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人”故事的启发

更新时间:2024-06-14 01: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季人”故事的启发

三季人是发生在孔子时期的一个典故,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智慧。这个故事说的是有一天有个一身绿的人到来到孔子教学的地方,见一个年轻人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他便上前问道:“你是孔子的学生吗?”年轻人骄傲地答道:“是的,有何见教?”“那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如果你说得对,我向你磕三个响头;如果你说得不对,你应向我磕三个响头,不知可否?

年轻人仗着是孔子的弟子不以为然,绿衣人说:“你说一年有几季?”“四季!”年轻人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不对,一年只有三季!”于是俩人争论不休,此时孔子路过,年轻人遇到救星,让孔子评理,孔子一笑说道:“一年只有三季!你输了,给他磕头吧!”绿衣人抚掌大笑,待年轻人磕完头扬长而去。年轻人大惑不解,问孔子,为什么说三季,明明是四季,孔子笑着说道:“平时说你愚钝你不服气,我现在教导你:这个人一身绿衣。和你争论时又一口咬定一年只有三季,他分明是个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从来没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你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你虽然上了个小当,但却学到了莫大一个乖。”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弟子在院子里扫地,远处来了一个一身绿衣的年轻人,年轻人问他:“你是孔子的弟子吗?”

弟子很骄傲地答道:“是啊。” “那你懂的东西也很多喽?”绿衣人问。

“应该是吧。”弟子虽然有些纳闷,可也不想让人小看。 “那我问你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绿衣人接着问道。

弟子一听这个问题,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不屑地答道:“当然是四个季节,这谁都知道。”

“不对,是三季。”绿衣人抢白道。 “你才不对,是四季。”弟子也不甘示弱。

“那好,咱俩也别吵,找个人给咱们评评理,如果是三季,你给我磕三个响头,如果是四季,我给你磕三个响头,怎么样?”绿衣人出了个主意。 弟子一听,满口答应道:“行,一言为定。” 恰巧这时孔子出来了,弟子赶紧上前去问老师。

孔子上下打量了绿衣人一下,对弟子说道:“确实是三季,你输了。”

弟子一脸吃惊地望着老师,心里满是疑惑,可是也不敢问,很不情愿地给绿衣人磕了三个响头,绿衣人满意地走了。

弟子不甘心,问道:“老师,明明是四季节,您怎么说三季呢?”

孔子笑道:“你没看到那人一身绿衣吗,他明明就是个蚱蜢,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从来没见过冬天,你对他讲冬天,他能这么痛快地走吗。你呀,就当吃点亏吧。”

至此,有人不禁要说,哈哈,原来孔子也曾教弟子“耍滑头”——“见人讲人话,见鬼讲鬼话”呢。试想,此话反之,能有效沟通么?你同一个蚱蜢讲四季,无异对牛弹琴。

其实,“三季人”的故事有其符合自然的地方,蚱蜢动物——低级,人也是动物——高级。从动物性说有相同处和不同处,相同的是都有生命,不同的是生存时间、空间和生存方式——适者生存。

故事告诉我们,说话要看对象,要对懂理的人讲理,才能沟通,对不懂理的人讲理岂不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判断人的本事,是一种人生智慧。如果你没有孔子的本事,最好听听“三季人”的道理。今天的“理解万岁”,在一定程度上,是要你知道:别人的见解也有别人的道理。我们没有见过的事太多了,了解一下别的人、甚至于别的动物是怎么样生,怎么样活。

“三季人”也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存在,且有相当的数量,不要看不起人,轻视人,学会平等共处,大自然中还有许多有待人类破解的悬疑,“知之为知之,不知之为不知之”,要学会从别人的角度和立场理解生活。 “三季人”的故事除了很有风趣,还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人不可偏执,不认同别人,也是自己的偏执,总想用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去纠正别人,以证明自己的绝对正确和权威是不可取的。

当今世上“三季人”太多了!只要明白这一点,就不会与他人生气了。 最重要的是不能让自己在不经意间成了“三季人”却浑然不知。 原文:

一日,孔子门下一弟子正于庭前洒扫,忽遇一客,问之:汝何人?弟子应:吾先生门下弟子。客人曰:既为先生门下,且有一问。弟子欣然应诺。客人问:一岁几季?弟子回:一岁四季。客人摇首:错,一岁三季。弟子欲争,客人曰:若错,行三拜之礼。

适孔子出,弟子请教:一岁几季?孔子即曰:一岁三季。弟子惧,遂向客人行三拜。客人去,弟子不解,问:奈何一岁三季?孔子曰:斯身绿,乃蚱蜢,春生秋灭,何知冬乎?与争,明日不能已也,益乎?

弟子顿悟,春生秋灭之人,岂知有冬乎?斯乃三季人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o3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