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更新时间:2023-05-18 15:46:02 阅读量:33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

所以 这篇论文

你可以首先谈“是什么”

第一部分写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

可以参考基本著作 列上去(自己到图书馆查阅《中国文化概论》等相关书籍)

可以分类 举例

第二部分可以谈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部分就说说“怎么做” 从行动上如何如何 意义影响怎样

[[[[[[[[[[[[[[[[[[[[[[[[[[[[[[[[[[[[[[

以下是对北大、清华和人大三大名门校俯的本科学生中进行的一项调查

受调查者,100人,文、理、工科各占约1/3。虽然这是一份基数较小的“不完全的”答卷,但

“窥豹一斑”,或可从中透露出,传统在当代中国青年学生的分量。

对传统的认知不足

在问卷中,有几组题目是考察人们对传统的认知程度的。当被问到“对于古代经史子集”的阅

读情况时,有79%的人答“偶尔翻阅”,13%的人答“敬而远之”,表示“深恶痛绝”者有2%,只

有6%的人说“爱不释手”。

而对于四大文学名著,答“都看过”的有27%,“多次看过”的15%,而只“看过其中一两部”的

却高达48%。

另有两组题目,是考察对人们对传统艺术的喜爱、了解程度的。结果,有42%的人表示对于

京剧或其他某个地方剧种“可以去看看”,与表示“不感兴趣”的一样多(42%),还有4%的人表

示“非常讨厌”,只有11%的人“非常喜欢”。

而对于书法、国画、民族乐器(二胡、古筝等)的掌握程度,“学过点皮毛”(48%)和“一点不

懂”(33%)的占了绝大多数,只有14%的人“大致掌握一些”,“精通”者仅5%。

这和1994年北京几家研究单位对北京青年与传统文化的调查所得出的结论大致相同:青年对

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程度不高。

“当代的大学生对传统经典的阅读不够,传统节日的功能也日渐微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教授胡晓明痛心地说,“电子游戏、网络小说、流行文化等后现代文化剥夺了学生太多的阅

读时间。”

“从问卷的统计中可以看到,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大都给了一个中性的回答,对中国古典文

献、艺术和习俗也很模糊。”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说,“传统文化中不需要被消解的是

否都被消解了?站在全球化的立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否已经牢靠?还是有很多疑问

的。”

对传统的认同还好

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

但在对传统的认同方面,问卷提供了令人欣慰的答案。

中国哲学史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博将传统文化分为三个核心层次:道德价值、礼仪

和人生理想。

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在道德价值方面,对儒家道德的核心仁、义、礼、信、孝等,没有一个

人认为是“过时东西”,而对于仁、忠、孝等传统道德,超过50%的人选择了“自小耳濡目染”。

至于礼仪,作为一个特殊例子,在关于传统节日清明节的问题上,同样有超过50%选择“真

心诚意去扫墓”。

在人生理想方面,认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自己理想的占10%,69%的人选择“我会考

虑”,选择是“别人的事情”和“已经过时”的,分别是14%和7%。

胡晓明认为,“与85年前相比,现在的青年对传统文化显示出一种乐观的态度。当代青年的

这种态度,说明传统文化仍然是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厚实的基础的。”

回答这份问卷的学生来自北大、清华和人大三所著名高校,80%出生在城市,“他们代表中

国青年中相当优秀的群体,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受用者,他们的成功证明了传统文化是有用

的。”胡晓明说。

传统与全球化并行不悖

对于传统文化的未来这个问题,答卷中选择“很难说”的占了44%,“不乐观”和“很悲观”的有

33%,只有23%的人选了“很乐观”和“比较乐观”。然而与曾经对传统文化弃如敝履、热情拥

抱“全盘西化”的一代五四青年相比,生活在“后现代”环境的当代青年,在如何对待中西两种

文化的关系方面毕竟有了巨大的不同。

在此次的调查问卷中,54%的人认为“传统文化与全球化并行不悖”,30%的人认为“中国传统

文化会在全球化的洗礼下涅更生”,认为“全球化就是美国化”、“全球化将导致传统文化衰微

甚至消逝殆尽”的只有10%。

这说明了当代中国青年的开放。这种开放,应该是源自对自己国家的信心。王博认为,国家

越是强盛,人们对自己传统文化也就越有信心,同时也就会对外来文化采取非常开明的态度。

比如在中国历史上繁盛的汉、唐时代,就是这样。

开放的心态,才是一个正在走向崛起的大国的健康心态。 [[[[[[[[[[[[[[[[[[[[[[[[[[[[[[[[[[[[[[[[

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发表时间:2006-3-11 21:35:00 点击: 507

大家好!今天我要谈的话题是“想说爱你也容易——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近日,由韩国政府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

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消息传来,中国人心情是复杂的,失落是不难理解的。由此引发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争论和思考也是深刻而广泛的。

上个世纪的一百年里,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进行了两次彻底清算。一次是五四运动,提出民主科学两大口号,提倡白话文,彻底否定了中国文化;一次是文化大革命,这一次运动不仅是政治的浩劫,更是一次文化的浩劫。至此,中国已经彻底斩断延续五千年的文化血脉,走上了彻头彻尾的现代化道路。当中国人为自己颠覆了传统而沾沾自喜时,却猛然发现,世界上许多发达的国家开始把眼光投向中国文化,掀起了一股汉文化热。当我们把孔圣人踩在脚下时,西方国家纷纷成立了孔子学院,当我们对周易是科学还是迷信辩论不清时,许多外国人正在如痴如醉的进行研究,他们的热情早已超过了中国人。而类似于文化遗产旁落他人之手的事情又岂在少数?不是有日本留学生认为书法源于日本吗?不是有新闻说大学国文考试外国留学生得了第一吗?当我们的英语过八级后,汉语能过几级?我很担心将来掌握中国文化命脉的不是中国人。中国文化,想说爱你不容易!

在场的各位包括我注定一辈子要做中国人的,即使将来办了外国护照,加入了外国国籍,依然是黑头发黑眼珠的中国人!

所以,有必要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审视和体悟。我认为我们对传统文化爱恨交织,心情复杂源于对中国文化以下几种偏见:

一、认为中国文化阻碍了科学的发展,自然也就被认为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罪魁祸首。近来杨振宁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也提到文化之源的周易阻碍了科技的发展。我们知道,现代科学的快速发展是近300年的事情,在这之前我国在各个方面都走在世界的前列,怎么能说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呢?中国文化并不天然排斥科学,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和谐,人自身内部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天地万物自然的和谐,排斥一支独秀,各自发展。而现代科学却崇尚分工细做,各个领域向自身的纵深发展,是以破坏自然为代价的,无法得到和谐统一,当然会遭到中国文化的抵触。科技的发展并不能减轻人类的痛苦,反而加重了现代社会失衡,我们生活的越来越没有把握了,能源危机,环境危机,水资源匮乏等成为世界难题,科技发展了300年,可是我们透支地球的生命又岂止300年?而心灵危机则表现得尤为突出。只有在中国传统的思想宝库里才能找到使现代科技良性循环的良方。所以说,世界关注东方文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文化的发展的特点是不断的演绎,不断地阐释,西方文化的发展表现在不断地颠覆不断地更新。据此有人认为中国文化是落后的,腐朽的。我想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乏智者,为什么仅留下孔子、老子、庄子等寥寥数人,一定也曾有过浩如烟海的著作,为什么只留下这寥寥几部呢?因为时间是试金石,人们不断地选择着,不断地放弃着,而始终被人们选择的一定会留下来成为精品,中国古人不会弱智到用一个错误的、腐朽的文化指导生产生活吧。而事实证明,中国文化指导着中国人曾达到过汉唐的辉煌,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如果一个理论经历了500年的考验,依然被人们使用着,那一定是正确的,再过500年也一定还是正确的。因为如果理论错误的话,它也流传不到今天我们的手里。试问:西方的那一个思想经历过500年的考验,你能保证500年后它还正确吗?世界是变化的,但对于人类来说稳定比变化更重要,否则我们都找不着北了,聪明的中国人正是抓住了千年不变的一本质特征。你们说东西文化哪一个更高明呢?

三、认为中国文化是保守的、奴性的、专制的,吃人的,西方文化才是最人性的。我们读了鲁迅先生的《故乡》《祝福》,看到了一个木讷的闰土,一个被沦为物的祥林嫂,还有那个狂人,更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厌恶。在这里必须明确一个概念,儒家文化不属于封建文化,孔孟生活的时代是比较自由开放时代,所以他们的思想也是开放的自由的,至于后来发生的事情应该由后来的人承担责任,篡改圣人言论则更不是圣人的罪过了。封建社会有两千年的历史,即使中国有两千年吃人的社会,也不能否认五千年的文明,况且,两千年中不乏和平景象啊。 关于人性问题,孔子有言“食色性也”,可见孔子并不否定人的自然属性,但孔子更注重的是人的社会属性,教育人怎样更像人。西方的人性则侧重于人的自然属性,他们把人比作动物,把社会比作森林,人的生存法则等同于动物的生存法则,教人更像动物。电影里小说里充斥着色情和暴力,充斥着对规则的颠覆和对秩序破坏也就不足为怪了。有人说如今中国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了,我说这是跟外国人学的,是外国人把我们带坏了。

中国并不缺乏勇士,只是反对蛮干。中国文化从不教唆人去征服沙漠,征服山峰,征服什么,因为在中国文化里,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应顺应天道,顺应自然。我想,沙漠和山峰不是让人征服的,人也征服不了。如果人爬到了珠峰顶上就算征服了珠峰,那么苍蝇落到我们的头上算不算征服了我们呢?那些认为中国缺乏冒险精神的人是多么的浅薄啊。只有中国文化对生命负责对人类的长治久安负责。当然也不要认为中国人懒惰,因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动力啊。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以前有一个口号叫知识改变命运,可是在现代社会却不灵验了,应改为思维改变命运,观念改变命运。我希望我的发言能改变你观念,从而端正对中国文化的态度。

周恩来总理从小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随着中华的崛起他实现了自己的抱负,也将永垂史册,千古留芳。而现在中华民族复兴的机遇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希望大家都能立志刻苦学习,不负国家,一腔热血,复兴中华!

]]]]]]]]]]]]]]]]]]]]]]]]]]]]

如何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

四大文明古国中三个消失,只剩下一个中国,在近代的世界历史中因科技落后,总在挨打而

又没有分裂成许多国家,这是一个使当代世人非常感兴趣的问题。首先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

看下中国的历史文化:

内容:

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

文房四宝、唐诗、宋词、《孙子兵法》、《红楼梦》、《三国演义》、《四诗五经》

四大发明

佛、道、儒、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

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特征:

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

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说法,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叫作“崇德”型文

化。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社会根基,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它在很大程度上决

定了中国的社会政治结构及其意识形态。

重和谐与统一

中国的文化形态中以人伦关系为中心的人和主义价值观和行为追求,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

中华民族突出的持征。强烈的和谐意识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向心力。

重实际、追求稳定

中国文化是一种大陆型的农业文化,几千年来,以农为主,重农抑商一直是历代统治者积极

推行的政策。农业文明简单重复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文化具有注重实际,追求稳定的特点。

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首先表现在中国文化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具有超宗教的情感和功能。以儒家文明为

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则以弘扬理性精神为其主旨。不仅排斥宗教,而且对宗教的有神论思想

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这种唯物论和无神论的传统,给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有力的支持。因此

在中国的哲学中,不仅唯物论哲学家主张无神论,而且许多唯心主义者都与无神论在一定限

度内结合起来。中国传统文化这种非宗教的具有浓厚的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的特点,正是中

国传统文化远远高出于其他国家封建时代文化的突出标志。

超越了宗教,摆脱了神的控制,靠什么来支撑人们的精神信念和维系社会关系呢?这就是道

德理性。

影响:

我们以中国文字单音、象形的“大象”为例,阐释和解说了中国文化的核心 ____ 中国哲学的

思维方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头,在中国的文学里头, 美 这个观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要精简化、要浓缩化、要抽象化,最后就渗透到整个 中国 哲学的思维方式 里面了。那就

是“大美配天” , 而“配天”也就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天人合一”观念

象形文字的符号的创造和使用,本身就在人的头脑中形成了一种唯象求理的思维方法,使人

们面对具体事物具有高超的精简化、浓缩化、抽象化 , 明确化的能力。其社会的现实表现

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

就是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即悟性。概括、抽象、归纳能力作为思维

方法就是全局地思考问题、全局观念,作为社会的表现就是大一统思想形成的基础,作为哲

学的理念就具有了极大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使外来的文化传入中国后也得变成中国味。如

佛教传来中国就被中国化了;清兵入关几百年来,满族也被融合了。这也就说明了,经过近

代多年战争中国也没有分裂成许多国家的原因。

作用:

一、传统文化是塑造当今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基础。虽然传统文化的内在理念是向内的,注

重心性修养,但这种观念是解释社会与人的关系的一个归依。可以在具体的观念上,吸收西

方的向外的思想,加强精神的释放性,但就文化体系的构成而言,传统文化仍应是中国现代

文化的一个基础。如何使传统文化现代化,这是我们应该加强的一个基础。

二、传统文化以内治外,通过人的心性来规范外部社会,这是一个大的原则,与此相应,它

的特殊功用体现在,传统文化具有一整套特殊的思维方法和理论。这些非常全面,思想文化

资源异常丰富,它们与现代的科学文化观念结合,是提高科技创新力的一个重要源泉。

三、传统文化还有一个现实的功用,是对当代生活礼仪、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的规范和调节。

西方的东西在中国根本不适用,中国重视现世/现世的人情,因此用传统文化来规范和打造

新型的社会规范、礼仪,是很现成也能够产生好的成效的事情。

悄然兴起的“国学热”可谓“文化寻根”现象的折射,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

提升的背景密切相关。就现实层面而言,社会发展中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包括金钱至上、

诚信缺失等,也迫使一些人尝试到传统文化中寻找补救之策。比如,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

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

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以及吃

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所有这些都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

系与调节作用……

总结:中国的文化如此包罗万象,每一样东西都有它的特定的意义: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

于我们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具有坚韧的凝聚作用。它的多元融汇进程对于我们接纳和消

化异质文化也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这些优良传统值得我们格外珍惜。但另一方面,以儒学

为中心的伦理型文化具有向内追求和自我封闭的倾向,其消极面至今还造成我们现实社会主

义现代化的心里障碍,对此又不可不加以批判和改造。

以儒学价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确实有重人伦、求和谐、盼安定的一面。从消极方面讲,

它可能表现为保守、落后;从积极方面讲,它可能有助于稳定,有利于长治久安。西方传统

文化确有重物质、求独立、盼突变的一面。从消极方面讲,它可能引发人欲横流、个人至上、

秩序混乱;从积极方面讲,它确有发展生产、尊重首创精神、竞争进取的一面。正确的方法

应当善于吸收两种传统文化的长处,而不应当是抬高一方,贬斥一方。作为一种文化传统,

能流传下来,说明它们都有各自的生命力。

[[[[[[[[[[[[[[[[[[[[[[[[[[[[[[[[[[[[[[[[[

编者按:

中国传统的文化都有其精华和糟粕之分,那么,是否所有的传统文

化都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内核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就要看是哪一部

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

分,精华部分就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的内核,而糟粕部分显然是要被剔除

的,当然就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内核了。杜华平先生的《“中学”能琐成

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内核》的文章,就为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让大家思

考,大家不妨把自己的意见提出来,看结果如何。

【热点关注】 “国学”能否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内核

2007年03月22日作者:杜华平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近年来,海内外学者对中国传统文

化的倡导和“国学”类书籍的畅销交相

呼应。这促使我们必须重新思索——

“国学”能否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内核

作为一个侧重讲授中国古典文学的

教师,与圈子里的学人聚在一起的时候,

我常常会感叹中国古典文化边缘化的学

术地位。可是另一方面,近几年媒体上

却不断传出“国学热”、“国学年”的消

息,这种冷热的反差让我想到很多问题。

追溯“国学”近两年在中国复兴的脚步

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

2005年末媒体上出现了“国学年”

的说法,因为这一年,中国人民大学开

办国学班,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儒

教研究中心”。同年12月,广州举办了“全

国首届儒教学术研讨会”,被人推为新时

期儒学代表人物的蒋庆,拿出了《关于

重建儒教的构想》的文章,引起了与会

者乃至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大众文

化层面,在这一年,以孔子诞辰为教师

节、把传统节日法定化、公祭孔子、公

祭黄帝等类的呼吁也屡屡见诸报端。

但也许2006年才可算是“国学年”。

这一年,人们惊讶地发现国学已经来到

了自己身边。你看,先是易中天凭其如

簧之舌,以“刘备对诸葛亮的好,好到

让关羽和张飞觉得,就像老鼠爱大米”

这样绘声绘色的、比《大话西游》有过

之而无不及的语言,树立了“学术超男”

的形象,并且以招标的方式出版他的书,

一时间,“易粉”、“乙醚”的名词满天飞,

易中天如日中天,通吃天下。在此热闹

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

形势下,北师大传媒教授,同时也是央

视节目策划人的于丹则演绎了国学“心

灵鸡汤”的新神话。而在这期间,由国

学网、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百度网联

合主办的“我心目中的国学大师”评选

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宣传的热潮一

浪高过一浪,全世界华人选出王国维、

钱钟书、胡适、鲁迅、梁启超、蔡元培、

章太炎、陈寅恪、郭沫若、冯友兰为二

十世纪“十大国学大师”。很有意思的是,

宏大的“国学大师”海选、庄严的祭孔

典礼之外,一个号称“国学辣妹”的女

生,直言“重振国学”、宣称要“勾引孔

子”,以夸张的形式,大大吸引了网民的

眼球,把“国学热”的娱乐性推到极致。

海内外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评估和倡导

重新估价中国传统文化,是五四新

文化运动之后的一股潜流,半个世纪前

就有不少整理国故、保存国粹的执著者。

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

1958年,港台学者张君劢、牟宗三、唐

君毅、徐复观发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

界人士宣言》,公开宣示了捍卫中国文化

传统的立场。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内

地再次掀起文化讨论热潮,季羡林、张

岱年、庞朴等学者所持的弘扬传统文化

立场,与港台钱穆、徐复观、南怀瑾及

身处海外的杜维明、成中英等人正桴鼓

相应。在这波被称为新儒学复兴运动的

热潮中,人们的观点各有不同,南怀瑾

的话,或许可以作为这派的代表观点。

南先生说:“我常说,一个国家,一个民

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

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

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

回顾起来,上世纪90年代以前,捍

卫与弘扬中国文化传统,主要还属于学

术活动的范畴,但给振兴中华传统文化

作好了理论准备。此后,作为实践性的

文化运动不断推行起来了。牟宗三的弟

子王财贵大力推动读经运动,开始只限

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

于台湾,后来发展到新加坡、马来西亚

和中国内地,新浪网曾以“王财贵带动

2000万人读四书五经”为题。报道了他

在大陆推行读经运动的情况。从思路上

看,面向儿童的读经教育、高校的国学

班,与梁漱溟等人当年所实验的“乡村

教育”很有些相关,都属于踏踏实实的

“下行路线”,是民间自发性的活动。值

得注意的是,近十来年各地的国学活动,

都已具有文化建设的实践性意义,往往

都伴随有相当规模的造势。譬如北大开

办国学班的消息公布后,季羡林发表讲

话,肯定其“有助于激发爱国热情”,张

岱年也表示高度关注。人民大学招收国

学班,校长纪宝成在《南方周末》、《光

明日报》、《新京报》等媒体上又是发表

文章,又是登载与记者的访谈录,以“重

倡国学,是为延续中国文脉”为主题的

宣传攻势异常猛烈。媒体的介入,使这

些国学实践,显得异常热闹。

2004年9月,许嘉璐、季羡林、任继

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

愈等发起倡议,在北京举行“2004文化

高峰论坛”,并发布《甲申文化宣言》,

标志着国学活动开始了新的阶段。当然,

“甲申宣言”仍然还是以民间的方式发

布,但是因该宣言由最富影响力的一批

文化精英共同发布,它所表现出的社会

指导性的意义就十分明显,并因而对政

府和各种民间文化力量都产生了更强大

的影响力。阅读“甲申宣言”,可以感受

到参加者真诚、严肃的态度,我以为这

是很好的一种文化建设活动。

“国学”类讲座、图书缘何成为新宠?

时下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各种商业

力量对前三个阶段的国学活动进行消

化,把国学活动推向了新的阶段。这里,

一批颇有市场操作经验的媒体、部分精

于商业化规则的个人或群体、少数深受

市场环境濡染的晚生后进,是这波热潮

的主角。跟以前的国学活动相比,国学

炒作表现出引人注目的新特点,这就是:

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

专业精神、责任意识淡了,操作、策划

等手段充分得到运用,市场价值、名利

意识更是走上了前台,成为目标。所以,

国学炒作本质上是一种商业活动,而不

属于国学活动。不过,海选“十大国学

大师”,炒作以讲《三国》《论语》起家

的“学术超男”、“美女教授”,都达到了

前几个阶段所未能达到的效果。这就是:

深厚、高端、遥远、神秘的国学与传统

文化名著,竟然如同清宫故事一样可以

“戏说”、“大话”,一样具有娱乐性、搞

笑感,国学悄悄地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推到了千万民众的餐桌前。如此说来,

国学炒作在国学推广中,是有其特殊作

用的。

国学热虽然多半是炒出来的,是媒

体在前台运作的结果,但如果商业炒作

能使更多的人增加接触传统文化的机

会,在他们心中增多一个文化参照,也

是好事。在市场炒作中有时出现的现象

是内在价值低的商品淘汰高的。那么,

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

我们是否可以提醒媒体:炒作国学的时

候,能否更多地关注商品的内在品质?

如何看待“国学热”?在此环境下“国学”研究者如何自处?

思考之一:“国学”是否能成为中国

当代文化的内核?

礼赞国学,大力宣扬读经,主张以国学来振奋民族精神、重塑中国当代文化,主要基于以下事实:第一,当今中国文化真空般的现状:物欲横流、道德水平普遍低下、一些人精神出现危机;第二,西方社会正进入了“后现代化”阶段,西方人士纷纷从东方文化中寻找解救现代文明诸多难题的资源;第三,有些学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与当代中国社会的一系列不解的结,有因果关系。如果说新文化运动是矫枉过正,那么现在就到了需要纠偏和重新拨正航向的时候,如今应该提出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不同的“又

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

新文化运动”了。

现代化的进程需要回头到传统中

寻求动力、寻找资源。但

是,解救中国文化的当今

问题,光靠国学又是乏力的。 我个人的看法是,

我同意袁伟时《评〈甲申文化宣言〉》

文中的一个立场。袁文根据陈寅恪《王

观堂先生挽词并序》和对冯友兰《中国

哲学史》的审查报告的观点,认为由于

以儒学“三纲六纪”为核心的中国文化

早已转化为社会制度,从制度层面来看,

它已不可救疗,完全失去了构建社会制

度的价值。但是,袁文没有进而指出,

在非制度层面,包括社会价值观、人生

理想、道德理想、思维方法等层面,中

国传统文化仍有普适意义。这点恰好是

《甲申文化宣言》的主题。因此,我认

为,以袁先生的意见作为补充,那么《甲

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

申文化宣言》应是中国文化建设较为稳

健的策略。

从根本上说,解救中国社会与文化

的困境,需要认真研究现实的复杂问题,

然后多方寻求解决之道,不可能存在“一

网打尽”的现成方案。张灏《五四运动

的批判与肯定》一文曾指出:“就思想而

言,五四实在是一个矛盾的时代:表面

上它是一个强调科学,推崇理性的时代,

而实际上它却是一个热血沸腾,情绪激

荡的时代”。五四知识分子,一方面“主

张面对现实,‘研究问题’,同时他们又

急于找到一种主义,可以给他们一个简

单而‘一网打尽’的答案,逃避时代问

题的复杂性。是在这样一个矛盾的心态

之下,他们找到了‘德先生’和‘赛先

生’,而‘德先生’与‘赛先生’在他们

的心目中已常常不自觉地变成了‘德菩

萨’与‘赛菩萨’”。我想,五四时代救

亡主题过于急迫,当时的文化界产生上

述矛盾心态,似乎势所难免,而现在,

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

我们不可再一次陷入同样一种急迫、功

利的文化态度当中。

思考之二:如何看待“读经运动”?

我不反对开展“读经运动”,更对“国

学热”抱高兴的态度,对“国学炒作”

也能理解。理由是:国学虽以“三纲六

纪”作为核心,但它并不是洪水猛兽,

只要我们心态健康,有吸纳人类一切有

价值文化的胸怀,回头到传统中就能寻

找到真有价值的资源,给我们的现代化

提供动力。

读经运动只要限于民间,只要不作

为官方强制,就不可怕。纵使读的是全

经,纵使采用的是旧时私塾式的教育方

式,都不可怕,完全可以大胆试验。读

经如能产生一批熟悉国学的儒雅之士,

甚至如果有人愿意,选择穿汉服、通古

礼,以儒家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自处,

也没什么关系。多元,是现代社会的特

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

征,我们应该要有这个胸怀,接纳多元

化的人生选择。

思考之三:“国学”热潮中的国学研

究者应如何自处?

市场化经济环境中,通过商业炒作

所推广的传统文化常常并不是很有价值

的,而真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学术专家

却总是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这时,国学

研究者该如何自处呢?

我有两点意见,第一,国学研究者

最高的境界是以学术创造为乐,把物质

利益、世俗荣誉视为“蜗角虚名,蝇头

微利”,以诸葛亮所说的“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范文澜的对联“板凳要坐

十年冷,文章不使一句空”的心态,抵

拒一切世俗诱惑,甘做钱钟书戏语中的

“荒江老屋二三老儒”。第二,国学研究

者也可以分出一部分时间到书斋之外,

与媒体、与大众广交朋友,借助媒体把

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

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及时推广出去,让

书斋中的思考化作一种现实性的社会力

量。我想,一个学者倘若不是一心只想

当“学术活动家”,或只惦记着炒作所带

来的名利,而是把学术宣传、学术普及

作为潜心学术的一个补充,就是健康的

学术心态。(作者 江西师大文学院杜华

平)

----------------------------------------------------------------------------------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

精神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

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古老文化精华,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极其

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精神支柱。它使中华民族具有生生不息的

向心力和凝聚力,有着巨大的哺育作用,塑造了一代又一代

炎黄子孙,并始终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而传统文化里更包容了众多中国五千年来的优秀传统美德,

比如,精忠报国、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刚健有为、自强不

息的奋斗精神,先义后利、见利思义的价值取向,厚德载物、

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这

些正是当代大学生乃至21世纪青年人建立理想的人格所需

要的。

我们不能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因为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

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

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对传统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部的吸收,只

有站在时代高度,通过实践检验。汲取精华,清除糟粕,才是正确地发挥作用。我认为下面

的话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贫贱不能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位卑未敢忘忧国 ;君子和而不同; 天行健,君子以

自强不息;....... 至于“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恐怕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了......

再者,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抛弃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就

是使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报务。传统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符

合时代需要的新型文化,但这种转化需要社会实践,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生活相结合,才能

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笔者连续拜读了某大师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所作评判的一系列文章,虽然文中不乏切中要害的真知灼见,但其不能全面、客观、公允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之的态度和看法,笔者实在不能苟同。

中国在长达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在这些文化传统中,既有值得我们继续发扬光大的积极的优秀成果,也有需要抛弃的消极因素与缺陷。

综观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变化万千的中国文化,可以发现“天人合一”、“人本主义”、“刚健有为”、“贵和尚中”这四大思想,在中国文化中起着主导作用,代表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体现了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的精神,也是今天需要弘扬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具有深刻的合理性。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对解决人类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提供了可贵的思想遗产。

“人本主义”。以人为本,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肯定在天地之间、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中国古代各种哲学派别、文化思潮的关注焦点,以及整个中国文化的政治和价值主题,始终围绕着人生价值目标的揭示、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展开。中国文化的人本主义是一种道德的人本主义,它始终把人放在一定的政治伦理关系中来考察,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个体道德精神境界的升进,寄托于整体关系的良性互动。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五伦”关系,各有其特定的行为规范,如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敬妇从、兄友弟恭、朋友有信。每个人既处于五伦的关系网络中,又同时处于整个社会国家一体的宗法政治关系网络中。每个人都要依据与这个网络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在社会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履行一定的义务,彼此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转,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目标。这种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轻个体的倾向,以及片面强调个人的义务和道德人格的独立性,而不重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具有明显的消极因素。但是,它把道德实践提到至高地位,对于人的精神开发,对于个体道德自我的建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道德教育代替宗教信仰,用道德自觉自觉抵制宗教强制,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这是对中国人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为中华民族大多数人所接受,培育了中华民族自强自立、不断进取的精神。

“贵和谐,尚中道”,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思想使中国人十分重视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对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人把做事不走极端、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存小异、保持人际关系和谐作为普遍的行为准则,这对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扩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政权的维护,起着积极作用。

道德传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以崇尚道德而称誉于世。审视中华民族的道德价值体系,属于传统美德的主要有: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内在凝聚力,它在价值意义上形成了中华民族道德人格的精魂。传统美德的总结与认同,是弘扬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关键,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明的极为重要的源头活水。应当看到,加强道德文明建设,已成为当代中国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要。发展市场经济,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但由于市场经济自身的趋利性、排他性和商品交换等价原则有很大副面影响,对社会道德带来很大冲击,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泛滥,严重影响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在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这就要求在科学阐释的基础上,根据现实需要,对传统美德进行创造性转化。

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

产生于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中国文化,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以下消极因素:一是重农抑商,重农无可非议,但将农与商对立起来,并极力推行抑制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二是重实际而黜玄想。从小农业的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和思想方法只注重切实领会,不太注重纯理论的玄想,使中国较少产生亚里士多德式的不以实用为目的、而由探求自然奥秘的好奇心所驱使研究自然科学理论的文化人,缺乏精密谨严的思辩体系。三是安土重迁的观念。这一观念锁住了人们的眼界,封闭了人们的心胸,使抗争意识、冒险精神受到压抑,使人们的眼光短浅、知足常乐、进取心萎缩、缺乏开放意识。这种观念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四是习故蹈常、好常诬变。五是平均主义传统。小农意识的本质特征就是平均主义。这种意识导致人们不思进取,不讲差别,不要竞争,从而窒息了争强好胜的生命冲动。由于小农经济影响而产生的中国文化的消极因素,经过千百年的积淀,已经溶入中华民族的心理,形成国民的不良习惯,影响至深至远。

长期的宗法制对中国文化也产生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由于宗法制和宗法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重家族轻个人、重群体轻个体,因而总是强调个人在群体中义务和责任,而忽略了个人在社会中的权利,也就使得“人皆可以为尧舜”这样的道德平等意识仅仅成为一种理想,而法治在这样的系统之内也无用武之地。宗法制基础上的中国文化,除了压抑个人的现实性、自由性、独立性之外,还突出表现为对传统的极端重视和对创新精神的泯灭。从积极方面说,对传统的极端重视大大强化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力,使中国文化不曾被外来文化所中断;从消极方面来说,它造成了中华民族习惯于向后看的积习和因循守成的倾向,对中国人的创新精神和进取意识,具有消磨作用,使中国文化中的变易思想、自强不息精神得不到高扬与升华。由于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由此引生出众多毫无竞争能力的“次生关系”,如同乡关系、战友关系、裙带关系等,他们彼此之间相互迁就、相互奉承、相互提携,但又相互提防、相互排斥,结果走向一种没有活力的人际关系。在这种表面热热闹闹的关系圈子内,人们形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依附心理和依赖性格。这种依赖关系圈、关系网的性格,抹杀了个人奋斗精神,正是这种关系圈的群体结构,如同链条、牢笼,极大束缚了个人创造力的发挥。 封建专制主义则把小农经济和宗法制的一切弊端强化起来,对中国文化的消极影响特别重大。一是使中国文化缺乏科学和民主传统;二是使中国文化特别是俗文化中充满迷信成分和庸俗心习。尽管当代中国已经消灭了封建专制主义,但几千年形成的俗文化中的种种消极因素仍然残留在一部分人心中,消除这些消极因素,任务十分艰巨。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大缺陷是缺乏民主传统。由于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发展的非常充分,民主、自由难以在这种体制中得到发展。首先,秦汉所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由于高度发达的封建经济的有力支持,延续了两千多年,国家对社会的统治渗透到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国没有一块可以让市民自治正体生长的空隙之地。其次,中国封建制度所依仗的军队、官僚机构等物质力量和哲学、宗教、伦理道德等精神力量也是高度一致的,使得封建专制主义特别坚强有力,严重抑制民主力量的形成和发。最后,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和沉重的剥削阻抑了市民阶级经济实力的增长。总之,封建专制主义的高度发达是我国缺乏民主传统的根本原因。 正是因为存在种种消极因素和重大缺陷,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随着专制制度的灭亡而瓦解。但其某些消极因素仍然存活在新的文化体系中。这说明,我们对传统文化清理得不彻底,一方面好的文化传统发扬不够,另一方面陈腐的文化传统则批判得不透。

中国传统文化是有缺陷,而且比较严重。但不能因其有糟粕,就连她的精华也一起否定掉。正像倒洗澡水不能连婴儿一起倒掉一样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ok4.html

《如何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