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科团队结题报告(张幼琴)

更新时间:2023-10-24 23:41: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科团队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

结题报告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柯桥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学科教学团队和教研组、备课组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它又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因为它类似于一种民间组织,队员之间不是因为学校组织的安排,而是因为自觉自愿,因为相同的志趣,因为教学的理想共同走到一起,所以它比教研组、备课组更有亲和力、凝聚力。团队成员之间是同事又是朋友,所以教学研究更自主、更自觉,成员之间更团结、更默契。“学科教学研究团队”秉着守住自己、借鉴别人、奉献全部的宗旨,打破了教研组和备课组单纯以学科为单位的组织体系,致力于教师教学个性的张扬与优化。改进传统校本研训的模式,建立教师学科团队,有利于通过各种途径促进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互动与交流,促使教师群体素质的再提高;有利于通过构建相应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科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更能丰富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解决骨干教师建设与培养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的问题。

基于上述情况,我校提出本课题,旨在立足于小学学科教学,以解决课堂教学活动中发生的真实问题为对象,以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和示范效能发挥为研究主体,通过团队内部的实践反思、同伴合作、专业引领等有效形式,将教学、研究、培训有机整合,使探究、合作、反思、资源共享为主要特征,把学校各学科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实践型、研究型的学习共同体。并以该团队建设的操作策略,以及团队的整体示范效能,带动和辐射全校教师群体的研训活动,推动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柯桥小学历来十分关注教师队伍的全面优化和师资力量的和谐提升,多年来,学校以创新、前沿的校本教研理念,被评为“省首批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省教科研先进集体”、“2012市教科研先进集体”,多次获得县优秀备课组。 在积累长期以来校本教研经验和文化的同时,在百年老校的文化浸润和感召下,柯

1

桥小学蛰伏着一大批个性鲜明、特长多样、风格迥异的“先锋派”教师,他们有着自己的教育理想、人生目标、情感价值的追求,自2008学年起倾情组建了“学科教学研究团队”,主要基于教师的理想回归、教学风格打造、情感价值再现,以课堂为平台,以“学术研究”为志趣,让教师们在轻松实践与自由探究中寻觅人生的幸福知音。

团队教师们轮班上课、交流反思、互议写文,在宽松、自由的交流空间中, “学科教学研究团队”的活力被激发了,“学科教学团队”的风格在活动中得到提炼,团队活动与备课组活动、教研组活动、课题组活动有效对接,全面提升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学科团队抱团组稿编辑《生本课堂》校刊6期,以鲜明的个性得到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和县内各兄弟学校的好评。

二、课题界定

学科团队:以教学风格为纽带,由个性和知识方面比较相似的教师跨年级跨学科自由组合,并推荐多年来所带班级学科教学质量优秀、学生满意度高、课堂教学风格鲜明的“先锋派教师”为团队的带头人,被命名为“***老师学科教学研究团队”。

目前,我校相继形成“刘发建等语文教学研究团队”、“柴向阳等语文教学研究团队”、“张幼琴等语文教学研究团队”、“周国萍等语文教学研究团队”、“金红梅等数学教学研究团队”、“车贞美等数学教学研究团队”、“李萍等数学教学研究团队”、“周俊友书法教学研究团队”、“沈敏乐音乐教学研究团队”、“俞东林美术教学研究团队”、“潘颖等英语教学研究团队”、“马瑛等科学教学研究团队”、 “许国琴等综合实践教学研究团队”、“魏优琴等英语教学研究团队”、 “郦彩仙等语文教学研究团队”、“冯燕等语文教学研究团队”和“陆欢君等体育教学研究团队”等15个风格各异的教学团队。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研究内容:以“守住自己的,借鉴别人的”的为指导思想,鼓励教师自发自觉组建“学科团队”,在团队的研究中,发展个性,提升专业技能。以“学科教学研究团队”完善校本培训模式,从文本细读、课堂对话、学习管理、教学写作(课堂记录、故事言说、随笔撰写)、课程设计、课堂观察(听课评课)等方面

2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预期目标:以组合“学科团队”的方式,实现教师发展由传统的“被动式”向“主动式”发展,由“独立式”向“团队式”发展,整体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通过团队发展,来培养一批有个性有特长的名师。然后在此基础上,赋予“学科团队”新的思维,使团队的独立性、研究性、实践性和行政的服务性得到更全面体现。此外,尝试“学科团队”的“跨边界”性和异质性,增强研究的开放性、互融性。

四、课题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经验总结法。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课题持续研究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从组建“学科团队”开始,运用各种机制引导教师由传统的“被动式”向“主动式”发展,由“独立式”向“团队式”发展,整体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团队逐步组建阶段(2008年底至2013年12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学校里一些教学经验丰富,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教师中具有较高的威望的优秀教师,不管他们有没有荣誉,有没有头衔,只要工作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得到全体教学信任的就行。然后通过他们让其他教师自觉地加入到他们的团队中。2008年10月,首先成立了三个团队:“刘发建语文学科教学团队” 、“柴向阳语文学科教学团队” 、“金红梅数学学科教学团队”。2009年1月,又成立了七个学科教学团队:“张幼琴语文学科教学团队” 、“车贞美数学学科教学团队”、 “李萍数学学科教学团队”、 “潘颖英语学科教学团队”、 “沈敏乐音乐学科教学团队” 、“俞东林美术学科教学团队” 、“周俊友书法学科教学团队”。2010年5月,又成立了三个学科教学团队:“陆欢君体育学科教学团队” “马瑛科学学科教学团队” “周国萍语文学科教学团队”。2012年,我们又成立了“魏优琴英语学科教学团队”、“陆欢君体育学科教学团队”,2013年成立了“胡建红科学学科教学团队”和“高焕明数学学科教学团队”。

至此,我校的学科教学团队研究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各学科团队互相听课、评课,为青年教师诊课、磨课,教研氛围相当浓厚。

2.团队研究阶段(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

以“学科团队”为载体,相继开展“团队赛课”、“团队写作”、“团队课堂观

3

察”、“团队课堂教学专场”等团队研课活动。各团队在研究课堂教学,提高学科质量的基础上,根据每个团队的特点开始各自的主题研究。如“刘发建语文学科团队”的“汉字文化”,“金红梅数学学科团队”以“课堂观察”研究数学“生本课堂”,“柴向阳语文学科教学团队”的“探究生本课堂‘123’模式”,“张幼琴语文学科团队”“课堂作业随堂化”为专题,“周俊友书法学科团队”尝试“书法走课制”,“潘颖英语学科团队”重点研究“怎样让复习轻负高效”,“陆欢君体育学科团队”的“体育模块教学”等。各学科教学团队围绕自己的研究主题开展相应的团队研究活动。

3.成果推介阶段(2014年至今)

我校以学科团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其中有个别团队的教学改进、课堂改革成果显著,在区内外得到肯定,学校积极为优秀的教师团队搭建平台进行成果推介。2011年,学校邀请区内外学科教研员、专家为语、数、英、科学科团队老师诊课,打磨各个团队的风格;2012年“金秋柯小”教科节以学科团队为单位开展“团队赛课”,每个团队通过集体备课、磨课、上课、议课,以展示各个团队的教学风格;2013年,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走进我校,“张幼琴语文学科团队”的张幼琴和郦彩仙老师以“辩课”《夸父追日》形式展示课堂;2013年,学校又为张幼琴语文学科团队、孙纪君美术学科团队搭建了“绍兴市张幼琴生本课堂教研专场”和“绍兴市孙纪君美术生本课堂教研专场”两个平台,在市级层面抱团展示了这两个团队教师在教学改进和课堂教学方面。2014年,学校获得柯桥区优秀教科研先进单位、校本教研特色单位,并做为先进单位在大会上做代表发言,得到全区中小学教科研领导的肯定。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系列的行动研究轨迹记录了我们对“学科团队”教研机制的探索过程,我们的学科团队具有以下特性:

1.研究性:能根据教学中遇到的共性问题,确立团队近期和长期的研究主题,每个团队一学年须申报一个县级以上课题(教改项目),紧紧围绕本团队研究课题开展研讨活动,保证课题研究有实效。教师的个人研究课题题应与团队研究的方向一致。

4

2.过程性:团队教师的研究过程就是教师个人提高的过程。每学期团队须开展一次教学研讨活动,或主题教研,或团队赛课,或课题研讨等。活动要有主题,要能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团队负责人须在校园园“校本团队”版块中建立本学科团队的网页,并及时把团队活动过程中的材料、图片、信息上传、更新,发挥团队引领作用。

3.学科性:学科团队的研究主题、内容、过程等,都应体现鲜明的学科特点,要研究本学科教学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作为团队研究工作的重要目标。

4.自主性:在同学科团队组合的基础上,更鼓励老师们跨学科的团队组全,以此实现学科交融,挖掘每个老师的内在知识。每一学期,团队负责人可根据本团队的研究主题自主选择、申请、经校长室批准后,组织团队教师外出学习考察一次,活动后每位团队老师上交学习反思及体会文章,由团队负责人整理、组稿上传至本团队网页,实现资源共享。

5.实效性:使学科团队建设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效益。每学期团队成员可合作撰写案例、论文,整理研究课例等,组织一组较高质量的稿件向校刊《生本课堂》或各类教育教学刊物投稿,努力用教科研成果反映我们的研究。

本课题实施几年来,在打造优秀教研团队、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形成学校校本研训特色三方面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

1.打造优秀教研团队

学科团队以抱团研究的形式,集合了老师们的优势,彰显了学科教学的特色,形成了我校百花齐放的优势学科教学、特色课堂改进。

张幼琴语文学科团队:课堂作业“随堂化”

张幼琴语文教学研究团队一开始以“课堂作业随堂化”教学改进为研究课题,团队带头人张幼琴老师是学校教科室主任,她发动整个团队老师组成了“研究团队”,引领大家以“课堂作业随堂化”为重点开展研究活动,“课堂作业随堂化“成为其团队内教师课堂教学的标签。2013年3月,绍兴市张幼琴小学语文课堂作业随堂化教研专场在柯桥小学举行,其团队内的张幼琴老师与陈诗文老师共同执教了“随堂作业”视角下的公开课,张幼琴老师作了教改报道,得到特级教师、

5

绍兴市小语教研员莫国夫的肯定,张幼琴语文团队逐渐形成了鲜明的课堂特色,团队老师多次在区市级公开课、研训活动中亮相。2013年6月,张幼琴语文团队的张幼琴老师和郦彩仙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师》“辩课进校园”活动中同课异构《夸父追日》,教学实录全文刊载。

魏优琴英语学科团队:英语教学金牌团队

2011年12月,柯桥小学李若棋等同学获“鲁外杯”绍兴县小学生英语口语团体优胜奖,个人一等奖;2012年5月,朱杨莉等同学获绍兴县首届小学生英语阅读比赛团体优胜奖,四名学生获个人一等奖……2013年12月,王涵之、包依宁等同学获“鲁外杯”绍兴县小学生英语口语团体优胜奖,分获个人讲故事、即兴会话一等奖。这辉煌的“五个团体优胜奖”背后是“魏优琴英语教学团队”的艰辛付出,她们6个人,摒弃“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势,拧成一股绳,共同探索课堂教学改良,精心创设英语文化氛围。2012区规划课题《英语阶段性“生本口语”评价》、2013市教改项目《以“习惯”促进小学生英语听读作业的有效落实》、2014区教改项目《以微信平台拓展小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实践研究》等研究,把英语课堂教学与“云课堂”、“微课程”对接,从课堂内的“小老师”到课堂外的“小考官”,从校园内的“英语周”到校园外的“微课程”,在英语学科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质量全区领先。

体艺团队:名师工作室成绩斐然

3年前,我校体育老师陆欢君老师眼光独到,玩起了校园足球,“绿茵小子”足球队随之诞生,陆欢君老师、足球教练王彦培和学校体育教师组成“陆欢君足球小子俱乐部”,带着柯小男甲足球队,征南闯北,把柯桥区校园足球联赛冠军、绍兴市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冠军、浙江省校园足球联赛(宁绍舟赛区)冠军、浙江省校园足球联赛一等奖统统拿了个遍。此外“沈敏乐音乐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带领“快乐音符”舞蹈团的孩子,原创《茴香豆》、《触摸春天》等四个舞蹈,先后在浙江省、全国艺术舞台上展演,均获得一等奖。由中国书协会员、柯桥区书协副主席周俊友老师领衔的“周俊友书法名师工作室”,以太阳花美术工作室为基地、悉心培养了一大批美术特长生的“俞东林美术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学校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挂牌一个,推介一个。今年2月,“娄华军陶艺工作室”、“徐芳书法工作室”、“王国森三棋工作室”、“孙轲弦

6

乐工作室”、“祁芳芳舞蹈工作室”、“朱玲戏曲工作室”、“金月飞合唱工作室”、“章晓明口琴工作室”均挂牌成立。这些名师工作室相继成立,学校的体艺特色也逐渐绽放光彩。

2012年后,省体育特色学校、省校园足球联赛宁绍舟赛区冠军、省中小学舞蹈节一等奖、县“六一”文艺汇演一等奖、县田径运动会团体第二、县围棋比赛团体第一……近年多来,柯桥小学在体艺上创造了舞蹈、器乐、美术、书法、足球、田径、乒乓球、围棋、信息学、航模,以及毕业班写作、数学、英语县级竞赛全部团体冠军(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金红梅等数学教学研究团队”被评为2009绍兴市先进教研团队,“张幼琴等语文教学研究团队”、 “俞东林美术教学研究团队”、 “魏优琴等英语教学研究团队”等8个团队先后被评为绍兴县优秀教研团队。

2.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课题研究在改变教师教学理念、行走方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课堂观察

我们的团队有相同学科的,也有不同学科的,以相同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的老师组合在一起,走进同一年级,以师生之间的观点对话,学生之间的独立学习、合作学习、随堂作业以及学生走进课堂和走出课堂的变化为观察视点,走近学生,开展以关注学生的“学”为观察点的“课堂观察”。

②团队写作

以校本团队形式组稿,突显“学科团队”主题的校刊《生本课堂》已编辑六期,汇集展示了4年来我们在学科团队方面的探索和收获,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阵地,也是各个学科团队在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方面的成果展示和推介。此外,在团队进行课堂研究的同时,我们也重视理论层面提炼,学校搭建平台促进学科团队内老师合作写作,如“学科团队最有创意和最有实效的案例评比”,“观课议课出精彩”的老师评课稿评比,团队内老师“课堂观察”评比,毕业班有效复习金点子评比等,推动老师们在团队研训活动后主动写作,积累成功个案。

③团队赛课

每年的“金秋柯小”教科节各学科团队将举行“团队赛课”活动。每个学科团

7

队一起磨课程、磨学生、磨风格,在以团队上课、说课、议课的形式在教科节展示不同团队的教学风格。

④课题研究

每个学科团队围绕学校“生本课堂”的主课题寻找适合自己团队的研究视角成立子课题,如高焕明数学学科研究团队以“‘四环节’教学法数学生本课堂尝试研究”为主题改革课堂结构,冯燕语文学科研究团队以“中段学生小组合作方式研究”为视角改革语文课堂,俞东林美术学科研究团队以“美术作业随堂化探究”改革美术课堂,胡建红科学研究团队以“科学学科中学生长时性探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这些课题以团队的形式开展、深入,改变了老师们以往单兵独进的教研方式,使老师的专业素养得以提升。

“学科团队”的校本研训方式促进了老师们以“改课”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一方面成长了一批县市乃至省、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名教师,另一方面以备课组、学科团队抱团发展的的师资队伍得到整体提升。

2013年学校张幼琴老师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课堂教学大奖赛,获一等奖;孙纪君老师获得绍兴市学科带头人称号,上海《小学语文教师》“辩课进校园”走进我校,展示了郦彩仙等10位语文老师在“生本课堂”中的探究体会;应邀选送高焕明、李春芳等老师去温州、萧山执教数学生本课堂公开课,选送余萍等英语老师去上海执教英语生本课堂公开课,选送朱娅娜等去新昌执教“师生共读”公开课,赢得各方赞誉;周国萍获中央电教馆录像课比赛三等奖,陈诗文、郑炜栋、董燕等获“论坛杯”全国生本课堂大奖赛一、二等奖,洪志明、高焕明等老师论文第二届“长三角地区”科研论文二等奖、浙江省论文比赛一、三等奖。学校的“张幼琴语文教学研究团队”、“魏优琴英语教学研究团队”在绍兴市级教研活动中公开展示,团队老师抱团讲座、上课、互动、研讨;五年级语文备课组、高段数学备课组被评为柯桥区优秀备课组,“周俊友书法名师工作室”、“俞东林美术名师工作室”、“沈敏乐音乐名师工作室”等艺术学科团队更是在省内外获得盛誉。这些成功背后是我校“学科团队”特色校本研训的成果。

3.形成校本研训特色

近几年来,我校坚持“学科团队”校本化研训模式,学校内涵品质、社会美誉度、家长信任度不断提升。仅2013年,《绍兴晚报》整版报道《柯桥小学名校

8

创建成果——“一体两翼三支点”》,《绍兴教育》专访我校洪志明校长,封面人物《“生本教育”的播种者》,全国核心期刊《小学语文教师》刊载我校10000余字生本课堂改革成果及研究课实录,《绍兴县报》专题报道《全国课堂教学一等奖的“底气” 柯桥小学“生本课堂”》,《绍兴晚报》专题报导《百年名校锤炼金牌名师——追寻柯桥区柯桥小学教师成长轨迹》。

学校先后被评为绍兴市柯桥区教科研先进单位、校本培训先进单位、校本研训基地学校,2013年,先后有加拿大高贵林市、浙江省小学语文语用型培训班、江苏、温州、杭州、湖州、宁波、温州、萧山等校长教师参观团慕名来我校考察学习,赢得各方赞誉,他们看百年校史、品校园文化、听特色校本研训模式、看学科团队课堂展示,学校10几个学科团队前来参观考察的校长、教师展示课堂教学。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江苏海门新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吴勇老师说:“柯桥小学是我心仪已久的一所百年名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气息浓郁,学校特色鲜明,校本研训有实效??这些很值得我们在座的各位海门校长学习??”

七、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和推广价值

学科教学团队和教研组、备课组的确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它又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因为它类似于一种民间组织,队员之间不是因为学校组织的安排,而是因为自觉自愿,因为相同的志趣,因为个人的关系共同走到一起,所以它比教研组、备课组更有亲和力、凝聚力。团队成员之间是同事又是朋友,所以开展工作更便利、更自觉,成员之间更团结、更默契。

本课题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变由学校安排的组织为教师自愿组成的组织,变教师间的同事关系为朋友关系,变学校布置的任务为团队自己的事。增强了工作的责任性、自觉性,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这种学科团队的组织方式值得在中小学中推广。

八、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思考

尽管我们的研究取得以上成果,但我们在研究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团队的发展情况还是参差不齐,需要学校制订一些奖励措施,提高各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争取成为精品团队。

2.缺少专家的引领,研究工作缺少理论上的指导,课题研究的深度还不够,

9

主要还是停留在课堂研究,教师素质的提高方面,理论的总结,经验的推广还不足。

3.我们将继续发挥 “教师学科团队”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化更大空间的发展,从而取得教育的成效,推动学校的发展。

4.对团队的主要成员进行有计划培训,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在他们的领导下,涌现出大批的精品团队。

10

2014年5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o9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