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毛概考试题库

更新时间:2024-06-15 20: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根据2015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整理

第一章 马克思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25分)

1、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A)。

A、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C、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D、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2、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结合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加以(B )。

A、系统化

B、民族化和具体化 C、国家化 D、世界化

3、1942年,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谈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一致的目标是(A)。

A、解决中国问题和创造些新的东西 B、国际化和中国化 C、理论和实际

D、旧中国与新中国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A)。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是(D)。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下面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是(A)。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7、下面不属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形成的初步成果的是(D)。 A、最终的奋斗目标

B、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C、农民同盟军思想 D、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8、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会议是(C)。 A、党的二大

0

B、 遵义会议

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党的八大

9、毛泽东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在(A)中。 A、《论新阶段》 B、《改造我们的学习》 C、《反对本本主义》 D、《实践论》

10、中国革命走了一些弯路,遭受过严重的挫折。党的理论和实践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是在( A ) 。

A、遵义会议以后

B、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后 C、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后 D、红军长征胜利以后

1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A)。

A.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成为时代主题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C.共产主义运动席卷全球 D.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

1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A)。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B、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C、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D、抗日战争

13、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是(B)。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入与传播 B、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 D、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的政局

14、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领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中共(C)。 A、五大 B、六大 C、七大 D、八大

15、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B)。 B、主要创立者

C、创立者 D、创立者之一

16、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著作是(B)。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反对本本主义》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7、毛泽东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文章是(B) 。A.《民众的大联合》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D.《实践论》

1

18、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并达到成熟的标志是(C)。 A、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提出 B、农村革命根据地理论的提出

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 D、“三大法宝”理论的提出

19、下面不属于毛泽东著作的是(D)。 A、《矛盾论》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0、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认为毛泽东就他的一生来看(A) A、功绩远远大于过失

2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D)。 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 B、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 C、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A)。 A、和平与发展

B、革命与战争 C、世界多极化 D、经济全球化

23、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这段话表明邓小平理论产生的(C)。

A、时代背景是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

B、历史依据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现实依据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实践 D、理论依据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4、下列选项不属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是(B)。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属于社会主义本质 B、第一次系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25、邓小平理论是关于(D)的理论。 A、新民主主义革命 B、社会主义革命 C、过渡时期

D、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2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是(B)。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廉洁奉公

2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所提到的

2

“本”、“基”、“源”,说到底就是( C )。

A、先进生产力

B、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D、综合国力

2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的核心问题是(C)。 A、什么是人民利益,怎样维护人民利益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29、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没有体现(A)。 A、社会主义改造的本质要求 B、党尊重客观规律 C、按经济规律办事

D、党对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30、党的(D)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D、十八大

3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是(D)。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四项基本原则 C、“三个有利于”标准 D、实事求是

32、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提出解决思想路线这个问题的领导人是(A)。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朱德 D、周恩来

33、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路线基本含义的代表作是(A)。 A、《反对本本主义》 B、《改造我们的学习》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34、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是(B)。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 B、中国共产党的七大

C、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的十二大

35、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B)。 A、解放与发展我国的先进生产力

B、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C、确立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 D、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6、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D)。

A、必须尊重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 D、一切从实际出发

37、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B)。 A、团结一致向前看

B、理论联系实际

C、尊重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D、不断创新与发展

3

38、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是(D)。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尊重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C、改革开放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9、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C)。 A、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理论创新 D、坚持执政为民

40、毛泽东说:“‘矢’就是箭,‘的’就是靶,放箭要对准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毛泽东这种“有的放矢”的比喻是指我们的工作要(A)。

A、理论联系实际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D、在实践中发展真理

41、 1941年,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科学说明的著作是(B)。 A、《反对本本主义》 B、《改造我们的学习》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42、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C)。 A、《反对本本主义》 B、《改造我们的学习》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43、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个著名论断的著作是(A)。 A、《反对本本主义》 B、《改造我们的学习》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44、中国共产党同其他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C)。 A、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 C、有无群众观点 D、消除腐败

45、我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解决党内重大问题的会议是(B)。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三大 D、中共六大

46、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C)。 A、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 C、独立自主 D、争取外援

47、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是(D)。 A、坚持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 B、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C、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D、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48、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根本条件是(B)。 A、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4

B、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革命 D、以民主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革命

5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ABCD)。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56、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是(ABC)。

A、分布集中,容易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B、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

C 、深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压迫 D、 生活贫穷,没有生产资料

57、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表现为(ABCD) 。 A、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受封建主义的束缚 B、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C、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 D、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58、农民以外的各种类型的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ABCD) 。 A、广大的知识分子 B、小商人 C、手工业者 D、自由职业者

59、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点是(ACD)。 A、革命前途不同 B、革命任务不同

C、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D、革命指导思想不同

60、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描述正确的有(ABD)。 A、无产阶级领导的 B、人民大众的 C、民族主义的

D、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革命 6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是(AD)。 A、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 B、追求民族独立

C、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D、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62、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BCD)文化。 A、民主的 B、民族的 C、科学的 D、大众的

63、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ABC)。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保护民族工商业

C、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6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ABC)。

15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 D、独立自主

65、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统一战线有(ABCD) 。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 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66、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是(ABC) 。 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根据地建设 D、党的领导

6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即(CD)。 A、共产党和国民党的联盟 B、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联盟 C、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 D、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68、毛泽东提出的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BCD) 。 A、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B、官兵一致的原则

C、军民一致的原则 D、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的原则

69、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因为(ABC) 。 A、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 B、农民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

C、中国革命进行的长期武装斗争,主要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农民游击战争 D、农民是农村主要劳动者

70、中国共产党进行自身建设的有利条件包括(ABD)。 A、良好的思想基础 B、良好的阶级基础 C、得到共产国际的直接帮助 D、有一个完整的建党学说

71、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ABCD)。

A、不能提出明确和完整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

C、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 D、没有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

7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是(AC)。 A、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统一战线

C、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D、党的建设

73、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战争的基本特点有(ABCD)

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 B、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 C、人民军队力量的弱小

D、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的开展

16

74、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正确认识有(ABCD)

A、具有一定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B、反帝反封建的勇气不彻底,容易妥协

C、无产阶级必须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又团结又斗争的策略 75、下面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的叙述正确的是(ACD)。 A、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 B、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C、推翻了清朝的专制统治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76、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将中国资产阶级区分为(AD)。 A、买办资产阶级

B、亲英美派资产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77、下列关于中国农民以外的各种小资产阶级的说法是正确的(AB)。 A、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 B、属于资产阶级范畴

C、中国革命最可靠的同盟军和主力军 D、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

78、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实质是共产党领导),这是(ABCD)。 A、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B、由于无产阶级的特性决定的 C、由于中国革命历史要求决定的

D、毛泽东对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领导权思想的发展 7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ABCD)。 A、既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

B、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C、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任务,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革命

D、两者是紧密衔接的两个阶段,中国革命将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而不经过资本主义阶段。

80、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是指(ABD)。

A、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B、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C、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

D、新民主主义文化代表了五四以来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81、辛亥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82、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83、党的三大提出了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并明确提出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 84、如果不发动农民,无产阶级在中国革命当中的领导地位也是不可能的。(√) 85、官僚资本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 86、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任务。(√)

87、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 88、无产阶级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阶级。(√)

17

89、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90、对待民族资产阶级要采取又斗争又联合的策略。(√)

91、无产阶级要实现革命的领导权,必须要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9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犯左倾错误的人提出“毕其功于一役”的主张,搞所谓的“无间断”革命,这种错误倾向实质上是混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的界限。(×)

9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政策不是一般地保护私有财产,而是一般地废除私有财产。(×)

94、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95、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是一种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96、秋收起义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97、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客观条件。(×)

98、在中国革命的各种斗争形式中,武装都是主要斗争形式,其它斗争形式都要服从于武装斗争形式。(√)

99、“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提出的。(√)

100、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内思想上的主要矛盾。(√) 101、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祸害的总根源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帝国主义。(√) 102、在民主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 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是人民的一部分。(×)

10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104、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105、人民民主专政相对于其它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包括了农民。(×) 106、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107、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108、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109、在新民主主义国家中,整个社会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11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其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 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25分)

1、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 B )。

A、集体经济 B、国营经济

C、混合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 C )年中国共产党开始制定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A、1951 B、1952 C、1953 D、1954

3、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C )。 A、农民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群众内部矛盾

C、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18

D、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的矛盾

4、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 C )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工业 5、1953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快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B )。 A、土地革命的总路线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6、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 C )。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 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7、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D)。 A、三大改造 B、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

C、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 D、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8、下列不属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内容的是( D )。

A、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B、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 C、提出“两个务必”思想

D、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9、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并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 B )政策。

A、争取 B、赎买 C、利用 D、合作

10、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是( A )。 A、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C、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最主要目标

D、符合当时的基本国情,反映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11、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和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根本目的是( D ) 。

A、变革经济体制 B、建立国营经济

C、改变所有制结构 D、发展生产力

12、党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步骤,逐步实现过渡。其中第二步是组织( C )。

A、农业生产变工队 B、农业生产互助组

C、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3、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国家对合营企业进行( B )。 A、四马分肥 B、定股定息 C、无偿没收 D、核价收购

14、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当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后,企业的利润实行( B )。

A、归国家所有 B、四马分肥

19

C、归企业所有 D、用于工人的工资

15、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后,资本家领取的是( B )。 A、企业利润的1/4 B、定息

C、全部企业利润 D、和工人一样的工资

16、我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主要形式是( C )。 A、股份制 B、无偿没收 C、国家资本主义 D、合作化

17、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骤是( D )。

A、委托加工 B、计划订货 C、统购包销 D、全行业公私合营 18、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恢复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确立过渡时期总路线

19、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存在的时间是( C )。 A、1919~1949年 B、1949~1956年 C、1953~1956年 D、1953~1978年 20、1953年10月毛泽东说:“一般规律是经过互助组再到合作社,但是直接搞合作社,也可允许试一试。走直路,走得好,可以较快地搞起来,为什么不可以?可以的。”这一论述针对的是( B )。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土地改革运动 D、建立国营经济

21、下列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条件是( D )。

A、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的历史任务 B、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C、恢复了国民经济

D、完成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22、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的论述,不正确的有( C )。 A、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是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 B、这一政权是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C、在经济上实行的是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D、在文化上实行的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23、下列几组词,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A )。 A、工业化 抗美援朝 三大改造 B、一边倒 人民公社 另起炉灶 C、大跃进 两弹一星 和平共处 D、合作化 求同存异 三个面向 24、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不包括( B )。 A、国营经济 B、民族资产阶级参加政权

C、思想文化领域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D、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

25、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 B )。 A、农业合作化 B、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 C、建立手工业合作社 D、没收官僚资本

20

26、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改造不正确的论述是( D )。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27、毛泽东在建国前夕对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所需的时间估计是(C)。 A、十到十五年 B、三到四个五年计划时间 C、十到十五年或二十年 D、三年左右

28、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 C )。 A、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B、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新民主主义性质

29、我国在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采取的方针是( A )。 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B、利用、限制、改造 C、和平赎买

D、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

30、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是( D )。 A、委托加工 B、计划订货 C、统购包销、经销代销

D、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31、从( C )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

32、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中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 C )。

A、消灭资本主义 B、恢复国家经济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建立国营经济

33、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党政干部中存在的腐化问题,中国共产党开展了( B )。

A、三查运动 B、三反运动 C、五反运动 D、四清运动

34、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其中掌握了国家主要经济命脉的是( A )。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35、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党对资本家采取的政策是( D )。 A、限制 B、征用 C、没收 D、支付定息

36、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 B )。

A、基本建成 B、初步确立 C、基本完善 D、完全建成

37、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C )。 A、消灭剥削 B、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21

C、大力发展生产力 D、过渡到共产主义

38、新中国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 D )。

A、解放区的公营经济 B、对民族工商业的改造 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D、没收官僚资本

39、社会主义的基本( A )制度建立起来,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政党 40、( B ),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人民民主专政的确立

41、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 A )三个阶段。 A、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

B、供销小组、供销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

C、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司合营 D、委托加工、计划订货和统购包销

42、我国的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 B )三个阶段。 A、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

B、供销小组、供销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

C、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司合营 D、委托加工、计划订货和统购包销

43、我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 C )三个阶段。 A、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

B、供销小组、供销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

C、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司合营 D、委托加工、计划订货和统购包销 44、适合中国特点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是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 A )道路。

A、互助合作 B、社会主义 C、公私合营 D、土地改革

45、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之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 C )。 A、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B、供销小组、供销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

C、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 D、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46、1953年2月,毛泽东在河北视察工作时说:“邢台是个老区??一定要本着积极、稳妥、典型引路的方法去办。”这是毛泽东针对(A)问题作出的指示。

A、农业合作化 B、土地改革 C、农村人民公社 D、农村包产到户

47、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专门讨论了建设( A )社会的问题。 A、新民主主义 B、过渡性质 C、社会主义 D、劳动人民

22

48、从1949年至1952年,党领导人民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继续完成( B )遗留的任务。

A、过渡时期 B、民主革命 C、社会革命 D、土地改革

49、对过渡时期总路线作出完整而准确的表述是在( B )。 A、1952年9月 B、1953年12月 C、1953年5月 D、1954年9月

50、建国初期,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是( C )。 A、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

B、消灭富农 C、保存富农经济 D、限制富农 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51、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有(ABCD)等基本的阶级力量。 A、工人阶级 B、其他小资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52、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坚持的基本原则有( ACD )。 A、自愿互利 B、听从上级安排 C、典型示范 D、国家帮助

53、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是( ABD )。 A、互助组 B、初级社 C、人民公社 D、高级社

5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包括( BCD )。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5、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点的农业合作化道路,成功地实现了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历史经验主要有:( BCD )。

A、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业集体经济体制 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C、在土地改革后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D、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5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BCD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B、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开始

57、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内容是( ABCD)。 A、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通过一系列逐步过渡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 C、和平改造特别是对资产阶级实现了和平赎买 D、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58、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和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一基本制度的确立,( ABD )。

A、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23

B、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完成 D、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59、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渡的时期,其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一时期存在五种经济成分,其中,具有过渡性质的经济成分包括( ABC )。

A、个体经济 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C、合作社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60、从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性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ACD)。 A、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B、在历史进程中没有多种道路可供人们选择

C、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受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启示 D、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的正确把握

61、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这一历史时期( ACD)。 A、它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B、它从属于资本主义范畴

C、它既有社会主义因素也有非社会主义因素

D、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6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BCD )。

A、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 B、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C、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AB)。

A、逐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B、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C、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 D、逐步消灭非社会主义因素

64、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但是在改造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 ABCD )。 A、社会主义改造后的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随之扩大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 C、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

D、要求过急,发展过快,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65、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 BD )。 A、消灭资本家 B、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C、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D、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66、过渡时期总路线被称之为“一体两翼”的总路线,其中“两翼”是指( BCD )。

A、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67、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物质基础、经济条件有( BC )。 A、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确立

B、主要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确立 C、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及现代化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D、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就及其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援助

68、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这是

24

A、小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己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D、大资产阶级

2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提出的战略目标是( A )。 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的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7、傅雷在一份家书中说,毛主席“从一月十八日至二十七日就在全国省市委书记大会上提到百家争鸣问题,二月底的最高国务会议更明确的提出,这次三月十二日对我们的讲话,更为具体??他再三说人民内部矛盾如何处理对党也是一个新问题”。这份家书的写作时间应为( D )。

A、1956 B、1957 C、1958 D、1959

28、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四个现代化是指( D )。

A、工业、农业、商业和交通业

B、工业、农业、商业和科学技术 C、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

D、工业、农业、国防和交通业

29、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是( C )。

A、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

D、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30、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D ) 。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的矛盾 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31、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指出的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应是( C )。

A、个人利益是第一位的 B、集体利益是第一位的 C、兼顾三者的利益

D、只要国家利益实现了,个人利益自然而然得到满足 32、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 C )。 A、“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B、“攀登科学技术高峰” C、“向科学进军”

D、“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33、新中国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 D )。

A、解放区的公营经济 B、对民族工商业的改造 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30

D、没收官僚资本

34、下列毛泽东的重要讲话,按时间排列前后顺序正确的是( B )。

①“对人民闹事,要采取完全新的方法。对犯了法的人,应该按照法律程序处理。其他的人,应该说服教育,不要开除”

②“改造十人以上的私营工厂,可能不要十年,也许只要七年。明年一定要比较稳,后年大进一步”

③“许多新产品都是出在沿海工厂,可见沿海工厂作用很大,应充分利用” ④“现在是要过土改一关,我希望我们大家都和过战争关一样也过得很好” A、②④①③ B、④②③① C、③④①② D、②④③①

35、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问题是( B )。 A、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B、 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C、 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D、 处理好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36、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改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思想是( C )。 A、“一化三改”

B、发挥中央、地方、企业三个方面的积极性 C、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D、“两参一改三结合”

37、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正式提出了( C )。 A、探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任务 B、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任务 C、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D、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改革道路的任务

38、正式宣布把我国建设成四个现代化强国的会议是( C ) A、中共八大 B、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9、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D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小农经济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40、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开展了一次广泛而深入的对经济工作的调查研究,其理论成果就是( A )。 A、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形成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形成 C、中共八大政治报告的形成 D、“双百”方针的形成

41、中共八大确定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是( A )。 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 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42、《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要实行( B )的方针。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1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4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提出了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是( D )。

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

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 44、毛泽东提出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针是( D )。 A、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

C、打击国内外敌对势力阴谋分裂祖国的勾当 D、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45、毛泽东提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的方针是( C )。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不要四面出击

46、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被概括成为( B )。 A、“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 B、“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C、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47、我国把私人资本主义企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企业采取的形式是( C )。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合资经济

48、1970年4月,我国( D )。 A、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C、成功发射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 D、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49、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条件是( A )。 A、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0、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51、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主要有(ABCD)。 A、忽视生产力发展 B、机械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C、照搬苏联经验

D、混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体制的区别

32

、 52、毛泽东指出,从建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至少需要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这是由于(ABCD)。

A、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特殊历史条件决定的 B、我国的现实状况决定的

C、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点决定的 D.社会发展的自身规律决定的

53、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上提出的思想有( ABCD )。 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C、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D、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

54、毛泽东指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和解决方法分别是( BD )。 A、前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 B、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 C、前者采用专政方法,后者采用民主方法 D、前者采用民主方法,后者采用专政方法

55、毛泽东指出,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所谓民主方法是指( ABD )。 A、 讨论的方法 B、说服教育的方法 C、 大鸣大放的方法 D、批评的方法

56、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下面是正确的是( ABCD )。

A、对于思想政治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B、 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

57、刘少奇同志提出实行“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是指( ABCD )。 A、 全日制的劳动制度 B、全日制的教育制度 C、 半工半读 D、半日制的劳动制度 58、《论十大关系》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重大关系,这些关系涉及以下哪些问题?( ABCD )。 A、国防建设 B、思想文化生活 C、中国工业化道路 D、政治生活

59、毛泽东认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需要。这里讲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BCD )。

A、社会主义的因素和资本主义的因素 B、国内的因素和国外的因素 C、党内的因素和党外的因素 D、直接的因素和间接的因素

60、人民内部矛盾包括( ABCD )。

33

A、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 B、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 C、工人阶级内部矛盾

D、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

61、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转化问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CD )。 A、对抗性的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发生对抗 C、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

D、一般情况下,人民内部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

62、中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是在( AB )。 A、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 B、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后 C、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后 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63、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 ABCD )。 A、为后来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C、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D、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提供了基本理论的依据

64、毛泽东提出的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BCD )。 A、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 B、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 C、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 D、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

65、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还提出了其他哪一些重要的思想理论观点?( ABCD ) A、关于知识分子工作的思想 B、“两步走”的发展战略 C、“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 D、关于经济建设方针的思想

66、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包括( ACD )。

A、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补充

B、在对外交流方面,自力更生是主体,引进技术是补充

C、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D、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在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补充 67、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在于( ABCD )。 A、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 B、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 C、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D、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理论准备

68、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过程中,我们创造的建设成就为之后的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主要表现在( ABCD )。

A、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 B、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34

C、培养了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经济文化建设方面的宝贵工作经验

D、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69、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在于( ABCD )。 A、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B、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C、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 D、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能急于求成 70、下列属于毛泽东提出的重要理论观点的是( BD )。 A、建立“适合于我国情况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市场” B、“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C、“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D、“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

71、集中体现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著作有( CD )。 A、《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72、毛泽东强调通过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要造成一种政治局面是( ABCD )。

A、又有集中又有民主 B、又有纪律又有自由 C、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 D、生动活泼

73、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强调指出( ABCD )。 A、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 D、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74、下列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BCD )。 A、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

B、社会主义存在阶级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种矛盾

C、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矛盾基本结束,但还没有完全结束 D、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得到解决 75、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 AB )。 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敌我之间的矛盾

D、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

76、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在经济方面应处理好的关系有( ABCD) 。 A、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B、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C、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D、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以及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77、中共八大的主要贡献是( ABC )。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35

B、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C、强调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 D、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78、20世纪50年代,反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的理论成果有( ACD )。

A、提出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B、开始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 C、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D、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79、1956年,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其背景是( ACD )。

A、经济建设上学习苏联的做法,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样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

B、苏联模式显示了它的威力

C、经过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践,已经积累了进行建设的初步经验 D、苏共二十大,暴露了苏联模式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必须引以为戒 80、毛泽东把社会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是( AB )。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B、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共产主义阶段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8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是学习苏联经验,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证明,照搬照抄苏联模式符合中国国情。( × )

8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以后,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的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完全彻底地解决了。( × )

83、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进行过专门的论述。( × ) 84、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长期不承认社会主义存在矛盾,在实践中造成了严重后果。( √ )

85、波匈事件对我国的影响,是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背景。(√) 86、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两类性质相同的矛盾。(× ) 87、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敌我矛盾。( × ) 88、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明确提出要求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 )

89、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

90、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要全盘否定和抛弃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成果,也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不同资本主义发生任何联系。( √ )

91、实践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在执政以后,必须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拜,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党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

92、抗美援朝战争、苏共二十大、社会主义阵营解体都发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七年,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发生了重要影响。( × )

93、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仍然存在着对抗性的矛盾。( ×) 94、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革命任务不同。( × )

36

95、中共八大提出应该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法制。( √ )

9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正确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 )

97、1964年12月,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正式宣布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的现代化目标( √)

98、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 )

99、党的八大三次会议改变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是导致后来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重要原因。( × )

100、20世纪50-6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要建立“适合于我国情况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的思想。( × )

101、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 √ )

102、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刘少奇提出了使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性又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主张,以及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思想。(√ )

103、 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重农轻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 )

104、毛泽东提出以工业为主导,把重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以逐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 √ )

105、1958年,毛泽东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106、《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 107、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 )

108、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的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 )

109、毛泽东提出的“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第二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

110、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25分)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 )。 A、科学发展观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五位一体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 )。 A、马克思B、斯大林C、列宁D、毛泽东

3、我们讲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就是( )。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我国进行过新民主主义革命 C、我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7

D、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这一重要观点出自( )。

A、《革命的转变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论十大关系》 C、《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5、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的论断是在( )上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三大 6、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

A、多变性B、长期性C、开放性D、差异性

7、以下名词提出的时间前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②①④③ D、①④③②

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 )的错误方针,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A、“两个凡是” B、“以阶级斗争为纲 ”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斗私批修” 9、1981年,( )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一届六中全会 D、十三大

10、1979年,针对当时出现的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否定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 )及时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 A、叶剑英B、胡耀邦C、邓小平D、江泽民

11、1985年,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不彻底纠正“左”的错误,坚决转移工作重点,就不会有今天的好形势。这里的“转移工作重点”是指( )。

A、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改革开放上来

B、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上来 C、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D、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体制改革上来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以( )为中心。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生态文明建设

1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 )。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38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4、我们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下列选项不是原因的是( )。 A、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期的、独立的社会形态 B、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 C、在这个阶段需要对资本主义进行补课 D、要防止急躁、冒进超越社会发展阶段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这主要取决于( )。 A、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 B、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C、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D、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 16、“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 )。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论联合政府》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 A、改革与开放的矛盾

B、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18、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统一于 ( ) 。 A、社会主义革命中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 D、坚持对外开放中

19、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是 ( ) 。 A、我国脱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B、我国脱胎于不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C、我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我国脱胎于封建社会

20、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是( )。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党的领导

2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核心的是坚持 ( )。 A、社会主义道路 B、共产党的领导

C、人民民主专政 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2、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 ( )。 A、间接动力 B、最终决定力量 C、直接动力 D、根本动力

23、下列对“改革是新的伟大革命”这一论断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B、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39

这句话出自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o9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