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渗透

更新时间:2023-03-08 05:09:56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校本教研

如何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渗透

1. 问题的背景

任何一种语言总是扎根于它所代表的文化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内涵则又通过语言来体现,两者密不可分。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养,学习者才能深层理解和掌握语言,有效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

“新课标”首次明确地将文化意识作为高中阶段英语课程目标之一,对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首次提出了极其明确的高要求。“新课标”不仅明确地指出文化意识包含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三个方面,而且制订了具体的内容标准。“新课标”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近年大力推行的英语教学改革使我国基础教育的英语教学有了明显的进步,学生的英语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教学质量有了普遍的改善。同时中国学生英语的语言能力也得到了迅猛提升:我们的学生完成了从最初只懂哑巴英语、考试英语到现在基本能和英美人士进行日常交流的转变。但基于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英语教学总体上还是过分注重对语言知识的系统讲解,过分强调记忆的功能和机械的训练,缺乏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目的语国家的背景文化知识也是常被忽视的一部分内容。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联系日益增多,多元文化不断在碰撞、渗透、融合,从而有文化全球化的趋势;另外,我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多,在给我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教育领域提出更高的要求。们已经普遍达成了共识:外语教学不是纯粹以语言形式为中心的教学,而且必须应该包括文化素养和文化意识的培养。

文化意识培养目标的提出既是“新课标”的一大亮点,更是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此,如何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培养文化意识、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是高中英语学科建设和教学实践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是指把高中英语教学融入到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中,反过来说就是让文化渗透进入到高中英语教学中。这是一种新的思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于现在以语言、语法、词汇、句型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通过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意识的文化渗透,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应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和文化意识。 2. 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中西方文化渗透的意义

在我国,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此阶段,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中西方文化渗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意识主要有以下作用: 一、消除妨碍中西交流的主要障碍

1

妨碍中西交流的主要障碍,不仅仅是作为交流媒介的语言,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语言作为载体所承载的文化之间的差异甚至是冲突。在一种文化背景下怀着敬意说出的话,在另一种文化下,很可能就是冒犯。比方说,在汉语文化背景下,问别人“How old are you?”是表示一种关心。可是在英语文化背景中,就是不敬或冒犯。再如,英美国家的媒体对“亚洲四小龙”的翻译不是“Four dragons of Asia”,而是“Four tigers of Asia”,这是由于不同民族对动物的象征意义和文化解析的定位不同所导致的。“龙”是中国人的图腾,其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神圣的意义。而在两方国家文化中,龙是一种凶神恶煞的怪物,是一种邪恶的象征。由此可见,在语法上完全正确的句子,也可能因为文化的差异而导致截然不同的交际意义,从而导致交流的失败,甚至产生矛盾和怨恨。

可以说,对文化差异的无知是跨文化交际的一大障碍。在应用外语进行国际交往的过程中,导致交流成败的因素更多的并不是语言技能,而是对不同语言民族文化认识的缺乏。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文化知识的渗透,进而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显得尤为重要。

二、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我们这里强调的文化渗透,并不仅仅指西方的文化,而是泛指的中西方文化,这其中也包括汉文化。各民族的文化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我们以前的教材太多关注西方文化,忽视了我们自己的传统。我们的学生可以初步赏析莎士比亚,但是无法向英美人士介绍我们的儒家、道家。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用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他的现场翻译把这句古典诗词准确地译成“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 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中国人“九死”已经把对死亡的无惧以及对追求的坚贞不渝表达得淋漓尽致,可是在英语民族的观点中,只有死一千次才足够。如果这位翻译不了解外国的文化,僵硬地译成“nine times to die”,那么必然影响了外国友人对温总理的这番话的理解。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流,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是以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结构主义理论认为语言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强调语言内部结构的认知,注重词汇、短语、语法等知识的教学。然而,在跨文化交流中,不同民族文化所形成的传统习俗和行为规范,不是仅靠语言、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表达清楚的。因此,要想学生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流,中学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进行语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文化知识的渗透,。 3. 《牛津高中英语》的文化内涵

《牛津高中英语》与时俱进,选择了大量具有人文深度的素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为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首先,教材的题材所涉及的文化内容非常全面和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具体分为:传统节日、文学戏剧、风俗文化、异国名胜和诗歌欣赏5个方面。其中传统节日包括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和西方的感恩节、圣诞节、万圣节等。文学戏剧包括“剧院魅影”、“渔夫与鱼”、“福尔摩斯”、“项链”、“木马屠城记”等。风俗文化包括饮食文化、就餐礼仪、梵高的绘画、制作披萨、麦当劳的历史、妇女的传统地位、恶作剧、社交礼仪等。异国名胜包括介绍法国、长城、上海音乐厅、自由女神像、古罗马竞技场、埃菲尔铁塔等。诗歌欣赏包括英国浪漫主义诗人William Wordsworth的“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以及美国著名诗人Robert Frost的“未选择的路”等。涵盖了学校生活、当代社会、自然之谜、环境保护、科学研究、人际关系、世界风俗、时尚潮流、广告、体育、商业等方方面面,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实际,具有科学性和人文价值。

2

其次,教材介绍外国文化,同时也宣传中国文化,并把所导入的中西文化内容和学生所学的内容密切联系起来。教材的每一个单元都包含中外文化内容,语言材料涉及中外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文化、生活方式、文学艺术和价值观念等,使学生在学习和了解国外,尤其是在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而且教材中的活动和练习贴近现实生活,学生在完成每一项练习、参加每一项活动的时候均能接触地道的英语,感受语言的真实意义和具体运用。每个单元的练习中有一篇主阅读和一篇副阅读,分别反映中国和外国文化。

第三,以外国人的视野观察中国文化在我们的英文教材中是一个创举。至此,我们一方面可以完成文化“双向”的沟通,从另一方面,让世界更了解中国,我们祖先的优秀文化传统也得以传承。

4. “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渗透”的研究策略

在高中英语教学课堂中进行中西方文化渗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涵盖多方面的内容,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既要以语言知识的教学为中心,体现英语教学的特点,同时又要兼顾文化知识的传授与文化意识的培养,还要以学生的英语水平及理解接受能力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因此,结合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策略:

一、构建教师自我学习和相互诊断的教研方式

教研方式的创新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进行中西方文化渗透的重要支撑。一直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以语法翻译法为主要教学方法,注重词汇、语法知识的讲解,忽视目的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学习。即使有的教师意识到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由于高中阶段课时少,任务重的客观现实,对于教材中出现的文化知识,往往也只是碰到什么讲什么,介绍得比较简单。文化意识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外语教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同时也为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文化渗透、培养学生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中西方文化渗透要求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体现着新思想、新观念、新创意,没有现成的成功模式,只有依靠广大教师在实践中摸索,这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和超越。许多教师感到自身的素质与之相距甚远。

自我学习是教师适应新的挑战,提高文化素养、发展专业知识的必然要求。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结构和文化素质能力结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交际能力,加强对教材中文化素材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才能更好的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中西方文化渗透。

教学诊断是丰富与完善教师文化与专业知识、提高教师教学文化渗透实践能力的内在要求。将教学诊断纳入了正常教学之中,逐步形成以“教师自诊——同事互诊”的运行机制。教师“自我诊断”能够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教师间的“相互诊断”能够激活集体的智慧,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改进。通过教师相互之间针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和问题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行为日趋优化,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通过从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到教学理论中查找问题根源并寻求解决方法,再回到课堂教学实践,以正确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提出诊断方法和教学建议,以达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完美融合,最后回归教学理论,以教学实践推动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二、开发反映教材文化渗透因素的校本课程体系

教材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教学

3

的核心。高水平、高质量的使用教材对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以及教学效果都起着积极的作用。虽然“新课标”对文化意识的培养有非常具体的要求,但由于目前中学尚未开设英语文化知识方面的教学课程,广大一线高中英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依旧无“法”可依。因此,通过教材学习便成了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主要途径。现行的《牛津高中英语》在提供丰富语言材料的同时,也向学生介绍了其它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包括了较丰富的文化内容,为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坚持语言教学与文化渗透并行的理念,挖掘教材中所含的文化知识,结合学校的实际,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反映教材文化渗透因素的校本课程体系。开发反映教材文化渗透因素的校本课程,要根据高中生的特点,根据教材提供的平台,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补充,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教材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将文化因素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达到同时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最终使学生学到丰富的语言和文化知识,达到新课标的目标要求。在进行课程开发时,应该注重以下原则:

(一)培养文化意识,达到文化理解。在课程中体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引导学生更深层的理解中西方文化。

(二)革新教学目标,凸现文化地位。在课程的设置上,以语言知识的培养目标为基础,把语言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学习策略目标和文化意识目标等有机融合进来,使课程能体现文化的精神和内涵,利于教师展开文化渗透教学,利于学生掌握和使用文化。

(三)强调课程意识,促进教材二次开发。要在现有教材的平台上,研究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发掘其文化内涵,从而拓展教育资源。从语言入手、文化渗透,把学生引进文化的大背景当中。

三、采用蕴含文化渗透内容的多样化文化渗透途径

英语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单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是不够的。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渗透可以融合在课堂语言教学和课外语言学习的各个环节。其中,联系教材内容进行课外文化学习作为补充手段不容忽视: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学校可以通过开设讲座、活动课、探究课、研究性学习等形式开拓第二课堂,采用立体的方法加强文化渗透,来帮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成语、谚语、英美文化背景,鼓励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英美文化进行探究。这样学生可以学到许多生动的课堂里学不到的有关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阅读课外书籍。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与教材相关的英美寓言故事、文学经典名著等,多渠道地摄取文化知识。好的文学作品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是了解民族文化最生动最丰富的材料。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注意其情节和文学评论,更要注意其中的文化细节。这样学生可以全方位地了解目的语的文化。广泛地阅读有助于学生深层次地了解西方文化,还可以巩固所学语言知识,培养学英语的兴趣,拓宽文化视野,并对西方文化有着“有血有肉\的了解。

(三)通过媒体学习。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无论是在家庭或是学校中媒体的使用已经相当普及,学生可以方便地通过观看原版电影、欣赏英语歌曲等手段来进行课外的英语学习与其他的艺术相比,电影语言更为复杂、丰富、直观、生动。英文电影资料是鲜活的语言材料,同时反映英美国家的文化,可以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语境中获得语言知识,体会英美社会丰富的文化材料,加深文化理解。还可以使学生直接而生动地感受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系统地观看英语国家的日常交际场面从而提高文化意识。

(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还可以通过一些学生实践活动,开设英语角、旅游、志愿者活动等来为学生创造学习文化,感受文化差异的机会。毕竟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学习的交际能力虽然也得到了训练,但多是以pair work,group discussion等形式出现的机

4

械性操练,可以利用外籍教师的优势,邀请他们参加和指导学生的英语角,鼓励学生多跟外教接触。通过与外教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西方国家人与人交往中最基本的语言与礼仪。所以利用这些活动,走出教室可以给学生提供练习口语,进行交际的机会。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又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和开阔眼界。 四、建立体现文化渗透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方式

一直以来,我们对英语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测评都是采用书面考试形式,以评价语言知识为主的评价方式。考试主要通过翻译、选择、填空等方式来测试学生对词汇、语法、阅读几方面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的评价方式要求学生要花时间记忆零碎的语言知识和词语用法,虽然客观且可信度高,但往往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此外,在考试中,也忽略了对文化知识的涵盖,虽然新版英语教材中有丰富地文化内容,但在考试中却体现不出来,再丰富的文化教学内容也只是为了学习英语语法而服务的,难以反映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中西方文化渗透,适应“新课标”对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要求,必须改进旧有的单一评价方式,建立新的、体现文化渗透教学目标的、反映学生文化素养以及综合语言的应用能力、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不仅包括对语言知识的评价,还应包括文化知识内容的评价;评价目的不仅包括语言知识的学习效果,还应包括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效果;评价手段不仅包括书面考试,还应包括其他多元化的评价手段。 5. 小结

总之,语言教学要求学用结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单纯的英语语言语法教学已不能满足如今英语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文化渗透教学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课堂中进行中西方文化渗透,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将成为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中西方文化渗透是高中英语从理念到内容再到方法上的一个突破,我们有理由相信,让文化渗透的高中英语教学一定能使英语教学达到一个更新更高的境界。

教学分析

1 月考、段考以及期末考试分析报告。 2 高考试题分析研讨会。 3 高考考纲研究。 4 作业布置分析。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r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