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政治生活期末复习提纲
更新时间:2024-01-20 18:1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2015版100元人民币推荐度:
- 相关推荐
2015年政治生活期末复习提纲
总体概述
1.我国的国体即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 2.我国的政体即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4.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包括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等)也是中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6.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7.我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政治生活》的学习要把握这样三大部分:
一是政治主体(如公民、政府、人大、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政协),
二是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是国家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外交政策)。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一、国体(人民民主专政)专题 (一)是什么
1.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地位: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 3.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4.特点: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权利、主体)和真实性(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广大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尊重和保障人权)
5.人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6.专政职能: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专政职能。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国家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现代化建设。 (二)为什么
1.是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已被写入宪法。
2.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充分发扬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地位,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坚持专政职能,打击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三)怎么办
新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
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问题延伸 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决定了我国政府的性质和我国政府的权威性;决定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政策和我国的外交政策。
二、公民专题(材料常见称谓:市民、居民、工人、农民、外来务工人员、学生等) (一)“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与国家形成了新型的关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规定了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2.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三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政治自由(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3.公民履行的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四义务)
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三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①二者关系: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又相辅相成。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②要求: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权利;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① 二者关系:国家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要求: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在行使公民权利与履行义务时,必须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5.公民要依法自觉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在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P3 (二)民主选举
1.是什么——选举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2.为什么——
(1)采取什么样选举方式,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选举方式的选择要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3)我国采用的选举方式适合国情。
3.怎么办——公民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公民只有切实行使好选举权
1
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
(2)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3)怎样行使选举权,投出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4)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了解候选人品德能力、理性思考、审慎投票。 (三)民主决策
1.是什么(四大制度)——公民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重要的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听证制度 2.为什么——
①政府重大决策涉及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决策是否科学合理至关重要。 ②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决策者角度)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公民角度)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的参与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3.怎么办——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 (四)民主管理 1.是什么——
①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民主选举: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民主决策:村民会议;民主管理: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民主监督: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
②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居民委员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各项工作居民监督。 2.为什么------
(必要性)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②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重要性)③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3.怎么办------(国家)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公民)采取不同方式尝试参与民主管理的活动。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在民主实践中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五)民主监督
1.是什么——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方式有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以其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等特点在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此外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新形式、新方法)
2.为什么(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1)(国家)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 (2)(公民)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3.怎么办——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
(1)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权利)
(2)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义务) (六)公民应依法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1.为什么——
①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②能否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能否真正的享受民主生活,这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 2.是什么——有序的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
(1)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关系 3.怎么办——
坚持党的领导;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三、政府专题(材料常见的称谓:中央政府(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如“部”“厅”“局”等,政府是行政部门,一般代表国家)
(一)政府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二)政府的基本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卫国家独立和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保护合法财产、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二是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4.加强社会建设。政府要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证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2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政府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1)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其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我国正在努力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三)政府的作用
1.作用:管理和服务。
2.政府是便民便利的政府。公民和政府的关系: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是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的体现。(四)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五)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1.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具体要求: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思想,深入群众,关注民生,尊重民意;
(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政府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使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2.我国政府为公民的求助或投诉提供途径
(1)提供途径①开设热线电话②设立信访部门③发展电子政务④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2)公民向政府求助或投诉的意义:有助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助于政府改进工作。 (六)政府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1.是什么——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 2.为什么——
(1)必要性: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意义:
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威信; 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3.怎么办——
(1)具体要求:合法行政、程序正当、 权责统一
(2)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①在科学决策方面,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
②在民主决策方面,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明智。 ③在依法决策方面,坚持决策的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决策的过程符合法定程序。 ④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七)政府权力的监督 1.为什么——
(1)必要性:权力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少数人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2)意义: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建立起一个有威信的政府。 2.怎么办——
(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具体说
①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人民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
②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2)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和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审计部门、法制部门、上级政府、监察部门)。
(3)实施政务公开,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 ①目的: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②意义: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八)政府的威信
1.是什么——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过程中形成的威望和公信力;区别有威信与无威信政府的根本标志:是否被人民自觉认可和接受。 2.为什么——决定因素(由国家性质决定);来源:政府的威信是通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决策科学、执行顺畅、清廉高效、业绩卓著等树立起来的。(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依法决策的水平;履行有效管理社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职能,树立起高效、廉洁和负责任的政府形象;政府及工作人员的德行操守) 3.怎么办——
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完善社会管理、优化公共服务,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
3
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应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脚踏实地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切实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的利益; ③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牢记权为民所赋,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着。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四、人大专题(人大、人大代表、人大制度)
(一)人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性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职权: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④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
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二)人大代表
1.法律地位: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2.行使权利: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享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3.履行义务(体现与人民的关系)——
①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②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③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 ,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
4.提高素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健康条件、议政能力等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含义: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2.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我国的政体。 3.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含义: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2)主要表现在:
①在人大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机关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在中央的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充分发挥
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4.基本内容: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③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5.优越性:
①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②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五、政党专题(材料常见的称谓,党的机关如“中共中央、省委、市委、县委、乡镇党委或组织部、宣传部、纪检委,还有基层党组织和党员)
(一)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②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
(二)坚持党的领导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三)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当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①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②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③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四)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五)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 (六)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七)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八)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1.为什么: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
4
党的试金石。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它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2.怎么办: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利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九)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地位: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多党合作的基本内容:
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多党合作的根本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 人民政协
(1)性质:多党合作的组织形式,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职能(或者作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3)主题:团结和民主。
3.政党制度优越性: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和建设生态文明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六、民族宗教专题 (一)新型的民族关系
1.是什么: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为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 3.怎样做:(我们应怎样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就国家而言)①要坚持党的领导;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其提供制度保障;③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提供政策支持;④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为其提供法律保障。
就公民而言,要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各民族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2.民族团结: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各民族共同繁荣: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
同繁荣,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三)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是什么——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为什么——(1)必要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选择,这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决定的。
(2)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四)我国的宗教政策
1.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是一项全面、完整的政策。②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一规定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爱国等。 2.弘扬科学精神(略)
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专题
1.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P3
2.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可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地位,调动人民的积极性。(P5-6) 3.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 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的基础性工程。(P24-26)
4.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性政府(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依法行政、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等——二单元
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5
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P53
6.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内容。——P54
7.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义民主政治。党坚持民主执政,政协是发扬社义民主的重要形式。——P70
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P77 9.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尊重和保障人权。——P80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政治体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 11.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1、主权国家的地位和国际组织的作用
(1)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按国家性质划分,有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按经济发展程度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2)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
(3)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同时应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
(4)国际组织也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国际组织的重要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合作;协调国际政治和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
2、活跃在联合国舞台上的中国
(1)联合国地位: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3)联合国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4)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
(5)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1)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和基本形式
①含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国际关系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②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③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2)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
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因此,国际社会需要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处理好国家间的矛盾,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 4.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
(1)原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同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2)我国的国家利益主要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3)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5.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6.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2)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7.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8.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1)国际竞争及其实质: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面对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应当把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战略重点;要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增强综合国力。 9.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外交政策的含义: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2)我国外交政策的依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我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③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侵犯;C、互不干涉内政;D、平等互利;E、和平共处)
6
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P53
6.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内容。——P54
7.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义民主政治。党坚持民主执政,政协是发扬社义民主的重要形式。——P70
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P77 9.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尊重和保障人权。——P80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政治体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 11.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1、主权国家的地位和国际组织的作用
(1)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按国家性质划分,有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按经济发展程度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2)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
(3)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同时应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
(4)国际组织也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国际组织的重要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合作;协调国际政治和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
2、活跃在联合国舞台上的中国
(1)联合国地位: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3)联合国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4)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
(5)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1)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和基本形式
①含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国际关系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②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③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2)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
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因此,国际社会需要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处理好国家间的矛盾,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 4.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
(1)原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同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2)我国的国家利益主要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3)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5.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6.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2)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7.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8.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1)国际竞争及其实质: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面对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应当把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战略重点;要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增强综合国力。 9.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外交政策的含义: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2)我国外交政策的依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我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③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侵犯;C、互不干涉内政;D、平等互利;E、和平共处)
6
正在阅读:
2015年政治生活期末复习提纲01-20
我微信的手机号码换了,现在收不到验证,微信登不上怎么办?02-11
公路施工表格(A)07-02
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艺术设计的一些思考06-05
初中数学中考一轮复习——第四讲 分式03-08
签派旧题库第四章 飞行性能03-16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05-25
YJK基础答疑综合分类-印刷稿082006-20
仪表礼仪12-11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政治生活
- 提纲
- 期末
- 复习
- 2015
- 对照检查找差距 交心剖析促改进
- 工程流体力学自测题
- CDMA网络优化 - 基础知识 非常实用噢
- 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四年级综合实践期末试卷
-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 全册
- 关于魏县县城背街小巷状况的调研报告
- language talk show
- 三峡职院关于物联网应用优势专业的解析
- 中诊题
- 南开大学722新闻传播学基础2010年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
-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 全册
- 未来假日花园前期工作计划
- (健康快乐悦读)人文常识悦读 - 生命哲学的具体内容
- 桥梁工程实训心得体会3篇
- GRE 02-08大陆考题
-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描述20150303(李艺)
- KKH2-1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方案--2016.10.23修正版
- 2016年高考艺体生文化课百日冲刺·英语:专题4 动词和动词词组
- 隧道毕业设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