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电视专题片解说词:拥抱富裕

更新时间:2023-05-02 20:4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党建电视专题片解说词:拥抱富裕

驱车从天水市区出发沿羲皇大道向东十里路程,便来到一个依山傍水的秀美村庄。这里,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区位优势非常明显。进入村内,只见一栋栋红蓝相衬的二层小康住宅楼整齐划一;工厂里机声隆隆,工人师傅们正在紧张生产;建筑工地上火花四溅,运输车辆来往穿梭,处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这就是近年来声名鹊起的秦州区玉泉镇东十里村。

[推出片名] :拥抱富裕

几年前的东十里村,群众住的是土坯房,走的泥泞路,村上各项工作停滞不前。虽地处城郊,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但经济的发展却比较缓慢,甚至逐渐落在了基础和条件不如他们的一些城郊村的后面。原有的6家企业,因设备老化,技术含量不高,企业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益。仅有的300多亩耕地,也是种在地收在天,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下,农民年平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二00二年,村班子进行全面改选,新一届两委班子走马上任,从此,东十里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村支部书记师德存同期声]:“村班子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围绕村党支部建设的‘五个好’目标,加强班子建设,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解决了我们村上的不少遗留问题,理清了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城郊优势,以促进农村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促进农民增收,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新班子上任后,一方面制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一方面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二00四年,村上投资12.8万元,建起两层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极大地改善了村上的办学条件;投资近5万元,为全村300多农户装上了有线电视,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每逢节日,村上都要拿出资金,组织文艺爱好者,自娱自乐,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积极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工程,昔日黄坡秃岭如今已是满目滴翠,绿树成荫,不但保持了水土,而且为家乡营造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村上一次拿出96万元,下大力气,硬化村庄道路5000米,并按装了路灯、栽植了绿化树,既改善了交通条件,也改善了村容村貌。如今,干净平整的水泥路通向了家家户户的门口。[村民周存夫同期声]:“这两三年(村上)把路修好了,(群众)走地里,早上不管是务菜,天下了,人都敢出来了,干干散散地,过去哪有这事哩!(现在)远处住房的人都跑到十里铺来了,条件好了么!”

在为群众办实事的同时,支部一班人在思考,要想让群众真正富起来,必须充分发挥城郊优势,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村”、“商贸活村”的发展之路。近年来,随着“工业强区”战略的大力实施,村上300多亩耕地先后被区政府征用,秦州区东十里工业园区蓬勃发展起来,飞鸿电器、腾跃活塞、昌盛食品,长城电器等一批全市响当当的企业在园区安家落户。有着多年经营企业经验的支部书记师德存敏锐地捕促到工业园区的建设给东十里村带来的难得发展机遇。他们一方面发动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敢走向市场,借园区建设的东风招商引资,搞活商贸,放水养鱼,繁荣经济。一方面狠抓老企业的挖潜改造,全方位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档次。一时间,村上能人各显神通,或村办、或私营、或股分制的各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目前,水泥制管厂、机砖厂、翻沙厂、装潢材料厂、锅炉厂等骨干企业已发展到10多家,年产值3000多万元,全村从事三产服务的人员300多人,年收入达300多万元。继续巩固和扩大劳务输出的成果,经村上牵线搭桥,目前在家门口工业园区和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劳

务输出人员达300多人,年劳务收入近200万元。

永固水泥制管厂是生产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的专业厂家。产品大量用于各类道路建设及室内外排水工程。近年来,该厂还引进国内最先进的钢筋骨架滚焊制作设备,扩大了生产规模,填补了我市承插口管的空白,如今,作为东十里企业代表的“永固”已成为闻名遐迩的知名品牌。

在发展企业的过程中,村党支部始终重视发挥党员的传、帮、带作用,积极开展“党员包农户、富户带穷户、支委联系贫困户”活动,带领大家共走小康路,仅永固制管厂和机砖厂就吸纳困难党员和群众50多人。

[村民高保保同期声]:“我已经在这个厂里干了六年了,(厂里)给每个职工的工资每个平均都要七、八多千哩,比如哪个职工家里缺钱,买化肥(钱)没了,买农药(的钱)没了,(需要)多少就借多少,对我们职工非常关心。原来,(我)务地着哩,一年平均收入就是四、伍仟元,还是毛收入,每年到年底,(家里开销过)就没了,以前没进厂的时候比较贫困,进了厂干了六年以后,一年比一年家里的情况好。”

企业的大发展,群众收入的大提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经过紧锣密鼓的设计规划,东十里村小康示范住宅楼工程建设率先在全镇拉开了序幕。

[村主任周根卫同期声]:“从二00四年以来,我们东十里村为了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实施别墅型小康农宅建设工程,在工程实施中,村上每亩补贴五万元,户均补贴一万二千五佰元,建成180平方米小康农宅,同时,由村上投资配套道路硬化,管网建设和改善人居环境,方便村民的生活。”

通过一年时间的紧张建设,投资190万元的一期小康示范住宅在东十里村人勤劳的双手中拔地而起。说起住上小洋楼,两鬓斑白的陈牛娃老人真是喜不自禁[陈牛娃同期声]:“我原来在磨里住着哩,坐的是土房。自从新农村建起来,把楼住上,路也打光了,我们走上也不溅泥了。现在很好,想幸福,真个谢谢党和政府,村上的干部、乡上的干部。我们享的这幸福,是想都想不到的,太好了!”是啊,不仅陈牛娃老人没有想到,就连村里的年轻人也没有想到。

乘着中午下班,走进一对年轻夫妇的小康住宅,映入眼帘的是高档装饰、各种家用电器和时尚家俱,这和想象中的农家宅院真是相去甚远。如今,东十里村人或搞加工、或搞养殖、或跑运输、或搞建筑、或在企业上班,早已没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一丝踪影了。做饭也用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电磁炉、煤气灶,干净整洁的现代化厨房永远告别了烟熏火燎的时代。

作为一期工程的小康住宅不仅为全村全镇,而且为全区的新农村建设都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现在,投资480万元的二期改进型示范住宅楼正在加紧施工,三期工程也即将启动。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支部书记师德存、村主任周根卫每天都要亲自到工地监督检查,力争让老百姓早日住上质优价廉的小洋楼。

俗话说,“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班子强不强,核心在班长”。几年来,东十里村党支部始终把建好班子作为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帮助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根本来抓。他们健全制度抓规范,制定完善了十多项体现民主管理、规范党员和村组干部行为的规章制度。特别是《村务公开制度》和《村民议事制度》的落实,增强了村级事务的透明度。党支部以“三会一课”、党员培训、民主评议等有效载体,对党员干部进行经常性的党性宗旨、科技和法律知识教育,提高了党员素质。他们狠抓自身建设,遇事多和群众商量,群众拥护的就办,群众不拥护的就

不办,力求办事公道,这些做法不仅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同时也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特别在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通过建立“设岗定责”制度,全村31名党员在“党务监督”、“村务监督”、“治安调解”、“林木管护”等岗位上都能够积极工作,发挥作用。过去曾当过多年村干部的老党员何尚志,自愿承担起“党务监督岗”的职责。说起新一届村班子,他十分满意。[何尚志同期声]:“村大的很,人多的很,思想复杂的很,都有些难处。人年龄大了,反正是还爱搞点工作,原因在啥地方呢,我们党的事业,大家都有职责,通过先进性教育,把我的信心也提高了。我自愿承担起党务监督员的职责。支部班子年轻化,每件工作搞得好,我也高兴”。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东十里村经济发展了,群众的生活富裕了,精神也更加振奋了。在干部群众的艰辛努力下,一个初步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秦州的东大门崛起。

[玉泉镇党委书记刘天波同期声]:“东十里村党支部带领全体村民在经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成绩。村党支部一班人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好,不论是村党支部书记还是普通党员都能够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尽职尽责地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实办好。村上能够紧紧抓住城郊这个特点,从工业强村、农业稳村入手,狠抓农民收入的增加,该村现在农民收入超过3000 元,是咱们镇上人均纯收入最多的村”。

如今,东十里村党支部带领全村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绘制着致富增收的新画卷。村支部书记师德存自豪地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居住环境美起来,精神文化充实起来,让农民真正过上幸福的新生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mke.html

Top