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更新时间:2023-03-09 16: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教育管理学概述

一、 本章复习建议

本章在历年考试的题量上所占比重不是很高, 主观题比重偏低, 建议学员有侧重点的复习。从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 二、 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

第一节 管理与教育管理

一、关于管理 (一)管理的含义★

管理是管理者运用一定的原理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引导组织被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活动。 (二)管理的属性

管理具有两重性,它是非政治性与政治性的统一。 (三)管理的特点★

第一,管理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为实现一定目标服务的(目标) ; 第二,管理都是对人、财、物、信息、时空的管理(对象) ; 第三,管理是一个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过程(过程) ;

第四,每一种管理活动都是管理的主体和客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关系) 。

二、关于教育管理 (一)教育管理的含义★

管理是一个大的专业门类,包括工程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 教育管理属于管理中公共事业管理的一种。教育管理是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在特定条件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引导组织教育人员完成教育任务, 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 教育管理活动一般分为宏观教育管理——教育行政和微观教育管理——学校管理两方面。

教育行政就是国家对教育的管理。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 充分利用学校的有限资源,引导和组织师生员工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一种活动。 (二)教育管理的产生★

在教育管理中,学校管理的产生较之于教育行政的产生来说要早。可以说,人类的教育活动自从产生了学校教育这种形式就有了学校管理。教育行政虽然是国家对教育的管理, 但不是一有了国家就有了教育行政, 它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以国家一级教育行政机构的产生作为标志的。19 世纪以前,世界各国的管理活动,多处于无系统无组织的状态。进入 19 世纪,各国纷纷设立了比较系统的教育行政制

度,建立了国家一级的教育行政机构。中国在 1905 年也设立了学部,后改称教育部。这时各国纷纷建立教育行政制度,有政治、经济及教育自身等方面的原因。 (三)教育管理的特点

首先, 教育管理, 归根结底总是为一定国家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政治路线和阶级政策服务的;

其次, 教育管理是与其他各种社会活动以及产生和制约这些活动的社会历史条件密切关联、相互依存的;

第三,教育管理也是一种管理活动。 (四)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

1.民主化。教育管理民主化的趋向,表现为某些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呈现出分权化的趋 向,表现在学校内部的教育管理上呈现出民主参与的趋向。

2.相对集权化。这种集权化的趋势表现在,有些国家强调国家管理教育中的中央集权 的作用,对地方管理教育的权力加以限制,以实现对全国教育的有效管理。

3.科学化。一是注重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二是注重在教育管理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 高管理效能。

4.效率化。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强调教育管理制度化、程序化;注重教育管理 人员职前训练和在职训练。

【例题】美国于 1979 年成立了教育部,反映了现代教育管理趋势的( ) (2013.01 真题)

A.民主化 B.科学化 C.效率化 D.相对集权化 【答案】D

【解析】 为缩小州与州以及学区与学区之间的差距, 美国强调国家以财政援助为重点的领导作用强调联邦政府干预教育的必要性。美国于 1979 年成立了教育部,加强联邦对全国教育的管理,所以 D 选项正确。

第二节 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体系

一、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现象, 揭示教育管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管理现象和教育管理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 (一)关于教育管理现象

我们可以从教育管理活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机制、教育管理观念四个方面去研究教育管理现象。

(二)教育管理的规律

教育管理的基本规律。

教育管理的具体规律有:教育管理活动的规律、教育管理体制的规律、教育管理机制的规律、教育管理观念的规律。

【例题】将教育管理分为人、财、物、信息、时空的管理,其划分依据是( )(2013.01真题) A.层次 B.要素 C.过程 D.方式 【答案】B

【解析】从要素来分,教育管理可分为人、财、物、信息、时空的管理,所以 B 选项正确。

二、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 (一)教育管理学的著作体系

1.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管理学的著作体系

它是由教育管理活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机制、教育管理观念这四个范畴所组成的体系。

2.作为一门学科群的教育管理学的著作体系

第三节 教育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西方教育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管理学产生的标志及原因

观点一:如果以最早提出教育管理问题为标志,有人认为教育管理学最早产生于 19 世纪末的德国,著名行政学家、法学家施泰因在 1868 年出版的《行政学》及 1884 年出版的《行政》中论述了他对行政的看法,他被誉为“现代行政学的创始人” 观点二:如果以单独论述教育管理学的论著出版为标志,有人认为教育管理学最早产生于美国,以美国的达顿和斯奈登合著的《美国的教育行政》 (1908)一书出版为标志。

本书观点:如果以单独论述教育管理学的论著为标志,教育管理学最早应产生于 19 世纪末的美国,以美国学者佩恩在 1875 年出版的第一本《学校行政》的著作为标志。总之,教育管理学大概产生于 19 世纪末。 (二)西方教育管理学的理论源流

现代教育管理学有两大特征, 它既研究国家政权如何干预教育行政活动, 又研究教育管理本身的技术和效率问题, 形成了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两大流派。 现代教育管理学的这两大特征和理论流派可以说有两大源流,一是德国的行政学,二是美国的行政学。

1.德国的行政学

德国的行政学是着眼于国家和国家的特性,研究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来管理国家的科学。这样的行政学一般称为国家学的行政学或法学的行政学。 德国的教育行政学, 就是依据其行政学的理论,探讨国家如何干预国民教育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最初,德国的行政学谓之官房学。这种学说认为,行政是为国民的福利而存在的,国家的权力是用来监护国民生活的。为实现这个目的,有必要建立君主的官房财政。 德国行政学者施泰因,以自己独立的见解对德国初期的官房学行政学和 19 世纪后半期发展起来的公法学行政学进行了批判, 并把行政学的研究对象从考察一般的行政职能发展到教育行政的特性。他第一次区别了宪政与行政,第一次划分了行政与行政学的领域,第一次研究了教育与教育行政、教育学与教育行政学之间的关系。 2.美国的行政学

美国的行政学和德国的行政学不同。 美国的行政学着重研究行政工作的合理性和效率性问题, 而并不研究国家政权怎样通过法律干预行政。 所以人们称美国的行政学为技术性的行政学、职能主义的行政学或组织论的行政学。 美国的教育行政学的发展大体上受到了如下几种理论的影响。

一是科学管理理论对教育行政学的影响。美国的科学管理理论,以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为代表。泰勒 1910 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提出了著名的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和计件工资制,提高了工厂的生产效率,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受科学管理理论影响,美国教育界也注重研究教育管理中的效率问题,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是卡伯利和他在 1916 年出版的《公立学校的行政》一书。

二是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对教育行政学的影响。人际关系理论,是以梅奥和雷斯利斯伯格等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创立的理论。 在人际关系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行为科学理论,包括个体行为理论、组织行为理论、领导行为理论等。受此影响,美国的一些学者研究了教育行政中的人际关系、学校管理中的民主化问题等。格利费斯在 1956 年发表的《学校行政上的人的关系论》是这一时期研究的代表作。

三是现代管理理论对教育行政学的影响。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的产生

教育管理学在我国作为独立形态的学科始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教育管理学作为独立形态的学科是以翻译介绍外国教育管理方面的论著和将教育管理学科作为独立课程在师范学校开设为特征的。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的发展

教育管理学在我国家作为正式学科设置以后, 我国学者又陆续翻译了一批国外教育管理方面的论著。

教育管理学作为单独的学科产生以后,从 30 年代起,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由我国学者自己撰写、出版的教育管理学的著作逐步增多。其中较有影响的有杜佐周的《教育与学校行政原理》 、罗廷光著《教育行政》 、程湘帆著

《中国教育行政》 、夏承枫著《现代教育行政》 、张季信编著《中国教育行政大纲》 、邵鸣九著《地方教育行政》 、杨鸿烈的《教育行政》等。

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在师范院校中,未独立开设教育管理学的课程。

1976 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管理学又重新在师范院校单独设置,翻译和撰写了一批教育管理学方面的论著。 三、当代教育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一)教育管理研究理论基础的发展趋势 当代教育管理研究处于以多元理论为支撑的状态。 (二)教育管理研究内容的发展趋势

当代教育管理学则注重对教育管理的全方位多元化的研究。 (三)教育管理研究思潮、教育管理研究方法及手段的发展趋势 (四)教育管理研究理论层次的发展趋势

从横向来说,教育管理的理论将由注重实效规范理论向注重科学理论和价值理论发展;从纵向来说,教育管理理论将由只注重现象学的层次,向注重元学及方法学的层次发展。

第二章 教育管理的原理与职能

一、 本章复习建议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建议学员全面掌握,重点复习。从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以及论述题。 二、 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 第一节 教育管理原理 一、教育管理原理概述 (一)教育管理原理的含义★

原理是指客观事物的实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 教育管理原理指的是教育管理的实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 它是对教育管理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总结而形成的, 是管理思想的集中反映,对各种教育管理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二)教育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1)客观性 (2)概括性 (3)稳定性 (4)系统性 二、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及贯彻要求★ (一)系统原理

教育管理的系统原理是指教育管理活动的每一个基本要素, 都不是孤立的, 它既在自己的系统之内,又与其他系统发生各种形式的联系。为了达到教育管理优化的目的,必须对教育管理的对象进行系统分析。应该从整体着眼对待部分,使部分服从整体。同时,还必须明确,教育这个系统还是一个更大系统的一个构成部分,因此,又必须摆正教育系统同其他系统的关系。

运用该原理,首先,要注意把教育当作一个系统来看待,并注意从如下几方面对教育系统进行分析:

1.了解教育系统的要素; 2.分析教育系统的结构; 3.研究教育系统的联系; 4.弄清教育系统的功能; 5.把握教育系统的历史和发展。

其次,要注意运用系统的三个原理:目的性原理、整体性原理、层次性原理。 (二)人本原理

教育管理的人本原理是指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教师的参与是学校有效管理的关键;使教职工和学生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管理的核心; 为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发展服务是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

这一原理要求在教育管理中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作为根本。 【例题】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是( ) A.教师素质的提高 B.教学质量的提高

C.学生的全面发展 D.为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服务 【答案】D

【解析】 教育管理的人本原理是指教师是学校的主体, 教师的参与是学校有效管理的关键;使教职工和学生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管理的核心; 为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发展服务是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所以 D 选项正确。 (三)动态原理

动态原理是指教育管理者要明确管理的对象、目标都是在发展变化的,不能一成不变地看待它们;要根据教育内部和外部情况变化,注意及时调节,保持充分的弹性,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

这一原理要求教育管理者注意现代教育管理的动态性,在动态中做好领导工作。首先,要注意教育系统外部的变化,使教育系统不断适应外部的变化。其次,要不断

注意教育系统的内部变化, 包括管理对象的发展变化, 制定出相应的教育目标和学校管理目标。 不仅如此,还要注意教育的各项工作的发展变化。另外,还要注意管理工作自身的变化。 (四)效益原理

效益原理就是要在教育管理中讲究实效, 使教育管理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这一原理要求教育管理者首先要树立管理的效益观,使教育管理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其次,要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创造条件办好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质量人才。为此,教育管理者要采用先进科学方法和手段, 建立合理的管理机构和制度, 明确管理人员的职、 责、权、利,注意处理好局部效益与全局效益的关系,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的关系。

第二节 教育管理职能

一、教育管理职能概述 (一)教育管理职能的意义★

教育管理的职能,是指教育管理的职责和功能。在教育管理职能问题上,分权制和集权制国家呈现了两种相反的趋势。传统的分权制国家,注重加强国家管理教育的职能,呈现出集权化趋势;传统集权制国家,注重改善国家管理教育的职能,呈现了非集权化的趋势。尽管趋势不同,反映的主题却是一致的,即世界各国对教育管理职能的高度重视。

(二)教育管理职能的类型

1.计划职能 2.法治职能 3.监督职能4.经营职能 5.指导职能 6.服务职能 【例题】着重强调教育行政监督职能的国家是(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日本 【答案】B

【解析】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强调行政监督的职能,如法国为保证中央教育部的指

令得以贯彻,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较为完备的教育行政监督机构,所以 B 选项正确。

二、不同体制国家教育管理职能的特点★

教育管理的 6 种职能,强化其中一些而弱化另一些,就形成了一个国家教育管理职能的特色。 有的学者把世界各国教育管理的职能划分为监督型和指导型两大类, 认为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特色。监督型行政,以指令型计划职能、经营职能、行政监督职能为主;指导型行政,则以指导性计划职能、指导服务职能、法律监督职能为主。 我国建国以来基本上是搬用前苏联监督型的职能。实践证明,这种职能,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不符合我国的国情。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显然,改革我国监督型的职能完全照搬美国等国家的指导型职能了也是不行的。我国经济文化落后,幅员广大,中央实行统一管理,难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我国人员众多,

教育本身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中央要想从微观上对全国教育管理过多也是不可能的。 一味强调市场机制而否认国家在宏观上实行控制的必要性,那也是行不通的。 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职能,既不是纯监督型的也不是纯指导型的,而应是以指导性计划为主,指令性计划为辅;以指导服务为主,经营管理为辅;以法律监督为主,以行政监督为辅的“指导——监督”型职能。

要完成从传统的监督型职能向“指导——监督”型职能转变,第一,要强化立法职能。第二,要强化指导服务职能。

第三章 教育管理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一、 本章复习建议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建议学员全面掌握,重点复习。从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以及论述题。 二、 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

第一节 教育管理原则

一、教育管理原则概述

(一)教育管理原则的含义及意义

教育管理原则是管理教育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和基本要求。任何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进行的。

(二)教育管理原则与教育管理原理的关系★

教育管理原则与教育管理原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是指,教育管理原则应以教育管理原理为基础,它是教育管理原理的体现。其区别在于,教育管理原理是客观的,而教育管理原则是人的一种主观选择,也有可能不一致。 二、我国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指我国的教育管理活动必须以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依据,使我国的教育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

贯彻此原则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要进行教育改革;3.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

(二)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教育管理活动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要注意采用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使教育管理活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贯彻这个原则要做到以下几点:1.教育管理活动必须按教育规律办事;2.要采用新的管理理论,特别是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

(三)规范性原则

规范性原则是指教育管理活动要依照国家制定的教育法律、 法令来指导和调节自己的管理行为,从而使教育管理活动规范化、制度化,以保证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要求: 1.要重视和加强教育立法; 2.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提高法制观念,逐步做到依法治教; 3.要建立健全教育法规实施的纪律检查监督机构, 保证教育法规的贯彻执行。

(四)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是指教育管理活动必须科学地组织和调动教育系统内外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推动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贯彻这个原则要求:1.要从整体出发,认真研究学前教育与小学、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高中与大学的衔接关系,不能只把注意力局限于某一阶段的教育;2.不能把教育看成是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系统;3.在教育系统内部,也要协调好各种因素,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

(五)权变性原则

权变性原则是指教育管理活动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和采取不同的措施、 方法, 实行动态调节,使教育管理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

贯彻这一原则要求:1.要根据地区的不同情况进行管理;2.要看到客观事物的变化,并按照这些变化来确定对策。

(六)有效性原则

有效性原则,是指教育管理活动中要合理地组织和利用人、财、物和时间等资源,从而获得较高的效率和较好的效益。

贯彻这一原则必须做到:1.提高用人的效益;2.提高对财务的利用率;3.提高时间利用率。

【例题】教育管理活动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和采取不同的措施、方法,实行动态调节,使教育管理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这体现的教育管理原则是( )

A.方向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综合性原则 D.权变性原则 【答案】D

【解析】 权变性原则是指教育管理活动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和采取不同的措施、 方法,实行动态调节,使教育管理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所以 D 选项正确。

第二节 教育管理方法

一、 教育管理方法概述

教育管理方法是指教育管理者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和实现一定教育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 教育管理方法也是一种管理方法,它同一般的管理方法一样,有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面,也有反映生产关系发展水平的一面。 二、我国教育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法治的方法

它是指教育管理者运用的教育法令、决定、命令、指示、规章,对教育活动予以强有力的指导、调节和影响。运用法治的方法要求:1.要加强教育立法工作,健全教育法规;2.要做到依法办事。 (二)预测规划的方法

它是指一个国家在对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前景作出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教育规划本身的特点,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的规划。预测是规划的基础。

进行教育预测, 要确定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 然后选择恰当的预测方法对这些因素进行预测。

【例题】 ( )是规划的基础,是为制定规划服务的。 A.计划 B.总结 C.预测 D.监督 【答案】C

【解析】预测规划的方法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进行预测,然后是在预测的基础上进行规划。预测是规划的基础,是为制定规划服务的,所以 C 选项正确。 (三)组织调度的方法

组织调度的方法是指建立在权力和责任基础上由上级对下级下达必须遵照执行的 任务、要求和命令的方法。

正确地运用组织调度的方法, 首先要注意建立和健全各项教育管理活动的规章制度, 从制度上来保证组织领导的渠道畅通。其次,在教育管理活动中要克服不按制度办事的倾向。 (四)经济的方法

经济的方法是指从经济的角度或方面指导、 调节和影响教育活动的方法。 其中主要包括制定合理的教育经费政策来促进教育的发展。

运用经济的方法要求: 1.最重要的是要有较充足的教育经费办教育, 要从经济上提高教师的待遇;2.要建立健全教育财务管理制度,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五)激励的方法

激励的方法是指教育管理活动中运用思想政治工作和行为科学的理论,激发、调动教育人员积极性的方法。

(三)回避制度

它是为了使国家公务员不因亲属关系对职务活动产生不良影响,而对公务员在任职、执行公务等方面所作的限制性规定。包括任职回避、公务回避和地区回避。 六、保障方面的制度

保障制度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务员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一) 公务员的权利 (二)申诉控告制度

申诉是指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不服时,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议,或直接向原处理机关的同级人民政府的人事部门或行政监察机关提出重新处理要求。控告则是公务员对于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向 上级行政机关或者行政监察机关提出控告的行为。

第八章 教育财务行政

一、本章复习建议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建议学员全面掌握,重点复习。从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以及案例分析题。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

第一节 教育财务行政概述

一、 教育财务行政的含义

广义的财务行政是指国家的财政管理,也就是在国家财政收支过程中所进行的管理活动。狭 义的国家财政是指政府机关的财务管理,也 就是国家机关为完成自身承担的工作任务,在领发、分配、使用属于国家预算内资金的行政经费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管理活动。

二、 教育财务行政的职能★

教育财政行政具有筹措教育经费、配置教育资源、改善教育投资效益等方面的职能。 1. 教育财务行政的首要职能就是筹集充足的教育经费。

2. 教育财务行政承担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职能,具体通过教育经费的分配和调节供需来进行。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教育资源仍属稀有资源,教育资源的配置必须考虑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目前,我国在教育经费的分配上,考虑国家财力和个人受益的情况,实行国家财政拨款向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倾斜。 3. 教育财务行政还具有采取一定措施,不断提高投资效益的职能。 三、 教育财务行政基本制度★ (一)预算制度

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核定的国家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的资金收支计划。由预算方案获得的教育经费属于国家财政拨款。 (二)会计制度

会计是通过记账、算账那个、报 账、检 查分析等活动,对 教育经费的数量收支作出全面、客观、准确的记录和计算,从而对教育经费预算方案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作出全面、综合的反映。教育财务中的会计工作方法可分为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三种。 (三)决算制度 (四)审计制度

(五)国家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监测制度

具体监测指标包括以下几项:1.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收支的比重;2.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速度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的比例;3 .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的增长情况;4.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第二节 教育经费及其管理

一、 教育经费概述

教育经费是以货币的形式支付的教育费用,是办学必不可少的财力条件。在我国,教育经费主要是指国家用于发展各级教育事业的费用。

教育经费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作不同的区分:★

1.从教育经费在国家财政管理的形式上看,可分为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 2.从教育经费用途看,可分为教育基本建设费和教育事业费。教育事业费在分配到各级各类学校后,又具体分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部分进行开支。

3.从教育经费来源看,可 分为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教 育费附加,中 小学校勤工俭学收入,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以集资、捐资、缴纳等多种形式用于办学或者上学的费用。

二、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规则★ (一)国家教育财政拨款

它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我国筹措教育经费的主渠道。 (二)征收教育费附加

教育费附加属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但不属于教育财政预算内拨款。 (三)学校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

勤工俭学的收入,主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师生员工集体福利和奖金。我国鼓励和扶持学校开展勤工俭学的一项很重要的优惠措施,是对校办产业实行减免税收。

(四)企事业办学投资

根据有关规定,企业用于举办中小学校的经费属于国家财政性经费支出。 (五)集资办学 (六)捐资助学

(七)金融、信贷手段的运用。 三、 教育经费的管理原则★ A.健全规章,依法办事。 B.从实际出发,量入为出。 C.面向基层,服务教学。 D.勤俭办学,讲求效益。 E.经济公开,民主管理。

第九章 教育行政信息及其管理

一、本章复习建议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处于相对并不重要的地位,建议学员在本章复习中有所侧重。从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以及案例分析题。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

第一节 教育行政信息概述

一、什么是教育行政信息 (一)教育行政信息的含义 ★

教育行政信息是反映教育行政活动和管理对象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情况的各种消息、情报、指令、资料、数据、图纸等的总称。 (二)教育行政信息的类型及内容 1. 教育行政信息的类型 2. 教育行政信息的内容★

教育行政信息的内容,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计划的制定及其贯彻执行情况; 2.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的情况; 3.各级各类教育的情况;

4.各级各类学校的情况; 5.教育实验及改革的情况。 (三)教育行政信息的特征

1.广泛性 2.客观性 3.可理解性 4.发展性 5.服务性 二、教育行政信息的作用

教育行政过程就是信息的管理过程,教育行政工作实际上就是以信息处理为中心的工作。

第二节 教育行政信息的管理

一、 教育行政信息的处理 (一)教育行政信息处理的程序 1.收集 2.加工 3.传递 4.贮存

(二)教育行政信息处理的要求 1.及时 2.真实 3.适用 4.经济

二、 教育行政信息的沟通 (一)教育行政信息沟通的意义 (二)教育行政信息沟通的形式★

教育行政信息最普遍、最常见的沟通形式是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 (三)教育行政信息沟通的途径★

树形沟通、星型沟通、轮型沟通是常见的几种沟通途径,各有利弊。如果机构简单,要求下达命令迅速、准确,一般采用树形沟通的途径;如果问题重要而复杂,需要征求多方意见,而时间又允许的话,则 采用轮形沟通途径较好;如 果要求时效、满 意率和无误率都一般的话,采用星形沟通较为合适。由于树形沟通迅速、准确、效率高,所以在教育行政组织的纵向沟通,即上下级沟通多采用树形沟通;而教育行政部门的横向沟通,一般以商榷和协调为主,不带有命令色彩而具有相互支持的性质,

一般采用星形的沟通;在进行重大咨询和决策时,由于要大家充分讨论,所以一般采用轮型沟通。

(四)改革教育行政组织的体制,提高信息沟通的有效性 1. 大力精简机构,减少不必要的环节 2. 要有确定的沟通渠道

3.考虑不同层次的需要,确定不同内容信息的传递范围 (五) 教育行政信息的有效利用★ 1.注意输入信息的广泛性 2.注意指令信息的方向性 3.注意反馈信息的可靠性 4.注意评价信息的准确性

第十章 教育督导与教育评价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建议学员全面掌握,重点复习。从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以及案例分析题。

(一)教育督导

(一)教育督导的含义与职能 (一)教育督导的含义

教育督导是指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给所属的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导人员,依据国家的教育方 针、政策、法规和督导的原则与要求,按照一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下级政府的教

育工作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监督、评估和指导,并向同级

和上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反馈有关信息,提出建议,为政府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系列教

育管理活动。

(二)教育督导的职能★ 第六节 监督职能

它是指由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教育督导机构和人员,代 表本级政府,对 下级政府的教育工作、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监察和督促,推 动其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 面提高教育质量。

这是教育督导的最本质、最核心的职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s8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