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致因理论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07 08: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节 事故致因理论的由来和发展

20世纪初,世界工业生产已经初具规模,蒸汽动力和电动机械取代了作坊中的手工器具。由于当时的机器都没有安全防护装置,对工人不进行培训,日工作时间长达13 h,伤亡事故频繁发生。1909年美国工业死亡事故高达3万起,百万工时死亡率有的工厂竟多达150~200人。美国宾夕法尼亚钢铁公司,1901~1904.年2200名职工中竟有l600人在事故中受到伤害。面对工人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企业主态度消极,第一个单因素理论“事故频发倾向论”应运而生,即认为工人性格特征是事故频繁发生的惟一因素。这集中地反映了企业主的错误观念。

1919年格林伍德(Greenwood)和1926年纽博尔德(M.Newbold)认为,事故在人群中并非随机地分布,某些人比其他人更易发生事故。因此,就用某种方法将有事故倾向的工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并依此作为解雇工人的依据。这种理论的缺点是过分夸大了人的性格特点在事故中的作用。

1936年海因里希(Heinrich)提出了应用多米诺骨牌原理研究工人受伤害导致事故的5个顺序过程,即“伤亡事故顺序五因素”。 1939年,法默(FanTler)和钱伯(Chamber)提出,一个有事故倾向的人具有较高的事故率,而与工作任务、生活环境和经历等无关,意为一切事故责任均归咎于个人性格。

1951年,阿布斯和克利克的研究指出,个别人的事故率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对具有事故倾向的个性类型的量度界限难于测定。广泛的批评使这一单因素(具有事故倾向的素质论)理论被排出事故致因理论的地位。1971年邵合赛克尔主张这一观点仅供工种考选参考,他着意于多发事故,丝毫无意涉及人的个性参数。

第二个单因素理论被称为心理动力理论,它来源于佛儒德(Fulyd)的个性动力理论,认为工人受刺激是导致工人受伤害事故的原因。这种理论也是荒谬的,它也无法证实某个特定的动机会引起某个特定的事故。这里所以提示一下这个观点,是因为它与事故倾向论者相反,不认为个别人的品德缺陷是固有的和稳定的,认为无意识的动机是可以改变的。此理论可推论为,一个人可能属于具有事故倾向组,通过教育或培训可降低其事故率,而不必将他们从工作中排出。 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于火箭技术发展的需要,西方各国着手开发安全系统工程。美国在1962年4月公开发表了“空军弹道导弹系统安全工程”的说明书。同年9月拟定了“武器系统安全标准” 1961年由吉布森(Gibson)提出的,并在1966年由哈顿(Haddon)引申的“能量转移理论”,阐述了伤亡事故与能量及其转移于人体的模型。

1965年科罗敦(Kolodner)在安全性定量化的论文中介绍了故障树分析(FTA)。这一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实质上也是基本源于事件链理论。

1970年帝内逊(Driessen)明确地将事件链理论发展为分支事件过程逻辑理论。FTA等树枝图形,实际上是分支事件过程的解析。 1972年威格尔斯沃思(Wigglesworth)提出了以人的失误为主因的事故模型。

1972年贝纳(Benner)提出了解释事故致因的综合概念和术语,同时把分支事件链和事故过程链结合起来,并用逻辑图加以显示,进而提出“多重线性事件过程图解法”。

1974年劳伦斯(Lawrence)根据贝纳和威格尔斯沃思的事故理论,提出了“扰动”促成事故的理论,即P理论(Perturbation Occurs),此后又提出了能适用于复杂的自然条件、连续作业情况下的矿山以人失误为主因的事故模型,并在南非金矿进行了试点。

1975年约翰逊(Johnson)研究了管理失误和危险树(MORT),这是一种系统安全逻辑树图的新方法,也是一种全面理解事故现象的图表模型。

1980年泰勒斯(Talanch)在《安全测定》一书中介绍了变化论模型;1981年佐藤吉信依MORT又引申出从变化的观点说明“事故是一个连续过程”的理论。

1983年瑞典工作环境基金会(WEF)对1969年瑟利(Surry)提出的人行为系统模型提出了一个修改的版本,即WEF模型。

1991年安德森(Andersson)提出了瑟利修改系列模型,认为事故的发生并非一个“事件”,而且是一个过程,可作为一个系列进行分析。 1992年瓦格纳(Wagenaar)提出防止人失误的促导安全行为的6种方法;依此1998年Jop.Groeneweg提出了对人失误加强管理的事故因果模型。

1998年R.Lehto和M.Miller提出事故序列四阶段的安全信息及其制作。

1998年Abdul.Raouf将事故致因理论,归纳为几个事故原因学说,以下介绍几个有影响的事故因果关系理论。

1)多米诺学说

根据海因里希(W.H.Heinrich)1931年发明的一个多米诺骨牌原理,认为“88%的事故是由于人们的不安全操作所引起;10%的事故是由于不安全行为引起,2%是天灾造成的。它提出一个“五因素事故序列”,已于前述。

2)多因素学说

这一学说认为,一起事故的发生可能有多个影响因素,即主要原因和附属原因,以及某些原因集合在一起而引起事故。根据这一学说,众多影响因素可归纳为两类:一是行为的影响因素,如安全知识缺欠,技术不佳,劳动姿势不合适,以及工人身心状态不适宜;二是环境因素,这类影响因素指生产劳动的环境不良,有害因素多,设备工具安全质量下降、缺乏安全装备。这一学说的贡献是批判了事故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批判了“工人事故倾向论”等有偏见的倾向学说。

3)能量转移学说

这一学说认为,事故的发生都有一个危害的发生源,并与能量转换有密切关系,如高处坠落是势能转换为动能;电烧伤为电能转换为热能且转移于人体等等。

4)“征象与原因”学说

该学说认为,不安全条件和人的不安全操作都是征象,是近似的显而易见的表面的直接原因,而不是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间接原因往往是基本的本质原因,如社会环境、管理失误等。事故调查不应停留在表面征兆和现象,应追究造成直接原因的本质原因。

近十几年来,许多学者都一致认为,事故的直接原因不外乎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为失误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或故障两大因素作用的结果。人与物两系列轨迹交叉理论被用来说明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即社会原因、管理原因等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 研究事故致因理论可以用于查明事故原因,作出安全评价和预防事故决策,增长安全理论知识,积累安全信息,防止产业灾害的发生

第二节 事故因果论

2.2.1 事故因果类型

产业灾害、伤亡事故的发生,系一连串事件在一定时序下相继产生的结果。

发生事故的原因与结果之问,关系错综复杂,因与果的关系类型分为集中型、连锁型、复合型。

几个原因各自独立共同导致某一事故发生,即多种原因在同一时序共同造成一个事故后果的,叫集中型,如图2一l所示。

图2-1 多因果集中型

某一原因要素促成下一要素发生,下一原因要素再造成更下一要

素发生,因果相继连锁发生的事,叫连锁型,如图2—2所示。

某些因果连锁,又有一系列原因集中、复合组成伤亡事故后果,叫复合型。如图2—3所示。

单纯的集中型或连锁型均较少,事故的因果关系多为复合型。 接近事故后果时间最近的直接原因,叫一次原因;造成一次原因的原因,叫二次原因,依此向下类推为三次、四次、五次等间接原因。从初始原因(离事故后果最远的原因)开始向上,五、四、三、二、一次,直至事故后果,是事故发生的因果顺序;追查事故原因时,则逆向从一次原因查起。这说明因果是继承性的,是多层次的。一次原因是二次原因的结果;二次原因又是

三次原因的结果,依此类推,如图2—4所示。

2.2.2 多米诺骨牌原理

海因里希(Heinrich)于1936年提出应用多米诺骨牌原理来阐述伤亡事故的因果顺序。经一些专家多年的改进认同,这顺序五因素(五颗骨牌的内涵)是:①社会环境和管理;②人为失误(或过失);③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④意外事件;⑤伤亡(后果)。

如图2—5所示,伤亡事故五因素:社会环境和管理欠缺(设为A1)促成了人为失误(设为A2);人为失误又造成了不安全行为或机械、物质危害(设为A3);后者导致意外事件A4(包括无伤亡的险肇事故或称未遂事故)和由此产生的人员伤亡的事件A5。五因素连锁反应构成了事故。

将Al,A2,A3,A4,A5看成等距(牌间距离小于骨牌高度)竖立的骨牌。伤害之所以发生是由于前面因素的作用,A1推倒A2,A2推倒A3,A3推倒A4,A4推倒A5,在事件运算上,称为“特款”,记作: 在意外事件和伤害发生之前,一

切工作应以减少或消除环境内机械、物质的危害及人的不安全行为为原则。防止伤亡事故的着眼点,应集中于顺序的中心,设法消除事件

A3,即移去骨牌A3,使系列中断,则伤害不会发生(图2—6)。设每一事件的概率表述为P(A1),即A1的概率P(A1),A2的概率P(A2),余类推为P(A3),P(A4),P(A5)。若移去骨牌A3,即使这一因素出现的概率为零,即P(A3)=0,则伤亡事故的概率P(A0)=P(A1)×P(A2)x 0×P(A4)×P(如)=O;这时随机事件A0变为概率为零的不可能事件,即可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

安全管理的工作中心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或物质的危害,这就必须加强探测技术和控制技术的研究。

一起伤亡事故可以称为一次意外事件。事故发生的诸因果事件链中每一环可看成总事件中的各个具体事件。伤亡事故的前级因素,如社会环境、管理欠缺,家庭和个人生理、心理影响,人为失误或机械、物质危害,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等等均为各个具体事件,它们形成了意外事件,从而导致伤亡,即各个单独事件(诸因果)合成了工伤事故这一总事件(事故为最终后果)。

第三节 管理失误论

以管理失误为主因的事故模型。这一事故致因模型,侧重研究管理上的责任,强调管理失误是构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事故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客观上存在着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矿山尤甚;此外还有众多的社会因素和环境条件,这一点我国乡镇矿山更为突出。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但是,造成“人失误”和“物故障”的这一直接原因的原因却常常是管理上的缺陷。后者虽是间接原因,但它却是背景因素,而又常是发生事故的本质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促成物的不安全状态;而物的不安全状态又会在客观上造成人之所以有不安全行为的环境条件(如图2—7所示间断线)。

“隐患”来自物的不安全状态即危险源,而且和管理上的缺陷或管理人失误共同偶才能形成;如果管理得当,及时控制,变不安全状态为安全状态,则不会形成隐患。

客观上一旦出现隐患,主观上人又有不安全行为,就会立即显现为伤亡事故。

第四节 扰动起源论

1972年贝纳(Benner)提出了解释事故致因的综合概念和术语,同时把分支事件链和事故过程链结合起来,并用逻辑图加以显示。他指出,从调查事故起因的目的出发,把一个事件看成某种发生过的事物,是一次瞬时的重大情况变化,是导致下一事件发生的偶然事件。一个事件的发生势必由有关人或物所造成。将有关人或物统称之为“行为者”,其举止活动则称为“行为”。这样,一个事件可用术语“行为者”和“行为”来描述。“行为者”可以是任何有生命的机体,如车工、司机、厂长;或者任何非生命的物质,如机械、车轮、设计图。“行为”可以是发生的任何事,如运动、故障、观察或决策。事件必须按单独的行为者和行为来描述,以便把事故过程分解为若干部分加以分析综合。 1974年劳伦斯(Iawrence)利用上述理论提出了扰动起源论。该理论认为“事件”是构成事故的因素。任何事故当它处于萌芽状态时就有某种非正常的“扰动”,此扰动为起源事件。事故形成过程是一组自觉或不自觉的,指向某种预期的或不可测结果的相继出现的事件链。这种事故进程包括着外界条件及其变化的影响。相继事件过程是在一种自动调节的动态平衡中进行的。如果行为者行为得当或受力适中,即

可维持能流稳定而不偏离,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如果行为者行为不当或发生过故障,则对上述平衡产生扰动,就会破坏和结束自动动态平衡而开始事故进程,一事件继发另一事件,最终导致“终了事件”——事故和伤害。这种事故和伤害或损坏又会依此引起能量释放或其他变化。

扰动起源论把事故看成从相继事件过程中的扰动开始,最后以伤害或损坏而告终。这可称之为“P理论”(Perturbation理论)。 依照上述对事故起源、发生发展的解释,可按时间关系描绘出事故现象的一般模型,如图2—8所示

图2—8中由 (1) 发生扰动到 (9) 伤害组成事件链。扰动(1)称为起源事件,(9)伤害称为终了事件。

该图外围是自动平衡,无事故后果,只使生产活动异常。该图还表明,在发生事件的当时,如果改善条件,亦可使事件链中断,制止事故进程发展下去而转化为安全。图中事件用语都是高度抽象的“应力”术语,以适应各种状态。

第五节 能量转移论

2.5.1 能量和事故

近代工业的发展起源于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并以水为介质转变为蒸汽,将蒸汽的热能再变为机械能输送到生产现场,这就是蒸汽机动力系统的能流转换情况。电气时代是将水的势能或蒸汽的动能转换为电能,在生产现场再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进行产品的制造加工或开采资源。核电站是用核能即原子能转变为电能的。总之,能

量是具有做功本领的物理量,是由物质和场构成系统的最基本的物理量。

输送到生产现场的能量,依生产的目的和手段不同,可以相互转变为各种能量形式:势能、动能、热能、化学能、电能、原子能、辐射能、声能、生物能。

1966年美国运输部安全局局长哈顿(Haddon)引申了吉布森(Gib)提出的下述观点:“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并提出了能量逆流于人体造成伤害的分类方法。他将伤害分为两类。

第1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

的,实例见表2—1。

表2—1 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伤害实例

第2类伤害是由于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主要指中毒、窒息、和冻伤。见表2-2

哈登提出了关于防止表2-2中所列能量破坏性作用的处理原则。

哈登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伤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取决于能量的大小、接触能量时间和频率,以及力的集中程度

2.5.2 防护能量逆流于人体的措施

哈登认为预防能量转移于人体的安全措施可用屏障防护系统的理论加以阐述,并指出屏障设置得越早,效果越好。按能量大小可建立单一屏障或多重的冗余屏障。

防护能量逆流于人体的“屏障”系统分为以下12种类型。 (1)限制能量的系统。例如限制能量的大小和速度,规定安全极限量(如规定安全电压),使用低压测量仪表,控制冲击地压等。 (2)用较安全的能源代替危险性大的能源。例如用水力采煤代替火药爆破。

(3)应用防止能量蓄积的系统。例如应用低高度位能,控制爆炸性气体的浓度,防止其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

(4)控制能量释放。例如建立水闸墙防止高势能地下水突然涌出。 (5)延缓能量释放。例如采用安全阀、逸出阀控制高压气体;用全面崩落法控制顶板,控制地压。

(6)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例如采取安全接地防止触电;进行探放水,防止突水;抽放煤体内瓦斯,防止瓦斯蓄积爆炸。

(7)在能源上设置屏障。例如设置原子辐射防护屏、机械防护罩、氡子体滤清器等。

(8)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置屏障。例如设防火门、防火密闭;设高空作业安全网,防止势能逆流于人体等。

(9)在人与物之间设置屏蔽。例如佩戴安全帽、防尘毒口罩、穿电工安全鞋等。

(10)提高防护标准。例如采用双重绝缘工具防止高压电能触电事故,对瓦斯连续监测和遥控遥测,以及增强对伤害的抵抗能力(如用耐高温、高寒、高强度材料制作的个体防护用具)。

(11)改变工艺流程。变不安全流程为安全流程,用无毒少毒物质代替剧毒有害物质。

(12)修复或急救。治疗、矫正,以减轻伤害程度或恢复原有功能;搞好紧急救护,进行自救教育;局限灾害范围,防止事态扩大,如设置岩粉棚局限煤尘爆炸。

第六节 综合原因论

事故之所以发生是由于多重原因综合造成的,即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也不是个人偶然失误或单纯设备故障所形成,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事故之所以发生,有其深刻原因,包括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基础原因。

综合原因论认为,事故是社会因素、管理因素和生产中危险因素被偶然事件触发所造成的结果。综合原因论的结构模型如图2一14所示。

事故是由起因物和肇事人触发加害物于受伤害人而形成的灾害现象和事故经过。

意外(偶然)事件之所以触发,是由于生产中环境条件存在着危险因素即不安全状态,后者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共同构成事故的直接原

因。这些物质的、环境的以及人的原因是由于管理上的失误、缺陷,管理责任所导致,是造成直接原因的间接原因。形成间接原因的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历史、法律等基础原因,统称为社会因素。

事故的产生过程可以表述为由基础原因的“社会因素”产生“管理因素”,进一步产生“生产中的危险因素”,通过人与物的偶然因素触发而发生伤亡和损失。

调查分析事故的过程则与上述经历方向相反。如逆向追踪:通过事故现象,查询事故经过,进而了解物的环境原因和人的原因等直接造成事故的原因;依此追查管理责任(间接原因)和社会因素(基础原因)。

因。这些物质的、环境的以及人的原因是由于管理上的失误、缺陷,管理责任所导致,是造成直接原因的间接原因。形成间接原因的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历史、法律等基础原因,统称为社会因素。

事故的产生过程可以表述为由基础原因的“社会因素”产生“管理因素”,进一步产生“生产中的危险因素”,通过人与物的偶然因素触发而发生伤亡和损失。

调查分析事故的过程则与上述经历方向相反。如逆向追踪:通过事故现象,查询事故经过,进而了解物的环境原因和人的原因等直接造成事故的原因;依此追查管理责任(间接原因)和社会因素(基础原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r2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