自动控制装置实现对电容器组的自动投与切的控制,达到自动调节母线电压,补偿无功功率,提高电压合格率和功率因数为目的的新型补偿装置。具有较高的灵活性、选择性,可靠性和自动化技术水平高等特点,以达到系统无功优化补偿的目的。 因此,现对该装置的控制与保护在发展和应用方面作一简单介绍。 二、TBBF高压并联电容器无功自动补偿装置控制与保护的发展状况

电容器成套补偿装置发展至今,二次控制与保护回路经历了单体电磁式继电器组合控制保护方式;微电脑自动控制保护一体化方式和VQC自动控制微机保护单元型等方式。 单体电磁式继电器组合控制保护的方式:它是采用独立继电器组合而成,比如:过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电压继电器等通过复杂的组合,来实现保护功能,这就是过去的传统方式,比较直观,虽然能进行手动与自动、有选择性的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免除故障元件继续蔓延遭受损害,故障得到有效遏制,保护了其它无故障部分继续运行。但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占用空间大,安装不方便;

(2)采用的继电器触点多,回路较复杂,大大降低了保护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3)调整、检修复杂,一般要停电才能进行,影响正常生产;

(4)使用寿命短,由于继电器线圈的老化直接影响控制和保护,可靠性差;

(5)继电器保护功能单一,需安装各种表计才能观测实时负荷,无法在运行中实时调整改变控制方式;

(6)无储存记忆,响应速度慢,无法实现现代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远程监控与通讯技术要求和现代无人值班变电站内的广泛使用等。

基于上述原因,随着现代自动化科学技术水平的需求和发展,此种方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科学管理和综合自动化水平的需要。所以,采用了控制器与微机保护相结合的方式替代原有的电磁式继电器控制、保护方式成了当前的发展必然。微电脑控制保护器是无功补偿装置的核心,完成数据采集、数学逻辑运算、逻辑分析控制、发送投切信号、参数设定、数据显示与存储、在线自诊断、各种保护、串行通讯等功能。这些功能特点在过去单体继电时代是没法比拟的。 三、微机控制与保护技术介绍

目前,在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中采用的微电脑自动控制与保护大致有这样三种方式: (1)功率因数微机保护单元型; (2)微机控制保护一体化型;

(3)VQC自动控制微机保护单元型等。

不同的控制保护方式决定了硬件的成本、软件的复杂程度,也体现了现代化水平的高低。 多年来,我公司TBBF型产品在控制与保护上积累了不少经验,生产出的产品已完全能满足现场需求,并获得客户好评与认同!这几种控制方式各有所长,用户可以根据现场需求灵活选用控制方式,使补偿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1)功率因数微机保护单元型:采用RVT功率因数自动控制器+RWK电容器微机保护单元组合,实现对电容器组的手动、自动投切。通过对总开关电流采样和母线电压采样输入到RVT功率因数自动控制器,按功率因数进行自动控制或人工转动选择开关进行手动投切;而分柜上,每组电容器的过电流、速断、开口三角保护由RWK电容器微机保护单元来输出开关量送去上级开关柜实现跳闸保护。不过这种控制方式仅仅是以提高功率因数为最终目的,功能单一,不可在运行中适时改变它,是一种比较传统简单的控制方式,通常

是采用比较器或单片机的定时器捕获功能,分别获得电压、电流的过零时刻,进一步求出电流电压的相角∮,即功率因数cos∮,当线路功率因数cos∮低于投入门限时,自动投入一组或几组电容器;当线路功率因数cos∮高于投入门限时,自动切除一组或几组电容器。大多数都设定为循环投切的工作方式。因为该种自动控制器功能单一,只适合于电压波动不大,变电站网络参数比较纯净的场合。所以,应尽可能避免因存在谐波网络中使用,否则有可能遇到电流或者电压发生畸变时导致功率因数测量或误判等现象出现。该自动控制器最大输出达12路,可手动-自动投切并存。但如果控制组数过多(≥8组),分组投切容量则不宜过大,否则就会造成在手动或自动投切过程中出现大合闸涌流而造成电容器不正常运行现象。但该控制方式接线简单,采样、控制相对比较容易实现,运行维护方便,所以是变电站网络参数比较纯净的场合且电压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控制方式。当然它也是最经济实惠的一种方式。它还拥有比较完善的保护系统,一旦电容器发生故障,电容器微机保护单元迅速作出判断,把电容器切除,并可通过RS232或RS485串行通讯或无线通讯方式传送到后台,迅速排除故障修复投入继续运行。如应用于遵义钛业TBBF10-7200/6*1200-AK项目中,采用RVT控制器手动或自动对6组电容器进行循环投切,分柜上的RWK微机保护单元实时对电容器进行监测和保护,保证电容器产品的正常运行。

(2)微机控制保护一体化型:我们现行运用的一种叫做RCBK电压无功自动控制器,采用它来对电容器组进行控制和保护。该控制器是集控制与保护为一体,将采集到的电压、电流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送到单片机,通过逻辑分析运算,显示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频率等数据。实时测量系统网络的无功功率状况,自动识别负荷无功大小和性质,可自动或手动对电容器进行投与切,并对电容器实时动态监测和保护,能有效及时的对故障电容器作出判断,保证无故障电容器正常运行。这种控制方式综合了控制和保护功能,无需另配微机保护单元来实现对电容器的保护,具有自检测保护动作及报警功能,显示系统谐波次数(n)与谐波含有率HRUn=U/U1% (HRI n= I/I1%)。具有自适应能力,运行在多电源两段母线4组及以下数量的电容器组投切,可实现并列与分列运行。该电压

无功自动控制器包含了电压时间、功率因数、电压无功在内的三种控制方式,用户可根据不同的负载特点进行合理选择。而这种电压无功自动控制器在运行方式上将补偿效果发挥得更为淋漓尽致,也是我公司常用的一种控制保护方式。

利用这种控制保护设备可以生产成单独的控制柜置于中央控制室内实现集中控制,也可以安装在补偿装置电源开关柜内,然后与总线后台联接,很容易与变电站自动化测控或无人值守变电站系统接口。如2007年中牟万滩TBBF10-3000/3*1000-AK项目中就是采用这种方式来实现电容器组的控制与保护。它根据系统参数的采集量自适应投入运行,并在控制器屏幕上直接看出其运行状态和系统参数值,给运行维护人员带来极大方便。

这种控制保护设备特别实宜在电容器补偿容量不大,分组在4组及以下变电站内使用,且对补偿装置要求较高的场合,但不能像DWZK-Ⅲ型电压无功自动控制器配以BDS-Ⅱ系列档位信号变送器配套用于监测变电站有载调压系统进行有载调压。

(3)VQC自动控制器+单元微机保护型:采用DWZK-Ⅲ型电压无功自动控制器+RWK电容器微机保护单元来实现对电容器进行控制和保护。该控制器可以采集并控制2台主变升、降、停,及8组电容器的投切控制,对主变压器进行有载调压,8组电容器分列于两段母线,适应于①并列运行,②Ⅰ段带本段,③Ⅰ段带全站,④Ⅱ段带本段,⑤Ⅱ段带全站,⑥分列运行,⑦自适应等七种运行方式。控制器对运行方式的判断取决于主变高、低压侧开关和母联开关的辅助接点信号,并确定相应的控制策略。由传统九区图发展到现在17区图来适应变电站运行的要求。并能对电容器的谐波电流进行分析,当检测到谐波含有量超过设定值时发谐波报警信号或切除电容器组。DWZK-Ⅲ型电压无功自动控制器与BDS-Ⅱ系列档位信号变送器配套用于监测变电站有载调压器分接开关的接头位置,将接点位置信号转换成多组不同的信号输出,供电网调度自动化监控系统遥控、遥测、遥信和遥调用,可实现手动升、降、急停、自动判定滑档、拒动功能及档位显示功能,并能同时控制两台主变1~19档有载调压和1~8组电容器循环投切。而RWK电容器微机保护单元能及时有效的对投入的电容器组进行在线监测和保护。通过RS232或RS485接口上传至后台监控系统或计算机系统,实现遥测功能。此种控制方式可组合成控制屏,放在中央控制室进行手

动-自动投切。如应用在湖北丹江口TBBF35-18000/6000+12000-AKW项目中,该控制屏放在中央控制室里,根据采集到的系统参数通过手动或自动投切SF6断路器来实现对电容器的控制与保护。并对电容器的谐波电流进行分析,当检测到谐波含有量超过设定值时切除电容器组,及时有效的保护了电容器。这种控制方式得到了当地设计院的认可和推广,自2008年2月安装使用以来,补偿效果明显。也可直接装在分组投切自动控制补偿装置的进线柜上,与分柜共同实现手动-自动投切。如应用于石油大学TBBF6-2000/2*1000-AK和郑煤集团TBBF6-2400/2*900+600-AK等项目中,通过手动或自动投切真空接触器或真空永磁开关来实现对电容器的控制与保护,通过调节主变的有载调压分接开关进行电压调节和控制,以满足无功功率平衡,自运行至今,反映良好!

综上所述,自采用控制器与微机保护相结合以来,微机保护具有以下优点:

①接线简单;由于微机保护采用各种电力逻辑运算来实现了多种保护功能,所以只需采集线路上的电流和电压,这样大大简化了接线。 ②保护动作出口灵敏、可靠。

③可随时修改控制、保护参数,修改保护功能,不用重新调试。有当前运行方式、参数调用显示。

④具备通讯功能,可通过网络把用户所需要的各种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进行集中调度。 ⑤具备始终同步记忆功能,便于对故障的分析。因此,控制器与微机保护一同实现遥测、遥控、遥信、遥调功能,即四遥功能。可以实现无人值班,能够大大满足和适应各变电站的需求。可以说,从电磁式的继电器保护方式到微机控制保护方式是一种质的飞跃,也是自动化微电脑电子技术在电力电容器补偿装置中的新型产物。 四、结束语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自动化水平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在无功补偿装置的控制和保护上,我们还将继续进行探索和研究。在上述三种控制方式上,我们能够认识到各自的适用场合,并能对用户方提出的要求很快选择相应的控制模式。目前,我们在寻求更完善的配套控制器和微机保护,使TBBF高压并联电容器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在控制与保护上性能更加稳定、

可靠,补偿效果更加明显,给运行维护人员带来更多方便和实惠! 4.4 并联电容器的运行维护

电力电容器是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补偿设备之一,它具有无噪音、消耗能量小、安装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10kV配电线路、变电站10kV母线及配电所400V母线中。它安装在电力系统中,可以补偿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从而提高设备出力,降低功率损耗和电能损失,并改善电压质量,所以在10kV配电线路、变电站10kV母线及配电所400V母线上应用较为普及。在电力系统中多数采用并联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设备。一、电容器的安装要求(1)电容器分层安装时,一般不超过三层,层间不应加隔板。电容器母线对上层构架的垂直距离不尖小于20cm,下层电容器的底部距地面应大于30cm。(2)电容器构架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每台电容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cm,电容器的铭牌应面向通道。(3)要求接地的电容器,其外壳应与金属构架共同接地。(4)电容器应在适当部位设置温度计或贴示温蜡片,以便监视运行温度。(5)电容器应装设相间及电容器内部元件故障的保护装置或熔断器;低压电容器组容量超过100kvar及以上者,可装设具有过电流脱扣器的空气自动断路器进行保护。(6)电容器应有合格的放电装置。(7)户外安装的电容器应尽量安装在台架上,台架底部距地面不应小于3m;采用户外落地式安装的电容器组,应安装在变、配电所围墙内的混凝土地面上,底面距地不小于0.4m。同时电容器组应安装在不低于1.7m的固定遮栏内,并具备有防止小动物进入的措施;(8)总油量大于300kg的高压电容器组应配备设置专用电容器室。(9)低压电容器及总油量在300kg以下的高压电容器,可装设在主要生产厂房内,但应设有单独的间隔,且通风良好。20台以下的电容器可装在配电室的单独间隔内,成套的电容器柜应靠一侧安装。(10)高压电容器组和总容量在30kvar及以上的低压电容器组,每组应加装电流表。总容量在60kvar及以上的低压电容器组应加装电压表。(11)高压电容器组总容量不大于100kvar时,可用跌落式熔断器保护和控制;100~300kvar时应采用负荷开关保护和控制;大于300kvar时,应采用高压断路器保护和控制。二、电容器组的巡视检查对运行中的电容器组应进行日常巡视检查,以及特殊的巡视检查。1、电容器组日常巡视检查项目:(1)检查电容器是否在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下运行,三相

电流表指示值应平衡;(2)套管完整清洁、无裂纹或放电现象;(3)各连接线端子应紧密不松动及无发热现象;(4)电容器外壳无变形及膨胀、渗漏油现象;(5)电容器内部无异声;(6)电容器外部无闪络;(7)外壳接地完好;(8)电容器室内应通风良好,运行环境温度不超过45℃;(9)电容器的保护装置相应均全中投入运行;(10)检查电容器的断路器、互感器、电抗器、放电线圈等应无异常。2、遇有以下情况时,应增加巡视次数:(1)系统电压过高时;(2)电容器组经检修、改造或长期停用后重新投入运行时;(3)带缺陷运行及设备异常运行时;(4)恶劣气候或运行中有可疑现象时;(5)有重要保供电任务时。3、当电容器组发生短路跳闸,熔丝熔断等现象后,应立即进行特殊巡视检查。检查项目除上述各项外,必要时应对电容器进行试验,在未查出故障电容器或断路器跳闸熔丝熔断原因之前,不能再次合闸送电。三、电容器组投入和退出运行(1)正常情况下,电容组的投入和退出运行应根据系统无功负荷潮流或负荷功率因数以及电压情况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当功率因数低于0.85时投入电容器组,功率因数超过0.95且有超前趋势时应退出电容器组。当电压偏低时可投入电容器组。(2)当电容器组母线电压超过电容器额定电压的1.1倍或者电流超过额定电流的1.3倍以及电容室的环境温度超过±45℃时,均应将其退出运行。(3)当电容器组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退出运行:1、电容器发生爆炸;2、电容器套管发生破裂并有闪络放电;3、电容器严重喷油或起火;4、电容器外壳明显膨胀,有油质流出或三相电流不平衡超过5%以上,以及电容器或电抗器内部有异常声响;5、接头严重过热;6、电容器内部或放电设备严重异常响声。四、电容器组的运行注意事项(1)三相电流相差不得超过±5%;(2)电容器的容量偏差不额定值的-5%~+10%;(3)高压套管爬距应小于350mm;(4)在使用环境温度内电容器在额定容量下连续运行时,其内部油温不得超过65℃;(5)正常运行情况下电容器组的操作原则:当变电站电容器组的母线全停电时,应先拉开电容器组分断路器,后拉开该母线上各出线断路器;当该母线送电时,则应先合上各出线断路器,后合上电容器组断路器;(6)当10kv母线失压后,应待母线电压恢复正常后方可将电容器组投入运行;(7)电容器组断路器若带电容器组拉开后,一般应间隔5min后才能再次合闸操作;(8)电容器停用后应经充分放电后才能验电、装设接地线,其放电时间不得少于min,若有单台熔

丝熔断的电容器,应进行个别放电;(9)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不准带电检查该系统上的电容器组;(10)退出电容器时,必须注意是否会造成主变过负荷;(11)电容器组断路器跳闸后,不准强行送电;五、电容器组的运行维护(1)对电容器外壳应定期进行油漆。(2)电容器每季应停用清洁检查、测量一次,其项目有:1)测量放电线圈是否通路;2)用手触摸验查每个电容器外壳温度情况;3)检查套管、瓷瓶及电容器箱壳是否完好;4)检查构架、遮栏及接地是否牢固;5)进行全面清洁工作(包括套管、瓷瓶、电容器外壳、放电线圈、串联电抗器等)。

4.5架空线路的运行维护 线路运行管理的基本措施

(1)应加强线路运行管理的组织机构,配齐各岗位人员,按运行规程的要求进行各项工作。

(2)健全各种规程、图表、技术资料和各种记录。 (3)适度推广带电作业技术。

 (4)每条线路要有巡线人员按期巡视。可分为正常巡视、夜间巡视、故障巡视、特殊巡视和登杆检查五类。正常巡视即定期巡视,高压线路的巡视周期为每1~2个月一次,低压线路的巡视周期为每3~4个月一次;夜间巡视一般安排在高峰负荷和新线路初投时进行;故障巡视一般安排在线路故障时进行,如查不出故障还要进行登杆检查。特殊巡视,主要是在气候骤变以及自然灾害前后进行,以便发现异常现象并采取相应措施。巡视线路具体内容如下:

 ① 沿线路附近有无妨碍或危及线路安全运行。不够坚固的烟筒、天线,线路附近的树木和堆积的柴草有无被风刮倒、刮飞,危及安全运行的可能。

② 杆塔倾斜、横担歪斜不能超过规定的允许范围。普通钢筋混凝土杆保护层不得腐蚀脱落、钢筋外露,裂纹宽度不应超过0.2mm;木杆腐朽面积不得超过30%,其根部要采取防腐措施。

③ 拉线有无松驰、破股、锈蚀等现象;拉线金具是否齐全、是否缺螺丝。

④ 导线及避雷线有无断股、接头发热、弧光放电痕迹等。 直线杆塔绝缘子串,顺线路方向倾斜不得大于15°。

 ⑤ 线路上安装的各种断路器是否牢固,有无变形,指示标志是否明显正确。瓷件有无裂纹、掉碴及放电的痕迹,各部引线之间,对地距离是否合乎要求。

 ⑥ 防雷及接地装置,是否完整无损,避雷器瓷套是否完好。接地装置有无被水冲刷,或取土外露,连引线是否齐全,接地引线是否破损折断。特别是防雷间隙是否合乎要求。 ⑦ 防振锤、阻尼线有无变位、偏斜、变形;线路名称、杆号、相位的字迹和标志是否正确、清晰;各种警告标志是否明显等。

(5)广泛开展群众性护线工作。为了弥补巡视工作的不足,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开展群众性护线工作。大体有以下几种做法:

 ① 分段包干:对聘请的护线员划出一定的起止杆号,巡视结果定期向电力部门填报巡视报表。

② 分片包干:以区、乡行政区划界,或以河流、山脉、公路为界,划定护线范围。  ③ 人人有责:进行《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宣传,让广大群众自觉参与护线工作,若有发现线路上的重大紧急缺陷或故障及时汇报,电力部门者将给予奖励。 2 线路的维护

了解历年来的气象资料和规律及近期气象预测,并设立若干污染监测点,以便制定出相应的线路运行维护方案和防污闪措施,从而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

(1)污秽和防污。线路绝缘子表面粘附着污秽物质,一般均有一定的导电性和吸湿性,在空气湿度大的季节里易发生污闪事故。如雨天,雾天、雪天。  防污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① 作好绝缘子清扫工作。绝缘子的定期清扫周期为每年一次,污秽区的清扫周期为每半年一次,还要根据线路的污秽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周期,清扫工作应在停电后进行。② 定期检查和更换不良绝缘子。尤其应注意雷雨季节时,绝缘子的闪络放电情况。③ 采用防污绝缘子。采用特制的防污绝缘子或在绝缘表面上涂一层涂料或半导体釉。

(2)要做好镀锌铁塔、混凝土杆、木杆各部位的螺栓紧固工作,新线路投运一年后须紧一次,以后每隔5年一次,铁塔的刷漆工作一般为第3~5年一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线路覆冰及其消除措施。

 当线路出现覆冰时,视覆冰厚度,线路状况及天气情况而设法清除。清除要在停电时进行,通常采用从地面向导线抛短本棒的办法使冰脱落;也可用竹杆来敲打等。绝缘子上覆冰后要进行登杆清除。位于低洼地的电杆,由于冰冷胀的原因,使地基体积增大,将电杆被推向土壤的上部,即发生冻鼓现象。冻鼓轻则可使电杆在解冻后倾斜,重则因埋深不够而倾倒。所以对这类混凝土杆要在结浆前进行杆内排水和给电杆培土或将地基土壤换成石头,也可将电杆埋深增加等。 (4)防风和其他维护工作。

 春秋两季风力较大,应调整导线的弧垂,对电杆进行补强;对线路两侧安全距离不符合要求的树木进行修剪和砍伐。运行中的电杆,由于外力作用和地基沉陷等原因,往往发生倾斜,因此必须根据巡视结果对倾斜电杆进行扶正,扶正后对基坑土质进行夯实。  总之,线路的运行即输送电能的工作,是长期连续进行的。只有认真做好线路的运行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性能正常,才能顺利完成输送电能的工作。 4.6、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

电力电缆同架空线路一样,也是输送和分配电能的。在城镇居民密集的地方,在高层建筑内及工厂厂区内部,或在其他有腐蚀性气体和易燃、易爆的场所,考虑到安全和市容美观的问题以及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不宜架设甚至有些场所规定不准架设架空线路时,就需要使用电力电缆。

电力电缆与架空线路相比有以下优点:

(1)运行可靠,不受外界影响,不会像架空线路那样,因风害、雷击、鸟害等造成断线、短路与接地等故障,机械碰撞的机会也较小。

(2)不占地面和空间,电力电缆一般都敷设在地下,不受路面、建筑物的影响,适合城市与工厂使用。

(3)供电安全,地下敷设,不会对人身造成各种危害。 (4)运行维护工作量小,节省线路维护费用。

(5)不使用电杆,节约木材、钢材、水泥,同时使市容美观整齐,交通方便。 (6)电力电缆的充电功率为电容性功率,有助于提高线路功率因数。

电力电缆虽然有以上优点,但它成本高,投资费用较大;敷设后不易变动,运行也不够灵活;发生故障后,测寻和修复都比较困难;电缆头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要求也较高,所以目前只适用于特定的场所。 1 电力电缆的安装敷设 1.1 电力电缆线路路径的选择

一条电力电缆线路在正常条件下运行,其寿命为40年~50年,且投资又大。因而电力电缆线路路径的选择就极为重要。其路径的选择不仅与敷设时投资的大小、施工的方便与否有关,而且与今后几十年电力电缆能否安全、经济运行关系极大,决不可掉以轻心。 电力电缆线路路径的选择,主要从安全、经济和便于施工三个方面考虑。 1.1.1 安全运行

(1)必须考虑电力电缆在投入运行后不致遭到各种损坏,如机械外力、振动、摩擦、化学腐蚀、杂散电流和热影响等。

(2)电力电缆路径的选择应与未来的规划相结合,避免与规划发生冲突,运行后再迁移,还要考虑今后的发展和负载的增长。

(3)在选择电力电缆线路路径时,应尽可能让电力电缆水平敷设,以减少电力电缆的高度差。

(4)选择电力电缆线路路径时,还应考虑便于今后的运行维护和检修。 1.1.2 经济

(1)尽可能选择最短距离,节约投资,减少线路损耗和发生事故的几率。 (2)还应结合未来规划及发展情况考虑路径,以减少总投资。 1.1.3 便于施工

(1)应尽量减少穿越各种管道、铁路、公路等设施和拐弯、迂回,以便于敷设。 (2)应考虑便于电缆的运输。

(3)当电力电缆线路采用隧道或排管敷设方式时,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应选择土质较好,地下水位低的路径,以免土质松软增加施工的困难或在运行中地基下沉损坏管道。

2)应选择已定型的道路,与市政规划一致,以免日后迁移造成浪费。

3)应选择在车行道的一侧或慢车道上,有较宽的人行道或绿化带时,力争在人行道或绿化带下,这样可降低管道所承受的载荷和少穿越马路。

4)应选择比较直的路径,避免建设在迂回曲折的道路上,以利于少占道路的断面和便于电缆的敷设。

5)应避免与其他管线的主干线在同一马路上,以减少交叉或相互干扰。

6)应结合电力系统的长远规划以及有利于架空线路的逐步转入地下,应按该地区的最终容量考虑,一次投资、一次建成,不宜日后再进行扩建。 1.2 电力电缆线路的敷设方式及其要求 1.2.1 电力电缆线路的敷设方式

(1)直接埋设在地下,这是最通行和最经济的敷设方法。 (2)敷设在电缆沟内,用于多条电缆的敷设。

电缆沟虽然当时投资比直埋较大,但其便于进行温度监视和采取通风降温措施,改善其散热条件。另外,电缆沟还具有便于电缆检修、新设、更换以及有利于防止外力损伤和故障测寻、修复等优点。

(3)安装在电缆隧道内,当在发电厂或变电站出线电缆很多或并列敷设条数较多(如20~40条以上时)的地区敷设电缆时,应考虑建造电缆隧道。

建造电缆隧道虽然建设时投资大、工期长、建筑材料耗费多,而且带来通风、防火、防漏水等大量问题,但是它具有以下优点:

1)大量地减少了电缆线路所占道路断面(走廊)。

2)减少对电缆的外力破坏和机械损伤。

3)消除因土壤中有害物质引起的保护层化学腐蚀。 4)检修或更换电缆迅速方便。

5)随时可以增放新电缆,而且不必掘开路面。

(4)敷设在电缆排管内,当较多电缆通过市区街道时,直埋对电缆压力大,又不适宜建造电缆沟和隧道,可建造电缆排管,造价低于隧道,但又具有许多隧道的优点,还不必考虑防火问题。

(5)敷设在电缆托架上,是厂区内电缆安装的新形式,厂区内(尤其是发电厂或化工厂内)管线很多,建筑电缆沟已很困难,又常常因为热管道的跑汽、跑水而损伤电缆,因而在厂区内采取电缆托架架空安装来代替电缆沟。

(6)架空安装,由于近年塑料电缆的发展,电缆的重量减轻,把电缆吊挂在吊线上(或固定在杆塔上)的方式逐渐得到应用。架空电缆和埋在地下的电缆相比,易受外界的影响,不够美观,但建设费用较低。

1.2.2 电力电缆线路敷设的安全技术要求 (1)电缆直接敷设在地下的安全技术要求

1)电缆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通过农田时埋设深度不小于1.2m。电缆周围应铺以100mm的细土,在电缆上方100mm处盖上水泥保护板,其宽度应超出电缆直径两侧各50mm。

2)电缆敷设在建筑物附近时,电缆外皮与建筑物基础的距离不应小于0.6m(原则是考虑电缆施工时不受建筑物的阻碍,也不影响建筑物的结构)。

3)多条电缆同沟敷设或相互交叉时,电缆外皮间的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电力电缆相互间或与控制电缆间的最小净距10kV及以下为0.1m,10kV以上为0.25m;不同部门使用的电缆(包括通信电缆)相互间为0.5m,如用电缆隔板隔开时,可降为0.1m,穿入管中不作规定。

②电缆相互交叉时的最小净距为0.5m。电缆在交叉点前后1m范围内,如用隔板隔开时,

上述距离可降为0.25m,穿入管内时不作规定。

③电缆平行或交叉时要保持一定距离是考虑以下几个原因:

检修电缆时,若邻近电缆距离太近容易造成机械外伤。为了防止电缆在运行时发生故障而将临近电缆烧坏,因此电缆间应保持适当的距离;电缆间距离太近不容易散热,因而影响电缆的载流量;若电缆相互靠近或交叉不能保持一定距离而相互接触时,则容易产生“交流电蚀”。

4)电缆与地下管道接近和交叉时,电缆与管道间的净距不应小于以下规定: ①电缆与热力管道接近时的最小净距为2m,如用隔板隔开时为1m。 ②电缆与可燃气体和易燃液体管道接近时的最小净距为1m。 ③电缆与其他管道接近时的最小净距为0.5m。 ④电缆与各种管道交叉时的最小净距为0.5m。 ⑤禁止将电缆平行敷设在管道的上方或下方。

5)电缆与城市街道、公路或铁路交叉时应敷设于管中。管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且不得小于100mm;管顶距路轨底或公路路面的深度不应小于1m;距排水沟不应小于0.5m;距城市街道路面的深度不应小于0.7m;管长除跨越公路或轨道宽度外,一般应在两端各伸出2m;在城市街道、管长应伸出车道路面。

(6)电缆与铁道平行敷设时,电缆与铁轨的最小净距为3m。这是为了减少火车通过时引起的振动对电缆铅包产生的损害;另一方面也考虑了便于维修。当电缆与电气化铁道平行敷设时,为了防止自轨道漏至地下的杂散电流引起电缆保护层发生电化学腐蚀,电缆与轨道的净距不应小于10m。

7)直埋电缆引进隧道、人井及建筑物时,应穿在管中,并在管口加以堵塞,以防渗水。 管口的堵塞方法:可以在管内填以油麻,然后在管口内浇注沥青,或用水泥、白灰等将管口堵严。

8)电缆从地下或电缆沟引出地面时,为了防止机械损伤,地面以上2m一段应用金属管或罩加以保护,其根部应伸入地面下0.1m。

9)地下并列敷设的电缆,其中间接头盒位置应相互错开,其净距不应小于0.5m,以便于接头施工,也有利于缩小电缆线路的走廊。中间接头盒外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保护盒。 10)敷设在郊区及空旷地带的电缆线路,由于无建筑物等固定标志,给电缆图样的绘制和日后的运行维护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因此需要在线路转弯处、接头处和直线部分每隔50m~100m处埋设电缆标桩一个,标明电缆具体位置,并在电缆平面图上标明标桩位置和编号,以便运行维护。

11)直接埋在地下的电缆一般应用铠装电缆,以防止在敷设时或运行中遭受机械损伤。 (2)电缆敷设在沟内和隧道内的安全技术要求。

1)电缆沟一般由砖砌而成,少数由混凝土浇铸而成。沟的大小视沟内电缆的多少而定,沟内各部位允许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 4.7 车间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 1一般要求

要搞好车间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必须全面了解车间配电线路的布线情况、结构形式、导线型号规格及配电箱和开关、保护装置的位置等,并了解车间负荷的要求、大小及车间变电所的有关情况。车间配电线路有专职维护电工时,一般要求每周巡视检查一次。 2巡视项目

(1) 检查导线的发热情况 (2) 检查线路的负荷情况

(3) 检查配电箱、分线盒,开关、熔断器、母线槽及接地保护装置等的运行情况,着

重检查母线接头有无氧化、过热变色和腐蚀等情况,以及接线有无松脱、放电和烧毛的现象,螺栓是否紧固等。

(4) 检查线路上和线路周围有无影响线路安全的异常情况。

(5) 对敷设在潮湿、有腐蚀性物质场所的线路和设备,要做定期的绝缘检查,绝缘电

阻一般不得低于0.5兆欧

在巡视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应记入专用记录本中,重要情况应及时向上级汇报,请示

处理。

第五章厂供电系统的调度管理

节电工作,需要从工厂供用系统的科学管理和技术改造两方面采取措施。

[一]、加强工厂供用电系统的科学管理 (一)加强能源管理,建立管理机构和制度 (二)实行计划供用电,提高电能的利用率 (三)实行负荷调整,“削峰填谷”,提高供电能力

负荷调整,就是根据供电系统的电能供应情况及各类用户不同的电规律合理地、有计划地安排和组织各类用户的时间,以降低负荷高峰,填补负荷的低谷充分发挥发变电设备的潜力,提高系统的供电能力,以满足电力负荷日益增长的需要。 (四)实行经济运行方式,降低电力系统的消耗

所谓经济运行方式,就是一种能使整个电力系统的电能损耗减少、经济效益提高的运行方式。

例如:两台并列运行的变压器可在低负荷时切除一台;又如长期处于轻载运行的电动机可更换较小容量的电动机。

(五)加强运行维护,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 [二]、搞好工厂供用电系统的技术改造 (一)逐步淘汰现有低效率的供用电设备 采用高效节能的用电设备。

对于照明设备, 应采用高效率的新光源和照明自控装置。 (二)改造现有的工厂供配电系统,降低线损

(三)合理地选择供用电设备容量,或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设备的负荷率

合理地选择设备容量,发挥设备潜力,提高设备的负荷率和使用率,这也是节电的基本措施之一。

(四)改革落后工艺,改进操作

(五)提高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是衡量工厂供电系统电能利用程序及电气设备使用状况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指标。提高功率因数可以降低电能损耗,也是节电的一项重要措施。

首先应考虑提高自然功率因数。提高自然功率因数是在不添置任何补偿设备的前提下,采取适当技术措施,以达到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目的。在一定意义上讲,这就是向运行管理要经济效益,靠挖潜来节约电能。

由于工厂的无功功率主要消耗在感应电动机和变压器中,因此,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主要措施是:

合理地选择感应电动机和电力变压器中,避免低负荷运行; 改变感应电动机绕组的结线(如由 联改为 联); 绕线型感应电动机同步运行;

在条件允许时,用同等容量的同步电动机替代感应电动机

工厂的功率因数的情况下,工厂的功率因数如果仍达不到供电部门的要求时,则考虑无功功率的人工补偿 参考文献

【1】 企业供电系统及运行 张祥军编著 —4版 —北京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

年7月4版 [A][B][C]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s9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