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学案例:我们的规则

更新时间:2024-04-12 21: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学案例

又到了玩体育器械的时间,老师和孩子们带上各种民间体育游戏的玩具来到操场上。

活动开始了,孩子们开始选择自己喜欢的器械玩耍,如:跳绳、踢毽子、踩高跷、竹竿舞。

康康和小雨几个男孩子选择了修房子的游戏。老师在地上给他们画上了两组排列不一样的格子,和孩子们一起玩了起来。可是,格子似乎连接太紧,或者太小,孩子们不能把算盘子一个接一个地踢到格子里,老是一下踢到老远的地方。尽管老师一直在旁边传授技巧,告诉孩子们要注意力量的控制,稍微轻一点儿,但还是无济于事。

这时,老师想:孩子的大、小腿肌肉力量还不够,要控制踢的力度还是很有难度的,是否应该降低难度呢?也许应该改变游戏的玩法。既然孩子是活动的主体,何不试试让他们成为游戏的主人,给他们时间自己“发明”游戏呢?于是,老师鼓励孩子们,我们的算盘子儿似乎不太喜欢玩这个格子的游戏,你们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游戏呢?说完,老师开始去指导其他小组的孩子们,鼓励康佳熙他们继续练习。

没过多久,一阵热烈的鼓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原来是从修房子那边传来的。老师悄悄走过去,看到康康和小雨站在一条黑线的两边踢算盘子,朵朵站在旁边。只听朵朵说:“这次康康得分,该他发球。”咦,这到底是怎

我们的规则

么回事呢?老师继续往下看。

原来,朵朵是他们推选出的裁判,在旁边计分和指挥,其他几个男孩子则轮流参与比赛。那条黑线是中线,两边各有一根白线为底线,当小朋友踢出底线或没踢过中线则扣分,由对方发“球”。

慢慢地,旁边聚集了很多观“战”的孩子,他们开始给自己的朋友加油。 最后,裁判宣布:康康获胜。大家都一起欢呼起来。有的小朋友也想玩这个游戏,便向他们询问:“这个怎么玩的呢?”

就这样,这个新“发明”的玩法在我们班流传开来,孩子们玩民间游戏的兴趣更浓厚了。

在这个活动中,我反思到:

一、根据幼儿发展特点,适时调整活动的难度。

《纲要》强调:体育活动要尊重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不进行不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项目训练。在这次活动中,老师预设的活动内容和难度,对幼儿来说偏难。当老师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及时而有效地改变了活动的策略:不照本宣科地采用固有的、并不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玩法,并且,将调整难度的主动权,交给了游戏的主体、参与者——孩子们。让孩子们在玩耍的过程中,熟悉、了解、感受器械的特征,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玩法。

二、根据幼儿活动状态,适时做个“旁观者”。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在

这样一个新规则的诞生中,我们看到了大班孩子们可贵的创新精神和自我意识,当固有的玩法不适合时,他们在老师的启发下积极思考解决的方法。当因为自身力量控制不够,不能把算盘子一个一个地踢进格子里的时候,他们想到了来比赛踢远,当踢得太远,捡起来很费时间的时候,他们又想到了要有底线,不能超过。就在这样一次次的不断完善中,孩子们创建了属于自己的规则。这就是大班幼儿很强的规则意识,及合作解决问题的完美体现。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充当了一个什么角色呢?那就是“旁观者”的角色!在孩子们想出了新的玩法,兴趣正浓的时候,她和其他“观战”的孩子们一起为比赛者欢呼、鼓掌,没有介入进去给予更多的指导。同时,清楚地观察着孩子们如何一步步将游戏的规则逐渐完善。给大班的孩子更多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有时候这样,才更有利于孩子们张开翅膀,振翅飞翔。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n0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