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专题史)一轮复习精练高效作业:第36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艺 Word版含解析

更新时间:2023-05-05 22:5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20·郴州模拟)1150年,造纸术传入西班牙后,又从那里传到了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事实证明,造纸术的价值十分显著。造纸术的价值主要是()

A.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B.变成了新教的工具

C.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D.迎来地理大发现时代

解析:选C。材料提及造纸术传入欧洲后,“羊皮纸被取代”,其价值主要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故选C项;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排除A项;宗教改革兴起于16世纪,排除B项;造纸术与地理大发现关联不大,排除D项。

2.(2020·达州一诊)宋代以后,以地图为载体的知识类型形成了明确的发展脉络,这与唐代及其之前极低的地图留存率以及所载的知识缺乏传承形成了明显的差异。这一“差异”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造纸术的发明B.雕版印刷术的推广

C.指南针的应用D.活字印刷术的问世

解析:选B。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代,宋代时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术极大地促进文化的传播。据材料“宋代以后,以地图为载体的知识类型形成了明确的发展脉络,这与唐代及其之前……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可知,这是雕版印刷术推广的结果,故选B项。

3.(2020·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测评)徐光启《农政全书》系统地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棉花栽培经验,内容涉及棉花的种植制度,土壤耕作和丰产措施,其中最精彩的就是他总结的“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科、肥壅”的丰产十四字诀。徐光启() A.弘扬了著书立说的光荣传统

B.吸收了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

C.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种植结构

D.秉承了精耕细作的生产理念

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徐光启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棉花栽培经验的总结,符合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要素,秉承了精耕细作的生产理念,故D项正确。

4.(2020·德阳模拟)《诗经》中有10多首专门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例如《豳风》,详细叙述了每月所从事的农务、采集、狩猎等活动。这些诗篇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农业技术取得突破B.农业生产受到关注

C.小农经济较为发达D.现实主义成为主流

解析:选B。《诗经》中有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不能说明农业技术取得突破,故A项错误;《诗经》中有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受到关注,故B项正确;小农经济较为发达是在封建社会,故C项错误;《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但当时现实主义没有成为主流,故D项错误。

5.2014年,两汉文化发源地徐州诞生了史上第一个赋社——彭城赋社,专门从事辞赋的整理、创作、研究,重点开发“汉代五绝”之一的汉赋资源。下列关于汉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B.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气势恢宏的时代

C.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欢迎

D.特别重视主观意识和感情的抒发

解析:选B。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基础的是《诗经》而不是汉赋,故A项错误;汉赋辞藻华丽,表现了汉代气势恢宏的时代特征,故B项正确;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欢迎指的是宋词的兴盛,故C项错误;浪漫主义文学特别重视主观意识和感情的抒发,故D项错误。

6.(2020·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模拟)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反映了()

A.苏轼关心百姓疾苦B.《三国演义》盛行当时

C.宋代市井生活丰富D.尊刘贬曹观念深入民心

解析:选C。题干没有提及百姓疾苦,故A项错误;《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的作品,故B项错误;通过“涂巷中小儿薄劣”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宋代的市井生活,故C项正确;题干不能反映出深入人心,故D项错误。

7.(2020·广东六校联考)2017年11月,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我们通过甲骨文可以()

A.了解商朝的社会历史B.研究书法发展的历

C.确定中华文明的源头D.印证汉字是最早文字

解析:选A。甲骨文是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往往记录殷商时期的社会历史,故A项正确;自觉的书法艺术始于魏晋时期,故B项错误;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成熟文字,不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故C项错误;我们无法通过甲骨文印证汉字是最早的文字,故D项错误。

8.(2020·乌鲁木齐模拟)文同是北宋著名画家,其诗、文、字、画俱佳,尤其墨竹画成就空前,开创了新的画派。这种画派被后世称为()

A.人物画B.风俗画

C.文人画D.宫廷画

解析:选C。人物画着重突出人物的描绘,故A项错误;风俗画着重描绘社会风俗,故B项错误;文人画将诗书画印集于一体,体现了画家高超的综合文化素质,故C项正确;宫廷画具备高雅庄重的特点,故D项错误。

9.(2020·合肥二模)宋代著名山水画家郭熙、范宽等人在绘画创作时重视对岩石的质地进行研究,同时对水的波纹、树叶的构成、甚至季节的变化都加以仔细观察分析。这表明宋代()

A.格物精神影响绘画创作B.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

C.艺术形式的平民化趋势D.商品经济获得空前发展

解析:选A。材料中宋代画家在绘画时,经过实地写生的观察训练,对每一类山,每一种岩石的质地、特征都做了研究,这是对大自然的“格物”精神,体现了格物精神影响绘画创作,故选A项。

10.(2020·衡水金卷高三全国大联考)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

B.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

C.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D.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

解析:选A。材料中描述的“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都属于世俗文学,这些世俗文学的发展,主要是因为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故A项正确。

11.(2020·邯郸模拟)明朝中后期,传统的经典读物越来越少,以戏曲、小说和日用类书籍为主的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部分图书都有很多注释和注音。这一变化折射出

()

A.商品经济助推大众文化传播

B.士人价值追求发生改变

C.刻印技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D.通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

解析:选A。根据材料“以戏曲、小说和日用类书籍为主的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部分图书都有很多注释和注音”,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商品经济助推大众文化传播,故A 项正确。

12.(2020·乌鲁木齐一诊)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

A.折射出社会伦理秩序B.标志着京剧艺术成熟

C.注重人物的心理变化D.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解析:选D。“寓褒贬、别善恶”说明京剧借助表演形式宣扬善的一面,体现了京剧的社会教化功能,故选D项;材料没有体现三纲五常等社会伦理秩序,排除A项;仅由脸谱艺术不能看出京剧艺术成熟,排除B项;脸谱不能体现人物的心理变化,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13.(2020·桂林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孙思邈有感于医方本草卷帙浩繁,忽遇急症求检困难的情况,删裁繁重。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孙思邈指出:医生应恪守医德、坚定专业思想,不要以贫富易志改性。北宋期间,947年,宋太祖亲为《开宝重定本草》作序,宋仁宗嘉祐六年编写《嘉祐补注神农本草》《本草图经》。中央设立了翰林医官院,掌疗官吏军民疾病,后成为培养医学生的场所;同时地方上增设药局,以帮助百姓治疗疾病。专门设立了“收卖药材所”,并设立药官检验药材的优劣真假,严禁将不良的药物制成熟药。实行药物销售的国家专营政策,百姓不能及时买到药物,耽误病情,则杖责一百。南宋宋孝宗隆兴二年,两淮瘟疫流行,朝廷急令和剂局制赈灾药四万帖,派使臣遍诣两淮州县乡村散给。京城官药局的五个门市年上交四十万缗,占国家财政收入的0.67%。

——整理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材料二17世纪晚期,欧洲医学活动的中心移到荷兰的莱顿,西尔维斯在那里牢固确

立了临床传统。伯尔哈韦在这里发展了临床方法,他对病人进行富有同情心的治疗,真诚渴求从自己观察来理解疫病。他激发了一批出类拔萃的学生,影响了18世纪医学的发展。18世纪末,马修·贝利撰著了一部专门图解人体病理变化的著作——《病理解剖学图谱》。贝利写道:“人体各个部分的自然结构都已得到了十分细致的研究,因此,解剖学可以说已达到了高度完善。但是,我们关于疾病引起的结构变化的知识却仍然很不完善。”19世纪早期,病理学和病理解剖学的研究在英国扎下根来。在这欧洲处于动乱的时期中,英国引导着理智进步。

——摘编自亚·沃尔夫《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医学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欧洲医学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外医学发展对今天的启示。

答案:(1)特点:医学理论与实践并举;关注社会,服务民生;注重实用性,继承与创新。原因:儒家思想对中华医学的长期影响;唐宋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唐宋时期科技发展迅速;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任答三点即可)

(2)原因:欧洲科学发展迅速;启蒙运动推动科学研究和思想解放;工业革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欧洲战争频繁;科学家对医学研究的执着精神。(任答四点即可)

(3)启示:加大资金投入,提供科技支持;提高医生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加强医德建设;加强舆论监督,积极推进医学行业的规范;服务民生,完善相关立法;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14.(2020·德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两个相邻的时段,指出曹操形象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解析:这是一道观点论述题,首先必须从材料中任选两个相邻的时段,指出曹操形象的变化,如“从三国、隋唐到宋代,曹操从伟人形象变为奸雄形象”和“从南宋到元明清,曹操的奸雄形象由官方扩大到民间”再结合相关史实加以简要论述,对史实的分析准确,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答案:示例一

变化:从三国、隋唐到宋代,曹操从伟人形象变为奸雄形象。

论述:三国到隋唐是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曹操突出的政治、军事才能有利于完成国家或局部的统一,反映了各阶层的社会心理需求;曹操采取屯田等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得到民众的拥护与支持;陈寿《三国志》为曹操的正面形象定下了基调。(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南宋偏居一隅,仍以自己为正统,敌视北方政权,曹魏政权自然受到统治者的厌恶;理学兴起,要求人们遵守封建道德规范。

总之,曹操形象的变化,是受时代特征影响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寄寓了社会不同阶层的思想观念,承载了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

示例二

变化:从南宋到元明清,曹操的奸雄形象由官方扩大到民间。

论述:南宋偏居一隅,仍以自己为正统,敌视北方政权,曹魏政权自然受到统治者的厌恶;理学兴起,要求人们遵守封建道德规范。

元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学兴盛,民间文艺作品对曹操奸雄形象进行了生动描绘和渲染表演;民间感情色彩浓重,尤其在社会矛盾尖锐复杂的元朝统治时期,百姓痛恨统治者的思想情绪被投射到民间文艺作品上,通过间接的形式而宣泄出来;对中国影响巨大的名著《三国演义》使得曹操的奸雄形象最终定型。(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总之,曹操形象的变化,是受时代特征影响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寄寓了社会不同阶层的思想观念,承载了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qj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