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语文三年级整册 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20 02: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语文学期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启迪学生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护动物、保护自然的责任感;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

2认识259个字,会写272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对学习汉字有深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字书写正楷字,能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初步学会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借助字典、词典、生活积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练习复述课文。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万字。

9.开始练习习作。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0.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1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学会倾听。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12.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学习观察周围事物,口头与书面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二.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阅读和表达的方法,识字写字 难点 表达

三.知识结构分析

全册共11个板块,依次为秋天来了、汉字家园、童趣、美丽的乡村、电子时代、海的故事、山中行、我爱我的祖国、人类的朋友、书趣、奇思妙想。在板块或者课的后面安排了一个表达或综合学习活动。各板块的内涵丰富,体裁多样,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时代气息,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有利于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四 教学策略

1.根据学生特点,创设丰富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体会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3. 课上关注学困生,充分发挥其特长及优势。 4.注重学生积累,鼓励学生多识记课内外资源。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单元25个生字, 会写29个生字。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篇目,。

3. 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以及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

情。

4. 积累喜欢的词句。. 5.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 重点难点

重点 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识字写字。 难点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 教学策略

1.创设情景,组织丰富的材料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 3.联系实际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四 课时安排

秋天来了2课时 秋天的味道3课时 我们去听秋的声音2课时

1—1 秋天来了 总第1节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 能利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语。

3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热爱大自然以及美好生活。 二 、教学重点:能借助字典理解词语 三、教学难点:注意“乘”“爽”的书写。 四、教学准备:课件、搜集有关秋天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感受到秋姑娘的脚步了吗?她带着一身清凉走来了,她将替我们赶走夏的燥热,迎来一个收获的季节。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来了》这篇课文,感受秋天的气息。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板书课题,生书空,师强调秋左边“禾”字最后一笔变捺为点:“天”字第一横短,第二横长。

请大家齐读课题

3 课件演示:欣赏秋天。

(1)下面老师为大家播放一段秋天美丽的景色,看谁看得认真,看完后告诉同学们你都看到了什么?

(2)过渡:秋天的景色美不美?我们今天要学的文章也很美,同学们想读吗?

4、随文识字,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字音。

(2)轻声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解决。 (3)指名逐节读文,师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字音,重点指导“乘着”“泼向”“挥洒”“展露”等词的读音。在学生逐节读文时,引导学生随文识字。(学生从字音、记字方法、字形易错处、本课字义、组词五个方面学生字。)

(4)谁能用一段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5、自由读文。提出问题。自由读文。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在小组内提出讨论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整理出来,下节课我们再交流。 6、指导写字

(1)先观察字在虚宫格中的位置,交流。 (2)师范写,生书空。

(3)生练写。不规范的再练写。 六、板书设计

乘 爽 骑 洁 落 1—1 秋天来了 总第2节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5个生字。

2、能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篇课文。

3、学习课文,热爱大自然以及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点:理解秋天的形象,感受秋天的美好。 三、教学难点

了解拟人的表现手法,体会文中泼、注、涂、染等词语的精妙之处。 四、教学准备 字卡 五、教学过程:

一、细入品读,秋之味。

1、复习背诵:自由朗读或背诵全诗。

2、导语:读了诗歌,感受到秋天的美吗,诗歌中最具美感的句子我们再来读一读,好吗?

(1)引导找出描写“秋天的色彩”的句子,带着对秋天的赞美读句子。 (2)赏读了句子,在小组内交流交流:诗歌是选择了哪些颜色和相应的景物来写秋天的?

3、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小组交流。 4、学生汇报,相机点拨,朗读体会。

5、课件展示(说一说,填一填描写颜色的词语) 课内:()的田野()的大海()的葡萄 课外:()的枫树()的果树()的菊花?? 6、你知道秋天还有哪些颜色吗?想一想,仿照上面短语的形式说一说。(出示()的秋天()的大自然)秋天的颜色真多!有蓝色、黄色、红色??秋天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领悟词义)。

7、你喜欢哪种颜色?把诗歌中有关句子读给大家欣赏。你也可以自己创造出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仿照诗歌句式让学生在前一填空基础上尝试创造新的句子:秋天是五颜六色的,金黄的(),雪白的(),天蓝的(),紫红的??()的枫叶,()的柿子??啊,秋天真美呀!) 8、配乐朗读全文,播放秋天美景图片和音乐,感受秋天的美。 二、感悟积累,秋之乐。

1、过度语:是呀,一阵轻微的秋天吹过,给炎热的人们带来了凉爽,带来了丰收,更带来了喜悦。出示大量丰收的图片:感受丰收的喜悦。 2、出示《秋天的图画》片段,自由阅读,体会秋天给劳动者带来的喜悦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3、假如你就是一位辛苦劳作的农民,在这收获的季节,看到收获的果实,你此刻的心情如何?

三、让学生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

1、出示不同角度描写秋天的句子,让学生感悟积累。

2、出示描写秋天的诗,让学生抄写在积累本上。如: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刘禹锡《望洞庭》张继《枫桥夜泊》。 3、自选作业:

(1)观察秋天景色,以不同的方式记录下来:叶贴画、画画、编歌、编诗、写观察日记等。要求学生能不拘于形式,表现秋天。 [在学习过后,进行课外延伸,教会学生用各种方法表现对秋天的感受,增进学生喜爱秋天的美好情感。]

(2)抄写本课重点词语,在积累本上抄写描写秋天的成语和本首诗歌。 (3)继续查找描写秋天的诗句、文章,将自己查找的所有材料进行分类,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七、板书设计

乘 紫红的葡萄

骑 美 金黄的田野 丰

踏 丽 雪白的棉花 收 唱 天蓝的大海

1—2 秋天的味道 总第3节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字典自学不理解的词语。 二、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方法高效、扎实的识字。 三、教学难点

了解文中描写的秋景,感受秋的美丽。 四、教学准备: 有关秋天的文章。 五、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糖的味道是甜的,醋的味道是酸的,那么谁知道秋天的味道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秋天的味道》。 3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板书课题,生书空,并强调:“道”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道”的笔顺。

生齐读课题。

3、随文识字,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注意字音

(2)生自读课文,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弄懂。 (3)指名读文,纠正字音。读通句子。 (4)逐段读文,随文识字。 (5)多种形式的朗读。

(6)说说课文主要讲了秋天的哪些方面。 4、自由读文,提出问题。 六、作业 写生字 板书设计 卷 黄 存 季 产 番 忽 获 享 吸

三、巩固复习,指导书写。 1、认一认,指一指

2、左右结构带月字旁的字,左窄右宽。 3、“月”字底的字,月字旁撇变竖,字稍宽。 四、“月”字旁小发现

“月”字旁的字大多和人体器官或部位有关,但有些字里也有“月”,它们还与人体有关吗?(朗、明??) 五、布置作业

收集与人体有关的成语、谚语或格言、警句。

板书设计 脑 臂 背 胸 脊 腰 膝 脚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了解目字旁表示的意义。

3、积累与目字旁有关的成语,和描写眼神的名段。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目字旁表示的意义,同样是表示看的词语,词义上的不同。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第14节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前6句话,认识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目字家族的字,学习课文前6句话,认识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二、学习新课:

1、游戏:老师说词学生做动作,如老师说“眨眼睛”学生做这个动作,同时把“眨”字贴到黑板上。同样方法出示“眯、睁、盯、瞄、瞅” 2、看黑板读生字,都是形声字,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认识这些字。 3、检查识字落实较难的字,如“眨、瞅” 4、学习6句话 三、指导写字

“眨、眯、睁、盯、瞄、瞅”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窄右宽

第二课时 第15节

教学内容:学习3句话,认识5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完成课后习题

一、复习生字 二、学习新课

1、看图学习“瞟”,学习带有“瞟”字的句子 做“瞟”的动作,了解意思

2、做“瞧”的动作,同义词是望和看,学习句子,认识“荣榜” 3、老师做眺望的动作,理解“眺望”的意思,学习句子认识“泰” 4、读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5、总结:带有目字旁的生字有什么特点? 三、指导写字“瞟、瞧、眺” 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四、练习:

1、做动作猜词语

2、读成语,了解成语意思

3、读关于眼神的描写,了解内容

第三单元计划 总第16节

一、学情与知识结构分析

这是一组两首富有童趣的古诗,一首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池上》,描写了小娃偷摘白莲的情景,一首是唐朝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描写了一个小孩学大人钓鱼的情景。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认识一个多音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文。

4.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体会诗中体现的童真、童趣。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弄懂每首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1.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诗中儿童的快乐。 2.感受诗歌优美的音韵、完整的的意境。 四.教学策略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古诗的意思。 2、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 五、课时分配

3-----1 1课时 3------2 2课时 表达 1课时

池上 总第17节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会诗中出现的生字,理解词语的含义。 教学重点

重点: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诗的意境,体会童真童年趣。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丰富古诗积累。 一、积累引入,以旧带新。

1、初夏时节,池塘里的荷花已露出粉红色的笑脸,让人想起诗人杨万里的名作《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

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夏日池塘里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是《池上》。板书课题,理解题目含义。 4、简介作者白居中易 (1)、学生介绍。(2)、教师补充。、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2)齐读古诗,

(3)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3、学生再次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文过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小组内逐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诗句大意。 三、再读诗句,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

(让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生动画面。)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让学生读后两面三刀行诗,变理解。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学生带着理解,再次练习有感受情地朗读这首诗。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

小儿垂钓 总第18节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 看图导入

1 .师出示插图说:请小朋友看图说说有些什么人?在干什么?“引出课题:小儿垂钓.

2. 学生齐读课题 ,

3 .j借助插图学习生字“垂”, “钓” 4. 简介作者 :胡令能

二 初读诗歌。读正确,读流利。

师 :古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啊,诗人胡令能也把这副美丽的图画变成了一首优美好听的诗呢,小朋友快来读读吧!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检查:(1)指名读生字,随机纠正读音。 (2)指名读课文,指导读通顺,流利。 3. 听老师范读:生划节奏,标重音 4. 学生根据节奏齐读诗歌。

三 熟读诗歌,通过多种方法了解诗意

1. 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懂的词句。

2. 引导学生质疑,在质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理解诗意。 (1)学生反复读句子理解。 (2)同桌互相讨论理解。 (3)看插图理解。

(4)一边表演一边读理解。 3 自由读,同桌互相背诵。

四 读,听,画结合, 体会诗的意境 (1) 轻声美读诗歌。

(2) 闭眼听录音,想画面理解 (3) 给诗歌配上美丽的图画。 五 指导写字:

1学生认读生字,观察找出难写的字。 2 .指导学生写难字,扩词。 3.学生自己写简单字。 六.作业: 1. 写生字 2. 背诗歌

第二课时 总第19节

一、 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和喜爱的垂钓的孩子交了朋友,谁能把这首诗被给大家听?

二、 精读理解

1、关于这首诗你还有什么问题么?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大致内容么? 三、 学习拓展 课后积累 1、《清明》、《闲居初夏午睡起》

2、回忆以前自己背过或学过的童趣诗。 四、布置作业

搜集一些描写童趣的小诗

第四单元计划 总第20节

一、学情与知识结构分析

本版块以乡村为主编排了4篇课文和1个表达,分别是《小小的山村》、《乡村里的大花园》、《我从山里来》《窗外》。4篇课文通过不同的体裁,描写了家乡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对家乡的热爱。

这几篇文章都描写乡村美景的,但由于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城市,对乡村的美景没有更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得难度,另外本组课文中有许多值得学习和积累的好词佳句,因此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还要注重积累优美的词句。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29个生字,会写35个生字。

2.认识2个多音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文中写得优美的句子。 4.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5.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积累好词佳句。 2.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四、采取措施

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情感。 五、课时分配

4----1 2课时 4----2 2课时 4---3 2课时 4---4 2课时

小小的山村 第21节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字,会写10个字,掌握1个多音字。

2、品词析句,了解山村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感受乡村的自然之美和语言文字之美。 教学重点:

结合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的第四五六自然段,体会用词的准确与生动。 识字重点是淌和层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山村情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进入第四单元的学习,主题就是《美丽的乡村》(板书)齐读。乡村里有着怎样美丽的景色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课《小小的山村》板书课题,并齐读。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通过哪个词语知道的?(知道了山村很小,是通过“小小的”一词知道的。)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把不认识的字圈画出来。 2、不认识的字要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己解决。(查字典或是借助课后生字表识字)

3、同学们都读完了,现在老师要检查同学们读课文的情况了。我们首先采取自愿读的方式,谁愿意先来?

4、第一自然段(出示小黑板)你爱我们这山环水绕的小山村吗?(山环水绕一词标上颜色)

1)指多名同学读,检查字音。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标点符号,读出问句的语气来。

2)读了这么多遍,你通过这句话知道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可能多种多样,有的可能会说,我知道了小山村在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有的可能会说,小山村在一个山环水绕的地方等等)

3)读一读山环水绕这个词,山环水绕到底是什么地方呢? 5、第二自然段

1)指多名读,边读边评。

2)读时要注意轻声地,语速稍慢一些。

二、读4—7自然段,整体感知小山村的样子。

1、自读。边读边画一画文中语句,小山村是什么样的呢? 2、指名说。最好用自己的话去讲讲,没说完整的可以补充。 3、请你再一次默读这几个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4、指名说。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词语“铺、盖、砌、垒、贴在、别在、放牧、流淌”读一读。 5、1)出示连线题

路面 垒 围墙 砌 房子 铺 鸡舍 盖

2)根据动词,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 6、出示两个自然段:

家家户户像贴在半山腰上,一层房子一层楼。那儿,牛在山上放牧,清泉在檐下流淌。

小小的山村,像一颗珍珠,别在大山的衣襟上。

1)自读质疑。房子是盖在山腰上,怎么能贴在半山腰上呢?清泉是在房子前流淌,怎么能在房檐下流淌呢?山村再小也不会像珍珠啊? 2)讨论。

3)总结:这是因为从远处看的原因,一切都变得那么小,房子就像一个个小火柴盒一样贴在了山腰上(师做贴的动作)清泉就像一条银色的带子一样从檐下流淌(师在黑板上画一画窄窄的清泉),而这小小的山村和这高高的连绵起伏的群山相比就好比一个小小的珍珠一样,别在了大山上。(师做一个别的动作)看,这几个动词用得多好啊,把这个句子写得这样生动而又准确。

4)练习背诵,积累语言。

三、再读第一和最后一自然段,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首尾呼应)

第二课时 第22节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感受乡村的自然之美和语言文字之美。

3、积累词句。

重点难点

背诵课文,积累词句

一、复习生字词语

1、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 2、读词语。(课后习题1) 3、复习多音字舍。 二、复习课文内容。

1、回顾小山村的样子,先说一说,再画一画,28页习题。 2、根据图画背诵课文。 3、举行背诵课文比赛。 三、写字。

四、积累好词好句。 1、词语:“山环水绕、山谷、铺、盖、砌、垒、贴在、别在、放牧、流淌”读一读背一背。 2、积累句子:

家家户户像帖在半山腰上,一层房子一层楼。那儿,牛在山上放牧,清泉在檐下流淌。

小小的山村,像一颗珍珠,别在大山的衣襟上。 3、积累名言:课后28页积累。 五、布置作业

将积累的好词好句抄在积累本上。

乡村里的大花园 第23节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字,会写10个字,掌握1个多音字似。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3、感受乡大自然的美和语言文字之美。 教学重点:

“则、敢、怎”是识字的重点。

结合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第五自然段。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亲历家家花园菜园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昨天,我们刚刚走进坐落在山环水绕的山谷里的小山村,感受到了小山村的清新宁静,今天,我们再一起走进乡村里的大花园,看看那里又有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画生字。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读一读,遇到不会的字,发挥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三、栓查读文,在读中学习1-4自然段。

1、请同学们再自由读读1-4自然段,边读边想:大花园里都有什么?

2、指多名同学回答并补充。老师板书:蜂子、蝴蝶、蜻蜓、蚂蚱、太阳。 3、下面我们就举行一个朗读比赛,请你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前4个自然段,然后再选一个你读得最好的一段给大家展示,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小生长灵的样子读好。

4、在小组内展示,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5、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展示。

1)第一自然段的朗读要求读出蜂子的可爱,知道“小毛球”指的就是蜂子。 2)第四自然段朗读时要注意重音,如“特大的,特别,亮,钻,飞”边读边联想到花园的健康之美。

3)读完之后,请同学评一评,再读一读。

6、我们已经读了这么多遍了,你能试着填一填吗?

我们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样样都有。

好看的-----满身-----,蜻蜓-----,蚂蚱-----,蜂子胖圆圆的就和一个-----似的。 三、写字。

第二课时 第24节

一、复习

1、复习生字。

2、指读1-4自然段。 二、学习5、6自然段。

1、读第五自然段,看谁读得好。

2、指名朗读。边读边指导,边读边评。

1)“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愿意------就------”等句要读出节奏,读出自由的感觉来。

2)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读中来。

3、结合上下文说说“一切都活了,一切都是自由的”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1)讨论。

2)用自由说一句话。

3)进一步在理解的基础上读文。 4、根据书后提示背诵课文。 三、写字

四、完成课后习题1、2、3。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板书设计:

乡村里的大花园

花开了------鸟飞了------虫子叫了------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

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黄瓜------玉米------蝴蝶------

我从山里回

第一课时 第25节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字,会写5个字,了解支的演变过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山里的美好生活,体会作者的喜悦留恋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芳与访的字形与字义的,支与只的字义上区别。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播放一曲山歌。听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山歌。歌名就叫《我从山里回》。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请你自由读一读课文,把不会读的字圈画出来 2、不认识的字要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己解决。(查字典或是借助课后生字表识字)

3、同桌之间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考一考。

4、师出示生字卡片抽查。

三、再读诗歌,感悟山里的美景和风土人情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歌里所描绘的画面。 2、读了这么多遍,这首山歌有几段?你是怎么知道的?

横着读一读,对比两段的歌词上下对应,读起来朗朗上口,押韵。这就是诗歌的特点。 3、学习第一段。

1)读一读,这回读时老师就要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了,看谁能读出山歌的韵味来。

2)指多名同学读。评一评,读得好的同学领同学们读一读。 理解“脆”的字义。

重点指导这句:万花丛中走一趟,满身的花瓣多芳菲。 反复读这句,体会重音。 理解芳菲是什么意思?

3)指名完整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悟想像当时的画面,从作者的歌唱中,你有什么感受?(山里的风光很美,歌唱人的心情很好等等) 4)带着这种感受我们再来读一读,能背的试着背一背。 4、学习第二段。

1)自己读,边读边画出你不懂的地方。 2)指名质疑。理解“山寨、访”等词的意思。 3)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从第二段歌中,你又能感受到什么?(山里人热情,好客,心地善良)带着这种感情练习朗读并背诵课文的第二段。 5、完整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第26节 教学目标:

1、会写5个字,了解支的演变过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山里的美好生活,体会作者的喜悦留恋之情 一、背诵课文 二、复习生字 三、写字。

区别支和只作为量词时的区别如下: 支:1、用于队伍。如一支队伍。 2、用于歌曲。如一支曲子。

3、用于电灯的光度。如:25支光的灯泡。

4、纱线粗细程度的计算单位。1克重的纱线长100米,就叫100支,沙线愈细支数愈多。

5、同“枝”。如:一枝枪,也可做一支枪;三枝铅笔,也可做三支铅笔。

只:1、用于某些成对东西中的一个:一只耳朵;一只手,两只袜子。 2、用于动物。如一只小白兔。

3、用于某些器具。如:一只箱子。 4、用于船只。如一只小船。 四、完成课后习题。

五、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我从山里回

风光美:风 鸟 花 蜜蜂 生活美:水 鱼 茶 米

窗外 第27节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识记本科14个生字的基础上,能够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景色的特点,展开联想,体会作者爱恋乡村景色、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根据文章的内容需要,结合实际,描述四季景色,思考大自然的现状和未来。

教学重点:注重朗读词句,感受乡村四季景色之美。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1、以读代讲,读写结合;

2、创设情境,图文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揭示课题

小时候,我常常坐在窗前,等待晚归的妈妈;小时候,我常坐在窗前,仰望蓝天白云,想天上都有什么;小时候,我常坐在窗前,看浮动的枝,抖颤的叶,雨起时斜斜的雨丝,淡淡的雨雾,多多的花。这节课,我们就随作者一起推开窗,去看窗外的世界。(出示课件) 板书课题《窗外》(齐读课题)

想知道窗外的景色么?那就快快读书吧。(配乐读文)边听边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二、赏景品文,直奔重点 1、(课件出示窗外的景色)提问:欣赏着组画面有什么感受?

2、这样的美景深深地把我们陶醉,四季的景色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

3、分组读文,了解大致内容。

4、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可以给小组起个名字和同学合作交流完成大屏幕出示的学习目标,小组内质疑,解疑,探究再汇报(投影出示学习目标) 三、品文惜句,感悟美景(根据汇报出示相应的课件内容) 1、春天

(1)倒度,展示春天的蓬勃生机

(2)作者抓住了那些事物进行描写的

(3)换词练习:披、赶、抹、扑、唱。可换作:顶、冒,驾,涂、染,迎,叫。说说你认为那个词用得好。 (4)指导朗读,体现美

(5)借用古诗句赞美春天。欣赏朱自清的《春》 2、夏

(1)指名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2)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3)如此快乐的夏日,使你想到了什么? (4)互相质疑补充 3、秋天

(1)指名读

(2)从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你知道秋天有什么特点么?

过渡:细心观察周围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是我们写作的一把钥匙,企业与就是一把金钥匙,它悄悄地打开了秋天的门。(出示课件,欣赏散文《秋天的雨》)

(4)同学们你们还想说什么吗? 4、冬天

(1)作者抓住了那些事物进行描写的? (2)感情读文,感受小鸡的可爱。 (3)展示自己画一画

(4)抓住段尾的“……”为作者续写“冬日里……” (5)组长总结

四、首尾对比,一目了然

过渡:我们感受到了春的力量,夏的快乐,收获了秋的喜悦,懂得

生机。一扇窗竟给我们如此之多的感受,窗更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段遐想、一些希望(出示课件开头和结尾) 1、指名读

2、对比学(板书:乡村古朴美丽高楼林立) 3、了解作者的构段方法“总——分——总”

4、你觉得作者看到高林立的城市,心情怎么样? 5、应怎样去朗读?

6、你想说什么?

五、总结升华,寓德于教 1、自选作业:

●模仿本文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写一些你家窗外司机景物的变化。

●作者又坐在窗前,看到了高楼林立的城市,一年四季又有什么变化?不妨展开想象的翅膀,你来写一写。

2、总结:同学们,打开一扇窗,就看到了一个世界,打开心灵的窗,却会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窗外的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但不变的是我们的心,爱家乡,爱这大自然。爱它的淳朴,爱它的善良。不管是从前的山村还是现在的城市,都在我们心灵中注入了永恒。爱自己身边的一切美好的事物,我相信,我们的明天会在我们周中更美、更灿烂。

第五单元计划 第28节

学情和知识结构分析:

这是一个幽默板块,编排了4幅漫画和一个表达。漫画《省事多了》、

《休想赢我》、《未来书包》、《鼠标》都和计算机有关,反映了进入电子时代,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是电子设备带给我们的无限便捷;另一方面,人们都要时常忍受高度依赖电子设备带给人们的制约。寓意深刻,充满智慧。漫画配有小诗,这既是为了学生在仔细观察漫画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漫画,又是为了带领儿童逐渐从图画幽默过渡到文字幽默。

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鼠”字的笔顺。 2、通过本单元学习,培养学生欣赏漫画的兴趣,体会幽默带来的愉

快,学习幽默故事的智慧。

3、仔细观察漫画,弄懂画的内容,读懂课文中的诗歌。

教学重点:1、认识本组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鼠”字的笔顺。

2、培养学生欣赏漫画的兴趣,理解漫画的内涵,感悟漫画的幽

默和智慧。 教学难点:

仔细观察漫画,弄懂画的内容,读懂课文中的诗歌。

引导学生从多元的角度去体验、感受幽默,在完成识字、积累词语

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时分配

5——1 电子时代 2课时 表达 1课时

儿童漫画 第29节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培养学生欣赏漫画的兴趣,体会幽默带来的乐趣,以及给人带来

的思考。(原目标中还有一条“学习幽默的智慧”不要,学习中体会不明显)。

3、仔细观察漫画,弄懂画的内容,读懂课文的诗歌,并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欣赏漫画的兴趣,体会幽默带来的愉快。以及给人带来的

思考。读诗歌,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理解漫画的内涵,感悟漫画的幽默和智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上学期的报刊订阅中,有一种杂志同学们订的最多,那

就是《儿童漫画》,你们谁愿意说一说,为什么你们愿意看这本杂志。

其实,看漫画能够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愉悦,智慧上启迪。今天,我

们学习新的版块内容就是漫画内容。板书单元版块课题《电子时代》(电子时代:电子,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之一,质量极小,带负电,在原子中围绕原子核旋转。)下面,我们来欣赏两幅漫画

二、欣赏漫画,感受漫画的乐趣。 出示第一幅图画。

1、提出欣赏漫画的要求:请同学们静静地看,一会把你看懂的内容

告诉给大家。

2、学生汇报看懂的内容。

3、看了这幅漫画,你有什么想法。 4、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5、教师帮助学生得出结论:有些基本的能力是电子所不能替代的。 三、示第二幅图画。

1、提出同样的观察图画的要求。 2、说说发笑的原因。

3、从这幅漫画中得到什么启示?(学生说什么都可以)

这只是一幅漫画,表现的人的聪明,生活中如果是这样的事情,一

定要体现公平。

教学参考:59页的关于展开讨论:如果不遵守规则,社会将是什么

样?不进行讨论。

出示漫画的题目:休想赢我,认识生字“赢”记忆“赢”的口诀。 4、“休想”换词,(别想、甭想、休要)

5、用不同的语气读这个题目。(肯定,藐视) 四、学习小诗歌。

过渡:通过刚才的两幅漫画的学习,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的确带给我

们很多方便快捷,有一首小诗把计算机的功能概括出来,下面我们来学习。

1、学生自己读,弄清1个生字的字音。 2、检查生字的读音。“棋”是形声字, 3、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4、这首诗歌里,向我们介绍了计算机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5、你还能在生活中列举一些例子吗? 6、背诵诗歌。 五、书写生字。

注意“算”的结构。注意算是上中下结构。中间是“目”字。 “棋”是形声字,右上边不能加上卧人,中间是两个横。 六、课后题。

1、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先让学生观察图画的变化特点。学生

想象,画一画,并说明这样画或想的理由。(注意后面的用词“跑”“飞”)还知道哪些越来越好的事物。

学生自主创新,可以是已有的发展的事物,也可以是现在即将发展

的事物,也可以畅想将来。

2、讨论交流(本节课的重点)电脑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什么?

统计一下,家中有电脑的有几人?谈一谈,电脑给你的家庭或个人带来的好处。你觉得电脑给没给你们带来苦恼?(网迷、眼睛的损伤、网络病毒)这些苦恼大家说一说解决的方法。

三、欣赏漫画。

板书: 省事多了 休想赢我 能写 会算 下棋

神奇 网络沟通 传信息

未来书包 第30节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能够看懂漫画的内容,感受漫画带给人的快乐,。

3、读懂文中的诗歌,并背诵下来,感受电子时代给人类带来的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看懂漫画的内容,感受漫画带给人的快乐。 2、正确书写“搜”和“鼠”字。 3、读诗歌,背诵诗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漫画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电子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你能不能举个例

子说一说。

二、出示第一幅《未来书包》

1、每天上学,我们必不可少的是要背上书包,对于书包,你有什么

意见?(太沉,不好找东西,书本弄皱、)

2、你们的这些抱怨,未来的科学家们也听到了,他们为小朋友们设

计了一款新型书包。(出示漫画)

3、访问学生:有了这样的电子书包,会给小朋友们带来怎样的好处? 4、你还希望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类似这样的发明、创造呢?

5、提出希望:希望大家长大后能把这样的书包设计出来,解放小朋

友们的双肩。

三、出示第二幅《鼠标》

1、静静地看,把你看懂的一会和大家交流。 2、学生汇报看懂的情况。

3、你能不能替鼠标回答一下老鼠,为什么这么想象呢?(讲鼠标的

由来)

4、鼠标的由来。

1963年,恩格尔巴特在斯坦福研究所建立了发展研究中心,终于能

够追逐自己的梦想了。就在这一年,他用木头和小铁轮制成了最初的鼠标。如果你在使用鼠标的时候产生过“鼠标”名字的疑问,那么接下来你一定会从鼠标的外形上得到了答案,是的,它的中文叫“鼠标”,英文叫“Mouse”,也就是说在英文中,鼠标就是老鼠,老鼠就是鼠标。据说,鼠标的发明者恩尔伯特先生有一天正在自己的工作室,他发明的“鼠标”(那时这个设备还没有名字)从电脑桌上掉了下来,由于还有连线挂在电脑上,所以它就悬在了半空,左右摇摆,从侧面看去正像是一直拖着尾巴的老鼠。于是恩格尔伯特将其命名为Mouse。(另有传说在专利证书上,鼠标的正式名称叫“显示系统纵横位置指示器”,但斯坦福研究所的某人把它称作鼠标,这种叫法就此流传了下来。)

5、想象一下,鼠标和老鼠会面时发生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6、记忆“鼠”的字型,回忆“鼠”的演变过程。

四、学习小诗歌。 1、读准字音。

2、学会四个生字。注意“搜”的读音,搜索(双平舌音)找这首诗的

句子读一读。

3、指读小诗,纠正字音,读通顺。

注意的字音:链接(四声)下载(三声)

读好的句子:最后两行,带着自豪、兴奋的心情朗读。 引导学生:你们一般上网做写什么。你觉得电脑给你带来哪些方便? 带着这样的心情读后两句。 4、整体读诗。 五、指导写字。 鼠:(部首,本身,象形字) 叟:(部首,又,)(和鼠一起指导写,一气呵成) 浏:(左右结构,形声字) 易混字区别 标(杆)、搜(叟)刘(浏) 六、完成课后练习。 练习一:讲漫画。(第一幅与电子时代无关,讲的是人类的乱扔垃圾,

破坏环境的行为,给人类的朋友——鱼带来的麻烦。第二幅讲的是老鼠们也进入到电子时代,在家门口装上了摄像头,猫只能望鼠兴叹。建议:先给鼠标的漫画编故事,再从下面的题材中选一幅编。)

练习二:有条件的话,学一学、试一试。(可不进行,或和微机老师

一同进行。)

板书

未来书包 鼠标

电子时代

信息世界 精彩无限

第六单元计划

一、学情和知识结构分析:

本板块以海为主题编排了4篇课文,一个综合学习活动。4篇课文通

过不同的体裁和作者不同的的视觉感受,向我们展示了从海面到海底的不同特点,让生活在北方的孩子从不同角度了解、认识了大海。

《海浪》是一首现代诗,表达了海带给家人的乐趣和鼓舞;《读海》

表达了作者对神秘的大海的向往和热爱;《我家门前的海》是一篇散文,将人、海、天融为一体,以孩童的心态看海、想海;《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文章,向我们介绍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26个生字,会写29个生字。掌握“晶”字的字理演变过程。 2、通过朗读感受大海的美以及我们对大海的热爱。 3、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本组26个生字,会写29个生字。掌握“晶”字的字理演变过程。2感受大海的美以及我们对大海的热爱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受大海的美以及我们对大海的热爱。 四、教学措施

1、创设多种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内容。感受大海的美丽。 2、鼓励学生多识字。 五、课时分配

6——1 海 浪 2课时 6——2 读 海 2课时 6——3 我家门前的海 2课时 6——4 海 底 世 界 2课时

海浪 第31节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朗读、背诵诗歌。

3、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向别人请教、探讨的三种方法理解词语。(参

考中的“用配乐朗读的方式感受我们对大海的热爱”改变。)

4、感受爸爸、妈妈和“我”对大海的爱,以及大海对“我”的意志品格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朗读诗歌,感受我们对大海的热爱。(字数少,背诵不是问题。)

2、用课后“理解加点词的意思”的三种方法,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使学生形成最基本的语文能力。 3、正确书写“奔”“鼓”字。 教学难点

“我让奔腾的浪花钻进我黝黑的身体”这句话的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朗读课文配乐磁带、大海的图片、大海浪花的磁带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都谁去过大海边? 2、大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有一个小朋友,他把他印象中的大海,化成了文字,还被选入我们的课本中。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海浪》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的读音。 1、教师范读课文。(目的)

要求:听准字音,观察这首诗歌与我们平时接触过的诗歌在构成上有什么不同。(阶梯式)

2、学生自己读诗歌,读准字音。 3、检查生字的读音。

需要检查字音的词语:录音机奔腾坚毅无穷无尽 需要读好字音的词语:曝光黝黑

需要积累的词语:肌肉深沉鼓起呼吸精力

曝:pu(书)晒:一暴十寒bao 通“暴”曝光即暴光。 4、把课文读准确。 5、质疑问难。

6、指导书写生字。 录:(上下结构,部首:倒山)上面的长横要出头,下面是水的变形。 奔:(上下结构,部首:大)大字要写得大一些,盖住下面的部分。 鼓:(部首:支)右半部分是支,上面不是“攴”(po)的上半部分。 7、重点指导“奔”“鼓”的书写。提醒“呼”的口字在横中线上。 三、作业。 1、课文熟读。 2、书写生字。

3、不懂的词语查字典。

第二课时 第32节

一、复习

1、词语读准确。

2、简单回忆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二、读文,理解句子。

1、诗歌中共有三个人,他们分别怎样做的。 2、学生汇报。

3、读好一、二句。理解“曝光”的意思。现在都是数码相机,简单的讲一下胶卷相机的原理,学生就明白这个词语的意思。

小结:刚才,是老师为大家讲解了“曝光”的意思,平时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是理解词语的好的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 4、爸爸为什么要把海浪装进录音机里呢?(把美留住,可以随时听到---) 5、妈妈为什么要把海浪留在软片里呢?(看也看不够)

6、想象一下,她都会留下什么样的镜头?(波涛汹涌、波光粼粼等) 7、读好这两个句子。

8、我们还可以把海浪装进什么里呢?

用谁,把海浪()在他的()里,说句子。 如:姐姐把海浪请到她的画板上。 爷爷把海浪录到他的录象机里。

过渡:爸爸把海浪装进他的录音机,那哗啦哗啦的声音,听也听不够,听也听不完;妈妈把海浪曝光在软片里,那美丽的景色,看也看不够,看也看不完。他们分别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对海浪的热爱。那么,我呢,我又是怎样做的呢? 9、学生汇报。

10、昨天留了查字典的任务,你能说说“奔腾是什么意思? 小结:查字典也是很好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11、想象一下:奔腾的浪花是什么样?(不断涌起的,向前不断推进) 12、哎呀,浪花怎么会钻进我的身体里呢?

是啊,小诗人在不断的与海涛的搏斗中,身体练得强壮了,黝黑(联系生活实际,黑得发亮)了。于是他有了————,他还有了————13、什么样的目光称为“坚毅”?你在哪看到过这样的目光。(当需要决策的时候,坚强的目光等)

14、你们用联系生活中的内容,理解了坚毅的意思。这样坚毅的目光是怎么来的?

小结:我们又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把这个词语的意思理解得更加透彻。 15、什么叫“无穷无尽”?还可以用“无穷无尽”形容什么?

16、“无”--“无”的词语都是表示没有的意思,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小结:在海浪的洗涤之下,小诗人得到了锻炼,他有了强健的体魄,塑造坚韧了品格。

17、整体感情读3——5诗节。 18、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配乐品读。

四、总结写作顺序,背诵。

五、作业。写生字。预习下一课。

板书:

爸爸装进录音机

妈妈 海浪 曝光软片里 我 钻进身体里

读海 第33节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通过对比读的方式感受大海的美丽。

4、能感受大海的蓝、宽、清,以及小作者对大海的喜爱。 教学重点:

1、通过对比读的方式感受大海的美丽。

2、感受大海的蓝、宽、清,以及小作者对大海的喜爱。 教学难点:

1、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2、了解各小节内容的基本特点,模仿着练习写一首小诗,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倾心交谈,拉近距离。

亲爱的小朋友们,很高兴能和同学们在这个美丽的秋天,在这

个丰收的季节来共同学习,老师早就感受到了咱们班同学的热情,和那热腾腾的气氛。请你们热情地和老师打声招呼好吗?(同学们好!向同学们问好并鞠躬)用你们的热情一同来迎接老师带给你们的礼物好吗?会唱的一起随她唱出你的热情好吗?看到优美的画面,听到动听的音乐,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吗?

2、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海”(板书)总是以它博大的胸怀包容着世间万物,我们在海里看

到美丽奇特的生物,在海里自由地遨游,在海岸上用细沙雕刻图画。

不同的人对海有着不同的眷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周燊眼中海边的风景,跟她一起去“读海”(再板书读) 二、读海。

(一)赏读,感知课文。

1、下面我们一同走进课文,请同学们用心聆听,然后说一说你“读”到了什么?播放课件, 2、学生汇报。(现在老师想听听来自你心灵深处的听海的声音,来,说吧。) (二)初读,解决字词。

1、多美的诗歌呀,老师看到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读一读了,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个人读,同桌读,小组读等)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交流一下你是怎么学习生字的。 2、交流识字方法。(随机播放课件)

同学们读的认真,学的用心,展示一下你学习的成果好吗?

(1)认一认:示生字。交流一下你是怎么学习生字的?(字音、字形、组词、联系生活说话)

(2)读一读:A、我们再来读一读词语好吗?(示课件)迅速的行动起来,开动你们的小火车。(读第一行组词)

B、我们再来看第二组词语,想读的就站起来大声地朗读吧!(告诉老师你刚才读词语是什么心情?)同学们再细细地观察第二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3、汇报读诗歌。(好多出色的小老师呀,现在老师更想听到来自你心灵深处的“读海”的声音,谁愿意来读文呀!好,你来!) (三)选读。

多美的诗呀,能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个小节吗?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小节再次去“读海”。想一想:你“读”到了什么? 1、学生自由的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2、指名读,同时课件配乐。(谁愿意第一个带大家去读海?来吧!)

3、再汇报自己“读”到了什么?(在同学读时,希望大家用心的去倾听,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哪些地方你有更好的见解,同学读后你可以大胆的提出来,共同进步。) (四)美读。

海是那么蓝,那么清,那么宽,这一切是那么的美好,让我们把这美好的一切读出来吧!

老师播放音乐,学生配音试读。(自由读全文) 师:谁愿意把这美好的一切读出来? 指名朗读,学生大胆展示。

师:让我们一起感受这美好的一切吧!全班配乐齐读。 三、研读感悟,表达训练。(相约读海)

1、创设情境:播放课件,师描述:海风习习,海水蓝蓝,海鸥飞翔,置身于金色的沙滩上,看着蓝天,碧水,礁石,贝壳,张开你想象的翅膀: 2、表达训练:(课件出示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

爱诵读的你,请用你甜美的声音去“读海”; 爱绘画的你,请用你五彩的画笔去“读海”; 爱唱歌的你,请用你动听的歌声去“读海”。

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尽情的去“读海”。

3、互动交流:请同学们用你独特的方式带领我们去读海好吗?(学生汇报,并配乐)

4、延读:我们随同周燊一起去“读海”,领略了海边迷人的风景。老师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首关于海的小诗,一起来赏读。(示课件)自由的读吧。 五、感情升华,结束全文。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希望你们也能像小周燊一样,用你们神奇的画笔去描绘,去书写七彩的童年。

板书设计 读海

蓝:海浪——海鸥 宽:沙滩——海风 清:鱼儿——礁石

我家门前的海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我家门前的海”是什么样子的,在“我”眼中为什么是这些样子的;体会作者与大海之间的感情。

2、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认识的“怯、藻、驰、骏、愈”5个生字。 教学重点:

了解“我家门前的海”是什么样子的,在“我”眼中为什么是这些样子的;体会作者与大海之间的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比喻和修辞的写法,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34节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认识的“怯、藻、驰、骏、愈”5个生字。

2、初步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读通课文,认准生字,了解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部分难理解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画出文中生字组的词语,再次认读。 (羞怯、海藻、飞驰、骏马、愈来愈美) 2、出声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提示:带拼音的生字词要多读几遍,长句在读时要停顿得当,把握好节奏。3、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画“?” 二、再读课文,自主解疑

1、点拨:刚才老师巡视中,发现同学们读书非常用心,积极思考,提出了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大都不必等老师讲,只要你有耐心,反复读文,运用以前掌握的方法,一定能自主解决。 2、学生自主解疑

提示:解决一个问题,就在“?”旁边画“√”。 三、交流解疑收获

师:你自主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生:我通过查字典,了解到“姗姗”一词的意思是“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样子。” 师:除了查字典、词典,还有什么方法理解生疏的词语含义?

生:我是联系句子猜出“惺忪”这个词的意思的。“……像是刚睡醒还没睁开惺忪眼睛的脸。”我想,“惺忪”指的是人刚睡醒时,眼睛看东西模模糊糊的。师:你真聪明。

生:“岛上人,都是画中人。岛上人,又都是画师。”这句话我开始不明白,后来,我就一边读一边想象,觉得“我”眼前的这幅图是动态的,它反映的是岛上人生活的一幅大画。岛上人做什么,画上就有什么,所以说,岛上人,既是画中人,又是画师。

师:你真了不起,通过想象,你对语言的感悟就丰富和深刻了。

生:受他的启发,我虽然没见过“琉璃浮漂”,但根据他名字中的这几个字展开想象,我也好像看见一样,它浮在海面,是光滑透亮的。 师:为了了解得更准确,下课后,我们还可以——— 生:查资料! 四、作业

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第35节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我家门前的海”是什么样子的,在“我”眼中为什么是这些样子的;体会作者与大海之间的感情。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难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重点:

了解“我家门前的海”是什么样子的,在“我”眼中为什么是这些样子的;体会作者与大海之间的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比喻和修辞的写法,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 一、由疑导入

师:上节课,我看了看同学们没有解决掉的问题,如:为什么说“海浑身颤动……”“追逐应接不暇的目光和飞驰的好奇的心。”是什么意思?等等。 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老师建议同学们好好研究本文的语言表达特点,想想本文用的最多的写法是什么?

生;这篇文章很多地方都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

师:好,认识到这一点,你能用下面的句式把本文三部分内容概括出来吗? 出示:在渔家孩子的眼里,大海像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 二、自主研读课文

学习建议: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怎样写出海是多变的脸、牧场和画的?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交流阅读体会

1、师生接读第一自然段,感受冒号的用法。 师:(读)人们都说渔家孩子有着海一般晶莹的生命: 生:(接读)心,装着海;眼,流动着海;笑,就是海的声韵…… 2、说说读读“多变的脸”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所得。 生:作者运用拟人、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海的多变。 师:你最喜欢什么状态下的海,有感情地读一读。 生:(各自选取喜欢的语句,开始诵读。)

师:在作者的情感中,大海的多次变脸,他都喜欢。我们一起读这三句话:

出示:

我喜欢宁静安恬的脸。 我喜欢慈祥温柔的脸。 我也喜欢严肃冷峻的脸。

追问:为什么?从下文中找找答案。

生:作者喜欢有丰富感情的大海,在他的眼里,大海像父母亲一样亲切。 3、问问答答,真正读懂“牧场”这部分内容。

出示同学们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一一解决: (1)“望不透的绿草”“开不败的白花”指什么?

结合“牧场”的真正所指去想,此处的“牧场“是大海,那海水就是望不

透的绿草,那浪花就是开不败的白花。

(2)为什么说“海上牧场,放牧着渔家人今日的欢欣,明日的希翼?

联系上文的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去想,海里的资源丰富,人们圈起来海水养殖场更是珍品无数,贻贝、扇贝、盘大鲍、蛤蜊等等水产品会为渔家带来经济效益,使渔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4、读中想象,体会作者在“画”这一部分中表达的情感。 读读这部分文字,说说你脑海中想象出的画面。(指名若干个学生依次说) 小结:

这那是一幅画,真真正正的是一副动态的画册呀。新奇的我们爱看,从小在这里长大的画中人——“我”更是看不够。

放声朗读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把作者的憧憬读出来。 想像一下,作者眼中的海还会是什么? 四、回归整体,赏读积累语言

再读全文,用笔画出你欣赏的语句,好好地再读一读。 五、作业

读读“词语采集”中的词语,并继续从文中采集好词,写在后面的白框中。

板书

海底世界 第36节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16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读写课后第4题中的词语,并会用“普通”“物产丰富”造句。

2.会读课后第3题中的句子,并能把带点的词语换成同义词或近义词,使句意不变。

3.能分析课文第3自然段,弄清句意和句与句的联系。 4.能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回答课后问题。

5.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探索海洋秘密的兴趣。

6.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7.初步认识“先总述——后分述——再概括”的构段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海底景色奇异”和“海底物产丰富”的有关段落(重点)。

2.课后第2题(难点)。 教学思路:

从具体(直观教具)到抽象(课文所述),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学生预习——观看录相——揭示课题——划分段落——检查字词——讲读课文(边读边练)——整体认识——分析写法——句子训练——朗读背诵。采用目标教学法,逐步落实每个目标。 教学用具:

1.有关海底世界的录像片或幻灯片或图片。

2.用小黑板或大张纸出示本课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预习。

让学生自读课文,勾划生字词,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

自学本课的16个生字及课后第四题中的词语。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尝试回答课后第一题中的问题,教师给予指导。 二、观看录像。

[让学生观看有关海底世界的录像片(或幻灯片、图片),了解海底世界的情况,激发学习兴趣。] 三、揭示课题。 《海底世界》,“海底”指哪里?(大海深处)“世界”在本课指什么?(海底这个地方,这个领域中的情况)同学们,你们读了这一课以后,能说出这一课写的是什么吗?(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整体认识课文)

四、划分段落。

1.本课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7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提出问题——大海深处是怎样的?第2自然段:讲海底宁静黑暗。第3自然段:讲海底动物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第4自然段:讲海底的各种动物有不同的活动方法。第5自然段:讲海底有各种各样的植物。第6自然段:讲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物。第7自然段:概括说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回答了第1自然段提出的问题。)

2.抓住“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两个词语,让学生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这两个重点的,从而让学生把课文分成4个结构段。

第1段(第1自然段)先总的提出海底世界是怎么样的。 第2段(第2、3自然段)讲海底景色奇异。 第3段(第4至6自然段)讲海底物产丰富。

第4段(第7自然段)再概括地讲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大体感知课文“先总述——后分述——再概括”的构段方法,局部认识课文。

五、检查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注意正音:否(f%u)私(s9)些(xi5)类(18i)胞(b1o)属(sh()。 2.听写带生字的词语:(可让几个学生在黑板上写)波涛、却有、是否、窃窃私语、肌肉、伸缩、普通、有些、贝类、免费、峡谷、细胞、煤、稀有金属、景色奇异。注意矫正字形:“类”上下之间无点,“免”的第六笔是撇,“属”的最后三笔是竖、提、点。 3.初步理解词义。

波涛澎湃: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形容波浪很大。依然:仍然,照旧,跟原来一样。

宁静:形容环境很安静。

器官:生物身上具有一定功能的部分。 是否:否,不。是不是。

窃窃私语:窃窃,形容声音细小。指背地里轻轻地交谈。听音器:专门用来听微小的或极远的声音的器材。海参:形如黄瓜,体壁多肌肉,口和肛门在两端,口周围有触手。食小动物,是珍贵的食品。

梭子:织布时用来牵引纬线的工具,两头小,中间粗。本课比喻一种鱼的形状。

乌贼:也叫墨鱼。身体扁平,头发达,眼大。体内墨囊发达,遇见敌人就放出墨汁逃走。

章鱼:身体卵圆形,无鳍。头小,有八只脚。 普通:平常的,一般的。

反推力:与推力方向相反的力。 巴:紧贴的意思。 免费:不收费。

峡谷:狭而深的谷地。

单细胞:指一个细胞。细胞,组成生物体的最小单位。本课指一种最小的海藻。

海藻:生在海洋中的藻类,如海带、紫菜、石花菜、龙须菜。有的可以吃,有的可以提制碘。蕴藏:包含,积存着还没有被发现或被挖出来的。稀有金属:指地球上储藏量很少的金属。景色奇异:形容景色特别,与“平常”不同,与“奇怪”的意思相近。

物产丰富:物产储量大,花样品种多。 六、作业练习。

1.读读写写课后第四题中的词语。

2.默读课文,思考、练习回答课后问题。

第二课时 第37节

一、讲读课文第1至3结构段。

1.指名读第1段,问:课文先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大海深处是怎么样的?)

2.齐读课文第4段,问:课文结尾是怎样回答上边这个问题的?(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板书: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二、带着问题,讲读课文第2段。 1.提问题:

(1)海底有风浪吗?有光吗?有声音吗?

(2)课文第3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2.指名读课文第3段,讨论回答问题 (板书:海底宁静 黑暗 有光点)

3.带着问题(2)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讨论回答问题。(这一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用设问句肯定回答海底有声音。第二句讲海底有什么声音——各种动物的窃窃私语声。第三句具体讲窃窃私语的是什么声音,并说明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这三句话是按问答关系连起来的:先问——后概括答——再具体答。)(板书:有声动物在窃窃私语)

三、带着问题,讲读课文第3段。

1.提问题:(1)海底的动物,课文着重讲了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活动的?(2)海底有哪些植物和矿物?

2.带着问题学生自由读第3段,讨论回答问题。

(板书:动物多 活动方法各异 植物多 色彩多种多样 矿物多 蕴藏丰富)

第三课时 第38节

一、带着问题,讲读课文第4段。

1.提问题:(1)课文最后一句话什么意思?(再概括的说,海底世界的确景色奇异,物产丰富。)(2)简要说说海底景色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物产丰富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启发学生从宁静、黑暗、声音、动物、植物、矿物6个方面进行回答。)

二、回到整体,认识课文主要内容。

1.本课主要讲的是什么?(介绍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2.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想法?(启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长大了去探索海洋的奥秘。)

三、回顾全文,分析课文结构。

点明课文“总——分——总”的写法,结构方式是先总述(第1段),后分述(第2、3段),再概括(第4段)。 四、看课后题,进行句子训练。 1.看课后第三题,进行换词训练,要求句意不变(可换“仍然”“仍旧”“照旧”“是不是”等)。

2.看课后第四题,读写词语,练习用“普通”“物产丰富”造句。 五、指导朗读,背诵第3自然段。

第七单元计划

一、知识结构学情分析

本板块主题是山中行,包括两首描写山中景色的古诗《鹿柴》、《寻隐者不遇》,课后积累一首古诗《江雪》。诗的意境很美,写的是作者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山中的美景。学生有了一定学习古诗的经验,初步掌握了理解诗意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背诵古诗。并默写《寻隐者不遇》。 2、正确书写“鹿”等生字。

3、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感情。

难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学措施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理解字词的意思,在此基础上理解诗句的意思。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五、课时安排

鹿柴1课时 寻隐者不遇1课时

7-1 鹿柴 总第40节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恰当的氛围中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古

诗韵味及语言美,想象诗中的情境。

2、通过看画面、听音乐、查资料、讲诗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培

养良好的观察、口语表达、审美能力、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

3、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古诗,用自己的思维理解诗句的意思,并清

楚表达。 教学过程:

一、诵读旧诗,激发兴趣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我们同学已经学习了许多优美的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爱的古诗诵读给大家听?

二、汇报资料,进入情境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鹿柴,柴在这里读作zhai,齐读题目。

2、通过查阅资料,你对诗人王维有哪些了解?

生各抒己见,师补充介绍:王维九岁就能提笔写文章,二十一岁中了进士,以后在朝廷当官,他的才能与他的刻苦是分不开的,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3、了解了诗人,下面请大家随着老师一起走进鹿柴。(多媒体出示画面,学生边看画面)在我国陕西,有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那里群山环绕、山谷幽深,诗人王维游览了这里,吟诵出了《鹿柴》。 二、学法指导,合作学习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学文章也好,还是学诗,都要多读,读可以分四步:点读、朗读、思读、品读。每一步我们都要怎样读?谁来说给大家听。多媒体结合学生所说来一一出示。点读:读准每个字的字音,整体感知全诗。朗读: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思读: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品读:感悟诗情,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 请同学们点读古诗,注意生字的读音。

3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法,可以查字典、看注释、找资料,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诗中不懂的问题。

4 汇报:你们组解决了什么问题?读懂什么就说什么。

5 有没有不懂的地方?解决为什么\空山不见人而又但闻人语响\?(课件进行演示,风声、水声、鸟叫、虫鸣,突出山中的幽静)通常情况下,山中尽管看不见人,但并不是没有人,也不会没有声音,可能会有风声、水声、虫鸣、鸟叫,这些诗中都没有写,只写了人语响,这一阵人语响过后,空山又回到了万籁俱寂的境界之中。我国古代的诗词本来是用来咏唱的,但很难找到合适的音乐,现在老师这里有三首曲子,请你帮诗人王维挑选一首来唱这首诗。(多媒体放三段不同的音乐,学生听)选好了吗?为什么选这首?你打算带着什么样的语气、感情来读?总结: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对大自然的热爱,恬淡幽静。

6 下面请同学们进行品读,指名读。最后一生配乐读:其他学生闭眼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读得这么美,能不能把它快速背下来,试着背一背。学生配乐试背。 三、画一画,吟诵诗词

1、王维诗的一大特点是\诗中有画\,请同学们按照你心中所想的,画出你心中的山水鹿柴。投影展示。

2、你还积累了哪些写景的古诗,诵读给大家听。 四、课外展示,受到感染

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王维的《山居秋暝》,听老师来读一读。(欣赏师配乐朗读)多媒体出示相应的诗和画面、音乐。

五、古诗是一块美玉,愿你们走近它、欣赏它、领会它,课下去学习更多的古诗,送给大家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板书设计:

鹿柴 王维 诗中有画

空山 人语 返景 深林 青苔 恬淡幽静 资料

《鹿柴》这首诗的“柴”为什么读“zhài”呢?

《鹿柴》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所作田园组诗《辋(wǎng)

川集》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辋川集》是作者在辋川(水名,在今陕西蓝田县终南山下)别墅(shù)所作的一些诗,全都是咏写辋川一带景物的诗作。原集有序说:“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ào)、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与裴(péi)迪(dí)闲暇(xiá),各赋(fù)绝句云尔。”从这里可以知道,“鹿柴”是王维辋川别墅附近的一处胜景。

古诗文中的“柴”有两个读音,柴薪(xīn)的“柴”读chài;柴篱

(lí)的“柴”一作“砦”,同“寨”,读zhài,作“栅(zhà)篱”解,也指有篱落的村墅。所以,作为地名的“鹿柴”的“柴”就读zhài了

7-2寻隐者不遇

第一课时 总第41节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寻、隐、者、遇、药”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卡片 教学过程:

一、释题质疑。

1.直接揭题。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唐代四位大诗人:

白居易,李白,孟浩然,王之涣。今天,我们随着第五首古诗的学习,再认识一位唐代大诗人,他的名字叫贾岛。

2.释题。

寻:寻找、寻访。

隐者:隐居山林的人。 不遇:没有遇到。 题目的意思就是:(作者)寻访一位隐居山林中的人却没有遇到。 3.质疑。

怎么找的?为什么没有找到? 二、初读课文。 1.自读古诗。

2.指名读,教师随机出示生字卡片,指导生字读音。 三、借助画面,理解诗意。

1.仔细看图。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我知道了作者在向隐者的弟子询问隐者的去向;童子在摆手

说不知道在哪里;隐者在山高林密的深山中。)

2.结合图谈一谈诗句中词语的意思。童子:小徒弟。师:老师。此

山:这群山。

3.师重点指导。 言:说。

云深:山高林密,山顶之云雾缭绕。 只:就

4.根据诗句想象诗中省略的询问。 (l)你师父干什么去了? (2)在哪儿采药? (3)你能找到他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p5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