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写作探讨

更新时间:2023-07-23 10:1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深度报道是新闻的灵魂所在。是新闻媒体吸引受众、感染受众的手段,是求生存、求发展、求繁荣的手段。面对信息技术进步和新媒体兴起后国内、国际之间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以及受众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应认真思考如何加大深度报道的力度,在题材的选择、深度的开掘、技巧的运用等方面作进一步的探索。

关注热点 开掘深度 讲求技巧
——深度报道写作探讨
孙昕 姜艳萍
深度报道是新闻的灵魂所在。是新闻媒体吸引受众、感染受众的手段,是求生存、求发展、求繁荣的手段。面对信息技术进步和新媒体兴起后国内、国际之间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以及受众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应认真思考如何加大深度报道的力度,在题材的选择、深度的开掘、技巧的运用等方面作进一步的探索。
关注热点 准确选题
从原则上说,只要事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或者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都可以选作报道的题材。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往往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上矛盾的交织点。关注这些问题,报道这些问题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也是新闻界义不容辞的职责。但是要报道好,引导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种报道以它独有的深度和力度,要求记者具有宏观意识,善于按照事物本来的相互关系来看待或认识事物,善于从纵横两方面的对比中判断事物的地位和重要性。既要从大处着眼,挑选那些在全局上有分量或者有独特意义的事物,又要从小处着手,从现实生活的诸多事物中去选取。比如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报道,既要宣传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巨大贡献,又要看到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目前存的困难和问题,要宣传国有大中型企业优化结构、转换机制、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增进效益、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消极现象,需要揭露和鞭挞,需要加强舆论监督。新闻界已有了共识: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针砭时弊,批评社会不良现象,着眼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增进团结,维护稳定。记者和编辑不仅要有“爆破意识”,更要有“建设意识”,破是为了立,建设是根本,要追求好的社会效果。关注社会热点,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报道形式,进行引导,要在坚持不在“热上加热”、“难上添难”的基础上,把更多的笔触伸到百姓关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扩大批评报道的力度,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
开掘深度 把握适度
报道有深度是指能揭示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深度来源于对社会问题的快速透视力,既要看得透,又要反映快,这就要求
记者有极强的透视力,能准确地把握事物的特点、本质,事物发展的演变进程及根本原因。贯彻到具体的新闻活动中,就是要打破按工作、事件、会议等事务性、程序性、礼仪性采访格式,打破单纯按领导人行踪、名人逸事和突发事件等的采访模式,而是按事物内在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实行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多种类的

深度报道是新闻的灵魂所在。是新闻媒体吸引受众、感染受众的手段,是求生存、求发展、求繁荣的手段。面对信息技术进步和新媒体兴起后国内、国际之间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以及受众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应认真思考如何加大深度报道的力度,在题材的选择、深度的开掘、技巧的运用等方面作进一步的探索。

全面而系统的采访。深度报道兼有新闻性、解释性、调查性和分析性的特点,但所有这些功能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并反映所报道的题材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这就要求记者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思考,从超越“一般”中求深度,把丰富的材料和思辩色彩融合在一起,回答社会和人们提出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在一篇深度报道中,不但允许而且必须从不同视角、不同立场来关注新闻主体事实。譬如多家媒体处理2000年12月底河南洛阳的歌舞厅的火灾事件时,均采用了“立体透视”的方法。他们通过官方的视角、幸存者的视角、目击者的视角以及遇难家属的视角对新闻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的“立体透视”,使受众了解到多方面的情况,而不至于只停留在片面的某一方面、某一个点上。理智的受众是以他们的全部知识结构和信息储存作标准,来判别新闻事实的真实性的。一切真实而深刻的报道,总是给人心灵的震撼和思想的启迪,而任何对真实性的偏离都会有损于新闻的初衷,使人产生这样那样的疑问。这就要求记者在采写过程中把握一个“适度”的原则,也就是要把握分寸。度的把握,在典型宣传,对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的报道,形势宣传、成就宣传等方面,显得尤其重要。当然,记者们面对这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以快节奏的劳作为受众奉献大量的新闻信息时,时时把分寸把握的恰到好处并非易事,这必须依赖于记者对新闻事实的确切了解,独到深刻的分析思维活动,以及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因此,可以说,有分寸、有深度的报道,必然是来自于记者对事情的深切了解及适度把握的能力。
把握时效 讲求技巧
深度报道与消息、动态新闻有所不同,它讲的是适时与及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快。事件性新闻的深度报道,在事件发生时马上就要报道,要注重及时性。非事件性的深度报道,大都是谈问题,要适时。这种报道快了不行,因为时机不成熟,矛盾还没有展开,人们关注的焦点还没有聚焦到这个点上;当矛盾发展到成熟时,马上就要报道出去,慢了也不行,时过境迁,明日黄花,也达不到报道的要求,要恰到好处。所以,深度报道要特别把握形势的发展,掌握好新闻的适
宜性。深度报道要讲究写作技巧,在生动性上狠下功夫。一些立意新、内容好、开掘深、文笔美的深度报道。其报道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讲究新闻写作技巧,如主题清晰、开掘深透、导语精彩,巧添背景、善用对比、精选细节、语言优美等。深度报道因其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接近群众,贴近生活,资料来源广,涉及层次、

深度报道是新闻的灵魂所在。是新闻媒体吸引受众、感染受众的手段,是求生存、求发展、求繁荣的手段。面对信息技术进步和新媒体兴起后国内、国际之间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以及受众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应认真思考如何加大深度报道的力度,在题材的选择、深度的开掘、技巧的运用等方面作进一步的探索。

领域、角度和侧面多,故写成作品除新闻、通讯外,还有综述、述评、专论、专文,以及调查研究报告等,写作形式也由单纯叙述扩展为分析、辩理、概括、推理、夹叙夹议,不拘一格,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说,我们的深度报道还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水平,仍需提高写作技巧。尤其是现在运用较多的综述、新闻分析和通讯,有些报道过分拘泥于解释新闻事件为何发生这个主题,在表达方式上也显得不够灵活,平铺直叙,把原因用一、二、三的办法罗列,这样就容易使文章显得深重有余而活泼不足,影响宣传效果。当然,深度报道并非都是洋洋大观的长篇大论,也可以是短小精悍的消息、通讯、特写,只不过它更加言简意赅,饱含哲理与思想性而已。翻开我们常见的一些报纸,就会发现,综述、新闻分析和述评占了深度报道的绝大部分,而特写的数量寥寥无几。特写在生动性和形象化上有其长处,它具有政治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的特点,可以通过生动的事例把读者带到现场,同时通过必要的背景介绍使读者了解更多的知识,细节的描写有具有形象性和可感性。因此,我们还要在特写上多研究、多实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r0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