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更新时间:2024-03-12 21:17: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煤矿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

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煤矿煤矿 二〇一 七 年 八 月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人员名单

序号 姓 名 单位(部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 调度室 技术科 技术科 技术科 技术科 技术科 技术科 职务 矿长 技术负责任人 生产矿长 安全矿长 机电矿长 主任 科长 地测副总 通风副总 机电副总 采煤技术员 掘进技术员 专业 采矿 采矿 采矿 采矿 机电 采矿 采矿 地质 通风 机电 采矿 采矿 签字 评估时间:2017年8月25日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概况 .................................................. 1

第一节 工作面概况 ................................................................................................................................. 1 第二节 工作面安全生产条件 ................................................................................................................. 2 第三节 工作面生产系统 ......................................................................................................................... 4

第二章 安全风险辨识 .......................................... 9

第一节 安全风险辨识原则 ................................................................................................................... 10 第二节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围 ........................................................................................................... 10 第三节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等级标准 ................................................................................................... 10 第四节 安全风险因素 ........................................................................................................................... 11 第五节 安全风险辨识 ........................................................................................................................... 14

第三章 安全风险评估 ......................................... 23

第一节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23 第二节 安全风险评估 ........................................................................................................................... 28

第四章 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 35

第一节 瓦斯灾害管控措施 ................................................................................................................... 35 第二节 火灾防治管控措施 ................................................................................................................... 41 第三节 顶板灾害防治管控措施 ........................................................................................................... 43 第四节 支护设备(支柱)防治管控措施 ........................................................................................... 46 第五节 其它类灾害防治管控措施 ....................................................................................................... 47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工作面概况

一、概况

*****煤矿位于***旧府办事处陈贝屯村,矿井总体构造形态为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5~13°,局部达14°,井田面积约为2.3967km2,批准开采C5b、C6a号煤层。矿区内构造简单,但小断层较多。矿井属于高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7.96m3/min,矿井平均涌水量50m3/h。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30万t,布置一个回采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采用皮带输送机和刮板输送机运煤。1155采煤工作面于2017年7月20日布置切眼贯通,形成通风系统。

二、工作面位置:

1155回采工作面为一盘区内最后一个工作面,位于井田东南部,运输上山右侧,南部为1153工作面采空区隔离煤柱,东部距井田边界155m,北部为二盘区采区(未开采)。

工作面煤层顶板标高为+1400~+1385;该工作面倾向长度45~130米:工作面运输巷长度为699m、回风巷长度为682m,可采面积为69756m2。

三、地面相对位置:

工作面位于井田东南部,回采面地面标高为+1700~+1825m。 四、回采对地面的影响:

本回采面位于井田的东南部;地表主要为山地,地貌属黄土丘陵区;地面标高为+1700~+1825m之间,无村庄、河流及其他构筑物等地面设施,预计在开采过程中地面塌陷程度微小,应加强地面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

1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措施进行处理。

五、煤层特征

1155工作面开采C5b煤煤层,厚度2 ~2.5m,平均厚度为2.2m,结构简单,不含夹矸。煤层产状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倾向5~13°。煤层物理性质:煤层为黑色,玻璃-沥青光泽,裂隙发育,质软,性脆,断口参差不齐,条带状结构,比重随灰分含量不同而异。煤层视密度为1.45t/m3。宏观煤岩特征:以亮煤为主,其次为半亮煤,局部见有暗煤。显微煤岩特征:显微煤岩类型以微镜煤为主,其次为微镜惰煤,以及微惰煤。显微煤岩组分为镜质组多以均质镜质体、基质镜质体为主,团块镜质体少见;惰质以粗粒体为主,有部分半丝质体和少量微粒体。煤层层理,节理比较发育,煤层较软,稳定性较好,对回采工作没有大的影响。

第二节 工作面安全生产条件

一、地质构造:

本回采工作面在回采巷道中遇到一条较小的正断层,在1155运输顺槽距离200m处,产状NE33°、∠60°、H=2.4m。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的影响。根据地质钻孔及开掘巷道揭露资料,本工作面地质构造较简单。

二、水文地质

(一)、含水层分析:

从含水层分析,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是充水的主要来源,其地下水可通过冒落带或导水裂隙带直接涌入矿坑。预计工作面老顶来压或周期来压期间,顶板断裂产生裂隙导通其含水层,使工作面顶板产生淋水,恶化工作

2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面生产环境,加大顶板管理难度。

三、相邻老巷、老空、构造等对施工安全的影响程度。

1155回采工作面为一盘区内最后一个工作面,位于井田东南部,运输上山右侧,南部为1153工作面采空区隔离煤柱,东部距井田边界155m,北部为二盘区采区(未开采)。

从矿井地质资料分析,该工作面范围内无钻孔,无大断层等构造导水,矿井地质情况相对简单。在工作面布置期间,进回风巷道及工作面切眼掘进过程未揭露断层,局部裂隙无导水性质,对回采顶板管理有一定影响,所以在回采过程中遇构造期间主要加强瓦斯和顶板管理。

从相邻工作面涌水情况分析,上部1153工作面采空区与1155工作面相邻。1153回采至后期距停采线约100m时,其上部采空区积水经顶板冒落带或煤柱裂隙流入采煤工作面内,使工作面涌水加大,恶化工作面生产环境,软化工作面底板,加大顶板管理难度。

三、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

矿井属于高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7.96m3/min,矿井平均涌水量50m3/h。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III级、属于不易自燃煤层,煤尘无爆炸性。

本区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北风,受季风影响,冬季寒冷,春季干旱,夏季短热,秋季凉爽。从相邻煤矿开采以及本矿开掘巷道分析情况,煤层开采未发现地温和地压异常现象。

环境地质方面:地表为中低山侵蚀山岳地貌。地势陡峻,地表稳定性一般:井田内地层倾角小,地质构造简单,地下水活动性差,引发岩层移动的地质因素较小,矿井的稳定性较好。

3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第三节 工作面生产系统

一、生产系统简况 1、巷道布置方式

工作面沿煤层倾向布置运输机回风巷道,沿煤层走向布置切眼,运输巷长度699m,回风巷长度682m,切眼平均长度45~130m,运输巷担负进风、运煤、行人、敷设管线任务,回风巷为专用回风巷。

2、巷道断面及支护:

运输及回风巷道均为锚网支护,运输巷道净断面为7.7m2;回风巷道断面为7.04m2;工作面切眼为液压支柱配合“π”型钢梁矩形棚支护,切眼巷道断面为7.04m2。

3、巷道特征表:

巷道名称 运输顺槽 回风顺槽 切眼 断面形状 矩 形 矩 形 矩 形 支护形式 锚网 锚网 单体π型梁 断面规格 (宽×高) 3.5×2.2 3.2×2.2 3.2×2.2 巷道长度 (m) 699 682 45~130 二、采煤系统 1、采煤方法

该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采煤机割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采空区。

2、采高及循环进度

根据我矿井下工作面实际煤层厚度以及现有采煤设备性能和支护装备水平,确定采高为1.8~2.2m。

4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根据井下顶板、瓦斯、煤层情况,以及采煤机和π梁长度,确定循环进度为0.8m,昼夜循环数4个。

3、落煤、装煤、运煤方式选定

工作面MG170/410―WD型滚筒采煤机落煤,煤机滚筒的螺旋叶片配合运输机的铲煤板进行装煤。工作面选用SGZ-630/220W型刮板输送机,顺槽选用一部SGB—620/40Z刮板输送机、一部SPJ-80O型胶带输送机运煤,至一采区运输上山巷皮带,到井底煤仓。

4、支护方式的选择

工作面选用DW25-250/100型型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选用3.2m的π型梁,铁丝网配套支护。工作面两端头采用DW25-250/10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4米的π型梁形成四对八梁支护。支护形式为错梁直线柱,交错迈步前移,两梁六柱,四排控顶。工作面末排支设密集柱切顶和挡矸。两顺槽超前工作面煤壁20米范围,采用DW25-250/10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2.6m“π”型钢梁进行一梁三柱沿顺槽两帮双排支护。

5、割煤及进刀方式

该面采用采煤机割煤,其进刀方式如下: A:采煤机割煤至工作面上端;

B:煤机跑空刀攉炭到工作面中部,并沿工作面输送机弯曲段斜切进刀,继续割煤到工作面下端。

C:移直输送机,采煤机跑空刀攉炭到工作面中部;

D:采煤面自工作面中部开始割煤到工作面上部,工作面下部溜子移近煤壁,恢复初始状态。

5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三、运输系统

工作面一部SGZ630/220型2×110kw刮板输送机→面超前采用一部SGB—620/40Z型刮板输送机→转1155运输巷SPJ-800钢管皮带→采区运输上山巷运输皮带→井底煤仓→主斜井皮带→地面。

四、通风系统

1、采煤工作面采用 “U”型通风。计算工作面供风量1050m3/min。 2、通风路线:主斜井(副斜井)→1155轨道巷、1155皮带巷→1155工作面→1155回风顺槽→总回风巷→回风井→地面。

3、通风设施设臵:1155皮带巷设臵一组风门。工作面上隅角安设一个风帘。风门要完好结实严密、风门能自动关闭并且有风门连锁装臵。工作面上隅角设挡风帘由工队管理,通风瓦斯员检查监督。

五、供电系统

供电电源来自中央变电所→移动变电站,采煤工作面安装KBSGZY-800,10/1.2kV,800kVA型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1台,主要供给除采煤机、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等设备用电;其供电设备、电压等级、电缆种类、电缆断面,馈电开关额定值,安全系数“三大保护”符合供电系统的安全要求。采煤工作面实现了瓦斯电闭锁。

六、排水系统

工作面→1155皮带巷(自流)→1155临时水仓(水泵抽排)→+1380m大巷(自流)→主(副)水仓→水泵通过排水管道→地面污水处理池。

七、安全系统 1、监测监控系统

瓦斯监控系统 :瓦斯监控由地面调度主机房接至→ 1155工作面分站→

6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1155回风顺槽瓦斯探头。监测系统采用KJ90N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当瓦斯浓度达到1.5%时,能切断为该面工作的所有电源。

瓦斯传感器吊挂位置:T1位于工作面上隅角处、T2位于工作面出口距工作面不大于10m处、T3位于回风顺槽距总回风巷10~15m处。传感器吊挂距顶板不大于30㎝、距巷帮不小于20㎝,顶板完好,无淋水地点。

传感器报警浓度为≥l%(CH4),T1、T2传感器断电浓度≥1.5%(CH4),T3传感器断电浓度≥1%(CH4),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复电浓度小于l%(CH4)。

在回风顺槽风流混合处向里大于10m的地点安设CO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CO传感器报警浓度为≥24PPm,温度传感器的报警浓度为≥26℃。

安全监测系统安装用使用时应注意事项:

⑴、仪器下井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其安全性能经机电专管部门验收合格后准予下井方可下井。

⑵、仪器必须在地面通电试运行,调校合格后,方可下井使用。 ⑶、仪器在井下安装必须当场充气调试,调校合格后,交由施工单位使用。

⑷、传感器每隔15天调校一次,保证其断电功能灵敏可靠,并记录。每天应使用瓦检仪校对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⑸、通风工区及施工单位人员洒水防尘时,严禁将水洒到探头上,以免损坏探头。

⑹、当瓦斯浓度超过1.0%自动切断电源后,严禁送电,只有经现场瓦斯检查员检查其浓度降到1.0%CH4以下时方可送电。

7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⑺、当监测监控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具备故障闭锁功能,井下值班人员应在2小时内处理完毕,在故障处理期间必须在瓦斯传感器位置悬挂便携仪以监测该地点的瓦斯情况,并设专人管理。

2、矿井通信联络系统

矿井通信系统为FD-3000型,矿用数字式程控交换机1台,配备KTA-22型煤矿通讯安全耦合器,作为生产调度交换总机;

选用MHYAV-30(2×0.8)型电缆由副斜井敷设,矿调度室安装与本地通信网络相通的直拨电话。为预防停电而中断通讯,在调度室设UPS电源备用。

井下电话机选用KTH17型本安电话,作为井下采煤工作面运输巷和上出口(回风巷)的固定通信。

设臵电话的地点设立醒目的电话标志,并标明调度、救援等要电话号码,建立和完善井下通讯系统,确保随时畅通。

3、矿井供水施救系统

矿井消防管路与防尘管路共用。按要求在管路上设置有消防栓或三通阀门,在压风自救地点设置供水点。

防尘管路铺设: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敷设了Φ50mm的防尘管路,每隔50米设置一个阀门,回风系统每隔100米设置一个阀门;各产尘点按要求采取了防尘喷雾、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

4、矿井压风自救系统

地面建设有空压机房,安装两台JN-132/8型空压机,主管路为口径Φ108mm无缝钢管,风压8MPa。巷道内敷设Φ50㎜钢管,敷设路线:地面空压机房→主平硐→主运输巷→材料上山→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进风巷道联络巷口及人员集中地点安装有压风自救装置。

8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5、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矿井井下设臵KJ277型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该系统由中心服务器、后备电源、避雷器、KJ277-F矿用隔爆兼本安型分站、KJ277-D本安型读卡器、KJ277-K本安型识别卡、KT111R-T、KDW660/220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源,矿用阻燃通信电缆组成,除中心服务器、后备电源、避雷器外的产品应有安全标志。矿井共设臵KJ277-F矿用隔爆兼本安型分站10台,KJ277-D本安型读卡器5台。1155采煤工作面进风巷道及回风巷道均安装KJ277-D本安型读卡器。

6、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在井底车场左侧设置有永久避难硐室。避难硐室避险人数均按矿井最大班下井人数76人设计,避难硐室按设计要求施工安装,硐室全长60m,其中室生存室长40m(宽3.0m)、两个过渡室均为长3.0m(宽3.0m)。避难硐室建立健全了安全防护系统、氧气供给保障系统、空气净化和温度调节系统、环境监测及人员定位系统、动力保障及照明系统、人员生存系统。相应的食品、饮用水、自救器、设置人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监测监控系统等设施以及急救箱、照明设施、工具箱、灭火器等辅助设施已全部安装到位。系统有专人看管和维护,运行正常。当采煤工作面发生灾变时,在不能及时撤出井外的情况下,人员应立即进入避难硐室待救。

第二章 安全风险辨识

9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第一节 安全风险辨识原则

以重大危险源为重点,突出对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及提升运输系统等容易引发重特大事故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建立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采取有效管控措施,切断风险转变为隐患的链条,防范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第二节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围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围主要包含1155采煤工作面范围内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及运输等系统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重大危险因素。

第三节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等级标准

在“煤矿安全风险管控”辨识标准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标准、规范确定的重大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标准,结合我矿实际,制定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标准,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A类、Ⅰ级)、较大风险(B类、Ⅱ级)、一般风险(C类、Ⅲ级)和低风险(D类、Ⅳ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其中:

一、重大风险(A类、Ⅰ级、红):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主要系统损坏的。

二、较大风险(B类、Ⅱ级、橙):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但不会降低主要系统性能或损坏的。

三、一般风险(C类、Ⅲ级、黄):是指不会造成人员伤害,但会降低主要系统性能或损坏的。

四、低风险(D类、Ⅳ级、蓝):是指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主要系统损

10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坏的。

第四节 安全风险因素

一、瓦斯:

矿井属于高瓦斯矿井,2017年度完成了瓦斯涌出量测定,报告正在上报备案。根据2012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证书结论,本矿绝对CH4涌出量为2.81m3/min,相对CH4涌出量为24.47m3/t,绝对CO2涌出量为0.89m3/min,相对CO2涌出量为7.75m3/t,依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和相关规定,本矿为高瓦斯矿井。

二、水: 1、含水层分析:

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由(钙质)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和泥质(晶质)灰岩相间组成,厚40~57m,平均厚47m。据《云南省***镇雄煤矿南部井田中段(北)初步勘探地质报告》,该岩溶含水层平均单位涌水量(q)0.0139l/s·m,浅部平均单位涌水量(q)0.02834l/s·m,深部平均单位涌水量(q)仅0.00432l/s·m,浅部单位涌水量是深部的6.6倍,其水位高程1474.12~1703.01m。说明该裂隙岩溶含水层组赋水性极不均匀,地下水受埋藏条件、地质构及地形等因素控制,埋藏较深地段或地形高程较高位置地段多为承压水,埋藏较浅地段或地形高程较低位置地段多为潜水,该含水层受出露范围的控制和制约补给条件差,总体富水性弱,钻孔揭露的资料亦表明,含水层中灰岩层岩溶、裂隙不发育,对含水层储水空间有较大影响,导致其径流不畅,深埋藏地段含水层地下水主要以静储量为主,

11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由于距下伏可采煤层较近,下距C5b煤层顶界3.87~9.46m,平均6.72m,其地下水可通过冒落带或导水裂隙带直接涌入矿坑,是矿坑充水的主要来源,对开采有一定的影响。

2、其他水源的分析:

1155回采工作面为一盘区内最后一个工作面,位于井田东南部,运输上山右侧,南部为1153工作面采空区隔离煤柱,东部距井田边界155m,北部为二盘区采区(未开采)。从矿井地质资料分析,该工作面范围内无钻孔,无大断层等构造导水,工作面地质资料相对简单,在掘进过程揭小断层无导水性质,对回采顶板管理无影响,但在回采过程中遇构造期间也要加强顶板和瓦斯管理。

3、预计涌水量:

通过相邻工作面涌水情况分析,预计1155工作面开采初期平均涌水量10m3/h,对开采无影响。开采至中后期(推采400m)后,原上部1151、1153采空区积水通过采空区冒落带、煤柱裂隙等导入1155工作面内,涌水量约35m3/h,会恶化生产作业条件,对开采有影响。

三、火

据2011年6月云南省煤矿安全计量检测站出具的*****煤矿《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表》,区内煤层属不易自燃煤层。

四.煤尘

据2011年6月云南省煤矿安全计量检测站出具的*****煤矿《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区内煤尘无爆炸危险。

五、顶板:

12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C5b煤层直接顶板为粉砂质泥岩,厚0.88~4.12m。伪顶为炭质泥岩,厚约0.02~0.05m。煤层底板为泥岩,局部为泥质粉砂岩,厚0.58~1.50m。顶板稳定性较好,利于开采。

六、采煤机械

工作面

MG170/410―WD型滚筒采煤机落煤,煤机滚筒的螺旋叶片配合运

输机的铲煤板进行装煤。

七、支护设备

工作面选用DW25-250/100型型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选用3.2m的π型梁,铁丝网配套支护。工作面两端头采用DW25-250/10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4米的π型梁形成四对八梁支护。支护形式为错梁直线柱,交错迈步前移,两梁七柱,四排控顶。工作面末排支设密集柱切顶和挡矸。两顺槽超前工作面煤壁20米范围,采用DW25-250/10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2.6m“π”型钢梁进行一梁三柱沿顺槽两帮双排支护。

八、运输设备:

工作面选用SGZ-630/220W型刮板输送机,顺槽选用一部SGB—620/40Z刮板输送机、一部SPJ-80O型胶带输送机运煤,至一采区运输上山巷皮带,到井底煤仓。

九、主要电气

供电电源来自中央变电所→移动变电站,采煤工作面安装KBSGZY-800,10/1.2kV,800kVA型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1台,主要供给除采煤机、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等设备用电。

十.冲击地压:

13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煤层顶底板均为有弱冲击倾向性岩层,煤层无冲压倾向。

第五节 安全风险辨识

专项辨识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业务科室进行,采取有效措施,全方位、全过程辨识建设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

一、瓦斯事故安全风险辨识 1、事故危害:

⑴瓦斯爆炸时产生的瞬时温度在1850℃~2650℃之间,不仅会烧伤人员、烧坏设备、造成财产损失等还可能引起火灾。

⑵瓦斯爆炸产生的高温,会使气体突然膨胀而引起空气压力的骤然增大,再加上爆炸波的叠加作用或瓦斯连续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压力会越来越高。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瓦斯爆炸产生正向冲击和反向冲击,可能引起火灾和二次爆炸。

⑶瓦斯爆炸后,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尤其是爆炸后产生的高浓度一氧化碳直接导致井下人员伤亡。

⑷瓦斯爆炸可能引发煤尘爆炸事故。 2、事故原因分析:

⑴发生瓦斯事故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①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5%~16%; ②氧气浓度不低于12%;

③有650℃~750℃的引爆火源存在。

14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在这三个条件中,氧气无法进行控制,所以瓦斯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取为: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遇到引爆火源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3、事故易发生的场所:

采掘工作面、采空区、盲巷、高冒区、采煤工作面上隅角。 4、事故发生的预兆:

⑴人的不安全行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瓦斯超限,不采取措施处理,冒险蛮干,是造成瓦斯事故的主要原因。

⑵物的不安全状态。通风系统不合理、工作面风量分配不足存在微风,瓦斯抽采不达标,工作面瓦斯忽高忽低、空气温度变化、电气设备失爆。

二、水灾事故安全风险辨识 1、事故危害:

⑴水灾发生导致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

⑵水灾发生后会导致瓦斯积聚、有毒有害气体进入;水灾导致顶板垮落 ⑶严重的水灾会导致淹井。 2、事故原因分析:

水灾出现的原因有:超层越界开采,防水密闭失效透水,违法开采防水煤柱,煤柱突然垮落,防水煤柱设计过小,采空区,断层、裂隙、井巷导水、冒顶、放炮导通水体;排水能力不足,雨季地表洪水也是造成水灾的原因。

3、事故易发生的场所:

采空区,采区(煤矿)边界,断层、裂隙。 4、事故发生的预兆:

煤壁发潮、发暗,巷道壁挂红、挂汗,工作面温度降低有雾气,顶板淋

15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水加大,工作面压力增大,片帮冒顶,涌水增加、出现压力水头。

三、火灾事故安全风险辨识 1、事故危害:

⑴造成人员伤亡,井下发生火灾后生成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特别是一氧化碳造成井下人员中毒死亡。

⑵影响生产,造成局部或矿井停产。

⑶造成煤炭资源的损失,封闭火区将冻结大量的可采煤量。

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火灾将烧毁大量的设备,另外还消耗大量的人、财、物。

⑸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⑹产生火风压破坏通风系统,导致事故扩大。 2、火灾事故原因分析 ⑴内因火灾:

①煤炭具有自燃倾向,并且呈破碎堆积状态:自然倾向分三类,Ⅰ类容易自燃,Ⅱ类自燃,Ⅲ类不易自燃。(自然倾向取决于:煤的化学成分、煤的物理性质、煤岩成分)

②有不断的氧气供给:矿井地表覆盖层为基岩,无黄土层,在工作面开采几个分层后,采空区形成通达地表的裂隙,漏风供氧。

③氧化生成的热量大量积聚,难以及时散失:氧化过程分三类,潜伏阶段,自热阶段,燃烧阶段。

⑵外因火灾:

⑴存在明火:吸烟、电气焊、喷灯焊、电炉、灯泡取暖。

16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⑵出现电火花:电机、变压器、开关、接线三通、电铃、打点器、电缆等出现损坏,设备过负荷、短路等引起电火花。

⑶瓦斯、煤尘爆炸引起火灾。

⑷机械摩擦及物体碰撞产生火花引起火灾。 3、火灾事故易发生的场所:

主运输巷道、回风巷道、工作面、采空区、机电硐室、变电所、电气焊作业地点、材料巷等场所。

4、火灾事故发生的预兆:

(1)外源火灾的发生主要表现为:易燃物品管理不到位、消防设施设备不到位。井下存在易燃物品、开拓方式和采煤方法不合理、通风系统不合理、密闭等通风设施管理不善造成漏风、供风风量不合理存在微风、违章爆破、机械摩擦、明火、明电等。

(2)自然火灾主要有以下预兆: ①、巷道中出现雾汽或巷壁“挂汗”。

②、风流中出现火灾气味,如煤油味、松香味、臭味等。 ③、从煤炭自燃点流出的水和空气较正常的温度高。

④、当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加时,人们有不舒服的感觉,如头痛、头晕、精神疲乏等。

⑤、煤炭自燃使环境空气、煤层围岩及其它介质温度升高并超过70℃。 ⑥、采空区或风流中出现一氧化碳(CO),其浓度已超过矿井实际统计的临界指标,并有上升趋势。

四、煤尘事故安全风险辨识

17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1、事故危害: ⑴爆炸危害

①煤尘爆炸可放出大量热能,爆炸火焰温度可高达1600~1900℃,甚至更高,产生了破坏性很强的高温。

②在发生爆炸的地点,空气受热膨胀,空气密度变稀薄,在极短时间内形成负压区,外部空气在气压差的作用下向爆炸地点逆流冲击,带来新鲜空气,这时爆炸地点如遇煤尘、瓦斯和火源,可能连续发生二次爆炸,造成更大的灾害。

③煤尘爆炸后,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尤其是爆炸后产生的高浓度一氧化碳直接导致井下人员伤亡。

⑵健康危害:恶化生产作业环境,危害职工身体健康。 2、事故原因分析:

⑴发生煤尘事故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①煤尘具有爆炸性;(本矿煤尘无爆炸性)

②空气中浮游煤尘具有一定的浓度(30~2000g/m3); ③存在能点燃煤尘的引爆火源(650~1050℃);

④在这三个条件中,煤尘具有爆炸性无法进行控制,所以煤尘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取为:煤尘浓度积聚达到爆炸界限,有引爆火源存在。

⑵健康危害原因:

①矿井防尘设施设备不完善,工作面、运输转载地点、回风巷道未设臵喷雾灭尘装臵或防尘水幕。

②未定期开展粉尘检测,职工未进行健康检查。

18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③未发放或未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3、事故易发生的场所:

采掘工作面、运输巷道、回风巷道、运煤转载点等。 4、事故发生预兆:(健康危害)

①矿井防尘设施设备不完善,工作面、运输转载地点、回风巷道未设臵喷雾灭尘装臵或防尘水幕,未定期进行巷道冲刷、清扫等除尘工作面,巷道或工作面煤尘堆积。

②未定期开展粉尘检测,职工未进行健康检查。 ③未发放或未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五、顶板事故安全风险辨识 1、事故危害:

⑴冒顶或片帮造成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坏。

⑵冒顶将会堵塞巷道造成通风不畅,引起瓦斯积聚。 2、事故原因分析:

⑴地质情况探测不清,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后预报不准确; ⑵支护设计存在缺陷;

⑶作业规程编制不详细,不符合实际; ⑷未对破碎带进行补强支护; ⑸支护材料不合格; ⑹大面积空顶; ⑺顶板破碎、层理发育;

⑻在掘进与回采中突遇构造,未及时采取措施;

19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⑼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冲击地压。 3、事故易发生的场所:

采煤工作面上下出口前20米范围内、上下端头、煤壁区、空顶的巷道、采空区切顶线处、过空巷及老空。

4、事故发生的预兆:

(1)、顶板下沉量加大,活柱回缩,发出声音或支柱发生钻底、钻顶现象。

(2)、煤壁变松,采煤机割煤进刀负荷减小,进刀容易,片邦严重,顶板掉渣。

(3)、顶板淋水增加,支柱发出响声,老空区有顶板断裂声、闷雷声等。 (4)、支柱开始卸液、钻底、倾斜或发生扭转。

(5)不按规定进行支护、支护材料不符合要求、巷道严重失修,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空顶作业、不执行敲帮问顶制度,过地质变化带无措施。

六、采煤机械事故安全风险辨识 1、事故危害:

⑴操作系统不灵敏,检修期间未停电、闭锁、挂牌、上锁。误操作或未保持安全距离,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

⑵采煤机综合保护不起作用。 ⑶开机前未进行预警。

⑷非工作人员在机器运行期间靠近机械。 2、事故原因分析:

⑴设备要尽可能实现本质安全。各类可能造成人体伤害的设备如:旋转、

20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升降、位移、部位、带电部位尽可能设计在设备内部, 如无法实现的部位必须加防护罩、加套,确保人员经过或停留的地方要加装过桥或护栏、护板等。 ⑵未正确操作合理佩带防护用品。

⑶制定因设备事故而引发的次生灾害的应急预案。 3、事故易发生的场所: 采煤机操作现场 4、事故发生的预兆:

⑴机电专检人员不定期对检修过程是否停电.闭锁,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⑵班组长负责督导本班组职工按照要求试验综合保护装臵;跟班队长负责对当班人员及综合保护装臵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⑶班组长负责督导本班组职工按照要求进行起车前预警作业。

⑷跟班队长负责对固定采煤机司机监督指导,确保其按章操作,现场安全员及班队长做好机械运行期间的安全工作。 ⑸人的不安全行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⑹设备失修,防护设施不齐全,圆环链的拉拔变形,未进行关键部件的探伤测试。

七、支护设备事故安全风险辨识 1、事故危害:

单体液压支柱倾倒砸伤人员。 2、事故原因分析:

⑴支护质量不符合《作业规程要求》,工作面存在自卸载支柱、损坏的支护未及时更换。

21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⑵工作面支护未设臵防倒柱设施或不正常使用。 ⑶顶板突然来压造成支柱受力倾倒。 ⑷道路不畅通,人员运输材料时滑倒。 3、事故易发生的场所: ⑴采煤工作面。 ⑵工作面材料运输巷道。 4、事故发生的预兆:

⑴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损坏失修的支柱未及时更换。 ⑵支柱防倒钩未设臵牢靠,工作面支护强度不足。 ⑶道路不畅、杂物堆积。 八、运输事故安全风险辨识 1、事故危害:

⑴工作面刮板机、皮带机等引发部件损坏,影响产量,增加生产成本;导致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

⑵误操作或未保持安全距离,造成设备损坏或误操作致使人员伤害。 2、事故原因分析:

⑴机械设备从选型、运输、验收保管、安装、使用、检修等环节因人为失误或客观因素都可能导致事故,精神状态差,检查维护不到位。

⑵违章操作,其中重点是使用、检修环节中人为失误导致。 3、事故易发生的场所: 工作面及运输系统。 4、事故发生的预兆:

22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⑴动接触(移动或转动)部件高温、高热、振动、声响异常、几何尺寸发生变化等;

⑵设备操作系统不灵敏,检修期间未停电、闭锁、挂牌、上锁。 ⑶违章使用皮带机或刮板机上运输材料或行人,造成伤害事故。 九、主要电气事故安全风险辨识 1、事故危害:

⑴电气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设备损坏。 ⑵误送电不跳电造成触电伤人。 ⑶机电事故引发火灾甚至瓦斯事故。 2、事故原因分析:

⑴作业人员违章作业或误操作。 ⑶电气设备保护不全或保护失效。 3、事故易发生的场所:

采区变电所、移变、采煤工作面和敷设电缆的巷道。 ④事故发生的预兆:

1.防爆电气设备合格证、安全标志、防爆标志不齐全。电气设备入井前未进行防爆性性能检测,电器设备失爆。

2.电气设备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接地、漏电闭锁保护及远程控制等功能不齐全或失效。每天未进行低压漏电保护跳闸试验。

第三章 安全风险评估

第一节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23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一、评估方法

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安全检查表法、因果分析图法、事故树分析法、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风险矩阵法等。根据我矿实际情况,选用风险矩阵法作为安全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其余方法在安全风险评估中作为辅助方法。

对找出的风险点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明确管控的重点。安全风险评估采用LEC评价法计算风险分值(单位:分):

D=LEC

D — 作业地点、关键环节等存在的安全风险 L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 — 人员接触危险环境的频率 C —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表2-2 L值的确定

分数值 10 6 3 1 0.5 0.2 0.1 事故发生可能性(L) 完全可能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表2-3 E值的确定

分数值 人员接触危险环境的频率(C) 24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10 6 3 2 1 0.5 连续接触 每天工作时间接触 每周一次接触 每月一次接触 每年几次接触 非常罕见的接触

表2-4 C值的确定

分数值 100 40 15 7 3 1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10人以上死亡 3~9人死亡 1~2人死亡 危重工伤 伤残 轻伤

表2-5 风险等级标准

风险分级 红色风险 橙色风险 黄色风险 蓝色风险 等级 重大 D(值) D(值)≥320 危险程度 极其危险,必须高度关注、重点防控 较大 320>D(值)≥160 高度危险,应采取严密防控措施 一般 低 160>D(值)≥70 70>D(值) 一般危险,应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危险,需严格按照规则制度正规操作

表2-6 安全风险矩阵表

人员接赋一般较大重大风险(Ⅰ级) 25 赋损失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触环境值 风险风险的频率(Ⅲ级) (Ⅱ级) (E) 连续接10 100 200 触 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500 120 22.5 7 1.5 0.25 1000 240 45 14 3 0.5 3000 720 135 42 9 1.5 6000 1440 270 84 18 3 10000 100 2400 450 140 30 5 估算的损失(元) 10人以上死亡 3~9人死亡 1~2人死亡 危重工伤 伤残 轻伤 赋值 一千万以上 五百万到一千万 一百万到五百万 五十万到一百万 十万到五十万 十万以下 低风险(级)每天工作时间接触 每周一次接触 每月一次接触 每年几次接触 6 3 2 1 24 4.5 1.4 0.3 48 9 2.8 0.6 40 15 7 3 1 Ⅳ 非常罕0.0.05 0.14 见接触 5 0.1 0.2 0.5 1 3 6 10 可能性实际不极不可很不可能,可可能,但相当完全小,完全可能 能 以设想 不经常 可能 可能 意外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二、重大安全风险标准:

根据相关标准,事故类型进重大安全风险评估,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矿井为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矿井:

(1)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矿井总风量不足的、没有备用主要通风机或者两台主要通风机工作能力不匹配的、违反规定串联通风的、没有按设计形成通风系统的,或者生产水平和采区未实现分区通风的、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任一采区,开采容易自燃煤层、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臵的采区,未设臵采区专用回风巷的,或者突出煤层工作面没有独立的回风系统的、采掘工作面等主要用风地点风量不足的、采区进(回)风巷未贯穿整个采区,或者虽贯穿整个采区但一段进风、一段回风的、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的掘进工作面未装备甲烷电、风电闭锁装臵或者不能正常使用的、瓦斯检查存在漏检、假检的、井下瓦斯超限后不采取措施继续作业的矿井;

26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2)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

(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矿井没有设立专门防治水机构和配备专门探放水作业队伍、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的,未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井田范围内采空区、废弃老窑积水等情况而组织生产的,在突水威胁区域进行采掘作业未按规定进行探放水的,未按规定留设或者擅自开采各种防隔水煤柱的,有透水征兆未撤出井下作业人员的,受地表水倒灌威胁的矿井在强降雨天气或其来水上游发生洪水期间未实施停产撤人的矿井;

(4)煤层自然发火期≤6个月的矿井、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时,未编制防止自然发火设计或者未按设计组织生产的、有自然发火征兆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并继续生产的;

(5)煤层冲击倾向为中等及以上的矿井,首次发生过冲击地压动力现象,半年内没有完成冲击地压危险性鉴定的,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未配备专业人员并编制专门设计的,未进行冲击地压预测预报,或采取的防治措施没有消除冲击地压危险仍组织生产的矿井。

(6)采煤工作面存在不易垮落必须经人工强制放顶的坚硬顶板,巷道大面积支护失效冒顶片帮,未按矿井瓦斯等级选用相应的煤矿许用炸药和雷管、未使用专用发爆器的,或者裸露放炮的、矿井全年原煤产量超过矿井核定生产能力110%的,或者矿井月产量超过矿井核定生产能力10%的、矿井开拓、准备、回采煤量可采期小于有关标准规定的最短时间组织生产、造成接续紧张的,或者采用“剃头下山”开采的、超出采矿许可证规定开采煤层层位或者标高而进行开采的、超出采矿许可证载明的坐标控制范围而开采的、擅自开采保安煤柱的、擅自开采保安煤柱的、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27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薄煤层除外)矿井,采煤工作面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的、图纸作假、隐瞒采煤工作面的矿井;

(7)机电提升运输使用被列入国家应予淘汰的煤矿机电设备和工艺目录的产品或者工艺的,井下电气设备未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或者防爆等级与矿井瓦斯等级不符的,单回路供电的(对于边远地区煤矿另有规定的除外),矿井供电有两个回路但取自一个区域变电所同一母线端的矿井;

(8)其它自然因素下影响煤矿安全的重大安全风险源。

第二节 安全风险评估

一、工作面瓦斯及通风风险评估:

矿井于2017年度完成了瓦斯涌出量测定,报告正在上报备案。根据2012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证书结论,本矿绝对CH4涌出量为2.81m3/min,相对CH4涌出量为24.47m3/t,绝对CO2涌出量为0.89m3/min,相对CO2涌出量为7.75m3/t,依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和相关规定,本矿为高瓦斯矿井。工作面配风量10503/min,工作面配风量可均满足生产需求,瓦斯检查符合要求,并严格瓦斯超限、断电等撤人制度。工作面采取了预抽煤层瓦斯,经评判瓦斯抽采达标。

D=LEC=3×6×100=1800 其中:L=3 (可能)

E=6 (每天工作时间接触)

C=40 (事故可能会造成10人以上的伤亡) 风险等级:重大风险(红色Ⅰ级)

28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危险程度:极其危险,必须高度关注、重点防控。 二、水害事故风险评估

根据《**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工作面地质资料相对简单,在掘进过程揭小断层无导水性质,对回采顶板管理无影响,但在回采过程中遇构造期间也要加强顶板和瓦斯管理。矿井设臵有防治水机构和探放水队伍,配有探放水设备,矿井井田范围内采空区、废弃老窑积水等情况均已查明,并已在相关图件上载明;通过相邻工作面涌水情况分析,预计1155工作面开采初期平均涌水量10m3/h,对开采无影响。开采至中后期(推采400m)后,原上部1151、1153采空区积水通过采空区冒落带、煤柱裂隙等导入1155工作面内,涌水量约35m3/h,会恶化生产作业条件,对开采有影响,但造成透水伤人事故的可能性很低。

D=LEC=1×0.5×40=20 其中:L=1 (可能性小)

E=0.5(非常罕见的接触)

C=40 (事故可能会造成3~9的伤亡) 风险等级:低风险(蓝色Ⅳ级) 危险程度:危险,需严格按章正规操作。 三、火灾事故风险评估

据2011年6月云南省煤矿安全计量检测站出具的*****煤矿《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表》,区内煤层属不易自燃煤层。矿井建设有井上下消防系统,消防管路敷设至采煤工作面,工作面机电硐室、机电设备集中地点均设置了灭火器等消防设备和消防材料,机电硐室、工作面运输皮带和工作面回

29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风巷道设置了一氧化碳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严防外因火灾的发生。

D=LEC=3×0.5×100=150 其中:L=3 (可能)

E=0.5(非常罕见的接触)

C=100(事故可能会造成10人以上的伤亡) 风险等级:一般风险(黄色Ⅲ级)

危险程度:一般危险,应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四、煤尘事故风险评估

据2011年6月云南省煤矿安全计量检测站出具的*****煤矿《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区内煤尘无爆炸危险。矿井建立了测尘制度,并定期进行粉尘测定,建立了消防防尘供水系统,井下安装有防尘水幕和隔爆水棚,且经常检查维护,生产的作业点采用了综合防尘措施,定期清扫了矿内粉尘,但是少数职工不按规定佩戴防尘口罩,给安全风险造成一定影响。

D=LEC=3×6×3=54 其中:L=3 (可能)

E=6 (每天工作时间接触) C=3 (伤残:职业危害) 风险等级:低风险(Ⅳ级蓝色)

危险程度:危险,需严格按章正规操作。佩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五、顶板事故安全风险评估

C5b煤层直接顶板为粉砂质泥岩,厚0.88~4.12m。伪顶为炭质泥岩,厚约0.02~0.05m。煤层底板为泥岩,局部为泥质粉砂岩,厚0.58~1.50m。顶

30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板稳定性较好,利于开采。进回风巷道采用锚网或金属架棚支护,现场查核无支护失效巷道。采煤工作面采用后退式采煤方法,选用DW25-250/100型型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选用3.2m的π型梁,铁丝网配套支护顶板。工作面两端头采用DW25-250/10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4米的π型梁形成四对八梁支护。支护形式为错梁直线柱,交错迈步前移,两梁七柱,四排控顶。工作面末排支设密集柱切顶和挡矸。两顺槽超前工作面煤壁20米范围,采用DW25-250/10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2.6m“π”型钢梁进行一梁三柱沿顺槽两帮双排支护。

D=LEC=3×6×3=270 其中:L=3 (可能)

E=6 (每天工作时间接触) C=15 (事故可能造成1~2人死亡) 风险等级:较大风险(橙色Ⅱ级)

危险程度:高度危险,应采取严密防控措施。 六、采煤机械运行事故安全风险评估

工作面

MG170/410―WD型滚筒采煤机落煤,煤机滚筒的螺旋叶片配合运

输机的铲煤板进行装煤。煤机设专人检修及维护,定期保养。

D=LEC=1×6×3=42 其中:L=1 (可能小)

E=6 (每天工作时间接触) C=7 (事故可能造成危重工伤) 风险等级:低风险(Ⅳ级蓝色)

31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危险程度:危险,需严格按章正规操作。 七、支护设备安全风险评估

工作面选用DW25-250/100型型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选用3.2m的π型梁,铁丝网配套支护顶板。支柱自卸载、迎山角度不符合要求、不使用防倒柱设施,倒柱造成人员伤害。

D=LEC=3×6×3=126 其中:L=3 (可能)

E=6 (每天工作时间接触) C=7 (事故可能造成危重工伤) 风险等级:一般风险(黄色Ⅲ级)

危险程度:一般危险,应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八、运输设备:

1155采煤工作面选用SGZ-630/220W型刮板输送机,顺槽选用一部SGB—620/40Z刮板输送机、一部SPJ-80O型胶带输送机运煤,至一采区运输上山巷皮带,到井底煤仓。运输设备因检修期间未停电、闭锁、挂牌、上锁,造成电击伤人。皮带机综合保护不起作用、开机前未进行预警、运行期间跨越皮带、违规使用运输皮带或刮板机运输材料、未按标准固定机头机尾、安全装臵及钢丝绳均按规定进行检查、违章操作等造成伤害事故。

D=LEC=1×6×3=54 其中:L=3 (可能性小)

E=6 (每天工作时间接触) C=3 (事故可能造成伤残)

32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风险等级:低风险(Ⅳ级蓝色) 危险程度:危险,需严格按章正规操作。 九、电气设备

无国家明确规定淘汰的机电设备、工艺目录的产品或工艺,电气设备均煤矿矿用产品安全合格标志,防爆等级符合要求,每台入井的机电设备均进行防爆性能检查。供电电源来自中央变电所→移动变电站,采煤工作面安装KBSGZY-800,10/1.2kV,800kVA型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1台,主要供给除采煤机、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等设备用电。事故易发生的场所主要在采区变电所、移变、采煤工作面和敷设电缆的巷道。电气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设备损坏、误送电不跳电造成触电伤人、引发火灾甚至瓦斯事故。

D=LEC=3×6×3=54 其中:L=3 (可能性小)

E=6 (每天工作时间接触) C=3 (事故可能造成伤残) 风险等级:低风险(Ⅳ级蓝色) 危险程度:危险,需严格按章正规操作。 十、其他

矿井其他方面如职业卫生方面,每个职工上岗前均进行了安全培训、签定劳动合同和职业健康体检;地面要害场所及井下各采掘工作面均设臵职业危害告知栏。为职工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并正确佩戴。

D=LEC=3×6×3=6 其中:L=1 (可能性小)

33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E=6 (每天工作时间接触) C=1 (事故可能造成轻伤) 风险等级:低风险(Ⅳ级蓝色) 危险程度:危险,需严格按章正规操作。

表2-7 重大安全风险矩阵表

风险矩阵 瓦斯 水害 火灾 煤尘 顶板 煤机机械 支护设备 运输设备 电气设备 其它 20 54 42 54 54 6 低风险(Ⅳ) 150 126 一般风险(Ⅲ) 270 较大风险(Ⅱ) 重大风险(Ⅰ) 1800

34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第四章 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根据上节“重大安全风险评估”风险矩阵表,1155采煤工作面评估重大安全风险有一个(瓦斯)、较大风险有一个(顶板)、一般风险两个(火灾、支护设备),现针对这两个一般风险、一个较大风险、一个重大风险制定管控措施。管控措施按照顺序选择、预先控制、接触控制、应急控制的原则。

第一节 瓦斯灾害管控措施

一、确保通风可靠

1、采煤工作面采用 “U”型通风,计算工作面供风量1050m3/min,通风系统可靠、风量满足生产需求。

2、通风设施设臵合理。1155回风联络巷(原1153轨道斜巷下段)、1155皮带巷分别设臵一组风门。风门位臵设臵合理,质量符合要求,风门能自动关闭并且正向风门有连锁装臵,保证工作面风流稳定。

二、确保抽采达标 (一)保障措施

成立瓦斯抽采管理机构,建立瓦斯抽采管理制度,配备通风专业技术人员和瓦斯抽采专职管理人员,成立瓦斯抽采专业队伍。现矿井瓦斯抽采及管理人员17人,配备瓦斯抽采钻机设备5台,满足矿井瓦斯抽采的需求。

(二)瓦斯抽采

1155回采工作面采用提前预抽、边采边抽、上隅角埋管抽、裂隙冒落带高位抽放相结合的综合抽放方法。

1、提前预抽:1155采煤工作面布臵最大宽度为130m,在工作面采取顺

35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煤层抽放,即在1155皮带巷道和回风巷道内分别向工作面内布臵钻孔,钻孔从开采停止线依次往里(沿煤层倾向)布臵,钻孔间距2.5m。钻孔随着工作面的向前掘进逐步施工,设计钻孔长度80m、方位153°,与巷道方向夹角86°,设计钻孔倾角+4°。根据《*****煤矿1155工作面掘进、回采期间瓦斯抽采施工设计》要求,1155采工作面于2016年5月至2016年9月,施工完毕1155工作面回风顺槽顺层瓦斯抽放钻孔,期间共施工抽放钻孔241个,钻孔进尺合计16672.9m;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施工完毕1155工作面皮带巷顺层瓦斯抽放钻孔202个,钻孔进尺合计12687.38m。施工时,采取了边施工、边抽放的作业方式。

2、回采期间裂隙冒落带高位抽放:向冒落拱上方打钻孔抽采,利用煤层顶板布设瓦斯抽放钻孔,钻孔设计长度29.2m、间距6.2m,倾角40°,与巷道方向夹角79°,终孔距工作面底板15~20m,待工作面回采顶板垮落后,瓦斯抽放钻孔与垮落后的采空区上部冒落带裂隙带导通,其积聚的高浓度瓦斯可通过冒落带裂隙带进行抽放。

3、回采期间采空区插(埋)管抽放:预先将抽放管路安装好,每隔6m在回风巷抽放管上留一个三通接口,当回采工作面推进到三通前一个班时(放顶前),用胶管连接抽瓦斯埋管,埋管直径DN350mm,前端为割有20×30mm的小缝隙筛管。埋管尽量插入采空区,而且筛管应抬高距底板有一定高度,以防止积水,煤泥堵塞筛管裂缝。在采面推进过后,通过埋入采空区的管路实施抽放,使上隅角瓦斯流向发生改变。

4、回采期间边采边抽

回采期间原布设的瓦斯抽采钻孔及管路设专人进行管理,随着工作面推

36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采逐步拆除回撤,回采期间保持钻场正常抽放运行。

5、瓦斯抽采达标

1155工作面自2016年5月5日开始施工本煤层顺层钻孔并联网抽放,根据瓦斯抽放报表统计及抽放管插管检测,经计算抽放至2017年7月30日合计瓦斯抽放纯量约为119万m3。2017年7月对1155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进行了达标评判,根据《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的相关要求,并结合**煤矿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单元的划分。将目前1155工作面剩余回采区域划分为4个评价单元。1155回采工作面从2016年5月5日开始施工瓦斯抽放钻孔,2016年5月6日第一个钻孔开始投入抽采;2017年6月10日最后一个钻孔施工完毕,同时开始投抽。截止2017年7月31日首个投入抽放的钻孔累计预抽452天,最后一个投入抽放钻孔预抽累计时间51天。同时对工作面煤层进行取样送云南东源镇雄煤业有限公司瓦斯试验室进行测验,各评价单元测得的指标满足《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第二十七条的要求,表明1155工作面C5b煤层瓦斯抽采效果达标。具备生产条件。

三、确保监控有效

矿井安装了监控系统型号KJ90NA,按要求配备了监控分站和各类传感器。回采工作面按规定设置了T0、T1、T2瓦斯传感器,传感器数量配置满足工作要求。

(一)瓦斯传感器吊挂位置:

1、T0位于工作面上隅角处、T1位于工作面出口距工作面不大于10m处、T2位于回风顺槽距总回风巷10~15m处。传感器吊挂距顶板不大于30㎝、距巷帮不小于20㎝,顶板完好,无淋水地点。

37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2、瓦斯传感器报警浓度为≥l%(CH4),T0、T1传感器断电浓度≥1.5%(CH4),T2传感器断电浓度≥1%(CH4),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复电浓度小于l%(CH4)。

3、在回风巷距风流混合处向里大于10m的地点安设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风速传感器,CO传感器报警浓度为≥24PPm,温度传感器的报警浓度为≥26℃。

4、在采煤工作面移动变电地点安装瓦斯、温度及一氧化碳传感器,瓦斯传感器报警浓度为≥0.5%(CH4)、温度传感器的报警浓度为≥30℃、 CO传感器报警浓度为≥24PPm。

5、瓦斯监控系统设专人管理,加强瓦斯监控系统日常管理,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 达到“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的目的,并与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服务部门签订服务协议,每15天对监控探头进行调校一次,每10天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

(二)安全监测系统安装用使用时应注意事项:

⑴、仪器下井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其安全性能经机电专管部门验收合格后准予下井方可下井。

⑵、仪器必须在地面通电试运行,调校合格后,方可下井使用。 ⑶、仪器在井下安装必须当场充气调试,调校合格后,交由施工单位使用。

⑷、传感器每隔15天调校一次,保证其断电功能灵敏可靠,并记录。每天应使用瓦检仪校对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⑸、通风工区及施工单位人员洒水防尘时,严禁将水洒到探头上,以免

38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损坏探头。

⑹、当瓦斯浓度超过1.0%自动切断电源后,严禁送电,只有经现场瓦斯检查员检查其浓度降到1.0%CH4以下时方可送电。

⑺、当监测监控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具备故障闭锁功能,井下值班人员应在2小时内处理完毕,在故障处理期间必须在瓦斯传感器位置悬挂便携仪以监测该地点的瓦斯情况,并设专人管理。

四、确保管理到位

(一)、瓦斯治理体系建设

1、建立健全以矿井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瓦斯治理体系,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瓦斯治理技术管理体系。

2、健全瓦斯治理工作队伍。设专职通风、地测副总工程师;设立通风、抽采、安全监控等机构,配足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

3、建立健全瓦斯治理管理制度。如通风、瓦斯、防突、监测监控系统、安全培训、安全投入、安全仪器仪表、设备管理、隐患排查整改、安全会议和瓦斯治理目标考核责任制等管理制度。

4、矿井每年编制通风,防治瓦斯、防治粉尘、防灭火安全措施,并规程执行。

5、矿井各种图纸报表准确,数据齐全,上报及时。 6、特种作业人员经培训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 (二)加强瓦斯检查管理

1、瓦斯检查地点: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工作面的风流中,工作面上隅角、顶板冒落空洞,电动机附近等固定点,每班检查次数不少于三次,

39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并向调度室汇报,放炮员躲避地点,放炮地点附近20m风流中、回柱放顶处要加强瓦斯检查。

2、瓦斯检查班报表必须有上班、本班、下班瓦斯检查员签字,检查地点的瓦斯记录。做到班报、牌报、日报三对照,不得空班、漏检、假检。

3、工作面风流中,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达到l.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4、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工作面三班设专职瓦斯员检查瓦斯。 五、瓦斯治理保障措施

建立瓦斯综合治理持续投入机制,用好安全费用和瓦斯治理费用,多渠道筹措资金。根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我矿瓦斯治理费用提取使用应不低于30元/吨,已制定年度安全费和瓦斯治理费用提取和使用计划,为瓦斯综合治理提供资金保障 。

按照标准要求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及煤矿瓦斯治理专项资金,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及煤矿瓦斯治理专项资金提取和使用财务账,每季度将资金使用情况上报上级部门。

40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第二节 火灾防治管控措施

一、外因火灾的预防

1、根据本单位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指定通防部门为防灭火管理部门,通风副总是本单位防火第一责任人,负责落实好防灭火工作。

2、入井人员严禁携带引火物品及火种,严禁穿化纤衣服,井口检身人员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3、1155采煤工作面使用的润滑油、沙布和纸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不得乱扔乱放。严禁将剩油和废油泼洒在井巷和硐室内。

4、向工作面供电的高低压电缆必须采用阻燃电缆。电器设备和电缆截面必须符合规定,各种保护装置要保持灵敏可靠。工作面使用的皮带必须采用阻燃性皮带。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皮带机的温度保护、烟雾保护、自动洒水装置等安全设施必须齐全可靠。

5、建立健全井下防灭火消防供水系统,各地点消防供水管路的管径不得小于DN50,1155采煤工作面进、回巷供水管铺设设至工作面安全出口,消防供水管路按规定设置三通阀门并配置消防软管。

6、1155工作面变配电点、皮带机头、电气设备集中地点必须按规定配置沙箱、沙袋和灭火器,确保防火器材充足、完好。

9、井下消防器材库,库中储备的材料、工具的品种和数量符合有关规定,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换。任何人不得随意动用消防器材库中的器材和工具。采煤职工要熟悉井下各处消防材料存放地点,出现紧急情况立即能投入使用。

10、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

12、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各类安全保护装置有效,防止机电火灾事故的

41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发生。

二、内因火灾的预防:

1、对两巷道间密闭、煤柱中产生的裂隙必须进行封堵、充填,防止漏风氧化自燃。

2、永久性巷道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严禁用可燃性或易腐化材料充填。 3、加快工作面推采速度,坚持正规循环作业,提高回采率,不留顶煤,扫净工作面浮煤。

4、加强通风管理,充分考虑自燃发火的因素,对回采工作面合理配风,控制工作面负压。配风时在满足工作面配风量要求的同时避免风量过大,尽可能减少漏入采空区的风量。

5、出现下述情况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①巷道中有雾气产生,巷道壁“挂汗”、②有煤油味、汽油味或松节油味出现。③人体有不舒服感觉,如头痛、闷热、精神不振、④测定气体成分中,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增高,有一氧化碳出现,其中一氧化碳出现为最明显的发火征兆。

6、回采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在45天对采空区进行永久性性封闭。 7、合理选择封闭密闭的建筑位置和保证封闭密闭的质量,确保采空区封闭严密不漏风。

三、加强监测监控

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安装CO、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空气中有害气体和温度变化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2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第三节 顶板灾害防治管控措施

一、顶板事故易发生的地点

工作面出现冒顶,一般是在老顶初次垮落期间和老顶周期来压期间发生,采煤工作面易发生冒顶事故的地点有上下端头、超前支护段和采煤工作面煤壁处。

二、预防措施

1、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进行支护,认真把好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批、贯彻、考试和现场实施关,定期复查、修改和补充,认真按照作业规程作业,同时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采掘工作面按生产标准化标准施工,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支护质量,杜绝不合格品。

2、凡入井的支柱,在入井前必须做测压试验,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更换和处理,井下严禁使用不完好支柱。

3、回采工作面在初次放顶期间,必须制定专门安全技术措施,成立初放小组,加强顶板支护,确保初放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4、掌握回采工作面周期来压显现规律,制定相应措施,坚持正规循环作业,加快回采工作面推进速度,搞好顶板管理。

5、管理好回采工作面上、下隅角端头支护和巷道超前支护。

6、加强回采工作面上下端头采空区悬顶面积管理,一旦发现悬顶面积过大,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放顶处理。

7、加强顶板管理工作,煤矿生产办要强化监督职能,发现工作面空顶作业或工程质量不合格,必须要求停产处理。

8、工作面过废巷、过断层及采面收尾等必须编制安全措施,严格落实好

43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顶板管控工作。

11、加强工作面矿压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将结果反馈给相关单位。

三、上下顺槽超前支护形式和要求

1、回采工作面上、下出口向外20米范围内、巷道高度必须保持1.6米以上,并采用双排架棚加强支护。每班由采区的区、班长指定专人对两道出口进行维护。

2、双排超前支护采用单体支柱配合2.6m“π”型钢梁一梁三柱支护,排距1.6米。顶板采用4根大枇子穿顶,顶板破碎情况下选用6×1.2m的经纬网护顶。

3、工作面两巷和上、下安全出口要设专人维护,不得出现断梁折腿和缺棚现象。

4、工作面上、下端头的回柱放顶与工作面切顶线齐,收端头口后必须及时打上拦头支柱。

四、端头支护形式和要求:

1、上下端头各支设四对4.0m长的π梁,一梁四柱,对梁错距保持0.8m,交替迈步使用。上下端头各15m内应缩小对棚距为0.6m。

2、上下端头老空侧各打一个木垛支护或四颗液压支柱组成的拦头柱。 五、伞檐和铺网要求

1、伞檐长度不得超过500mm,且最大突出部分厚度不超过200mm,尽量做到煤壁平直,不留伞檐,如超过此规定,必须由专人及时处理伞檐。

2、铺网时,网片间搭接宽度为150~200mm,搭接处用12#铁丝绑扎,每

44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隔200~250mm联一扣。

2、顶板金属网联网时长边对接0.2米,短边搭接0.3米,用呢龙绳或扎丝顺网边联一道。工作面顶板破碎或老塘窜矸严重时要加用枇子护顶,每棚6根枇子护顶。回料时支设切顶柱,防止窜矸入面。

六、特殊支护要求

当工作面顶板发生变化、遇断层、裂隙或其它构造时,要及时缩小支护棚距,打上贴帮柱、戗柱,架设牢固的木垛或每5m打上丛柱,丛柱为带帽四角支设,同时。采用少推进多循环放小炮的方式控制顶板。在压力集中地点沿支柱排距方向增加托棚,托棚一梁三柱,保持顶板稳定。

1、密集柱支设:沿老空侧切顶线每两根柱子之间打一根带帽密集柱,并每4m留一出口。顶板压力较大时,沿老空侧切顶线每0.7m打一根戗柱,戗柱打在每对棚的副梁后端,倾角70。

2、贴帮柱支设:每次割煤移梁后要及时在煤壁侧打上贴帮柱,贴帮柱打在煤壁梁头上,贴帮柱必须接顶严实,紧靠煤帮。

3、木垛:沿靠老空区一侧每隔8米设一井字型木垛 ,木垛架设材料为方木,方木规格要求长1.2米、宽0.2米、厚0.15米。

4、托棚:在压力集中地点沿支柱排距方向架设托棚,托棚一梁二柱,向采空区方向倾斜支设。

5、端头支护:工作面上下端头采用4米长的花钢梁,四对八梁,交替迈步使用。端头10米范围内支架要缩小棚距至0.65m,增强安全出口支护力度。

⑥挡矸:顶网连接要牢靠,采空区侧用铁丝网挡住矸石,铁丝网有破口时要及时连好,防止串入工作面内影响通风和行人。

45

1155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第四节 支护设备(支柱)防治管控措施

一、凡入井的支柱,在入井前必须做测压试验,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更换和处理,井下严禁使用不完好支柱。

二、支柱支设要求

1、支护材料必须符合规定,无失修、无效、断梁现象;同一回采工作面,不得使用不同类型或不同性能的支柱。

2、回采工作面必须按规定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3、支护前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4、支柱时,有空顶存在的必须接顶。支柱要支撑有力,迎山角3~5°。 5、支柱手把统一朝向煤壁,三用阀注液嘴一律朝向采空区一侧。 6、支柱时,当单体柱到位放好后,注液量要达到初撑力的要求;柱子升起后,确认不在上升时,等3秒后拔下注液抢,确保支柱初撑力不小于90KN。

7、工作面支柱应成排、成行一条直线,偏差不大于50mm。

8、密集支柱要打成直线,偏差不大于50mm,数量齐全,打紧打牢,顶端戴柱帽, 密集柱不得有缺柱现象。

9、需要拆除原有支护时,必须先打好临时支护。 10、按规定和需要架设特殊支架或特殊支护。 11、暂不使用的支柱必须斜立靠放,定盖向上。

12、若靠煤壁处或支架上方发生漏冒或片帮地点,必须用坑木背实,并立即作好超前探梁支护,探梁可用π梁插入顶板煤壁内0.2米以上,控制顶板,严防漏冒范围扩大、发生意外。

13、所有使用支柱必须拴上防倒绳,防倒绳位于柱帽与三用阀之间。

4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ok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