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更新时间:2024-06-15 00: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文

旅游业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摘 要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由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巨大成功,旅游业作为本地经济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来培养。分析研究旅游业对经济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由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巨大成的影响也成为

经济界和旅游界的热点。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很重要,而且对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探讨旅游业对目的经济的影响力,对于促进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发挥旅游业对经济的增长作用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河南省为例,研究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政府就做出了“以旅游业为龙头,推动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及远景发展规划都将旅游业确定为支柱产业来发展。政府制定和完善了促进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了对宏观指导和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国旅游业发展仍不完善,本文首先从理论入手,系统介绍了旅游业对经济影响的理论,然后分析了旅游业发展中的优势、劣势、对策,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旅游业 经济影响 对策

1

abstract

At present, tourism has become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industry.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the huge success, tourism as the leading industry of the local economy and pillar industry to develop. Analysis and study the economic impact of tourism has also become a hot economic circles and 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is important position in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to the statu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Discuss economic influence of tourism on purpos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related industries, give play to the role of tourism on economic growth ha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aking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study the effects of tourism on the economy. Our country rich tourism resources,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with uniqu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particular, in the early 1990 s, the government province has made \a tourism, to promote all-rou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five-year plan for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planning will be identified as pillar industry to develop tourism.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provincial government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further, strengthen the macro guidance and management,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But tourism development is still not perfect, in this paper, first of al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the system is introduced on the impact of tourism on economic theory, then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conclusion.

Key words :Tourism The economic impact Countermeasure

2

目 录

摘要..............................................0 Abstract..........................................0 引言..............................................1 1理论基础.........................................1

1.1乘数效应........................................1 1.2投入—产出分析..................................1 1.3旅游卫星账户....................................2 1.4一般均衡模型..................................2

2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3

2.1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额..................3

2.2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3 2.3旅游业带动与外界交流.............................3 2.4具体可总结为以下几点............................3 2.4.1旅游能够增加内需,回笼货币......................3

2.4.2旅游业带动相关部门或行业发展....................4 2.4.3旅游业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5

2.4.4旅游业能够增加就业机会..........................5 2.4.5旅游业能够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5

3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6

3

3.1旅游景区配套设施不完善..........................6

3.2旅游行业—散...................................6 3.3缺乏一致的管理体制.............................6 3.4盲目开发旅游区.................................6

4提升经济影响的建议...............................7

4.1加大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7

4.1.1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7 4.1.2发展西部旅游业...................................7

4.2旅游点的人文价值................................7 4.3区域联合发展.....................................8

4.4对旅游业定位 .......................................8 4.5行业管理..........................................8 4.6环境保护 ..........................................8

结论.............................................9 参考文献.........................................9

4

引 言

当前,旅游业在世界范围内,已发展成为“朝阳产业”之一。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综合性产业,旅游业能够起到改善国民经济结构的作用,对国民经济有显著的影响。旅游业作为崛起的支柱产业,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对经济的改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通过资料查阅与整理分析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第1章 理论基础

评价旅游经济则必然需要建立一定的评价标准收集被评价对象的相关信息,这更适合采取定量研究的方法。

1.1乘数效应

旅游区域经济影响评价研究的第一个时期是以利用“乘数原理”为主要分析工具的简单数学模型时期。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所谓“乘数原理”,本来是考察投资增量与国民收入增加量的倍数关系的一种宏观经济模型。乘数原理应用于旅游研究时,变为考察旅游收入的增量和国民收入增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考察旅游就业的增量和国民就业增量的倍数关系。在1996匡林关于乘数理论的几个问题中有所论述。但是乘数关注的是这一变化的最初原因和最终结果之间的关系,而实际过程并不在它的研究视野之内。因而学者又进一步设计出其它模型。

1.2投入—产出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I/O,Input/Output)可以清楚地显示社会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的复杂性,解决乘数研究无法回答的旅游区域经济影响的过程问题。有广泛的应用。如2007年宋增文写的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旅游业产业关联度研究,2010年钟歆玥、钟方雷写的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旅游业产业关联分析。并且分析结果很好的表明了中国旅游业产业关联具有广泛的波及影响作用、相对较强的前向带动作用等特点。但是投入产出分析还存在着局限性,因为它假设:“技术系数”的不变倾向,即在同一张分析表中,一个单位的产品所需的各种投入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即将投入增加一倍,则产出可以增加一倍。投入产出分析的批评主要集中于它相对重视GDP受益于旅游经济的影

5

响,但是对旅游行业本身受到的影响分析不够,同时忽视进口漏损等问题,甚至完全不考虑其他行业受到的负面影响,这就可能夸大旅游区域经济影响的正面效应。

1.3旅游卫星账户

目前旅游卫星账户(TSA, Tourism SatelliteA ccounts)已经逐渐成为旅游区域经济影响评价研究最重要的工具,在西方发达国家和部分第三世界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加拿大在1994年于世界上首次开发出综合性的旅游卫星账户。与I/O分析比较,TSA的优势比较明显。它也关注旅游消费的类型和数量,并通过小规模的抽样调查,将旅游需求与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即旅游供给)联系在一起。TSA弥补了I/O所缺失的细节性的游产业信息。但然而,我国目前还采用的是自行制定的国民经济统计账户体系,要利用TSA框架分析旅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影响,还存在着产业分类、指标含义、数据结构等方面的对接问题。

1.4一般均衡模型

旅游CGE模型的建立在实际应用当中必须依托于一个完整的国民核算体系,因此澳大利亚、美国等一般拥有旅游卫星账户、SAM(国民社会核算矩阵)账户的国家及地区应用该模型较为广泛。CGE模型揭示了部门间的相互联系,而且反映出产出的价格变化以及宏观经济的政策变化对投入价格变化的间接影响,是国外旅游经济影响测度的研究热点之一。宋涛,牛亚菲在2008年《旅游学刊》发表国外基于CGE模型的旅游经济影响评价研究中有详细的总结分析。但这个模型在国内并没有太多应用。我国也可以尝试运用适合自己的软件,运用此理论,以计算路由的影响。

6

第2章 旅游业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

2.1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额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几年里,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是微乎其微的,旅游业收人在国内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0.6%。而最近几年则有了显著变化,国内旅游收入达270亿元人民币,旅游业总收人占国内总产值的 比重已达到了6.8%,并明显地呈现出了增长的势头。

2.2旅游业带动地方经济的增长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带来了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也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地方政府财政收人。如旅游景区、景点的门票收人,旅游过程中的产品消费也刺激了地方有关生产、储运、销售 部门的发展,景区、景点及旅游设施的修建、维护,刺激了地方建筑业的发展,游客增多也引起。国情研究了对交通、住宿、饮食通讯等方面的需求,促进了这些行业的发展。尤其重要的是,最近一些年新开发的旅游景区景点大都处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收人水平,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人。

2.3旅游业带动与外界交流

旅游业发展加强了国内与外界的交流,扩大了对外开放,改善了投资环境。旅

游业发展吸引来的不仅是游客本身,也包括了由各方游客所带来的各种信息交流,通过他们,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国,旅游业的对外开放效果也很显著,首先,发展旅游业本身就是对外开放的一部分,同时它也带来了中外文化交流,商务信息交流以及金融与投资信息交流等等,这又促进了对外开放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旅游业发展所要求的环境条件与吸引外来投资所要求的环境条件极其相似,所以,旅游业发展对河南投资环境的改善作用非常明显。本国的一些地方紧紧抓住了这个机遇,在旅游招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洛阳孟津县境内的小浪底黄河旅游度假区工程项目就吸引了马来西亚金钻集团的8000万美元投资,占股份70%,同时由中方人股30%,共同开发。

2.4具体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2.4.1旅游能够增加内需,回笼货币

7

就国内旅游速度而言,它对经济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有助于拓宽货币回笼的渠道,加速货币回笼速度和扩大回笼货币量。目前,居民手中的结存购买力很大,这对市场形成了很大的潜在冲击力。但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又缺少直接的个人投资机会。因此,发展国内旅游就成为吸纳居民结余购买力,回笼货币,减少市场压力,促进市场稳定的重要渠道。

2.4.2旅游业带动相关部门或行业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关联性很强的最终产业主导型产业。旅游的发展会拉动其先行产业的发展,而先行产业又会拉动其相关产业或部门的发展,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旅游业的这一经济波动有三条波及线路。一是逆向波及线路,即旅游业的发展会沿着旅游业→生产旅游业中间产品的先行产业→先行产业的先行产业线路,向先行产业发生逆向波及。据测算,旅游业每增加100单位产品的产出,就会拉动其先行产业部门增加74单位的中间产品;二是顺向波及线路,即旅游业的发展会沿着旅游业→以旅游服务为中间产品的后续产业→后续产业的后续产业路线,向后续产业发生顺向波及。据测算,旅游服务产品的17%被其后续产业用做中间产品;三是间接波及线路,即旅游业的发展会沿着旅游业→与旅游也具有消费互补性的产业→这些互补产业的先行产业和后续产业→这些先行产业和后续产业的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产业的路线,向具有消费互补性的产业产生间接波及。旅游业的变化会波及与旅游也具有消费互补性的产业,如交通业、通讯业、文娱康体业、餐饮业、商品等行业进而导致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文娱康体设备、旅游用品和食品制造业、旅馆建筑装修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变化,从而对整个国民经济发生间接波及。

具体来说,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功能表现在:

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建筑工程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以吸引众多的旅客为依托。为了适应客源市场的需要,必须兴建、扩建旅游饭店,开辟新的旅游景点,建造会议大厦、博物馆、展览馆,建筑城乡道路、车站码头、机场等。与之相应的给水排水、煤气、通讯、供电等配套的市政工程要跟上。这为建筑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航空事业的发展。旅游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空间移动。交通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现代旅游正是现代交通运输业

8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旅游业的发展,有必然促进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促进轻工业、商业、工艺美术和农副业的发展。旅游是现代人们生活中一种高层次的消费,它可使多种消费需求得到综合性满足,因此旅游消费就成为了推动生产发展的新动力。以轻工业为例,目前我国旅游宾馆和高层建筑中使用的材料、用具轻工业占80%左右,涉及到轻工部门的十几个产业。购物是旅游的重要内容一个旅消费品、游者出游对旅游商品的需求可分为旅游用品、旅消费品、旅游纪念品和免税商品。据测算,一位旅客在异国旅行购物所花费用一般占全部旅游消费的50%,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给轻工业、商业、工艺美术、农副业提供了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

2.4.3旅游业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经济条件以及科学技术水平有很大差异,使区域经济发展出现较大差距。发展旅游业,充分发挥起产业连带功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4.4旅游业能够增加就业机会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就业机会和解决就业问题方面尤其具有重大意义。主要是因为:旅游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需要大量劳动力;旅游业就业的特点是就业层次比较丰富,特别是很多工作并不需要很高的技术,所以可为广大妇女和刚步入社会的青年提供就业机会;旅游业的发展可带来更多的相关就业机会。根据世界许多地区的经验,旅游直接就业人数同其所带来其它行业相关就业人数之比为1:5。可见,旅游业创造就业机会的潜力是巨大的。

2.4.5旅游业能够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发挥旅游业关联度强、带动作用大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必须对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第三产业和相关产叶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9

第3章 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旅游景区配套设施不完善

目前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干线公

路与旅游区之间连接不畅使一些有可能成为热点的旅游区无法得到开发和利用;二是旅游区内交通设施薄弱, 给游客观光游览带来不便;三是旅游区环保、卫生、电力等相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3.2旅游行业—散

促进旅游业长足发展的软硬件环境改善不明显, 特别是旅行社的发展存在小、散、弱、差等问题。据相关统计资料,河南各类旅行社有600多家, 真正形成规模效应,效果好的旅行社所占比例较小,普遍存在着无序和恶意竞争的现象。

3.3缺乏一致的管理体制

旅游管理体制不够顺畅,出省旅游市场不规范且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目前,中国旅游业在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都远远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一些旅行社、景区景点的管理者、导游人员违规违法经营,任意削价无序竞争,欺客宰客,既侵害了旅游者的权益,又阻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严重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另外,作为三大旅游市场之一的出国旅游,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而快速发展起来,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市场不规范问题,如虚假广告、违规经营等现象,因此,规范旅游市场,提高导游队伍素质,成为当务之急。

3.4盲目开发旅游区

不少地区不顾本地实际情况,提出了全社会、全民办旅游、旅游兴县旅游兴市的口号,不考虑本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不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就将本地区的一座山、一片水、一条沟作为重大旅游资源,采取大力招商引资的办法予以开发,结果精力没少费,却收效甚微。另外,有些地方政府还存在着短视行为,在不考虑市场容量、发展潜力的情况下,过于乐观估计旅游形势,兴办宾馆、饭店等高消费场所,盲目开发旅游资源,造成短期旅游市场火爆却难以为继的局面。

0 1

第4章 提升经济影响的建议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旅游业的影响将是深远的。2008年奥运会申办

成功,旅游业将从这次百年不遇的大喜事中率先受益。据有关预测资料介绍,在以后的六年中,中国旅游业每年会有50亿元的收入增量,到举办当年会增加100亿美元的旅游收入,来华游客会增加100%,北京的旅游潜力将会远远超过悉尼。各国纷纷看到了中国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市场容量,跨国旅游企业将相继进入中国旅游市场,抢占市场份额。中国要想稳步立足于国内旅游市场,大力发展国外旅游市场,就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旅游业发展过程所存在的问题,提升国际旅游竞争力,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的旅游强国。具体对策与建议如下

4.1加大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

4.1.1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

从吃、行、游、住、食、购、娱这些主要环节出发,从游客的实际需要出发,重点建设为旅游景区(点)配套的通设施,环保、卫生设施,供水、供电设施,安全保障设施,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设施。

4.1.2发展西部旅游业

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点产业来抓,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旅游基础设施等方面建设的资金投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发展旅游,包括利用民间资金和外资。努力营造有利于旅游企业发展的软硬件环境,对宾馆、饭店实行与一般工商企业同等的用水、用电价格标准, 积极研究和制定对涉外旅游企业实行创汇、结汇的奖励办法,进一步加大对旅游市场开发和促销的资金投入。

4.2旅游点的人文价值

加快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的科技创新,深入挖掘旅游景观的人文价值。在旅游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单纯依靠自然资源禀赋和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所提供的粗加工产品已风光不再,依靠现有资源禀赋获得的竞争优势会随着人们旅游兴趣的变化及资源禀赋的消耗而减少。因此,在旅游资源的开发技术、规划技术、旅游环境保护技术等方面应大力倡导技术创新。旅游产品应由以粗加工、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品为主向深加工、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为主转变,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1 1

4.3区域联合发展

加强区域合作,走区域联合发展的道路。旅游业是凝聚力最强的行业,最有条件也最有必要加强联合,通过联合开发、联合促销打破地区壁垒,谋求共同发展,形成全国性的旅游大市场。现代,旅游市场向多元化发展。深化改革, 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旅游业发展, 积极培育多元化的旅游市场主体。

4.4对旅游业定位

正确定位旅游企业的竞争战略,实行科学化管理。由于未来的旅游业将变成一个受时间和信息驱动的产业,所以旅游企业竞争战略应确定为速度和全球销售,更快地满足顾客的需要,更早地传递产品、服务,对顾客的要求做出更快的反应。发展方向上,加快旅游企业改革步伐, 坚持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方向。

4.5行业管理

加强行业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强对旅游业的组织领导,强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旅游行业的管理,严格控制旅行社的审批权,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进一步规范旅游服务交易,健全旅游者投诉制度,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规范旅游价格,加强监督检查。旅游业是一个特殊的综合性的服务行业,这就决定了从业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要推动院校教育、在职培训、资格认证三项工作协调发展,多形式、多层次开发人力资源,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专业服务水平。对导游人员的管理应坚持属地化、企业化,企业和景区景点必须把对导游人员的管理抓起来,省市旅游局要加强对导游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使导游和旅游团队的经营行为在企业和有关部门监督下进行。

4.6环境保护

加强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跨入21世纪的共同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谋求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和谐发展,这就要求在兼顾人类长期利益和现实利益的前提下,合理配置资源,使旅游业与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习俗等方面保持和谐的关系。旅游业作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优势产业之一, 新一轮的全方位对外开放,对旅游业的发展会产生有利的影响。我们要抓住机遇,促进中国旅游业向着生态、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2 1

结 论

旅游业对目的地和国家都有重要作用,是现代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新

兴的第三产业。研究旅游业首先从理论基础着手,一步步点出旅游业与经济的相关性,突出其重要性。旅游业存在很多先天优势,它不仅有各种自然风光,还有人文风光,这些都是本国的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推动了我国经济多方面的发展,带动就业、促进产业调整、相关产业发展;同时也有需完善之地,基础设施不完备、景区缺乏保护设施、旅游提着不完善、盲目开发等需改进。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还有很多,对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环境、地区构建都有一定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旅游景地需进一步加强对旅游市场的整顿力度,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开发上档次的名牌旅游纪念品;加强宣传,拓展市场。

参 考 文 献

[1]闫腾滕.国内旅游经济消极影响研究综述.山东青岛:青岛大学研究学院,2012 [2]倪慧颖.河南旅游业发展前景展望与对策研究.经法纵览,总第303期 [3]田爱国、王小旭.旅游业对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科技广场,2013 [4]赵新濠、张旭建、杨敏.河南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省情研究 [5]李会宁.试分析河南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实践与探索 [6]林梅.河南旅游业的发展及其经济影响分析.扬州大学,2007

[7]陈金花、吕敏、李翔宇.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分析.老区建设,2008

3 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py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