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三桐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

更新时间:2023-09-11 02:0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三桐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分)我国第五套人民币中的一元硬币材料为钢芯镀镍,依据你所掌握的电镀原理,你认为在硬币制作时,钢芯应做() A. 阴极 B. 阳极 C. 正极 D.负极 2.(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工业上电解熔融的Al2O3冶炼铝用铁做阳极 B. 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若有1mol电子转移,则生成1mol NaOH D. 用惰性电极电解浓CuSO4溶液一小段时间后,加入Cu2O固体可以使CuSO4溶液恢复原来浓度 3.(2分)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A. Na2SO4 B. H2SO4 C. AgNO3 D.NaOH 4.(2分)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

2+2+2+

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Ni<Cu)()

﹣2+

A. 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e═Ni B. 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2+2+

C. 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和Zn D. 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 5.(2分)若要在铜片上镀银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将铜片接在电源的正极②将银片接在电源的正极③在铜片上发生的反应是:Ag+e

﹣﹣

═Ag④在银片上发生的反应是:4OH﹣4e═O2+2H2O⑤可用CuSO4溶液作电解质溶液⑥可用AgNO3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

A. ①③⑥ B. ②③⑥ C. ①④⑤ 6.(2分)关于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电池中失去电子的电极为阴极 B. 原电池的负极、电解池的阳极都发生氧化反应

D.②③④⑥

C. 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 D. 电解时电解池的阴极一定是阴离子放电 7.(2分)家用炒菜锅用水清洗后,出现红棕色的锈斑.在此变化过程中不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 4Fe(OH)2+2H2O+O2═4Fe(OH)3 B. 2Fe+2H2O+O2═2Fe(OH)2

﹣﹣

C. 正极反应:2H2O+O2+4 e→4OH

﹣3+

D. 负极反应:Fe→Fe+3 e 8.(2分)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O4+8H2O

3Zn(OH)2+2Fe(OH)3+2Fe

(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3Zn﹣6e+6OH═3Zn(OH)2

﹣﹣2﹣

B.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2FeO4+6e+8H2O═2Fe(OH)3+10OH C. 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mol K2FeO4被氧化 D. 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9.(2分)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2SO2+O2?2SO3的速率如下,其中最快的是()

﹣1﹣1﹣1﹣1

A. v(SO3)=4 mol?L?min B. v(O2)=2 mol?L?min

﹣1﹣1﹣1﹣1

C. v(SO2)=5 mol?L?min D. v(SO2)=0.1 mol?L?S

10.(2分)在一支注射器中,装有NO2和N2O4(无色)的混合气体,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为:2NO2(g)?N2O4(g).在达到平衡状态后,如果慢慢压缩气体使体积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此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与原来相比() A. 由红棕色变为无色 B. 变浅 C. 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D. 变深

11.(2分)某化学反应的△H=+122kJ?mol,△S=﹣231J?mol?K,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A.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 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 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 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12.(2分)反应 2A=B+3C,在20℃时进行,v(A)=5mol/(L?s),已知每升温10℃,该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当其它条件不变而温度升到50℃时,反应速率v(B)是() A. 20 mol/(L?s) B. 40 mol/(L?s) C. 60 mol/(L?s) D.15 mol/(L?s)

13.(2分)某温度下,对于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N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1

﹣1

A. 将1.0mol氮气、3.0mol氢气,置于1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2.4kJ B. 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K(B) C. 上述反应在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H2的转化率提高 D. 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14.(2分)在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将2mol 气体M和3mol N气体混合,发生如下反应:2M(g)+3N(g)?x Q(g)+3R(g),该反应达平衡时,生成2.4mol R,并测得Q的浓度为0.4mol/L,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x值为2 B. 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 C. 平衡时N的浓度为0.3 mol/L D. N的转化率为20%

15.(2分)在密闭容器中,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SO2和O2起始时分别为20mol和10mol;达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80%.若从SO3开始进行反应,在相同的温度下,欲使平衡时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与前者相同,则起始时SO3的物质的量及其转化率为() A. 10 mol和10% B. 20 mol和20% C. 20 mol和40% D.20 mol和80% 16.(2分)在密闭容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mA(s)+nB(g) pC(g)+qD(g) 若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重新达到平衡,变化过程均如图所示,则对该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 逆反应是吸热反应 C. m+n>p+q

B.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D. m+n<p+q

17.(2分)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

表示.下列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3v正(N2)=v正(H2) C. v正(H2)=3v逆(NH3)

B. v正(N2)=v正(NH3) D. 3v正(N2)=v逆(H2)

18.(2分)在C(固)+CO2(气)=2CO(气)的反应中.现采取下列措施:

(1)增大压强;(2)增加碳的量;(3)通入CO2;(4)恒容下充入N2;(5)恒压下充入N2,哪些措施能够使反应速率增大?() A. (1)(3) B. (3)(5) C. (1)(2)(3) D.全部正确

19.(2分)下列条件的变化,是因为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而增加单位体积内的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致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 增大浓度 B. 增大压强 C. 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

20.(2分)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H=﹣571.6kJ/mol;C3H8(g)+5O2(g)═3CO2(g)+4H2O(l)△H=2 220kJ/mol.现有H2和C3H8的混合气体共5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 847kJ,则在混合气体中H2和C3H8的体积比是() A. 2:1 B. 3:1 C. 4:1 D.5:1

21.(2分)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1

A. 该反应热△H=+(a﹣b) kJ?mol B. 每生成2mol AB(g)吸收b kJ 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断裂1mol A﹣A和1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

22.(2分)某温度下,反应H2(g)+I2(g)?2HI(g)△H<0,在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容器体积不变,升温正反应速率减小 B. 温度、压强均不变,充入HI气体,开始时正反应速率增大 C. 温度不变,压缩气体的体积,平衡不移动,颜色加深 D. 容器体积、温度不变,充入氦气后,正反应速率将增大 23.(2分)下列能确认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发生改变 B. 由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体系压强 C. 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变化 D. 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体系的温度

24.(2分)含Ba(OH)2l mol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a(OH)2(aq)+2HCl(aq)=BaCl2(aq)+2H2O(l);△H=﹣114.6kJ/mol B. Ba(OH)2(aq)+2HCl(aq)=BaCl2(aq)+2H2O(l);△H=+114.6kJ/mol C. Ba(OH)2(aq)+HCl(aq)=BaCl2(aq)+H2O(l);△H=﹣57.3kJ/mol D. Ba(OH)2(aq)+HCl(aq)=BaCl2(aq)+H2O(l);△H=+57.3kJ/mol

25.(2分)在一定温度下体积固定的容器中,可以充分说明可逆反应A(g)+3B(g)?3C(g)+D(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B. 反应器内A、B、C、D物质的量比为1:3:3:1 C. 生成A的速率和生成的D的速率相等 D. 生成 1mol A同时有3 mol C被消耗 26.(2分)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B. 100mL2mol?L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 C. 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的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D. 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27.(2分)某学生欲完成2HCl+2Ag═2AgCl↓+H2↑反应,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实验是()

﹣1

A. B. C. D. 28.(2分)有A、B、C、D四种金属,当A、B组成原电池时,电子流动方向A→B;当A、D组成原电池时,A为正极;B与E构成原电池时,电极反应式为:E+2e→E,B﹣2e→B则A、B、D、E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A>B>E>D B. A>B>D>E C. D>E>A>B D.D>A>B>E 29.(2分)将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氧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2:3 B. 3:2:1 C. 6:3:1 D.6:3:2 30.(2分)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物质中(括号内),溶液能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 A. CuCl2[CuSO4] B. NaOH[NaOH] C. NaCl[HCl] D.CuSO4[Cu(OH)2]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0分) 31.(12分)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化学电源.氢氧燃料电池的突出优点是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而不经过热能中间形成,发生的反应为:2H2+O2

2H2O

2﹣

2+

(1)则负极通的应是H2,负极反应式为正极反应式为_. (2)如把KOH改为稀硫酸作导电物质,则负极反应式为,

28.(2分)有A、B、C、D四种金属,当A、B组成原电池时,电子流动方向A→B;当A、D组成原电池时,A为正极;B与E构成原电池时,电极反应式为:E+2e→E,B﹣2e→B则A、B、D、E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A>B>E>D B. A>B>D>E C. D>E>A>B D.D>A>B>E

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活泼金属作负极,负极上失去电子,以此来比较金属的活泼性.

解答: 解:当A、B组成原电池时,电子流动方向A→B,则金属活泼性为A>B; 当A、D组成原电池时,A为正极,则金属活泼性为D>A;

2﹣

﹣﹣

2+

B与E构成原电池时,电极反应式为:E+2e→E,B﹣2e→B,B失去电子,则金属活泼性为B>E,

综上所述,金属活泼性为D>A>B>E,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及金属活泼性的比较,明确活泼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及电子的流向即可解答,题目较简单. 29.(2分)将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氧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2:3 B. 3:2:1 C. 6:3:1 D.6:3:2

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 电化学专题.

2﹣

﹣﹣

2+

分析: 三个电解槽串联,则转移的电子数相等,利用K+e═K、Mg+2e═Mg、Al+3e﹣

═Al来计算.

解答: 解:三个电解槽串联,则转移的电子数相等,设均转移6e,

﹣﹣+﹣2+3+

由K+e═K、Mg+2e═Mg、Al+3e═Al,

则6e~6K~3Mg~2Al,

所以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3:2,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电解,明确电解中转移电子数的关系及电极反应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30.(2分)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物质中(括号内),溶液能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 A. CuCl2[CuSO4] B. NaOH[NaOH] C. NaCl[HCl] D.CuSO4[Cu(OH)2]

考点: 电解原理.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A.电解氯化铜生成氯气和铜; B.电解NaOH溶液生成氢气和氧气;

C.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

D.电解硫酸铜溶液生成铜、氧气和硫酸,结合两极生成的物质选择加入的试剂.

+

2+

3+

解答: 解:A.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电极生成物是氯气、铜,所以需要加入的是氯化铜,故A错误;

B.惰性电极电解氢氧化钠溶液,实质是电解水,加入的应该是水,故B错误;

C.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需要加入的是HCl,故C正确;

D.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生成物是铜、氧气和硫酸,所以需要加入的是氧化铜或碳酸铜,加入氢氧化铜会多加水,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应用,侧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电极产物并能灵活运用,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2015届高考中的常见考点,试题基础性强.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0分) 31.(12分)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化学电源.氢氧燃料电池的突出优点是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而不经过热能中间形成,发生的反应为:2H2+O2

2H2O

(1)则负极通的应是H2,负极反应式为H2+2OH﹣2e=2H2O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

=4 OH_.

﹣+

(2)如把KOH改为稀硫酸作导电物质,则负极反应式为H2﹣2e=2H,

﹣﹣2(3)如把H2改为CH4,KOH作导电物质,则负极反应式为CH4+10OH﹣8e=7H2O+CO3﹣

(4)写出惰性电极电解以下溶液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NaCl溶液2NaCl+2H2O②CuSO4溶液2CuSO4+2H2OH2↑+Cl2↑+2NaOH 2Cu+O2↑+2H2SO4.

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 (1)氢氧燃料碱性电池中,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水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

(2)氢氧燃料酸性电池中,负极上燃料失电子生成氢离子,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

(3)甲烷燃料碱性电池中,负极上甲烷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 (4)①电解NaCl溶液时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 ②电解CuSO4溶液时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阳极上氢氧根离子失电子. 解答: 解:(1)氢氧燃料碱性电池中,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负极

反应为H2+2OH﹣2e=2H2O,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水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正极反应为

﹣﹣﹣﹣﹣﹣

O2+2H2O+4e=4 OH,故答案为:H2+2OH﹣2e=2H2O; O2+2H2O+4e=4 OH;

﹣+

(2)氢氧燃料酸性电池中,负极上燃料失电子生成氢离子,电极反应式为H2﹣2e=2H,故

﹣+

答案为:H2﹣2e=2H;

(3)甲烷燃料碱性电池中,负极上甲烷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电极反应式为CH4+10OH﹣8e=7H2O+CO3,

﹣﹣2﹣

故答案为:CH4+10OH﹣8e=7H2O+CO3;

﹣﹣

2﹣

(4)①电解NaCl溶液时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则电极方程式为:2NaCl+2H2O

H2↑+Cl2↑+2NaOH;

H2↑+Cl2↑+2NaOH;

故答案为:2NaCl+2H2O

②电解CuSO4溶液时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阳极上氢氧根离子失电子,则电解方程式为:2CuSO4+2H2O

2Cu+O2↑+2H2SO4,

2Cu+O2↑+2H2SO4.

故答案为:2CuSO4+2H2O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极反应式书写,根据正负极上得失电子书写电极反应式,注意要结合电解质溶液酸碱性书写,注意:酸性电解质溶液中不能氢氧根离子、碱性电解质溶液中不能生成氢离子,为易错点. 32.(14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放出气体,溶液变红.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Y电极附近,试纸变蓝色.

(2)如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2+

①X电极的材料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

﹣2+

②Y电极的材料是粗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

+

考点: 电解原理.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1)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上是氯离子失电子,阴极上是氢离子得电子,氯气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2)根据电解精炼铜的工作原理知识来回答. 解答: 解:(1)①和电源的负极相连的电极X极是阴极,该电极上氢离子发生得电子的还

原反应,即2H+2e=H2↑,所以该电极附近氢氧根浓度增大,碱性增强,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

会变红,故答案为:2H+2e=H2↑;放出气体,溶液变红;

+

②和电源的正极相连的电极Y极是阳极,该电极上氯离子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2Cl

﹣2e=Cl2↑,氯气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可以用于氯气的检验,

﹣﹣

故答案为:2Cl﹣2e=Cl2↑;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Y电极附近,试纸变蓝色;

﹣2+

(2)①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池的阴极材料是纯铜,电极反应为:Cu+2e=Cu,故答案

﹣2+

为:纯铜; Cu+2e=Cu;

﹣2+

②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池的阳极材料是粗铜,电极反应为:Cu﹣2e=Cu,故答案为:

﹣2+

粗铜;Cu﹣2e=Cu.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33.(14分)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700 8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H<0(填“<”“>”“=”);

(2)830℃时,向一个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mol?L?s,则6s时c(A)=0.022 mol?L,C的物质的

量为0.16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80%,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80%;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c(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 c.c(A)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考点: 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 (1)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据此书写; (2)根据△c=v△t计算△c(A),A的起始浓度﹣△c(A)=6s时c(A); 设平衡时A的浓度变化量为x,利用三段式表示平衡时各组分的平衡浓度,代入平衡常数列方程计算x的值,再根据转化率定义计算;

体积不变,充入1mol氩气,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变化不移动,A的转化率不变; (3)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1﹣1﹣1

解答: 解:(1)可逆反应A(g)+B(g)?C(g)+D(g)的平衡常数k=,

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升高平衡常数降低,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H<0, 故答案为:

;<;

(2)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mol?L?s,则6s内△c(A)=0.003mol?L

﹣1

﹣1﹣1

?s×6s=0.018mol/L,A的起始浓度为

﹣1

=0.04mol/L,故6s时时c(A)=0.04mol/L﹣

0.018mol/L=0.022mol/L,

设平衡时A的浓度变化量为x,则:

A(g)+B(g)?C(g)+D(g) 开始(mol/L):0.04 0.16 0 0 变化(mol/L):x x x x 平衡(mol/L):0.04﹣x 0.16﹣x x x 故

所以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1,解得x=0.032

×100%=80%,

C的物质的量为0.032mol/L×5L=0.16mol;

体积不变,充入1mol氩气,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变化不移动,A的转化率不变为80%,

故答案为:0.022;0.032;80%;80%;

(3)a.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压强始终不变,故压强不随时间改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a不选;

b.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故b不选; c.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故c(A)不随时间改变,说明到达平衡,故c选;

d.C和D都是生成物,生成的量和计量数成正比,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d不选;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等,注意化学平衡状态判断,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pe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