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更新时间:2023-09-29 17: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1.免疫: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2.抗原: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3.表位(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4.半抗原:某些小分子物质只可与应答产物特异性结合,而不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即 只具备免疫反应性,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

5.异嗜性抗原:存在于人、动物、微生物等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

6.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 非特异性免疫增强物质。

7.抗体: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 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8.免疫球蛋白:血清中一类主要的蛋白,由α1、α2、β和γ球蛋白组成。 9.高变区(HVR):VH和VL中3个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的区域。 10.单克隆抗体:由单一杂交瘤细胞产生,针对单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原。 11.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抗体Fab段结合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表位,其Fc段与杀伤细胞表面的FcR结合,介导杀伤细胞直接杀伤靶细胞。 12.互补性决定区(CDR):VH和VL中的3个可形成与抗原表位互补的空间构象的区域。 13.补体:正常人或动物体液中存在的一组与免疫有关,并具有免疫活性的免疫球蛋白。 14.膜攻击复合物(MAC):由补体系统的C5b~C9组成的复合物,可牢固附着于靶细胞表 面,最终造成靶细胞死亡溶解。

15.细胞因子:由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 16.CSF(集落刺激因子):能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分化、 增殖的细胞因子。 17.IL(白细胞介素):是由白细胞产生的又介导白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些细胞因子。 18.TNF(肿瘤坏死因子):由单核巨噬细胞与活化T细胞产生的,能造成肿瘤直接死亡的细 胞因子。

19.IFN(干扰素):由干扰素诱导剂或病毒感染诱导组织细胞产生的,具有广谱抗病毒、调节 免疫作用的小分子蛋白质。 20.白细胞分化抗原(LDA):造血干细胞在分化为不同谱系、各个细胞谱系分化不同阶段, 以及成熟细胞活化过程中,表达的细胞表面分子。

21.CD:分化群,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种分化抗原归为同一个分化 群。

22.CAM(粘附分子):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结合的分子,以受体—配体 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 23.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某一染色体上的一群紧密连接的,决定移植组织是否相容,与免疫应答有关的基因群。 24.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人的MHC。 25.B细胞受体(BCR):表达于B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 26.T细胞受体(TCR):表达于T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

27.阳性选择:在胸腺皮质中,未成熟DP细胞表达的TCR与胸腺上皮细胞表面的自身抗原 肽—MHC分子相互作用。能结合的DP细胞成活获得MHC限制性;不能结 合则发生凋亡。

28.阴性选择:经过阳性选择的SP细胞在皮髓交界处与DC、MΦ表面的自身抗原肽—MHC 分子相互作用。结合的SP细胞凋亡;不能结合的SP细胞存活成为成熟T细 胞并进入外周免疫器官。

29.初始T细胞:未接受过抗原刺激的成熟T细胞。 30.抗原提呈细胞(APC):能够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以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 形式将抗原肽信息提呈给T细胞的一类细胞。

31.专职性抗原肽提呈细胞:一类特化的抗原肽提呈细胞,包括DC、Mφ细胞和B细胞,可 表达MHCⅡ类分子及共刺激分子。

32.非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一类异质性的抗原提呈细胞,仅在炎症刺激下才诱导性表达 MHCⅡ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 33.树突状细胞(DC):一类成熟时具有许多树突样突起,能够识别、摄取和加工外源性抗 原并将抗原肽提呈给初始T细胞,并诱导T细胞活化增殖的、功能 最强的APC。

34.特异性免疫应答:抗原物质进入机体后诱导机体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和发挥效应 的全过程。

35.细胞免疫应答: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发挥清除抗 原效应的全过程。

36.MHC限制性:TCR在特异性识别APC所提呈的抗原肽的同时,也必须识别复合物中的 自身MHC分子特性。

37.记忆性T细胞:对特异性抗原有记忆功能的长寿T细胞。

38.免疫突触:T细胞与APC表面粘附分子之间通过受体—配体相互作用得以紧密接触,形 成的一个以TCR—MHCⅡ为中心,周围是共刺激分子的结构。 39.初次应答:抗原初次刺激机体所引发的应答。 40.再次应答(二次应答):初次应答中所形成的记忆细胞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应 答。

41.体液免疫应答:抗原进入机体后诱导相应的抗原特异性B细胞活化、增殖并最终分化为 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进入体液,发挥免疫效应。

42.Ig类别转换:B细胞在受抗原刺激后,首先合成IgM,然后转化合成IgG等类别抗原。 43.体细胞高频突变:在抗原诱导下,处于分裂中的生发中心母细胞的Ig基因IgV区基因发 生高频率点突变。

44.亲和力成熟:生发中心的B细胞经体细胞高频突变后,其中表达高亲和力BCR的B细 胞才能有效地结合抗原,并在抗原特异性Th细胞辅助下增殖,产生高亲和 力的抗体。

45.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机体固有免疫细胞和分子在识别病原体及其产物或体内衰老 损伤、畸变细胞等抗原性异物后,迅速活化有效吞噬杀伤、 清除病原体或体内“非己”抗原性异物,产生非特异性免疫 防御、监视、稳定等保护作用的过程。 46.模式识别受体(PRR):存在于吞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的表面、胞內室器 膜上和血清中的一类能够直接识别病原体及其产物或宿主凋亡 细胞和衰老损伤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 47.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某些病原体或其产物所共有的高度保守、可被模式识别受 体结合的特定分子。

48.γδT细胞:参与固有免疫的T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肤和粘膜组织,识别抗原无MHC 限制性,主要识别CD1提呈的抗原。

49.Toll样受体:模式识别受体之一,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固有免疫)的一类重要蛋白质。 50.免疫耐受:免疫活性细胞接触某种抗原性物质时所表现的一种特异性无应答状态。

51.中枢耐受:胚胎期及出生后T、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发育的过程中,遇自身抗原所形成 的耐受。

52.免疫忽视:免疫系统对低水平抗原或低亲和力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答的现象。 53.地带耐受:抗原剂量太低引起的耐受。 54.高带耐受:抗原剂量太高引起的耐受。

55.超敏反应: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等异常的适应 性免疫应答。

56.变应原: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

57.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在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 团块的现象。

58.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在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 物的现象。

59.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将抗原或抗体与一固相载体连接,再进行酶免疫反应。 60.人工自动免疫:用疫苗接种机体,使之主动产生适应性免疫,从而预防或治疗疾病的措 施。

61.人工被动免疫:给人体注射特异性抗体等制剂,使之被动获得适应性免疫应答,以治疗 或紧急预防疾病的措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oh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