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中地理北京高一水平会考测试试卷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更新时间:2024-01-13 10:2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8-2019年高中地理北京高一水平会考测试试卷【2】含答

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五 总分 得 分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2.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答案】 1.C 2.D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可以判断图中中心商务区常住人口不断减少,工作人口逐渐增加。反映了随着城市发展,各功能区划分明确,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开。C对、D错。不能直接反映地价情况,A错。中心商务区主要是商业用地,不能反映工业用地情况,B错。

B.城市生态环境优美 D.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2.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说明有大量的人口流动,必需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方便的上下班,D对。与城市等级、环境关系不大,A、B错。与人口增加无关,C错。

考点:城市功能分区,中心商务区的特征。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下面四图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沿30°纬线从106.5°至107°的地形剖面的是( )

4.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答案】 3.C 4.B 【解析】 试题分析:

3.读图,根据图中河流和等高线弯曲形状判断,在30°纬线与106.5°经线交点处,海拔低于

500米,沿30°纬线向东海拔逐渐升高,超过500米等高线高度后,穿过一条河流,海拔降低,再略有上升后,穿过第二条河流,海拔降低,然后逐渐升高。所以B、D错。在30°纬线与107°经线交点处,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可以判断,交点以西是洼地,交点海拔是500米,所以此处剖面线是升高的。在赤道经度每差1°,距离110千米。图中两条件经线间纬度差是0.5°,所以两条经线沿30°纬线间的距离小于55千米。所以A错。只有C对。

4.在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可以让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这样起伏就明显了,B对。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不能显示起伏明显,A错。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可能造成图显示起伏更不明显,C错。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起伏显得更小,D错。

考点:等高线图,地形剖面图,比例尺。

下图表示岩石圈循环模式,图中序号表示风化与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岩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5.图中有可能找到煤、石油、天然气的岩石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6.能反映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成因的序号是( ) A.① 【答案】 5.D 6.A 【解析】 试题分析:

5.③是来自地幔的岩浆,所以②是岩浆岩;①是风化侵蚀作用;⑥是沉积作用;⑤是沉积岩;④是变质岩;而煤、石油、天然气存在于沉积岩中。故选D。

6.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而表示侵蚀作用的是①。故选A。 考点:地壳物质循环

读“气压带与风带的变化”图,完成题

B.②

C.④

D.⑥

7.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图表示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 B.B图表示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南移 C.C图表示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

D.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反

8.受甲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且只分布在纬度30-40度的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 7.C

B.温带海洋性气候 D.没有这种气候类型

8.A 【解析】 试题分析:

7.直接根据图示的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位置可判断,A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北移,故判断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A错误;B图示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全球气压带风带以赤道为中心分布,故判断为春分日或秋分日,B错误;C图示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南移,故判断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C项正确。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同,D错误。

8.根据图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纬度位置可判断,甲为副热带高压带,乙为盛行西风带,在纬度30-40度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则形成地中海气候。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位置,进而确定二分二至日节气,并能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基本特征进而分析形成的气候类型。 9.古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据此回答题。 从地理学角度看,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观差异属于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反映了由于玉门关远离海洋,故受海洋水汽影响小,即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表现。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基本理解诗句的基本含义,并能结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基本表现和原因,注意区别判断即可。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读城市风示意图,回答题。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10.如果要在图中布局火电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 A.甲

B.乙

C.丙

D.丁

11.假若该地位于上海市,图中剖面为东西方向,乙点测到城市热岛环流产生的风向为 A.西南 C.西北 【答案】 10.C

B.东南 D.东北

11.B 【解析】 试题分析:

10.如果要在图中布局火电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丙处,因为丙地处于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

11.假若该地位于上海市,图中剖面为东西方向,乙点测到城市热岛环流产生的风向为东南风,因为陆地上为低压,海洋上为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偏为东南风。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风的形成与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城市风的应用。 【知识小结】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形成:由于城市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城市热岛环流。

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12.有关大气运动的力的正确叙述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 B.地转偏向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C.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只减小风速,不影响风向 D.水平气压梯度力对风速风向起主要作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近地面大气运动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源动力,它总是与等压线垂直,并从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始终与风向垂直,在风的形成过程中,它只改变风向, 不改变风速。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有减小风速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风向是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故不能说它对风向没有影响。由此可知选项A B C 均是错误的,故选D

考点:风的形成过程中三个力的作用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近地面风的形成是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考生准确理解三个力各自所起的作用与特点,难度偏大。

13.关于福州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冬至日到夏至日期间,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B.在春、秋分时,昼夜等长

C.白昼最长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同一天 D.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从冬至日到夏至日,由于太阳直射点不断向北移,故福州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A错误;春秋分时,全球昼夜等长,B正确;福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故夏至日时,昼长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C正确;福州位于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故属于北温带,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清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尤其是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难度一般。

14.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理现象是 A.酸雨的形成

C.电离层的强烈扰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耀斑爆发可能扰乱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七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右图所示(初一、十一、廿一均为逢一,其余类推)。回答问题。

B.月相的变化

D.扬尘、沙暴天气的出现

15.该地区

A.集市的周期为3天

C.①地的服务范围比②地小

16.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答案】 15.B 16.D

【解析】本题考查商业网点的布局。

15.从材料和图示分析可看出集镇等级分为两级,①地逢一、四、七形成集市,等级高;其他六个等级低;且为同一等级。故①地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都高于其他六地。

16.①地不能每日成为集市,因其位于我国西部平原地区,经济欠发达,人口稀少。当地居民购买力不足。 评卷人 得 分 二、双选题

B.集镇等级分为两级

D.②地的服务功能比①地齐全

【解析】

试题分析:从冬至日到夏至日,由于太阳直射点不断向北移,故福州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A错误;春秋分时,全球昼夜等长,B正确;福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故夏至日时,昼长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C正确;福州位于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故属于北温带,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清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尤其是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难度一般。

14.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理现象是 A.酸雨的形成

C.电离层的强烈扰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耀斑爆发可能扰乱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七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右图所示(初一、十一、廿一均为逢一,其余类推)。回答问题。

B.月相的变化

D.扬尘、沙暴天气的出现

15.该地区

A.集市的周期为3天

C.①地的服务范围比②地小

16.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答案】 15.B 16.D

【解析】本题考查商业网点的布局。

15.从材料和图示分析可看出集镇等级分为两级,①地逢一、四、七形成集市,等级高;其他六个等级低;且为同一等级。故①地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都高于其他六地。

16.①地不能每日成为集市,因其位于我国西部平原地区,经济欠发达,人口稀少。当地居民购买力不足。 评卷人 得 分 二、双选题

B.集镇等级分为两级

D.②地的服务功能比①地齐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re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