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机运用

更新时间:2023-10-20 18: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机运用

【摘 要】:

创新性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核心,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中的创造性思维除具有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之外,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具有求异性、变通性和独创性。数学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对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重新组织加工,创造出新的设想,新的解题思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努力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是一个数学教师应该关注并且应主动参与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行知思想 创新精神 课堂教学 有机运用

如何使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是教育界长期重视的问题,那么如何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呢?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创造性能不能教?据教育家们研究得出: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创造性就象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我们这些教育者就是要创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这一教学构思呢?如何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结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有机运用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新课导入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迫切的求知欲,积极探究的认知心理,所以兴趣是培育学生创新思维的源泉,是引领学生走进科学大门的金钥匙。“好奇”是人的天性,“好奇心”是人类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在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入质量是直接诱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的动力因素之一。

例如,在教学《认识平行四边形》一课时, 我把学生引入这样一个情境:有一天,小白兔在跑步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长方形的框架。它不小心踹了一脚,把长方形踹成了平行四边形。小白兔很奇怪:形状改变了,面积改变了吗?让我

1

们一起来帮它解决好不好?这样的故事情境引入,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急于求知的愿望,不仅让学生可以利用一定的生活经验联系已知的数学知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同时也在情境中发现了数学问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变了没有?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随之产生。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探索新知识。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在思维讨论的过程中逐步解疑,在探索中有所发现和创新。

二、优化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堂上精心设计出有探究性的问题是教师在教学时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任何一位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必备的基本功。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有创造性的提问,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能激发学生敢于尝试和冒险,能启发学生不满现状,大胆探索,能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精神。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我先出示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师问: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生:180度。师:把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等分成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有学生立即回答:90度。师:怎么得的90度?生:180度的一半等于90度。师:这样计算对吗?(课件演示等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的过程。)通过观察和思考,生:各是180度。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师:画一个任意三角形,把三个角剪下来拼一拼,你能拼成什么角?这样由浅入深的引导提问,可以使学生茅塞顿开,思维顺畅,学生更清楚的知道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与三角形的大小、形状无关,这样深化知识的提问,步步入深,引人入胜,即启迪了学生智力又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关键……学生们是通过老师的提问,以猜激疑,以疑促试,从试中发现了规律,这样获取知识,当然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同时,也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想象力、多角度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科学发现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引入信息技术教学,加快学生创新的脚步

陶行知曾指出:“创造力量最能发展的条件是民主。”课堂教学民主是培养和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根本保证。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学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qr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