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苦难中有尊严地活着

更新时间:2023-10-08 22:00:01 阅读量: 哲理故事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5岁的时候,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在苦难中有尊严地活着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我用耳朵、鼻子、眼睛、身体来把握生活,来感受事物。储存在我脑海里的记忆,都是这样的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有形状的立体记忆,活生生的综合性形象。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她一边捶打野菜一边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这一细节,直到今天,我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它所包含的意义。

我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得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多少年后,当我回忆起母亲这句话时,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活下去,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我曾经从电视上看到过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画面:重炮轰击后,滚滚的硝烟尚未散去,一个面容憔悴、身上沾满泥土的老太太便从屋子里搬出一个小箱子,箱子里盛着几根碧绿的黄瓜和几根碧绿的芹菜。她站在路边叫卖蔬菜。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高高地举起拳头,嗓音嘶哑但异常坚定地说:“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即使吃这里的沙土,我们也能活下去!”

老太太的话让我感到惊心动魄,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在我脑海中翻腾着,使我感到了一种不可消灭的精神力量,这种即使吃着沙土也要活下去的信念,正是人类历尽劫难而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学狗叫。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在眼里,回家后,他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他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地活着。他们的教育,尽管我当时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但也使我获得了一种面临重大事件时做出判断的价值标准。

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许多年后,当我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这些体验,就成了我的宝贵资源。

近年越来越多地被人问起,你们空姐可以飞到多大年龄啊?我镇定兼正面地回答这个问题:50岁。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这个数字太遥远了,就像我16岁时觉得50岁的人还有什么活头啊。只有长到我这么大,才会明白,所谓光阴似箭,就是你永远别不把老年人当你自己。而面对一些年长的咨询者,我也能体谅他们那种“居然不是吃青春饭的,早知道我也来一个”的心情。

空姐的“晚年”你在合同期内没漏飞、没睡昏在航班上,一般来说,会顺利过渡到下一轮合同。这样,十天一排班,一月一长线,一年千把小时,几年一续约,不知不觉,就由新乘走向了新乘的师傅。直到有一天,全体员工都在叫你姐,整个航班加上机长都唯你独尊,你就会意识到,一个空姐的晚年,正在逐渐向你走来。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有权堕落。我见到的即将退休的前辈,大多已然成为同龄人的楷模,不仅是在皮肤上,而且还在骨子里。该吃的话梅照吃,不该涂的唇彩照涂,最新款的手机照用,听到呼唤铃,立即把年龄置之度外地飞奔到客舱。一时间,连旅客也没把她当姐看,来个穿工装的,头也不抬就是“小姑娘,帮忙倒杯水来”。

然而,当面临年轻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只有年老来解决了。有些旅客确实保持着中华民族“尊老”的习俗,同样一句话,小女孩说他就要控告,我们的老乘一说,他就会觉得说得有理,并立刻降服在道理面前。曾经遇到过一位貌似贵妇的乘客,飞美国时,坚持要坐机组休息位,谁也不能打动她,我们的主任乘务长走上前,声都没吭,只用了一个眼神,该客人就起身走了。过后,我悄悄躲到洗手间对着镜子演练此眼神,终于还是以失败告终。

那时候我不知道,有些东西是不能超越年龄的。

英特尔公司的总裁安迪·葛鲁夫曾是美国《时代》周刊的风云人物。很多人只知道他是美国巨富,却不知道他也有鲜为人知的苦难经历。

乐观的价值由于家境贫寒,安迪·葛鲁夫从小便吃尽了缺衣少食和受人藐视的苦头,他发誓要出人头地。他在上学期间便表现出了商业天分,从市场上买来各种半导体零件,经过组装后低价卖给同学,他只从中赚取手续费。由于他组装的半导体比原装的便宜很多,而质量却不相上下,所以在学校里很走俏。他的学习成绩也异常优秀。可是谁也想不到,他竟是个极度悲观的人,也许是受贫困的家境影响,凡事他都爱走极端,这在他以后的经商之路上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那是安迪·葛鲁夫第三次破产后的一个黄昏,他一个人漫步在家乡的河边。他从早早去世的父母,想到了自己辛苦创下的事业一次次破产,内心充满了阴云。悲痛不已的他在号啕大哭一番后,望着滔滔的河水发呆,他想如果他就这样跳下去的话,很快就会得到解脱,世间的一切烦愁都与他无关了。突然,对岸走来一位憨头憨脑的青年,他背着一个鱼篓,哼着歌从桥上走了过来,他就是拉里·穆尔。安迪·葛鲁夫被拉里·穆尔的情绪感染,便问他:“先生,你今天捕了很多鱼吗?”拉里·穆尔回答:“没有啊,我今天一条鱼都没捕到。”安迪·葛鲁夫不解地问:“你既然一无所获,那为什么还这么高兴呢?”拉里·穆尔乐呵呵地说:“我捕鱼不全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享受捕鱼的过程,你难道没有觉得被晚霞渲染过的河水比平时更加美丽吗?”一句话让安迪·葛鲁夫豁然开朗。于是,这个对生意一窍不通的渔夫拉里·穆尔,在安迪·葛鲁夫的再三央求下,成了他的贴身助理。

很快,英特尔公司奇迹般地再次崛起。在创业的数年间,公司的股东和技术精英不止一次地向总裁安迪·葛鲁夫提出质疑:那个没有半点半导体知识、毫无经商才能的拉里·穆尔,真的值得如此重用吗?

安迪·葛鲁夫说:“是的,他确实什么都不懂,而我也不缺少智慧和经商的才能,更不缺少技术。我缺少的只是他面对苦难的豁达心胸和面对人生的乐观态度,而他的这种豁达心胸和乐观态度,总能让我受到感染而不至于做出错误的决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nc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