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毕业论文模板 4月15日

更新时间:2024-06-04 19: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琼 州 学 院

QIONGZHOU UNIVERSITY

2014 届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

学 院: 外国语学院 专 业: 英语 学 生 姓 名: 班 级: 指导教师姓名:

日 期: 2014年4月

学号: 职称:

琼州学院教务处

二○一三年六月制

目 录

第一部分 毕业论文

一、毕业论文???????????????????? 1

第二部分 过程管理资料

二、本科毕业论文课题任务书 ······················································ 6 三、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8 四、本科毕业论文中期报告 ························································ 12 五、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审阅表 ···················································· 13 六、毕业论文评阅教师评阅表 ···················································· 14 七、毕业论文答辩评审表 ···························································· 15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中英文化差异在广告用语中的反映

及相应的翻译技巧

学 院: 专 业: 学 生 姓 名: 班 级: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最终评定成绩

2014 年 4 月

Chinese- English Cultural Difference in

Advertising Slogans and Relative Translation Skills

By Zhang San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Qiongzhou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Bachelor of Arts

Supervised by

Li Si April, 2014

中英文化差异在广告用语中的反映及相应的翻译技巧

作者:张三 导师:李四

摘 要

(空一行)

(三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段后0.5行,单倍行距)

××××××××××××××××(小四号宋体,行距23磅,首行缩进2个汉字)×××××××××××××××××××××××××××××××××××××××××××××××××××××××××××××××××××××××××××××××××××××××××××××××××××××××××××××××××××××××××××××××××××××××××××××××××××××××××××××××××××××××××××××××××××××××××××××××××××。(要求300字左右) (空1行)

关键词:×××;×××;×××(4号黑体,单倍行距,分号隔开,最

后一个关键词后面无标点符号)

(4号黑体)

Chinese- English Cultural Difference in Advertising Slogans

and Relative Translation Skills

Author: ZHANG San Supervisor: LI Si

ABSTRACT

(空一行)

×××××××××(小四号Times New Roman,行距23磅,首行缩进4字母)××××××××××××××××××××××××××××××××××××××××××××××××××××××××××××××××××××××××××××××××××××××××××××××××××××××××××××××××××××××××××××××××××××××××××××××××××××××××××××××××××××××××××××××××××××××××××××××××××××××××××××××××××××××××××××××××××××××××××××××××××××××××××××××××××××××××××××××××××××××××××××××××××××××××××××××××××××××××××××.. (空1行)

Keywords: ×××; ×××; ×××; ×××(4号Times New Roman,关键词3-5个,用

分号隔开,除专有名词外全部小写)

Acknowledgements

First of all, I would like to give my heartfelt thanks to my advisor, ×××,….It wouldn?t have been finished without the help of my advisor, ×××, who devoted her/his precious time to giving me enlightening advices on each writing stage. Her/ His pioneering spirit has inspired me to surmount difficulties and write such a topic.

I am also very grateful to all the teachers who have given in-depth courses to me during the four years, without which I wouldn?t have done such a good job now.

Last but not least, I am obliged to my classmates and friends for their generous encouragement and unconditional love in my undergraduate studies.

CONTENTS

1 Introduction………………………………………………………………………..1 2 Literature Review …………………………………………………………………. 3 Interaction of Culture and Language…………………………………………….. 3.1 ………………………………………………………………………………. 3.2 ………………………………………………………………………………… 3.3 ………………………………………………………………………………… 4 Chinese-English Cultural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Advertising………………... 4.1 ………………………………………………………………………………… 4.2 ………………………………………………………………………………… 4.3 ………………………………………………………………………………… 5 Cultural Difference Affecting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5.1 ………………………………………………………………………………… 5.2 ………………………………………………………………………………… 5.3 ………………………………………………………………………………… 6 Relative Translation Skills………………………………………………………... 6.1 ………………………………………………………………………………… 6.2 ………………………………………………………………………………… 6.3 ………………………………………………………………………………… 7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A …………………………………………………………………………… Appendix B…………………………………………………………………………….

琼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1 Introduction (一级标题Times New Roman,小三,加粗,居左,前空四个字母)

×××××××××××××××××××××××××××××××××××××××××××××××××××××××××××××××××××××××××××××××××××××××××(内容用小四号)

2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oretical Basis (一级标题Times New

Roman,小三,加粗,居左,前空四个字母)

2.1 Literature Review (二级标题Times New Roman,四号,加粗,居左,前空

四个字母)

×××××××××××××××××××××××××××××××××××××××××××××××××××××××××××××(David, 2004:7). ××××××××××××××××××××××××××××××××××××××××××(刘萍, 2003:18-20). ×××××××××××××(内容用小四号)

2.2 Theoretical Basis (二级标题Times New Roman,四号,加粗,居左,前空

四个字母)

××××××××××××××××××××××××××××××××××××××××××××××××××××××××××××××××××××××××××××××××××××××××××××××(内容用小四号)

3 ××××××× (一级标题Times New Roman,小三,加粗,居左,前空四个字母)

×××××××××××××××××××××××××××××××××(内容用小四号)

4××××××× (一级标题Times New Roman,小三,加粗,居左,前空四个字母)

4.1 ×××××× (二级标题Times New Roman,四号,加粗,居左,前空四个字母)

×××××××××××××××××××××××××××××××××××××××××××××××××××××××××××××××××××××××××××××××××××××××××××××××××××××××(内容用小四号)

1

琼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4.2 ××××××××(二级标题Times New Roman,四号,加粗,居左,前空四个字母)

×××××××××××××××××××××××××××××××××××××××××××××××××××××××××××××××××××××××××××××××××××××××××××××××××××××××××(内容用小四号)

5 ××××× (一级标题Times New Roman,小三,加粗,居左,前空四个字母)

×××××××××××××××××××××××××××××(内容用小四号)

6 Conclusion (一级标题Times New Roman,小三,加粗,居左,前空四个字母)

×××××××××××××××××××××××××××××××××××××××××××××××××××××××××××××××××××××××××××××××××××××××××××(内容用小四号)

参考文献另起一页

2

Bibliography

[1] Bassnet, S. & Andre, L.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London: Cassell, 1990. [2] Bassnet, S. & Andre, L.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l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3] David, K. Translating Cultures: An Introduction for Translators, Interpreters and

Mediator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4] Eugene, A. N. & Taber, C. 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Leiden: E.J.

Brill, 1969.

[5] Eugene, A. N.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6] Larry, A. S., Porter, R. E. & McDaniel, 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7] Stolz, W. S. & Tiffany, J. The Production of ?Child-like? Word Associations by

Adults to Unfamiliar Adjectives.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1972 (11): 38-46.

[8] Venuti, L.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9]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10] 何宏. 中文饮食文化[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0-35. [11] 刘萍. 中式菜肴名称的口译 [J]. 中国科技翻译, 2003 (3):18-20. [12] 刘琪. 论中式菜名英译 [D]. 上海: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13] 穆连涛. 从文化角度谈中菜英译 [D]. 苏州: 苏州大学, 2010.

[14] 孙国瑾, 严济保. 论中餐菜名英译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J]. 山东外语教学,

2008 (3):104-108.

[15] 吴伟雄. 跳出菜名译菜谱,食家了然最适度—从省长欢宴英女王菜谱的英译

谈起[J]. 上海翻译,2007 (4):26-30.

3

Appendix A

×××××××××××××××××××××××××××××××××××××××××××××××××××××××××××××××××××××××××××××××××××××××××××(内容用小四号)

××××××××××××××××××××××××××××××××××××××××××××××××××××××××××××××××××××××××××××××××××××××××(内容用小四号)

×××××××××××××××××××××××××××××××××××××××××××××××××××××××××××××××××××××××××××××××××××××××××××(内容用小四号)

××××××××××××××××××××××××××××××××××××××××××××××××××××××××××××××××××××××××××××××××××××××××(内容用小四号)

×××××××××××××××××××××××××××××××××××××××××××××××××××××××××××××××××××××××××××××××××××××××××××(内容用小四号)

××××××××××××××××××××××××××××××××××××××××××××××××××××××××××××××××××××××××××××××××××××××××(内容用小四号)

×××××××××××××××××××××××××××××××××××××××××××××××××××××××××××××××××××××××××××××××××××××××××××(内容用小四号)

×××××××××××××××

4

Appendix B

×××××××××××××××××××××××××××××××××××××××××××××××××××××××××××××××××××××××××××××××××××××××××××(内容用小四号) ×××××××××××××××××××××××××××××(内容用小四号)

×××××××××××××××××××××××××××××××××××××××××××××××××××××××××××

×××××××××××××××××××××××××××××××××××××××××××××××××××××××××××××××××××××××××××××××××××××××××××(内容用小四号) ×××××××××××××××××××××××××××××(内容用小四号)

×××××××××××××××××××××××××××××××××××××××××××××××××××××××××××

×××××××××××××××××××××××××××××××××××××××××××××××××××××××××××××××××××××××××××××××××××××××××××(内容用小四号) ×××××××××××××××××××××××××××××(内容用小四号)

×××××××××××××××××××××××××××××××××××××××××××××××××××××××××××

×××××××××××××××××××××××××××××××××××××××××××××××××××××××××××××××××××××××××××××××××××××××××××(内容用小四号) ×××××××××××××××××××××××××××××(内容用小四号)

×××××××××××××××××××××××××××××××××××××××××××××××××××××××××××

5

附件3

琼州学院毕业论文课题任务书

二级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英语

指导教师 课题名称 职 称 (5号宋体)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内 容 及 任 务 (中文,打印,5号宋体,行距20磅,主要写内容方面) (中文,打印, 5号宋体,行距20磅,主要写拟达到的要求) 拟 达 到 的 要 求 或 技 术 指 标 6

起止日期 2013年10月10日至11月27日 进 度 安 排 2013年11月28日至12月7日 2013年12月8日至2014年3月9日 2014年3月10日至3月23日 2014年3月24日至4月6日 2014年4月7日至4月13日 2014年4月14日至4月20日 2014年4月26日 工作内容 确定论文题目,下达任务书; 搜集材料,开题完成; 完成初稿; 修改论文,完成二稿; 修改论文,完成三稿及定稿; 评阅教师评阅论文; 答辩小组评审论文; 论文答辩。 主 要 参 考 资 料 (5号宋体,打印,行距20磅,英文文献在前,中文文献在后) 指导教师签名: 2013 年 11 月 30 日 专业 意见 签名: 2013年 12 月 5 日 二级学院主管领导意见 签名: 2013年 12 月 5 日 注:本任务书一式三份,由指导教师填写,经专业和学院审批后一份下达给学生,一份由指导教师保留,一份交二级学院存档。

7

附件4

琼 州 学 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_2014_届)

学 院: 外国语学院 专 业: 英 语 学 生 姓 名: 班 级: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2013年 12 月 7日

8

题目: (中文 5号宋体) 1. 结合选题任务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10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附主要的参考文献) (中文,打印,5号宋体,行距20磅。英文文献在前,中文文献在后,注意排版美观) 9

2. 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案。 (5号宋体,打印,行距20磅,保持一页以内) 10

3.工作进度及具体安排。 2013年10月10日至11月27日: 确定论文题目,下达任务书; 2013年11月28日至12月7日 : 搜集材料,开题完成; 2013年12月8日至2014年3月9日:完成初稿; 2014年3月10日至3月23日: 修改论文,完成二稿; 2014年3月24日至4月6日: 修改论文,完成三稿及定稿; 2014年4月7日至4月13日: 评阅教师评阅论文; 2014年4月14日至4月20日: 答辩小组评审论文; 2014年4月26日: 论文答辩。 4.指导教师意见(对课题方案的可行性、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 中文宋体 5号 指导教师: 2013 年 12 月 7 日 专业意见 专业负责人: 2013年 12 月 10 日 说明: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填写,将作为毕业论文成绩考查的重要依据,经导师审查后签署意见生效。

11

附件5

琼州学院毕业论文中期报告

二级学院:外国语学院 班级 学生姓名

专业:英语

指导教师 学号 论文名称:(中文, 5号) 课题的主要任务: (中文,5号宋体,行距20磅) 1、简述开题以来所做的具体工作和取得的进展或成果 (要求同上) 2、下一步的主要研究任务,具体设想与安排 (要求同上) 3、存在的具体问题 (要求同上) 4、指导教师对该生前期研究工作的评价 (要求同上) 指导教师签名:手写姓名 日 期:2014年3月26日 12

附件7

琼州学院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审阅表

二级学院:外国语学院 学生姓名 班 级 论文题目 5号 中文题目

专业: 英语 学 号 指导教师姓名 评语:(包括以下方面,①学习态度、工作量完成情况、材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②检索和利用文献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③学术水平或设计水平、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文宋体 5号打印 ) 选题与文献综述(20分) 创新性(10分) 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35分) 态度、写作水平、写作规范、综合能力 (35分) 合 计 是否同意参加答辩: 分值: 分值: 分值: 分值: 分值: 是□ 否□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说明:各项成绩的百分比各二级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自己确定,但应控制在给定标准的20%左右。

13

附件8

琼州学院毕业论文评阅教师评阅表

二级学院:外国语学院 学生姓名 班 级 论文题目 5号 中文题目

专业: 英语 学 号 评阅教师姓名 评语:(对论文学术评语,包括:选题意义;文献利用能力;所用资料可靠性;创新成果及写作规范化和逻辑性。) 选题与文献综述(20分) 创新性(10分) 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40分) 分值: 分值: 分值: 写作水平、写作规范、综合能力 分值: (30分) 合 计 是否同意参加答辩: 分值: 是□ 否□ 评阅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说明:各项成绩的百分比各二级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自己确定,但应控制在给定标准的20%左右。

14

附件9

琼州学院毕业论文答辩评审表

二级学院:外国语学院 姓名 黄晓妍 学号

专业: 英语

班级

4月26日 12255012 12英语本答辩日(专升本) 期 论文题目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差异性的认知分析 职务(职称) 组长(副教授) 姓 名 职务(职称) 姓 名 答辩 小组 成员 李跃文 陈淑芬 刘彬 答辩中提出的主要问题及回答的简要情况记录: Q:What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 With the help Metaphors We Live By, I use Cognitive Metaphor Theory of Lakoff and Johnson to construct my thesis, especially the three types of metaphor is the key that helps me analyse the reasons of metaphorical differences of plants words. Q: Why did you choose “plant vocabulary” not “animal or other vocabulary”? A: My friend opens a exporting company. She asks me help name the company, and I do not want to make some mistakes due to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Therefore, I begin to collect materials about cultural differences. I find metaphorical differences is interesting.At first, I choose animal but it is used too often, so I choose plant words at last. Q: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Part 3 of your thesis? A:In this part, I pay attention to set typical examples for the metaphor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Britain and China. Frist, I set examples of peony, lily and bean to analyse the metaphorical meanings of the same plant in Britain and China. Second, I use apple to explain the metaphorical meanings of different plant word only for Britain. Third, bamboo and jasmine are examples to show the different metaphorical meanings of plant words only for China. Q:What?s the conclusion of your research? A:The view I hold on is that aesthetic psychology, thinking way,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values,as well a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re interactivity when plants are cognitived. That is to say the three types of Lakoff and Johnson are concomitant when we analys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Britain. Q:In Bibliography, which one is the most helpful for your thesis? A:I think the book of Metaphors We Live by (Lakoff. G & Johnson) gives me greatest help. Though I have known their theories in Chinese version, their book gives me original understanding and english expression that I hardly find in Chinese thesis. 15

答辩小组组长签名:(手写签名) 答辩小组成员签名: 记 录 人: 2014 年 4 月 26 日 评定内容 报告内容 报告过程 分值 评 定 成绩评定思路清新:语言表达准确,概念清楚,论点正确;实验方法科学,分40 析归纳合理;结论严谨,论文有应用价值。 准备工作充分,具备必要的报告影象资料;报告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完报告。 10 答辩小组 平均分

回答问题有理论依据,答 基本概念清楚。主要问辩 题回答简明准确 合 计 50 100 16

评语(按照成绩评定内容对答辩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是否答辩通过) (评语打印5号宋体,最后一句应为:综上,该生答辩已达到本科毕业论文的水平,答辩小组一致同意该生通过本科毕业论文答辩。) 答辩小组组长签名: 2014 年 4 月 26 日 综合 成绩 指导教师评分a 答辩小组评分b ×40%= ×40%= 评阅教师评分c ×20%= 最终成绩 (整数) 该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为 “优秀”(不超过15%)、“良好”、“中等”、“合格”、“不答辩委员会决议 合格”: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 2014 年 4 月 26 日 说明:最终评定成绩=a+b+c,三个成绩的百分比由各二级学院自己确定,但应控制在给定标准的20%左右。 17

评语(按照成绩评定内容对答辩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是否答辩通过) (评语打印5号宋体,最后一句应为:综上,该生答辩已达到本科毕业论文的水平,答辩小组一致同意该生通过本科毕业论文答辩。) 答辩小组组长签名: 2014 年 4 月 26 日 综合 成绩 指导教师评分a 答辩小组评分b ×40%= ×40%= 评阅教师评分c ×20%= 最终成绩 (整数) 该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为 “优秀”(不超过15%)、“良好”、“中等”、“合格”、“不答辩委员会决议 合格”: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 2014 年 4 月 26 日 说明:最终评定成绩=a+b+c,三个成绩的百分比由各二级学院自己确定,但应控制在给定标准的20%左右。 1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nj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